1. 求崇左市江州區、龍州縣、寧明縣、扶綏縣、憑祥市各個鄉鎮的人口數
江州區總面積2951平方公里,轄7鎮2鄉,人口34萬,其中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80%以上。 江州鎮轄1個社區11個村委會,共134個自然屯,總人口4.5萬人。 馱盧鎮總人口6.3萬人,其中城鎮1.8萬人。 新和鎮轄8個村委會1個社區居委會,18個鎮直單位,有65個自然屯13個居民小組,總人口20037人。 羅白鄉1個社區8個行政村, 61個自然屯,人口2.76萬多人。 左州鎮轄有1個社區12個行政村,93個自然屯,總人口3.8萬人,農業人口3.5萬人,占總人口的92%。 太平鎮轄13個行政村、6個社區,114個村民小組,45個居民小組,居住有壯、漢、瑤等10多個民族10萬人口,其中壯族佔90%。 板利鄉轄6個村(社區)共40個自然屯,總戶數3380戶,1.4萬人口。 瀨湍鎮轄1個社區10個行政村,89個自然屯,總人口2.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3萬人。 那隆鎮轄14個村委會,1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3.7萬人龍州縣面積2317.8平方公里,轄12個鄉鎮,總人口27萬人。 龍州鎮轄有7個社區,總人口15708人。 武德鄉轄8個村委會,67個自然屯,8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l8572人。 下凍鎮轄9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9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1649人。 響水鎮轄1個居委會,9個村委會,67個村民小組,全鎮總人口14096人。 水口鎮轄10個村委會,1個居會委,120個自然屯,總人口20964人。寧明縣總人口40萬,總面積3698平方公里。 城中鎮轄11個村民委員會和6個社區居民委員會,總人口7.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165萬人。 愛店鎮轄3個行政村(社區)20個自然屯,總人口8585人。
海淵鎮轄17個村(居)委會55個經聯社142個自然屯,總人口4.1萬人,其中城區人口1.5萬人。 明江鎮總人口3.456萬人,轄12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58個經聯社,81個自然屯。 那堪鄉轄18個村(居)委會,132個自然屯,100個村民小組,人口3.8萬人。 北江鄉轄10個行政村,1個社區,78個自然屯,54個經聯社,119個村民小組,人口23373人。 桐棉鄉轄16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53個自然屯,聚居壯、瑤兩個民族,總人口3.5萬人。 那楠鄉轄13個行政村,總人口約2.2萬人。 峙浪鄉轄9個村委會,66個自然屯,總人口22606人。 馱龍鄉無數據。 寨安鄉轄14個村委會54個自然屯,居住有漢族和壯族人民,共有人2.188萬人。 東安鄉轄8個村委會,44個自然屯,總人口18310人。 板棍鄉轄8個村委會,62個自然屯,總人口20856人。 亭亮鄉轄13個村委會,總人口34229人。扶綏縣總面積2836平方公里,轄8個鎮3個鄉共132個村(居)委會,總人口42萬。 龍頭鄉下轄8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共有56個自然屯,人口3.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9萬人,農業勞動力1.8萬人。 新寧鎮轄13個村(居)委31個自然屯,2010年全鎮總人口85512人(含縣直各單位、企業),其中農業人口33550人,非農業人口51962人。 渠舊鎮總人口2.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4萬人,轄11個村(居)委會,29個自然屯。 東羅鎮轄9個村委會50個自然屯和一個東羅礦區。全鎮總人口4.1萬人,壯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4%,其中農業人口2.1萬人,礦區人口1.6萬人,集鎮人口1.2萬人,農業勞動力1.23萬人。 柳橋鎮轄1個居委會,12個行政村,90個自然屯,總人口3.3萬人。 東門鎮全鎮人口4.4萬人,鎮轄15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188個自然屯。鎮內居住有壯、漢、瑤3個民族,壯族占總人口的90%。 山圩鎮轄11個村委1個居委,108個自然屯,總人口3.8萬人。 昌平鄉轄9個村(居)委會43個自然屯(片)145個村民小組,總戶數6752戶,人口25054人。 岜盆鄉、中東鎮、渠黎鎮無數據憑祥市轄夏石鎮、憑祥鎮、友誼鎮、上石鎮四個鎮,總面積650平方公里,總人口 11萬人。
2. 馱盧的經濟狀況
2003年與雷州鄉合並後,新的馱盧鎮總面積433.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5.15萬畝
城鎮面積4.5平方公里,總人口6.3萬人,其中城鎮1.8萬人。
聚居壯、漢等民族,以壯族為主,普遍使用白話。全鎮轄17個村委、3個社區,115個村(居)民小組。
全鎮經濟集種植、養殖、企業、商貿為一體,多業發展。
2007年,全鎮地區生產總值39611萬元,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87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120元。
2008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1546萬元,比2007年增長4.6%
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618萬元,比2007年增長22%
農業總產值33687萬元,增長6.1%
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4341元,比2007年增加239元。
馱盧鎮盛產甘蔗。
2007/2008年榨季甘蔗種植15.4萬畝,
原料蔗產量達80.87萬噸,是江州區人均產蔗產糖量大鎮。
積極推廣高效種養模式,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推進瓜果蔬菜、漁畜禽等特色種養基地建設,不斷優化農業產業結構。規模發展有西瓜、甜南瓜、馬鈴薯、大白菜、葡萄、大青棗、香蕉、板栗、生豬、黑山羊、網箱魚等等。2007年利用左江河面水域,在雷州社區雷州屯、新村屯河段發展2000多箱的斑點沙尾魚、單性羅非魚 網箱養殖。
馱盧鎮是崇左市江州區的第二工業基地,鎮區內有兩家製糖大型企業,日榨原料蔗均超萬噸,其中馱盧東亞糖業有限公司屬國家一級大型企業。還有崇左市大豐劍麻製品廠、金龍澱粉廠、礦山、石場、磚廠等多家規模企業。轄區內入駐有銀行、學校、廣播電視、交通、水利電力、郵電、通訊、稅務、工商、醫療衛生、公安等30多個部門單位,機構設置齊全。
3. 廣西崇左市管轄那幾個縣和區,分別是那些鎮、鄉、村啊
截至2019年,崇左市轄7個縣(市、區),分別是扶綏縣、大新縣、天等縣、寧明縣、龍州縣、憑祥市、江州區。
崇左市轄7個縣(市、區)75個鄉鎮(41個鎮、34個鄉)、3個街道辦事處、752個村民委員會、95個社區居民委員會。
其中:
一、扶綏縣轄8個鎮、3個鄉、 119個村民委員會、14個社區居民委員會;
渠黎鎮、渠舊鎮、柳橋鎮、東門鎮、山圩鎮、中東鎮、東羅鎮、新寧鎮、龍頭鄉、岜盆鄉、昌平鄉;
二、大新縣轄5個鎮、9個鄉、129個村民委員會、17個社區居民委員會;
桃城鎮、全茗鎮、雷平鎮、碩龍鎮、下雷鎮、五山鄉、龍門鄉、昌明鄉、福隆鄉、那嶺鄉、恩城鄉、欖圩鄉、寶圩鄉、堪圩鄉。
三、天等縣轄6個鎮、7個鄉、 116個村民委員會、8個社區居民委員會;
天等鎮、向都鎮、龍茗鎮、進結鎮、東平鎮、福新鎮、把荷鄉、都康鄉、馱堪鄉、進遠鄉、寧干鄉、上映鄉、小山鄉。
四、寧明縣轄7個鎮、6個鄉、 142個村民委員會、20個社區居民委員會;
城中鎮:中華社區、明祥社區、城南社區、三華社區、北斗社區、龍祥社區、新城社區、馱龍村、懷利村、馗塘村、松林村、納利村、夏洲村、耀達村、珠連村,北丈村、寨密村、浦爪村。
明江鎮:永平社區、峙利村、布樂村、鳳璜村、思明村、洞廊村、安馬村、百泉村、洪江村、雙龍村、祥春村、岑岳村、利江村。
海淵鎮:正街社區、新西街社區、思州村、馱鄧村、馱零村、海灣村、那才村、友福村、那功村、北岩村、那祿村、那明村、蔗園村、三台村、桐骨村、什八村、峙北村。
愛店鎮:愛店社區、那黨村、堪愛村。
亭亮鎮:亭亮社區、龍關村、龍旺村、北寧村、梅灣村、山荷村、安農村、天西村、那潭村、亭樂村、立新村、院景村、扶貧新村。
那堪鎮:那堪社區、那堪村、岜曉村、那吝村、四寨村、那錢村、垌平村、那街村、百六村、遷隆村、自衛村、峙內村、上根村、新村村、浦利村、南執村、馱樓村、垌中村。
桐棉鎮:桐棉社區、桐棉村、恭敬村、那旭村、那卻村、派時村、岑清村、那麼村、那卜村、板爛村、板油村、那馬村、那犁村、板岸村、板古村、板棉村、枯楠村。
寨安鄉:順寧社區、立門村、那雷村、板山村、板墩村、下店村、板亮村、安陽村、江蓬村、浦邱村、板祝村、渠圍村、蓮罡村、那練村。
峙浪鄉:峙浪社區、思陵村、派台村、欽加村、那密村、洞浪村、長橋村、洞漫村、那兵村。
那楠鄉:那楠社區、那陶村、平安村、古優村、那敏村、馱象村、崇站村、板溪村、康峙村、馱英村、逢留村、念柴村、小平村。
東安鄉:東安社區、板桂村、洞坡村、雙捧村、百合村、洞品村、六丈村、六審村。[4-6]
北江鄉:北江社區、東什村、峙書村、良安村、那春村、法奎村、浦峙村、林芬村、北明村、下間村、那小村。
板棍鄉:板棍社區、上松村、叫隘村、那克村、國華村、林貼村、康寧村、上蓬村。
5、龍州縣轄5個鎮、7個鄉、 117個村民委員會、10個社區居民委員會;
龍州鎮轄:康平、北門、新華、龍江、高祥、城東、利民7個社區;貫明、百農、嶺南、板門、鎮秀、新民、河屯、自清、塘巧、東合10個行政村。
下凍鎮轄:下凍居委會;布局、兩庄、那花、春秀、洞埠、扶倫、峽崗、馱江、下凍9個行政村。
水口鎮轄:水口居委會;合平、洞桂、共和、埂宜、沿山、羅回、北勝、康寧、思奇、獨山10個行政村。
金龍鎮轄:金龍、雙蒙、武聯、高山、貴平、立丑、光滿、橫羅、板梯、新興、民建、侵筆、花都、三聖、敢賽15個行政村。
響水鎮轄:新華居委會;響水、平南、龍江、圖強、紅陽、棉江、高峰、四清、鳴鳳9個行政村。
八角鄉轄:隴均、龍邊、箕斗、菊埂、四平、屏案、八角7個行政村。
上降鄉轄:上降、永恆、純仁、梓叢、江村、里城、鴨水、呼咬8個行政村。
彬橋鄉轄:紅嶺、清明、岜苗、念讀、彬橋、垌旦、彬迎、青山、俸村、繞秀、安鎮、安民12個行政村。
上龍鄉轄:新聯、武權、民權、上龍、民強、弄平、板汪、岜那8個行政村。
武德鄉轄:三聯、精威、保衛、農干、科甲、群合、近梅、武德8個行政村。
逐卜鄉轄:牌宗、三叉、廣合、崇德、錦閣、逐卜、板要、衛國、峪陽、立信、弄崗11個行政村。
上金鄉轄:聯甲、新旺、勤江、聯江、上金、進明、雲江、中山、兩岸、卷逢10個行政村。
6、憑祥市轄4個鎮、 31個村民委員會、7個社區居民委員會;
憑祥鎮市府駐地。轄屏山、南大、北大、獅子山、新華5個居委會和柳班、南山、前進、連全、竹山5個村委會。紀念地有南山烈士陵園。
友誼鎮轄卡鳳、隘口、禮荼、南山、柳班、召化、前進7個村委會。有浦寨國際商業城、弄堯中越邊貿互市點。
上石鎮轄上石、練江、板旺、油隘、燕安、馬垌、白龍、下敖、浦東9個村委會。
白雲鎮轄英陽、匠龍、屏山、連全、竹山、三聯、平而、宋城8個村委會。有龍塘屯黃金礦山。1996年撤銷與憑祥鎮合並。
夏石鎮轄夏石、新鳴、那樓、哨平、榴利、板任、浦門、白馬、豐樂、夏桐10個村委會。
7、江州區轄6個鎮、2個鄉、3個街道辦事處、98個村民委員會、19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太平鎮、新和鎮、馱盧鎮、瀨湍鎮、江州鎮、左州鎮、那隆鎮、羅白鄉、板利鄉
(3)馱盧鎮跟東門鎮比經濟哪個好擴展閱讀:
崇左市的歷史沿革
秦始皇統一中國時,今崇左市轄地屬象郡。漢時屬象郡、鬱林郡。隋時屬鬱林郡。唐屬嶺南西道。宋末屬邕州。元建置為行省制,省下以路領府、府領州、州領縣,境內屬太平路、思明路、鎮安路、龍州萬戶府等。
明撤銷行省制,設府、州、縣三級制,境域分屬太平府、南寧府、思明府、思恩府等。清改司為省,省以下以府領州、縣。轄區內分屬太平府、鎮安府。
民國初年,改省、府、州(縣)三級制為省、道、縣,境內屬鎮南道等。民國18年(1929年),境內所有土廳、州、縣、司全部改土歸流,即廢除世襲土司,改行臨時任命的流官統治,在原土司地區實行和漢族地區相同的政治制度,
並入或分置為扶南、綏淥、同正、崇善、左縣、寧明、思樂、明江、龍州、上金、養利、萬承、雷平、龍茗、鎮結、向都、憑祥等縣。
民國19年(1930年),實行民團制度,境內分屬龍州、靖西、百色、南寧民團區。
民國29年(1940年),境內屬第十二行政督察區(原龍州區)。至解放前夕,境內共有17個縣,其中扶南、綏淥、同正3縣屬第四區(南寧區),鎮結、向都、龍茗3縣屬第六區(靖西區),
龍津(原龍州縣)、上金、崇善、左縣、寧明、思樂、明江、憑祥、養利、萬承、雷平11個縣屬第七區(龍州區)。
解放後,在廣西省人民政府領導下,今崇左境域和周邊地區,曾設有南寧、龍州、武鳴3個行政專員公署(專區)。1951年1月,武鳴專區撤銷。
1952年8月11日,南寧專區改稱賓陽專區,轄邕寧、橫縣、賓陽、武鳴、永淳、上林、馬山、遷江、貴縣等9個縣。
龍州專區改稱崇左專區,轄鎮都、上思、扶綏(扶南、同正、綏淥3 縣合並置扶綏縣,以扶南、綏淥2縣字首為縣名)、大新(雷平、萬承、養利3 縣合並置大新縣)、
麗江(龍津、上金2縣合並置麗江縣)、崇左(崇善縣和左縣合並置崇左縣,以崇善、左縣2縣字首為縣名,「崇左」由此而得名)、鎮南、思樂等8個縣。
1952年12月9日,桂西壯族自治區成立,轄百色、宜山、柳州、賓陽、崇左等5個專區。
1953年4月23日,賓陽、崇左兩專區合並為邕寧專區。同年,桂西壯族自治區又撤銷邕寧專區,直轄其所屬的邕寧、武鳴、橫縣、賓陽、上林、馬山、隆安、扶綏、崇左、大新、鎮都、
寧明(思樂、鎮南2 縣合並置寧明縣)、上思、龍津(因麗江縣名與雲南省麗江縣同名,政務院批准廣西麗江縣復稱龍津縣)、都安等15個縣。
1955年7月12日,桂西壯族自治區增置並直轄縣級憑祥鎮。
1956年3月2日,桂西壯族自治區改為桂西壯族自治州。11月,國務院批准撤銷憑祥鎮,設立憑祥市,直隸桂西壯族自治州。
1957年3月27日,桂西壯族自治州直轄的鎮都縣更名為天等縣。至此,桂西壯族自治州直轄邕寧、賓陽、橫縣、武鳴、上林、馬山、崇左、隆安、龍津、大新、天等、扶綏、上思、寧明等14個縣及憑祥市,管轄百色和宜山兩個地區。
12月,撤銷桂西壯族自治州,其直轄縣市由新置的邕寧專區管轄,都安瑤族自治縣改屬邕寧專區。百色、宜山兩地區亦分別改為專區,屬縣依舊。
1958年,邕寧專區轄邕寧、武鳴、橫縣、賓陽、上林、馬山、隆安、上思、扶綏、崇左、大新、天等、寧明、龍津、都安瑤族自治縣等縣和憑祥市。9月,政社合一階段,邕寧專區改稱南寧地委。11月,南寧地委改稱南寧專區。
1960年5月27日,國務院批准,龍津縣更名為龍州縣。1965年5月18日,南寧專區析出都安瑤族自治縣,劃歸河池專區管轄;6月26日,析出上思縣,劃歸欽州專區管轄。
1971年南寧專區更名為南寧地區。轄邕寧、武鳴、橫縣、賓陽、上林、馬山、隆安、扶綏、崇左、大新、天等、寧明、龍州13個縣和憑祥市。1983年10月,邕寧、武鳴兩縣劃歸南寧市管轄。南寧地區轄橫縣、賓陽、上林、馬山、隆安、扶綏、崇左、大新、天等、寧明、龍州11 個縣和憑祥市。
2002年12月23日,國務院國函〔2002〕121號批准撤銷南寧地區和崇左縣,設立地級崇左市,原崇左縣改稱江州區。
2003年1月22日,自治區人民政府下發桂政發〔2003〕4號文撤銷南寧地區,設立地級崇左市並調整南寧市行政區域,將橫縣、賓陽、上林、馬山、隆安縣劃歸南寧市管轄,崇左縣改稱江州區,地級崇左市管轄扶綏、大新、天等、龍州、寧明縣和江州區,代管縣級憑祥市。
2003年8月6日,地級崇左市正式掛牌成立。
4. 扶綏縣東門鎮一共有多少人口城區有多少人有多少個黨員(要最新的數據)
東門鎮戶籍人口大概有4萬多吧,加上外來的務工人員應該有5萬幾這樣。城區人口肯定超過兩萬,大概有2.5萬這樣。至於黨員,一千還是超過的。
5. 廣西扶綏縣的變化
扶綏縣春秋戰國以前為古駱越民族居住地,從秦代開疆,屬桂林郡地.漢代屬鬱林、合浦郡地。隋代,屬寧浦郡宣化(今邕寧)縣地。唐初,在雷州村(今屬崇左市江州區馱盧鎮)置羈縻西原州。下領羅和、羅淡、古林三縣及黃橙峒。唐太宗貞觀十二年(公元638年)由清平公李寵節度使招撫,在今新寧鎮(原定淥峒)置羈縻籠州.下轄六個土縣.歸邕州都護府管轄。唐開元年間,在今中東鎮思同村置思同土州;同時在今東門鎮置羅籠土縣。大歷六年又復置羈縻西原州,歸安南都護府管轄。五代十國後至宋代後期,在今江州區馱盧鎮雷州村置武黎土縣,在今昌平鄉木民村置華陽土縣,在今新寧鎮充禾村置沙水峒,在今渠黎鎮渠篤村置吳從峒,在今東門鎮舊城村置忠州土州。今中東鎮除保留原有思同土州和陀陵土縣外,又在今舊縣村置永康土縣和今三哨村置羅陽土縣。元末明初改為華陽峒,武黎土縣轄華陽、沙水、吳從三峒。成化八年,永康土縣改土歸流,初稱同正縣,不久改回永康縣,歸太平府管轄。嘉靖年間,武黎縣歸南寧府管轄,南寧府將武黎、華陽、沙水、吳從四峒改土歸流,編成4個都。隆慶六年(公元1572年)把原如禾縣(今邕寧縣蘇圩鎮)一、二、四圖與武黎、華陽、沙水、吳從四都合並,置新寧州,州治在今縣城新寧鎮。同時將土忠州原屬思明府管轄劃歸新寧州承審。萬曆年間陸續收回原被忠州、江州侵奪的49個村地,分為7都3圖。萬曆二十七年,思同州改流並入永康縣,永康縣升永康州,州治今中東鎮,原縣治改為舊縣村。清沿明制,康熙二十八年,陀陵縣改流並入永康州。光緒二十九年新寧知州兼忠州彈壓;光緒三十二年永康知州兼羅陽土縣彈壓。民國二年(公元1912年)忠州改土歸流置忠縣,1916年又改綏淥縣;新寧州初改新寧縣,1914年再改扶南縣;永康州初改永康縣,1914年再改同正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2月扶南、綏淥、同正三縣先後解放。1951年7月扶南、綏淥、同正三縣合並為扶綏縣,縣治今縣城。50年代在扶綏縣與崇左縣、寧明縣的劃界上作了一些調整。1959年1月扶綏縣與崇左縣合並,1962年4月兩縣又恢復原建制。1984年,取消人民公社制,設立1區4鎮7鄉。後中東區改中東鎮,撤銷扶南鄉,現扶綏縣共轄8鎮3鄉,119個村委會,13個居委會(社區)。
6. 崇左市第一強鎮是哪個
當然是我們東門啦,東門先後榮獲全國小城鎮開發試點區、廣西重點鎮、廣西小康示範鎮(崇左市唯一的)、全國重點鎮。東門南華公司是全國日榨量最大的糖廠是廣西納稅百強企業、東門林場是亞洲最大的速豐桉生產與研發基地。綜合以上幾點,東門絕對是崇左市第一鎮
7. 廣西哪裡盛產西瓜
1、廣西桂林市平樂縣源頭鎮
該鎮力推西瓜產業促脫貧,全鎮西瓜種植面積達到1.3萬畝,平均畝產3000公斤,市場收購價穩定 在2.6元/公斤。2018年該鎮165戶貧困戶通過種植西瓜實現脫貧增收。
2、廣西上思縣
上思縣多採用大棚種植與甘蔗套種的種植方式。該地出產的西瓜品質上乘、品種豐富,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每年的西瓜成熟季節都吸引許多客商前來收購,許多遊客也慕名來到地里進行採摘,享受田園生活的樂趣。
(7)馱盧鎮跟東門鎮比經濟哪個好擴展閱讀:
西瓜中的番茄紅素含量僅次於西紅柿,而番茄紅素的抗氧化能力很強,是維生素E的100倍,夏季多吃富含番茄紅素的西瓜、西紅柿等水果,可保護皮膚不受紫外線傷害,還能改善皮膚過敏症狀。
此外,西瓜中還含有瓜氨酸,抗衰老功能。但需要注意,瓜皮中的瓜氨酸含量遠遠大於瓜瓤,因此,吃西瓜可留下些西瓜皮,用其做點清涼的菜。
8. 崇左市有哪些鄉鎮
崇左市(轄1個市轄區、5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共37個鎮、39個鄉)
江州區(轄7個鎮、2個鄉)
太平鎮 新和鎮 瀨湍鎮 江州鎮 左州鎮 那隆鎮 馱盧鎮 羅白鄉 板利鄉
憑祥市(轄4個鎮)
憑祥鎮 友誼鎮 上石鎮 夏石鎮
扶綏縣(轄8個鎮、3個鄉)
新寧鎮 渠黎鎮 渠舊鎮 柳橋鎮 東門鎮 山圩鎮 中東鎮 東羅鎮 龍頭鄉 岜盆鄉 昌平鄉
大新縣(轄5個鎮、9個鄉)
桃城鎮 全茗鎮 雷平鎮 碩龍鎮 下雷鎮 五山鄉 龍門鄉 昌明鄉 福隆鄉 那嶺鄉 恩城鄉 欖圩鄉 寶圩鄉 堪圩鄉
天等縣(轄4個鎮、9個鄉)
天等鎮 龍茗鎮 進結鎮 向都鎮 都康鄉 寧干鄉 馱堪鄉 福新鄉 東平鄉 進遠鄉 上映鄉 把荷鄉 小山鄉
寧明縣(轄4個鎮、9個鄉)
城中鎮 愛店鎮 明江鎮 海淵鎮 亭亮鄉 寨安鄉 峙浪鄉 東安鄉 板棍鄉 北江鄉 桐棉鄉 那堪鄉 那楠鄉
龍州縣(轄5個鎮、7個鄉)
龍州鎮 下凍鎮 水口鎮 金龍鎮 響水鎮 八角鄉 上降鄉 彬橋鄉 上龍鄉 武德鄉 逐卜鄉 上金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