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公共經濟學論述題政府如何運作經濟手段調控經濟
1. 財政政策,包含稅收、轉移支付、財政補貼、直接投資。
2. 貨幣政策,包含准備金率、利率、公開市場操作。
3. 各種政策必須配合使用,才能發揮好的效果。
供參考。
❷ 反收購時可以運用的經濟手段有哪些
反收購時可以運用的經濟手段主要有四大類:提高收購者的收購成本、降低收購者的收購收益、並購收購者、適時提高收購者的收購成本。
常用經濟手段:
一是售賣「冠珠」
在並購行當里,人們習慣性地把一個公司里富於吸引力和具收購價值的"部分",稱為冠珠.它可能是某個子公司、分公司或某個部門,可能是某項資產,可能是一種營業許可或業務,可能是一種技術秘密、專利權或關鍵人才,更可能是這些項目的組合。冠珠,它富於吸引力,誘發收購行動,是收購者收購該公司的真正用意所在,將冠珠售賣或抵押出去,可以消除收購的誘因,粉碎收購者的初衷。例如:1982年1月,威梯克公司提出收購波羅斯威克公司49%的股份。面對收購威脅,波羅斯威克公司將其crownjewels一一舍伍德醫葯工業公司賣給美國家庭用品公司,售價為4.25億英鎊,威梯克公司遂於1982年3月打消了收購企圖。
二是虛胖戰術。
一個公司,如果財務狀況好,資產質量高,業務結構又合理,那麼就具有相當的吸引力,往往誘發收購行動。在這種情況下,一旦遭到收購襲擊,它往往採用虛胖戰術,以為反收購的策略。其做法有多種,或者是購置大量資產,該種資產多半與經營無關或盈利能力差,令公司包袱沉重,資產質量下降;或者是大量增加公司負債,惡化財務狀況,加大經營風險;或者是故作一些長時間才能見效的投資,使公司在短時間內資產收益率大減。所有這些,使公司從精幹變得臃腫,收購之後,買方將不堪其負累。這如同苗條迷人的姑娘,陡然虛胖起來,原有的魁力消失了去,追求者只好望而卻步。
拓展資料
股東權利計劃:
1、權證的價格被定為公司股票市價的2一5倍,當公司被收購且被合並時,權證持有人有權以權證執行價格購買市值兩倍於執行價格的新公司(合並後的公司)股票。舉例來說,a公司股票目前市價20美元,它的毒丸權證的執行價格被定為股票市價的4倍即80美元,b公司收購a公司,或者收購後b公司與a公司新設合並成立c公司注銷a、b二公司,設合並後的新公司股票為40美元/股。原a公司股東即權證持有人可以80美元的價格購買4股b公司(吸收合並的情況)或c公司(新設合並的情況)股票,市值達4股*40美元/股=160美元。
2、當某一方收集了超過預定比例(比如20%)的公司漲票後,權證持有人可以半價購買公司股票。
3、當公司遭受收購襲擊時,權證持有人可以只要董事會看來是「合理」的價格,向公司出售其手中持股,換取現金、短期優先票據或其他證券。
❸ 如何利用經濟手段推動節能減排目標實現
《北京市節能減排獎勵暫行辦法》
第一條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城市,充分調動全社會開展節能降耗、污染減排及空氣質量改善工作的積極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國務院《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有關精神,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按照《北京市節能減排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有關規定設立節能減排獎勵資金,旨在強化將節能減排和空氣質量目標作為區縣政府責任約束性指標,發揮區縣政府在節能減排和空氣質量改善工作中的主導作用,鼓勵社會各方積極採取多種措施,切實做好節約能源和削減污染物排放總量,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第三條節能減排獎勵工作實行公正、公開、擇優原則。獎勵資金與節能減排及空氣質量改善工作成果掛鉤。獎勵資金納入年度預算,由市級財政安排。
第二章獎勵范圍和條件
第四條獎勵范圍包括與市政府簽訂節能目標責任書、減排目標責任書、承擔空氣質量考核任務的區(縣)政府、市有關部門和重點用能單位;在全市節能減排和空氣質量改善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績的單位和個人。
第五條對納入獎勵范圍的區(縣)政府、市有關部門、單位和個人,根據節能減排指標和空氣質量考核任務實際完成情況和相關工作業績給予獎勵,具體獎勵條件詳見《北京市節能工作獎勵實施細則》和《北京市區域污染減排獎勵實施細則和空氣質量改善獎勵使用安排》。
第三章獎勵工作組織及職責
第六條節能減排獎勵工作在市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由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環保局、市人力社保局成立節能減排獎勵工作小組共同組織,每3年開展1次,以榮譽與物質相結合的方式給予獎勵。
第七條市發展改革委會同市財政局、市環保局、市人力社保局組織節能表彰及獎勵工作;市環保局會同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人力社保局組織污染減排和空氣質量改善表彰及獎勵工作;市財政局負責審核年度節能減排獎勵計劃和程序,並核撥獎勵資金。
第八條各區縣政府、市有關部門、用能單位要認真落實本辦法,依照規定程序申領、使用獎勵資金。
第四章監督管理
第九條市發展改革委、市環保局、市財政局和市人力社保局按照各自職責分別負責對節能減排獎勵工作進行監督。
第十條各區縣政府、市有關部門、用能單位應嚴格按照規定申報獎勵資金,榮獲節能減排獎勵的要加強對節能減排獎勵資金的使用管理,嚴格按照批復下達的獎勵資金預算執行。
第十一條節能減排獎勵資金要專款專用、專項核算。任何區縣、單位不得以任何借口虛報、騙取、截留、挪用、擠占財政獎勵資金。如發現上述違法行為,將根據《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國務院第427號令)等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處分。
第五章附則
第十二條本辦法分別依照《北京市節能工作獎勵實施細則》、《北京市區域污染減排獎勵實施細則和空氣質量改善獎勵使用安排》的具體規定實施。
第十三條本辦法由市發展改革委、市環保局、市財政局、市人力社保局負責解釋。
第十四條本辦法自2010年6月4日起施行。原《北京市區域污染減排獎勵暫行辦法》自本辦法發布之日起廢止
❹ 經濟手段主要包括什麼政策
經濟手段主要包括價格、稅收、信貸、工資等
經濟手段指政府在自覺依據和運用價值規律的基礎上藉助於經濟杠桿的調節作用,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
1、經濟杠桿是對社會經濟活動進行宏觀調控的價值形式和價值工具
2、也是國家運用經濟政策和計劃,通過對經濟利益的調整來影響和調節經濟活動的措施。
3、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國家在宏觀調控中最常用的經濟手段。
4、國家還可以通過制定和實施經濟發展規劃、計劃等。對經濟活動參與者進行引導,以實現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4)如何使用經濟手段擴展閱讀
經濟方法調控下的經濟活動具有下列特點:
1、有償性,即經濟往來必須等價有償。
2、非直接性,即依靠經濟杠桿間接控制經濟行為。
3、平等性,即承認各經濟組織和單位有平等獲取自身經濟利益的權利。
4、相關性,即一種經濟方法的使用會引起多種經濟關系的變化,產生經濟聯鎖反應。
❺ 經濟方法主要包括哪些方法
經濟方法是按照客觀經濟規律的要求,通過經濟組織,運用經濟手段管理經濟活動的方法。它的具體形式很多,主要的有價格、稅收、銀行信貸等。在經濟方法調控下的經濟活動具有下列特點:(1) 有償性,即經濟往來必須等價有償。(2) 非直接性,即依靠經濟杠桿間接控制經濟行為。(3) 平等性,即承認各經濟組織和單位有平等獲取自身經濟利益的權利。(4) 相關性,即一種經濟方法的使用會引起多種經濟關系的變化,產生經濟聯鎖反應。合理地使用經濟方法,有利於正確處理中央與地方,國家與企業、企業與職工的關系,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提高領導機關的管理效率。
在商品經濟條件下,這種以價值規律為基礎調整經濟關系的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於強調物質利益,容易使人們忽視國家利益和長遠利益,滋長個人主義和本位主義。所以在採用經濟方法時,除了必須遵循客觀經濟規律,兼顧國家、集體和勞動者個人三者利益,講究經濟效益外,還必須與行政方法、法律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發揮其綜合效用。
❻ 國家宏觀調空怎麼運用經濟手段的``具體怎麼用的``舉例啊`
政府在依據和運用價值規律的基礎上藉助於經濟杠桿的調節作用,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主要包括價格、稅收、信貸、工資等,如增發國債、降息、徵收利息稅,西部大開發等.
例如中國人民銀行上調金融機構存貸款基準利率,既有利於防止企業過多佔壓資金,緩解部分企業流動資金緊張狀況,減少資金體外循環;防止盲目抬高貸款利率,抑制高利貸行為,也有利於增加居民利息收入,此外,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和商業銀行自營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上調幅度小於貸款基準利率的調幅。這樣做既有利於房地產業的供求平衡和健康發展,又能適當照顧貸款購房者的切身利益。
❼ 分析如何運用經濟手段進行宏觀管理和調控
一般是通過貨幣和財政政策。
1、貨幣政策:包括信貸政策、外匯政策、利率政策。通過控制貨幣供需來調節。信貸,如提高貸款利率,那麼會抑制企業貸款,市場貨幣流通量減少;外匯,提高匯率,本幣升值,增持外幣也是一種調控;利率,如提高利率,商業銀行就要把更多的錢存入中央銀行,市場貨幣流通量減少。
2、財政政策:稅收和財政支出。稅率、財政支出的增加或減少都可以調控經濟。稅率增加,企業負擔加大,用於發展生產的資金減少,抑制相關行業發展;財政支出增加,促進相關產業發展。
❽ 經濟手段包括哪些內容
經濟手段包括經濟杠桿與經濟政策和計劃,其中經濟杠桿:包括價格、稅收、信貸、利率、匯率、工資、資金等。
1、是國家運用經濟政策和計劃,通過對經濟利益的調整而影響和調節社會經濟活動的措施。
2、經濟杠桿是對社會經濟活動進行宏觀調控的價值形式和價值工具。
3、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國家在宏觀調控中最常用的經濟手段。
4、經濟政策如國家制定和實施的開發性扶貧政。國家制定和實施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十年規劃、五年計劃、年度計劃等,不僅指明了發展的目標、任務、重點,而且有相應的措施保證。
(8)如何使用經濟手段擴展閱讀:
國家宏觀調控的手段分為經濟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
1、經濟手段包括財政政策和計劃,經濟手段有時是政府制定的經濟政策;法律手段有時是政府制定的經濟法規;行政手段則是政府發布的經濟命令。
2、國家宏觀調控,應該以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為主,輔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有利於科學發展觀的宏觀調控體系,充分發揮宏觀調控手段的總體功能。
3、用經濟手段調節經濟主要是指:由政府制定並貫徹實施各種宏觀經濟政策;綜合運用各種經濟杠桿來具體落實這些政策。
4、用法律手段調節經濟主要是指:圍繞著市場制度和規則的建設,進行必要的立法和執法,目的是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5、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宏觀調控的目標和任務,需要通過制定和貫徹各項宏觀經濟政策來加以實現。宏觀經濟政策主要包括: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其中,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最為重要,其他各項宏觀經濟政策的實施,都要依託於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