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俄羅斯與朝鮮。
俄羅斯和朝鮮的關系很好。
他們兩個國家還是連在一起的兩個國家。
B. 俄羅斯周邊有哪些國家
俄羅斯周邊的國家有挪威、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白俄羅斯、烏克蘭,喬治亞、亞塞拜然、哈薩克、中國等國家。介紹如下:
1、挪威, 意為「通往北方之路」,是北歐五國之一,位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西部。挪威領土南北狹長,海岸線漫長曲折,沿海島嶼很多,被稱為「萬島之國」,領土與瑞典、芬蘭、俄羅斯接壤,屬地還包括斯瓦爾巴群島和揚馬延島。首都為奧斯陸。
2、芬蘭,位於歐洲北部,北歐五國之一,與瑞典、挪威、俄羅斯接壤,南臨芬蘭灣,西瀕波的尼亞灣。國土總面積33.8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100公里,內陸水域面積佔全國面積的10%,有島嶼約17.9萬個,湖泊約18.8萬個,有「千湖之國」之稱。
3、愛沙尼亞共和國,簡稱愛沙尼亞,與南方的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並稱為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位於波羅的海東岸,芬蘭灣南岸,西南瀕臨里加灣,南面和東面分別同拉脫維亞和俄羅斯接壤。
4、拉脫維亞共和國,簡稱拉脫維亞。國名源自民族語,意為「鎧甲」,「金屬制的服裝」,是一個位於歐洲東北部的議會共和制國家。西鄰波羅的海,與在其北方的愛沙尼亞及在其南方的立陶宛共同稱為波羅的海三國。東與俄羅斯、白俄羅斯二國相鄰,全國總面積64589平方公里。
5、白俄羅斯共和國,簡稱白俄羅斯,是位於東歐的內陸國家。東及北部與俄羅斯為鄰,南部與烏克蘭接壤,西部同波蘭,立陶宛和拉脫維亞毗鄰。
C. 俄羅斯政體世界還有哪些社會主義國家
1.俄羅斯政體
1991年至1993年憲法確立之前,俄羅斯政體的特點是,既有蘇維埃制度的遺留特徵,又有純粹三權分立民主制度特徵的影子,是一種新舊體制混合政體。
1在蘇聯解體後,立法許可權的第二個階段進入一個新的層次。
2這個新層次的特點是,立法機構與行政機構在重建國家憲政制度問題上產生了互相沖突。這樣的政治現實,使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後重新選擇政體,可以說打破了理想色彩的權力分立,回歸政治現實主義,最終確立了符合俄羅斯歷史背景和文化傳統的憲政制度。這個階段是新的政治體制在立憲層次上確立的階段。
俄羅斯聯邦目前是按照三權分立的原則來調整其國家的政治生活的。所謂「三權」,即行政權、立法權和司法權,三種權力分別屬於政府、議會和法院。這三種權力相互制約、相互平衡,共同調整著國家的政治生活。
第一,總統。總統是國家元首,提名政府總理,制定各種經濟政策和外交政策,領導政府的工作,政府各部、委的首長間接對總統負責。總統有權頒布議會(俄羅斯最高蘇維埃即是議會)通過的法律、法令。
第二,議會。俄羅斯人民代表大會是俄羅斯的最高權力機關,最高蘇維埃是人民代表大會的常設機構。最高蘇維埃也即是我們所說的俄羅斯議會,它履行立法和監督政府的職能。
人民代表大會一般每年召開兩次,以解決最重要的憲法、政治、經濟和社會問題。其常設機構最高蘇維埃由共和國院和民族院組成,兩院獨立行使其職能。共和國院解決全國性問題,而民族院只解決各共和國和自治州有關的社會經濟問題。最高蘇維埃設最高蘇維埃主席團,它由俄羅斯最高蘇維埃主席、副主席、各共和國最高蘇維埃主席等人組成。主席團的權力職能是負責籌備俄羅斯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和最高蘇維埃會議,「履行國家集體元首」的一系列職能,如授勛、授軍銜;任命或召回外交代表;接受外國大使的國書;實行大赦等。最高蘇維埃主席由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無記名投票從人民代表中選出,每屆任期5年,連任不得超過兩屆。最高蘇維埃主席對人民代表大會和最高蘇維埃負責,他負責解決國家的內政、外交、國防等方面的關鍵問題,提出最高蘇維埃第一副主席的入選等。
第三,憲法法院。俄羅斯憲法法院是法院系統用以制約總統和議會,平衡行政、立法、司法權力關系的一個機構。它有權對政府首腦頒布的行政命令和議會制定的法律作違憲性審查,即看它是否符合憲法,並有權宣布違反憲法的行政命令和法律無效。
2.除了中國以外,還有朝鮮,越南,古巴三個社會主義國家。
其他國家不管號稱如何如何,什麼民主社會主義的,都不是。
3.是的。由寡頭壟斷的資本主義國家。
4.必然中帶有偶然性。
5.朝鮮,越南,古巴。
D. 韓國,蒙古,朝鮮,俄羅斯國家有什麼特點
國家特點有經濟,政治,地理,文化,軍事等特點,以下經濟舉例。
俄羅斯的經濟特點:
1.重工業是國民經濟支柱,輕工業和農業不很發達。經濟依賴自然資源層度高,進出口貿易不發達
1.自然資源豐富,技術人才多,國土面積大,多海港,重工業技術水平高
2.三大產業發展不均衡,過分依賴自然資源,進出口貿易不發達,市場經濟發展不完善,資源利用不夠合理
朝鮮的經濟特點:
1、仍然是一個堅持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國家,由國家統一領導,並通過將企業間的相對獨立性和創造性有機結合起來加以運營的計劃經濟。
蒙古經濟的特點和礦產豐富的太平洋島國很像:經濟周期性強,環境問題嚴重,文化和經濟支柱產業存在嚴重沖突,地權混亂,人力資源錯配,腐敗嚴重。
1.蒙古的經濟支柱是礦產和畜牧業。礦業佔到了蒙古GDP的3成和出口的9成,而大量這方面的投資和實際運營來自外資,尤其是中國,俄羅斯,加拿大三國。畜牧業:蒙古人的傳統是養羊。這既是他們的經濟來源和生活方式,也是他們的社會組織形式和文化傳統。工業附加值很低,而且很多生活必需品都依賴進口。
2.環境問題。蒙古境內的河流在以最多一年乾涸400多條的速度減少,加上常見的極熱和極冷的天氣,對於畜牧業和礦業有直接的影響。
3.文化和經濟支柱的沖突。
4.地權混亂。
5.人力資源。
6.腐敗嚴重。蒙古雖然有完整的民主體系,但是法律的執行很差。
韓國經濟的特點:
1.服務業和製造業比重不斷上升、農林漁業比重日益降低。重化工在製造業中占較大比重,尤其是造船、石化、汽車、電子等行業發達並在世界范圍具有較高的市場佔有率和影響力。
2.經濟發展對國外市場和資源依賴程度高,貿易依存度高達60%以上。隨著多年發展國內市場接近飽和,國內勞動力密集型產業正逐步向中國等國進行轉移。
3.大企業作用舉足輕重,三星、現代、SK等大企業集團數量雖少,但創造的價值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重超過60%。
E. 朝鮮的經濟情況
貿易方面:
朝鮮對中國也有出口,主要集中在木材、礦產、海鮮等原材料產品,價格很低,「以海鮮為例,朝鮮的價格比中國至少低兩倍,和日本相比差價在4倍以上。」據了解,朝鮮合作社以5元人民幣一公斤賣給中國商人的海鮮,中國人轉手賣給日本人,價格就可以漲到40元以上。
到目前為止,朝鮮的整個流通體系完全是國有的,在平壤,沒有一家由本國人經營的私人商店。因此,與中國人發生邊貿關系的人,也都是崔先生這樣的朝鮮各個合作社的代表。丹東市進出口公司一位負責人估計,僅在丹東市,常駐中國的朝鮮合作社代表就超過1000人。
和朝鮮做邊貿,賬面上肯定是大賺,只是風險太大,而且賬面外的支出太多。這家邊貿公司老闆道出了其中的原因。據了解,目前從中國出口到朝鮮的各種商品,最保守的也有1倍以上的價差,而且出口朝鮮的商品,報關、邊檢的手續相對也簡單,扣除不到20%的關稅以及運輸費用,至少也有20%以上的毛利,「如果是家電、機械這種技術含量稍微高一些的商品,利潤更高,甚至可以達到4~5倍。
經濟方面:
近年來,朝鮮積極發展對外經濟貿易關系,引進外資建立合營、合作企業,開展對外經貿合作,為振興國民經濟服務。
朝鮮自80年代起擴大對外經貿合作關系,吸引外商投資。1984年,朝鮮最高人民會議通過了《合資經營法》,允許外商以合營、合作等方式到朝鮮投資辦廠。其後,朝鮮陸續制定了《外國人投資法》、《外國獨資企業法》、《合作法》、《外國人所得稅法》和《外匯管理法》等一整套法律,並頒布了幾十項與這些法律相配套的有關外商投資的法規和實施細則。逐步健全的政策法規,為外商到朝鮮投資創造了條件。
由於投資政策的放寬和投資環境的改善,外商陸續涉足朝鮮的投資領域,與朝鮮開展來料加工合作,一些朝外合營、合作企業相繼在朝鮮落戶。到90年代初,朝外合營、合作企業達到100多家,外商投資額超過1億美元。近幾年,朝鮮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又簽訂和實施了一些新的外資項目。朝鮮與外商建立了平壤鋼琴合營公司、金剛山發動機合營公司、勝利合營公司、樂淵合作公司、光明合作公司等一批新的合營、合作企業,其產品不僅在朝鮮國內市場銷售,而且行銷國際市場。1991年,朝鮮宣布在東北部建立羅津先鋒自由貿易區。10年來,羅津先鋒自由貿易區的投資環境不斷改善,外商在那裡建立了金融、通信、電腦、機械、日用品和飯店等合資或獨資企業。
朝鮮政府本著平等互利、互通有無的原則,同各國開展貿易往來。隨著近年來對外關系的發展,朝鮮對外貿易的對象和領域不斷拓寬,進出口總額呈上升趨勢。據報道,朝鮮已經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關系,去年的外貿總額達到20億美元。今年5月,朝鮮在平壤舉辦了國際商品展銷會,向外推銷其產品,進行招商引資。來自中國、俄羅斯、德國、義大利等13個國家和地區的220多家公司前來參展。朝鮮企業也展示了機械、服裝、日用工業品和葯品等產品。在這次商品展示會上,朝外雙方企業不僅擴大了貿易關系,而且就合營和合作達成了不少意向性協議。
朝鮮政府多次宣布,願同一切尊重其主權的資本主義國家建立友好關系,與之開展經貿合作。近年來,朝鮮同西歐國家相繼建立了經貿聯系。去年,朝鮮與義大利、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簽訂了鼓勵投資、經濟合作和貿易結算等協議。今年,朝鮮與歐盟建交,為雙方開展經貿合作創造了條件。瑞士ABB集團同朝鮮簽訂了在電力和機械等領域進行合作的協議,並在平壤開設了西方首家大企業的辦事處。目前,德國、英國和法國等西方國家已表示願同朝鮮發展經濟合作與交流。此外,朝鮮同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東盟國家也簽訂了貿易、防止雙重征稅和投資保險協議,彼此間的貿易和投資合作得到進一步擴大。
近年來,朝鮮新組建了一批適應海外市場的企業,採取「走出去」的辦法開展對外經貿合作。朝鮮對外建設總會社等各建築企業派出數千名專家和技術人員,在俄羅斯、孟加拉國、科威特、利比亞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工程和勞動承包。萬壽台海外開發會社集團先後在70多個國家和地區承造銅像、紀念碑等藝術作品,進行房屋裝璜和公園造景,為國家賺取外匯。赤道幾內亞、多哥、加彭等7個非洲國家的總統銅像、衣索比亞的人民英雄紀念塔和馬來西亞的糧谷博物館等都是該公司的作品。朝鮮工業技術會社在中國等國家設立了分公司,依靠朝鮮科學院下屬的研究機構及生產基地,開展新技術、新發明和專利等技術貿易。
F. 朝鮮的支柱產業是什麼
目前,朝鮮實行計劃經濟體制,在「先軍政治」的指導下,奉行優先發展國防工業,同時發展輕工業和農業的經濟路線。 2002年7月以來,朝鮮陸續實施了一系列經濟管理改善措施,先後對工資、物價、匯率等進行了大幅調整,賦予企業更多自主經營權,並設立了開城工業區、金剛山旅遊區等。這些措施,對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並使朝鮮經濟在近幾年始終保持恢復性增長。 主要港口有清津、南浦、元山、興南等。主要出口鋼鐵、有色金屬、人參、紡織品和水產品等,進口產品主要有石油、機械設備、電子產品、紡織產品等。主要貿易對象為中國、韓國、俄羅斯、東南亞國家等。
G. 俄羅斯境內朝鮮族
俄羅斯的朝鮮族是清末和民國初年的時候,為躲避朝鮮半島飢荒和戰亂,而遷到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朝鮮人,蘇聯時代他們又被安置到了中亞的哈薩克和烏茲別克境內,1991年兩國獨立後,成為兩國公民。目前俄羅斯境內並沒有官方認定的合法少數民族朝鮮族。
H. 蘇聯、朝鮮分別是什麼政治經濟體系
蘇聯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 朝鮮是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
I. 為什麼感覺俄羅斯經濟跟朝鮮差不多,只是科技思想比朝鮮強硬開放!
你的感覺是錯誤的,朝鮮經濟如果是芝麻,那麼俄羅斯經濟就是西瓜。
一,俄羅斯經濟雖然只有日本三分之一,但是朝鮮的近100倍,而且世界經濟的排位或將很快發生變化:據渣打銀行分析,最快在2020年,俄羅斯有望超德國,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渣打銀行在其對於全球經濟的預測報告中稱,結合購買力平價匯率和名義GDP增長,2020年全球前五大經濟體將是中國、美國、印度、日本和俄羅斯。在西方世界的制裁圍堵中,俄羅斯經濟依然韌勁十足的表現令人意外,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17年俄羅斯GDP約為1.58萬億美元,全球排第11名,僅略高於韓國的1.53萬億美元。
朝鮮仍然處於故步自封的底發現
三、俄羅斯與朝鮮經濟的高低,通過參照韓國經濟,一目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