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社會經濟要考慮哪些要素

社會經濟要考慮哪些要素

發布時間:2022-07-20 18:27:33

Ⅰ 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的因素都有哪些

一個國家的經濟對一個國家至關重要。在馬克思的理論中,我們可以看到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是對一個國家經濟的絕對肯定。經濟也是衡量一個國家強弱的重要標准。我們將從兩個部分來研究它。一是內部因素,二是外部因素。

世界各地區各國的國情也對一國的經濟發展產生重大影響。除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國家之間的外交地位外,對一個國家的影響也是毫無疑問的。與大多數國家建立友好的外交關系是一國經濟發展的基礎和保證。各國都處於相互支持、共同進步的狀態。此外,我們正在經歷的經濟制裁和對一個國家的技術封鎖將對一個國家的經濟產生重大影響。這不僅是生產能力的明顯下降、原材料和技術的短缺,也是兩國之間的緊張關系。制裁是相互的,不僅對一國經濟,而且對全球經濟都有重大影響。

Ⅱ 什麼是社會經濟條件

一、概念

社會經濟條件是進入工業化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的水平所產生的。

二、主要包括社會經濟條件主要有:

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人口狀況;城市建設現狀;交通、水電等基礎設施狀況,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等公共設施狀況等。

三、區位因素

1、社會經濟因素:

①勞動力(勞動力的數量和素質)

②科技發展水平

③基礎設施(交通運輸,電力設施等)

2、自然環境因素:

①地理位置(緯度,海陸位置等)

②氣候(熱量,降水,光照等)

③土地(地形,地勢,土地類型等)

④資源(能源,礦產等)

⑤水文(水能,水資源)

⑥生物資源

四、社會保障產生的經濟條件:

1、社會化大生產以及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

2、家庭保障難以為新的社會風險提供充足保障。

3、市場經濟是競爭的經濟,競爭中的失敗者需要政府提供保障。

4、市場經濟的周期性發展規律需要社會保障制度。

5、市場經濟條件下提高勞動者素質的需要。

(2)社會經濟要考慮哪些要素擴展閱讀:

社會穩定是經濟發展的前提條件,經濟發展是社會穩定的根本保證。自古以來,維護社會的正常穩定和良好秩序,是所有國家公共治理活動的重要價值和追求目標。

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始終堅持「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一手抓保持社會定」,「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維護穩定」,取得了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雙豐收。社會穩定為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治安環境,促進了經濟社會的又好又快發展。

經濟發展為社會穩定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確保了維穩各項措施更深、更細、更實的落實。 社會穩定與經濟發展相輔相成、密不可分,它既是影響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重要手段,也是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和人民群眾所要追求的生活目標。

沒有社會穩定,無論多麼美好的發展規劃、方案都不可能實現。因此,地區各級各部門、各級黨政幹部必須始終牢固樹立「穩定壓倒一切」的思想不動搖。

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在抓好具體工作和措施落實的基礎上,更加註重在體制、機制上加以完善和豐富,使維護穩定工作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

Ⅲ 社會形態的經濟基礎由哪個要素構成

社會經濟結構。
社會經濟結構指人類社會發展一定階段上占指導地位的生產關系的總和,它構成社會的經濟基礎。
社會經濟結構是區分人類歷史上不同社會形態的標准,也是區分同一社會形態不同發展階段的標准。

Ⅳ 世界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三大要素是什麼

傳統的西方經濟學把土地、勞動、資本看作生產的三要素。
生產要素(又稱:生產因素),指進行物質生產所必需的一切要素及其環境條件。一般而言,生產要素至少包括人的要素、物的要素及其結合因素,勞動者和生產資料之所以是物質資料生產的最基本要素,是因為不論生產的社會形式如何,它們始終是生產不可缺少的要素,前者是生產的人身條件,後者是生產的物質條件。
但是,當勞動者和生產資料處於分離的情況,它們只在可能性上是生產要素。它們要成為現實的生產要素就必須結合起來。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結合,是人類進行社會勞動生產所必需具備的條件,沒有它們的結合,就沒有社會生產勞動。在生產過程中,勞動者運用勞動資料進行勞動,使勞動對象發生預期的變化。生產過程結束時,勞動和勞動對象結合在一起,勞動物化了,對象被加工了,形成了適合人們需要的產品。如果整個過程從結果的角度加以考察,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表現為生產資料,勞動本身則表現為生產勞動。
由於生產條件及其結合方式的差異,使社會區分成不同的經濟結構和發展階段。在社會經濟發展的歷史過程中,生產要素的內涵日益豐富,不斷的有新的生產要素如,現代科學、技術、管理、信息、資源等進入生產過程,在現代化大生產中發揮各自的重大作用。生產要素的結構方式也將發生變化,而生產力越發達,這些因素的作用越大。

Ⅳ 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的因素有哪些它們為何會影響到社會經濟的發展

是投資量。一般情況下,投資量與經濟增長成正比。


是勞動量。在勞動者同生產資料數量、結構相適應的條件下,勞動者數量與經濟增長成正比。


經濟增長通常是指宏觀經濟增長,即一國在一定時期內產品量和服務量的增加。


實現較快經濟增長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量度經濟增長速度快慢的指標是經濟增長率。


(2)我國實現經濟較快增長的必要性在於:


第一,現在我國與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在國民生產總值的總量和人均量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只有實現較快的經濟增長,才能逐步趕上並最終超過它們。


第二,我國人民現在的生活水平不高,生活質量比較差。只有實現經濟較快的經濟增長,才能較快地增加人民群眾的收入,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


第三,我國目前也面臨著一系列的社會問題,沒有較快的經濟增長也難以解決。


(3)我國經濟實現較快增長的可能性在於:


第一,資源條件比較有利。


第二,制度條件良好。社會主義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建立,為迅速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經濟快速增長創造了根本性條件;改革的深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是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強大推動力。


第三,國際條件有利。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發展,給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有利的條件,為我國開展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加快經濟增長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Ⅵ 社會經濟發展包括哪些方面謝謝

社會經濟的發展包括:
1.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社會公共事業的發展
3.地區之間的差距縮小
4.社會主義發展迅速
5.中國在國際上地位提高
6.與周邊國家合作良好
7.社會矛盾明顯緩解

Ⅶ 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的因素有什麼

投資量。一般情況下,投資量與經濟增長成正比。
勞動量。在勞動者同生產資料數量、結構相適應的條件下,勞動者數量與經濟增長成正比。
生產率。生產率是指資源(包括人力、物力、財力)利用的效率。

Ⅷ 社會經濟因素有哪些

礦產資源、企業規模、工人工資、物價、交通、政策、費用決定了一個地區的經濟。

Ⅸ 影響社會經濟發展因素有哪些,為什麼

第一 生產力的發展。主要表現是生產工具的改進、生產技術的提高還有勞動者生產積極性的調動。

第二 生產關系的調整。通過革命或改革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第三 國家或統治者重視採取鼓勵經濟發展的政策。如古代統治者獎勵耕織、勸課農桑、輕徭薄賦、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共產黨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獎勵科技發明等。

第四 穩定的國際國內環境。如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相對穩定的周邊環境和國內環境為中國的經濟崛起提供了良好的客觀條件等。

第五 經濟要發展人才是關鍵。各種專業技術人才和經濟管理人才是經濟發展非常重要的因素。

此外製約經濟發展的還有資金、市場、勞動力、交通、資源、教育等各方面的因素。

Ⅹ 社會經濟條件包括哪些

具體包括人口、勞動力條件,國民經濟中的科學技術、工業、城市、交通運輸與市場條件,以及國家頒布的有關農業的經濟、技術方針與政策等。社會經濟條件,除農業自然條件以外的所有影響農業發展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諸因素。

社會經濟環境

社會經濟環境亦稱「投資的『軟』環境」或「投資氣候」。指影響投資的政治、經濟、文化條件。包括政治氣候、社會安定程度、人事調配製度、經濟體制、經濟政策、經濟法規、經濟文化發達程度、文化傳統、人們的思想意識觀念等。社會經濟環境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大系統,而且是有人的行為參與其中的主動性系統。

投資行為離不開社會經濟環境,並與社會經濟環境存在著既相適應又互相排斥的矛盾。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給投資活動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也要求社會經濟環境不斷改進和完善以符合投資活動的需要。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的改革,將使社會經濟環境不斷完善化。

閱讀全文

與社會經濟要考慮哪些要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頭條勵志故事發什麼類目 瀏覽:663
事業金是什麼補貼 瀏覽:466
支持寶健康碼在哪裡 瀏覽:57
環境和經濟的關系有哪些 瀏覽:302
經濟大周期下蕭條怎麼辦 瀏覽:72
電波的愛情什麼歌 瀏覽:33
現如今事業單位有哪些 瀏覽:863
如何去拼搏一番事業 瀏覽:795
相聲幸福生活在哪裡 瀏覽:69
醫院公考和事業編制有什麼區別 瀏覽:386
南沙哪裡有婚姻登記 瀏覽:511
為什麼說喬晶晶在另外時空會幸福 瀏覽:776
回國事業編老師和留美哪個好 瀏覽:669
講民國時期故事哪個主播人流量大 瀏覽:251
貴州岑鞏有哪些民間故事 瀏覽:354
大班教案健康空氣在哪裡 瀏覽:93
幸福花黃葉什麼回事 瀏覽:754
婚姻宮正財七殺代表什麼 瀏覽:150
婚姻最初的原因是什麼 瀏覽:863
社會養老事業有哪些模式 瀏覽: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