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上有多少難民
displaced person refugee
難民
難民(なんみん),罹災者(りさいしゃ)。
難民是指一切由於種族、宗教、民族、加入某一社團,或政見不同等原因,不能獲得原籍國保護;或原無國籍,現在原居住國之外,不能或不願回原居住國的人。
難民分為經濟難民、戰爭難民、種族與宗教難民、政治難民、自然災害難民等。經濟難民是為了改善生活而「自願」背井離鄉的人,也稱「非法移民」。自然災害難民是因地震、嚴重的水旱災害等原因被迫離開家園的人,往往能通過臨時救濟返回來源國。戰爭難民是為躲避戰亂而逃離家園的人。每一類難民的屬性又不是單一的,有時戰爭難民同時又是政治難民,災害難民同時又是環境難民等。目前,國際上解決難民問題一般採用3種辦法:自願遣返、就地融合和第三國安置。
聯合國《關於難民地位的公約》規定締約國應給予其領土上的難民一定的待遇,其中包括,在初級教育、公共救濟、勞動和社會安全等方面給以國民待遇;在動產和不動產、自由職業、房屋等方面給以至少不低於一般外國人並盡可能優惠的待遇;各國應尊重難民取得個人身份的權利,給予難民身份證件和保護他們不被驅逐出境,並盡可能便利難民的入籍和同化。
「世上最大的悲痛莫過於失去祖國。」這是一位古希臘詩人對難民悲慘境遇發出的慨嘆。根據聯合國難民署的統計,過去60多年來,全世界約有7500多萬人因戰亂、災害等原因被迫離開家園。非洲和中東是世界上輸出難民最多的地區。
6月20日是世界難民日。
2. 關於埃及難民(100分求)
難民是「由於1951年1月1日以前發生的事情並因有正當理由畏懼由於種族、宗教、國籍、屬於某一社會團體或具有某種政治見解的原因遭受迫害留在其本國之外,並由於此項畏懼而不能或不願受該國保護的人;或者不具有國籍並由於上述事情留在他以前經常居住國以外而現在不能或由於上述畏懼不願返回該國的人。」
從地理學角度講,難民是人口遷移的特殊形式。因天災、戰禍、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宗教和種族歧視、國界變更等,導致大批人口被迫離開家園,流落他鄉,形成強制性的遷移。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難民問題日益突出,主要集中在亞、非兩洲,非洲難民主要來自南非和非洲之角,亞洲難民主要來自阿富汗、柬埔寨和越南。聯合國1951年7月28日通過關於難民地位的公約,1967年又通過關於難民地位的議定書,呼籲應給予難民基本人權,並設有難民高級專員負責監督執行難民公約及接助等事項。
難民是國際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是戰爭、種族迫害、部族矛盾、國家領土變動、政治避難、自然災害、經濟惡化等原因造成的一個不能或不願回原籍國的群體,具有群體性、無助性、流動性、自發性和被動性的特徵。
難民分為經濟難民、戰爭難民、種族與宗教難民、政治難民、自然災害難民等。經濟難民是為了改善生活而「自願」背井離鄉的人,也稱「非法移民」。自然災害難民是因地震、嚴重的水旱災害等原因被迫離開家園的人,往往能通過臨時救濟返回來源國。戰爭難民是為躲避戰亂而逃離家園的人。每一類難民的屬性又不是單一的,有時戰爭難民同時又是政治難民,災害難民同時又是環境難民等。目前,國際上解決難民問題一般採用3種辦法:自願遣返、就地融合和第三國安置。
聯合國《關於難民地位的公約》規定締約國應給予其領土上的難民一定的待遇,其中包括,在初級教育、公共救濟、勞動和社會安全等方面給以國民待遇;在動產和不動產、自由職業、房屋等方面給以至少不低於一般外國人並盡可能優惠的待遇;各國應尊重難民取得個人身份的權利,給予難民身份證件和保護他們不被驅逐出境,並盡可能便利難民的入籍和同化。
「世上最大的悲痛莫過於失去祖國。」這是一位古希臘詩人對難民悲慘境遇發出的慨嘆。根據聯合國難民署的統計,過去60多年來,全世界約有7500多萬人因戰亂、災害等原因被迫離開家園。非洲和中東是世界上輸出難民最多的地區。
6月20日是世界難民日。
3. 歐洲難民類型有哪些
有的是戰爭難民,比如敘利亞的,當地在不斷的打仗,所以不得不逃離家園。另外就是經濟難民,感覺歐洲生活好,就來了。
4. 經濟難民標準是多少美元
主要分兩塊,一塊是絕絕對貧困人口,一塊叫低收入者。這些人的概念和標准有兩個,一個是中國的標准,絕對貧困人口就是年人均收入不到683元人民幣,一天不到1.87元的人;低收入就是一年不到958元人民幣,一天不到2.93元的人。但是國際的標準是另一個,絕對貧困人口一天1.25美元,合8元人民幣,一年是3000塊;低收入者一天兩美元,14塊錢,一年就等於5000塊,如果不到這個水平線,就是低收入者。
5. economic refugees是什麼意思
economic refugees
網路 經濟難民;
[例句]The social impacts relate notably to human migration and economic refugees, leading to deepening poverty and political instability.
社會影響主要涉及人的遷移和經濟難民,造成貧窮和政治不穩定加深。
6. 經濟難民是什麼意思
經濟難民是為了改善生活而「自願」背井離鄉的人,也稱「非法移民」。
7. 世界難民日的起源
在1950年成立的聯合國難民署以及1951年出台的《聯合國難民公約》的共同推動下,世界難民保障體系得以建立。這一體系是用來應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其餘波所帶來的人口流動的影響,並且通過主張難民權利以鼓勵各國收留難民。
1967年出台的《議定書》進一步補充《聯合國難民公約》,同時世界幾個地區陸續建立的保護體制也有力地推動了《公約》的實施。
1974年6月20日,非洲大陸通過了一項關於非洲難民問題的公約,並決定將每年的這一天定為「非洲難民日」。為了引起國際社會對難民問題更廣泛的關注)。
2000年12月4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了第55/76號決議,在這個決議中,大會注意到2001年是1951年的《關於難民地位的公約》五十周年,並且非洲統一組織(非洲聯盟)同意國際難民日與6月20日非洲難民日可在同一天舉行。大會由此決定從2001年起,把6月20日定為「世界難民日」。
難民的分類
難民分為經濟難民、自然災害難民、戰爭和政治難民。
經濟難民指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而「自願」流離失所的人,也稱非法移民。
自然災害難民指因地震、嚴重水旱災害等原因而被迫離開家園的人,他們往往通過臨時救濟後返回來源國。
戰爭難民指為躲避戰亂而背井離鄉的人,他們中包括無政治傾向的「流民」和政治難民。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世界難民日
8. 什麼叫經濟移民
技術移民、企業移民和投資移民都屬於經濟移民。
加拿大聯邦移民部4月1號宣布從5月1號開始,凡是技術移民、企業移民和投資移民必須在原居住地提出移民申請。
根據移民部的11號條例,從5月1號起,除家庭團聚類移民和難民之外,技術移民、企業移民、投資移民申請人必須在其原居住地遞交移民申請。
按移民部以往的政策,移民申請人可以在任何地方向加拿大提出永久居民的申請。所以,有不少人雖然居住地在中國大陸,但是卻通過中國香港或者美國的加拿大領事館申請移民。
投資移民(存款計劃):這項目為有意在新加坡投資的企業家提供便捷的永久居留權之申請管道。申請者與家人可在短期內(約三至六個月)取得永居留權。
(8)經濟難民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中國正在面臨新型城市化、工業化,正在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流動人口約2.36億,其中75%由農村流向城市,在工程建設中,水庫移民後期扶持人口約2700萬人。
移民問題正是當下的社會熱點問題,工程移民的安置,社會保障制度的銜接,大規模移民對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公共服務供需變化,社會政策和社會管理,地區經濟增長要素的改變等亟需解決,所以,移民研究勢在必行。
9. 世界難民日是幾日
世界難民日是每年的6月20日,為了保證難民的基本權利,聯合國於1951年召開了「難民和無國籍人地位全權代表會議」,通過了《關於難民地位的公約》,規定締約國應給予其領土上的難民一定的人道主義待遇。
包括:在初級教育、公共救濟、勞動和社會安全等方面給予國民待遇;在動產和不動產、自由職業、遷徙等方面給予至少不低於一般外國人並盡可能優惠的待遇;各國應尊重難民取得身份的權利,給予難民身份證件和保護他們不被驅逐出境,並盡可能便利難民的入籍。
世界難民日的設立目的:
難民問題一直是國際社會的一大頑疾。為保證難民的基本權利,以及通過國際合作解決難民地位問題, 早在1951年,聯合國難民和無國籍人地位全權代表會議通過了《關於難民地位的公約》。由於,災難、戰爭、民族及種族爭端等使得難民問題日益嚴重。
特別是從1993年到2003年這十年來,世界范圍內爆發了80多起戰爭或沖突,造成了大規模的難民潮,難民數量一直高達2000多萬人以上,1994年曾達到2742萬人,其中,婦女和兒童占難民總數的80%,難民問題的日益嚴重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巨大關注。
從2001年起,把每年的6月20日定為「世界難民日」。聯合國希望藉此引起人們對難民問題的關注,並對難民為社會做出的貢獻有所認識、尊重。2001年第一個「世界難民日」將主題定為「尊重」,即尊重難民作為人的存在。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世界難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