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促進經濟的叫什麼數據

促進經濟的叫什麼數據

發布時間:2022-07-20 00:44:47

㈠ 現在都在說數字經濟,數字經濟到底是什麼

數字經濟主要有以下三個特徵:
數據成為關鍵生產要素。數字經濟首先是數據經濟,數據是數字經濟的第一要素。人類社會利用實時獲取的海量數據,包括主體數據、行為數據、交易數據、交往數據來組織社會生產、銷售、流通、消費、融資、投資等活動,數據成為經濟活動的關鍵生產要素。互聯網變革了生產關系。
數字經濟是網路經濟,互聯網是數字經濟的基礎載體。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是數據的採集、傳輸、處理、分析、利用、存儲的能力、設施與設備,包括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與存儲能力、計算機尤其是移動智能終端,以及將其聯接在一起的軟體平台。人工智慧極大提升了生產力。
數字經濟是智能經濟,人工智慧讓數據處理能力得到指數級的增長。通過「人工智慧+演算法」驅動,實現了各領域應用的數字模擬、知識模型、物理模型等和數據模型融合,實現跨界創新和智能服務,極大提升了社會生產力。
內涵:
與傳統經濟相比,數字經濟是信息技術革命的產業化和市場化。是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經濟活動中的擴散、應用和引發一系列以大數據處理為主要特點的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數字經濟在生產要素、生產關系和生產力都發生了全面的變革。在數字經濟中,數據已經成為關鍵生產要素,網路基礎設施構成了新的生產關系,而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已經成為數字經濟的重要生產力,數據對生產力的提升,呈現出了指數級效應。
一是數字化。數字化就是把社會經濟活動通過信息系統、物聯感測、機器視覺等各類數字化的方式來進行抽象,形成可記錄、可存儲、可交互的數據、信息和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數據已經成為新的生產資料和關鍵生產要素。
二是網路化。網路化就是將這些已經抽象的數據、信息、知識,通過互聯網、物聯網等網路載體讓這些數據、信息和知識進行自由流動、無縫對接和全面的融合,網路化極大的改變了傳統的生產關系。
三是智能化。智能化,就是利用IT系統、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先進的信息通信技術,讓這些數據的處理效率更高、處理能力得到極大提升,實現自動化、智能化的數據處理,讓社會經濟活動效率快速提升,讓社會生產力得到了指數級的增長。
供參考。

㈡ 大數據是什麼,是怎麼帶動經濟發展

大數據(big data),是指無法在可承受的時間范圍內用常規軟體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
有人把數據比喻為蘊 藏能量的煤礦。煤炭按照性質有焦煤、無煙煤、肥煤、貧煤等分類,而露天煤礦、深山煤礦的挖掘成本又不一樣。與此類似,大數據並不在「大」,而在於「有用」。價值含量、挖掘成本比數量更為重要。對於很多行業而言,如何利用這些大規模數據是成為贏得競爭的關鍵。

大數據的價值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大量消費者提供產品或服務的企業可以利用大數據進行精準營銷;
2) 做小而美模式的中長尾企業可以利用大數據做服務轉型;
3) 面臨互聯網壓力之下必須轉型的傳統企業需要與時俱進充分利用大數據的價值。

㈢ 什麼是數字經濟數字經濟能為人們帶來什麼

含義:當數據成為生產的關鍵因素時,這個時代的經濟被稱為數字經濟。與傳統經濟相比,數字經濟的最大特點是數字技術的引入。在此之前就有關於網路經濟、虛擬經濟和網路經濟的論述。1996年,美國學者特普斯科特正式提出了數字經濟的概念。後來,歐盟和聯合國採用了這個名稱,這是數字經濟名稱的起源。數字經濟對整個社會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一是計算機網路技術的普及和應用。我們不需要像以前那樣去拜訪或投遞信件。只需要用指尖輕敲鍵盤,通過網路進行視頻通信。

三、總結。

數字經濟將產生許多新事物,如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每個專業都是許多非專業人士無法理解的科學。例如,區塊鏈最初是由一個名叫中本聰的神秘人提出的(像日本名字,但不一定是日本人)。2015年開始流行,並首次在比特幣中使用。其主要技術特點是防篡改、點對點傳輸、不同企業和行業的整合、資本流動的加速等,為數字經濟帶來無限活力。

㈣ 中國m0m1m2數據如何促進經濟

我國現階段也是將貨幣供應量劃分為三個層次,其含義分別是:
M0:流通中現金,即在銀行體系以外流通的現金;
M1:狹義貨幣供應量,即M0+企事業單位活期存款;
M2:廣義貨幣供應量,即M1+企事業單位定期存款+居民儲蓄存款。
在這三個層次中,M0與消費變動密切相關,是最活躍的貨幣;
M1反映居民和企業資金松緊變化,是經濟周期波動的先行指標,流動性僅次於M0;
M2流動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會總需求的變化和未來通貨膨脹的壓力狀況,通常所說的貨幣供應量,主要指M2。

風險收益預期改變的觸發標志:M1增速逐步快於M2增速
盡管引發風險收益預期變化的因素在於經濟增長和上市公司業績改善,但是由於指標的滯後性,股市表現往往領先於經濟基本面。實證經驗表明,貨幣供應增速的變化,往往引發市場走勢的變化,兩者具有很高的相關性。
貨幣供應與股市之間的實證關系表明,M1增速與M2增速之差與上證指數呈現明顯的正向關系。我們分別對比了M1、M2等幾個貨幣供應變數與指數走勢之間的關系,結論是M1增速與M2增速之差,與上證指數走勢的相關性最高,在兩者增速之差達到高點時(2000年、2007年),上證指數到達階段性高點。在增速之差到達低點時(1999年、2005年),指數也處於階段低點。
我國M1增速、M2增速與上證指數之間關系
對於這一現象,我們認為是因為M1增速-M2增速更能反映出經濟的運行變化,這一指標和股市一樣都會對經濟的變化提前做出反映:
1、在貨幣供應的各個層次中,狹義貨幣供應量M1是流通中的現金加上各單位在銀行的活期存款;廣義貨幣供應量M2,是指M1加上各單位在銀行的定期存款、居民在銀行的儲蓄存款、證券客戶保證金。
2、在一般情況下,M1和M2增速應當保持平衡,也就是在收入增加、貨幣供應量擴大的環境下,企業的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是同步增加的,這也符合凱恩斯流動性偏好理論中對三大動機的解釋。
3、如果M1增速大於M2,意味著企業的活期存款增速大於定期存款增速,企業和居民交易活躍,微觀主體盈利能力較強,經濟景氣 度上升。如果M1增速小於M2,表明企業和居民選擇將資金以定期的形式存在銀行,微觀個體盈利能力下降,未來可選擇的投資機會有限,多餘的資金開始從實體經濟中沉澱下來,經濟運行回落。
4、貨幣供應和股市都是經濟的先行指標,都會先於經濟做出反映。
從貨幣當局採取政策行動到政策部分乃至全部發揮效力有一定的時間間隔,即貨幣政策時滯。理論上講,貨幣政策時滯在6至12個月。從歷史上看,1997 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央行大幅降低了存款准備金率和存貸款利率,向市場釋放流動性。1998年6月,在降息後的第八個月,M1、M2增速觸底反彈。
2008年9月份以來,央行已經連續5次降息189基點。我們認為,在明年二季度末,M1增速-M2增速會達到階段性底部,並推動市場上揚。我國貨幣政策對M1的影響要大於M2,從下圖中可以看出,在經濟下滑過程中,M1往往呈快速下降的趨勢,在寬松的貨幣政策實施並經過一定時滯後,M1反彈的速度也是明顯大於M2,M1對經濟的反映更加敏感。我們認為,在09年二季度後期M1增速會探底回升,M1增速-M2增速會達到階段性底部,並在股市上有所表現。
1996年以來我國的利率和貨幣供應增速
我們也研究了日本的流動性和股指的關系,結論與前文的分析基本一致。在1993年以前,日本M1增速與M2增速之差與股指並無明顯的關系,但是在93 年以後呈現出較強的正相關關系。我們認為這主要因為1993年之前市場的特殊情況所致,90年代資產泡沫破裂嚴重惡化了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在信貸的大幅收縮下,M2下降的速度過快,明顯超過了M1的下滑勢頭,甚至在1992年出現了負增長,在這種特殊情況下,M1增速與M2增速之差上揚並不意味著經濟開始活躍。1993年之後,在央行的連續寬松性貨幣政策下,M1略有反彈,我們看到1996年和2000年M1大幅的上揚伴隨著股指的明顯上升。 我們發現,M1與股市波動相關性較強,並有領先性。從近十五年M1同比增長率走勢可以看出,M1增速呈現3~4年的周期波動。
M1表示的是狹義貨幣供應量,主要是基礎貨幣和企業的活期存款,從M1增速與股市的關系可以看出,資金面對股市走勢的影響還是較為明顯的。M1增速的加快意味著企業資金的活躍,從長期來看,其與實體經濟比較相關,但M1增速的周期波動又體現出其自身的特殊性。我們看M1增速具有較為明顯的周期性波動特徵,大約3~4年的周期,並且周期的波峰與波谷都較為穩定。我們將M1增速的周期分解開來看其與上證綜指波動的關聯性,可以發現在92~95年、96~97年、98~01年、05~08年都有極為明顯的相關性,並且M1較股市可能提前幾個月進入拐點。僅僅02~04年這一段時間M1增速與股市之間沒有較為顯著的波動關聯。
據此我們認為,2009年M1增速或周期性見底,09年股市也將出現周期性拐點。目前M1增速加速回落,並進入到歷史的波谷區域,如果按照歷史3~4年周期來計算,這一輪M1增速的波動周期將可能在2009年見到底部拐點。從M1與股市的相關性看,M1的見底回升隨後將可能伴隨股市的回暖,因此2009年可能成為A股市場的拐點之年,隨後市場和M1都將進入下一輪周期的運行。
其他幾個宏觀變數:
由於M2包括的是M1以及M1以外的定期存款和儲蓄存款,因此M1增速若快於M2增速,表明定期存款活期化,大量資金轉向交易活躍的M1,從而對股市的資金供給可能形成較為積極的影響。
再看CPI,CPI一般滯後於股市。從CPI與股市的波動特點可以大致看出:CPI的趨勢與上證指數有較強的相關性,股市一般對CPI的拐點有提前反應,CPI同樣大約是3~4年的周期。此外,剔出PPI的影響後,本輪牛市期間CPI-PPI對股指有一定的領先性。
綜合CPI、M1和股市的波動特性,我們得出這樣一個大致的規律:M1增速一般領先於股市,而股市又領先於CPI。
此外,我們將國債收益率走勢與上證指數走勢進行比較,可以發現國債收益率也與股市有明顯的正相關性。經過一輪債券牛市之後,國債收益率水平已經進入歷史低位,隨著央行大幅降息,未來國債收益率繼續下行的空間將逐漸減小,並有可能在2009年進入歷史低點。

㈤ 什麼是數字經濟

「「數字經濟」這個名詞出現於20世紀90年代,首次出現是在美國學者唐·泰普斯科特(Don Tapscott)於1996年所著的《數字經濟:網路智能時代的前景與風險》中,但「數字經濟」在學術界並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

02、關於數字經濟的構成

「數字經濟」從2008年至今,其內涵不斷豐富,主體從消費互聯網延伸到產業互聯網,並隨著產業的跨界融合,數字經濟迎來了裂變式的發展階段。

「數字經濟」的構成包括: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兩部分。

03、關於國家對於數字經濟的指引

「數字經濟」在我國已上升為國家戰略,2017年3月,「數字經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數字經濟」成為我國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和產業升級的重大突破口。

中共中央明確提出:要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推動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國家發改委就數字經濟提出:從四方面促進數字經濟健康快速發展。

隨著科技革命的高速發展,數字經濟已經進入從技術探索到產業應用的階段,數字經濟強調培養學員的復合能力,是經濟學、數據科學、管理學等學科門類的結合,是一種跨界培養,是「思辨+管理+賦能」相結合的具體實踐。

UCA—DDE項目旨在締造數字科技獨角獸,成就數字經濟領軍者,培養擁有商業資源同時具有影響力的業界翹楚,提高企業的決策能力和管理水平。

入學標准

#未具備以上條件的管理工作經驗者,請想考項目辦公室提交補充附加材料特殊申請

如果您對DDE項目感興趣,歡迎私信了解獲取更多詳情~~~~

㈥ 最能反映經濟運行的數據有哪些

就經濟意義而言,「就業」數據是經濟運行最准確的指標。

反映經濟運行的數據指標主要有:

GDP(特別是綠色GDP的產值)

出口和進口的貿易增長量

國內、國際的投資與消費

資源利用的效率和可持續化程度的高低

科技轉化能力,創新科研成果轉化水平

人民的消費水平和收入水平(包括平均消費水平)

城鄉和農村的貧富差距指數

㈦ 衡量社會進步或人民生活水平或經濟情況的兩個重要數據分別是GDP和什麼

CPI (Consumer Price Index 物價指數) 是政府用來衡量通貨膨脹的其中一個數據。通俗的講,CPI就是市場上的貨物價格增長百分比。一般市場經濟國家認為CPI增長率在2%~3%屬於可接受范圍內,當然還要看其他數據。CPI過高始終不是好事,高速經濟增長率會拉高CPI,但物價指數增長速度快過人民平均收入的增長速度就一定不是好事,而一般平均工資的增長速度很難超越3-4%。

㈧ 宏觀經濟數據是什麼

一,宏觀經濟數據是政府(包括國家、省、市等)給出的全體的數據,如人口、GDP、價格指數等。
二,隨著歐美需求持續放緩 + 訂單歸集效應的消退,我們出口訂單數量也逐漸回歸正常水平。過去的寬松已經不會再來,而且從近期美聯儲政策走向和市場預期來看,大家普遍認為明年美聯儲要正式開始緊縮周期,一個強有力的證據是美聯儲運作的TAPER已經開始,而且他們也一直吹風試圖讓市場提前進行調整。從美聯儲一直強調的PCE來看目前也確實應該進行緊縮了,大家可以看一下下面這張圖,自今年5月開始核心PCE的增長非常微弱,主要的增長全部跑到食品能源上去了,同時這么長時間的寬松對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並沒有明顯拉動,寬松效果越來越差,市場對緊縮的預期越來越能達成一致。
三,可以看到CPI的主要構成裡麵食品及能源開銷是近期CPI高企的最重要原因,幾個比較大的增速基本集中於能源領域,而在非食品能源領域中,僅僅只有強剛需的車輛比較高。車輛是美國人的剛需,這也說明除了剛需之外其實美國人的需求增速相對寬松環境來說其實並不明顯,把PCE和CPI兩者互相對照來看,也能看出現在美國真·需求萎靡的事實,寬松全往食品能源上跑。
四,鮑威爾作為馬上完成自己一任任期的主席(2022年2月),如果要尋求連任,後續把通脹打下去就是他下一任的主要任務。不過鑒於目前疫情的情況,能源領域的價格第一受限於供給,第二受限於供應鏈,兩者都不易解決,需要積累大量的彈葯以及政府防疫政策上的支持,應該說下一屆美聯儲主席難度會比這一屆壓力會大很多。總之,需求下降是大趨勢,K型走勢會更加明顯,外貿行業競爭程度會更加激烈。2.PPI/CPI:參考鏈接: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解讀2021年10月份CPI和PPI數據從同比看,PPI上漲13.5%,漲幅比上月擴大2.8個百分點。

㈨ 國家經濟增長有哪些數據可以表示

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度增長率是最重要的衡量經濟增長的指標。

國民收入(NI)增長率,國民生產總值(GNP)增長率,工業增加值增長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增長率,財政收入增長率都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指標。

閱讀全文

與促進經濟的叫什麼數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支持寶健康碼在哪裡 瀏覽:57
環境和經濟的關系有哪些 瀏覽:302
經濟大周期下蕭條怎麼辦 瀏覽:72
電波的愛情什麼歌 瀏覽:33
現如今事業單位有哪些 瀏覽:863
如何去拼搏一番事業 瀏覽:795
相聲幸福生活在哪裡 瀏覽:69
醫院公考和事業編制有什麼區別 瀏覽:386
南沙哪裡有婚姻登記 瀏覽:511
為什麼說喬晶晶在另外時空會幸福 瀏覽:776
回國事業編老師和留美哪個好 瀏覽:669
講民國時期故事哪個主播人流量大 瀏覽:251
貴州岑鞏有哪些民間故事 瀏覽:354
大班教案健康空氣在哪裡 瀏覽:93
幸福花黃葉什麼回事 瀏覽:754
婚姻宮正財七殺代表什麼 瀏覽:150
婚姻最初的原因是什麼 瀏覽:863
社會養老事業有哪些模式 瀏覽:474
有多少人覺得婚姻失敗了 瀏覽:791
郫都區哪些地方能辦健康證 瀏覽: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