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利國鎮的經濟收入多少

利國鎮的經濟收入多少

發布時間:2022-07-18 22:44:25

① 利國鎮的利國鎮入圍全國重點鎮

住建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7部委聯合下發通知,公布了3675個全國重點鎮名單,徐州市共有10個鄉鎮入選,銅山區利國鎮名列其中。
利國鎮位於蘇魯兩省交界,坐落於風光秀美的微山湖東畔,2013年全鎮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843.62億元,財政總收入7.7億元,多年位列徐州鄉鎮之首位,已被確定為全國發展改革試點小城鎮。
全國重點鎮是小城鎮發展的重點和龍頭,與2004年主要看GDP不同,這次入選全國重點鎮的條件考量更加全面,對入選的重點鎮而言,將迎來土地、政策、人才等各方面扶持政策,這些都給重點鎮的創新發展提供了廣闊前景。在得知利國成為全國重點鎮後,該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王利表示,今年利國鎮將藉助此次入選全國重點鎮的機會,圍繞工業園區升級、擴權強鎮等重點工作,精心打造12項精品項目工程,努力打造功能齊全、特色顯著的濱湖生態新市鎮。

② 請問河源市哪裡可以辦公交車卡,怎麼辦具體在哪裡辦謝謝回答。

海南省位於中國最南端。北以瓊州海峽,廣東劃界,西臨北部灣與越南民主共和國,東瀕中國南海和台灣省,在整個東南亞和南亞,菲律賓,汶萊和馬來西亞在南中國海相鄰。
行政區域,海南島,西沙群島,東沙群島,南沙群島的島嶼及附近海域,海南是中國最大的省份。總面積為全省陸地(包括海南島和西沙群島,沙,南沙群島)? ? 35400平方公里(包括海南島,土地面積?33900平方公里),約200萬平方公里的海域

2個地級市,在全省,直到2004年6月底縣級市,4個縣,自治縣,市,經濟開發區辦公室(西南沙群島辦事處,縣級)初級組,180個鄉鎮,20個鄉鎮,18個街道辦事處。

地級市:海口市,三亞市

縣級市:五指山市,文昌市,瓊海市,萬寧市,儋州市,東方市
BR /縣:定安縣,屯昌縣,澄邁縣,臨高縣

自治縣白沙黎族自治縣,昌江黎族自治縣,樂東黎族自治縣,陵水縣保亭縣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 / a>
開發區洋浦經濟開發區

辦事處:西斯普拉特利群島辦事處(縣級)

海口市(地級)
( 5月24日鎮轄17個街道辦事處)
:龍華區,瓊山區,秀英區,美蘭區
鎮:長流鎮,新鎮在鎮以西,西鎮秀語音豐鎮,海南省海口市海秀鎮大嶺山鎮,大致坡鎮甲子三坡鎮,龍泉鎮,龍橋鎮,三江鎮,雲龍鎮,紅旗鎮大坡鎮老州鎮,青龍鎮永興鎮,新坡鎮譚東山鎮,石線鎮
街道,鎮政府辦公室:愛,國興海府白色的沙灘,蔚藍的天空,白龍,中山南路,海淀區,北京,和平,大同鎮,金茂海墾,沿海金,秀英,海秀

三亞市(地級)
(五鎮):崖城鎮,天涯鎮,鳳凰鎮,田獨鎮,海棠灣BR /
五指山市(縣級)
(三房鄉轄鎮):紅光鎮,毛陽鎮,范陽鎮,南聖鎮,毛稻香,農村水充分昌鄉
/>文昌市(縣級)
(轄16個鎮):文港鎮鎮前鎮,重興鎮路鎮,豐坡枕,潭牛鎮,羅錦鎮的鎮店之舉行,翁錫鎮樓鎮的東郊鎮,文化和教育的鎮昌灑鎮,蓬萊鎮,東閣鎮

瓊海市(縣級)BR />(12個鄉鎮):在克里的情節市長坡鎮,路鎮,塔洋鎮,萬泉鎮潭門鎮,博鰲鎮,中原鎮,龍江鎮,陽江鎮,石壁鎮,鎮

萬寧市(縣)
(12民族鄉):萬城鎮龍滾鎮山根鎮,霍洛鎮,北大鎮,後安鎮大茂鎮,長豐鎮,鎮澳洲儀式池鎮,南橋鎮,三更??? RHO

儋州(縣級)
轄17個鎮:鎮豐鎮亞星鎮,和慶鎮,大成鎮州鎮,城鎮和村莊的光,東成鎮,鎮。棉蘭老島藤橋鎮,藍洋鎮,5個鎮,排浦鎮車輛海鎮木棠鎮白馬井鎮三都鎮

(東方市(縣級)轄8鎮鄉):8個鎮,感鎮,三鎮,鎮委員會,4個鎮,鎮,大田鎮董鎮天安鄉,臨江鄉

定安縣
(10個鄉鎮):給定鎮,新竹鎮,龍湖鎮,雷鳴鎮,龍門陣新龍,翰林鎮,大朗鎮黃竹鎮,富文鎮

(免8鎮)屯昌縣屯城鎮,南坤鎮,新鎮的心臟,dachangzhen坡鎮,南呂鎮,楓木鎮,烏坡鎮

澄邁縣
(10個鄉鎮) :金鎮,老鎮,永發鎮,鎮的文人,在瑞士小城,家樂氏鎮的鎮興鎮橋,浮山鎮,仁興鎮

臨高縣
(轄11個鄉鎮):臨城鎮,東英鎮,波蓮鎮調樓鎮,新盈鎮,南,鎮,的加萊鎮和舍鎮,多文鎮博厚鎮,皇塘溪鎮

>
(白沙縣轄4鎮7鄉):大叉鎮七坊鎮,打安鎮邦鎮南開鄉門鄉,的福龍鄉出色的河流和湖泊,派鄉,甘鄉,7個鎮,榮邦鄉...... / a>
昌江黎族自治縣
石碌鎮,昌化鎮,海尾鎮,七叉鎮十月田鎮,烏烈鎮叉鎮

樂東黎族自治縣 BR />(轄11個鎮):按住鎮由鎮,環古城池灣鎮,數千名鎮,九,利國鎮,該鎮在佛羅里達州的鎮,鶯歌海鎮安鎮鎮尖峰

陵水縣
(轄9個鎮,2個鄉):椰子鎮,新城鎮和村莊,號鎮縣英州鎮,龍廣鎮,三才鎮光坡鎮,文字RHO,甚至城鎮,Timeng鄉,群英鄉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
(3房鄉轄6個鎮):保羅城鎮,甚至嶺鎮,加茂鎮,環鎮,新政鎮,三江鎮毛感鄉,南林鄉,六弓鄉

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
(鎮)轄3個鄉鎮7:營鎮根,萬鎮,紅毛栗木鎮,長征鎮,平鎮,和平鎮蓮雲鄉安鄉吊羅山鄉,鎮,

西,南,沙群島辦事處:Office辦公永興島
[摘要] BR />全省經濟的嚴峻形勢面對SARS爆發的影響下,依然保持了快速增長的發展勢頭,經濟效益穩步提高。當六點九一六九十億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同比增長10.5%,增幅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全省國內生產總值(GDP)1995年第一次實現兩位數的增長。其中,第一產業為25.135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比增長9%;行業17.19 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第三產業二點六八四二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7%。第一,二,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2.5%,37.0%,30.5%。
面積?反映全省經濟持續蓬勃發展,這反映了宏觀經濟形勢的企業家信心指數是一個平均為124.4,比上年增加9.5個百分點;一體的綜合性企業的生產和管理在微觀經濟運行的健康指數平均為124.3同比增長9.1個百分點。原因主要有:首先,投資和消費需求對經濟的快速發展,有力地拉動了全省經濟增長的需求。 2003年,全省二點七六三四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4%,較去年同期增加13個百分點,增速高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6月4日19億人民幣,比去年同比增長10.8%,在可比基礎上。 49%的總貢獻的54%(固定資本形成,全省國內生產總值(GDP),38%),最終消費,資本形成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貢獻率。微觀經濟和宏觀經濟的效率和經濟增長由外延增長向集約型增長的外生增長到內生增長。根據420對全省獨立核算工業企業進行跟蹤和監視的年度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140.3%,比上年提高7.4個百分點。獨立投資從投資佔全社會投資的比重,已成為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行業獨立投資6.638億元人民幣,占固定資產總投資的比重迅速上升的16.6%,去年同期為27.8%,同比增長109.9%,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貢獻率為68.7%,在2003年。

[農業],
農業結構的優化可以顯著提高農業的經濟效益。第二十五屆全省農業增加值點之一一百三十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超過去年同期。作物結構優化。 15農業總產值的1點一兩個一百五十個億元(按當年價格計算),比去年同比增長7.3%。糧食種植面積和產量繼續下降,該地區的蔬菜,水果等優勢產業的培育,繼續擴大和增加產量。全年糧食總產量的1958500噸,減少3.7%;蔬菜,3438200噸,同比增長6.4%;甘蔗4020800噸,比去年同比增長7.3%;水果的1480500噸,一個增加了6.4%。畜牧業保持快速增長。畜牧業產值6.477億元(現價),同比增長7%。肉類總產量的525700噸,同比增長5.8%。漁業生產的快速發展。漁業產值為10.311十億人民幣(按當年價格計算),比上一年增長12.7%。水產品總產量的1230700噸,比去年同比增長12.6%,,其中海鮮1041500噸上年同期增長13.4%。海洋產品,海洋捕撈895600噸,比去年同比增長13.5%;的海水養殖149500噸,一個去年同比增長15.4%。在林業生產的快速增長。林業產值的53.33十億人民幣(按當年價格計算),比去年同比增長7.8%。種植面積? 75200公頃,同比增長251%,森林覆蓋率達54.5%,比上年增加了1.2個百分點。熱帶作物穩步發展。 ?熱帶作物總面積的? 499300公頃,同比增長3.7%,在今年年底。橡膠膠粘劑生產的3160萬噸,比上一年增長4.3%。
農業生產條件繼續改善。農業機械2197400千瓦年底的總功率,比去年同比增長4.5%,包括排灌機械360400千瓦的力量。大,中型拖拉機4547。化肥(折純)的量是860800噸,比去年同比增長13.3%。農田水利有效灌溉面積? 177300公頃。

[工業]

2003年,工業發展,進一步加快。去年的12.328 10億元的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2%,在可比的價格比在相同的時期,去年全省總總國內產品總值(GDP)的比例上升至17.8%:16.7%,去年,該行業逐漸延長短腿。工業產品結構的調整和優化,高新技術產品,以滿足消費結構的升級換代產品,生產的產品以出口為主的快速增長。主要工業產品中,汽車生產至55000,同比增長140.5%;酒精飲料94100噸輸出,同比增長29.1%[185600立方米人造板,比去年同比增長18.7%;氮肥, 330500噸,比去年同期增長23.2%;397800噸糖,同比增長19.5%;2686700噸的鐵礦石(精礦),同比增長14.6%;3978400噸水泥比去年同比增長14.5%。工業經濟效益繼續改善。根據去年的統計數據的420個獨立核算的工業企業,年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40.3%,同比增長7.41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利潤總額為1.768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比增長16.8%,產品銷售收入3.1133十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7.5%,一年年,總體勞動生產率(增加值),75657元/人,同比增長9762元/人。對全省旅遊業在SARS的嚴重影響[旅行]
。據統計,在SARS流行期間從4月至6月,全省接待遊客1,531,000乘客減少139,778,000元,比去年同期的1.196億元人民幣,旅遊總收入8.44億元,比去年減少。然而,海南,全力以赴,以防止SARS,加上海南獨特的生態環境,海南沒有發生的SARS病例和疑似病例的感染,全省健康島的美譽。在SARS的後遺症,海南的旅遊業迅速恢復。遊客過夜遊客一年四季12341100人次,比去年同期減少1.7%。 293,300海外遊客和國內遊客下降24.6%; 12047700乘客,減少0.9%。全年旅遊總收入為9.355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同期減少了1.9%。在海外旅遊總收入6.6億元,同比下降13.5%,國內旅遊收入86950萬元,同比下降0.9%。每年的旅遊飯店客房開房率56.2%,下降1.7個百分點。全省198個星級酒店,5星級八星級,四星級3191年底。 6月22日「5A級綠色酒店」的牌匾,這是國內第一家5A級綠色飯店酒店,在博鰲金海岸溫泉大酒店中國飯店協會授予的榮譽稱號稱號。
固定資產投資
去年二點七六三四億元人民幣,比上一年度的固定資產投資比去年同比增長22.4%。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79660萬元,比去年同比增長20%,更新改造投資1.281億元人民幣,基本上是相同的,房地產開發和投資為36610萬元,比去年同比增長82%;其他投資為4.665十億人民幣,比去年同比增長8.2%。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工業投資6.639億元人民幣,上一年年增長109.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擴大到27.8%,同比增長83.5%和28.1%,水利,文化,教育,衛生,廣播和社會福利。資金來源中,自籌資金,國內貸款增長10.2%和29.7%,國家預算內資金和債券型基金分別上漲2.4%和下降64.9%。
年份項目1487(不含城鄉集體和個人投資),包括783個新項目。海洋天然氣化肥廠,東方1-1氣田海上和陸上終端項目,洋浦電廠改造工程,東方 - 洋浦 - 海口輸氣管道工程,海口市南軟體園,洋浦麵粉廠,博鰲的第二階段;第二階段的,海南博鰲亞洲論壇東線高速公路出口道路禁用碼頭,海洋生物產業養殖基地,瓊州大橋,三亞國際客運碼頭,洋浦港,海口世紀大橋等項目已建成或投入使用,進一步提高基礎設施。中心線的公路改造工程,洋浦金海漿紙廠的改造工程,年產16萬噸瓶級聚酯切片廠,香蕉深加工的高新技術示範項目,縣道,鄉道,縣,鄉電網改造工程的數字重點項目建設進展順利。

【交通運輸,郵政和電信
全年交通運輸和電信等行業,實現增加值5.819億元人民幣,比上一年增長9.0%。學會作為整整5過去的晚上十一點九久數以百計的百萬噸公里,和貨物周轉量分別比去年同期上升4.3%。鐵路公里2.17億噸,比去年同比增長18.6%; 5.064十億噸公里,同比增長7.4%,公路,水路公里和18三億噸,比去年同比增長3.4%。民航行李貨物及郵吞吐量9.76億噸,比上一年增長5.7%。 $1629700000公里全社會旅客周轉量,比去年同比下降5.8%。鐵路0.11億公里,同比下降21%;高速公路894200000公里,低於3%;公里,水路1.84億美元,同比下降16%。民用航空貨物和郵件的行李處理能力的97600噸,一年年增長5.7%,旅客吞吐量766萬人次,同比增長8%。港口貨物吞吐量2757萬噸,比去年同比增長19.4%;旅客吞吐量530萬人次,同比下降7.5%。
郵政業務總量為4.305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8.4%。為3.43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比增長7.3%,占電信業務總量的3.964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比增長8.5%;郵政服務。本地固定電話用戶1,628,000,同比增長18.5%; 1363000行動電話用戶,同比增長23.8%; 289,000互聯網用戶,同比增長10.3%;無線尋呼用戶為147,200,環比下降83.6%。電話普及率每百人為33.4,同比增長6.25。
[國內貿易,市場價格]
一點九一六四億元人民幣的社會消費品,一年年增長10.8%,在可比基礎上,每年的總零售銷售。小城市和農村地區,城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47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比增長1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在農村地區4.689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比增長10.1%。各部門,批發和零售貿易,零售15.053課程的十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0.7%;餐飲業零售額為3.099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比增長7.2%;其他行業零售額為10.11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3.6%。居民消費結構加快升級的住房,汽車,通訊成為消費熱點。在全省住宅銷售面積比去年同期增加72.7%,汽車銷售額增長了170%,年底固定電話用戶,行動電話用戶和互聯網用戶,分別同比增長18.5%,23.8%和10.3%,分別。
市場價格止跌回升。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0.1%,市區居民消費價格比去年同期下跌了0.6%,農村居民消費價格上漲0.9%。分品種看,食品類價格同比上漲2.9%,居住類價格上漲1.7%,煙酒及用品類價格上漲0.1%,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類價格上漲0.1%,娛樂,教育,文化及服務類價格同比年減少1.3%,家庭設備及用品,及維修服務類價格同比下降1.9%,衣著類價格下降4.1%,交通和通信類價格同比下降8.2%。每年的總零售價格指數同比上漲0.4%,城市零售價格上漲0.2%,農村商品零售價格上漲0.4%。農業生產價格總水平上漲4.8%。

對外經濟貿易,
每年對全省外貿進口和出口創匯227900000美元,比去年同比增長22.1%。其中,出口總額8.69億美元,一個比上一年增長6.1%;進口額為1.41億美元,比去年同比增長34.3%。在出口總額中,出口到香港的為2.43億美元,下降了22.0%,對日本出口1.02億美元,同比增長4.5%,出口額為1.23億美元,同比增長28.5%,出口到歐盟的115億美元,同比增長34.1%,52000000美元對東盟的出口,比去年同比增長22.5%。
在整個一年的實際使用外商投資3.618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減少38.2%。其中,利用國外貸款720萬美元,同比下降92.4%國外直接投資5.81億美元,,比去年同比增長13.5%。新的外商投資協議簽訂投資合同171,下降28.2%。
金融,銀行,保險,
全年地方財政收入6.16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比增長18.9%,4.054億元人民幣的稅收,營業收入1.5億元,國有資產10其他收入1.028億元9.28億元,基金的收入。一點一五八一億元人民幣,上一年年增長17%,基礎設施建設13450萬元,地方財政支出安排7.02億元,支持農業,科學技術,教育開支2.214億元,1.051億元人民幣管理費,和其他支出52290萬元,基金支出9.78億元。
在全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達105.0 45億元人民幣,最終,同比增長18.8%,與年初相比。企業存款余額為33.1○二二十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比增長32.9%;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的儲蓄存款余額為5.819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比增長11.3%。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總額為8.748億元人民幣,比上一年增長15.0%,與年初相比。短期貸款:30.16十億人民幣,比上一年增長9.1%,中期和長期貸款50.74億元人民幣,比上一年增長24.2%。
保險機構在全省,全年完成承銷金額24.6942億元,減少19.9%?比上年保費收入1360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比增長30.2 %。在各種聲稱今年312萬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4%,其中財產保險支出增長50.3%,同比下降11.5%,索賠和支付的金額的人壽保險業務。
存在的主要矛盾和問題
相對缺乏活力的經濟發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仍然面臨著思想觀念保守不思進取的體制性障礙阻礙改革和經濟發展的不斷深入,支持金融發展基礎薄弱,結構不合理的問題依然突出,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一直很緩慢,第二產業,特別是行業的比例仍然太小,無法刺激經濟增長,有效需求不足,的消費需求,出口增長較弱,不協調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落後的農村教育,公共衛生基礎設施薄弱,人才結構性短缺,技術創新能力不強,就業壓力增加,群眾生活比較困難的部分要進一步改善投資軟環境的障礙,投資者的投訴,在當地市場上一些問題,如土地糾紛時有發生,一些地方的社會保障問題依然突出。

③ 徐州沛縣有多少個鎮

沛縣轄4個街道:沛城街道、大屯街道、漢興街道、漢源街道,13個鎮級單位:龍固鎮、楊屯鎮、胡寨鎮、魏廟鎮、五段鎮、張庄鎮、張寨鎮、敬安鎮、河口鎮、棲山鎮、鹿樓鎮、朱寨鎮、安國鎮。

沛縣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乾燥,夏季高溫多雨,秋季天高氣爽,春季天干多變,年平均日照2307.9小時,年平均氣溫14.2度,年日照率為54%,平均年無霜期約201天,一般年平均降水量816.4毫米,年均濕度72%,空氣質量指數92。

(3)利國鎮的經濟收入多少擴展閱讀


沛縣位於江蘇省西北端,徐州西北部,處於蘇、魯、豫、皖四省交界之地,與山東省微山縣毗連,西北與山東省魚台縣接壤,西鄰豐縣,南界徐州市銅山區。

面積1576平方公里。地處北緯34度28分~34度59分,東經116度41分-117度09分,全境南北長約60公里,東西寬約30公里,總面積1576平方公里。

沛縣境內水資源較豐富,東西走向的主要河道有楊屯河、沿河、鹿口河等,南北流向的主要河道有大沙河、姚樓河、龍口河、徐沛河、蘇北堤河、順堤河等。地下水儲量約22.19億立方米。

2015年,沛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610億元,增長10.8%,比2010年翻一番。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59.3億元,增長11.6%,是2010年的2.8倍。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87億元,增長19%,是2010年的2.3倍。

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25060元和14570元,增長8.6%和10%,是2010年的1.8倍和1.7倍。科學發展考核穩居第一方陣,在蘇北以縣為單位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會。

沛縣名勝古跡眾多。泗水亭、歌風台、大風歌碑、琉璃井、漢高祖原廟、呂布轅門射戟台、呂公墓、樊井、微山湖漁村、微山湖千島濕地、濱河漢文化景區等馳名中外,享譽古今的「五里三諸侯」(周勃、王陵、灌嬰)的故里,距沛城約十公里。

境內歷史遺存遍布,閻爾梅(號古古)墓(清史稿徐州二遺民之一)、張貞觀墓、曉明樓、三碑亭、胡陵城遺址、棲山漢墓、城隍廟碑等急待開發利用。

④ 海南有哪些大城市

地級市:海口市、三亞市

縣級市:五指山市、文昌市、瓊海市、萬寧市、儋州市、東方市

縣:定安縣、屯昌縣、澄邁縣、臨高縣

自治縣:白沙黎族自治縣、昌江黎族自治縣、樂東黎族自治縣、陵水黎族自治縣、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
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

開發區:洋浦經濟開發區

辦事處:西南中沙群島辦事處(縣級)

海 口 市(地級)
(轄4個區24個鎮17個街道辦事處)
區:龍華區、瓊山區、秀英區、美蘭區
鎮:長流鎮、新埠鎮、城西鎮、西秀鎮、海秀鎮、靈山鎮、演豐鎮、大致坡鎮、甲子鎮、三門坡鎮、龍泉鎮、龍橋鎮、三江鎮、雲龍鎮、紅旗鎮、大坡鎮、舊州鎮、龍塘鎮、新坡鎮、永興鎮、遵譚鎮、東山鎮、石山鎮、府城鎮
街道辦事處:博愛、白龍、國興、藍天、海府、白沙、海甸、人民、和平南、中山、大同、金貿、海墾、濱海、金宇、秀英、海秀

三 亞 市(地級)
(轄5個鎮):崖城鎮、天涯鎮、鳳凰鎮、田獨鎮、海棠灣鎮

五指山市(縣級)
(轄3個鄉4個鎮):沖山鎮、毛陽鎮、番陽鎮、南聖鎮、毛道鄉、水滿鄉、暢好鄉

文 昌 市(縣級)
(轄16個鎮):文城鎮、會文鎮、重興鎮、東路鎮、馮坡鎮、潭牛鎮、抱羅鎮、錦山鎮、鋪前鎮、翁田鎮、龍樓鎮、東郊鎮、文教鎮、昌灑鎮、蓬萊鎮、東閣鎮

瓊 海 市(縣級)
(轄12個鎮):嘉積鎮 長坡鎮、塔洋鎮、大路鎮、萬泉鎮、潭門鎮、博鰲鎮、中原鎮、龍江鎮、陽江鎮、石壁鎮、會山鎮

萬 寧 市(縣級)
(轄12個鎮):萬城鎮、龍滾鎮、山根鎮、和樂鎮、北大鎮、後安鎮、大茂鎮、長豐鎮、東澳鎮、禮紀鎮、南橋鎮、三更羅鎮

儋 州 市(縣級)
(轄17個鎮):那大鎮、南豐鎮、雅星鎮、和慶鎮、大成鎮、新州鎮、光村鎮、東成鎮、中和鎮、峨蔓鎮、蘭洋鎮、王五鎮、排浦鎮、海頭鎮、木棠鎮、白馬井鎮、三都鎮

東 方 市(縣級)
(轄2個鄉8個鎮):八所鎮、感城鎮、三家鎮、板橋鎮、四更鎮、新龍鎮、大田鎮、東河鎮、天安鄉、江邊鄉

定 安 縣
(轄10個鎮):定城鎮、新竹鎮、龍湖鎮、雷鳴鎮、龍門鎮、嶺口鎮、翰林鎮、龍河鎮、黃竹鎮、富文鎮

屯 昌 縣
(轄8個鎮):屯城鎮、南坤鎮、新興鎮、西昌鎮、坡心鎮、南呂鎮、楓木鎮、烏坡鎮

澄 邁 縣
(轄10個鎮):金江鎮、老城鎮、永發鎮、文儒鎮、瑞溪鎮、家樂鎮、中興鎮、橋頭鎮、福山鎮、仁興鎮

臨 高 縣
(轄11個鎮):臨城鎮、東英鎮、波蓮鎮、調樓鎮、新盈鎮、南寶鎮、加來鎮、和舍鎮、多文鎮、博厚鎮、皇桐鎮

白沙黎族自治縣
(轄7個鄉4個鎮):牙叉鎮、七坊鎮、打安鎮、邦溪鎮、南開鄉、元門鄉、阜龍鄉、細水鄉、青松鄉、金波鄉、榮邦鄉

昌江黎族自治縣
(轄7個鎮):石碌鎮、昌化鎮、海尾鎮、七叉鎮、十月田鎮、烏烈鎮、叉河鎮

樂東黎族自治縣
(轄11個鎮):抱由鎮、萬沖鎮、大安鎮、志仲鎮、千家鎮、九所鎮、利國鎮、黃流鎮、鶯歌海鎮、佛羅鎮、尖峰鎮

陵水黎族自治縣
(轄2個鄉9個鎮):椰林鎮、新村鎮、英州鎮、本號鎮、隆廣鎮、三才鎮、光坡鎮、文羅鎮、黎安鎮、提蒙鄉、群英鄉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
(轄3個鄉6個鎮):保城鎮、什玲鎮、加茂鎮、響水鎮、新政鎮、三道鎮、毛感鄉、南林鄉、六弓鄉

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
(轄3個鄉7個鎮):營根鎮、灣嶺鎮、紅毛鎮、黎母山鎮、長征鎮、中平鎮、和平鎮、什運鄉、上安鄉、吊羅山鄉

西、南、中沙群島辦事處:辦事處辦公地點設地永興島
(省民政廳提供)

⑤ 中行鎮的經濟

改革開放以來,中行鎮歷屆黨委、政府認真貫徹執行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地制訂了長遠的經濟發展規劃,並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00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2132萬元,對比1979年的204.69萬元增長9.41倍,其中工業總產值697萬元,對比1979年的38.55萬元增長17.08倍;農業總產值1435萬元,對比1979年的166.14萬元增長7.64倍,財政收入達377萬元,對比1979年的50萬元增長6.54倍,農村人平純收入達3385元,對比1979年的141.23元增長22.96倍。
2007年末有2194戶8522人,其中非農230戶442人。2007年末,全鎮共完成生產總值4870萬元,比上年增長10%,其中,農業總產值3316萬元,比增3%;工業總產值3430萬元,比增20%;鎮級財政收入66萬元;村級集體經濟收入16萬元;農村人平收入4154元。
[農業]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國家進入新的發展時期。1980年秋,中行鄉黨委、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市、縣委的部署,全面推行了土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從而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糧食生產穩步增長。90年代初始,中行鎮結合自身實際,緊緊圍繞建設農業強鎮的奮斗目標,大力推進農業綜合開發,發展高產、高質、高效農業,著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糧食、經濟作物方面。2000年底,全鎮糧食種植面積為12607畝,畝產達409公斤,總產5161噸,比1979年的畝產231公斤增長77%,比1979年的總產3066.05噸增長68.3%。經濟作物的種植主要有:黃豆、花生、烤煙、西瓜、木薯等。2000年,全鎮黃豆的種植面積為1015畝,畝產157公斤,總產160噸;花生種植面積1057畝,畝產174公斤,總產184噸;烤煙種植面積117畝,畝產145公斤,總產17噸;西瓜種植面積1185畝,畝產2521公斤,總產2987噸;木薯種植面積459畝,畝產276公斤,總產127噸。水果主要有柑、橙、桔、沙田柚、水柿、三華李等。2000年底,全鎮各類水果種植面積3521畝,收獲面積1737畝,總產達903噸,商品率達98%。多年來,通過鎮黨委、政府的引導和扶持,中行鎮的村民對調整農業結構的積極性得到極大提高,一改過去單一的農業種植結構,注重因地制宜,根據市場的需要,大力發展高值經濟作物的種植。2000年,全鎮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比為6:4,糧經比例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
林業方面。自80年代初落實林業生產責任制後,中行鄉黨委、政府加強引導,全鄉群眾利用山地多的優勢,大辦「小五園」(杉、油茶、茶葉、水果、竹),特別是1985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十年綠化廣東大地」號召後,中行結合自身實際,大搞荒山綠化,大辦林果基地,同時,切實加強對山林的封、管、造,並嚴格執行林木限額砍伐等制度,全鎮初步呈現林茂果豐的景象。2000年底,全鎮山林面積達74451畝,森林覆蓋率為74%,
畜牧水產方面。畜牧主要品種有豬、牛、雞、鴨、鵝、羊、兔等。2000年底,全鎮牛的存欄量為716頭,對比1979年的376頭增長90.4%,出欄量為115頭,對比1979年的38頭增長2倍;生豬存欄量為5015頭,對比1979年的1667頭增長2倍,出欄量為6663頭,對比1979年的1067頭增長5.2倍;三鳥存欄量為79864隻,出欄量為68293隻;羊的存欄量為122頭,出欄量為89頭;兔的存欄量為2450隻,出欄量為2940隻。水產品主要是池塘放養魚。2000年底,全鎮放養魚面積266畝,對比1979年的55畝增長3.8倍,總產151噸,對比1979年的5噸增長29.2倍。
[工業] 改革開放之前,中行的工業門類甚少,設施小型簡陋,主要有鐵器加工、木器廠、糧食加工廠、水電站等工業。1979年,全鎮共有工業13間,從業人員114人,工業總產值為38.55萬元。改革開放後,中行黨委、政府重視本地工業的發展,充分發揮和利用當地雨量充沛,河流落差大、水電資源豐富等優勢,大力發展小水電企業。我鎮的小水電企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的過程,時至今日,小水電企業已經成為了中行鎮的支柱產業。中行的電力史始於1969年,當時中行村、儒地村等兩村分別各興建了一間小水力發電站,裝機均為12千瓦/台,白天用於農戶糧食加工,夜間則發電供部分村民照明。1975年冬籌劃興建中行二級電站,1978年10月建成投產發電,該電站是我鎮水電企業的始祖。為向縣電力公司輸送電能,當時特架設了中行二級至河頭雙溪的第一條12KM、10KV的高壓供電線路。1979年籌劃興建中行一級電站,1980年11月建成投產發電。1981年籌劃興建大河背電站,1984年4月第一台320千瓦機組投入運行發電,該電站亦架設了8KM、10KV的高壓送網線路。此後,中行鎮黨委、政府對鎮屬集體電站多次進行更新擴容改造,進一步挖掘小水電企業的潛力,不斷提高水電企業的效益。在水電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的帶動下,中行鎮的其它工業發展亦得到了蓬勃的發展。2000年底,全鎮四級工業共有461間(其中水電企業11間),比1979增長34倍,從業人數達710人,比1979年增長5.2倍,工業總產值達410萬元(其中水電工業總產值388萬元),比1979年增長9.6倍。
[第三產業] 改革開放後,隨著中行工農業生產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中行第三產業的發展亦逐步興旺活躍。1995年投入資金重新規劃興建了一座佔地面積5.7萬平方米,集商貿、住宅、流通服務於一體的多功能市場,逢農歷三、六、九日為中行圩日,圩日人流量達5000多人次。圩鎮街道兩旁、商店、飯店、金融等服務行業單位大樓拔地而起,店鋪鱗次櫛比,商品種類繁多,琳琅滿目,市場興旺,流通活躍,商品購銷兩旺。2000年底,全鎮共有商、飲、服務業網點85個,從業人員有285人,第三產業總產值達700萬元。
[小水電企業] 中行鎮山林佔地面積較大,植被較好,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達1642毫米,河流落差較大,為發展我鎮的小水電事業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從1969年中行村、儒地村等兩村分別興建一間小水力發電站始,在1975年冬開始籌建,1978年10月建成投產發電的中行二級電站後,中行的小水電企業的建設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時至2000年底,全鎮共有電站11間(其中鎮辦電站5間,村辦電站4間,個體辦電站2間,總裝機容量為3550萬千瓦/19台,年均發電量為1384萬千瓦時。小水電企業在中行經濟的發展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0年底,小水電企業的總產值達388萬元,佔全鎮國內生產總值的14.1%。
[無籽西瓜] 1992年,中行鎮政府與縣科技局合作,引進無籽西瓜這一項目,並在良畲村和官坑村試種成功,當年全鎮共種植無籽西瓜750畝,畝產達2300公斤,總產值172萬元,僅此一項,全鎮人均增收210元,由此,無籽西瓜種植農戶開始嘗到了甜頭。此後,無籽西瓜逐漸成為中行鎮廣大農戶調整農業結構,大力發展經濟作物種植的主要項目之一。1996年,中行鎮成立了無籽西瓜生產協會,以加強對種植無籽西瓜農戶的技術培訓和指導,並幫助農戶開拓無籽西瓜的銷售渠道。隨著廣大無籽西瓜種植戶對種植無籽西瓜經驗的不斷積累,農戶種植無籽西瓜的熱情亦不斷高漲,無籽西瓜的種植面積每年亦不斷擴大,從1996年始至2000年,全鎮無籽西瓜種植面積年均達600畝以上。通過種植無籽西瓜,調整了農業結構,又增加了農民收入。2000年底,全鎮共種植無籽西瓜1185畝,畝產2521公斤,總產2987噸,總產值達298萬元,僅此一項,全鎮人平增收354元。

⑥ 銅山縣是 哪啊

在地球上啊!!!!!

⑦ 海南樂東縣下屬有多少個鄉鎮

截至2016年底,樂東黎族自治縣轄11個鎮,分別是抱由鎮、萬沖鎮、大安鎮、志仲鎮、千家鎮、九所鎮、利國鎮、黃流鎮、佛羅鎮、尖峰鎮、鶯歌海鎮。有188個村(社區),縣人民政府駐抱由鎮。

1、抱由鎮

該鎮兩個文明建設同步發展,全鎮基本實現了通電、通廣播、通公路的目標,「普九」、「普實」工作達到國家標准,計劃生育獲省、縣先進集體,該鎮的延紅村被評為全省創建文明村鎮先進單位。農村社會民風淳樸,治安穩定,群眾安居樂業。

2、萬沖鎮

該鎮在抓經濟建設的同時,下大力氣抓好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優化投資環境。投資7萬元架設市區路燈,建成23間商品樓和38間商品房,市容市貌煥然一新。同時投資了27.5萬元築橋修路,實現村村通路,為經濟的發展插上了飛翔的翅膀。

3、大安鎮

大安鎮民風淳樸,民族傳統文化自成一派,具有代表性的是大安黎族剪紙文化藝術,大安黎族群眾的剪紙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剪紙大賽中獲獎,1996年11月被國家文化部評為「中國民間剪紙藝術之鄉」。

4、志仲鎮

志仲鎮加強基礎建設,修通橋梁6座,公路24條,長達68公里,實現了村村通車,100%的自然村拉通了電。同時建成山塘水庫22宗,挖修渠道72公里,解決了農業用水問題。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志仲鎮逐步由農業大鎮向農業強鎮邁進。

5、千家鎮

千家鎮抓住全省開展聯手扶貧的契機,抓農業、打基礎、抓招商、搞開發,走出了一條以香蕉生產為龍頭,芒果、木薯、瓜菜、養殖一起上的長短結合為主的致富新路子。同時,該鎮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先後引來了7 家公司和24個客商,引進資金560多萬元,為鎮的經濟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6、九所鎮

九所鎮屬熱帶海洋氣候,土壤肥沃,雨量充沛,陽光充足,適合熱帶經濟作物生長,是全國南繁育種和海南無公害季節瓜菜種植基地。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為2.2萬元,同比增長7.6%,農民人均純收入9937元,同比增長19.2%。農村居民收入增速繼續快於城鎮居民收入。

7、利國鎮

利國鎮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素有「天然溫室」、「熱作寶地」等美稱。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適宜發展糧食、瓜菜、水果等種植業,是樂東縣農業重鎮,也是全國有名的香蕉、冬季瓜菜、熱帶水果生產基地和南繁制種基地。

8、黃流鎮

黃流鎮主要以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為主。該鎮除了保證足夠的基本口糧外,主要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的熱帶水果和反季節瓜菜,黃流鎮不斷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產業結構日趨合理,使我鎮的種植業初步形成規模。

9、佛羅鎮

佛羅鎮以旅遊業農業為主,傳統農業以水稻、番薯為主。主要種植的水果蔬菜有哈密瓜、西瓜、香蕉、芒果、木瓜、龍眼、豆角、空心菜等各種水果蔬菜。在種植瓜菜致富的同時,不少群眾把書法作為業余愛好,書法已成為佛羅農民業余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

10、尖峰鎮

尖峰鎮利用自然資源優勢,積極發展高效優質農業,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據介紹,全鎮香蕉種植面積21000畝,種植冬季瓜菜面積9000畝,年出欄豬出欄量8206頭,牛出欄量4021頭,羊出欄量6025隻,預計農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增長200元,全鎮全年輸出勞動力3600餘人次,勞務收入近2100多萬元。

11、鶯歌海鎮

鶯歌海鎮是個漁業鎮,全鎮現有各種漁船493艘,噸位從8噸至60噸,年捕撈量達18877噸,有海水養殖面種2963畝,計530口,其中高位池年產量896噸,年產值4480萬元,有造船、織網、維修、海產品加工、冷藏、運輸等18處行業。全鎮人均收入3620元。

⑧ 改革開放以來發生在日沖生活中的變化

上海,簡稱「滬」,別稱「申」。大約在六千年前,現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陸,東部地區成陸也有兩千年之久。相傳春秋戰國時期,上海曾經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故上海別稱為「申」。公元四、五世紀時的晉朝,松江(現名蘇州河)和濱海一帶的居民多以捕魚為生,他們創造了一種竹編的捕魚工具叫「扈」,又因為當時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游一帶被稱為「扈瀆」,以後又改「扈」為「滬」。

上海建城

公元751年(唐天寶十年),上海地區屬華亭縣(現今的松江區),范圍北到今天的虹口一帶,南到海邊,東到下沙。公元991年(宋淳化二年)因松江上游不斷淤淺,海岸線東移,大船出入不便,外來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條支流「上海浦」(其位置在今外灘以東至十六鋪附近的黃浦江中)上,公元1267年(南宋咸淳三年)在上海浦西岸設置市鎮,定名為上海鎮。公元1292年(元至元二十九年),元朝中央政府把上海鎮從華亭縣劃出,批准上海設立上海縣,標志著上海建城之始。

近代上海

16世紀(明代中葉)上海成為全國棉紡織手工業的中心。公元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在上海設立海關。19世紀中葉,上海已成為商賈雲集的繁華港口。鴉片戰爭以後,上海被殖民主義者開辟為「通商」口岸。在此後的一百年裡,外國列強紛紛入侵上海,使上海成了帝國主義對中國進行政治、經濟、文化侵略的主要據點。1949年5月27日,上海這個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獲得解放,開始新生。

歷史性變革

上海的解放揭開了上海發展新的歷史篇章。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上海人民經過50多年的艱苦奮斗,從根本上改造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條件下畸形發展起來的舊上海,使上海的經濟和社會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特別是1978年以來,上海的改革開放力度不斷加大,上海人民以強烈的進取精神,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大膽實踐,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特徵、符合上海特大型城市特點的發展新路,使上海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發生了歷史性的大變革,已成為我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並正向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之一的目標邁進。

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

上海位於北緯31度14分,東經121度29分,地處太平洋西岸,亞洲大陸東沿,長江三角洲前緣,東瀕東海,南臨杭州灣,西接江蘇、浙江兩省,北界長江入海口,長江與東海在此連接。上海正當我國南北弧形海岸線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廣闊,地理位置優越,是一個良好的江海港口。

氣候

上海屬北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氣候溫和濕潤,春秋較短,冬夏較長。2002年,全年平均氣溫17.8℃,日照1686.5小時,降雨量1427.9毫米。全年60%左右的雨量集中在5至9月的汛期,汛期有春雨、梅雨、秋雨三個雨期。

土地面積

解放初期,上海的土地面積僅為636平方公里。1958年,江蘇省的嘉定、寶山、上海、松江、金山、川沙、南匯、奉賢、青浦、崇明10個縣劃歸上海,使上海市的轄區范圍擴大到5910平方公里,幾乎是解放初期的10倍。2002年,上海全市面積6340.5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0.06%,南北長約120公里,東西寬約100公里。其中區域面積5299.29平方公里,縣域面積1041.21平方公里。境內轄有崇明、長興、橫沙三個島嶼,其中崇明島是我國的第三大島嶼,面積為1041平方公里,是我國的第三大島。

水文

上海地區河湖眾多,水網密布,水資源豐富,是著名的江南水鄉,境內水域面積697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11%。上海河網大多屬黃浦江水系,主要有黃浦江及其支流蘇州河、川揚河、淀浦河等。黃浦江源自太湖,全長113公里,流經市區,江道寬度300--770米,平均360米。終年不凍,是上海的水上交通要道。蘇州河上海境內段長54公里,河道平均寬度45米。上海的湖泊集中在與江、浙交界的西部窪地,最大湖泊為澱山湖,面積為62平方公里。

地勢

上海境內除西南部有少數丘陵山脈外,全為坦盪低平的平原,是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高度為4米左右。陸地地勢總體呈現由東向西低微傾斜。大金山為上海境內最高點,海拔高度103.4米。

行政區劃

解放初期,上海共劃分為20個市區和10個郊區。後經多次行政區劃調整和撤縣建區,至2002年末,上海共有18個區、1個縣,共132個鎮,3個鄉,99個街道辦事處,3393個居民委員會和2037個村民委員會。

人口就業

人口

上海人口總量規模不斷擴大。上海開埠時人口不足10萬,至1949年解放時,上海人口僅為520萬,至2002年末,全市戶籍人口已增加到1334.23萬人,是解放初期的2.6倍,佔全國總人口的1%。2002年,全市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014人。

人口自然變動

上海是全國第一個出現人口自然變動負增長的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率自1993年開始始終保持負增長。2002年,全市戶籍人口出生率為4.7‰,死亡率為7.3‰,自然增長率為負2.6‰。

人口文化程度

上海人口整體文化素質不斷提高。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上海具有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佔6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達到11.4%,比1990年提高4.3個百分點;高中文化程度人口佔23.9%,提高2.8個百分點;初中文化程度人口佔38.2%,提高4個百分點。而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人口比重下降了11.1個百分點。全市15歲及以上不識字或識字很少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由1990年的11.1%下降為2000年的5.4%。

人才居住證

上海戶籍管理制度改革加快推進,成功地推出了人才居住證制度。至2002年末,在上海發展創業的國內外人才中,已有8255人獲得上海居住證。在國內人才中,本科以上學歷佔72.8%,碩士以上學歷佔8.6%。在國外人才中,本科以上學歷佔78.8%,碩士以上學歷佔55.7%。

就業

2002年末,上海共有從業人員792.04萬人,其中國有單位從業人員173.68萬人,佔21.9%;集體單位從業人員262.8萬人,佔33.2%;「三資」、私營等其他經濟單位從業人員355.56萬人,佔44.9%。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8%。

綜合實力

經濟增長

20世紀90年代以後,上海積極探索具有「中國特色、時代特徵、上海特點」的發展新路,緊緊抓住浦東開發開放這一歷史性的發展機遇,以體制創新和科技進步為動力,以經濟結構的優化和升級為基礎,使國民經濟實現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經濟運行的穩定性和抗波動能力不斷增強。1992年以來,上海經濟已連續11年保持兩位數增長。2002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5408.7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1990年增長2.9倍,平均每年增長11.9%。

經濟實力

社會生產力水平穩步提高,綜合經濟實力不斷增強。按當年匯率折算的上海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993年首次突破2000美元,1997年躍上3000美元台階,2000年再上4000美元新台階,2002年已接近5000美元,達到4912美元,繼續居全國除港、澳、台地區外各省級地區之首。

財政收入

在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同時,財政收入不斷增加,為上海的社會經濟和城市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2002年,上海完成財政收入2202.25億元,比上年增長10.4%。全年地方財政收入719.79億元,比上年增長30%。其中,增值稅136.83億元,增長22.2%;營業稅251.85億元,增長31.8%;個人所得稅67.08億元,增長41%;房產稅19.68億元,增長34.3%。

上海的一天

上海是全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對促進全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上海在一天內創造的經濟活動成果,充分折射出上海經濟發展的水平和活力。

上海在全國的地位

正在向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目標邁進的上海,肩負著面向世界、服務全國的重任,在全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這個人口僅佔全國1%、土地面積佔全國0.06%的城市裡,完成的財政收入佔全國的九分之一,口岸進出口商品總額佔全國的四分之一,港口貨物吞吐量佔全國的十分之一,並在改革開放、產業升級、科技創新等方面發揮著示範、輻射和帶動作用。

海南省位於中國最南端。北以瓊州海峽與廣東劃界,西臨北部灣與越南民主共和國相對,東瀕南海與台灣省相望,東南和南邊在南海中與菲律賓、汶萊和馬來西亞為鄰。
海南省的行政區域包括海南島、西沙群島 、中沙群島 、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省。全省陸地(主要包括海南島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島)總面積3.54萬平方公里(其中海南島陸地面積3.39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200萬平方公里

至2004年底,全省有2個地級市,6個縣級市,4個縣,6個民族自治縣,1個經濟開發區,1個辦事處(西南 中沙群島 辦事處,縣級);基層設置180個鎮,20個鄉,18個街道辦事處。

地級市:海口市、三亞市

縣級市:五指山市、 文昌市 、瓊海市、萬寧市、儋州市、東方市

縣:定安縣、屯昌縣、澄邁縣、臨高縣

自治縣: 白沙黎族自治縣 、 昌江黎族自治縣 、樂東黎族自治縣、陵水黎族自治縣、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

開發區:洋浦經濟開發區

辦事處:西南中沙群島辦事處(縣級)

海 口 市(地級)
(轄4個區24個鎮17個街道辦事處)
區:龍華區、瓊山區、秀英區、美蘭區
鎮:長流鎮、新埠鎮、城西鎮、西秀鎮、海秀鎮、靈山鎮、演豐鎮、大致坡鎮、甲子鎮、三門坡鎮、龍泉鎮、龍橋鎮、三江鎮、雲龍鎮、紅旗鎮、大坡鎮、舊州鎮、龍塘鎮、新坡鎮、永興鎮、遵譚鎮、東山鎮、石山鎮、府城鎮
街道辦事處:博愛、白龍、國興、藍天、海府、 白沙 、海甸、人民、和平南、 中山 、大同、金貿、海墾、濱海、金宇、秀英、海秀

三 亞 市(地級)
(轄5個鎮):崖城鎮、天涯鎮、鳳凰鎮、田獨鎮、海棠灣鎮

五指山市(縣級)
(轄3個鄉4個鎮):沖山鎮、毛陽鎮、番陽鎮、南聖鎮、毛道鄉、水滿鄉、暢好鄉

文 昌 市(縣級)
(轄16個鎮):文城鎮、會文鎮、重興鎮、東路鎮、馮坡鎮、潭牛鎮、抱羅鎮、錦山鎮、鋪前鎮、翁田鎮、龍樓鎮、東郊鎮、文教鎮、昌灑鎮、蓬萊鎮、東閣鎮

瓊 海 市(縣級)
(轄12個鎮):嘉積鎮 長坡鎮、塔洋鎮、大路鎮、萬泉鎮、潭門鎮、博鰲鎮、中原鎮、龍江鎮、陽江鎮、石壁鎮、會山鎮

萬 寧 市(縣級)
(轄12個鎮):萬城鎮、龍滾鎮、山根鎮、和樂鎮、北大鎮、後安鎮、大茂鎮、長豐鎮、東澳鎮、禮紀鎮、南橋鎮、三更羅鎮

儋 州 市(縣級)
(轄17個鎮):那大鎮、南豐鎮、雅星鎮、和慶鎮、大成鎮、新州鎮、光村鎮、東成鎮、中和鎮、峨蔓鎮、蘭洋鎮、王五鎮、排浦鎮、海頭鎮、木棠鎮、白馬井鎮、三都鎮

東 方 市(縣級)
(轄2個鄉8個鎮):八所鎮、感城鎮、三家鎮、板橋鎮、四更鎮、新龍鎮、大田鎮、東河鎮、天安鄉、江邊鄉

定 安 縣
(轄10個鎮):定城鎮、新竹鎮、龍湖鎮、雷鳴鎮、龍門鎮、嶺口鎮、翰林鎮、龍河鎮、黃竹鎮、富文鎮

屯 昌 縣
(轄8個鎮):屯城鎮、南坤鎮、新興鎮、西昌鎮、坡心鎮、南呂鎮、楓木鎮、烏坡鎮

澄 邁 縣
(轄10個鎮):金江鎮、老城鎮、永發鎮、文儒鎮、瑞溪鎮、家樂鎮、中興鎮、橋頭鎮、福山鎮、仁興鎮

臨 高 縣
(轄11個鎮):臨城鎮、東英鎮、波蓮鎮、調樓鎮、新盈鎮、南寶鎮、加來鎮、和舍鎮、多文鎮、博厚鎮、皇桐鎮

白沙黎族自治縣
(轄7個鄉4個鎮):牙叉鎮、七坊鎮、打安鎮、邦溪鎮、南開鄉、元門鄉、阜龍鄉、細水鄉、青松鄉、金波鄉、榮邦鄉

昌江黎族自治縣
(轄7個鎮):石碌鎮、昌化鎮、海尾鎮、七叉鎮、十月田鎮、烏烈鎮、叉河鎮

樂東黎族自治縣
(轄11個鎮):抱由鎮、萬沖鎮、大安鎮、志仲鎮、千家鎮、九所鎮、利國鎮、黃流鎮、鶯歌海鎮、佛羅鎮、尖峰鎮

陵水黎族自治縣
(轄2個鄉9個鎮):椰林鎮、新村鎮、英州鎮、本號鎮、隆廣鎮、三才鎮、光坡鎮、文羅鎮、黎安鎮、提蒙鄉、群英鄉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
(轄3個鄉6個鎮):保城鎮、什玲鎮、加茂鎮、響水鎮、新政鎮、三道鎮、毛感鄉、南林鄉、六弓鄉

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
(轄3個鄉7個鎮):營根鎮、灣嶺鎮、紅毛鎮、黎母山鎮、長征鎮、中平鎮、和平鎮、什運鄉、上安鄉、吊羅山鄉

西、南、中沙群島辦事處:辦事處辦公地點設地永興島
【簡述】
2003年全省經濟在面臨「非典」疫情沖擊的嚴峻形勢下,依然保持快速增長的發展勢頭,經濟效益穩步提高。當年全省國內生產總值691.69億元,比上年增長10.5%,增幅高於上年1.2個百分點,自1995年以來首次實現兩位數增長。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51.35億元,增長9%;第二產業增加值171.92億元,增長19%;第三產業增加值268.42億元,增長7.7%。第一、二、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2.5%、37.0%、30.5%。
全省經濟繼續在景氣區間運行,其中反映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企業家信心指數平均為124.4,比上年上升9.5個百分點;反映微觀經濟運行狀況的企業綜合生產經營指數平均為124.3,上升9.1個百分點。全省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一是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有力地拉動了經濟增長。2003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76.34億元,增長22.4%,增速較上年上升13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1.64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增長10.8%。從對生產總值的貢獻率看,資本形成為54%(其中固定資本形成對全省生產總值貢獻率為49%),最終消費為38%。二是微觀經濟效益和宏觀經濟效益提高,經濟增長已由外延式增長轉變為內涵式增長,由外生性增長轉變為內生性增長。據對全省420家獨立核算工業企業跟蹤監測,全年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140.3%,比上年提高7.4個百分點。從投資主體看,企業自主性投資在社會總投資中所佔的比重顯著提高,已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2003年對工業的企業自主投資達66.38億元,占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比重由上年的16.6%迅速上升至27.8%,增幅為109.9%,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貢獻率達68.7%。

【農業】
農業產業結構繼續優化,農業經濟效益明顯提高。全省農業增加值251.35億元,比上年增長9%。種植業結構不斷優化。種植業產值152.57億元(當年價),增長7.3%。糧食種植面積和產量繼續減少,瓜菜、水果等優勢產業種植面積繼續擴大,產量不斷增加。全年糧食產量195.85萬噸,減少3.7%;瓜菜343.82萬噸,增長6.4%;糖蔗402.08萬噸,增長7.3%;水果148.05萬噸,增長6.4%。畜牧業保持較快增長。畜牧業產值64.77億元(當年價),增長7%。肉類總產量52.57萬噸,增長5.8%。漁業生產快速發展。漁業產值103.11億元(當年價),增長12.7%。水產品產量123.07萬噸,增長12.6%,其中海水產品104.15萬噸,增長13.4%。在海水產品中,海洋捕撈89.56萬噸,增長13.5%;海水養殖14.95萬噸,增長15.4%。林業生產增長較快。林業產值53.33億元(當年價),增長7.8%。人工造林面積7.52萬公頃,增長251%;森林覆蓋率54.5%,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熱帶作物穩步發展。年末熱帶作物總面積49.93萬公頃,增長3.7%。橡膠干膠產量31.6萬噸,增長4.3%。
農業生產條件繼續改善。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219.74萬千瓦,增長4.5%,其中排灌機械動力36.04萬千瓦。有大中型拖拉機4547台。化肥施用量(折純)86.08萬噸,增長13.3%。農田水利有效灌溉面積17.73萬公頃。

【工業】
2003年,工業發展進一步加快。全年工業增加值123.2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3.2%,佔全省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6.7%上升到17.8%,工業「短腿」逐步拉長。工業產品結構不斷調整優化,高新技術產品、適應消費結構升級產品、出口導向型產品產量快速增長。主要工業產品產量中,汽車產量5.5萬輛,增長140.5%;飲料酒9.41萬噸,增長29.1%;人造板18.56萬立方米,增長18.7%;氮肥33.05萬噸,增長23.2%;食糖39.78萬噸,增長19.5%;鐵礦石(成品礦)268.67萬噸,增長14.6%;水泥397.84萬噸,增長14.5%。工業經濟效益繼續改善。據對420家獨立核算工業企業的統計,全年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140.3%,比上年提高7.41個百分點;利潤總額17.68億元,增長16.8%;產品銷售收入311.33億元,增長27.5%;全員勞動生產率(按增加值計算)75657元/人,增加9762元/人。
【旅遊業】
全省旅遊業在「非典」期間遭受嚴重影響。據統計,非典期間的4~6月,全省共接待遊客153.1萬人次,比上年同期減少77.8萬人次;旅遊總收入11.96億元,減少8.44億元。但由於海南全力以赴嚴防「非典」,再加上海南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海南沒有發生一例「非典」感染病例和疑似病例,使海南有了健康島的美譽。「非典」過後,海南旅遊業恢復較快。全年接待旅遊過夜人數1234.11萬人次,比上年減少1.7%。其中接待海外旅遊者29.33萬人次,減少24.6%;接待國內旅遊者1204.77萬人次,減少0.9%。全年旅遊總收入93.55億元,減少1.9%。其中境外旅遊收入6.60億元,減少13.5%;國內旅遊收入86.95億元,減少0.9%。全年旅遊飯店客房開房率56.2%,下降1.7個百分點。年末全省有星級賓館198家,其中五星級8家,四星級31家,三星級91家。6月22日,中國飯店協會向博鰲金海岸溫泉大酒店授予「5A級中國綠色飯店」榮譽稱號牌匾,這是國內首家獲5A級綠色飯店稱號的酒店。
【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76.34億元,比上年增長22.4%。其中,基本建設投資179.66億元,增長20%;更新改造投資12.81億元,基本持平;房地產開發投資36.61億元,增長82%;其他投資46.65億元,增長8.2%。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其中工業投資66.39億元,增長109.9%,在固定資產投資中所佔比重擴大到27.8%;水利、文教衛生廣播福利業等分別增長83.5%和28.1%。在資金來源中,自籌資金和國內貸款分別增長10.2%和29.7%;國家預算內資金和債券資金分別增長2.4%和下降64.9%。
全年開工項目1487個(不含城鄉集體和個人投資),其中新開工項目783個。海洋天然氣化肥廠、東方1—1氣田海上和陸地終端主體工程、洋浦電廠改造工程、東方—洋浦—海口輸氣管道工程、海口托普南方軟體園、洋浦麵粉加工廠、博鰲亞洲論壇二期工程、東線高速公路博鰲出口路、海南好士墩科技海洋生物產業化養殖基地、洋浦港二期工程、三亞國際客運港、瓊州大橋、海口世紀大橋等項目已建成投產或投入使用,基礎設施條件進一步改善。中線高速路改造工程、洋浦金海漿紙廠、16萬噸瓶級聚脂切片廠、香蕉深加工高科技示範工程、多項縣鄉公路改造工程、縣鄉電網改造工程等一批重點工程建設進展順利。

【交通運輸、郵電通信】
全年交通運輸和郵電通信業完成增加值58.19億元,增長9.0%。全社會貨物周轉量235.99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4.3%。其中,鐵路2.17億噸公里,增長18.6%;公路50.64億噸公里,增長7.4%;水運182.13億噸公里,增長3.4%。民航貨郵行李吞吐量9.76萬噸,增長5.7%。全社會旅客周轉量162.97億人公里,下降5.8%。其中,鐵路0.11億人公里,減少21%;公路89.42億人公里,減少3%;水運1.84億人公里,下降16%。民航貨郵行李吞吐量9.76萬噸,增長5.7%;旅客吞吐量766萬人次,增長8%。港口貨物吞吐量2757萬噸,增長19.4%;旅客吞吐量530萬人次,減少7.5%。
郵電業務總量43.05億元,比上年增長8.4%。其中電信業務量39.64億元,增長8.5%;郵政業務量3.43億元,增長7.3%。年末本地固定電話用戶162.8萬戶,增長18.5%;行動電話用戶136.3萬戶,增長23.8%;網際網路用戶28.9萬戶,增長10.3%;無線尋呼用戶14.72萬戶,減少83.6%。電話普及率每百人33.4部,增加6.25部。
【國內貿易、市場物價】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1.64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增長10.8%。分城鄉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44.7億元,增長11.2%;農村消費品零售額46.89億元,增長10.1%。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150.53億元,增長10.7%;餐飲業零售額30.99億元,增長7.2%;其他行業零售額10.11億元,增長13.6%。居民消費結構加快升級,住房、汽車、通訊等成為消費熱點。全省房屋銷售面積比上年增長72.7%,汽車銷售增長170%,年末固定電話用戶、行動電話用戶和網際網路用戶分別增長18.5%、23.8%和10.3%。
市場物價止跌回升。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0.1%,其中城市居民消費價格下降0.6%,農村居民消費價格上漲0.9%。分品種看,食品類價格上漲2.9%,居住類價格上漲1.7%,煙酒及用品類價格上漲0.1%,醫療保健與個人用品類價格上漲0.1%,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價格下降1.3%,家庭設備與用品及維修服務類價格下降1.9%,衣著類價格下降4.1%,交通和通訊類價格下降8.2%。全年商品零售價格總水平上漲0.4%,其中城市商品零售價格上漲0.2%,農村商品零售價格上漲0.4%。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總水平上漲4.8%。
��
【對外經濟和貿易】
2003年全省全年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22.79億美元,增長22.1%。其中,出口總額8.69億美元,增長6.1%;進口總額14.1億美元,增長34.3%。在出口總額中,對香港出口2.43億美元,減少22.0%;對日本出口1.02億美元,增長4.5%;對美國出口1.23億美元,增長28.5%;對歐盟出口1.15億美元,增長34.1%;對東盟出口5200萬美元,增長22.5%。
全年實際利用外資6.18億美元,比上年減少38.2%。其中,利用國外貸款3720萬美元,減少92.4%;外商直接投資5.81億美元,增長13.5%。新簽利用外資協議投資合同171宗,減少28.2%。
【財政、金融、保險】
全年地方財政收入61.6億元,增長18.9%,其中各項稅收40.54億元,國有資產經營收益1.50億元,其他收入9.28億元,基金收入10.28億元。地方財政支出115.81億元,增長17%,其中基本建設撥款13.45億元,支援農業撥款7.02億元,科教文衛事業費22.14億元,行政管理費10.51億元,其他支出52.29億元,基金支出9.78億元。
年末全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1050.45億元,比年初增長18.8%。其中,企事業單位存款余額330.22億元,增長32.9%;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581.9億元,增長11.3%。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874.8億元,比年初增長15.0%。其中,短期貸款301.6億元,增長9.1%;中長期貸款507.4億元,增長24.2%。
全省保險機構全年完成承保金額2469.42億元,比上年減少19.9%;實現保費收入13.6億元,增長30.2%。全年各項賠款和給付金額3.12億元,增長21.4%,其中財產險賠付增長50.3%,人身險賠款及給付下降11.5%。
【存在的主要矛盾和問題】
經濟發展活力相對不足,社會生產力發展仍面臨著體制性障礙,因循守舊、不思進取的思想觀念阻礙著改革的深化和經濟的發展;支撐財力增長的基礎薄弱,結構不合理的矛盾仍很突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緩慢,第二產業尤其是工業比重仍然過小;拉動經濟增長的有效需求不足,消費需求不旺,外貿出口增長乏力;經濟與社會發展不協調,農村教育落後,公共衛生基礎設施薄弱,人才結構性短缺,科技創新能力不強;就業壓力繼續加大,部分群眾的生活還比較困難;投資軟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一些地方市場秩序混亂,投資者投訴、土地糾紛等問題時有發生,有些地方社會治安問題仍然突出。

閱讀全文

與利國鎮的經濟收入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滕州美女快餐便宜多少錢 瀏覽:381
一種健康的生活的英文是什麼 瀏覽:939
騰訊健康怎麼查詢其他人接種疫苗記錄 瀏覽:579
18歲的故事有哪些 瀏覽:497
金牛座夫妻婚姻指數是多少 瀏覽:483
情人的家庭事業不順怎麼辦 瀏覽:895
那些嗯有都有哪些好看的愛情劇 瀏覽:171
744愛情里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845
屬相兔子的女人婚姻如何 瀏覽:833
怎麼測一個人的幸福 瀏覽:548
沒陽光怎麼養幸福樹 瀏覽:212
經濟條件好是指有多少財源 瀏覽:73
如何將你的日常筆記變成小說故事 瀏覽:774
如何寫故事生動 瀏覽:78
家庭挺幸福的人為什麼會婚外情 瀏覽:414
日喀則事業編工資多少 瀏覽:225
茶廠的經濟來源是什麼 瀏覽:698
屬豬女的婚姻配什麼生肖好 瀏覽:7
東北經濟開發區在哪裡 瀏覽:541
什麼時候算愛情紀念日 瀏覽: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