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宿松經濟人均多少

宿松經濟人均多少

發布時間:2022-07-18 21:48:05

Ⅰ 宿松縣的經濟建設

宿松縣農作物分兩大類,即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糧食作物主要有秈稻、糯稻、粳稻、小麥、大麥、米麥、蕎麥、高粱、玉米、粟、山芋、馬鈴薯和豆類;經濟作物有棉花、油菜、花生、芝麻、茶葉、葯材、煙葉等。
陳漢區以及二郎、涼亭區的一部分山區,以種植小麥、大麥、芋類、水稻、茶葉、柑桔、葯材為主。
程集、許嶺、九姑、佐壩、二郎5個區以及涼亭大部分地區,水田種植水稻、油菜、紅花草為主。旱地種植小麥、山芋、花生、芝麻、綠豆、棉花、粟、大豆、麻、煙葉等。蕎麥、大麥、米麥產量低,種植面積逐漸減少。
復興洲區,土地肥沃,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有利於農作物生長,主要種植棉花,是全省優質棉出口基地,兼種小麥、大豆、花生、油菜、芝麻、玉米、高粱、山芋等。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全縣耕地面積170654畝,產稻344781擔,小麥28670擔,大麥24845擔,豌豆856擔,蠶豆728擔,玉米148擔,山芋101000擔。全縣作物總產量為501028擔。
建國以後,採取了新的耕作技術和科學管理制度,單位面積產量穩步提高。1949年水稻畝產268斤,1984年水稻平均畝產697斤,雙季晚稻1956年畝產143斤,1984年雜交晚稻畝產695斤。棉花1965年畝產107斤,被評為全國10個棉花生產先進縣之一。縣內油菜產量向來低而不穩,最低年產量為150餘萬斤。1981年推廣甘蘭型油菜和大壯苗移栽技術,油菜年總產量達1000萬斤,油菜年產量一般在1500~1900萬斤。
「文化大革命」十年,農作物產量徘徊不前。
1979年實現農業生產責任制後,農作物產量逐年提高。1984年,全縣糧食總產量為481.82萬擔,是1949年的5.46倍;棉花總產量為19.57萬擔,是1949年的1617倍;油菜總產量為15.97萬擔,是1949年的9.5倍。
2013年末全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65171公頃,與上年基本持平,油料種植面積28938公頃,比上年擴大1147公頃。棉花種植面積25423公頃,比上年擴大210公頃。蔬菜種植面積11093公頃,比上年擴大347公頃。全年糧食產量35.27萬噸,比上年減產0.78萬噸,油料產量6.08萬噸,增長4.3%;棉花產量3.13萬噸,減產0.27萬噸。
2013年末,全縣生豬存欄20.73萬頭,比上年增長0.4%;全年生豬出欄34.97萬頭,比上年增長1.9%。肉類總產量3.55萬噸,增長2.3%,其中豬牛羊肉產量2.8萬噸,下降6.7%。禽蛋產量1.69萬噸,增長6.3%。水產品產量7.96萬噸,增長2.7%。
2013年末,全縣農業機械總動力36.2萬千瓦,比上年增長5.5%。農用拖拉機14271台,增長7%;農用運輸車1229輛,與上年持平。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純)5.35萬噸,下降43.4%。農村用電量2.82億千瓦時,增長3.7%。有效灌溉面積44.45千公頃,比上年略有減少。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布衣汪革,在麻地坡(今程嶺鄉王灣村)燒炭煉鐵,此為縣冶金工業之始。清仁宗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西鄉陳漢,長溪山山民,利用水力沒碓,以竹麻、草料造紙,興起造紙業。民國初元,有鼎興、吉利、鼎盛等公司在黃泥庄、北門紅鶴寨、松塘庄筲箕坡等處開採煤炭。1946年,縣商會集資創辦光明電燈廠,是為本縣使用電燈照明之始。建國前夕,縣內亦僅有一些私營作坊和手工店鋪,以及涉足城鄉的42種民間手工匠。
1951年,安慶私營裕豐米廠,連人帶機器遷至宿松,創辦米廠,縣首次使用機械碾米。同年10月,洲頭軋花廠購進皮輥機20台,以柴油機為動力。1953年,城鎮共組織各種手工業合作小組、社82個,少數社開始引進機械,初步實現半自動操作,當年全縣工業總產值543.10萬元,佔全縣工農業總產值的15.4%。
1958年,把手工業組建為社;一部分廠和小組轉為國營工業企業和集體企業;商辦、校辦工廠也應運而生,大部分工業企業,因供電不足,仍以手工操作,產品以針織類和食品類為主,輔以土法煉鐵和鑄造犁頭、吊罐、辟耳,當年全縣工業總產值1185.78萬元,佔全縣工農業總產值的16.8%。
1961年至1963年,工業企業實行全面整頓,關閉了一些企業,部分地調整了產業結構,1963年工業產值595.06萬元,佔全縣工農業總產值的8.87%。這一時期,縣內機械工業已初見端倪,原由幾個鐵器社組成的宿松縣中心機械廠,擴建為縣機械廠,製造簡易車床、飼料機、粉碎機、碾米機、脫粒機等。1963年至1965年,全縣工業生產產值、利稅逐年增加,設備日益改善,是縣工業穩定發展的時期。
1966年開始的十年「文化大革命」,將一批個體手工業當作資本主義尾巴割掉,全縣個體手工業瀕於絕跡,這期間又有15個手工業合作小組,不顧客觀條件,盲目升級,轉為社(廠),有13家社(廠)轉為地方國營,生產很不景氣,產值急劇下降。1968年產值僅750.63萬元,比1965年下降73.5%。
1976年後,全縣工業企業走「一廠辦多廠」和擴大新產品的內涵改造道路,一手抓太湖至宿松35千伏高壓輸變電建設,一手認真調整工業結構,全縣開始形成以糧、棉、油、水產、加工業為主導,以電器、建材、棉織、化工為骨幹,輔以二輕工業的工業布局。工業生產穩步發展,1979年,29家國營工業企業產值達2129.73萬元,利潤136.66萬元,稅金45.2萬元,15家二輕集體企業,產值412.04萬元,利稅27.2萬元。工業產值佔全縣工農業總產值的23.3%。
進入80年代,掀起了一個有縣辦、集體辦、鄉鎮辦,多層次、多渠道辦工業的熱潮,工業門類亦相應增多,現有電力、機械、電器、化工、采礦、陶瓷、建材、加工、食品、造船、棉織、印刷、被服鞋帽、竹編、雨傘、木器、包裝製品等,1985年,全縣獨立核算的工業企業有25個,職工1358人,產值2797萬元,創利稅197萬元。二輕企業12個,職工723人,產值287.13萬元,創利稅1萬元。工業總產值佔全縣工農業總產值的31.4%。
截止2013年末,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159戶,全年新增28戶。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2.3億元,比上年增長15.4%,其中輕、重工業分別增長12.6%和22.3%,從經濟類型看,股份制企業增長16.9%,高於全縣水平1.5個百分點,佔全縣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82.7%,對全縣工業的平穩增長舉足輕重。
全縣25個工業行業中21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增長。其中佔全縣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前三位的紡織服裝服飾業、紡織業和農副食品加工業分別增長19.4%、16.2%和-17.5%。五大支柱產業中,機械電子發展較快,增長32.3%,紡織服裝次之,增長18.1%,新興建材增長15.7%,礦產化工增長11.6%,低於全縣水平;農產品則出現負增長,下降2.7%。從比重來看,紡織服裝居首,佔40.7%,比上年增加1.1個百分點;礦產化工其次,佔14.9%,下降0.8個百分點,農產品佔比14.3%,下降2.6個百分點,機械電子佔比10.2%,提高1.5個百分點,新興建材佔比8%,下降0.2個百分點。全年規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62.2億元,增長18.2%;利稅17.8億元,增長20.2%,其中利潤12.6億元,增長22.4%。
全年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4.33億元,比上年增長10.3%。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22.9萬平方米,增加近17萬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積80.5萬平方米,增加10.5萬平方米。
宿松縣早在清代就有製造修理和飲食旅店等服務業,在城鄉設鋪營業,或走村串戶上門服務。50年代,服務業有所發展,1959年,人民公社化運動,受到一定抑制,有些改工務農。1979年後,集體、個體服務行業蓬勃興起,全縣恢復了各種服務性企業222個,從業者兩千餘人。
80年代初,縣政府為了發展商品經濟,改變農村產業結構,鼓勵農民進城經商務工,從事服務性行業。1984年底有農民1139人進入縣城和縣內其它集鎮,或從事商品經營,或開設飲食旅店,或擺攤設鋪修理,或從事家庭服務和從事傢具的製作、加工等。
1985年人均創利千元,另有1100名推銷員,一面幫助鄉鎮企業推銷產品,一面傳遞經濟信息,為鄉鎮企業創造了較好的經濟效益。此外,有1714個石、木匠(農民),組織27個建築服務公司,進城承包國家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建築工程,1985年產值637萬元,他們以良好的建築工藝和認真負責的服務態度,贏得了用戶的信任。

Ⅱ 宿松市屬於哪個省

它位於安徽省的西南部和長江中下游的北岸。蘇松縣毗鄰湖北、江西兩省。東側為望江縣湖,西臨黃梅縣,湖北奇春縣,東北與太湖縣接壤,東南與望江縣、南及長江的另一端,江西省彭澤縣。

其總面積為2393.53平方公里。它有9個鎮和13個鎮,登記人口為8735萬(2016年)。2017年,該地區的GDP為177億元,人均GDP為20263元,財政收入15.6億元,消費品零售總額70億元。

由於燕山運動的強烈影響,蘇松縣西北低,東南低,依次為中山、低山、山、崗、湖、平原的降序。

中國北方有兩條河流,第二大河流是涼亭河,南有長江,還有龍湖、大官湖、黃湖和湖。北部亞熱帶濕潤氣候具有明顯的季風、充足的光照、充沛的熱量、充沛的降水和短暫的霜凍期。

Ⅲ 安徽最窮的10個縣

安徽是周邊省份當中,經濟比較落後的。安徽的落後現狀,從部分縣市農村就可以看得出來。如果你不知道安徽哪個縣市農村比較落後、比較窮的話,我這里整理了一份名單:

一、宿松縣

宿松,是安徽省管縣,與江西、湖北交界。雖然宿松在2018年已經退出國家貧困縣名單,但宿松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還是比較低,只有11627元。

圖片

二、鳳陽縣

鳳陽,這座差一點成為都城的縣,一直以來,都比較貧窮。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1544元;因此,不少鳳陽縣只得出外謀生,戶籍78萬人,常住人口只有68萬。

三、太湖縣

太湖縣,是安徽自然風光比較美的縣,曾入選中國最美縣域榜單。可太湖那麼多旅遊景點,並沒有為太湖人帶來經濟收入,依然是個比較窮的地方。

四、泗縣

泗縣,是宿州市下轄縣之一。泗縣也是安徽最窮的縣,人均GDP只有2萬多一點,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更低,只有11455元。

五、臨泉縣

臨泉,是阜陽市下轄縣之一。臨泉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1342元。對於臨泉縣為什麼這么窮,很多人都想不通;因為這里是農業大縣,是安徽省農業產業化合作示範縣。

圖片

六、阜南縣

阜南縣與臨泉縣相鄰,也是阜陽是下轄縣,都是安徽的人口大縣。同時,阜南和臨泉一樣,都是安徽最窮的縣之一。

七、霍邱縣

霍邱,是六安市下轄縣之一,有120萬人口的霍邱縣,GDP總量只有227億,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更低,只有11165元。

八、金寨縣

金寨,是中國有名的將軍縣,也是安徽面積最大的縣。同時,金寨也是安徽農村可支配收入最低的縣之一,排名安徽倒數第三。

九、壽縣

壽縣,是淮南是下轄縣之一。壽縣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19年4月份才剛剛退出國家貧困縣之列。壽縣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很低,只有11056元。

圖片

十、石台縣

要說安徽哪個縣最窮?我認為沒有哪個縣可以與石台縣比了。石台縣,是池州市下轄縣。這個人口只有10萬的小縣城,GDP總量只有26億;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更低,才剛剛過萬,是安徽最窮的縣。

從以上安徽農村最窮的10個縣名單可以看出,大多數縣分布在安徽與河南交界的地方,這一帶是國家有名的貧困帶。

Ⅳ 安徽最窮的5個縣

1、宿松縣

宿松,是安徽省管縣,與江西、湖北交界。雖然宿松在2018年已經退出國家貧困縣名單,但宿松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還是比較低,只有11627元。

臨泉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1342元。對於臨泉縣為什麼這么窮,很多人都想不通;因為這里是農業大縣,是安徽省農業產業化合作示範縣。

Ⅳ 宿松有多少鄉鎮

截至2018年,宿松縣下轄9個鎮、13個鄉,另設有2個特殊管理區,縣政府駐孚玉鎮,全縣戶籍人口87.04萬人,常住人口62萬人。

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93.45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21.8:43.8:34.4,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為31404元,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80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27元。

地理坐標為東經115°52′—116°34′40″,北緯29°47′20″—30°25′30″。東與望江縣湖面毗連,南濱長江與江西省湖口縣、彭澤縣隔江相望,西和湖北省黃梅縣、蘄春縣接壤,北連太湖縣,面積2393.53平方公里。


(5)宿松經濟人均多少擴展閱讀

宿松縣地質構造屬於淮陰地質古大陸向南京拗陷過渡地帶的大別山山脈東部末端。對該縣地貌骨架和山川起奠定影響的是中生代以來的歷次構造運動,尤其是中生代晚期的燕山運動,故地貌主要受地質構造的控制。

形成了境內地勢由西北向東南逐漸降低,山地、丘陵、湖泊、平原依次排列的基本格局,自然差異明顯,其中西北部為山區,境內海拔800米以上山峰有8座,最高峰羅漢尖海拔1015.5米,為松杉竹茶主要產區;中部為丘陵,面積854平方公里,為該縣最大面積的自然類型區,為糧油主產區。

Ⅵ 宿松縣 屬於安徽省哪個市

宿松縣屬於安徽省安慶市。

位於皖、鄂、贛三省的結合部,地處長江下游之首的北岸,東與望江縣湖面毗連,南濱長江與江西省湖口縣、彭澤縣隔江相望,西和湖北省黃梅縣、蘄春縣接壤,北連太湖縣,總面積2394平方千米。

宿松是安徽文明古老縣份之一。宿松,含舊松茲之義。唐、宋、明、清初,隸屬幾經變更,建國後隸屬安慶地區、安慶市。宿松是革命老區,宿松人民在歷次革命斗爭中作出重大貢獻。

位置境域:

宿松縣位於安徽省西南邊陲的皖、鄂、贛三省的結合部,地處長江下游之首的北岸。地理坐標為東經115°52′~116°34′40″,北緯29°47′20″~30°25′30″。東與望江縣湖面毗連,南濱長江與江西省湖口縣、彭澤縣隔江相望,西和湖北省黃梅縣、蘄春縣接壤,面積2393.53平方千米。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宿松縣

Ⅶ 想了解一下安徽安慶宿松縣是不是很窮,知道的說下那邊的情況

不是特別窮,房價確實很低,但是經濟發展得還不錯,有一條很大的步行街叫園林步行街,當地特產棉花,所以主打發展輕工業,污染少環境很好,三省交界,交通便捷,著名的小孤山也在那,是個人傑地靈的好地方。

Ⅷ 安徽人均年收入的最低標準是多少,急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省政府決定,自2004年10月1日起,調整本省行政區域內勞動者最低工資標准和非全日制用工小時最低工資標准。現將調整後的標准通知如下:
一、最低工資標准
合肥市:市區410元(每人每月,下同),肥東縣、肥西縣330元,長豐縣310元。
淮北市:市區390元,濉溪縣320元。
亳州市:市區360元,渦陽縣、蒙城縣340元,利辛縣310元。
宿州市:市區360元,碭山縣、蕭縣、泗縣、靈璧縣310元。
蚌埠市:市區370元,懷遠縣、五河縣、固鎮縣310元。
阜陽市:市區370元,界首市、太和縣340元,阜南縣、臨泉縣、潁上縣310元。
淮南市: 田家庵區、大通區、謝家集區、八公山區390元,鳳台縣、潘集區、毛集試驗區330元。
滁州市:市區370元,天長市、來安縣、全椒縣、定遠縣、鳳陽縣、明光市320元。
六安市:市區360元,壽縣、霍邱縣、霍山縣、金寨縣、舒城縣和葉集鎮310元。
馬鞍山市:市區390元,當塗縣320元。
巢湖市:市區370元,無為縣、廬江縣、和縣、含山縣320元。
蕪湖市:市區370元,經濟開發區390元, 蕪湖縣、繁昌縣、南陵縣310元。
宣城市:市區360元,寧國市350元,廣德縣、績溪縣、涇縣320元,郎溪縣、旌德縣310元。
銅陵市:市區370元,銅陵縣320元。
池州市:市區(含九華山風景區)370元,青陽縣、石台縣、東至縣320元。
安慶市:市區360元,懷寧縣、桐城市、太湖縣、望江縣310元,宿松縣、樅陽縣、岳西縣、潛山縣290元。
黃山市:屯溪區(含黃山風景區)360元,黃山區、徽州區、休寧縣、祁門縣、歙縣、黟縣310元。
二、非全日制用工小時最低工資標准
合肥市:市區4.50元(每人每小時,下同),肥東縣、肥西縣3.60元,長豐縣3.40元。
淮北市:市區4.20元,濉溪縣3.50元。
亳州市:市區3.90元,渦陽縣、蒙城縣3.70元,利辛縣3.40元。
宿州市:市區3.90元,碭山縣、蕭縣、泗縣、靈璧縣3.40元。
蚌埠市:市區4.00元,懷遠縣、五河縣、固鎮縣3.40元。
阜陽市:市區4.00元,界首市、太和縣3.70元,阜南縣、臨泉縣、潁上縣3.40元。
淮南市: 田家庵區、大通區、謝家集區、八公山區�4.20�元,鳳台縣、潘集區、毛集試驗區�3.60元。
滁州市:市區4.00元,天長市、來安縣、全椒縣、定遠縣、鳳陽縣、明光市3.50元。
六安市:市區3.90元,壽縣、霍邱縣、霍山縣、金寨縣、舒城縣和葉集鎮3.4�元。
馬鞍山市: 市區4.20元,當塗縣3.50元。
巢湖市:市區4.00元,無為縣、廬江縣、和縣、含山縣3.50元。
蕪湖市:市區4.00元,經濟開發區4.20元,蕪湖縣、繁昌縣、南陵縣3.40元。
宣城市:市區3.9�元,寧國市3.8�元,廣德縣、績溪縣、涇縣3.50元,郎溪縣、旌德縣3.40元。
銅陵市:市區4.00元,銅陵縣3.50元。
池州市:市區(含九華山風景區)4.00元,青陽縣、石台縣、東至縣3.50元。
安慶市:市區3.90元,懷寧縣、桐城市、太湖縣、望江縣3.40元,宿松縣、樅陽縣、岳西縣、潛山縣3.20元。
黃山市:屯溪區(含黃山風景區)3.90元,黃山區、徽州區、休寧縣、祁門縣、歙縣、黟縣3.40元。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四年九月二十七日

Ⅸ 安慶市下轄八縣人口及人均GTP

這個嘛,只有兩個人知道,
一個是天,一個是地,沒有第三人知道的。
我告訴你,安慶大部份地方都比較窮,比較偏,GDP沒有辦法統計啊。很多都是估的。
至於人口嘛,也是一個大致數字。

懷寧縣 人口79萬。GDP51.6億 人均7548元。
樅陽縣 人口96萬。GDP57.7億 人均5990元。
潛山縣 人口57萬。GDP35.2億 人均6127元。
太湖縣 人口56萬。GDP29.2億 人均5236元。
宿松縣 人口80萬。GDP44.9億 人均5558元。
望江縣 人口60萬。GDP27.9億 人均4577元。

還有兩個地方的人口,本不屬安慶的,我也告訴你一下吧
安徽省岳西縣 人口40萬/GDP21.1億 人均5277元。
中國桐城市 人口74萬/GDP62.5億 人均8380元。

Ⅹ 安徽最窮的縣

安徽是周邊省份當中,經濟比較落後的。安徽的落後現狀,從部分縣市農村就可以看得出來。如果你不知道安徽哪個縣市農村比較落後、比較窮的話,我這里整理了一份名單:
一、宿松縣
宿松,是安徽省管縣,與江西、湖北交界。雖然宿松在2018年已經退出國家貧困縣名單,但宿松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還是比較低,只有11627元。
二、鳳陽縣
鳳陽,這座差一點成為都城的縣,一直以來,都比較貧窮。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1544元;因此,不少鳳陽縣只得出外謀生,戶籍78萬人,常住人口只有68萬。
三、太湖縣
太湖縣,是安徽自然風光比較美的縣,曾入選中國最美縣域榜單。可太湖那麼多旅遊景點,並沒有為太湖人帶來經濟收入,依然是個比較窮的地方。
四、泗縣
泗縣,是宿州市下轄縣之一。泗縣也是安徽最窮的縣,人均GDP只有2萬多一點,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更低,只有11455元。
五、臨泉縣
臨泉,是阜陽市下轄縣之一。臨泉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1342元。對於臨泉縣為什麼這么窮,很多人都想不通;因為這里是農業大縣,是安徽省農業產業化合作示範縣。
六、阜南縣
阜南縣與臨泉縣相鄰,也是阜陽是下轄縣,都是安徽的人口大縣。同時,阜南和臨泉一樣,都是安徽最窮的縣之一。
七、霍邱縣
霍邱,是六安市下轄縣之一,有120萬人口的霍邱縣,GDP總量只有227億,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更低,只有11165元。
八、金寨縣
金寨,是中國有名的將軍縣,也是安徽面積最大的縣。同時,金寨也是安徽農村可支配收入最低的縣之一,排名安徽倒數第三。
九、壽縣
壽縣,是淮南是下轄縣之一。壽縣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19年4月份才剛剛退出國家貧困縣之列。壽縣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很低,只有11056元。
要說安徽哪個縣最窮?我認為沒有哪個縣可以與石台縣比了。石台縣,是池州市下轄縣。這個人口只有10萬的小縣城,GDP總量只有26億;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更低,才剛剛過萬,是安徽最窮的縣。
從以上安徽農村最窮的10個縣名單可以看出,大多數縣分布在安徽與河南交界的地方,這一帶是國家有名的貧困帶。
拓展資料:
截止到2019年5月,安徽省18個貧困縣(市、區)已退出貧困縣序列。
此次退出的貧困縣分別是:潁上縣、壽縣、潛山市、宿松縣、碭山縣、靈璧縣、泗縣、六安市裕安區、舒城縣、利辛縣、渦陽縣、宿州市_橋區、阜陽市潁泉區、阜陽市潁州區、太和縣、界首市、定遠縣、六安市金安區等。


閱讀全文

與宿松經濟人均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離開日本多久健康保險重新記錄 瀏覽:897
滕州美女快餐便宜多少錢 瀏覽:381
一種健康的生活的英文是什麼 瀏覽:939
騰訊健康怎麼查詢其他人接種疫苗記錄 瀏覽:579
18歲的故事有哪些 瀏覽:497
金牛座夫妻婚姻指數是多少 瀏覽:483
情人的家庭事業不順怎麼辦 瀏覽:895
那些嗯有都有哪些好看的愛情劇 瀏覽:171
744愛情里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845
屬相兔子的女人婚姻如何 瀏覽:833
怎麼測一個人的幸福 瀏覽:548
沒陽光怎麼養幸福樹 瀏覽:212
經濟條件好是指有多少財源 瀏覽:73
如何將你的日常筆記變成小說故事 瀏覽:774
如何寫故事生動 瀏覽:78
家庭挺幸福的人為什麼會婚外情 瀏覽:414
日喀則事業編工資多少 瀏覽:225
茶廠的經濟來源是什麼 瀏覽:698
屬豬女的婚姻配什麼生肖好 瀏覽:7
東北經濟開發區在哪裡 瀏覽: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