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報稅是怎麼個過程都有哪幾種報稅的方式如何選擇
1、增值稅、營業稅、城建稅等次月10日內為限期繳納期限;
2、企業所得稅季後15日內(當地稅務機關確認按月繳納的,次月10日)為限期繳納期限,匯算清繳期限為4個月;
3、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按當地稅務機關的規定期限繳納(各地一般一年兩次等規定不一)。
4、限期繳納最後一日,遇到休息日,順延一日;遇到長假(春節、五一、十一節),按休息日順延;
5、滯納金按天加收萬分之五;
6、經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繳納後仍未繳納的,稅務機關可處於罰款。
7、目前主要是上門申報與網上申報兩種。有條件選擇網上申報,沒有條件就上門申報。
❷ 個人所得稅的申報方式有兩種,分別有什麼區別該怎麼選
個人所得稅的申報方式有兩種,即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和綜合所得年度自行申報。
1、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
主要是指一些以工資薪金收入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工作者,可以有扣繳義務人,也就是用人單位,進行預扣預繳。
扣繳義務人正常來講,都是統一用5000元的個人所得稅納稅起征點進行計稅。它不會掌握我們專項附加扣除申報的個人信息,這也是從個人信息保密的角度出發的。
2、綜合所得年度自行申報
綜合所得主要指的是工資薪金所得、勞務費收入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四項收入合一的綜合收入。
勞務費收入所得現在仍然是800元以內免稅,800元以上20%稅率。4000元以上扣除20%的減除費用後,按照20%稅率計稅。2萬元到5萬元的部分,30%稅率;五萬元以上,40%稅率。
很明顯,預扣預繳的稅率非常高。對於月收入不過萬元的自媒體來說,很明顯是需要退稅的。
❸ 如何選擇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方式
個人所得稅選擇申報方式的方法:1、納稅人可以採取數據電文、郵寄等方式申報,也可以直接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或者採取符合主管稅務機關規定的其他方式申報。2、納稅人採取數據電文方式申報的,應當按照稅務機關規定的期限和要求保存有關紙質資料。3、納稅人採取郵寄方式申報的,以郵政部門掛號信函收據作為申報憑據,以寄出的郵戳日期為實際申報日期。4、納稅人可以委託有稅務代理資質的中介機構或者他人代為辦理納稅申報。
【法律依據】
《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辦法(試行)》第二十一條納稅人可以採取數據電文、郵寄等方式申報,也可以直接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或者採取符合主管稅務機關規定的其他方式申報。第二十二條納稅人採取數據電文方式申報的,應當按照稅務機關規定的期限和要求保存有關紙質資料。第二十三條納稅人採取郵寄方式申報的,以郵政部門掛號信函收據作為申報憑據,以寄出的郵戳日期為實際申報日期。第二十四條納稅人可以委託有稅務代理資質的中介機構或者他人代為辦理納稅申報。
❹ 個稅改革後,這兩種申報方式應該如何選擇
選擇由扣繳單位代扣繳比較方便,每個月申報時自動扣除。如果選擇自行申報,那每個月單位申報時不會扣繳,多交的稅款需要年度匯算清繳,申報後辦理退稅。匯算清繳期為下一年的4月1日至6月30日,如果沒有辦理,就沒辦法退稅了。
❺ 個人所得稅app申報方式怎麼選
進入APP首頁能看到可抵扣的六項的申報入口,納稅人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相應的抵扣項下進行申報。進入報前會提示需要准備的各項信息,然後按操作步驟填寫即可,不過填寫到最後一頁「申報方式」時需要申報人選擇申報方式。申報方式分為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還是綜合所得年度自行申報兩種。按照APP上的官方解釋,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的,扣繳義務人為您辦理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申報時,需事先下載您本次提交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綜合所得年度自行申報的,本次提交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可在綜合所得年度自行申報中進行稅前扣除。對於這一解釋,有的朋友還是會存在疑惑,到底個人所得稅申報方式怎麼選,是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還是綜合所得年度自行申報?簡單來說,選擇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的,意味著通過公司來代扣,適合上班族,選擇這項後單位會獲得你的申報信息,幫你申報幫你代扣,年終不需要再進行核算和申報,對於上班族來說比較省事。如果選擇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需要確認扣繳義務人也就是單位的全稱,如果沒有現單位的信息,需要新增,輸入單位的社會信用代碼即可,這個社會信用代碼可以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雖然單位獲得的你的申報信息是經過脫敏,但有的朋友並不希望單位知道你具體的申報項,那麼也可選擇綜合所得年度自行申報。還有一些靈活就業者,或者納稅人沒有固定單位發放固定工資,或者以其他形式發放的,也建議選擇綜合所得年度自行申報,年終核算扣繳。
❻ 個稅申報方式選哪個
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這種是向單位申報個人信息,每個月稅務機關會把專項附加扣除相關信息全量推送至單位,單位可以從代扣繳軟體獲取員工已經報送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並從中計算出員工應預扣預繳的稅款,再向稅務機關辦理全員全額納稅申報。
綜合所得年度自行申報:這種是直接向稅務機關申報,即每個月單位發放工資時正常扣稅,然後由納稅人自行在第二年去稅務機關辦理匯算清繳,並將有關信息提供給稅務機關,讓稅務部門其辦理退稅。
(6)經濟師報稅如何選擇申報方式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對納稅人隨意變更申報地點,又不報原主管稅務機關備案的行為,現行辦法沒有規定如何處理。在實踐中,選擇納稅地點容易被納稅人作為逃避納稅義務的手段,也易導致地區間稅收惡性競爭。如果納稅人變更申報地點不報原主管稅務機關備案,原主管稅務機關也無法按規定將納稅人的信息傳遞給新的主管稅務機關。
由於稅務機關內部有徵收、管理、稽查等多個環節,納稅人的收入信息在各環節資料的移送過程中隨時都有泄密的可能。納稅人的信息資料若被外人知悉並被惡意利用,將會給納稅人以及扣繳義務人造成損失。對此盡管《辦法》有規定但缺乏具體的操作規范,納稅人難以進行有效監督。
❼ 選擇申報方式如何選擇
個稅選擇申報方式的選擇具體如下:
1、納稅人可以在地稅機關的網站上進行申報;
2、可以郵寄申報;
3、可以直接到地稅機關的辦稅服務廳進行申報;
4、採取符合主管稅務機關規定的其他方式申報。
如果納稅人未在規定期限內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情節嚴重的,可以處2000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如果納稅人不進行納稅申報,因此造成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並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二十六條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可以直接到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或者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也可以按照規定採取郵寄、數據電文或者其他方式辦理上述申報、報送事項。第二十七條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不能按期辦理納稅申報或者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的,經稅務機關核准,可以延期申報。
經核准延期辦理前款規定的申報、報送事項的,應當在納稅期內按照上期實際繳納的稅額或者稅務機關核定的稅額預繳稅款,並在核準的延期內辦理稅款結算。
❽ 個人所得稅選擇申報方式應該選哪個
現在個人所得稅申報比較簡單了,只需要下載個稅申報APP,在手機上就能夠進行操作了。
綜上所述,現在個稅申報在手機上進行更加的方便,在申報個稅的時候,把能夠抵扣的項目填全了,然後把一次性大額獎金選擇綜合計算,這樣下來,有可能少交個稅,如果自己有扣過稅的稿費等收入,還有可能退稅。
❾ 個人所得稅申報方式怎麼選
個人所得稅APP主要有兩種申報方式: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和綜合所得年度自行申報!
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和綜合年度所得自行申報。他們的區別就是,扣繳義務人申報是。綜合年度所得自行申報就是暫時先不扣,自己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辦理匯算清繳,多退少補。
一、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
扣繳義務人為您辦理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申報時,需事先下載本次提交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
1、每個月都可以享受優惠;
2、單位負責申報,要把自己家所有隱私交給公司,讓公司代繳。
二、綜合所得年度自行申報
提交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可在綜合所得年度自行申報中進行稅前扣除!
1、自行申報就是每個月沒有優惠,第二年返還;
2、保護自己隱私;
3、影響現金流。
(9)經濟師報稅如何選擇申報方式擴展閱讀:
綜合所得稅年度匯算清繳:
綜合所得年度應納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專項扣除-6萬元-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稅率-年度速算扣除數。
綜合所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80%+稿酬所得*80%*70%。
當年要補繳或者退稅額=年度應納個稅-年中綜合所得已申報預繳的稅款。
注意,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論個人實際工作是否為12個月,均應當按照6萬元扣除基本減除費用。
納稅人在按年計算綜合所得的情況下,納稅人無論是否取得工資薪金所得,都需要維持基本的生計費用,因此不宜因為其某個月未任職未取得工資薪金所得而中斷其扣除基本減除費用。
❿ 個稅申報方式選擇哪個更合適
具體由納稅人自行選擇採取何種方式進行個人所得稅的申報。具體方式是:
一、納稅人可以採取數據電文、郵寄等方式申報。
二、納稅人可以直接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
三、 納稅人可以委託有稅務代理資質的中介機構或者他人代為辦理納稅申報。
《個人所得稅法》第九條規定,個人所得稅以所得人為納稅人,以支付所得的單位或者個人為扣繳義務人。 納稅人有中國公民身份號碼的,以中國公民身份號碼為納稅人識別號;納稅人沒有中國公民身份號碼的,由稅務機關賦予其納稅人識別號。扣繳義務人扣繳稅款時,納稅人應當向扣繳義務人提供納稅人識別號。
拓展資料:
稅收是指國家為了向社會提供公共產品、滿足社會共同需要、按照法律的規定,參與社會產品的分配、強制、無償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規范形式。稅收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政策工具。
稅收特徵
稅收與其他分配方式相比,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的特徵,習慣上稱為稅收的「三性」。
1、強制性
稅收的強制性是指稅收是國家以社會管理者的身份,憑借政權力量,依據政治權力,通過頒布法律或政令來進行強制徵收。負有納稅義務的社會集團和社會成員,都必須遵守國家強制性的稅收法令,在國家稅法規定的限度內,納稅人必須依法納稅,否則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這是稅收具有法律地位的體現。強制性特徵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稅收分配關系的建立具有強制性,即稅收徵收完全是憑借國家擁有的政治權力;另一方面是稅收的徵收過程具有強制性,即如果出現了稅務違法行為,國家可以依法進行處罰。
2、無償性
稅收的無償性是指通過征稅,社會集團和社會成員的一部分收入轉歸國家所有,國家不向納稅人支付任何報酬或代價。稅收這種無償性是與國家憑借政治權力進行收入分配的本質相聯系的。
3、固定性
稅收的固定性是指稅收是按照國家法令規定的標准徵收的,即納稅人、課稅對象、稅目、稅率、計價辦法和期限等,都是稅收法令預先規定了的,有一個比較穩定的試用期間,是一種固定的連續收入。對於稅收預先規定的標准,征稅和納稅雙方都必須共同遵守,非經國家法令修訂或調整,征納雙方都不得違背或改變這個固定的比例或數額以及其他制度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