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山西經濟園區是什麼

山西經濟園區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7-18 09:46:49

① 從自然,經濟,行政區域來介紹山西省高平市

高平,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的故里,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長平之戰的發生地,太行太岳革命老區和聞名全國的「煤鐵之鄉」、「黃梨之鄉」、「生豬之鄉」和「上黨梆子戲劇之鄉」。高平春秋時稱泫氏,戰國時稱長平,北魏至今稱高平。1993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全市總面積960平方公里。約占共和國版圖的萬分之一,轄16個鄉(鎮、街道辦事處)、461個行政村(居委會)、48萬人口。

三條龍型鏈條:按照發展現代農業的要求,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農業產業化為方向,以改善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為重點。堅持「三種」(種菜、種桑、種果)、「三養」(養豬、養蠶、養兔)、「三加工」(生豬加工、果蔬加工、絲麻加工)的工作思想,拉長加粗三條龍型產業鏈,為新農村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一是依託江蘇雨潤集團,抓好生豬產業鏈建設。江蘇雨潤集團200萬頭生豬屠宰加工冷鮮肉項目是我市引進的一個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項目。圍繞雨潤集團生豬屠宰加工項目,我市對生豬產業發展進行了科學規劃,市財政每年拿出1000萬元扶持生豬產業發展,年生豬出欄已經達到130萬頭。同時,不斷延伸拉長加粗生豬產業鏈條,大力發展飼料工業和沼氣建設,使生豬產業鏈不斷發展壯大。二是依託廈普賽爾飲料有限公司,抓好果蔬產業鏈建設。廈普賽爾飲料有限公司通過十幾年的發展,已經初具規模和實力,年生產能力達10萬噸。在廈普賽爾飲料公司的輻射和帶動下,全市共發展溫室大棚3300餘棟,種植果樹5萬余畝,鈣果1600餘畝,果品年產量達8萬噸。三是依託絲麻集團的組建,抓好蠶桑產業鏈建設。以吉利爾服飾公司為龍頭,整合紅萍服飾、今典、山丹、南陽兔業服飾等絲麻服飾加工企業,積極組建絲麻集團。目前,吉利爾服飾年產100萬套特色絲綢絲麻服裝家紡擴改項目正在緊張建設中。同時,我市出台相關政策,鼓勵扶持農民栽桑養蠶,大力發展蠶桑產業,目前桑園總量達到1.5萬畝。

七大園區:按照「區域化、規模化、集約化、高效化」的現代經濟發展理念,我市提出了打造七大經濟區塊的規劃藍圖,即煤化工園區、生物醫葯飼料園區、冶鑄建材機械製造園區、輕工食品園區等四大工業園區和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南北兩大物流園區、文化產業園區,形成工業、農業、服務業三產齊頭並進、共同發展的良好格局。一是西部化工業園區。由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編制完成了《山西省高平市西部化工園總體發展規劃總報告》。現在主要有天脊中化高平化工有限公司、晉豐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丹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興高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完成投資累計達38億元,形成了年產112萬噸尿素、20萬噸甲醇、40萬噸焦碳、3億度電等大宗煤炭加工轉化能力。目前,正在加緊500萬噸煤礦和4×600兆瓦電廠煤電一體化項目的核准工作,積極做好入駐園區的各項准備。二是冶鑄機械製造園區。現已入駐泫氏鑄業集團、三甲煉焦有限公司、福鑫鐵合金、日本石川制鐵、天坤特材、昌平煤機、鳳陽建材等企業和項目。依託這些企業,穩步推進「洗煤煉焦鑄造機械加工」產業鏈的延伸,做大「爐渣爐渣水泥新型建材」產業鏈,建成上下游關聯度高、協作性強的一流園區。三是輕工食品工業園區。由山西省輕工設計院編制的《高平市輕工業園區規劃》已完成。目前已有江蘇雨潤集團投資的高平新勝肉類食品有限公司、山西廈普賽爾食品飲料股份有限公司、高平市正易農牧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浙江采源反光材料廠、吉利爾服飾公司、金瀾絲紡有限公司入駐。這些企業帶動了農產品加工產業鏈的迅猛發展,將園區建設成為勞動密集型特徵明顯、安排就業崗位較多的輕工產業體系。四是醫葯生物飼料園區。現已有七佛山制葯、糠醛糠醇、丹陽橡膠、飼料加工、上海傑隆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投資的神隆氏動物源性蛋白加工、生物制葯、飼料加工等項目入駐。該園區將以技術研發和新產品開發為重點,努力形成產、學、研為一體的高科技園區。五是現代農業示範園區。按照「循環農業」的發展理念,構建了「豬-沼-糧-菜-果」的高效農業產業鏈,同時積極開發「休閑農業」「觀光農業」等新型農業模式。六是南北兩個物流園區。南部是為生產服務的物流園區,北部是建材、建築用品物流園區。七是文化產業園區。就是把黑陶、刺綉、剪紙、麵塑等高平特色工藝文化產品匯集到一起,進行集中生產、銷售、體驗等。

② 山西省太原經濟技術開發區屬於太原市哪個區

地理位置屬於小店區 但是它是獨立的區域管理 歸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管轄 不接受小店區管理

③ 山西一群兩區三圈指的是什麼

山西一群兩區三圈指的是:一群指山西中部城市群,兩區指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和山西轉型綜改示範區,三圈指晉北、晉南、晉東南城鎮圈。

2021年10月25日上午,山西省第十二次代表大會隆重開幕。報告中指出,全省要形成「一群兩區三圈」的城鄉區域發展新布局。

打造高質量城鎮圈,積極貢獻晉城方案

將中部城市群、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山西綜改示範區,還有在建設的高質量城鎮圈協同聯動,推動晉東南城鎮圈與中原城市群合作發展。

晉城作為我省通往中原的重要門戶,是我省優化城鄉區域發展布局中的重要一環。晉城優越的氣候環境、豐富的文旅資源、良好的區域位置、獨特的民宿物產,為農林文旅康養產業融合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④ 山西轉型綜改示範區包括什麼園區

由太原市和晉中市內的學府產業園區、唐槐產業園區、太原武宿綜合保稅區、晉中匯通產業園區[12]等4個國家級開發區,陽曲產業園區、晉中新能源汽車園區、山西科技創新城等3個省級開發區以及山西大學城產業園區,並新設立瀟河產業園區共9個產學研園區組成,且將向南、向北建立擴展區。https://right.bdstatic.com/vcg/creative/.jpg山西綜改區總規劃面積為589.57平方公里。山西綜改區從空間上分為3大片區北部陽曲產業園、中部產業整合區、南部瀟河產業園區。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範區和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將打造為山西中部城市群發展的南北引擎,構建太原市一體兩翼發展格局。

⑤ 太原市有幾個開發區

太原經濟技術開發區 太原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 山西太原工業園區(又稱太原民營經濟開發區,分為基礎區,陽曲新區) 太原不銹鋼產業園區 山西清徐經濟開發區
其中太原經濟技術開發區,太原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是國家級開發區。山西太原工業園區(基礎區,陽曲新區) 太原不銹鋼產業園區 山西清徐經濟開發區是省級開發區。

⑥ 中國的七大經濟區的 經濟狀況及市場!

全國分為七大經濟區,分別為:環渤海經濟圈(北京、天津、河北、山東)、珠三角經濟區(廣東、海南、福建)、長三角經濟區(上海、江蘇、浙江)、中部6省綜合經濟區(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大西南綜合經濟區(重慶、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大西北綜合經濟區(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內蒙古)、東北綜合經濟區(遼寧、吉林、黑龍江)。

1.環渤海經濟區。以北京、天津、沈陽、大連、濟南、青島、石家莊、唐山、太原、呼和浩特等城市為核心,座落於東北亞的中心,是國家政策引導發展的重點區域。

①區域優勢。一是明顯的區位優勢,該區地處全國政治、文化中心和沿海對外開放的中北段,又處東北亞中心,為該區帶來極強的經濟輻射潛力;二是明顯的人才優勢,這里科技、教育水平高,是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最理想的地區之一;三是交通優勢,擁有全國密度最高的交通網路和獨特的港群(大連、營口、唐山、天津、黃驊、煙台、威海、青島等港口),沈大、京津、濟青、京石、太舊、濟德等高速公路,也將使該區有希望最先在中國建成區域性高速公路網地區;四是礦產資源豐富,品種多樣,石油、鐵礦、煤炭、海洋資源在全國均占重要地位。

②專門化部門。該區具有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石油、石油化工與海洋化工、鋼鐵、機械、電子、輕紡及棉花、水產品在全國占重要地位。今後除發揮現有工業潛力之外,宜充分利用智力資源,大力發展微電子、光學、計算機、生物工程新材料等知識技術密集型產業,同時在農業開發上集中力量建設河北、山東的糧棉果和海水捕撈與養殖基地,加快北京、天津的產業結構調整和第三產業的發展。
2.東北經濟區。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和內蒙古東部盟市。

①區域特點。東北區地處東北亞開放地帶,石油化工、礦冶機電設備、交通運輸設備製造在全國居突出地位。這里資源豐富而且地域組合條件好,石油鐵礦、煤炭及糧食、甜菜、原木、畜產品均在全國占較大比重,水資源在我國北方也屬豐裕。擁有比較發達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網。

②專門化部門。東北區是以石油化工、鋼鐵、礦冶機電設備、汽車製造、森林工業為主導產業的全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和糧食、原木、甜菜、畜牧產品的重要基地。今後的方向除了加速現有工業企業的技術改造和體制改革外,充分利用地處東北亞經濟圈中部的有利地理位置,積極發展外向型經濟。

3.長江三角洲及沿江經濟區。包括長江三角洲14個市和沿江28個地市,面積約33×104平方千米,人口1.68億。

①區域特點。全國最大的經濟技術核心區,這里礦產資源不足,但農業發展水平和商業化程度較高,水資源比較豐富,地理位置和交通運輸條件優越,藉助長江和江河湖海相通的優勢,成為內聯中、西部的中國與亞太經濟區的結合部,以地方農副產品資源優勢建立起以輕紡工業為主、輕重工業均較發達的綜合經濟區。該區在科技文化水平、內外貿易的發達程度上都居全國領先地位。

②專門化部門。長江三角洲地區以製造業為主體,重化工業比較發達,汽車、鋼鐵、石化等產值佔全國同類行業的1/3~1/2;沿江地區以紡織、輕工業為主,重化工業比較發達。在城市化進程中,該區第三產業發展加快,是全國最大的對外開放基地。今後的方向宜積極開拓光導纖維、激光、生物工程、海洋工程等新技術,重點發展微電子、汽車、造船、發電設備、通訊設備、儀器儀表、乙烯及後續加工材料和深加工、輕紡產品等,並積極發展第三產業,使之成為重要的人才培養中心與金融、貿易、信息中心。

4.中部五省經濟區。包括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面積87.12×104平方千米,人口3.13億。

①區域特點。地處中國中部地帶中段,是我國經濟發達地帶向西部的過渡帶和上海、連雲港、廣州三個對外開放「窗口」的連接地帶。水土光熱等自然條件優越,農業發達;有色金屬、水能、鐵、非金屬等資源比較豐富;經濟和科技力量比較雄厚;交通運輸條件便利。

②專門化部門。該區為我國重要的農業基地,水稻、棉花、淡水產品、油菜籽等主要農產品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冶金、機械、化工、紡織等部門已成體系,今後的重點是以大運量、高耗水工業為主體,建立由冶金、紡織、汽車、化工等組成的沿江工業地帶,擔負起我國經濟開發中「承東啟西」的橋梁和基地作用。

5.東南沿海經濟區。目前包括廣東、福建兩省和浙江南部沿海地區,今後可將港、澳、台劃入。目前該區面積29.93×104平方千米,人口9800萬。

①區域特點。該區位於東南沿海,與港、澳、台毗鄰,海外僑胞眾多,在開展對外經濟技術合作方面有著特殊的有利條件,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和經濟特區集中的地帶。地處熱帶、亞熱帶,水熱條件良好,是我國熱帶經濟作物產地;錳及有色金屬、水能資源比較豐富。經濟已有相當基礎,是中國收入水平最高的地區。

②專門化部門。地方資源為該區奠定了

⑦ 中國有幾個經濟區分別是什麼

中國十大經濟區所指:東北綜合經濟區、北部沿海綜合經濟區、東部沿海綜合經濟區、東南沿海綜合經濟區、黃河上中游綜合經濟區、長江上中游綜合經濟區、珠江上中游綜合經濟區、內蒙古綜合經濟區、新疆綜合經濟區、青藏高原綜合經濟區。

針對現行東、中、西三大地帶的劃分經濟區方案存在的一些明顯缺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報告提出,在統籌區域發展的要求和區域一體化進程加速發展的情況下。

有必要在「三大地帶」劃分方案的基礎上,重新考慮劃分中國的經濟區,即將全國劃分為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四大經濟區域。

(7)山西經濟園區是什麼擴展閱讀:

一、東北地區及東部沿海地帶分為4個經濟區:

1.東北經濟區:包括遼寧、吉林和黑龍江3省。重點是建設成為全國重型裝備和設備製造業基地,保持能源原材料製造業基地的地位。

農業以玉米、大豆和甜菜為主,建設成為全國性的專業化農產品生產基地。

2.北部沿海經濟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和山東4省市。充分發揮人才、知識密集以及信息中心的優勢地位,建設成為全國最有實力的高新技術研發和製造中心;

以京津冀城市群和山東半島城鎮群為依託,加速區域一體化進程,盡快形成中國又一個具有世界影響的城鎮群。

3.東部沿海經濟區,或長江下游綜合經濟區:包括上海、江蘇和浙江三省市。

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世界性金融中心,全國最具影響力的多功能的製造業中心,特別是輕工業裝備產品製造中心,以及高新技術研發和製造中心。

4.東南沿海經濟區:包括廣東、福建、海南3省。

建設成為全國最重要的外向型經濟發展的基地,消化國外先進技術的基地,以及全國最大最重要的高檔耐用消費品非耐用消費品生產基地,具有全國意義的高新技術產品製造中心。

二、中西部地帶分為3個經濟區:

1.黃河上中游經濟區:包括陝西、甘肅、寧夏、山西與河南5省區。建設成為全國最大的煤炭開采和煤炭深加工基地,天然氣和水能開發基地、鋼鐵工業基地、有色工業基地。

以西安、蘭州為核心進一步聚集生產要素,建成中西部裝備製造業中心、高新技術產業密集發展區。

2.長江上中游經濟區:包括四川、重慶、湖北、湖南、安徽和江西等6省市。建設以水稻和棉花為主的農業地區專業化生產基地,以及建立在農產品基礎上的深加工工業。

建設以鋼鐵和有色冶金為主的原材料基地,以及全國第三大汽車工業基地(武漢)以及其它交通設備工業基地(重慶的摩托車製造)。

3.珠江上中游經濟區:包括雲南、貴州和廣西3省區。建設成為中草葯和生物製品研發與生產基地,以桂林山水、昆明春城風光、貴州黃果樹瀑布以及少數民族風情為特色內容的沿珠江旅遊風景帶。

三、遠西部地帶分為3個經濟區:

1.內蒙古經濟區:包括內蒙古1省區。充分發揮煤炭、天然氣和水能等能源資源的優勢,強化資源的大規模開采力度,盡快成為全國新的能源生產基地;

積極發展高載能原材料工業;保護和利用好天然草場資源,減少牧民數量,實行集約化的家庭庄園式開發利用,積極發展沙產業,建設若干沙產業基地。

2.新疆經濟區:包括新疆1省區。建設全國最大的棉花生產基地,大力發展綠洲農業,建設具有優勢的瓜果、棉花和西紅柿種植業生產基地;

加快發展農產品深加工工業,如葡萄酒釀造業、果品加工業和紡織業;加強石油天然氣資源的勘探與開發,建設全國石油生產最大的接續地;建立沙產業基地。

3.青藏高原經濟區:包括青海和西藏2省區。主要任務是世界屋脊的生態環境保護。選擇優勢資源(如天然氣、鹽湖資源、有色金屬開采等)開發,並採取保護式的開發方式,避免小規模、分散式的資源開發模式。

發展現代草原畜牧業,圍欄畜牧業,以及特色民族風情旅遊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十大經濟區



⑧ 全國八大經濟區是哪幾個

八大綜合經濟區具體構想
1.東北綜合經濟區遼寧、吉林、黑龍江:重型裝備和設備製造業基地;保持能源原材料製造業基地的地位;全國性的專業化農產品生產基地;
2.北部沿海綜合經濟區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最有實力的高新技術研發和製造中心之一;加速區域一體化進程;
3.東部沿海綜合經濟區上海、江蘇、浙江:最具影響力的多功能的製造業中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區之一;
4.南部沿海經濟區福建、廣東、海南:最重要的外向型經濟發展的基地;消化國外先進技術的基地;高檔耐用消費品和非耐用消費品生產基地;高新技術產品製造中心;
5.黃河中游綜合經濟區陝西、山西、河南、內蒙古:最大的煤炭開采和煤炭深加工基地、天然氣和水能開發基地、鋼鐵工業基地、有色金屬工業基地、奶業基地;
6.長江中游綜合經濟區湖北、湖南、江西、安徽:以水稻和棉花為主的農業地區專業化生產基地及相關深加工工業;以鋼鐵和有色冶金為主的原材料基地;武漢「光谷」和汽車生產基地;
7.大西南綜合經濟區雲南、貴州、四川、重慶、廣西:以重慶為中心的重化工業和以成都為中心的輕紡工業兩大組團;以旅遊開發為龍頭的「旅遊業-務業-旅遊用品生產」基地;
8.大西北綜合經濟區甘肅、青海、寧夏、西藏、新疆:重要的能源戰略接替基地;最大的綜合性優質棉、果、糧、畜產品深加工基地;向西開放的前沿陣地和中亞地區經濟基地和特色旅遊基地。

⑨ 山西原平循環經濟工業園區戰略性總體規劃內容是什麼

原平市循環工業園區分兩期進行建設。經過三至五年建設開發園區一期工程,面積達到20平方公里;未來五至十年,規劃建設園區二期工程;面積達到30平方公里。目前,已有200萬噸焦化及新型煤化工項目、百萬噸短流程鑄造項目、千萬噸洗煤項目等5個項目入駐開工,總投資115億元,現已累計完成投資5億元。光伏產業高新技術園太陽能光電供電設備項目、秸稈焚燒熱電聯產項目等5個項目簽約並進入辦理相關手續階段,總投資321.2億元。

閱讀全文

與山西經濟園區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注冊會計師經濟法考試在哪裡學 瀏覽:398
幸福時光什麼時候拍攝 瀏覽:285
什麼蛇最幸福 瀏覽:396
江蘇經濟有多少發達 瀏覽:299
離開日本多久健康保險重新記錄 瀏覽:897
滕州美女快餐便宜多少錢 瀏覽:381
一種健康的生活的英文是什麼 瀏覽:939
騰訊健康怎麼查詢其他人接種疫苗記錄 瀏覽:579
18歲的故事有哪些 瀏覽:497
金牛座夫妻婚姻指數是多少 瀏覽:483
情人的家庭事業不順怎麼辦 瀏覽:895
那些嗯有都有哪些好看的愛情劇 瀏覽:171
744愛情里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845
屬相兔子的女人婚姻如何 瀏覽:833
怎麼測一個人的幸福 瀏覽:548
沒陽光怎麼養幸福樹 瀏覽:212
經濟條件好是指有多少財源 瀏覽:73
如何將你的日常筆記變成小說故事 瀏覽:774
如何寫故事生動 瀏覽:78
家庭挺幸福的人為什麼會婚外情 瀏覽: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