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重慶巴南區有哪幾個鄉鎮,經濟發展好點的是哪幾個
巴南區轄2個街道、19個鎮:魚洞街道、李家沱街道、花溪鎮、南泉鎮、界石鎮、一品鎮、南彭鎮、惠民鎮、安瀾鎮、跳石鎮、木洞鎮、雙河口鎮、麻柳嘴鎮、豐盛鎮、二聖鎮、東泉鎮、姜家鎮、天星寺鎮、接龍鎮、石灘鎮、石龍鎮
魚洞和李家沱就不用說了,肯定是巴南區的經濟中心。除此之外界石、一品的經濟較好。
界石地處要塞,扼重慶主城南大門. 界石交通優勢明顯,上界、渝黔、渝湘、繞城四條高速公路橫貫全境,半小時內可達主城各地。
一品鎮1996年被列為重慶市都市外圍十一個組團之一,劃入重慶市都市發達經濟圈,城鎮規劃面積為6平方公里,現市政基礎設施逐漸完善,公路四通八達,210國道、渝黔高速和規劃中的重慶二環高速公路均通過鎮境,並留有開口轉盤,被稱為三條公路交匯的「金三角、西南出海大通道」。
⑵ 岳池有哪些鄉鎮
岳池縣轄18個鎮、25個鄉:九龍鎮、坪灘鎮、酉溪鎮、顧縣鎮、苟角鎮、石埡鎮、羅渡鎮、中和鎮、花園鎮、白廟鎮、龍孔鎮、鎮裕鎮、同興鎮、興隆鎮、秦溪鎮、天平鎮、喬家鎮、裕民鎮、新場鎮、鎮龍鄉、排樓鄉、東板鄉、雙鄢鄉、長田鄉、魚峰鄉、大石鄉、賽龍鄉、臨溪鄉、粽粑鄉、斷橋鄉、西板鄉、普安鄉、大佛鄉、伏龍鄉、北城鄉、嘉陵鄉、石鼓鄉、平安鄉、團結鄉、恐龍鄉、黃龍鄉、朝陽鄉、花板鄉、齊福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1062585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九龍鎮 129975 花園鎮 30013 坪灘鎮 36165 龍孔鎮 26203 鎮裕鎮 14685 白廟鎮 45228 酉溪鎮 28569 同興鎮 15300 興隆鎮 26527 秦溪鎮 19497 顧縣鎮 37771 苟角鎮 49322 天平鎮 35103 石埡鎮 43409 喬家鎮 30157 羅渡鎮 26614 裕民鎮 33408 中和鎮 28790 新場鎮 30020 朝陽鄉 14618 北城鄉 12441 鎮龍鄉 13367 粽粑鄉 21662 斷橋鄉 31054 排摟鄉 16959 西板鄉 21758 嘉陵鄉 10489 石鼓鄉 10480 平安鄉 9960 恐龍鄉 11917 團結鄉 7215 黃龍鄉 9244 雙鄢鄉 11366 東板鄉 8215 長田鄉 8591 魚峰鄉 11362 普安鄉 29362 大石鄉 15232 花板鄉 14104 大佛鄉 20728 賽龍鄉 18825 齊福鄉 24227 伏龍鄉 37181 臨溪鄉 16933
2003年12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3]40號)批復同意岳池縣朝陽鄉人民政府駐地從肖家店村遷至秦家店村。
2004年,岳池縣轄22個鎮(九龍、苟角、羅渡、中和、顧縣、石埡、酉溪、坪灘、花園、白廟、龍孔、鎮裕、同興、興隆、秦溪、天平、喬家、裕民、新場、賽龍、普安、臨溪)、21個鄉(鎮龍、排樓、東板、雙鄢、長田、魚峰、大石、粽粑、西板、大佛、伏龍、恐龍、黃龍、朝陽、花板、齊福、北城、嘉陵、石鼓、平安、團 介紹伏龍鄉位於犍為縣城東北面10公里,海拔高度:475米。 地理位置幅員面積28.5平方公里。地貌以淺丘為主,土壤呈微酸性,平均海拔476米。全鄉水源豐富,溪溝遍布,現有小Ⅰ型水庫一座,積雨面積66平方公里(位居全縣水庫積雨面積之最),蓄水量190.5萬方,有山灣塘57口,三岔河水庫主幹渠途經7個村。耕地8514畝,林地25000畝,水面1000多畝。轄11個行政村7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304戶10980人,其中農業戶數3204戶,農業人口10756人,非農業人口224人,農村勞動力6445人。全鄉14個黨支部、27個黨小組,黨員314名。2006年國內生產總值5700萬元,財政收入10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395元。 鄉域經濟以種植、養殖和勞務輸出為主。現有良種竹5200畝、茨竹7000餘畝,年間伐林竹2萬噸以上。畜牧養殖以傳統型散戶養殖為主,年出欄生豬1.5萬頭、土雞5萬只、烏骨雞5萬只。常年在外務工人員3500餘人,其中國外務工12人。 現有鄉道公路15公里,村組道公路25條83.5公里,其中硬化2.5公里、碎石路11.5公里。境內有電信機房1處,移動基站2個,聯通基站1個,各類電話用戶4095戶。建有伏龍、黃桷兩個集貿市場,農副產品交易活躍。有初級中學、中心小學各1所,村小2所,現有教職工68人,在校學生1183人。伏龍鄉位於廣安市岳池縣南端,平疇淺丘,溪河縱橫,土地肥沃,水源豐富,是岳池的產糧大鄉。伏龍鄉東臨華鎣市慶華鎮,南與合川市接壤,西與賽龍鎮相鄰,北與羅渡鎮相鄰。伏龍鄉人民政府駐走馬嶺村五組,全鄉面積45.6平方公里,總戶數為10175戶,總人口為36509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135人,伏龍鄉於1992年9月在全縣撤區建鎮中由原天寶鄉政府與伏龍鄉政府合並而成,解放前為走馬嶺鄉公所,解放後改為伏龍鄉人民政府(文革時曾更名為光輝公社),作為全鄉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伏龍鄉轄天寶辦事組1個,街道居民委員會1個,轄打魚灘、田家壩、茶子溝等27個村。全鄉有耕地27339畝,主產水稻、小麥、玉米、紅苕、油菜、其它有水果、蔬菜、生豬、家禽飼養等多種經營,省二級公路儀(隴)北(碚)路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利。2001年糧食總產量達21050噸,農民人均純收入1670元,伏龍鄉以發展家禽業為一大優勢產業,並以此來帶動相關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我們將力爭把伏龍建成四川聞名的家禽飼養基地。
⑶ 平灘在哪個地方
平灘鎮地處重慶市銅梁縣西部,北與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大足寶頂相距10餘公里,南與潼南縣接壤,是銅梁縣第二大鎮,也是該縣西部經濟文化中心。 平灘鎮轄34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幅園面積91平方公里,耕地5.7萬畝,人口5萬人。氣候宜人,四季分明。年均氣溫17.6~18.2C,年均降雨量970~1115.4米,年均無霜期325天,地貌屬丘陵帶壩,90%在海拔300米以下,鎮內山清水秀,土質肥沃,是銅梁縣優質高效農業重鎮,平灘大米遠銷西南各省,72-1錦橙榮獲國家農業部食品博覽會金獎,平灘鯽魚體大肉嫩味美,不愧是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 文化獨具特色。滑冰龍、扁擔龍、荷花龍在縣級文藝匯演中屢獲殊榮。現藏於平灘人民倉庫的近千塊明清時代的牌匾堪稱中華一絕,又稱中華第一匾廊。 基礎設施完善,交通便捷,通訊網路發達。一條17公里的水泥路直達縣城,一個小時可達重慶火車站、朝天門碼頭,50分鍾可達重慶江北國際機場,是正在崛起的西部衛星集鎮。 人民純朴善良,熱情好客,大膽開拓,不斷進取。村村實現了電話村,村村通有線電視,社社通公路,80%的農戶建起了樓房,在新世紀的征途上向更加富裕的小康社會邁進。
⑷ 廣安市的簡介是什麼
廣安是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的故鄉。1993年7月設立地區,1998年7月撤地設市,轄廣安區、岳池縣、武勝縣、鄰水縣,代管華鎣市。幅員面積6344平方公里,總人口460萬。是四川省毗鄰重慶最近的一個地級市,是四川進入三峽經濟區的「東大門」。
中文名:廣安市
漢語拼音:Guang an shi
郵編:638000
區號:0826
車牌編號:川X
市委書記:王建軍
市長:侯曉春
政府駐地:金廣大道2號
地理位置:北緯 30°01′-30°48 ',東經 105°56′-107°18′
廣安旅遊資源豐富獨特,為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依託。幾千年文化積淀形成的歷史遺跡,喀斯特自然地貌造就的 鄧小平故居奇山異水,多姿多彩,神奇迷人。全市共有人文、自然景觀和產業旅遊資源3大類、21亞類、40個品種、100多處景點。鄧小平故居及相關遺跡,偉人故里風物民情,具有世界文化遺產的品質特色,在中外遊客中極具吸引力,每年前來瞻仰觀光的遊客多達數十萬;1996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宋安丙族屬墓群,雕刻精美絕倫,出土文物眾多,文化藝術內容十分豐富,具有重要的文史、旅遊價值;解放前夕,川東地下黨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華鎣山武裝起義」,小說《紅岩》中「雙槍老太婆」、「許雲峰」的原型都是廣安人,他們的神奇故事家喻戶曉,英烈們的戰斗遺跡比比皆是,不少遊客專程前來尋蹤憑吊;華鎣山寶鼎佛教文化源遠流長,為全國八大佛教勝地之一,素有「東朝寶鼎,西朝峨眉」之說;被郭沫若譽為「天下第一雄山」的國家級森林公園華鎣山怪石嶙峋、山勢奇特,石林、湖泊、溶洞、瀑布、溫泉、峽谷、竹海、森林等異彩紛呈的景區(點)星羅棋布,集雄、奇、險、雅、幽、絕於一身,融名山、名湖、名石、名寺、名史於一 廣安城區一隅爐,聚自然、人文景觀於一體,有著極大的開發價值和廣闊的開發前景。此外,寶箴塞、褒先寺、肖溪古鎮等遺址文化積淀豐厚,寓意深遠,嘉陵江、金城山、御臨河小山峽等景色宜人,亦是遊客探古訪幽、觀光休閑的好去處。廣安市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四川省園林城市和四川省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創建已通過專家組驗收。 [編輯本段]行政區域廣安市轄1個市轄區、3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廣安市行政區劃與交通圖★廣安市 面積6344平方千米,人口459萬人。(2006年)。市人民政府駐廣安區廣福街道。
◎廣安區面積1536平方千米,人口125萬。郵政編碼638000。區人民政府駐濃洄街道。
轄6個街道、21個鎮、22個鄉:濃洄街道、北辰街道、奎閣街道、廣福街道、萬盛街道、中橋街道、棗山鎮、官盛鎮、協興鎮、濃溪鎮、悅來鎮、興平鎮、井河鎮、花橋鎮、龍台鎮、肖溪鎮、恆升鎮、石筍鎮、白市鎮、大安鎮、觀閣鎮、廣興鎮、前鋒鎮、桂興鎮、代市鎮、觀塘鎮、護安鎮、穿石鄉、廣門鄉、廣羅鄉、方坪鄉、化龍鄉、大龍鄉、崇望鄉、龍安鄉、彭家鄉、楊坪鄉、鄭山鄉、蒲蓮鄉、大有鄉、消河鄉、東岳鄉、蘇溪鄉、白馬鄉、光輝鄉、龍灘鄉、小井鄉、新橋鄉、虎城鄉。
◎華鎣市面積 466平方千米,人口 35萬。郵政編碼638600。市人民政府駐雙河街道。
轄3個街道、9個鎮、1個鄉:雙河街道、古橋街道、華龍街道、天池鎮、祿市鎮、永興鎮、明月鎮、陽和鎮、高興鎮、觀音溪鎮、慶華鎮和溪口鎮。
◎岳池縣面積1457平方千米,人口117萬。郵政編碼638300。縣人民政府駐九龍鎮。
轄22個鎮、21個鄉:九龍鎮、花園鎮、坪灘鎮、龍孔鎮、鎮裕鎮、白廟鎮、酉溪鎮、同興鎮、興隆鎮、秦溪鎮、顧縣鎮、苟角鎮、天平鎮、石埡鎮、喬家鎮、羅渡鎮、裕民鎮、中和鎮、新場鎮、普安鎮、賽龍鎮、臨溪鎮、朝陽鄉、北城鄉、鎮龍鄉、粽粑鄉、排樓鄉、西板鄉、嘉陵鄉、石鼓鄉、平安鄉、恐龍鄉、團結鄉、黃龍鄉、雙鄢鄉、東板鄉、長田鄉、魚峰鄉、大石鄉、花板鄉、大佛鄉、齊福鄉、伏龍鄉。
◎武勝縣面積 966平方千米,人口 83萬。郵政編碼638400。縣人民政府駐沿口鎮。
轄16個鎮、15個鄉:沿口鎮、中心鎮、烈面鎮、飛龍鎮、樂善鎮、萬善鎮、龍女鎮、三溪鎮、賽馬鎮、勝利鎮、金牛鎮、清平鎮、街子鎮、萬隆鎮、禮安鎮、華封鎮、鳴鍾鄉、真靜鄉、猛山鄉、雙星鄉、龍庭鄉、石盤鄉、舊縣鄉、鼓匠鄉、永勝鄉、新學鄉、寶箴塞鄉、金光鄉、八一鄉、高石鄉、白坪鄉。
◎鄰水縣面積1919平方千米,人口 99萬。郵政編碼638500。縣人民政府駐鼎屏鎮。
轄18個鎮、27個鄉:鼎屏鎮、城北鎮、城南鎮、柑子鎮、龍安鎮、觀音橋鎮、牟家鎮、合流鎮、壇同鎮、高灘鎮、九龍鎮、幺灘鎮、袁市鎮、豐和鎮、八耳鎮、石永鎮、興仁鎮、王家鎮、太和鄉、新鎮鄉、冷家鄉、長安鄉、西天鄉、梁板鄉、甘壩鄉、四海鄉、九峰鄉、椿木鄉、華鎣鄉、子中鄉、風埡鄉、黎家鄉、龍橋鄉、關河鄉、兩河鄉、長灘鄉、涼山鄉、復盛鄉、古路鄉、荊坪鄉、柳塘鄉、石滓鄉、護鄰鄉、同石鄉、三古鄉。
⑸ 全國各省經濟實力及綜合實力排名
中商情報網訊:1月22日,隨著天津、河北、吉林等省市陸續公布了2019年地區經濟運行情況,至此,全國31省市2019年經濟數據全部出爐。此前據國家統計局消息,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99086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1%,符合6%-6.5%的預期目標。
分省份來看,廣東省繼續排名第一,在2019年達到了107671.0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實際增長6.2%,但名義增速卻超過了10%,經濟總量超過了1萬億元人民幣,領跑全國。其次,江蘇省位居第二,2019年江蘇GDP接近10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實際增長6.1%,GDP增量約為7036.12億元——僅相當於廣東省經濟增量的7成,因此江蘇省與廣東省的經濟差距擴大了(由之前的不到5000億元擴大到8000億元)。此外,浙江去年GDP總量首次突破6萬億元,河南首次突破5萬億元。湖北、福建去年GDP總量首次突破4萬億元。雲南去年GDP總量首次突破2萬億元。河南去年GDP總量繼續領跑中部省份,四川持續領跑西部省份。
從GDP增速數據來看,去年西藏GDP增速排名第一,為9%;增速超過8%的省份還有貴州、雲南、江西。18個省份去年GDP增速數據跑贏全國數據,江蘇、北京GDP增速數據和全國6.1%的數據持平。中部6個省份,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去年GDP增速均超過全國水平。以下是2019年31省GDP總量排名及增速詳細情況:
⑹ 竹山縣的經濟發展
2012年,竹山縣生產總值581395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3622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44243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93530萬元。人均生產總值為14136元。在第三產業中,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增長13.8%,批發和零售業增長9.4%,住宿和餐飲業增長8.1%,金融保險業增長10.1%,房地產業增長11.9%,營利性服務業增長26.6%,非營利性服務業增長10.6%。
2013年,竹山縣實現生產總值66.3億元,同比增長14%(預計,下同);公共財政預算總收入5.28億元,同比增長1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1億元,同比增長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5億元,同比增長17.5%;農民人均純收入5057元,凈增621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5萬元,凈增1787元。 2012年,竹山縣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現價總產值319875萬元;實現增加值143622萬元。其中,農業、林業、畜牧業、漁業、農業服務業分別實現現價產值228204萬元、8566萬元、76403萬元、4269萬元、2433萬元。農作物播種面積125.97萬畝,其中糧食播種面積71.56萬畝;煙葉播種面積3.47萬畝;葯材1.22萬畝;茶葉面積已發展到17.57萬畝,其中新增茶園面積1.68萬畝。糧食總產量232087噸,油料總產量40944噸。
2013年,竹山縣新建茶葉基地1萬畝,改造低老茶園2.8萬畝,干茶產量8216噸,實現產值8.8億元;油料總產量4.4萬噸,同比增長7.6%;新增標准化規模養殖場97個、大戶75家,實現牧業產值12.5億元;水產養殖基地面積達9.8萬畝,產值突破億元;種植煙葉2.2萬畝,實現產量5.8萬擔;新增以城郊為主的大棚蔬菜基地250畝、專業蔬菜500畝;新建核桃、肚倍、葯材基地3.7萬畝;竹山肚倍、鄖巴黃牛、鄖陽大雞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完成土地整理8.7萬畝、中小型水庫加固4座,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2萬畝;新建村級集中供水29處、分散供水237處,解決農村飲水安全5.9萬人;新建中小型沼氣工程12處、戶用沼氣池2000口,推廣生物質爐3600台。 2012年,竹山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達到28家,比上年凈增11家。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200242.64萬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20428萬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313705萬元,實現利潤總額17816萬元,實現利稅總額28302萬元,產品銷售率為90.8%。規模以上工業中,輕工業總產值143626萬元,重工業總產值216550萬元,實現建築業產值155262萬元,房屋建築施工面積56.08萬平方米,房屋建築竣工面積42.91萬平方米。
2013年,竹山縣完成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14.4億元、外貿出口1244萬美元,分別同比增長20%、12%,新增規模企業6家、億元企業3家、高新技術企業1家。坪農產品加工園「滿園工程」加快實施,寶豐工業園首家入駐企業建成投產,銅皮溝現代商貿物流園場平主體完工,魚嶺生態工業園、橋東生物醫葯園加快建設,新增工業用地2500畝、入駐企業16家。綠松石產業基本形成基地開采、原石公盤交易、園區加工、商貿運營於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成功引進上海嘉麟傑服裝、宏大石材、萬通田宇商貿物流等一批重大項目落戶竹山。 2012年,竹山縣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9.5億元,其中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182個,完成投資721402萬元,按經濟類型劃分,國有投資423211萬元;集體經濟投資10888萬元;有限責任公司228403萬元;股份有限公司13307萬元;個體和私營經濟投資45593萬元。社會發展投資完成161562萬元;城鎮建設投資151580萬元。農村私人投資90727萬元。竹山縣實現招商引資協議資金1024900萬元,實際到位資金376180萬元,增長23.5%。出口創匯1110.6萬美元直接利用外資552萬美元。
2013年,竹山縣潘口一級路、南門和南山公路、堵河三橋、潘口至城區取供水、污水管網等一批路網、管網工程基本完工;新建街頭游園5個,實現城區主幹道、高層建築亮化綠化美化,完成河灘綠地、景觀帶建設。完成7個片區「消土」工程,新建新型社區10個,實施省級「宜居村莊」示範項目5個,女媧山景區二期工程竣工,國際綠松石城旅遊名街創建通過省級驗收,女媧天池旅遊區、上庸旅遊名鎮等景區加快建設。堵河源自然保護區晉升國家級;完成植樹造林4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7.2萬畝;城關垃圾處理場、寶豐污水處理廠開工建設。
⑺ 增城市石灘鎮未來經濟發展如何
由於石灘鎮位於增城市的南部,有離增城市政府比較近,加上近幾年有很多工廠和房地產在這里投資建設。在交通方面,有廣惠高速、增莞深高速(廣州北三環)等經過鎮內,未來還有地鐵經過,這給了石灘鎮一個發展的強心針。可想而知,這未來經濟的發展將會有多大的潛力。
⑻ 陝北頁岩氣儲量多少
不曉得對你有沒有用
縣情簡介岳池縣隸屬一代偉人鄧小平故里-四川省廣安市,位於華鎣山西麓,毗鄰重慶.距離省會成都260公里。全縣轄22個鎮、21個鄉、1個翠湖景區管委會,有861個村民委員會、40個居委會、6271個村民小組、155個居民小組,總人口116萬,幅員面積1457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5.3萬公頃。縣府所在地為九龍鎮,因盛產水稻而享有「銀岳池」之美譽。
岳池古屬巴地,先民板凳蠻合著巴渝舞的鼓點充當武王伐紂先鋒,湖廣填四川移民吼著高亢的川江號子來岳定居。先民們很好地吸收了湘粵文化和巴渝文化的精華,經過幾千年的耕耘繁衍,形成獨特的岳池農家文化。
南宋末,偉大愛國詩人陸游來到岳池,為翔鳳山下旖旎的田園風光所吸引,為多彩的農家勞動場面所打動,更為富足的農家生活情景所陶醉,有感而發,揮筆成就千古名篇《岳池農家》,其中名句「農家農家樂復樂」道出了岳池農家文化勝景。明代文人盧雍、清代學者何榘集詠岳池「十景」,嘆為仙境,給人無限遐想。
岳池農家文化底蘊深厚。具有地方特色的「岳池燈戲」1988年曾晉京中南海演出,受到中央領導、藝術家及首都觀眾的好評。原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曹禺看戲後說:「川北燈戲讓我眼界大開,它是從民間發展而來的,有許多高明的處理,表現出當地人民的智慧和幽默,凝聚著中國幾千年文化的優秀傳統。」「岳池高亭」是由4名英俊小夥子抬著猶如一個小戲台的高亭,高亭上站立的表演者手持道具,道具上又站著另一個扮演者表演,顫顫悠悠,真是巧奪天工,一隊隊小孩提著各式燈籠簇擁在高亭周圍,喊著、跳著,煞是好看。此外,還有「岳池被單戲」、「岳池山歌」、「岳池『火龍』」等融合湘粵和巴渝文化精華的農家文化也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
岳池自然風光秀美。有省內外享有盛名的「川東第一湖」——翠湖、有被人們喻為「小峨嵋」的金城山,金城山腳有酷似象鼻形狀景色優美的象鼻河、蜿蜒渠江中有紅色文化與自然美景融為一體的紅岩湖;縣城內有被稱為「小玉屏」的翔鳳山公園和歷史悠久的文廟;城郊有古樸的白塔、神秘的千佛寺、諸葛亮屯兵的亮壩等景區、景點,充分展現了岳池秀美的自然風光,讓眾多遊客流連忘返。
岳池人傑地靈,英才輩出。明朝忠義進諫的忠臣石天柱,愛民如子的太守馮訓,護國軍指揮官姚布六,小說《紅岩》中「雙槍老太婆」的原型人物之一陳聯詩,名著《紅與黑》譯者、著名翻譯家羅玉君,陝北民歌《蘭花花》採集者、著名聲樂家周家洛,原文化部副部長、著名話劇《抓壯丁》的作者吳雪,抗美援朝志願軍「特等功臣」,一級戰斗英雄柴雲振等,都出生在岳池這片沃土上,使這片土地熠熠生輝。
岳池小吃及土特產聲名遠播。精選黃豆經傳統工藝精製而成的色鮮味美、韌性強、口味獨特的顧縣牛皮豆腐乾,採用該縣出產的優質大米經過特殊工藝加工而成口感舒適、營養豐富、老少皆宜、柔軟耐煮的蓮橋米粉以及黃龍貢米、中國名牌天登系列調味品、西板豆豉等土特產聞名遐邇。雞八塊、八寶蛋、油豆腐、岳池米粉、小籠粉蒸、豆花飯、梳兒糕、黃涼粉、成粽子、熱糍粑、冰粉、涼蝦、鍋盔等岳池小吃更是深受群眾喜愛。
近年來,富裕起來的岳池人民利用豐富的農家文化資源,將農業綜合開發與旅遊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傾力打造出了從縣城到花園鎮、翠湖一線6公里長的「農家文化旅遊帶」,碧綠的翠湖美景、誘人的田園風光、傳統的川北燈戲、星落棋布的「農家樂」吸引了眾多遊客來此休閑度假和旅遊觀光,已成為岳池一道亮麗的旅遊風景線。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唐武周萬歲通天二年(697年)分南充、相如(今蓬安)2縣置岳池縣。因境內有源於岳安山的岳池水,故名。屬劍南道果州郡。最初治所在思岳池。唐開元二十年(732年)遷至伏江里(明洪武初年,遷翔鳳山南麓至今)。北宋開寶二年(969年)改隸廣安軍。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屬梓州路潼川府果州。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屬廣安府。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撤新明(唐武德二年分石鏡縣置)、和溪(南宋開禧三年升和溪鎮為縣)縣,並入岳池。明洪武四年(1371年)屬順慶府廣安州。清康熙七年(1668年)並入廣安州,康熙六十年(1721年)復置,隸川北道順慶府。清宣統三年(1911年),大竹縣人余臨川率義軍進駐岳池,結束清王朝在岳池的統治,隸大漢蜀北軍政府。民國元年,隸大漢四川軍政府;同年4月,隸四川都督府。次年,隸嘉陵道。民國7年,四川軍閥割劇,岳池屬第三防區。民國24年,川政統一,全川劃為十八個行政督察區,岳池屬第十一行政督察區,直至1949年。1950年,岳池縣屬川北行政區南充專區。1952年9月,撤銷川北行政區,岳池屬四川省南充專區。1968年,南充專區改為南充地區。1993年7月劃入廣安地區。1998年,廣安改地區為市,岳池隸屬廣安市至今。 [編輯本段]地理位置岳池位於四川盆地東部,渠江和嘉陵江匯合處的三角台地,北緯30°15′-30°48′,東經106°7′-106°44′。東鄰廣安區,東南接華鎣市,南鄰合川市,西南連接武勝縣,西、北界南充高坪區,東北倚南充蓬安縣。縣境南北長59.66公里,東西寬59公里。幅員面積1457平方公里。總人口115萬。因盛產水稻而享有「銀岳池」之美譽。 2003年,岳池縣轄22個鎮、21個鄉、1個管委會(翠湖景區開發管理管理委員會),61個村,6264個組,50個居民委員會。岳池資源豐富。是國家商品糧、種子、生豬、家禽、廣柑、蠶桑生產基地和生態建設重點縣;岩鹽、石油、天然氣、頁岩儲量大,品位高,易開采。岳池基礎設施完善。襄渝、達成鐵路環繞縣境東西北、南(充)廣(安)高速公路和儀(隴)北(碚)、石(柱)遂(寧)等干線公路縱橫全境,渠江、嘉陵江境內通航50公里,可直航重慶;互聯網路、移動通訊、程式控制電話聯通國內外;水、電、氣充足,服務設施齊備。 [編輯本段]經濟發展改革開放以來,岳池經濟社會保持高速發展。全縣國內生產總值、工農業總產值、財政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實現了7.6%、7.3%、11.5%、13.06%和14.85的年均遞增速度,1999年分別達到132790萬元、173790萬元、84737萬元、9001萬元、1701萬元,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初見成效,工業在「三改一加強」中加快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在經濟建設中發揮的作用進一步增強。 [編輯本段]區劃人口2000年,岳池縣轄18個鎮、25個鄉:九龍鎮、坪灘鎮、酉溪鎮、顧縣鎮、苟角鎮、石埡鎮、羅渡鎮、中和鎮、花園鎮、白廟鎮、龍孔鎮、鎮裕鎮、同興鎮、興隆鎮、秦溪鎮、天平鎮、喬家鎮、裕民鎮、新場鎮、鎮龍鄉、排樓鄉、東板鄉、雙鄢鄉、長田鄉、魚峰鄉、大石鄉、賽龍鄉、臨溪鄉、粽粑鄉、斷橋鄉、西板鄉、普安鄉、大佛鄉、伏龍鄉、北城鄉、嘉陵鄉、石鼓鄉、平安鄉、團結鄉、恐龍鄉、黃龍鄉、朝陽鄉、花板鄉、齊福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1062585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九龍鎮 129975 花園鎮 30013 坪灘鎮 36165 龍孔鎮 26203 鎮裕鎮 14685 白廟鎮 45228 酉溪鎮 28569 同興鎮 15300 興隆鎮 26527 秦溪鎮 19497 顧縣鎮 37771 苟角鎮 49322 天平鎮 35103 石埡鎮 43409 喬家鎮 30157 羅渡鎮 26614 裕民鎮 33408 中和鎮 28790 新場鎮 30020 朝陽鄉 14618 北城鄉 12441 鎮龍鄉 13367 粽粑鄉 21662 斷橋鄉 31054 排摟鄉 16959 西板鄉 21758 嘉陵鄉 10489 石鼓鄉 10480 平安鄉 9960 恐龍鄉 11917 團結鄉 7215 黃龍鄉 9244 雙鄢鄉 11366 東板鄉 8215 長田鄉 8591 魚峰鄉 11362 普安鄉 29362 大石鄉 15232 花板鄉 14104 大佛鄉 20728 賽龍鄉 18825 齊福鄉 24227 伏龍鄉 37181 臨溪鄉 16933
2003年12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3]40號)批復同意岳池縣朝陽鄉人民政府駐地從肖家店村遷至秦家店村。
2004年,岳池縣轄22個鎮(九龍、苟角、羅渡、中和、顧縣、石埡、酉溪、坪灘、花園、白廟、龍孔、鎮裕、同興、興隆、秦溪、天平、喬家、裕民、新場、賽龍、普安、臨溪)、21個鄉(鎮龍、排樓、東板、雙鄢、長田、魚峰、大石、粽粑、西板、大佛、伏龍、恐龍、黃龍、朝陽、花板、齊福、北城、嘉陵、石鼓、平安、團結)。 [編輯本段]文化底蘊旅遊資源積千餘年農家文化的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巧扮天作而得天獨厚:南宋末,愛國詩人陸游為岳池旖旎的田園風光所陶醉,揮筆寫下千古名篇《岳池農家》 ,道出岳池農家文化勝景,成為今日風靡全國的農家樂旅遊之源;明代文人盧雍、清代學者何榘集詠岳池「十景」嘆為仙境;碧波萬頃的「川東水上明珠」——翠湖勝景迭連,幽遠百里,朝暉群山,暮映夕照;青幽俊秀的省級森林公園——金城山奇峰、瀑布雄俊高唱,古棧道、打子台、小西天、神仙峰青幽神奇;鳳山公園、白塔、文廟、千佛寺石雕、靈泉寺王羲之《蘭亭序》石刻等文化遺產豐富,意蘊悠遠。岳池農家藝術婀娜多姿,異彩獨放。燈戲、木偶戲、皮影戲、被單戲、板凳戲、猴戲、川劇摺子戲、端公戲、曲藝、雜技等深受群眾喜歡。縣川劇團曾晉京中南海演出岳池燈戲受到中央領導贊揚。特有藝術奇葩。被單戲(手掌木偶)堪稱四川一絕。逢年過節,獅子、火龍、彩龍、龍燈、高蹺、平台、綵船、腰鼓、蓮響、秧歌、劃龍舟應有盡有。2002年,岳池縣成功舉辦了集文化藝術、招商引資、商業貿易、旅遊觀光為一體的首屆「岳池農家文化節」,極大地豐富了全縣人民的文化生活。今年,岳池縣將舉辦第二屆岳池農家文化節,再現岳池悠久文化傳統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追問:
你是岳池人嗎?怎麼那麼了解,現在岳池正在舉辦第四屆農家文化節,不知道你曉得不
⑼ 如東各鎮排名
如東各鎮排名?如東下面的鄉鎮如下:
1、洋口鎮
洋口鎮位於如東縣西北部的小洋口地區,區域總面積137.1平方千米(2017年),灘塗100平方公里、外沙68平方公里,擁有海岸線24公里。「兩區一鎮」實行一體化管理,轄19個村委會,總人口76590人(2017年)。
洋口鎮在如東地區又稱「小洋口」,而位於長沙鎮的洋口港地區稱「大洋口」。
2、袁庄
袁庄鎮東至河口鎮,南靠雙甸鎮,西臨如皋市,北與海安縣(李堡鎮)隔河相望。境內地勢平坦,具有海洋性季風氣候的特色,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4.8℃,年平均日照2048小時,年降雨量1046.1毫米,無霜期222天左右。
袁庄鎮通江達海,交通運輸便捷發達,江海河運暢通,東臨正在建設中的洋口港,北有沿海高速公路,南接鹽通高速公路、蘇通大橋、南通機場,貫通大江南北,西有新長鐵路,直通蘇中腹地。
3、馬塘鎮
江蘇省如東縣馬塘鎮位於縣治以西,東鄰掘港、西接岔河、北連豐利、南毗曹埠。
該鎮位於江蘇南通以北40公里,地處如東縣中腹地帶,毗鄰縣城14公里,全鎮總面積140.83平方公里。
4、新店鎮
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新店鎮,溝港縱橫,景色宜人,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民風淳樸,社會穩定,商貿經濟發達,文化底蘊深厚,工業經濟發展迅猛,優勢產品眾多。
農業穩定發展,城鎮面貌日新月異,布局優化,基礎設施配套完善。成為著名的魚米之鄉、教育之鄉、工業重鎮,是南通市文明鎮、南通市平安鄉鎮,也是首屆南通市信用鄉鎮。新店鎮現轄2個居委會、10個行政村。
5、岔河鎮
岔河鎮是如東第二大鎮、工業強鎮、全國重點鎮、江蘇省重點鎮、南通市中心鎮、全國千強鎮。
全鎮鎮域面積141.63平方千米(2017年),城鎮規劃面積10.27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2.2平方公里,總人口69340人(2017年),下轄23個行政村,2個街道居委會,3個工業集中區。
岔河鎮是一個具有千年歷史的文明古鎮,更是一個享受國家多項優惠政策,融農林牧副漁、工商建運服、科教文衛體於一體的重點開放鎮。
⑽ 重慶市經濟百強鎮排名或者名單
重慶市經濟百強鎮排名區縣 GDP(億元):
1 渝北區 2009.52
2 九龍坡區 1533.16
3 江北區 1325.40
4 渝中區 1301.35
5 涪陵區 1225.08
6 江津區 1109.44
7 沙坪壩 1013.90
8 永川區 1012.37
9 合川區 972.44
10 萬州區 970.68
11 巴南區 865.48
12 南岸區 813.25
13 長壽區 732.56
14 綦江區 714.30
15 榮昌區 709.80
16 璧山區 701.24
17 大足區 700.54
18 銅梁區 661.02
19 北碚區 636.41
20 開州區 535.81
21 梁平區 493.24
22 潼南區 475.26
23 雲陽縣 462.59
24 墊江縣 444.83
25 忠縣 427.65
26 南川區 360.76
27 豐都縣 335.42
28 奉節縣 323.14
29 秀山縣 301.27
30 大渡口區 266.46
31 黔江區 245.16
32 彭水縣 245.10
33 武隆區 224.21
34 酉陽縣 201.15
35 巫山縣 188.77
36 石柱縣 171.05
37 巫溪縣 110.17
38 城口縣 55.20
拓展資料:
重慶市2020年實現生產總值25002.79億元,比上年增長3.9%。其中渝北區實現生產總值2009.52億元,增速為3.6%;九龍坡區實現生產總值1533.16億元,增速為3.9%,GDP總量位居全市第二;而渝中區實現生產總值1358.47億元,增速為3.6%,GDP總量位居全市第三。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0年重慶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002.79億元,比上年增長3.9%。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803.33億元,比上年增長4.7%;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9992.21億元,增長4.9%;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3207.25億元,增長2.9%。
2020年重慶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749.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0%。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8%。全市第三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9%,其中金融業增長3.9%。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787.20億元,比上年增長1.3%。全市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3.9%。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積2.74億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2%。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6143.47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0.6%。
市轄區高質量發展百強。
截止到2020年年底,中國市轄區達到973個。其中,直轄市市轄區74個,地級城市市轄區899個(副省級城市市轄區139個,其他地級市市轄區760個)。
市轄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最高、人口最密集的空間單元。截止到2020年年底,973個市轄區國土面積約95.2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6.1億人,地區生產總值達54.1萬億元,也就是說,市轄區以不到全國10%的土地,承載了全國42.3%的人口和53.2%的經濟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