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環境中我們能對低碳經濟做些什麼

環境中我們能對低碳經濟做些什麼

發布時間:2022-07-18 04:00:42

A. 作為一個普通人能為低碳環保做什麼貢獻

1.隨手關燈、關水、拔插頭,這是第一步,也是個人修養的表現。
2.每張紙都雙面列印,相當於保留下半片原將被砍掉的森林。
3.不坐電梯爬樓梯,省下大家的電換自己的健康。
4.綠化不僅是去郊區種樹,在家種些花草也行,還無須開車。
5.一隻塑料袋5角錢,但它造成的污染可能是5角錢的50倍。
6.關掉不用的電腦程序,減少硬碟工作量,既省電也維護你的電腦。
7.相比開車來說,騎自行車上下班的人一不擔心油價漲,二不擔心體重漲。
8.沒必要一進門就把全部照明打開,人類發明電燈至今不過百來年,之前的幾千年也過得好好的。
9.考慮到坐公交車為世界環境做貢獻,至少可以抵消一部分開私家車帶來的優越感。
10.可以這么認為,氣候變暖一部分是出於對過度使用空調、暖氣的報復。
11.少使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筷子、一次性水杯……因為製造它們所用的石油也是一次性的。
12.未必紅木和真皮才能體現居家品味。建議使用竹製傢具,因為竹子比樹木長得快。
13.其實利用太陽能這種環保功能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盡量把工作放在白天做。
14.過量食肉至少傷害三個對象:動物、你自己和地球。
15.認為把水龍頭開到最大才能把蔬菜碗盤洗得干凈,那隻是心理作用。
16.可以理直氣壯地說,衣服攢夠一桶再洗不是因為懶,而是為了節省水電。
17.有一種選擇可以同時達到省電、省能源、減輕疲勞、減輕交通負擔及增進人際關系的作用-拼車。
18.定期清洗空調,不僅為了健康,還可以省不少電。
19.有些人,洗個澡用掉四五十升水,潔癖也用不著這么誇張。
20.科學地勤儉節約是優良傳統。剩菜冷卻後,用保鮮膜包好再進冰箱。熱氣不僅增加冰箱做功,還會結霜,雙重費電。
21.洗衣粉出泡多少與洗凈能力之間無必然聯系,而低泡洗衣粉比高泡洗衣粉少漂洗幾次,省水省電省時間。
22.其實空調外機都是按照防水要求設計的,給它穿外套,只會降低散熱效果,當然費電。
23.洗衣機開強檔比弱檔更省電,還能延長機器壽命。
24.電視機在待機狀態下耗電量一般為其開機功率的10%左右,這筆賬算起來還真不太小。
25.如果只用電腦聽音樂,顯示器盡可以調暗,或者乾脆關掉。
26.如果熱水用得多,不妨讓熱水器始終通電保溫,因為保溫一天所用的電,比一箱涼水燒到相同溫度還要低。

B. 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行為可以支持綠色低碳經濟的發展呢

低碳生活習慣有以下幾種:
1.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來洗手、洗臉、洗去含油污的餐具、擦傢具、澆花等。干凈衛生,天然滋潤;
2.將廢舊報紙鋪墊在衣櫥的最底層,不僅可以吸潮,還能吸收衣櫃中的異味;廢舊報紙還可以擦洗玻璃,不留水漬,減少使用污染環境的玻璃清潔劑;
3.用過的面膜紙也不要扔掉,用它來擦首飾、擦傢具的表面或者擦皮帶,不僅擦得亮還能留下面膜紙的香氣;4.喝過的茶葉渣,把它曬干,做一個茶葉枕頭,既舒適,又能幫助改善睡眠;還可以用來洗碗、手工皂的原材、曬干後可吸異味;
5.出門購物,盡量自己帶環保袋,無論是免費或者收費的塑料袋,都減少使用;
6.出門自帶喝水杯,減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7.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飯盒,盡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8.養成隨手關閉電器電源的習慣,避免浪費用電;
9.盡量不使用冰箱、空調、電風扇,熱時可用蒲扇或其他材質的扇子。
10.每天使用傳統的發條鬧鍾,取代電子鬧鍾;
11.在午休和下班後關掉電腦電源;
12.一旦不用電燈、空調,隨手關掉;手機一旦充電完成,立即拔掉充電插頭;
13.選擇晾曬衣物,避免使用滾筒式乾衣機;用在附近公園等適合跑步的空氣清新的地方中的慢跑取代在跑步機上的45分鍾鍛煉;
14.用節能燈替換60瓦的燈泡;不開汽車改騎自行車,或步行;
15.在使用電腦時,盡量使用低亮度,開啟程序少些等,這樣可以節電。
16.如果可以,盡量少看電視。建議多看書,既可節電,也可以增長知識。
17.用剩的小塊肥皂香皂,收集起來裝在不能穿的小絲襪中,可以接用。
18.電視不看時,盡量拔掉電源,還可以增加電視的壽命;
19.夏天開空調前,應先打開窗戶讓室內空氣自然更換,開電風扇讓室內先降溫,開空調後調至室溫25~26°之間,用小風,這樣既省電也低碳;
20.用過的塑料瓶,把它洗干凈後可用來盛各種液體物質;或者回收;
21.食物廢料,可以用作肥料用;
22.少吃肉類,特別是紅肉,即牛肉、豬肉等,白肉即雞肉、鴨肉等可以適量食用。
23.喝完的牛奶盒不要扔。修剪一下,就可以用來當筆筒或做成易破棋盤的墊紙。
24.出門的時候可以帶雙筷子,盡量減少一次性東西的使用。
25.開空調時,把溫度適當的調高一些,能夠既涼爽又低碳。
26.出門可以騎車或步行,又健身又環保,還可以省去健身的費用。
27.垃圾分類。
28.紙要雙面用,雙面用完還可以折成盒子,裝吃飯剩下的骨頭等
經過手工DIY的再創造,你會發現原來廢物也是寶,這樣的家居環境健康且充滿了創意的小歡樂。"低碳一族"正以自己生活細節的改變證明:氣候變化已經不再只是環保主義者、政府官員和專家學者關心的問題,而是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在提倡健康生活已成潮流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種理想,更是一種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

C. 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做起來踐行低碳生活呢

減少浪費,從我做起

地球是我們的家園,我們應該保護它,不要污染它。要做到低碳生活,其實很簡單。
記得去年夏天,天氣非常熱,我和我的家人「躲」在家裡看電視。爸爸離開沙發,走到空調下,找了找空調遙控器,便「啪啪」地按了幾下。之後又走到沙發旁坐了下來,我好奇的問爸爸:「爸爸,你剛才幹什麼的呀?」爸爸說:「沒干什麼!」我不信,便穿上鞋,走到空調下,拿起空調遙控器,看了一眼,呀,原來爸爸把空調調到了24攝氏度,我對媽媽說:「媽媽,你快跟爸爸說叫他把空調關掉吧,如果我們把空調關掉,把電風扇打開,那能減少多少排碳量啊!」 又為大自然節省了能源。
記得還有一次,我和媽媽要去買紙盤,由於第二天要用,我們晚上才去超市。出門時,媽媽對我說:「一會兒到超市車停哪兒呢?」我連忙對媽媽說:「不行不行!如果開車去,沒地方停,最重要的是開車去會排出多少碳哪!」媽媽聽了我的話,陪我走到了超市。
低碳生活只是一種態度,而不是能力,我們應該從節電、節水、節碳、節油、節氣這種小事做起,低碳生活是我們要建立的綠色生活方式,只要我們去行動,就可以接近低碳生活,甚至可以達到低碳生活的標准。
淘米水可以用來洗臉洗手,茶葉渣可以曬干做茶葉枕頭,用傳統的發條鬧鍾取代電子鬧鍾,隨手拔下電器插頭……這些看似不經意的舉動,都是在為地球減碳。市環保局的專家說,「低碳生活」實際上就是節水、省電、省氣和回收四大要素,具體到市民生活中來說,都是些舉手之勞的小事。
低碳生活,其實不僅僅關繫到環境保護、節約資源之類的宏大命題。即便在個人生活層面上,它也是好處多多的———既節省生活開支,又有利於身心健康。比如,選擇自行車、步行、公交車等綠色出行方式;又比如,少用一度電、少用一張紙、節約一滴水;再比如,使用環保購物袋、認養一棵綠化樹……

1)「低碳生活」感想
現在城市、國家,乃至世界都在大力宣傳「低碳」。那麼為什麼要「低碳」呢?目的就是為了保護地球,使人類更長久地在地球上生活下去。
現在受人關注的「氣候變暖」,就是很嚴重的環境破壞,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人們焚燒化石礦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並將其焚燒時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種溫室氣體,還通過冰箱等排出的溫室氣體,導致氣候變暖。
其實導致環境變差的原因還不止這些,我還從網上了解到:一家中型超市敞開式冷櫃一年多耗約4.8萬度電,相當於多耗19噸標煤,多排放約48噸二氧化碳,多耗約19萬升凈水。這個數據是多麼驚人呀!其實我們保護環境不需要很誇張,只需舉手之勞就行了,比如:買運輸里程短的物品、堅持爬樓梯、騎單車或步行去上班上學……總之一切都可以。
讓我們行動起來,保護環境,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吧!

(2)低碳生活
現在人人在講低碳生活,可是還有很多人沒做到,那麼怎樣做才算是低碳生活呢?
其實做到低碳很簡單,就是少用電器,如果可以還能用原始、傳統的方法去替代用機器、電器所做的事。
那麼又怎樣更全面地做到低碳生活呢?最好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少看電視,少上網。多看書,多出去做運動。這樣不僅保護眼睛而且可以學到知識,還可以鍛煉身體,多好呀!第二、使用節水型淋浴噴頭,不僅可以節水,還可以把普通三分鍾熱水淋浴所導致的二氧化碳減少一半。第三、把在跑步機上的45分鍾的鍛煉改為在公園里慢跑,可以減少將近一千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這樣既省電,又可以呼吸外面的新鮮空氣,真是一舉兩得呀!
聽了上面的介紹,相信你也一定了解到了更多的低碳知識吧!我們應該保護環境,為保護地球出一份力量。

(3)我的長沙低碳游
在暑假裡,我們一家人一同坐飛機去了長沙,發現長沙是一個環保、低碳的城市。
到達長沙後,一出飛機場,在搭的士去姨媽家的路上,我發現長沙的路十分干凈,旁邊人行道上也沒有垃圾,而且長沙的空氣特別清新
到了姨媽家以後,我的表哥來接我們,在路上,我問表哥:「長沙沒有禁摩托車嗎?」表哥回答:「禁了,這些都是電動車。這時候我心想:怪不得這里的空氣這么好,原來這里用的都是電動車。雖然電動車低碳、環保,可是它開起來沒聲音,很容易發生交通意外,我好幾次差點被電動車撞到。
在來長沙的第二天,我們去橘子洲景區,它座落在湘江邊,我們在那看到了美麗的風景和毛主席的雕像,還有他寫的詩句。我感覺這里十分美麗,而且環境保護得很好,供遊客乘坐的車輛都是電動的,環保意識很強。
第三天,我們結束了長沙的旅遊,乘坐高鐵回廣州,高鐵速度很快,最高時速達到350公里,從長沙到廣州只要兩個小時。回到廣州後我還從網上了解到,一個人坐高鐵的排碳量是坐飛機的33%,坐高鐵真是既環保又快捷。所以出外旅行應該首選火車、高鐵,為保護地球做貢獻。

(4)亞運年身邊的環保變化
亞運會要舉行了,我身處舉行亞運會的廣州,當然可以感覺到廣州一點一滴的變化,其中讓我感受變化最大的就是「BRT」和環保自行車站。
「BRT」全稱「公交快速路線」,車站內設備齊全,有遮陽板、噴霧電風扇,還有座椅。公交車也是全新的。「BRT」中的公交車走的是公交專用路線,時速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方便了人們的出行。「BRT」還很實惠,單方面乘車只需要2元錢,而且同方面轉車是免費的。公交出行是環保、低碳的,如果大家坐公交出行,將大大減少汽車的尾氣排放,廣州的環境將變得更好。
環保自行車站在廣州逐漸興起,那麼它有什麼作用呢?它讓人們重視低碳生活,人們可以租用自行車。有的人離上班的地方近,就直接騎單車上班,如果離得遠,就可以騎單車去公交站或地鐵站,這樣比自己開私家車上班低碳的多。
有了這些環保措施,廣州的空氣比原來好多了,我相信廣州一定能辦好亞運會,並且我希望以後廣州的環境能更好。

所謂「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就是把生活作息時間所耗用的能量要盡量減少,從而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是一種生活態度。 低碳生活宣傳海報
也成為人們推進潮流的新方式。它給我們提出的是一個願不願意和大家共創造低碳生活的問題。我們應該積極提倡並去實踐低碳生活,要注意節電、節氣、熄燈一小時……從這些點滴做起。除了植樹,還有人買運輸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堅持爬樓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煩。
二氧化碳
但關心全球氣候變暖的人們卻把減少二氧化碳實實在在地帶入了生活轉向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徑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為代價的「便利消費」嗜好。「便利」是現代商業營銷和消費生活中流行的價值觀。不少便利消費方式在人們不經意中浪費著巨大的能源。比如,據製冷技術專家估算,超市電耗70%用於冷櫃,而敞開式冷櫃電耗比玻璃門冰櫃高出20%。由此推算,一家中型超市敞開式冷櫃一年多耗約4.8萬度電,相當於多耗約19噸標煤,多排放約48噸二氧化碳,多耗約19萬升凈水。上海約有大中型超市近800家,超市便利店6000家。如果大中型超市普遍採用玻璃門冰櫃,顧客購物時只需舉手之勞,一年可節電約 4521萬度,相當於節省約1.8萬噸標煤,減排約4.5萬噸二氧化碳。 在中國,年人均CO2排放量2.7噸,但一個城市白領即便只有40平居住面積,開1.6L車上下班,一年乘飛機12次,碳排放量也會在2611千克。由此看來,節能減排勢在必行。 如果說保護環境、保護動物、節約能源這些環保理念已成行為准則,低碳生活則更是我們急需建立的綠色生活方式。「低碳生活」雖然是新概念,但提出的卻是世界可持續發展的老問題,它反映了人類因氣候變化而對未來產生的擔憂,世界對此問題的共識日益增多。全球變暖等氣候問題致使人類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態環境。
個人意識
人類意識到生產和消費過程中出現的過量碳排放是形成氣候問題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要減少碳排放就要相應優化和約束某些消費和生產活動。盡管仍有學者對氣候變化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但由於「低碳生活」理念至少順應了人類「未雨綢繆」的謹慎原則和追求完美的心理與理想,因此「寧可信其有,不願信其無」, 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理念也就漸漸被世界各國所接受。低碳生活的出現不僅告訴人們,你可以為減碳做些什麼,還告訴人們,你可以怎麼做。在這種生活方式逐漸興起的時候,大家開始關心,我今天有沒有為減碳做些什麼呢? 在北京的八達嶺,一個碳匯林林場已經成形。
林業碳匯
如果你想抵消掉自己的碳排放,可以來這里購買碳匯林或種樹。林業碳匯是通過實施造林和森林經營管理、植被恢復等活動,植物葉片中的葉綠體通過光合作用吸收水,土裡的無機鹽和水分,釋放氧氣通過篩管把製造的有機物再運送到土裡,土裡的真菌和細菌再把有機物分解,從而產生物質循環,對於低碳方面來說起到減少空氣中二氧化碳的作用。比起少開車、少開空調,購買碳匯林的主意,受到更多人的歡迎。目前,減緩氣候變暖的主要措施是減排和增匯。與減排手段相比,林業碳匯措施因其低成本、多效益、易操作,成為減緩氣候變暖的重要手段。 低碳生活的核心內容是低污染,低消耗和低排放,以及多節約。
編輯本段背景
溫室氣體
溫室氣體讓地球發燒。200多年來,隨著工業化進程的深入,大量溫室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 「受傷」的地球
出,導致全球氣溫升高、氣候發生變化,這已是不爭的事實。2009年12月8日,世界氣象組織公布的「2009年全球氣候狀況」報告指出,近10年是有記錄以來全球最熱的10年。此外,全球變暖也使得南極冰川開始融化,進而導致海平面升高。芬蘭和德國學者公布的最新一項調查顯示,本世紀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遠遠超出此前的預期。如果照此發展下去,南太平洋中的島國:吐瓦魯,將可能是第一個消失在汪洋中的島國。
物種減少
美國媒體2009年12月5日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地球發燒也給人類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機。 第一,過敏加重,研究顯示,隨著二氧化碳水平和溫度的逐漸升高,花期提前來臨,讓花粉生成量增加,使春季過敏加重。 第二,物種正在變得越來越「袖珍」,隨著全球氣溫上升,生物形體在變小,這從蘇格蘭羊身上已現端倪。 第三,腎結石增加,由於氣溫升高、脫水現象增多,研究人員預測,到2050年,將新增泌尿系統結石患者220萬人。 第四,外來傳染病暴發,水環境溫度升高會使蚊子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登革熱、瘧疾和腦炎等時有暴發。 第五,夏季肺部感染加重,溫度升高,涼風減少會加劇臭氧污染,極易引發肺部感染。第六,藻類泛濫引發疾病,水溫升高導致藍藻迅猛繁衍,從市政供水體繫到天然湖泊都會受到污染,從而引發消化系統、神經系統、肝臟和皮膚疾病。低碳生活,已成為人類急需建立的生活方式。 二氧化碳會使溫室效應加劇,因此算作大氣污染物之一。但在通常條件下空氣質量預報中不報二氧化碳的濃度。此外,當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超過50%的時候會引起窒息,所以應當避免到二氧化碳濃度過高的地方去(例如儲藏蔬菜的地窖),在去這些地方前要先通風。
編輯本段實行方式
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峰會自2009年12月7日開幕以來,就被冠以「有史以來最重要的會議」、「改變地球命運的會議」等各種重量級頭銜。這次會議試圖建立一個溫室氣體排放的全球框架,也讓很多人對人類當前的生產和生活方式開始了深刻的反思。縱然世界各國仍舊減排問題進行著艱苦的角力,但低碳這個概念幾乎得到了廣泛認同。 低碳,是指較低或更低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為主)排放。對此,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秘書長任官平告訴《生命時報》:「節能就是最大的減碳。」首先,減碳主要落實在生產上,如大力開發水能、核電、風能和太陽能等清潔能源。任官平強調,減碳是每個人的責任。對我們來說,生活方式描繪了每個人的「碳足跡」。 什麼樣的人可以算是「低碳族」,「低碳」又代表什麼呢?簡單來說,「低碳」是一種生活習慣,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去節約身邊各種資源的習慣,只要你願意主動去約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習慣,你就可以加入進來。當然,低碳並不意味著就要刻意去節儉,刻意去放棄一些生活的享受,只要你能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做到多節約、不浪費,同樣能過上舒適的「低碳生活」。 簡單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歸真地去進行人與自然的活動,主要是從節電節氣和回收三個環節來改變生活細節,包括以下一些低碳的良好生活習慣:倡導低碳,呵護地球。
編輯本段養成低碳生活習慣
1.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來洗手、擦傢具、澆花等。干凈衛生,自然滋潤; 2.將廢舊報紙鋪墊在衣櫥的最底層,不僅可以吸潮,還能吸收衣櫃中的異味; 3.用過的面膜紙也不要扔掉,用它來擦首飾、擦傢具的表面或者擦皮帶,不僅擦得亮還能留下面膜紙的香氣; 4.喝過的茶葉渣,把它曬干,做一個茶葉枕頭,既舒適,又能幫助改善睡眠; 5.出門購物,盡量自己帶環保袋,無論是免費或者收費的塑料袋,都減少使用; 6.出門自帶喝水杯,減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7.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飯盒,盡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8.養成隨手關閉電器電源的習慣,避免浪費用電; 9.盡量不使用冰箱、空調、電風扇,熱時可用蒲扇或其他材質的扇子。 經過手工DIY的再創造,你會發現原來廢物也是寶,這樣的家居環境健康且充滿了創意的小歡樂。 「低碳一族」正以自己生活細節的改變證明:氣候變化已經不再只是環保主義者、政府官員和專家學者關心的問題,而是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在提倡健康生活已成潮流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種理想,更是一種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 還有一些不容易注意的幾點: 1.每天使用傳統的發條鬧鍾,取代電子鬧鍾; 2.在午休和下班後關掉電腦電源; 3.一旦不用電燈、空調,隨手關掉;手機一旦充電完成,立即拔掉充電插頭; 4.選擇晾曬衣物,避免使用滾筒式乾衣機;用在附近公園等適合跑步的空氣清新的地方中的慢跑取代在跑步機上的45分鍾鍛煉; 5.用節能燈替換60瓦的燈泡;不開汽車改騎自行車,或步行; 6.在使用電腦時,盡量使用低亮度,開啟程序少些等,這樣可以節電。 7.如果可以,盡量少看電視。建議多看書,既可節電,也可以增長知識。 8.用剩的小塊肥皂香皂,收集起來裝在不能穿的小絲襪中,可以接著用。
編輯本段低碳生活50條准則
1、少用紙巾,重拾手帕,保護森林,低碳生活; 2、每張紙都雙面列印,相當於保留下半片原本將被砍掉的森林; 3、隨手關燈、開關、拔插頭,這是第一步,也是個人修養的表現;不坐電梯爬樓梯,省下大家的電,換自己的健康; 4、綠化不僅是去郊區種樹,在家種些花草一樣可以,還無須開車; 5、是的,一隻塑料袋5毛錢,但它造成的污染可能是5毛錢的50倍; 6、完美的浴室未必一定要有浴缸;已經安了,未必每次都用;已經用了,請用積水來沖洗馬桶; 7、關掉不用的電腦程序,減少硬碟工作量,既省電也維護你的電腦; 8、相比開車族來說,騎自行車上下班的人一不用擔心油價漲,二不用擔心體重漲; 9、沒必要一進門就把全部照明打開,人類發明電燈至今不過130年,之前的幾千年也過得好好的; 10、考慮到坐公交為世界環境做的貢獻,至少可以抵消一部分開私家車帶來的優越感; 11、請相信,痴迷皮草那不過是一種反祖沖動; 12、可以這么認為,氣候變暖一部分是出於對過度使用空調和暖氣的報復; 13、盡量少使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因為製造他們所使用的石油也是一次性的; 14、如果你知道西方一些海洋博物館里展出中國生產的魚翅罐頭,還會有這么好的食慾吃魚翅撈飯么; 15、未必紅木和真皮才能體現居家品味;建議使用竹製傢具,因為竹子比樹木長得快; 16、其實利用太陽能這種環保能源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盡量把工作放在白天做; 17、過量肉食至少傷害三個對象:動物,你自己和地球; 18、婚禮儀式不是你憋足28年勁甩出的面子,更不是家底積累的PK。如今簡約、低碳才更是甜蜜文明的附件值; 19、認為把水龍頭開到最大才能把蔬菜盤碗洗得更干凈,那隻是心理作用; 20、可以理直氣壯地說,衣服攢夠一桶再洗不是因為懶,而是為了節約水電; 21、把一個孩子從嬰兒期養到學齡前,花費確實不少,部分玩具、衣物、書籍用二手的就好; 22、如果堵車的隊伍太長,還是先熄了火,安心等會兒吧; 23、定期檢查輪胎氣壓,氣量過低或過足都會增加油耗; 24、定期清洗空調,不僅為了健康,還可以省不少電; 25、一般的車用93#油就夠了,盲目使用97#可能既費油,還傷發動機; 26、跟老公交司機學習如何省油:少用急剎,把油門鬆了,靠慣性滑過去; 27、有些人,尤其是女性,洗個澡用掉四五十升水,潔癖也不用這么誇張; 28、科學地勤儉節約是優良傳統;剩菜冷卻後,用保鮮膜包好再送進冰箱;熱汽不僅增加冰箱做功,還會結霜,雙重費電; 29、其實空調外機都是按照防水要求設計的,給它穿外套,只會降低散熱效果,當然費電; 30、洗衣粉出泡多少與洗凈能力之間無必然聯系,而低泡洗衣粉可以比高泡洗衣粉少漂洗幾次,省水省電省時間; 31、洗衣機開強檔比開弱檔更省電,還能延長機器壽命; 32、電視機在待機狀態下耗電量一般為其開機功率的10%左右,這筆賬算起來還真不太小; 33、如果只用電腦聽音樂,顯示器僅可以調暗,或者乾脆關掉; 34、如果熱水用得多,不妨讓熱水器始終通電保溫,因為保溫一天所用的電,比一箱涼水燒到相同溫度還要低; 35、洗干凈同樣一輛車,用桶盛水擦洗只是用水龍頭沖洗用水量的1/8; 36、可以把馬桶水箱里的浮球調低2厘米,一年可以省下4立方水; 37、建立節省檔案,把每月消耗的水電煤氣也記記賬,做到心中有數; 38、買電器看節能指標,這是最簡單不過的方法了; 39、實驗證明,中火燒水最省氣; 40、10年前亂丟電池還可以能是無知,現在就完全是不負責任了; 41、隨身常備筷子或勺子,已經是環保人士的一種標簽; 42、冰箱內存放物品的量以占容積的80%為宜,放得過多或過少,都費電; 43、開短會也是一種節約-照明、空調、音響等等; 44、沒事多出去走走,「宅」是很費電的; 45、非必要的話,盡量買本地、當季產品,運輸和包裝常常比生產更耗能; 46、植樹為你排放的二氧化碳埋單,排多少,吸多少; 47、衣服多選棉質、亞麻和絲綢,不僅環保、時尚,而且優雅、耐穿; 48、烘乾真的沒必要,讓衣服曬曬太陽,會消毒殺菌; 49、美國有統計表明:離婚之後的人均資源消耗量比離婚前高出42%-61%,讓我們用婚姻保護地球吧; 50 、在後備箱里少放些東西吧,那也是重量,浪費汽油資源,還易被盜。
編輯本段低碳家居
「低碳」是一個涵蓋內容非常廣的概念,所有能夠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方式都可以統稱為低碳,包括 低碳生活宣傳海報
工業生產上的節能減排、建築的綠色設計、汽車的節能。低碳生活對於家居來講,也能盡量節約能源,減低有害物質的排放。 簡約大方最利於節能 近幾年來,簡約的設計風格漸漸成為家庭裝修中的主導風格。而簡約的風格恰恰就是家裝節能中最為合理的關鍵因素,當然簡約並不等於簡單,只要設計考慮周全,簡約的風格是很適宜現代裝修,特別是年輕人的裝修來使用的。而且這樣的設計風格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家庭裝修當中的材料浪費問題。通透的設計如今也慢慢被越來越多的業主所接受,而這樣的設計在保持通風和空氣流通的同時,也很大程度上減少了能源浪費。 色彩回歸環保自然 以前的家總是千篇一律的白色,隨著化工產業的發展,家居的顏色越來越多。其實色彩的運用也是關繫到節能的,過多使用大紅、綠色、紫色等深色系其實就會浪費能源。 特別是高溫時節,由於深色的塗料比較吸熱,大面積設計使用在家庭裝修牆面中,白天吸收大量的熱能,晚上使用空調會增加居室的能量消耗。 綠色建材築就低碳生活 在裝修過程中,其實可以更多在一些不注重牢度的「地帶」使用類似輕鋼龍骨、石膏板等輕質隔牆材料,盡量少用粘土實心磚、射燈、鋁合金門窗等。而在一些設計上也可以考慮放棄,比如絕大多數家庭只是偶爾使用的射燈和燈帶,其實是造價不菲的設計,很可能成為一大浪費。完全可以通過材質對比、色彩搭配等各種手段,替代射燈和燈帶。 此外,搬新居時,能繼續使用的傢具盡量不換。多使用竹製、藤製的傢具,這些材料可再生性強,也能減少對森林資源的消耗。 低碳生活,家居業似乎已經領先一步。從環保材料到環保裝修,從砍伐樹木到建設速生林,從發光頂設計到太陽能燈具…… 人類生活活動需要消耗能量,並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科學家發現,近200年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已經上升30%,人們普遍認為各類極端氣候都和此有關。人們開始呼籲「低碳經濟,低碳生活」。這是在不降低生活質量的前提下,利用高科技以及清潔能源,減少能耗,減少污染的生活模式。 低碳生活並不深奧。設計師認為,「低碳」最原始的表現形式,就是如何用最少的錢干最多的事。裝修初期,業主和設計師都想方設法用最低的成本,最常見的材料和最簡單的設計,布置出一個舒適、安全又健康的家。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家開始在個性風格、特殊材料和高科技智能產品上下工夫,此舉無疑消耗了許多不必要的能源。如今,環境污染嚴重,能源缺乏和經濟危機等因素,促使最初簡朴的裝修理念升級為低碳生活了。 簡約設計風潮再回歸 「近年來,盡管家裝風格概念一直在不停變換,現代簡約的設計風格始終是主流。」瑞家裝飾設計師說,許多中高端的客戶主動提出,拒絕採用過去那種崇尚奢華的家裝設計理念,改走簡約路線,以自然通風、自然採光為原則,減少空調、電燈的使用幾率,節約裝飾材料、節約用電、節約建造成本。 「如果能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房屋內部結構改造,那就更『低碳』了。」裝飾設計師認為,從設計上而言,低碳理念其實與這兩年一些家裝公司強調的「輕裝修,重裝飾」的理念是吻合的。在裝修設計的時候,一些較為時尚的家庭也不再簡單地用吊頂、壁櫃,以及用一些昂貴的裝飾材料打造的裝飾造型等將空間堆砌裝滿,他們更講究空間布局、功能設置等,注重裝修和裝飾的區分,會利用實用的傢具與恰到好處的裝飾品來表現強烈的個人風格和情趣。 設計師建議,簡約裝修要遵循「少改動少修飾」的原則。即使房間結構存在很多問題,也不要大規模改動。消費者可以和設計師多溝通,用其他辦法解決或彌補。房間中少用隔斷等裝飾手法,盡量用空間的變化來達到效果。如果一定要使用隔斷,盡可能將其與儲物櫃、書櫃等傢具合二為一,減少其獨立存在的機會,增大室內空間。另外,減少隔斷的設置,還可以加速室內空氣流動,減少空調、電扇等家用電器的耗能。 充分利用可循環材料 家居行業的原材料在採集、生產製造和運輸時都需要耗費大量的能源,能夠做到「低碳」、「可持續發展」的不多。「家裝設計正在流行『天然風』,並非只為了迎合田園式、鄉村式的風格。」華泰經典裝飾設計師認為,家裝流行「天然風」的意義在於它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建議業主在選擇木材、棉花、金屬、塑料、玻璃、藤條時,要盡可能地使用可循環利用的材料。 在裝飾材料的選擇上,很多人並非不注重環保,而是容易陷入一些認識上的誤區。在裝修過程中,其實可以更多地選擇一些類似輕鋼龍骨、石膏板等輕質隔牆材料,少用黏土實心磚、射燈、鋁合金門窗等資源浪費較大的材料,也可以從側面降低家裝工程的碳排放量。 一些家居配飾師也認為,在家居生活中合理利用廢舊物品對於營造「低碳」的生活環境同樣意義重大。比如,將喝過的茶葉曬干做枕頭芯,不僅舒適,還能幫助改善睡眠;用廢紙殼做煙灰缸,隨用隨扔,省事且方便。這些毫不起眼的廢物經過精心的DIY,都可以變廢為寶,讓自己的家變得更環保、更溫馨,又充滿實現創意的歡樂。 節約能源 低碳家居的核心是節能,但是節能並不意味著要犧牲居住的舒適度,並非就是要把空調或採暖系統關了。其實低碳生活是一種態度,就是在對人類生存環境影響最小,甚至是有助於改善人類生存環境的前提下,讓人的身心處於舒適的狀態。比如,利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進行照明和供暖;還有歐洲現在建設了很多零排放建築,隔熱效果非常好,在自然通風的條件下,隔熱層可以把室內溫度調控到一個合適的水平。

D. 低碳生活,我們可以做什麼

低碳生活,就是指在生活中要盡力減少所消耗的能量,特別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從而低碳,減少對大氣的污染,減緩生態惡化。主要是從節電、節氣和回收三個環節來改變生活細節.

低碳生活代表著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歸真地去進行人與自然的活動。當今社會,隨著人類生活發展,生活物質條件的提高,隨之也對人類周圍環境帶來了影響與改變。對於普通人來說是一種生活態度,低碳生活既是一種生活方式,同時更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環保責任。

低碳對於普通人來說是一種生活態度,同時也成為人們推進潮流的新方式,它給我們提出的是一個「願不願意和大家共同創造低碳生活」的問題, 但是我們應該積極提倡並去實踐低碳生活,要注意節電、節氣、熄燈一小時……從這些點滴做起。除了植樹,還有人買運輸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堅持爬樓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煩。但前提是在不降低生活質量的情況下,盡其所能的節能減排。

低碳生活就觸手可及,每個人都可以從身邊小事做起,從生活的細節開始,實踐低碳生活。

例如衣:少買不必要的衣服。一件普通衣服從原料到成衣再到被拋棄,都在排放二氧化碳。少買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就可以減少2.5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另外棉質衣服比化纖衣服排碳量少,多穿棉質衣服也是低碳生活的一部分。

食:多吃素。生產1千克牛肉排放36.5千克二氧化碳,而果蔬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僅為概數值的1/9。

住:選擇小戶型,不過度裝修。減少1千克裝修用鋼材,可減排二氧化碳1.9千克;少用0.1立方米裝修用木材,可減排二氧化碳64.3千克。

行:少開車,選小排量或是新能源車。每月少開一天車,每車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98千克,如果出行選擇交通工具或自行車,二氧化碳排放量會更少。

用:節電、節水。以11千瓦節能燈代替60瓦白熾燈、每天照明4小時計算,1支節能燈1年可減排二氧化碳68.6千克;隨手關燈減排二氧化碳4.7千克。隨手關水龍頭,洗菜的水可以澆花等等。

E. 關於低碳生活 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踐行低碳生活可以做的事:

1、要做到節約用電以及用水,在室內出門的時候隨手關燈,不使用電器的時候關閉電源,使用水的時候,要做到一水多用,比如洗完手的水可以去澆花、澆樹之類的,避免造成資源浪費。

2、減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平時出門如果不是太遠,盡量走路或者騎自行車,還要節約用紙,同時購物時不用塑料袋,盡量使用可重復利用的購物袋。

3、在裝修過程中,其實可以更多地選擇一些類似輕鋼龍骨、石膏板等輕質隔牆材料,少用黏土實心磚、射燈、鋁合金門窗等資源浪費較大的材料,也可以從側面降低家裝工程的碳排放量。

低碳生活的好處: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後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低碳經濟」的理想形態是充分發展「陽光經濟」、「風能經濟」、「氫能經濟」、「生物質能經濟」。

它的實質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潔能源結構、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為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操作性詮釋。

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節約型社會的綜合創新與實踐,完全符合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的發展思路,是實現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是不可逆轉的劃時代潮流,是一場涉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全球性革命。

F. 作為公民,面對低碳經濟,科學發展,應該怎麼做

現在新聞媒體上出現頻率越來越高的一個詞彙就是「低碳」,網路一下,得到的解釋是:較低(更低)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為主)排放。相信大家對於「溫室效應、全球變暖」這兩個詞一定不陌生。營造一個低碳的生活環境,不僅是為了我們自己,更是為了造福後代。低碳減排,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
1、走路或騎車上班:如果你是有車一族,如果你居住地距離單位並不十分遙遠,請步行或騎自行車上班。也許你因此犧牲了幾十分鍾的睡眠時間,但你收獲的卻是新鮮的空氣、沿途的風景以及越來越健康的身體;你還為擁擠的交通做出了減負的貢獻,一舉數得,何樂而不為?

2、節約列印用紙:我們都知道,紙是由樹木製造而成的,而樹是一個天然的二氧化碳吸收器,同時可以製造氧氣,凈化空氣。如果沒有了樹,地球將無法想像會是一種何等景象!我們提倡,列印文件請用雙面,有一些宣傳廣告紙的背面是空白的,完全可以再次利用。這樣一來,我們等於挽救了一半原本要被砍伐的樹木!

3、用手帕代替紙巾: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曾經的我們無論是抹眼淚還是擦嘴角,用的都是手帕。不要覺得那是上世紀的古老玩意兒,這是環保的象徵。紙巾也是樹木的產物,紙巾的利用率比列印紙還要低,很可能只是用到了中間那一小塊,然後就被丟棄了。請在口袋裡預備一塊手帕吧。
4、拒絕一次性筷子:生活中和樹木有關的東西到處都是。去飯店吃飯,怕服務員沒有認真清洗筷子而要求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朋友,我想應該不在少數吧。為何不自己攜帶呢?現在有出售可折疊的餐具,攜帶很方便,放在包里也不佔地方。
5、拒絕塑料袋:曾幾何時,家裡堆著紅藍白綠很多塑料袋,都是上菜場、超市購物時帶回來的。若是還能重復裝非食物物品的倒還好說,萬一破了不能用了,就扔進垃圾堆,殊不知塑料袋是難易分解的,而且還會嚴重污染環境。隨著「限塑令」的出台,使用塑料袋的人越來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可重復利用的購物袋,希望商家也好、買家也好,都可以繼續堅持下去!
6、少用一次性洗漱用品:現在出差住賓館的朋友會發現,很多洗漱間都有提醒重復使用毛巾的標語。我建議,如果經常外出的朋友,最好能自己攜帶牙具、毛巾,一來是節約了一次性用品,二來也是為個人衛生考慮。
7、節約用水:生活中要用水的地方很多,如果沒有節制地使用,那恐怕會像那個公益廣告做的一樣,「不久的將來,地球上最後一滴水,將是我們的眼淚」。要學會重復利用水,比如,洗菜的水可以用來沖廁所,淘米水對洗去碗的油污有一定效果,洗衣服的水正好可以洗拖把……只要我們願意多轉一個彎,就能合理地利用好每一滴水。
8、節約用電:電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節約用電,一般都是體現在細節處。比如:人走出屋子,就隨手把開關關上;用節能燈泡替換普通燈泡,瓦數不要太亮,只要能不損傷視力就行;不要頻繁地開冰箱,這里有個小妙招,可以把冰箱里有的東西都記錄在一張紙上,需要拿什麼,只要看看紙就知道,而不用稀里糊塗總是翻來找去到最後發現其實根本就沒在裡面;買空調選節能型的,夏天把空調溫度調高一些,既減排又能避免空調病;如果居住樓層較高,建議安裝太陽能熱水器……
9、拒絕「宅」:現在的「宅男、宅女」越來越多,我並不認為這是一種十分好的現象。至少,你宅在家裡,勢必會增加你的電消費:上網、看電視、聽音樂……長此以往,對心身健康都沒有好處。所以,還是多出去走走,逛逛公園,陪家人打打羽毛球,多和朋友聚一聚聯絡感情,這對你來說一定是有益無害的。

10、變廢為寶:也許你有很多不喜歡的衣服、褲子,也許你家裡堆了很多紙箱,也許你在發愁花紙該如何處理……千萬別扔。因為只要將它們稍加改造,就能煥然一新,成為一件裝飾品,或者成為一件新的實用物品。什麼?你擔心自己沒有那麼多的創意?哈哈,告訴你一個法寶,那就是,你可以逛逛「網路經驗」,這里有很多的製作達人,相信他們的經驗,一定會給你啟發的!

閱讀全文

與環境中我們能對低碳經濟做些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旺生肖雞的工作事業運 瀏覽:709
健康碼金盾多久顯示 瀏覽:703
未婚男士說不要愛情那要什麼 瀏覽:745
麗江靠譜婚姻網在哪裡 瀏覽:557
樂泰亮甲講的大健康是什麼 瀏覽:429
男士如何快速恢復亞健康 瀏覽:3
愛情里很聽話的是什麼性格 瀏覽:485
微服務怎麼提升幸福感 瀏覽:429
手掌婚姻線短代表什麼 瀏覽:524
中國婚姻法多少年紀可以領結婚證 瀏覽:961
事業單位辭職申請書不上班怎麼辦 瀏覽:650
追憶愛情的歌曲有哪些 瀏覽:321
注冊會計師經濟法考試在哪裡學 瀏覽:399
幸福時光什麼時候拍攝 瀏覽:286
什麼蛇最幸福 瀏覽:397
江蘇經濟有多少發達 瀏覽:300
離開日本多久健康保險重新記錄 瀏覽:898
滕州美女快餐便宜多少錢 瀏覽:382
一種健康的生活的英文是什麼 瀏覽:940
騰訊健康怎麼查詢其他人接種疫苗記錄 瀏覽: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