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伊拉克經濟以什麼為主

伊拉克經濟以什麼為主

發布時間:2022-07-17 21:36:17

『壹』 為什麼伊拉克的經濟那麼富裕

實質上,伊拉克的經濟是建築在石油經濟上的,不過以前的伊拉克明顯比別的海灣產油國發展全面,因為伊拉克人用石油美元對本國的基礎建設大量投資,尤其是農業設施,伊拉克人口高達三四千萬,沒法依靠糧食進口過日子,當然,那是第一次海灣戰爭之前。不過在海灣戰爭後伊拉克開始變得衰落。像現在盡管它的石油還是很盛產,但它的人民生活很困苦

『貳』 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等國經濟屬於什麼經濟

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等國經濟屬於(能源出口型)經濟。
PS:能源經濟是指能源生產與再生產的經濟關系。它包括進行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與社會以及自然界發生的關系。能源經濟包括能源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的全部經濟活動。
沙特和伊拉克等國的經濟來源主要依靠石油開采和出口,因此是典型的能源出口型經濟。

『叄』 伊拉克的經濟發展水平高嗎

中國經歷了五千多年的歷史錘煉才有了現在的經濟、文化地位,近百年來經濟更是得到迅速的發展,被稱作崛起的雄獅,在世界之上有了一席之地,但是在與我國南方鄰近的諸多國家,它們的經濟發展狀況依舊不是很好。


雖然柬埔寨的現在經濟還不夠發達,但是它眾多的旅遊資源讓這個國家的經濟狀況有了些許的改善,所以趁著現在它的經濟還沒有得到迅速發展,物價水平比較低的時候去體驗一把富豪式的生活,也是極好的,你願意去柬埔寨這個經濟發展緩慢的國家去看看嗎?

『肆』 伊拉克國家概況是什麼

伊拉克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Iraq),面積44.1839萬平方千米(包括924平方千米水域和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中立區伊拉克部分3522平方千米)。位於亞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島北部。北接土耳其,東鄰伊朗,西毗敘利亞、約旦,南接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東南瀕波斯灣(圖32-1)。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自西北向東南流貫全境。海岸線長60千米。除東北部山區外,屬熱帶沙漠氣候。夏季最高氣溫50℃以上,冬季最低0℃左右。年均降水量由南至北為100~500毫米,北部山區達700毫米。

圖32-1伊拉克地理位置圖

伊拉克有悠久的歷史,公元前4700年就出現了城邦國家。公元前2000年建立了巴比倫王國,被譽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550年起,先後遭波斯人、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入侵和統治。1920年淪為英國「委任統治區」。1921年8月宣布獨立,1932年獲得完全獨立。1958年7月14日推翻費薩爾王朝,成立伊拉克共和國。1968年7月復興黨政變上台,推行阿拉伯「統一、自由、社會主義」的綱領。1979年,復興黨人薩達姆·海珊擔任伊拉克總統。1980年伊拉克因同伊朗邊界糾紛發動歷時8年的兩伊戰爭。1990年,伊拉克吞並科威特引發海灣戰爭,受到聯合國制裁。2002年下半年,美國認為伊拉克支持恐怖主義,研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對美國在中東的利益構成了「潛在威脅」,稱美國掌握了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確鑿證據,對伊拉克政權一再隱瞞事實、欺騙國際社會的行為已經失去了耐心,公開表示將以武力推翻薩達姆政權,並隨之陳兵海灣。2003 年3月20日,伊拉克戰爭爆發。4月9日,美軍攻佔巴格達,薩達姆政權被推翻。5月1日,美總統布希宣布伊拉克主要戰事結束。同月6日,美總統布希任命美前外交官布雷默為美國負責伊拉克事務的最高行政長官,負責伊拉克重建事務。

經濟方面,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後,聯合國對伊拉克實行嚴厲的經濟制裁,伊拉克經濟遭受重大打擊,基本陷於癱瘓狀態。1996年12月安理會通過第986號決議(即「石油換食品」計劃),允許伊拉克出口石油,用以購買食品和葯品等人道主義物資,伊拉克經濟狀況稍有好轉。伊拉克戰爭後,經濟重建工作任務繁重。安理會於2003年5月通過第1483號決議,取消對伊拉克除武器禁運以外的所有經濟制裁。為發展經濟,臨時政府出台鼓勵外國投資法,成立新的貿易銀行,發行了新貨幣。

資源方面,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截至2001年,已探明石油儲量達1150億桶,主要分布在73個地區,現僅開采了15個地區,石油儲量居世界第四位。天然氣探明儲量約3.285萬億立方米,佔世界總儲量的2.4%。磷酸鹽儲量約100億噸。

『伍』 伊拉克靠什麼發展成發達國家。

靠的是石油。伊拉克地理條件得天獨厚,石油、天然氣資源十分豐富,石油工業是經濟主要支柱。2010年10月伊拉克石油部長稱已探明儲量1431億桶,在 歐佩克和世界已探明石油總儲量中分別佔12.0%和9.8%,位居世界第二位;天然氣已探明儲量3.17萬億立方米,佔世界已探明總儲量的1.7%,居世界第十位。磷酸鹽儲量約100億噸。

『陸』 伊拉克的經濟怎麼樣.地理位置有什麼優勝的條件

伊拉克位於亞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島東北部,國土面積約43.7萬平方公里(包括924平方公里水域和伊拉克、沙特中立區伊拉克部分3522平方公里)。北接土耳其,東鄰伊朗,西毗敘利亞、約旦,南連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東南瀕波斯灣。
伊拉克出海口僅在東南端位於波斯灣頭的一小段海岸。海岸線長60公里。領海寬度為12海里。西南為阿拉伯高原的部分,向 東部平原傾斜;東北部有庫爾德山地,西部是沙漠地帶。
伊拉克東北部有庫爾德山地,西部是沙漠地帶,高原與山地間有占國土大部分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絕大部分海拔不足百米。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自西北向東南貫穿全境,兩河在庫爾納匯合為夏台阿拉伯河,注入波斯灣。平原南部地勢低窪,多湖泊與沼澤。平原以東為扎格羅斯山系的西部邊緣。西南部為阿拉伯高原的一部分,分布有敘利亞沙漠。
伊拉克夏季最高氣溫高達50攝氏度以上,冬季最低氣溫為0攝氏度左右。年平均降雨量由南至北為100至500毫米,北部山區達700毫米。伊拉克常年刮西北風,冬季涼爽、多雨,空氣潮濕,夏季炎熱乾燥,道都巴格達市夏季七、八月溫度45攝氏度左右,冬季一月溫度為4攝氏度。每年六至九月為最乾燥的季節,月平均降雨量為1毫米。最濕潤的季節在三月,平均降雨量為28毫米。
伊拉克地理條件得天獨厚,石油、天然氣資源十分豐富,石油工業是經濟主要支柱。2010年10月伊拉克石油部長稱已探明儲量1431億桶,在 歐佩克和世界已探明石油總儲量中分別佔12.0%和9.8%,位居世界第二位;天然氣已探明儲量3.17萬億立方米,佔世界已探明總儲量的1.7%,居世界第十位。磷酸鹽儲量約100億噸。
工業主要有石油開采、提煉和天然氣開采。油氣產業在國民 經濟中始終處於主導地位,為伊拉克支柱產業。伊拉克於1973年實現了石油工業的國有化。兩伊戰爭結束到海灣戰爭之前,伊拉克平均日產原油350萬桶,最高時達450萬桶。
伊拉克70%的天然氣屬於石油伴生氣,主要產於北部基爾庫克油田和 南部魯邁拉油田。伊拉克有9個集氣站,日處理天然氣0.42億立方米。天 然氣通過管道輸送至位於祖拜爾和巴士拉的液化處理站經液化供出口。北部油區通過油管在黎巴嫩、敘利亞與土耳其的地中海港口輸出原油,南部 油田通過油管至沙烏地阿拉伯的紅海岸延布油港輸出原油。伊拉克有煉油與石油化工以及紡織、食品、煙草等工業。
由於兩伊戰爭、海灣戰爭以及國際社會對伊拉克實施全面制裁,其石 油設施遭到嚴重破壞,經濟基礎設施也基本陷於癱疾。石油工業逐步走上正軌,石油產量及出口量穩步增長。2011年,伊拉克原油日產量 260萬桶,日出口量217萬桶,2012年伊拉克原油日產量約290萬桶,日出口量260萬桶。2013年伊拉克原油日產量約為300萬桶,日出口量240萬桶。
農牧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兩河平原的灌溉農業 已有數千年歷史。主要農產品有小麥、黑麥、大麥、稻米、棉花、煙草、 溫帶水果與椰棗等。椰棗輸出量居世界首位。畜牧業偏重在東北部地區, 養殖牛、羊、驢、馬,西南部乾旱高原上有游牧業。
伊拉克的可耕地面積占國土總面積的27.6%,農業用地嚴重依賴地表水,主要集中在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農業 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1/3,糧食不能自給。全國有椰棗樹3300餘萬株,平均年產椰棗約630萬噸。
伊拉克主要旅遊點有烏爾城(公元前2060年)遺址、亞述帝國(公元前910年)遺跡和哈特爾城(俗名「太陽城」)遺址,位於巴格達西南90公里處的巴比倫是世界著名的古城遺址,盛傳的「空中花園」被 列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此外,底格里斯河沿岸的塞琉西亞、尼姆路德等,均是伊拉克著名古城名勝。
主要出口原油、天然氣、椰棗、化肥等,進口各種生產 資料、糧食等生活必需品。2012年伊拉克出口額882.7億美元,其中原油 出口超過80%,進口額568.9億美元。

『柒』 伊拉克和中國哪個更富有

你談的是國家,那隻用從總GDP就能看出誰更富有了。GDP差距不大也許說明不了什麼問題,但是中國GDP是伊拉克GDP接近500倍,不管從那個角度都沒有可比性!伊拉克經濟主要依靠石油,和中東大部分國家一樣,世界第一大儲油國委內瑞拉也是如此,經濟來源90%以上依靠石油。形成的原因與其說光靠石油就夠了,還不如說這是某些國家刻意為之!因為越簡單越好控制。伊拉克日石油出口量約為四百多萬桶每桶價格就算100美元(你問的時候估計30美元不到),那不算成本什麼的一天四億美元收入,伊拉克人口四千萬,分到每個人手裡一天10美元,一個月300美元,摺合人民幣2000元的樣子。伊拉克GDP說白了就是靠石油撐著,一年下來一千多不到兩千億的GDP,算成純收入也不嚇人。中國接近一百萬億GDP純利潤怎麼也是以萬億為單位。
唯一可比的話那也要追溯到海灣戰爭爆發之前,那時候中國改革開放還處於初期,伊拉克綜合國力和中國還真不好說誰強誰弱,中國可能就可塑性和底子要不人家強,但實際要拿點什麼干貨出來還真沒伊拉克多!軍事實力方面除海軍外空軍陸軍可以說完勝當時中國。這只是比裝備,要打伊拉克肯定還是無法和有自主設計生產的中國抗衡。和沙特等靠買來武裝自己的國家一樣再怎麼買,買再多跟賣家都不可能在一個級別上比較。歐洲+美國的工業基礎可以說就現在滅兩個中國加兩個俄羅斯應該還是問題不大的。總說要和美國帶來怎麼辦,如果真打起來我想不可能紙上談兵,歐洲列強和美國有著共同利益必然會一起倒戈。

『捌』 伊拉克經濟的變化

伊拉克經濟概況

流通貨幣:伊拉克第納爾,1第納爾=1,000菲爾斯。

國內生產總值:219億美元(1999年)

人均生產總值:976美元(1999年)

石油的開采和提煉是重要經濟支柱。石油工業實現了國有化,伊拉克國家石油公司控制了國家的石油資源。還有鋼鐵、化工、煉鋁、水泥、汽車裝配、紡織、卷煙、製糖、製革等工業部門。主要農什物有小麥、大麥、棉花、椰棗等。糧食不能自給。椰棗平均年產約630萬噸,佔世界總產量40%。公路長40 000千米,鐵路長2000千米。有先進的輸油管道。

【經 濟】 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後,聯合國對伊實行嚴厲的經濟制裁,伊經濟遭受重大打擊,基本陷於癱瘓狀態。1996年12月安理會通過第986號決議(即「石油換食品」計劃),允許伊出口石油,用以購買食品和葯品等人道主義物資,伊經濟狀況稍有好轉。伊拉克戰爭後,經濟重建工作任務繁重。安理會於2003年5月通過第1483號決議,取消對伊除武器禁運以外的所有經濟制裁。為發展經濟,臨時政府出台鼓勵外國投資法,成立新的貿易銀行,發行了新貨幣。

貨幣名稱:伊拉克第納爾(ID)。

【資 源】 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截止2001年,已探明石油儲量達1150億桶,主要分布在73個地區,現僅開采了15個地區。石油儲量居世界第四位。天然氣探明儲量約3.285萬億立方米,佔世界總儲量的2.4%。磷酸鹽儲量約100億噸。

【工 業】 伊拉克石油生產和出口在國民經濟中始終處於主導地位,為伊支柱產業。伊於1973年實現了石油工業的國有化,組建伊拉克國家石油公司(Iraq National Oil Company, INOC)控制國家的石油資源。兩伊戰爭結束到海灣戰爭之前,伊拉克平均日產原油350萬桶,最高時達450萬桶。海灣戰爭結束後由於開采設備被毀和聯合國制裁,石油日產量跌至30萬桶。1996年12月安理會第986號決議實施後,石油生產開始恢復。2002年,伊平均日產石油約200萬桶,主要通過伊土(耳其)石油管道和南部巴士拉港出口。2003年,由於戰爭及戰後破壞原因,伊拉克石油生產急劇下滑,第三季度平均日產僅100萬桶,其中日出口原油僅為40萬桶。2004年產量約1億噸,平均日產207萬桶。目前,伊拉克石油生產正在逐漸恢復。

【農 業】 可耕地面積占國土總面積的27.6%,農業用地嚴重依賴地表水,主要集中在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農業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三分之一。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和椰棗等,糧食不能自給。由於改善了管理,2004年灌溉用地比上年增長了三分之一。農業逐步恢復。

【旅 游 業】 主要旅遊點有烏爾城(公元前2060年)遺址、亞述帝國(公元前910年)遺跡和哈特爾城遺址(俗名「太陽城」),位於巴格達西南90公里處的巴比倫是世界著名的古城遺址,盛傳的「空中花園」被列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交通運輸】 國內交通運輸以公路為主。公路網遍布全國,總長3.97萬公里,多數建於1991年之前。海灣戰爭中伊拉克公路受嚴重破壞,戰後多數得到修復。

鐵路總長2027公里,主要有以巴格達為中心的三條干線:巴格達-基爾庫克-埃爾比勒線,巴格達-摩蘇爾-土耳其線,以及前蘇聯援建的巴格達-烏姆蓋斯爾港線。2000年8月,伊敘之間的鐵路恢復通車。2001年7月,伊土(耳其)20年來首次開放鐵路運輸業務。

水運:共有各類船隻35艘,總噸位79.1萬噸,內河航線總長1015公里,主要有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和夏台阿拉伯河及人工運河(薩達姆河)等部分水道。主要港口有烏姆蓋斯爾港(年吞吐量500多萬噸)和貝克爾港,貝克爾港為大型輸油港,年輸油能力84萬噸。2003年伊拉克戰爭結束後,烏姆蓋斯爾港被立即用於接收國際人道主義救援物資。同年6月,該港向商船開放。

航空:巴格達和巴士拉有國際機場,哈迪塞、基爾庫克、摩蘇爾有相對較小的民用機場。海灣戰爭期間,伊通訊設施破壞嚴重,加上美英兩國在伊南北設立「禁飛區」和「安全區」,對伊進行持續軍事打擊,伊民航業務長期中斷。2000年8月,伊重新開放關閉長達10年之久的巴格達國際機場,與約旦、敘利亞、埃及通航。11月,伊恢復巴格達至南部城市巴士拉和北部城市摩蘇爾的國內航線。2003年,受伊拉克戰爭影響,伊拉克航空業再度陷於癱瘓。2004年開始恢復至約旦等地航班。

【財政金融】 伊入侵科威特後,聯合國對其實行經濟制裁,凍結了伊在國外的資產,伊財政枯竭,損失巨大,第納爾不斷貶值(官價不變)。2004年底伊外債超過1200億美元。戰後,成立了伊拉克貿易銀行,具有政策銀行的職能。2003年11月,伊拉克發行新的第納爾,取代薩達姆政權時期的舊貨幣。

【對外貿易】 聯合國制裁期間,伊拉克僅被允許在「石油換食品」計劃內對外出口原油。隨著2003年安理會第1483號決議取消除武器禁運以外的所有制裁,伊拉克的農產品也可向外出口。由於伊拉克國內工業部門不健全,多數生產資料和生活用品需要進口。2003年伊拉克的主要進口國是約旦、越南、美國、德國,主要出口國是美國、加拿大、義大利、約旦。

【外國援助】2003年10月,聯合國伊拉克重建捐助國會議在馬德里召開,與會各方共向伊拉克重建認捐約330億美元。

為協調國際社會對伊援助,啟動馬德里伊拉克捐助國會議核準的伊重建國際捐助基金,2004年2月,伊拉克、美國、英國、日本、韓國、加拿大、西班牙、印度以及聯合國、世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阿盟、歐盟委員會等38個國家和國際機構在阿聯酋舉行了援助伊拉克重建基金國際協調機制(IRFFI)首次會議。各方共向IRFFI認捐10億美元,其中美國、卡達、瑞典、韓國、西班牙、挪威、印度、科威特、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歐盟、日本等13國成為捐助方委員會正式成員。5月,IRFFI在卡達舉行第二次會議,共有36個國家和歐盟、阿盟、世界銀行、聯合國等國家、國際組織與會。義大利和土耳其成為新的捐助國。10月,IRFFI在日本召開第三次會議,共有53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出席。伊朗成為新的捐助方委員會成員。日本向IRFFI的注資占其援伊總額的2/3,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分別為1/3到1/2不等。美國援伊總額約為180億美元,但投給IRFFI的僅1000萬美元。由於伊拉克安全局勢持續動盪,援助資金落實進展緩慢。

閱讀全文

與伊拉克經濟以什麼為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旺生肖雞的工作事業運 瀏覽:709
健康碼金盾多久顯示 瀏覽:703
未婚男士說不要愛情那要什麼 瀏覽:745
麗江靠譜婚姻網在哪裡 瀏覽:557
樂泰亮甲講的大健康是什麼 瀏覽:429
男士如何快速恢復亞健康 瀏覽:3
愛情里很聽話的是什麼性格 瀏覽:485
微服務怎麼提升幸福感 瀏覽:429
手掌婚姻線短代表什麼 瀏覽:524
中國婚姻法多少年紀可以領結婚證 瀏覽:961
事業單位辭職申請書不上班怎麼辦 瀏覽:650
追憶愛情的歌曲有哪些 瀏覽:321
注冊會計師經濟法考試在哪裡學 瀏覽:399
幸福時光什麼時候拍攝 瀏覽:286
什麼蛇最幸福 瀏覽:397
江蘇經濟有多少發達 瀏覽:300
離開日本多久健康保險重新記錄 瀏覽:898
滕州美女快餐便宜多少錢 瀏覽:382
一種健康的生活的英文是什麼 瀏覽:940
騰訊健康怎麼查詢其他人接種疫苗記錄 瀏覽: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