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中銀香港經濟怎麼樣

中銀香港經濟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7-16 13:07:47

Ⅰ 中銀香港(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 中銀香港集團是中國銀行在香港地區的全資子公司,中國銀行通過其間接控股的中銀香港在香港經營商業銀行業務。

Ⅱ 中銀香港是中國銀行香港分行嗎兩者在經營和行政上有什麼特別劃分嗎望指教

中銀香港就是中國銀行香港支行
行政上有一定的自己管理的性質
經營上會更注重香港地區的經濟運轉情況,中銀香港可以印香港的鈔票。

Ⅲ 香港中銀國際IBD在香港的地位如何

在香港主要做H和紅籌的IPO以及在融資的保薦/承銷/財務顧問工作。過去五年中有幾年是排名第一的,大體上不會跌出前三,還是有很強實力的。實力主要體現在與國企的關系,對境內外監管審批的熟悉,以及集團的強大背景。待遇(年度總收入)比外資超級投行(高盛等)比低個50%左右,但裁員率也要比它們低很多很多,並且life很好,junior level的人在絕大部分時間是可以保證周末雙休公共假期手機關機的。所以,綜合考慮吧,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考慮周全才不會有後顧之憂。中銀國際在香港和內地兩重天,香港做得很好,其他內資券商比如中信國際、海通國際、安信國際、申銀萬國香港都沒有中銀做得好,主要是中銀香港實力較強,勢力也是有的。同時他們的base比國外那幾家頂級的是低一些,但據說有40W的。不過在國內,中銀國際發展得很一般,主要在做債吧,依靠中國銀行的渠道多一些。不過話說回來,國內券商的工資水平都差不多,除了中金之外,中信這兩年也漲了些。其餘的全看項目和出差補助。在香港主要做H和紅籌的IPO以及在融資的保薦/承銷/財務顧問工作。過去五年中有幾年是排名第一的,大體上不會跌出前三,還是有很強實力的。實力主要體現在與國企的關系,對境內外監管審批的熟悉,以及集團的強大背景。待遇(年度總收入)比外資超級投行(高盛等)比低個50%左右,但裁員率也要比它們低很多很多,並且life很好,junior level的人在絕大部分時間是可以保證周末雙休公共假期手機關機的。

Ⅳ 中銀香港、中國銀行還有南洋商業銀行 這三家有什麼關系

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中銀香港」)是香港主要商業銀行集團,並且是香港三家發鈔銀行之一,亦是香港人民幣業務的唯一清算行。中銀香港的控股公司—中銀香港(控股)有限公司為香港最大上市公司之一,股份代號「2388」。中銀香港一直以提升股東價值、承擔社會責任為己任,不斷提高財務實力,持續強化風險管理,致力維持優良的公司治理機制。憑借持續卓越的營運表現,中銀香港連續五年榮膺《亞洲銀行家》「亞太及香港區最穩健銀行」,並獲《亞洲貨幣》選為2018年「香港最佳企業社會責任銀行」,充分肯定了中銀香港在推動慈善事業和普及金融發展的貢獻。
中國銀行簡介:1912年2月,經孫中山先生批准,中國銀行正式成立。從1912年至1949年,中國銀行先後行使中央銀行、國際匯兌銀行和國際貿易專業銀行職能,堅持以服務社會民眾、振興民族金融為己任,歷經磨難,艱苦奮斗,在民族金融業中長期處於領先地位,並在國際金融界佔有一席之地。1949年以後,中國銀行長期作為國家外匯外貿專業銀行,統一經營管理國家外匯,開展國際貿易結算、僑匯和其他非貿易外匯業務,大力支持外貿發展和經濟建設。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銀行牢牢抓住國家利用國外資金和先進技術加快經濟建設的歷史機遇,充分發揮長期經營外匯業務的獨特優勢,成為國家利用外資的主渠道。1994年,中國銀行改為國有獨資商業銀行。2004年8月,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掛牌成立。2006年6月、7月,中國銀行先後在香港聯交所和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掛牌上市,成為國內首家「A+H」發行上市的中國商業銀行。2016年,中國銀行再次入選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成為新興市場經濟體中唯一連續6年入選的金融機構。
中國銀行是中國國際化和多元化程度最高的銀行,截至2017年末,在中國內地及53個國家和地區為客戶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主要經營商業銀行業務,包括公司金融業務、個人金融業務和金融市場業務,並通過全資子公司中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開展投資銀行業務,通過全資子公司中銀集團保險有限公司及中銀保險有限公司經營保險業務,通過全資子公司中銀集團投資有限公司經營直接投資和投資管理業務,通過控股中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經營基金管理業務,通過控股中銀航空租賃有限公司經營飛機租賃業務。
在一百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中國銀行始終秉承追求卓越的精神,將愛國愛民作為辦行之魂,將誠信至上作為立行之本,將改革創新作為強行之路,將以人為本作為興行之基,樹立了卓越的品牌形象,得到了業界和客戶的廣泛認可和贊譽。面對新的歷史機遇,中國銀行將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努力做最好的銀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如您欲了解南洋商業銀行信息,煩請您與南洋商業銀行客服進行咨詢。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
誠邀您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或中銀跨境GO APP辦理相關業務。

Ⅳ 1998年是以誰為代表的人沖擊香港金融市場結果如何最好說經過,詳細點

1998年香港金融保衛戰回眸 一場不見硝煙的「戰爭」 1997年下半年,美國著名金融家索羅斯旗下的對沖基金在亞洲各國和地區發起了連番狙擊,並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使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和地區幾十年來積存的外匯一瞬間化為烏有,由此引發了二戰後對這些國家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各層面沖擊最巨的亞洲金融危機。1998年6-7月間,索羅斯把矛頭對准了港元,開始有計劃地向香港股市及期市發動沖擊。 兵臨城下 將至壕邊 港幣實行聯系匯率制,聯系匯率制有自動調節機制,不易攻破。但港幣利率容易急升,而利率急升將影響股市大幅下跌。這樣,只要事先在股市及期市沽空,然後再大量向銀行借貸港幣,使港幣利率急升,促使恆生指數暴跌,便可象在其他市場一樣獲得投機暴利。 對沖基金在對香港金融市場進行沖擊時,往往受制於香港金融監管部門的傳統作法———提高短期貸款利率。而事實已經證明,在前3次沖擊(1997年10月、1998年1月、1998年6月)中,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措施便是提高短期貸款利率,金融管理局主席任志剛也因此被戲稱為「任一招」。 利率的上升會提高投機的成本。在這次炒家沖擊香港金融市場時,與以往最大的不同點就是,炒家沒有進行即期拆借活動,而是預先屯集了大量的港元。這些港元來自多方面,但一個很重要的來源是一些國際金融機構1998年上半年在香港發行的一年至兩年期的港元債券,總金額約為300億美元,年利息為11%。這些國際金融機構將這些港元掉期為美元,而借入港元的主要是一些對沖基金。這些港元成為對沖基金攻擊香港金融市場的低成本籌碼,使投機者具備了在匯市進行套利的有利條件。而對沖基金又在外匯市場上買入大量的遠期美元以平衡風險。據說索羅斯旗下的基金就持有總金額約400億美元的買入合約,到期日為1999年2月。 聲東擊西 興風作浪 自1997年10月以來,國際炒家4次在香港股、匯、期三市上下手,前3次均獲暴利。1998年7月底至8月初,國際炒家再次通過對沖基金接連不斷地狙擊港幣,以期推高拆息和利率。很明顯,他們對港幣進行的只是表面的進攻,股市和期市才是真正的主攻目標。聲東擊西是索羅斯等國際投機者投機活動的一貫手段,並多次成功。 1998年6、7月,當恆生指數攀升至8000點高位的時候,對沖基金大舉沽空恆指,建立了大量的恆指空倉頭寸。對沖基金之所以建立恆指空倉,是因為它們預計港股在受到沖擊後恆生指數必然會大幅下跌。而恆指期貨合約的價格是每點50港元,也就是說,若建的是空倉,恆生指數每下跌一個點,就可以給做空者帶來50港元的利潤。 眾所周知,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這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大事,開啟了香港的新時代。但是,對國際炒家而言,這正好為他們興風作浪提供了機會。香港的未來何去何從,香港的經濟、社會會發生什麼變故等一系列問題,不僅令局外人生疑,香港人也是心中沒譜。而恆生指數代表香港金融市場,乃至整個香港經濟、政治前景,就是香港經濟的「晴雨表」。只要能動搖恆生指數,就能打擊人們對香港經濟的信心。在這種情況下,恆生指數大幅下挫,很可能引起廣大投資者盲目恐慌,從而到達坐收漁翁之利的目的。 妖言惑眾 渾水摸魚 國際投機者在證券市場上大手筆沽空股票和期指,大幅打壓恆生指數,使恆生指數從1萬點大幅度跌至8000點,並直指6000點。在山雨欲來的時候,證券市場利空消息滿天飛。1998年8月初,投機者大肆宣揚人民幣將貶值10%,其中,上海、廣州等地的人民幣黑市交易中曾跌到了1美元兌換9.5人民幣左右。投機者散播人民幣將貶值的謠言,是想藉此來影響人們對港幣的信心。除此之外,投機者還大肆宣揚內地銀行不穩定等謠言,其目的仍是為了其狙擊港元創造心理條件,其手段真可謂無所不用。 有一家海外基金甚至開出了1998年8月12日香港聯系匯率脫鉤的期權。炒家們趁機大肆造謠,揚言「港幣即將與美元脫鉤,貶值40%」,「恆指將跌至4000點」雲雲。其目的無非是擾亂人心,製造混亂狀態,然後趁機渾水摸魚。8月13日,恆生指數一度下跌300點,跌穿6600點關口。 在壓低恆生指數的同時,國際炒家在恆指期貨市場積累大量淡倉。恆生指數每跌1點,每張淡倉合約即可賺50港幣。而在8月14日的前19個交易日,恆生指數就下跌2000多點,每張合約可賺10多萬港幣,收益之高令人震驚! 洞察其奸 港府迎戰 國際炒家在泰國、馬來西亞的胡作非為,給這些國家的經濟造成了毀滅性打擊,可謂來者不善。所以,在分析、研究亞洲其他市場形勢後,為了維持香港金融市場的穩定,香港政府決定調巨資迎戰這些瘋狂的國際炒家。 這是一場以金錢、智慧和魄力為武器的你死我活的金融大戰。無論是挑戰者,還是應戰者,都深知其成敗所蘊含的利益與風險。 如前所述,早在1998年7、8月間,投機者就大肆宣揚人民幣將大幅貶值,以致上海、廣州等地的人民幣黑市交易曾跌到了1美元兌換9.5元人民幣的水平。投機者散播人民幣將貶值的謠言是「聲東擊西」的招數,旨在藉此影響人們對港幣的信心。除此之外,投機者還大肆宣揚內地銀行不穩定等謠言,目的仍是為狙擊港元創造條件。除了妖言惑眾外,有一家海外基金甚至開出了1998年8月12日香港聯系匯率脫鉤的期權。 出其不意 首戰告捷 1998年8月5日,炒家們一天之內拋售200多億港元。香港金融管理局一反過去被動做法,運用香港財政儲備如數吸納,將匯市穩定在1美元兌換7.75港元的水平上,銀行同業市場拆借利息也僅略有上升。 1998年8月6日,炒家又拋售了200多億港元,金融管理局再出新招———不僅照單全收,而且將所吸納的港元存入香港銀行體系———從而起到了穩定銀行同業拆借利息的作用,防止了因為拆息率一旦提高,股市下跌在所難免。 8月7日,因已公布中期業績的一些藍籌股業績不佳,導致股市大幅下跌,令恆生指數全日下跌212點,跌幅為3%。在此後的7日至13日這幾個交易日中,香港政府繼續採用吸納港元的辦法,以穩定同業拆息並進而達到穩定股市的目的。但由於炒家在股票市場上大肆做空,恆生指數最終還是跌到了6600點附近的低位。 8月13日,恆指被打壓到了6660點後,港府組織港資、內地資金入市,與對手展開針對8月股指期貨合約的爭奪戰。投機炒家要打壓指數以配合做空期指,港府則要守住指數,迫使投機者事先高位沽空的合約無法於8月底之前如數套現。港府入市後大量買入國際炒家拋空的8月股指期貨合約,將期指由入市前的6610點推高到24日的7820點,高於投資炒家7500點的平均建倉價位,取得初步勝利。當日收市後,港府宣布已動用外匯基金干預股市與期市。 8月14日,香港政府正式參與股市和期市交易。香港政府為了維護港元,攜巨額外匯基金進入股票市場和期貨市場,與炒家進行直接對抗。港府向香港的中銀、獲多利、和升等多家證券行指示,大手吸納恆生指數藍籌股,表示不惜成本,務求將8月期指抬高600點。香港政府一反以往「積極不幹預」政策,給投機者造成了始料不及的沉重打擊。 代行中央銀行職權的金融管理局,直接入市干預期貨股票市場,這在全球開放型資本市場上尚屬首次。港府宣布已動用外匯基金干預股市與期市,令市場為之一驚。 接著,投機炒家鼓動如簧之舌,在全球范圍內展開了一場攻擊港府的輿論大戰。與此同時,炒家們並不願意俯首稱臣,他們又一次玩起了「聲東擊西」的鬼把戲———於8月16日迫使俄羅斯宣布放棄保衛盧布的行動,造成8月17日美歐股市全面大跌,以期「圍魏救趙」沖擊恆生指數。然而,使他們大失所望的是,8月18日恆生指數有驚無險,在收市時只微跌13點。 攻城略地 乘勝追擊 初戰得手,並不意味對手會棄城投降,因為離期指合約的交割還有時日,港府明白惡戰還在後頭。果然,從8月25日開始直至28日,雙方展開了轉倉戰,港府的目的是迫使國際炒家為投機付出高額代價。 8月27日和28日,投機炒家在股票現貨市場傾巢出動,企圖將指數打下去。港府在股市死守的同時,經過幾天驚心動魄的大戰,在期貨市場上將8月合約價格推高到7990點,結算價為7851點,比入市前高1200點。8月27日、28日,港府將所有賣單照單全收,結果27日交易金額達200億港幣,28日交易金額達790億港幣,創下香港市場最高交易紀錄。 但投機炒家並不善罷甘休,他們認為港府已經投入了約1000億港元巨資,資金壓力與輿論壓力使其不可能長期支撐下去,因而決定將賣空的股指期貨合約由8月轉倉至9月,想與港府打持久戰。從8月25日開始,投機炒家在8月合約平倉的同時,大量賣空9月合約。與此同時,港府在8月合約平倉獲利的基礎上乘勝追擊,使9月合約的價格比8月合約的結算價高出650點。 這樣,投機炒家每轉倉一張合約要付出3萬多港幣的代價。投資炒家在8月合約的爭奪中,完全敗走麥城。 生死決戰「8·28」 1998年8月28日,是香港恆生指數期貨8月合約的結算日,也是香港政府打擊以對沖基金為主體的國際游資操控香港金融市場的第10個交易日。 雙方經過前幾個交易日的激烈搏殺後,迎來了首次決戰。 上午10點整開市後僅5分鍾,股市的成交額就超過了39億港元。半小時後,成交金額就突破了100億港元,到上午收市時,成交額已經達到400億港元之巨,接近1997年8月29日創下的460億港元日成交量歷史最高紀錄。 下午開市後,拋售有增無減,成交量一路攀升,但恆指和期指始終維持在7800點以上。隨著下午4點整的鍾聲響起,顯示屏上不斷跳動的恆指、期指、成交金額最終分別鎖定在7829點、7851點、790億上。 1998年8月28日,對於眾多國際炒家來說,是一個心痛的日子。這是香港政府自1998年8月14日入市干預以來的最高潮,也是香港政府針對炒家們慣用的匯市、股市、期市的主體性投機策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所取得的重大勝利。香港政府將恆生指數從8月13日收盤的6660點推高到28日的7829點報收,並迫使炒家們在高價位結算交割8月份股指期貨。在此之前,炒家們下注了大量8月份期指空倉。這樣一來,即使它們轉倉,成本亦很高,一旦平倉,則巨額虧損不可避免。 乘勝追擊獲全勝 「8·28」之戰,港府取得了決定性勝利。但是,對國際炒家來說,期指轉倉是可行性選擇,更可能成為他們的「救命稻草」。因此,對香港特區政府來說,「8·28」之戰也只能算是階段性勝利。港府決定,在9月份繼續推高股指期貨價格,迫使投機資本虧損離場。 9月7日,香港金融管理局頒布了外匯、證券交易和結算的新規定,使炒家的投機大受限制。當日恆生指數飆升588點,以8076點報收。加上日元升值、東南亞金融市場趨穩等一系列因素,使投機炒家的資金、換匯成本大幅上升,不得不敗退離場:9月8日,9月合約價格升到8220點。8月底轉倉的期指合約要平倉退場,每張合約又要虧損4萬港幣。至此,國際炒家見大勢已去,紛紛丟盔棄甲,落荒而逃。 自入市以來,香港政府動用了100多億美元,消耗了外匯基金約13%,金額大大超過了1993年「英鎊保衛戰」中,英國政府動用77億美元與國際投機者對壘的規模,堪稱一場不見硝煙的「戰爭」。

麻煩採納,謝謝!

Ⅵ 中銀香港和中行香港分行區別

中銀香港就是中國銀行香港支行行政上有一定的自己管理的性質經營上會更注重香港地區的經濟運轉情況,中銀香港可以印香港的鈔票。

Ⅶ 中國銀行香港那邊收入能到多少啊

普通員工是指哪方面的呀???
櫃台的, 9k-1萬, 其他文職或者推銷的1萬多

香港的平均人工才9000-10000......
電視劇是用一大堆物質誘惑人, 推動人們賺錢來消費的

Ⅷ 中銀香港的簡介

按資產及客戶存款計算,中國銀行(香港)是香港主要商業銀行集團之一,通過設在香港的近300家分行、400多部自動櫃員機和其他服務和銷售渠道,向零售客戶和企業客戶提供全面的金融產品與服務。中銀香港是香港三家發鈔銀行之一,也是香港銀行公會輪任主席銀行之一。此外,中銀香港在中國內地設有14家分支行,以切合香港及中國內地客戶對跨境銀行服務的需求。
中銀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於中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下稱「中銀國際」)是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銀行」)旗下的全資附屬投資銀行機構,是中國銀行開展投資銀行業務的主力平台。中銀國際於1998年7月10日在香港注冊成立,其前身是始建於1979年的中國建設財務(香港)有限公司,2001年9月12日在香港注冊成立,以持有其主要營運附屬公司中國銀行(香港)的全部股權。中銀香港(控股)在成功的全球公開售股後,其股份於2002年7月25日開始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十家銀行包括中國銀行香港分行,七家內地成立銀行(廣東省銀行、新華銀行、中南銀行、金城銀行、國華商業銀行、浙江興業銀行和鹽業銀行)的香港分行,以及香港注冊的華僑商業銀行和寶生銀行。

閱讀全文

與中銀香港經濟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幸福滿足的電視劇有哪些 瀏覽:827
女羊配男雞婚姻怎麼樣 瀏覽:513
愛情為什麼會給人恐懼 瀏覽:403
梅州國企調到事業單位是什麼編制 瀏覽:220
小美女想找什麼 瀏覽:198
桐鄉幸福小區屬於哪個學區 瀏覽:493
蘄春事業編待遇如何 瀏覽:295
九三年生的男人的婚姻如何 瀏覽:614
愛情到來為什麼會突然結束 瀏覽:485
在哪裡建婚姻檔案 瀏覽:376
幸福樹與綠寶樹哪個好養 瀏覽:915
經濟倉升級頭等艙多少 瀏覽:980
有愛情的歌詞是什麼歌 瀏覽:34
怎麼還原健康 瀏覽:844
為什麼女生考事業單位 瀏覽:231
經歷了哪些與船有關故事 瀏覽:440
南岸區健康證什麼時候拿 瀏覽:375
冷血動物的愛情是什麼 瀏覽:303
美女你們為什麼不會給你點贊 瀏覽:248
福州的健康產品有哪些 瀏覽: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