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來吐槽南平到底在福建有多落後
南平、寧德這兩位年年爭搶福建省倒數第一把交椅!不僅僅反映在經濟上,更反映在城市建設和人口素質上,我的感覺是寧德閩東地區比南平更差些!
因受新華夏構造體系的控制,在西部和中部形成北(北)東向斜貫全省的閩西大山帶和閩中大山帶。兩大山帶之間為互不貫通的河谷、盆地,東部沿海為丘陵、台地和濱海平原。
福建境內峰嶺聳峙,丘陵連綿,河谷、盆地穿插其間,山地、丘陵佔全省總面積的80%以上,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地勢總體上西北高東南低,橫斷面略呈馬鞍形。
B. 南平的經濟概況
2015年全市GDP完成1339.51億元,增長9.1%,增幅與1-11月持平,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1個百分點,居全省第四位。
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89.23億元,增長4.5%,增幅比1-11月上升0.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578.16億元,增長8.6%,增幅比1-11月下降0.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472.12億元,增長12.3%,增幅比1-11月上升0.5個百分點;全部工業增加值428.05億元,增長8.2%,增幅與1-11月持平。三次產業結構為:21.6:43.2:35.2。 增強工業發展支撐力,加快閩北產業集中區、南平工業園區、榮華山產業組團等三大產業組團建設。著眼於提升產業競爭力,依託資源優勢,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全面展開產業調研論證,編制旅遊、養生、生物、創意、礦產等特色產業發展規劃,項目加緊生成。堅持抓大扶小,修訂工業發展扶持政策,出台扶持重點工業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確定培育首批31家新「五南」式重點工業企業。精細化工、紡織服裝、汽車及配件、紙及紙製品、電線電纜、食品加工、竹木加工等七大產業加快集聚發展,2012年實現產值252.78億元,增長29.2%。實施工業「四個一批」項目,南紙、南鋁、太陽電纜、中竹紙業、王斌裝飾、聖農產業化等一批重大技改和擴建項目有序推進,工業項目投資占重點項目投資比重35.9%,比上年提高16.7個百分點。全市產值上億元企業達67家,新創國家級品牌4個、省級品牌32個。工業化帶動了旅遊產業發展,旅遊接待人數、旅遊總收入分別增長17.17%和21.87%,是「十五」以來增速最快的年份。
南平是福建的一個重要工業區。2012年有工業企業3289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544家。工業行業比較齊全,分布在36個行業大類(全國共有39個行業大類)中。初步形成了以機電器材業,紡織服裝業,林產工業,食品加工業,化工醫葯業,冶金建材業,電力、蒸汽、自來水生產供應業等重點行業為支撐的工業體系。
2012年有大中型企業36家,四家上市公司,分別是福建南紡、福建南紙、太陽電纜、聖農發展,南紙是全國三大新聞紙生產企業之一,南鋁為福建唯一一家有色金屬冶煉企業,太陽電纜公司是全省最大的電纜生產企業,聖農發展是光澤縣雞業公司。南孚鹼性電池生產量和出口量居全國第一,南紡公司連續十幾年為全國紡織行業效益最好的企業之一,1999年被評為全國黨建先進單位,「學南紡,創五好」活動在全市乃至於全省展開。主要名優產品有:「南孚」牌高能鹼性電池,「星光」牌新聞紙,「太陽」牌電線電纜,閩牌PU革基布,「長富」、「大乘」牌乳製品,閩鋁牌鋁型材,南亞牌振流器、觸發器,師豪牌飼料金黴素等22種。 在長富集團、大乘公司的帶動下,該市乳品業發展迅猛,成為全省最大的新興乳品產區。已發展奶牛基地牧場50個,奶牛存欄4.5萬頭,比1996年底增長56.2倍;奶類產量12.17萬噸,比1996年增長60倍,帶動農戶種植牧草繼續擴大。「長富」、「大乘」牌鮮奶榮獲綠色食品標志,成為福建暢銷品牌。2004年畜牧業產值32.18億元,占該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比重為24.1%,其中,延平、光澤畜牧業占農業的比重接近40%。肉蛋奶總產量36.92萬噸,比上年增長11.4%;人均擁有肉蛋奶129公斤。爐下母豬基地是全省最大的母豬生產鄉鎮,光澤聖農肉雞暢銷海內外,「大禾」「丕哥」牌種豬、建陽將口蛋品、建甌板鴨等產品品質優良,暢銷市場。南平還是全省最大的庫灣養殖區,2004年水產品產量9.85萬噸,比上年增長5.6%;漁業產值13.59億元,比上年增長6.9%,畜牧水產業已成為南平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主攻方向。
2012年生豬出欄242.92萬頭,比上年增加9.17萬頭;家禽出欄19766.77萬羽,比上年增加6390.06萬羽;兔出欄247.44萬只,比上年減少90.14萬只;羊出欄17.66萬只,比上年增加0.08萬只。奶牛存欄2.89萬頭,牛奶產量9.76萬噸,比上年增加0.005萬噸;禽蛋產量4.85萬噸,比上年增加0.17萬噸;肉類總產量41.87萬噸,比上年增加8.0萬噸。
2012年全市水產養殖面積18.35萬畝,比上年增加0.53萬畝。其中,池塘養殖面積7.56萬畝,比上年增加0.28萬畝;水庫養殖面積8.37萬畝,比上年增加0.01萬畝;網箱養殖1.50萬個、37.73萬平方米。水產品總產量10.12萬噸,增長7.4%。
C. 福建南平當地經濟怎樣哦
我是南平本地人,在家鄉生活了20年,今年剛離開家鄉.我可以告訴你答案.
1經濟的確不若廈門和福州.因為沿海和內地不能比,但是不是福建最不發達的城市.
2市內都講普通話,溝通絕對不會有障礙.少數人會講福州話.
3武夷山是南平轄區的一個市,南平是山區,地處武夷山脈,經濟還行,本地產業有南孚電池和南平鋁廠,其中南鋁是福建唯一的有色金屬廠家.
D. 南平到底是個怎麼樣的城市
南平市,簡稱延
拼音:Nanping
Shi
郵政編碼:353000
區號:0599
市花:百合
代碼:350700
經緯度:北緯26.38
東經118.10
南平市地處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脈北段東南側,位於閩、浙、贛三省交界處,俗稱「閩北」,介於北緯26°15』—28°19』東經117°00』—119°17』之間。南平是福建轄區面積最大的設區市。轄一區四市五縣,即延平區、邵武市、建陽市、建甌市、武夷山市、順昌縣、浦城縣、光澤縣、松溪縣、政和縣,共121個鄉鎮、19個街道辦事處,1601個村委會、69個居民委員會,136個社區居委會,轄區面積2.63萬平方公里,占福建省的五分之一,具有中國南方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特徵。現有戶南平市標—雙劍化龍籍總人口304萬人,常住人口286萬人。
南平位於福建省北部,地處武夷山脈北段東南側,福建、浙江、江西三省結合部,是福建的「北大門」。為閩江的發源地,建溪、富屯溪、沙溪在南平城匯合始稱閩江。幅員面積2.63萬平方公里,是福建省面積最大的行政區域,轄邵武、武夷山、建甌、建陽四市和順昌、浦城、光澤、松溪、政和五縣及延平區,總人口305萬人。境內山巒起伏,河谷縱橫,水系發達,屬典型的中低山丘陵構造侵蝕地貌。是山水森林城市,閩江上游的生態屏障,近代詩人郭沫若吟詠南平為「山圍八面綠,水繞二江青」。
南平市是福建重點產糧區,所轄10個縣(市)有8個是全國、全省商品糧基地縣,每年提供的商品糧佔全省的1/3左右。近年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多種經營迅速發展,又成為全省茶、果、食用菌、畜禽、淡水魚、烤煙、油料等重要產區。
南平市是我國南方主要林區之一,素有「綠色金庫」之稱。森林覆蓋率達68.3%以上,木材總蓄積量1.15億立方米,佔全省的30%。同時,閩北又是全國毛竹主要產區,建甌、順昌是全國10大竹子之鄉之一。
隨著水口電站和沙溪口電站的建成,閩北擁有了福建最大的庫區。兩個庫區總水面達78.7平方千米,可開發水面67平方千米,成為福建淡水養殖的主產區。
E. 福建南平這座城市怎麼樣
最佳答案檢舉 南平市地處福建省北部、閩江上游,介於東經117°00′至119°25′、北緯26°30′至28°20′之間,是福建北大門,俗稱「閩北」。西與江西省接壤,北與浙江省毗鄰。境內低山廣布,地貌特徵以丘陵、山地為主,有武夷山、杉嶺、仙霞嶺、鷲峰山四大山脈,其中武夷山脈主峰黃崗山海拔2158米,是華東大陸最高峰。南平市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常年平均氣溫17℃—19℃,日照1700—2000小時,無霜期250—300天,年平均降雨量1684—1780毫米。南平市歷史悠久,是福建開發最早的地區之一。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土著人在此繁衍生息。十個縣市的建縣歷史都在千年以上,這在福建省九個地市中是絕無僅有的。隋唐、五代十國時期,閩北兩次成為福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宋代,閩北的經濟、文化發展繁榮,建陽、建安(今建甌)二縣刻書佔全國三分之一強,閩北印刷業十分發達,建陽麻沙成為全國三大印刷中心之一。
閩北文化積淀深厚,是福建文化的發源地之一,閩越文化的搖籃,被譽為「閩邦鄒魯」、「道南理窟」。歷史上,閩北人才輩出,曾出過2000多位進士和17位宰相,如邵武的李綱、浦城的真德秀、建甌的楊榮等。歷史文化名人如朱熹、宋慈、辛棄疾、陸游、蔡襄、楊時、柳永、嚴羽等都曾在閩北留下足跡。特別是朱熹在閩北「琴書五十載」,當代哲學家蔡尚思賦詩盛贊:「東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國古文化,泰山與武夷」。
南平市是福建轄區面積最大的設區市,面積2.63萬平方公里,轄延平區、邵武市、武夷山市、建甌市、建陽市、順昌縣、浦城縣、光澤縣、松溪縣、政和縣,共116個鄉鎮、23個街道辦事處,1622個村委會、210個社區居委會,2007年末戶籍人口306萬人。南平地處福建省北部,俗稱「閩北」,與浙江、江西交界。南平既是福建轄區面積最大的設區市,又是福建拓展經濟發展腹地的前沿基地.
南平市的重點產業主要包括木竹製品、紙業、食品加工、精細化工、電線電纜、汽車配件、紡織服裝7個產業集群,以及旅遊業、電子器材業、機械製造業、冶金建材業等。
南平森林資源豐富,素有「南方林海」、「中國竹鄉」之稱。全市山地面積3234萬畝,其中有林地2942萬畝,約佔全省三分之一;林木蓄積量 1.43億立方米,約佔全省林木蓄積量的三分之一;森林覆蓋率74.5%,居福建省各設區市之首;竹林面積554萬畝,毛竹林面積535萬畝,約佔全國的十分之一、全省的二分之一;毛竹立竹量9億株,每年可提供商品竹7438萬根,林業部命名的「中國竹子之鄉」就有3個在南平(即建甌、順昌、武夷山)。
南平境內河流眾多。人均水資源9018立方米,是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倍。水能資源豐富,理論蘊藏量387萬千瓦,其中可開發蘊藏量150萬千瓦,均居福建省第一位,目前,已經開發110萬千瓦,占可開發量的三分之二。
南平礦產資源豐富。已發現的礦產有70種,已探明儲量的礦產有46種,大中型礦產產地38處,其中鈮鉭礦儲量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石灰石、花崗岩、黃金、硫鐵礦、螢石礦、蛇紋石礦、石墨礦等礦石儲量居福建省第一位。
南平是動植物資源的寶庫。據初步考察,有動物獸類近百種,約佔全國1/4;鳥類近400種,佔全國1/3多;兩棲類33種,魚類60種,昆蟲2000多種,植物1700多種。有79種野生動植物列入國家重點保護對象,其中國家一級保護的有17種。
南平風景名勝眾多。北部有武夷山,她是全國僅有的4個「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地之一,集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於一身;南部有閩江上游水口電站庫區形成90平方公里的延平湖;還有其他一至三級中高檔旅遊資源實體180多處,形成了具有閩北特色的大武夷旅遊體系。
F. 如何評價南平這個城市及發展前途
南平這個城市,一時之間言語復雜。
首先,南平有得天獨厚的基礎。早期南紡廠,南孚電池,電纜,還有鋁廠各種企業讓早期南平經濟騰飛。自然環境也是得天獨厚。
但沒想到後來出現各種蛇皮操作。比如南孚電池,早期非常出名,廣告一直都是名族的力量。我也不懂這樣出名的企業,為什麼要把股份出售,導致錯過輝煌發展階段,然後現在高價回購。
再後來大市搬回建陽。這個行為我真的想不明白。國家早期核心政策是就地城鎮化,為了一碗水端平,限制大城市發展,促進小城市發展。但是現在政策變了,因為限制大城市只會導致房價暴漲。
於是國家解除限制讓一二線大城市擴張,讓三四線小城市收縮。因為中國特色和精粹反而在小城市能得到發展。
在這種節骨眼上,市高層應該認清自己到底是擴張性城市還是收縮性城市。但南平反其道而行之。把小而美延平,搬到大而空的建陽新區。導致本就不足的南平人口流失更嚴重。
本來延平小城建設不錯,現在突然強行搬一半到建陽,面對兩邊都發展不起來的窘境。一邊巨額負債的建陽,一邊是強行抽空的延平,兩邊都是蕭條的極限。加速人才流向福州等一二線城市,建陽延平都不得好處。
雖然我已不在南平,但我還是愛南平的這個刻在我生命里的味道。但也十分無奈。
南平,福建省地級市,地處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脈北段東南側,位於閩、浙、贛三省交界處,俗稱「閩北」。
東北與浙江省江山、龍泉、慶元等縣(市)相鄰,西北與江西省的資溪、鉛山、廣豐等縣接壤,東南與本省寧德市的古田、屏南縣交界,西南與本省三明市的泰寧、將樂、沙縣、尤溪等縣毗鄰。
介於北緯26°15』—28°19』,東經117°00』—119°17』之間,幅員面積2.63萬平方千米,占福建省的五分之一;革命戰爭年代,福建省委曾經幾度駐在閩北,被譽為「紅旗不倒」的紅土地。
南平轄2個市轄區、5個縣、代管3個縣級市。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南平市常住人口為2680645人。境內山峰聳峙,低山廣布,河谷與山間小盆地錯落其間,具有中國南方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特徵,形成以丘陵、山地為主的地貌。
南平是福建開發最早的地區之一;東漢時期,南平、建甌、浦城等便建縣;「福建」之名即來自福州、建州(今建甌市)各取首字而來。
南平是閩越文化、朱子文化、武夷茶道文化、齊天大聖文化、太極文化的發源地,被譽為「閩邦鄒魯」和「道南理窟」;曾涌現出2000多位進士和17位宰相;擁有一級至三級旅遊資源實體180多處,武夷山是全國僅有的4個「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地」之一。
南平擁有合福高鐵、鷹廈鐵路、外福鐵路、橫南鐵路,205國道、316國道過境;還有武夷山機場,閩江幹流、建溪、富屯溪等航線及航道。2020年南平市生產總值突破2000億元大關,完成2007.40億元。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南平
G. 福建南平的經濟怎麼樣啊
2005年是南平撤地設市10周年。腳踏實地,埋頭苦幹,使該市的國民經濟穩步增長,綜合實力不斷增強。據統計,去年,全市GDP突破320億元,比1994年增長118.8%;財政總收入從1994年的9.11億元增加到22.83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994年的3311元增加到9339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994年的1420元增加到3622元。
H. 為什麼南平的經濟會那麼落後呢
1.深居內陸,沒有廈門等地的沿海優勢。
2.地處武夷山脈一代,交通不夠便捷。
3.南平十縣市在福建都屬於較落後水平,難共同發展。
4.就福建而言,南平不屬於僑鄉,少境外投資。
5.經濟基礎弱。
6.南平人的愛鄉觀念有待加強:沒有人願意讀完書留在本地,一中的老師也是紛紛「逃」到閩南和廣東一帶。其實這主要還是基於整個城市的收入水平沒有提高。
7.經濟幾乎完全依靠農副產品加工,利潤少。唯一的一家南孚電池也急著般到廈門。
I. 南平市如何有啥好玩的嗎地方大嗎經濟如何從武夷市到南平市中心要多久
南平算是福建省經濟比較弱的地級市
因為地處閩北,山區多交通不便,所以經濟不夠發達
市區地方不大,經濟剛才說了不怎麼樣
旅遊的地方除了下屬的縣級市武夷山之外,
南平本身有芒碭山,溪緣大峽谷等
從武夷山到南平市中心走高速的話兩個小時
普通公路要近三個小時
如果旅遊,去武夷山比較好
J. 福建南平市怎麼樣
環境不怎麼樣,在山區,經濟是福建省的拖油瓶,而且人多地少,房價高,房租高,消費也不低。如果是喜歡逛街的話就更不敢去了,沒街可逛哦。我在那呆過半年,呆怕了,幾乎不是上班就躲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