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未來十年俄羅斯經濟會復甦嗎俄羅斯有可能恢復甦聯鼎盛時期嗎
不可能的
蘇聯鼎盛,得益於二戰時和戰後從歐美得到了大量技術和人員,以及石油價格暴漲。
二者缺一不可,以後是沒這機會了
『貳』 俄羅斯經濟政策分析
2020年7月21日,俄總統普京簽署《關於2030年前俄羅斯聯邦國家發展目標的法令》,確定了為使俄羅斯實現突破性發展、增加國家人口、提高公民生活水平、創造舒適生活條件以及發掘個人才能的重點任務目標。9月23日,俄政府正式批准《俄國家經濟復甦計劃》草案並已准備開始實施計劃第二階段——採取措施恢復消費需求、提高私人投資,在預算調整的情況下,這將確保俄GDP在2021年增長3.3%。俄政府希望2022-2024年不僅為了恢復經濟,更是為了實現正在更新的國家目標而吸引私人投資。
2019年俄羅斯與中國雙邊貨物貿易額為1106.5億美元,增長2.2%。其中,俄羅斯對中國出口565.3億美元,增長0.9%,占其出口總額的13.4%,提高0.9個百分點;俄羅斯自中國進口541.2億美元,增長3.6%,占其進口總額的22.2%,提高0.3個百分點。俄羅斯對中國貿易順差24.1億美元,下降36.4%。截止到2019年12月,中國是俄羅斯第一大出口市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中俄經貿指數報告(2020)》顯示,2019年,中俄貿易指數總體呈現平穩上升態勢,較2018年上漲12.66%。從中俄經貿指數(月度)來看,1月份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後,中俄進出口總額出現明顯下降趨勢,在2月份達到低點,隨著疫情的逐步穩定,中俄貿易逐步恢復,進出口總額穩定上升。2020年第一季度,中俄貿易額達到253.5億美元,同比增長3.4%,增速在中方主要貿易夥伴中排第二位。
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4年俄羅斯投資環境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共十八章。首先介紹了俄羅斯基本情況與投資環境,接著深入分析了俄羅斯經貿發展、中國投資合作情況以及俄羅斯重點區域投資機會。隨後,報告對俄羅斯汽車、鋼鐵、機電、農業等領域的投資機會做出細致透析。最後,報告闡述了俄羅斯外商投資的政策法規、稅收制度、外國企業在俄羅斯設立與人員進入程序以及中國企業在俄羅斯投資的風險及注意事項。
本研究報告數據主要來自於國家商務部、海關總署、俄羅斯聯邦統計局、俄羅斯聯邦駐華大使館、中投產業研究院、中投產業研究院市場調查中心以及國內外重點刊物等渠道,數據權威、詳實、豐富,同時通過專業的分析預測模型,對行業核心發展指標進行科學地預測。您或貴單位若想對俄羅斯投資環境有個系統深入的了解
『叄』 俄羅斯發展經濟的優勢條件有哪些
眾所周知,前蘇聯曾一度是世界上兩個超級大國之一。但自1991年前蘇聯解體後,其主體——俄羅斯經濟卻由於不能適應新的體制而發生嚴重倒退,國內生產總值連續6年呈負增長。1999年,俄羅斯經濟開始重新復甦。隨後,其國民生產總值連續7年保持了超過6%的高增長率。2007年的前9個月,其經濟增長率又為罕見的7.7%。俄羅斯大有重回經濟大國的姿態。那麼,就目前來說,影響俄羅斯經濟發展的優劣勢在哪裡?該國經濟發展的特點對我國經濟發展又有哪些啟示呢?筆者就這個問題談幾點粗淺看法。
一、俄羅斯經濟發展的優勢
(一)國際油價持續走高,給俄羅斯對外貿易帶來好的局面
俄羅斯幅員遼闊,擁有極為豐富的自然資源,也是世界上唯一的自然資源幾乎能夠完全自給的國家。現已探明的資源儲量約佔世界資源總量的21%,高居世界首位。尤其是俄羅斯境內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其開采時間可長達30年以上。
近幾年來,國際油價持續走高,從2002年到2006年,國際原油價格指數上漲了256%,而且還有不斷上調的趨勢。這種變化對以能源產業為主要支柱產業的俄羅斯來說,無疑是個強勁的支持和推動。據統計,能源產業的產值約佔俄羅斯工業產值的30%,僅此一項,就為政府創造了大約54%的年預算收入和45%的外匯收入。隨著國際油價的繼續高位運行,俄羅斯能源產業的國際形勢還將越來越好。
(二)強大的科技力量是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
俄羅斯是一個教育、科研大國。前蘇聯對科技和教育的高度重視使俄羅斯的科技力量有了堅實的基礎。這一優勢突出表現在高科技的航天和太空領域,前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並向太空出訪了第一位宇航使者。可以說,前蘇聯在科技領域的成就是位居世界前列的。作為前蘇聯重要組成部分的俄羅斯因此繼承了相當巨大的科研力量。
據統計,目前,俄羅斯有85.8萬科研人員。其中,63.6萬在國家科研機構工作,科學院有11萬人。俄羅斯的科技實力很強,主要集中在基礎理論、軍事工業和一些重化工業領域。其中的武器產業更是俄羅斯知名的產品品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如此巨大的科研力量成為俄羅斯經濟發展的強大推動力。
(三)與周邊國家良好的互利合作為俄羅斯創造了極為有利的對外經濟形勢
自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為了盡快實現向自由主義和市場經濟的過渡,對外政策曾出現向西方發達國家一邊倒的趨勢。這一政策非但沒有幫助俄羅斯擺脫因國家解體帶來的混亂和貧困,反倒使俄羅斯出現了連續多年的經濟負增長,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自普京總統上任之後,政府調整了矯枉過正的作法,對外政策更加務實。其中最大的改變就是對周邊國家,尤其是中國政策的調整。俄羅斯是中國最大的鄰邦,兩國的經濟發展都對雙方產生重大影響。
近年來,兩國在經貿、能源等各方面都保持著重要的合作夥伴關系,中俄「國家年」的活動更進一步加強了兩國的文化和經貿往來。同時,兩國經濟的互補性極強,尤其是在能源方面。相信通過雙方充滿誠意的合作,在此領域將會出現質的飛躍。可以說,俄羅斯與中國和其它周邊國家良好的經濟往來將對整個國民經濟帶來良好的發展和機遇。
二、俄羅斯經濟發展的劣勢
(一)對能源產業過分依賴使俄羅斯經濟發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毫無疑問,俄羅斯經濟的迅速好轉與其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優勢有緊密關系,尤其近幾年來全球性能源價格的暴漲大大幫助了這個昔日大國,但是僅依靠單一的資源優勢是成就不了俄羅斯的復興強國夢的。國家若要強盛發展,要依靠本國具有世界競爭力的產業體系,尤其是靠本國的科技創新能力,而僅依靠現有的自然資源是無法坐享其成的。
放眼世界上發達國家,如英國、瑞士、日本等國,雖然其自然資源十分貧瘠,但憑借其高精尖的具有本國特色的產業成為經濟強盛之國。目前,世界資源性產品價格指數在迅速上漲,但不能保證這類大眾性商品的價格會永遠上漲。一旦出現價格迅速下降,俄羅斯經濟對資源性產品過多依賴的缺陷就會暴露無遺,也會導致因經濟內部缺乏替代性結構,過早結束黃金發展期。此外,新的科技革命也會帶來新的替代性資源,人類對於自然資源的依賴性將隨著科技的發展變得越來越小,這是千百年來印證的真理。
(二)俄羅斯嚴重的債務危機和預算赤字將大大制約經濟的快速發展
經過近8年的經濟復甦,俄羅斯經濟如今已經走出低谷。但隨著國民經濟美元化和資本外流現象的進一步加深,國家的債務危機和預算赤字仍十分嚴重。現在,俄羅斯每年還需償還100億以上的外債,如何緩解沉重的外債壓力對政府來說是不小的考驗。另一方面,由於車臣、第比利斯等地區仍不穩定,俄羅斯軍費開支也在不斷增加。在社會開支方面,居民的工資及退休金等隨著經濟發展也在逐年上漲。因此,俄政府還面臨著要解決巨大的財政預算赤字的問題。
(三)人口數量的銳減使俄羅斯經濟面臨勞動力嚴重短缺的尷尬
人口危機一直是困擾俄政府的棘手問題。根據近20年來俄羅斯的人口變化趨勢,可以算出,俄羅斯是全世界人口出生率最低的國家。自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人口下降了近300萬。極低的出生率、外來移民人口的減少,持續的高自殺率等都使得俄羅斯人口銳減。除此之外,俄羅斯人口結構的老齡化問題也日益嚴重,青壯年勞動力愈發緊缺。俄羅斯本來擁有令人羨慕的廣闊疆域,但卻因缺少足夠的勞動力而無法進行開發和居住。更為嚴重的是,如果人口數量下滑的趨勢得不到有效遏制,21世紀還沒有過完,俄羅斯可能就沒有足夠的兵力來保衛偌大的國土了。資料顯示,依據俄羅斯目前經濟發展水平,國家至少還需要500萬左右的勞動力。可以說,俄日益嚴重的人口問題使得俄羅斯經濟缺乏持續發展的必要保障。
從俄羅斯經濟發展回歸到中國的經濟建設,我們發現,作為世界上兩個正在高速發展的毗鄰大國,俄羅斯與我國在經濟發展進程中有著一定的相似性,對比當中也可以看出我國經濟發展的一些問題。因此,俄羅斯經濟發展的特點對於我國的經濟建設也起到了積極的啟示作用。
三、俄羅斯經濟發展的特點對我國經濟建設的幾點啟示
(一)俄羅斯經濟對單一產業的強烈依賴性也同樣出現在我國經濟發展進程中,主要表現為我國經濟對外資的過分依賴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就。而在整個進程中,外資一直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柱。目前,我國外匯儲備早已超過5000億美元,佔中國GDP的比重也已超過40%,這些數字還有繼續增長的趨勢。這樣的比例大大高於發達國家和亞洲其他地區國家。外匯儲備過高,將會產生潛在的通貨膨脹。外資增長速度過快,又會加劇經濟過熱的風險。而外資企業憑借其強大的資源、資金優勢在國內市場占據主導地位,也會逐漸形成市場壟斷,從而使得我國本土企業因得不到強大的資金支持和有效發展而導致萎縮。鑒於國際資本的有限性和流動性,隨著國際形勢的不斷演變,國際投資商是可能出現戰略方向性的集體轉移的。因此,我國經濟應逐漸改變對外資企業嚴重依賴的現狀,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力更生」。
(二)同樣是幅員遼闊且資源豐富的國家,俄羅斯可以成為能源出口大國,而我國卻無法實現能源自給。其主要原因在於我國目前極低的能源利用率
眾所周知,當前世界上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機。近幾年來俄羅斯經濟的迅猛發展同世界范圍的能源短缺有直接關系。因此各國政府都在採取各種措施不斷地開發新型能源並在降低單位產品能源消耗方面加大力度。但我國卻是一個公認的單位產品高能耗的國家,其工業領域的單位產品能耗和工藝能耗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顯著。如電力、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建材、化工、輕工、紡織主要高耗能行業的產品單位能耗比國際先進水平平均高出40%以上。其中,水泥綜合能耗高45.3%,造紙綜合能耗高120%。目前,我國現有的資源開采還不能滿足工業發展需要,仍需進口一部分能源。在國際油價持續走高的今天,這大大增加了單位產品的成本。因此,切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之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是關繫到我國經濟和社會持續發展的大事。
(三)人口問題是中俄兩國在經濟發展中都不可避免的嚴重問題,能否合理解決關繫到國計民生
同俄羅斯人口數量銳減的危機相反,我國最突出的人口問題恰恰是人口數量過大。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人口數量佔世界總人口的21%。為控制人口增長,30多年前,我國實行了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果。這一政策的實行使我國到2007年少生了至少4億多人,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口增長過快為國民經濟發展帶來的壓力。因此也有人提出,中國人口數量過多的問題已得到有效解決,但事實並不樂觀。人口數量的低增長只限於上海等一些經濟發達城市,而廣大農村卻並非如此,超生多生現象也都普遍存在。據科學估算,我國與經濟發展、資源分布相匹配的合理人口應是9億人。但目前,我國人口數量早已超出13億,這個龐大的數字無疑是拉緩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沉重包袱。此外,我國人口素質偏低也是困擾政府多年的「頑疾」。
有關數據表明,我國目前的人口素質明顯低於西方發達國家。尤其是占人口80%以上的農村人口,更是身體素質和文化素質的「貧困區」。極端落後的文化教育水平和影響極深的封建思想意識,使這些貧困地區的人口以「高速度、低素質」的特點逐年增長著。而與此同時,人口素質相對較高的一些發達城市卻出現了人口增長緩慢和老齡化日益嚴重的趨勢。另外,遍布城鄉、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思想,又使得目前中國人口性別比例出現嚴重失調:男生數量大大多於女生是目前中小學的普遍現象。這一性別比例上的嚴重失衡也會產生一系列的社會問題。著力改善人口環境,合理解決人口危機是關繫到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問題。
【一點說明】:該文章發布日期為2008年,但目前依然有效。後半部分,也就是俄羅斯經濟發展的特點對於中國經濟建設的啟示部分,僅僅作為參考性閱讀。
『肆』 俄羅斯是如何恢復經濟的
靠重工業和能源 特別是軍事工業和石油天然氣出口
『伍』 俄羅斯經濟崛起哪三大命門貫穿沙俄、蘇聯、俄羅斯
對國家而言,實力的構成有三種。
第一:國家硬實力,主要是軍事、經濟、科技、實力。
第二:國家軟實力,主要是文化輸出、文化輻射。
第三:國家外交力,基於軟硬實力之後的江湖地位、政治生態和外交政策。
以上三點綜合,才算得上准確衡量的國家綜合實力。
(交接班)
一片蕭肅的俄羅斯,迎來了新執劍人普京。
但是經濟問題往往和政治問題相互關聯。
在連續經濟改革中,成長起來的七寡頭集團,那時已尾大不掉,壟斷俄羅斯經濟命脈一樣的石油天然氣產業,和幾乎80%的國民財富,甚至媒體輿論,就連葉利欽當選都是和寡頭妥協的結果。
面對這樣的政治經濟狀況,普京做到了常人無法做到的事情,用各種手腕輪番收拾七寡頭集團。
僅僅一年多,七寡頭就成了過眼雲煙!
別列佐夫斯基逃亡英國,霍多爾科夫斯基入獄,其他人也樹倒猢猻散。
俄羅斯的經濟命脈終於從寡頭手中,回到了國家手中,隨後藉助國際油價上漲的風口,俄羅斯國營石油公司賺的盆滿缽滿,俄羅斯經濟終於開始回升。
而這一切也有數據支撐!
2014年,應算是蘇聯解體後的經濟最高峰。
那一年相對2000年比,俄羅斯人均收入增加了3倍,工農業產值也增加了一億噸之多,GDP增長率也達到了10%,唯一的減少量是人口,14年時間俄羅斯人口減少了3000萬。
但是這看上去很美好的一切,卻有隱患。
首先:俄羅斯經濟增長來源單一,太過依賴資源售賣,就註定俄羅斯經濟增長猶如油價波動表,油價高經濟增速快,油價降,經濟增速底,甚至負增長,這樣的經濟結構不合理,可卻難以改變。
其次:人口減少,還有負增長時代的預期,也讓普京頭疼!
人,只有人才是經濟發展的原動力,可這個問題依舊難以解決。
再次:七寡頭雖然被打壓,但政治影響依舊,比如別列佐夫斯基人在英國,卻依然唱反調,經常大放厥詞,還有不少擁戴者。
最後:就是西方基於俄羅斯經濟復甦擔憂的不斷打壓和制裁,從未停止。
特別是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爆發後,更是變本加厲。也讓俄羅斯經濟發展受到了方向性制約。
以上三維度分析之後,就可知俄羅斯經濟破局之艱難了。
普京曾說: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有可能為杜撰)
20年之約已到,政治上普京差不多做到了,經濟上則只能說剛剛及格,不算優秀。因為他也不算經濟專家出身,再加上俄羅斯的特殊地理條件,發展經濟難度太大。
『陸』 俄羅斯經濟問題及解決辦法
還以為是俄國人提問呢。
俄國的經濟,重工業發達,輕工業前蘇聯時期因為重視重工業軍工等,而在計劃經濟體制和公有制壟斷資本的情況下,輕工業缺少資本,規模和質量不足。這種情況伴隨了農業在公有制下,農民得到的少,按勞分配沒有體現勞動價值和差別。於是,農民沒有積極性,農業水平還不如沙俄時。農業的薄弱,使輕工業在原料和勞動力上也缺少有力支持。這樣,前蘇到俄羅斯聯邦,重工業相對發達和輕工業農業不足,是俄的經濟基本形態。前蘇垮台後,既得利益層即前蘇的有黨員身份的官僚貴族轉化為豪富的壟斷貴族,俄國的經濟形態,沒有根本改變。前蘇上世紀70年代賣石油的經濟為現在賣天然氣的狀態取代,這和加拿大澳大利亞相似。俄國人口少,僅1.4億多人,人均收入因為前蘇倒下後萎縮,目前為7000多美元每人每年,國內市場消費力不足,這與中國不足,而用出口來帶動輕工業及新的信息技術經濟,俄國雖有一定科技積累優勢,但是市場機制的不成熟,讓俄國的市場經濟運營還不如中國,使得科技水平沒能很好的轉化為生產力。俄國人均收入高於其他如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沒有生產成本的低廉優勢,民用科技上又不如歐美日本等,這使俄國的生產製造不能如中國一樣占據優勢,而設計和信息技術方面,俄國在國內整體經濟不強、規模有限的情況下,也缺少市場和技術及資本的支撐。這種種局限,讓俄國目前事實上還是依靠賣能源和礦產資源來度日,事實上,俄國人如普京說的,正是要憑著這一點,以目前能源正緊缺價格上漲的時機,用能源和資源來帶動資本注入和科技轉化,培育完整健康的經濟體系,熬過這一生長階段,再謀求強大。這種做法,與前蘇僵化的計劃體制下迴避實際問題而靠賣石油過日壯大軍備爭霸的勃列日涅夫時期是不同的。但是,培育經濟上的科技、生產、市場體系,是要時日的,想玩什麼休克療法,短期神話般解決所有問題,不過是一些俄國的親西方買辦代理人玩的自欺欺人的乖乖當西方好學生的游戲罷了。像印度那樣,不認認真真地搞好完整的工業生產基礎體系和經濟體系,一味地玩什麼知識經濟,再加上吸毒品一樣地自欺,像詛咒一樣地說印度有民主最後一定是印度成美國、中國成前蘇聯,那不過是我們日常見慣的一些比不上人家又不肯實在做事的庸人愛玩的卑賤把戲。
『柒』 俄羅斯為什麼最近幾年的經濟復甦了呀
她有幾個方面,一個是這幾年國際原油價格連續走高,而俄羅斯又是產油大國, 她靠原油和天然氣發了一筆另一個方面普京他嚴整了俄羅斯的一些寡頭,使關計俄羅斯的經濟的企業重新控制在國家手裡。
『捌』 俄羅斯經濟是如何恢復的
買武器,賣資源。
主要是油氣資源和蘇式戰機,潛艇,導彈。
『玖』 俄羅斯如何改變依靠能源經濟的局面,使經濟獲得更好的發展
改變依靠能源經濟的局面,大力發展加工業,引進人才和藍領工人,降低生產成本,加快科技成果轉化,這一切都在吸引人來的問題。目前俄羅斯勞動力不足,百姓的心態還是和前蘇聯一樣,只想要錢不想工作,可以學習中國經驗,先給國外品牌代工,學習先進經驗和管理,練好手再競爭。藍領工人可以從經濟欠發達的中亞或者中國引進。這樣對本國公民也是一種激勵。目前的俄羅斯人的心態是一開始是妄自尊大,現在又是妄自菲薄。一句話沒人啥都免談,因為沒人不能形成人口紅利,連高鐵都不敢建設,因為建成了,也沒人坐,成本都回不來。其實東歐平原地區和西西伯利亞平原地區,是很好的發展加工業的地區,人的素質很高基本上培訓成本很低,只要解決生產成本問題,很快就能發展起來,目前俄羅斯的營銷體制還沒有建立起來,還是在學習中。在國際市場上還沒有形成有影響力的拳頭產品。由於祖先打下的江山太富有了,還有一種吃老本的心態。總有坐吃山空的一天,到時候就發奮圖強了。現在還早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