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五蓮好還是莒縣好
就是,不知道樓主要問哪方面?經濟方面兩縣差不多,但是五蓮人口是莒縣的一半,所以人均五蓮好些.城建方面,以前莒縣不如五蓮,這兩年莒縣好點,相差不大.發展潛力方面,五蓮靠青島日照近些,尤其與青島港近,新修的大道直達青島港,所以五蓮潛力大些
B. 日照五蓮與濟寧微山縣哪個更富有
顯然是微山縣,微山縣被譽為「中國荷都」「魯南明珠」、「齊魯靈秀」。先後被評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中國產業百強縣,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最具競爭力縣(市,區)20強,山東省經濟強縣,中國最佳旅遊目的地。
C. 說說五蓮經濟為什麼不行,我看是根本沒有希望
總資產是莒縣,但是大多數錢在個人手裡!五蓮則比較均勻!五蓮經濟現在不行了,以前屬濰坊的時候還可以,現在基本是三不管的地方!
D. 日照市五蓮縣 經濟怎麼樣去海邊方便嗎
日照市五蓮縣經濟一般,主要指望山東五徵集團。去海邊不是太方便,需要大概60公里左右。
真誠回答 若滿意請及時採納
E. 莒南縣和五連縣哪裡經濟條件好
莒南縣和五蓮縣嗯這兩個經濟缺點好的話我覺得五蓮縣的經濟條件嗯比莒南縣的要好一些但是近兩年莒南縣發展的也還是比較快的莒南縣和五蓮縣嗯這兩個經濟缺點好的話我覺得五蓮縣的經濟條件嗯比莒南縣的要好一些但是近兩年莒南縣發展的也還是比較快的
F. 五蓮縣怎麼樣
五蓮,一個伴隨新中國一起長大的縣級城市,1947年5月建立五蓮縣,因境內秀麗的五蓮山而得名, 由原莒北、日北、藏馬3個縣的部分區鄉組成,共有人口51萬,隸屬膠東區濱北專區;1950年5月濱北專區撤銷,改屬膠州專區;1956年3月撤銷膠州專區,改屬昌濰專區。 五蓮,是當年全國山區治理的典型代表,誕生了聞名全國的「五蓮精神」。現在的森林覆蓋率在全國也是領先的,全國生態示範基地。
自然資源豐富。五蓮縣盛產板栗、蘋果、柿子、桃及其它雜果,享有「林果之鄉」的美譽 。花生、黃 五蓮縣
煙、桑繭是當地的主要經濟作物。境內蘊藏著具有開采價值的金、銀、銅、花崗石等20多種礦產,其中花崗石儲存量達 50 億立方米。生態環境優美,山清水秀,氣候宜人,森林覆蓋率達43%,碧水、藍天、綠樹相映,是全國生態示範縣。
旅遊資源
旅遊資源得天獨厚。五蓮山風景名勝區是著名的旅遊勝地,是國家AAAA級風景區、國家級森林公園、中國野生杜鵑花基地、山東省三大生態旅遊區之一。景區內峰峰奇異,氣勢非凡,景景如畫,「其秀不減雁盪」。景區內的五蓮山光明寺是齊魯四大佛教聖地之一,是江北重要的佛教活動場所。
交通便利
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功能完備。G206和 S334、S222兩條省道縱橫交叉穿越境內,可直通青島(140km)飛機場;百公里內有青島港、日照港和嵐山港三大港口,南北並列兗石、膠新鐵路,其中膠新鐵路貫穿全境;南臨日東高速公路(10km),東依同三高速公路(15km),在五蓮境內的日照加工貿易區距日照19.5公里,形成了立體交叉的陸海空交通運輸網路。通訊快捷方便,行動電話實現無縫隙覆蓋。電力供應充足,水資源豐富。涉外服務機構齊全,金融、保險業具有良好信譽,文化娛樂設施配套完善。
工業基礎
工業基礎雄厚,門類齊全,綜合配套能力強。全縣形成了機械、紡織、建材、黃金、輕工、化工、食品等十大支柱產業,擁有農用車、紡織工藝品、黃原膠、黃金、花崗石板材、花色鉗、水泥等 80多種主導產品,銷售網路遍布世界各地。以發展農用機械、紡織工藝品、生物工程和環保工程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潛力巨大。
科技教育
科技教育力量強,勞動力充足且素質高、成本低。五蓮縣有20多家科研機構,1所高等技工學校,3所職業技術教育學校和大批企業科技工作人員,是人才相對富集的重點縣之一。
社會環境
社會環境優良。五蓮縣民風淳樸,人民勤勞聰慧,勞動力豐富,社會安定,人民安居樂業。五蓮縣是山東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縣」、省級衛生城、國內最佳「有利投資區」。
編輯本段自然條件
概述
五蓮縣地處黃海之濱的魯東南低山丘陵區,海拔高度在18—706米之間,地貌以山地丘陵為主,氣候 五蓮縣
宜人、山清水秀,生態環境優美,森林覆蓋率達43%,空氣、生活飲用水質量均保持優良水平,被列為「全國生態示範區」。境內山嶺起伏,河川縱橫,北部、西部有小塊平原,山地、丘陵、平原分別占總面積的50%、36%和14%。 五蓮縣境內多山地丘陵,占總面積的86%,共有大小山頭3300多個,主要有五蓮山、九仙山等。
氣候
五蓮縣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一年四季周期性變化明顯,冬無嚴寒,夏無酷署,雨量充沛,季節性降水明顯,日照充足,熱能豐富。年平均氣溫12.6 ℃,歷年平均降雨量767.1mm,6至9月為雨季,降雨量最多的年份為1990年,降雨量1257.3mm;最少的年份為1983年,僅降雨466.3mm。年平均日照時數2449.3小時,年蒸發總量平均為1740.2mm。
土地礦產
全縣總面積1443平方公里,土地面積216萬畝,常用耕地59.9萬畝,人均耕地面積1.2畝。境內擁有金、銀、銅、花崗石、膨潤土、透輝岩等多種礦產資源,其中銅礦探明儲量5000-6000噸,花崗石探明儲量50億立方,膨潤土探明儲量300-400萬噸。
水利資源
全縣共有中小型水庫163座,其中中型水庫7座,小(一)型水庫13座,小(二)型水庫143座,總庫容19770萬立方米,地下水可利用量0.47億立方米。全縣總灌溉面積54.7萬畝,有效灌溉面積38.4萬畝,節水灌溉面積11.6萬畝。近年來,該縣堅持走依法治水、科技興水之路,是全國水土保持先進縣。
G. 山東省最窮的十個縣
山東經濟在全國雖然排不上前三,但排名前十還是沒有問題的。山東能取得這么好的成績,離不開山東100多個縣區的共同努力。
在這么多的縣區裡面,有經濟搞得比較好的,也有經濟發展一般的。經濟搞得好的縣有:龍口、榮成、廣饒、長島、招遠等地。經濟發展一般,排名山東全省倒數後十名的縣有:
一、成武縣
成武縣,是菏澤市下轄縣;人口70萬,人均GDP為2.66萬,排名山東省內倒數第10名。
二、沂南縣
沂南縣,是臨沂市下轄縣;人口95萬,人均GDP為2.61萬,排名山東省內倒數第9名。
三、惠民縣
惠民縣,是濱州市下轄縣;人口65萬,人均GDP為2.56萬,排名山東省內倒數第8名。
四、單縣
單縣, 是菏澤市下轄縣;人口123萬,人均GDP為2.5萬,排名山東省內倒數第7名。
五、嘉祥縣
嘉祥縣,是濟寧市下轄縣,人口87萬,人均GDP為2.49萬,排名山東省內倒數第6名。
六、金鄉縣
金鄉縣,是濟寧市下轄縣,人口67萬,人均GDP為2.47萬,排名山東省內倒數第5名。
七、蘭陵縣
蘭陵縣,是臨沂市下轄縣,人口140萬,人均GDP為2.4萬,排名山東省內倒數第4名。
八、商河縣
商河縣,是濟南市下轄縣,人口57萬,人均GDP為2.28萬,排名山東省內倒數第3名。
九、曹縣
曹縣,是菏澤市下轄縣,人口169萬,人均GDP為2.1萬,排名山東省內倒數第2名。
十、鄄城縣
鄄城縣,是菏澤市下轄縣,人口90萬,人均GDP為2.05萬,排名山東省內倒數第1名。
根據以上數據顯示,這10個貧窮落後縣,就有一半在菏澤市下轄區。基本上都處於山東半島以西。
H. 山東五蓮工業園的簡介
五蓮工業園,於2006年春正式成為山東省級開發區,是山東省第八個台灣工業園,如今五蓮工業園內已開始生產的外資企業有台灣億豐制簾(五蓮)有限公司--全日照地區最大的外商投資企業,中部有五蓮本土的企業五徵集團投資的五征工業園,南部有五征的配套企業遨遊集團投資的遨遊工業園.形成了南中北三個園中園,綠色庄園食品有限公司,升柏油漆等大型企業也將於10月前開工投產.
五蓮工業園是省政府2006年3月批准設立的省級工業園區,是副處級事業單位,起步規劃為20平方千米,目前主要包括五征工業園、遨遊工業園、台灣工業園(2007年4月省政府批復),入園企業32家,去年工業產值已達近30個億,已經成為全縣經濟發展的「東進龍頭」,是我縣接軌青島、融入半島、對接市區的重要平台。現在,省里正在規劃以日照為中心的魯南臨海產業區,是省級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區域,產業區的設立給縣工業園區提供的快速發展的契機。
五蓮工業園目前與潮河鎮共用辦公樓,將來會獨立成立專門的政府機構,園區內中學,小學,醫院,超市等服務設施已建設並投入使用,已初步具有城市功能,小區建設與開發也正是如火如荼,外來務工人員更是不斷地湧入.
相信五蓮工業園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發展壯大,成為青島膠南西部 五蓮東部 日照北部的一個新城區,並有可能實現與五蓮主城區部分功能的相接,與日照市區部分資源的共享.
園區特點
區位和環境在競爭發展中舉足輕重。深諳此道的潮河鎮連出重錘夯實載體,配套求全,標准求高,建設從嚴,不斷提檔升級,載體內「十縱七橫一外環」的路網貫通,水、電、通訊、寬頻、有線等「七通一平」。眼下正著力實施潮白河截潛供水工程,下半年啟動熱電聯產工程、與市區天然氣管道對接工程,徹底突破「水、氣、暖」三大瓶頸,實現與市區資源共享,以更加優良的環境接軌魯南經濟帶,融入市臨港工業新體系,承載輻射和產業轉移,在更大發展空間中尋求跨越和攀升。
I. 五蓮是幾線城市
五蓮是七線城市。縣城都是七線,縣級市是六線,所以五蓮是縣,屬於七線城市。
五蓮,是中國山東省日照市下轄縣。地處山東半島南部,東臨青島市西海岸新區,南接日照市東港區,西連日照市莒縣,北靠濰坊市諸城。五蓮縣建縣時由原莒北,日北,藏馬3個縣的部分區鄉組成,隸屬膠東區濱北專區。
五蓮縣先後榮獲中國最美生態旅遊示範市,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山東省旅遊強縣,國家園林縣。
五蓮縣位於山東省日照市,4800年前的丹土,曾是亞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被譽為,世界壁壘之最的齊長城穿境而過,戰國兵營牌孤城遺跡尚存,以挺立之軀見證歷史滄桑。自然資源豐富。五蓮縣盛產板栗,蘋果,柿子,桃及其它雜果,享有林果之鄉的美譽。花生,黃煙,桑繭是當地的主要經濟作物。
境內蘊藏著具有開采價值的金,銀,銅,花崗石等20多種礦產,其中花崗石儲存量達50億立方米。生態環境優美,山清水秀,氣候宜人,森林覆蓋率達43%,碧水、藍天、綠樹相映,是全國生態示範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