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崇左市江州區經濟如何

崇左市江州區經濟如何

發布時間:2022-07-14 06:33:30

A. 廣西崇左市江州區

江州區是崇左市政府所在地,位於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和"南寧-崇左-憑祥-河內-海防"經濟走廊的重要結合板塊上,總面積2951平方公里,總人口33萬人。南友高速公路、湘桂鐵路和左江穿區而過,城區距首府南寧110公里,吳圩國際機場80公里;距憑祥友誼關80公里;距越南首都河內240公里,至出海港口的防城港160公里;水陸經南寧可達廣州和港澳地區。是我國通往東南亞國家最便捷的陸路大通道,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大陸橋。 江州區資源豐富。全區耕地面積165萬畝,人均4畝以上,2008/2009年榨季入廠原料蔗達518萬噸,產糖66.3萬噸;人均產蔗產糖名列全國第一,被譽為中國的"糖都"。其他農產品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和森林資源也很豐富。其中龍眼等亞熱帶水果面積近10萬畝,木薯10萬畝、劍麻3萬畝,稀土礦18000多萬噸,水資源蘊藏量106萬千瓦,森林面積11.4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45%。旅遊資源豐富且神奇,環繞市區周邊的旅遊景點有78處,其中有被專家譽為"全國少有、廣西第一"的左江石景林;有"全球稀有、群體最大",其珍貴程度可與大熊貓相媲美的白頭葉猴棲息地崇左生態公園;還有世界八大斜塔之一的左江斜塔、新和水上石林、左江兩岸神奇風光等等是廣西"中越邊關風情游"和國家級左江花山風景名勝區旅遊線路的精品和集散地,具有巨大的開發價值。 江州區依託崇左中心城市,提出了"服務城市、發展江州"發展戰略,以 "一中心兩平台三基地"為支撐,打造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區域性中心城區和崇左市"首善之區",縣域經濟綜合實力不斷增強。2005年榮獲廣西縣域經濟發展進步獎,2006年獲得了廣西縣域經濟發展"十佳縣(市、區)"。2008年,經濟社會繼續保持又好又快發展勢頭。全年完成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2.93億元,增長9.5%;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4.8億元,增長11.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5.0億元,增長17.1%;財政收入5.17億元,增長0.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76億元,增長17.5%;固定資產投資27.01億元,增長5.8%;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3387元,增長15.5%;農民人均純收入4063元,增長3.9%。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2.758萬噸,二氧化硫排放量0.462萬噸,基本實現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削減約束性年度目標。以上主要指標中,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三項指標總量排在全市第一,地區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財政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四項指標總量排在全市第二,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總量排在全市第三。2008年榮獲了全國第六批"國家生態示範區"。 2009年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3.25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9.19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26.4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8.95億元;財政收入完成2.89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累計完成1585萬美元,其中,出口990萬美元,進口595萬美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04億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完成7620元;農民人均現金收入4857元。江州區概況················

B. 廣西崇左有多少個縣和區

截至2019年8月21日,崇左市轄江州區1個市轄區:江州區,5個縣:扶綏縣、大新縣、龍州縣、寧明縣、天等縣。

1、江州區

江州區,崇左市轄下區,位於廣西西南部,居左江中上游,水陸交通便利,水路經南寧可直航廣州、港澳,是桂西南地區交通樞紐和商品集散地。江州區是崇左市唯一的城區,是崇左這座廣西最年輕城市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

2、扶綏縣

扶綏縣,隸屬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南部,地處北回歸線以南,介於東經107°31′~108°06′、 北緯22°17′~22°57′之間,南北最大縱距78公里,東西最大橫距55公里。總面積2836平方公里。

3、大新縣

大新縣歷史悠久,在新石器時代早期的4500多年前,就有人類在這里活動。大新是土司統治時間較長、制度比較完整的地區。2019年1月25日,入選2018年度全國「平安農機」示範縣。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2019年4月24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復同意大新縣脫貧摘帽。

4、寧明縣

寧明縣地處桂西南邊陲,與越南諒山省祿平縣、高祿縣、亭立縣和廣寧省平遼縣接壤,縣域面積3705平方公里,轄7鎮6鄉3家華僑農場162個行政村(社區)1086個自然屯,聚居有壯、漢、瑤等多個民族,其中壯族人口佔82.9%。

5、天等縣

天等縣地處桂西南,屬廣西崇左市。東接隆安、平果縣,南部大新縣,西接靖西縣,西北靠德保縣,北界田東縣。1952年由鎮向縣、龍茗縣合並為鎮都縣,1957年改天等縣,縣城天等鎮直線距自治區首府南寧市125公里,西南部縣界距中越邊境最近處9公里。 天等縣境東西最大橫距64公里,南北最大縱距63公里。天等縣轄6個鎮、7個鄉。

6、龍州縣

龍州縣,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轄縣,位於廣西西南部,距南寧市200千米,東鄰崇左市江州區,南接寧明縣、憑祥市,東北面與大新縣相連,西北與越南接壤,熱量豐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總面積2317.8平方千米,轄5鎮7鄉。

C. 江州是屬於哪個城市啊

江州區位於廣西西南部,居左江中上游,面積2901平方公里,轄7鎮2鄉和2個華僑經濟管理區,居住著壯、漢、苗、瑤等10多個民族34萬人口,其中壯族佔80%。水陸交通十分便利,縣城距首府南寧鐵路里程120公里、公路里程160公里,距邊城憑祥鐵路里程90公里、公路里程160公里,公路距出海港防城港170公里。水路經南寧可直航廣州、港澳,素來是桂西南地區交通樞紐和商品集散地。區人民政府駐新民路,郵編:532200。代碼:451402。區號:0771。拼音:Jiangzhou Qu。 江州區資源豐富。全區耕地面積165萬畝,人均4畝以上,2008/2009年榨季入廠原料蔗達518萬噸,產糖66.3萬噸;人均產蔗產糖名列全國第一,被譽為中國的"糖都"。其他農產品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和森林資源也很豐富。其中龍眼等亞熱帶水果面積近10萬畝,木薯10萬畝、劍麻3萬畝,稀土礦18000多萬噸,水資源蘊藏量106萬千瓦,森林面積11.4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45%。旅遊資源豐富且神奇,環繞市區周邊的旅遊景點有78處,其中有被專家譽為"全國少有、廣西第一"的左江石景林;有"全球稀有、群體最大",其珍貴程度可與大熊貓相媲美的白頭葉猴棲息地崇左生態公園;還有世界八大斜塔之一的左江斜塔、新和水上石林、左江兩岸神奇風光等等是廣西"中越邊關風情游"和國家級左江花山風景名勝區旅遊線路的精品和集散地,具有巨大的開發價值。 江州區依託崇左中心城市,提出了"服務城市、發展江州"發展戰略,以 "一中心兩平台三基地"為支撐,打造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區域性中心城區和崇左市"首善之區",縣域經濟綜合實力不斷增強。2005年榮獲廣西縣域經濟發展進步獎,2006年獲得了廣西縣域經濟發展"十佳縣(市、區)"。2008年,經濟社會繼續保持又好又快發展勢頭。全年完成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2.93億元,增長9.5%;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4.8億元,增長11.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5.0億元,增長17.1%;財政收入5.17億元,增長0.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76億元,增長17.5%;固定資產投資27.01億元,增長5.8%;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3387元,增長15.5%;農民人均純收入4063元,增長3.9%。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2.758萬噸,二氧化硫排放量0.462萬噸,基本實現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削減約束性年度目標。以上主要指標中,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三項指標總量排在全市第一,地區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財政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四項指標總量排在全市第二,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總量排在全市第三。2008年榮獲了全國第六批"國家生態示範區"。 2009年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3.25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9.19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26.4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8.95億元;財政收入完成2.89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累計完成1585萬美元,其中,出口990萬美元,進口595萬美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04億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完成7620元;農民人均現金收入4857元。
區域概況
全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溫度22.3攝氏度,年日照1634.4小時, 江州區
無霜期364天,年降雨量1200毫米。境內自然資源十分豐富,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玉米、甘蔗、木薯、花生、黃黑豆、紅瓜子、龍眼、荔枝、柑橙、香蕉、西蕃蓮等,其中甘蔗年產量在200萬噸以上,是縣的主要經濟作物,是國家重要的糖料生產基地縣。主要的礦產資源有:鐵、鎢、金、鋅、磷、水晶、稀土、石灰石、大理石、花崗岩等。 水電藏量40萬千瓦,境內有水力電站四座,裝機總容量8.6萬千瓦。自然風物奇趣,人文景觀獨特,環縣城有78處景觀點,其中有"世界八大斜塔"之一的左江斜塔、"全國少有,廣西第一"的石景林以及南津古渡、黃巢城、文羊岩等著名景區,有"全球稀有,群體最大"的珍稀動物白頭葉猴。 目前左江斜塔、石景林、左江風光等已被列入廣西"中越邊關風情游"和國家級左江花山風景名勝區旅遊線,崇左生態公園已被自治區納入重點開發旅遊項目,旅遊資源具有巨大的開發潛力。改革開放以來,江州區(原崇左縣)因地制宜,大力發展蔗糖、水果經濟,促進了全縣兩個文明建設快速發展,綜合縣力顯著增強。 2000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完成16.11億元,工業總產值完成11.04億元,農業總產值完成9.33億元,財政收入完成2.0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07元,高於全地區1513元平均水平。城鎮和基礎設施建設快速發展,城市綜合功能不斷增強,縣城區綠化覆蓋率35%,街道綠化覆蓋率53%。城鄉居民居住環境和條件明顯改善。
歷史沿革
2000年,崇左縣轄7個鎮、4個鄉:新和鎮、太平鎮、江州鎮、 左江斜塔
瀨湍鎮、馱盧鎮、左州鎮、那隆鎮、和平鄉、羅白鄉、板利鄉、雷州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306242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太平鎮 48179、 新和鎮 22193、 瀨湍鎮 21819、 江州鎮 37470、 左州鎮 35484、 那隆鎮 30058、 馱盧鎮 18118 、和平鄉 23729 、羅白鄉 20353、 板利鄉 12450 、雷州鄉 36389。現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壯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納西族、瑤族、藏族、景頗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錫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諾族、德昂族、水族、滿族、獨龍族等民族分布。 2002年12月23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2]121號):(1)撤銷南寧地區和崇左縣,設立地級崇左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江州區石林大道。(2)崇左市設立江州區,以原崇左縣的行政區域為江州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新民路。 2003年,雷州鄉與馱盧鎮合並為馱盧鎮,和平鄉與太平鎮合並為太平鎮。。 2003年江州區行政區劃一覽(7個鎮、2個鄉):(根據當年廣西行政區劃代碼整理) 100太平鎮轄:新民、沿山、城西、中渡、壺興、中山6個社區;卜寨、大村、卜利、馱逐、公益、長期、馬安、宜村、乙古、古坡、盆峒、孔甲、渠顯13個行政村。 101新和鎮轄:新和社區;那顏、新村、卜花、慶合、通康、作字、蘭山、岜岩8個行政村。 102瀨湍鎮轄:瀨湍社區;舊街、岜羊、六京、板蘭、隴豐、全鳳、渠凹、仁良、九岸、叫城10個行政村。 103江州鎮轄:江州社區;板備、保安、板麥、卜松、卜馱、渠座、淥留、那貞、布農、板崇、那麼11個行政村。 104左州鎮轄:左州社區;岜模、黃村、渠西、龍合、光坡、隴念、果坡、廣何、那坎、林村、中干、立村12個行政村。 105那隆鎮轄:那隆社區;那印、仁惕、廷內、群黎、拾義、那內、發明、仁里、岜王、那光、那練、必六、王沙、合盧14個行政村。 106馱盧鎮轄:新興、繁榮、雷州3個社區;岜白、農里、灶瓦、伏廖、那模、屯村、崇王、更蘭、連塘、渠邦、馱目、江漲、渠立、逐盎、岑豆、馱柏、譚垌17個行政村。 201羅白鄉轄:羅白社區;岜那、渠姆、強勝、渠勒、蒙井、那並、岜萌、枯隆8個行政村。 202板利鄉轄:板利社區;卜城、渠麻、那忙、福厚、那陶5個行政村。
編輯本段發展優勢
江州區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發展前景十分廣闊。自秦漢起歷來是郡、路、州、府、縣治之地,是桂西南地區交通樞紐和商品集散地,商貿雲集。現為新成立的崇左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位於東盟自由貿易區前沿,處在中國通往東南亞國家最便捷陸路通道上。境內鐵路、公路、水路四通八達,可通邊通海連接東盟各國,水路經南寧可直航廣州、港澳,經南友高速公路至南寧市的公路距離為90公里,僅有1個小時的車程。江州區通訊發達,形成了從城區到農村的現代化通訊網路,實現村村通電話。 廣西「十五」發展計劃中把崇左作為桂西南重點城鎮來培育發展,把崇左作為桂西經濟區域左江流域交通樞紐和商貿中心、農副產品集散中心和農副產品加工中心來建設發展,江州區(原崇左縣)以此為契機,以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和科技創新為動力,加快建設發展步伐。 近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江州區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團結奮斗,開拓進取,實現了經濟和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十五"期間,江州區生產總值由2000年的15.94億元增加到2005年的30.16億元,增加14.22億元,年均增長13.6%;財政收入由2000年的1.97億元增加到2005年的2.80億元,年均增長7.26%;農民人均現金收入4164元,增長32.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82元,增長10.25%。先後被評為全國社會文化先進縣、全國體育先進縣稱號,被評為廣西村民自治模範縣、文明縣城、衛生縣城、園林城市;被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廣西軍區授予"雙擁先進區"稱號。榮獲崇左市2004年"三個文明"建設二等獎和經濟發展第三名;2005年,榮獲崇左市扶貧基礎設施項目大會戰三等獎、自治區縣域經濟進步獎等。
編輯本段經濟概況
農業:按照"穩糧、強蔗、增錢、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思路, 江州區
積極引導農民推進農業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農業經濟建設成效明顯。上半年,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4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5%。一是糧食生產安全穩定。上半年,春耕生產用水略好於去年,春種糧食麵積13.8萬畝,比去年增加0.4萬畝,增長3%,預計上半年糧食產量達2350萬公斤。二是特色農業加快發展。大力實施"林果上山、甘蔗下田"工程,新增水田改蔗、低產果地改蔗2.88萬畝,共完成甘蔗種植面積90.4萬畝;木薯新種植面積9.53萬畝,劍麻2280畝,水果4120畝,蔬菜1.86萬畝;水產畜牧業發展迅速,雜交牛示範養殖取得了良好成效。上半年,完成水產品總產量3949噸,同比增長5%,肉類總產量7417噸,增長6.43%。"蔗-牛-菇"高效養殖示範項目發展快,項目覆蓋6個鄉鎮10個村屯,面積約2.2萬平方米。三是農業產業化扎實推進。大力推行"企業+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以天添乳品廠、大豐劍麻加工廠、廣西西聯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蔗葉綜合利用科技開發項目、新澤酒精項目等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進一步構架水牛奶業、劍麻、名優特果蔬等優勢資源的產業,開辟了農民增收新領域。四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和安排,落實了馱盧鎮岜白新村、雷州社區新村屯、逐盎村渠獨屯以及伏廖村那渠屯4個村屯作為市級重點試點村屯,各鄉鎮也選擇條件較好的1至2個村屯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目前,已投入建設資金184.6萬元,制訂了《江州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方案》,完成了馱盧鎮農里新村、橫龍屯等27個村屯地形圖測量及四個重點試點屯的建設規劃工作,規劃方案已報市審批。 工業:目前,江州區鄉鎮辦以上工業企業改制面已達到92%,初步形成了以兩個華僑農場為招商引資的窗口,以蔗糖業為主導,劍麻、木薯、建材、水電等特色產業加快發展的特色工業體系。上半年,江州區完成工業總產值22.5億元,增長89.8%,實現增加值8.29億,同比增長35.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21.6億元,增長94.6%;實現增加值7.7億元,增長30%。 在工業經濟中,尤其以蔗糖業增長最為明顯。2005/2006年榨季,四個製糖企業總壓榨量460.3萬噸,比上榨季增加126.4萬噸;產機製糖56.6萬噸,增加14.9萬噸,製糖業實現產值17.04億元,同比增長130.46%;實現增加值6.8億元,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近40%。 江州區
城市建設:抓住中心城市建設步伐加快,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迅速增加的有利時機,商貿、餐飲、交通運輸等服務業繼續保持強勁發展勢頭,第三產業和非公有制經濟再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上半年,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8.3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1.1%。新發展個體工商戶513戶,注冊資金733萬元,從業人員815人;新發展私營企業3戶,從業人員46人,注冊資金406萬元。繼續抓好農村勞動力培訓轉移就業工作,大力打造勞務經濟強勢產業。上半年,累計輸送外出務工人數達4.18萬人,占任務4萬人的104%;勞務輸出總收入1.05億元,占任務的56.8%。
編輯本段地理位置
江州區(原崇左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南部,居左江中游,地處東經107"6°23"~107°47'33",北緯22°9'34'-22°5'18"之間。東接扶綏,南鄰寧明,西連龍州,西北靠大新,北毗隆安湘桂鐵路南(寧)憑(祥)路橫穿過縣城及3個鄉鎮,載重250噸的船隻可通航南寧、貴港、梧州、廣州,直至香港澳門。縣城駐地大平鎮,距自治區首府南寧鐵路里程為122公里,公路161公里,距中越邊境友誼關129(公路距離)公里。
編輯本段地形地貌
全境地勢為南北高,中、東部低,由西北向東南傾斜。 西大明山
北部為西大明山、小明山所盤踞,群山起伏,兩大明山主峰位於縣境東北部,海拔1071.二米,為縣境內最高峰;南部為十萬大山余脈,綿延直寧明,橫亘本縣江州、羅白鄉一帶,多為上山。西部為石灰岩地區;東、中部為丘陵、小平原地帶;左江河由西南向東北斜貫縣境中部,形成河谷階地。 東西寬71公里,南北長 81公里,土地總面積 2901° 56平方公里,其中太平鎮 72平方公里,和平鄉650平方公里,新和鎮237平方公里,江州鎮328平方公里,羅白鄉158.36平方公里,板利鄉 40平方公里,瀨湍鎮 175平方公里,雷州鄉 371平方公里,馱盧鎮 68 6平方公里,左州鎮388平方公里,那隆鎮367平方公里。總面積中,山地 59.48平方公里,丘陵 111°30平方公里,崗地 777 33平方公里,小盤地和谷地 953.16平方公里,水域 53 97平方公里。
編輯本段土壤河流
境內土壤有水稻土、紅壤土、赤紅壤土、石灰岩土、紫色土、沖積土、沼澤土類。其中,大部分是赤紅壤土,佔73%。土壤水熱條件好,但土壤嚴重缺磷缺鉀,保肥性能差;質地和耕性較好,大部分沙泥比例適中;耕層淺薄,且面積大。 左江河
境內有大小河流14條,河流總長度475.8公里,河網密度0.16公里/4方公里,流域面積4028平方公里,最大河流是左江河,由西南龍州人縣境,流經和平、太平、漱湍、馱盧、雷州等5個鄉鎮,至雷州鄉流人扶綏縣境,境內流程B 公里,年平均流量544立方米砂。其次黑水河,境內流長31公里,年平均流量135立方米。
編輯本段氣候溫度
崇左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春暖易旱,夏熱易澇,秋涼於燥,冬短微寒年平均氣溫 21℃一22.3℃之間,歷年極端最低氣溫一 19℃,極高氣溫 41℃,年均日照 16344小時,年平均降雨量1150~1450毫米,降雨多集中於5~8月 全年無霜期346天。
編輯本段自然資源
全縣森林面積 11.38林覆蓋率達 39.3%;境內水力資源豐富,全縣河流水利資源理論蘊藏量 40400千瓦,可開發資源23014.2已探明有鐵、煤、磷、石油、鉛鋅礦、鐵礦、銅礦、稀土礦、錳礦、黃金、砂金、水晶石、大理石、花崗岩、高嶺土、石灰石等16種礦藏;其中鐵礦蘊藏量7400萬噸,原煤蘊藏量4458萬噸,18000萬噸。野生動植物資源種類多,植物主要有龍血樹、金茶花、金銀花、金錢草、絞股藍、蘇木、雞血藤等珍貴葯用類植物,動物主要有白頭葉猴、黑葉猴、穿山甲、大南蛇、白花蛇、蛤歐、沉香魚等,其中白頭葉猴為世界珍稀保護動物;旅遊資源豐富而獨特,在縣城附近有石景林、左江斜塔、文羊岩等風景點78處。
編輯本段人文景觀
江州區(原崇左縣)旅遊資源獨特,並已列人國家級左江花山鳳景區的重要之一,已開發的主要有: 左江石林,位於縣城東南 5 5公里處,面積約 100公頃,西面與水口湖景區相連,景區內石峰林立,千姿百態,景色十分迷人,被譽為「全國少有,廣西第一」。 左江斜塔,位於縣城東北2公里,立於左江之中的石頭島上,建於明朝天啟年(1621年),始建二層,明崇被二年(1629年)建成三層,清康熙三十五年O696年)重建為五層;古塔為八面台柱使結構,底面周長為21.75米,塔高18.28米,水平偏位1.42米,傾斜度為4°24′46″,號稱世界人大斜塔之一。 江州區石林美景一角
文羊岩,位於縣城東6.7公里,洞中央有一壁隙直通山頂,一縷陽光照射洞內,宛如一線天,景緻獨具一格,可與桂林蘆笛岩毗美。 崇左弄官生態公園:石景林景區位於江州區境內東部,沿省道板(利)--德(保)公路延綿45公里。 弄官生態公園位於板利與羅白兩鄉交界處,距城區35公里,是江州區被列為自治區重點開發的旅遊項目之一。保護區內群峰嵯峨,山清水秀,峰奇洞異,環境優雅,白頭葉猴最後的生活家園就在這里。白頭葉猴是世界珍稀動物,全球現僅存700隻左右,其全部分布在我國廣西西南部的崇左、寧明、龍州、大新、扶綏等縣200平方公里范圍內,以江州區羅白與板利兩鄉交界處24平方公里內為重要分布區,是全球白頭葉猴分布最集中密度最大的地方。這種半樹棲半岩棲的熱帶動物生活在風景秀麗的喀斯特石山地區,其性情溫和,形態優美,極具科學研究和觀賞價值。 江州區石林:石景林景區--石景林景區山低石奇,景區內雖石峰如林平地拔起,但最高的不足40米,矮的不足2米,山石或連綿成從,或孤峰挺立,自成盆景。石峰層層疊疊,高低相襯,形態優美。石山之間,大小水池縱橫,綿延成片,面積達1500畝,不愧為"全國少有、廣西第一"之美譽。 左江斜塔--世界八大斜塔之一的左江斜塔距石景林景區僅7.5公里(位於江州區城東北2公里處)。斜塔又名歸龍塔、水寶塔,建在左江中的石頭島--鰲頭峰上,處急彎激流之中,地勢驚險,建於明朝(1621年)為五層磚塔。斜塔上游距縣城5公里,下游20公里的左江兩岸風光秀麗。結合以縣城的具有古鄉古色的著名景點南津古渡為入口,坐船途經有金櫃山題詞,斜塔,有著名的黃巢城及多處規模僅次於著名的寧明花山的崖壁畫,是旅遊觀光的 江州區石林美景 一個好去處。 古桂柳運河--又名陡河,坐落在會仙鎮境內,與興安靈渠(東渠)相對,也城西渠,開鑿於湯長壽元年(620年),全長15公里。沿河建閘水陡24座,均用料石砌就。
編輯本段配套設施
1、交通條件:江州區南面有322國道南(寧)--憑(祥)公路,312省道板(利)--德(保)線;沿各旅遊景區切邊而過,南(寧)--憑(祥)鐵路從西南向東北方向貫穿縣境,經南友高速公路到南寧90公里,僅為1小時車程。 江州區石林美景
2、通信條件:江州區的郵電通信發展很快,基本實現了村村通程式控制電話和村村通有線電視網。 3、供水、供電:供水:江州區水資源豐富,縣境內有左江河、黑水河等多條河流,石景林景區和斜塔景點距城區很近,城區供水配套設施可直接供水。供電:江州區屬於全國農村初級電氣化縣之一,農網改造已全部完成。江州區建有中型水電站2座,大型水電站1座,總裝機容量14552.9千瓦,並已全部並網運行,年均發電量1.45億千瓦時,電力供應有保證。 4、接待設施:江州區擁有可接待遊客的賓館、旅社、招待所二十幾家,約3000多個床位。其中具備涉外旅遊條件的飯店有3家,約500多個床位,具備接待各類旅遊、會議等大小團體能力。 現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壯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納西族、瑤族、藏族、景頗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錫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諾族、德昂族、水族、滿族、獨龍族等民族分布。

D. 崇左市做為一個地級市為什麼酒店業沒有跟進發展呢天等縣為什麼那麼窮呢

這個問題是一個很廣的問題。要是請經濟學家來分析,也可以出版一系列的書。
但作為民眾,或是天等本地人的話,大致可以如下分析:
①首先是民眾。本地民眾的群體素質,這是首要關注的。群體的素質包括行政各方面,如果能用能力強的人,那經濟會發展得更快。
②天等縣屬於山區。沒有大河經過。比如左江、右江等均不過天等,天等也沒有鐵路,所以從這個角度看,天等窮很正常。但是,天等窮也不是每個地方都窮,像東平錳礦區的,有些人也不窮啊。但整體來看,天等的地理條件並不是很優越,所以很多先天決定了天等是窮的。但是,天等並不是廣西最可憐的地方,至少天等的群體意識還是比較高。在外闖出成績來也占不少,所以,我認為,天等的資源,有待於重新開發。

E. 江洲相當於現在的哪裡

江州相當於現在的廣西崇左市江州區。

江州區地處廣西西南部,居左江中游,於2003年8月正式掛牌成立。

江州居住著壯、漢、瑤、回、苗、侗等10多個民族,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80%以上。江州區是崇左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和崇左市唯一的城區,是崇左這座廣西最年輕城市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同時也是桂西南地區的交通樞紐和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5)崇左市江州區經濟如何擴展閱讀:

江州區歷史悠久,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

自秦漢起歷來是郡、路、州、府、縣治之地,處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前沿地帶,是「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重要節點城區,交通網路四通八達。

江州區全年氣候溫暖,雨量充沛,盛產甘蔗、水稻、玉米、木薯等作物,其中甘蔗是主要的經濟作物。

江州區是國家規劃重點扶持的廣西33個蔗糖優勢區域縣(市、區)之一,是廣西重要的蔗糖生產基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江州

參考資料來源:江州區政府官網-江州區基本概況

F. 請問誰知道廣西崇左的具體情況

廣西崇左城市概況 崇左市位於廣西的西南部,於2003年8月6日正式掛牌成立,轄扶綏縣、大新縣、天等縣、龍州縣、寧明縣、江州區,代管縣級憑祥市。境內有寧明、龍州、大新、憑祥四個縣(市)與越南接壤,邊境線長533公里,有國家一類口岸3個,二類口岸4個,邊民互市點13個。全市總面積1.73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27.9萬人,其中壯族人口占總人口的88.5%。 崇左市沿邊近海連東盟,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明顯。崇左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江州區距廣西首府南寧市110公里,境內有湘桂鐵路、南友高速公路經過,並與越南鐵路、一號公路相接,形成中國通往東盟最便捷的陸路大通道。 崇左市屬亞熱帶濕潤季風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常青,有豐富的農業資源、礦產資源和旅遊資源。蔗糖業是崇左市的支柱產業,是廣西乃至中國重要的甘蔗產區。崇左市是苦丁茶的原產地,被譽為「苦丁茶之鄉」,是全國主要的龍眼生產基地之一,形成規模的農林產品還有松香、八角、山黃皮、速生桉、劍麻、木薯等;主要礦藏有錳、鐵、膨潤土、三水鋁、稀土礦、鉛鋅礦等40多種,其中錳礦儲量居全國之首。崇左市境內名勝古跡眾多,風景秀麗,主要景觀有:亞洲第一大跨國大瀑布—大新德天瀑布、大新明仕田園風光、崇左弄官生態公園、天然盆景崇左石林、扶綏恐龍化石群、憑祥友誼關、崇左歸龍斜塔、寧明花山崖壁畫群、大小連城、紅八軍紀念館等。 編輯本段自然地理 崇左市地跨北緯21°36`至23°22`,東經106°33`至108°8`之間(地理坐標北緯22°23`東經107°24`)。東北部與南寧市毗鄰,北部與百色市相連,東南部與防城港市交接,西部和南部與越南民主共和國接壤。崇左市地質構造古老,多以泥盆紀,二疊紀和三疊紀為地質基層,以石灰岩占優勢,頁岩、砂岩次之,第四紀酸性赤紅壤土層為地表蓋層。境內山環岳繞,丘陵起伏,山多地少,地貌復雜多樣,以喀斯特岩溶地貌為主體。西部為大青山山脈,南部為公母山山脈和十萬大山余脈。地勢大致呈西北及西南略高,向東傾斜,中部被左江及支流切割,形成錯綜合頒的丘陵平原。境內最高峰為南部寧明縣與防城港市接壤的十萬大山余脈浦龍山(海拔1358米),其次是愛店附近中越邊境的公母山(海拔1357.6米)。寧明縣有8座山峰海拔千米以上。千米以上的其他山峰有北部的大新縣與天等縣交界的泗城嶺(海拔1073.7米),東北部江州區與隆安縣交界的的西大明山(1071.2米),南部龍州縣的大青山(1045米)等。境內河流屬左江水系。左江幹流全長539公里,發源於寧明縣與越南交界的枯隆山,上源稱奇窮河,流入國內稱平而河,在龍州縣城與水口河匯合稱麗江,與最大支流明江匯合後稱左江。左江年平均徑流量209億立方米(扶綏新寧站),流域落差大,流域面積31595平方公里。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崇左市轄江州區、扶綏縣、大新縣、龍州縣、寧明縣、天等縣,代管憑祥市。崇左市人民政府駐江州區石林大。 崇左市現有37個鎮,42個鄉,73個居委會(社區),762個村委會。其中江州區9個鄉鎮,98個村委會,16個居委會(社區);扶綏縣11個鄉鎮,119個村委會,13個居委會(社區);大新縣15個鄉鎮,129個村委會,17個居委會(社區);天等縣14個鄉鎮,119個村委會,6個居委會(社區);龍州縣12個鄉鎮,117個村委會,6個居委會(社區);寧明縣14個鄉鎮,147個村委會,10個居委會(社區);憑祥市4個鄉鎮,33個村委會,5個居委會(社區)。 崇左市轄1個市轄區、5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崇左市 面積17440平方千米,人口230萬人(2004年)。 江州區 面積2902平方千米,人口34萬。郵政編碼532200。區人民政府駐新民路。 憑祥市 面積 650平方千米,人口10萬。郵政編碼532600。 扶綏縣 面積2876平方千米,人口42萬。郵政編碼532100。縣人民政府駐新寧鎮。 大新縣 面積2756平方千米,人口35萬。郵政編碼532300。縣人民政府駐桃城鎮。 天等縣 面積2159平方千米,人口41萬。郵政編碼532800。縣人民政府駐天等鎮。 寧明縣 面積3779平方千米,人口40萬。郵政編碼532500。縣人民政府駐城中鎮。 龍州縣 面積2318平方千米,人口27萬。郵政編碼532400。縣人民政府駐龍州鎮。 區位交通 崇左地處通往東盟各國的大陸橋上,具有沿邊、沿高速、沿鐵路、鄰首府的優勢。全市有寧明、龍州、大新、憑祥4個縣(市)與越南接壤,邊境線長533公里,是廣西邊境線最長的地級市,共有各類邊境口岸11個。其中國家一類口岸3個:憑祥、友誼關、水口口岸;地方二類小額貿易口岸4個:愛店、平而關、科甲、碩龍口岸;會晤口岸4個:寧明的板爛、那犁、北山、龍州的春秀。邊民互市貿易點15個,其中寧明3個:愛店、板爛、北山,憑祥4個:油隘、憑祥、平而、弄堯(含浦寨、弄懷),龍州5個:那花、水口、科甲、布局、金龍,大新3個:岩應、碩龍、德天。境內有湘桂鐵路大動脈橫穿而過,距首府南寧122公里,距邊境城市憑祥市98公里;載重250噸的船隻沿左江黃金水道經南寧可達港澳。友誼關-龍州公路為廣西最早的公路,其中友誼關-那堪段於1903年通車。目前崇左市轄區內擁有公路里程為4493公里,其中:一級公路2.18公里,二級公路116.65公里,三級公路745.07公里,公路密度25.86公里/百平方公里。所轄79個鄉鎮已通油路的有66個,未通油路的13個;全市806個行政村還有389個未通等級公路。市區距南寧公路里程153公里,距出海港口防城港170公里。目前崇左市正在做好崇左-扶綏-南寧、崇左-寧明、下雷-碩龍-雷平、大新-崇左-上思、崇左-龍州、寧明-愛店、龍州-水口、雷平-龍州、崇左-馱盧-渠黎、隆安-中東-扶綏、隆安-大新等16條公路網路的規劃和建設工作,力爭5年內全部建成通車。現在,橫貫全市的南寧-友誼關高等級公路已全面動工,建成通車後,市區走高速公路到南寧吳圩國際機場縮短為80公里。崇左市作為我國通往東南亞最便捷陸路通道的優勢將進一步顯現出來。 崇左市屬邊境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享受國家西部大開發政策和優惠的邊貿政策以及扶持少數民族地區、革命老區的政策,為全市發展邊境貿易、開展對外貿易和加快經濟建設步伐,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謁誠歡迎外國朋友、港澳同胞、海外僑胞和國內各界人士前來投資開發,共創宏圖偉業。

閱讀全文

與崇左市江州區經濟如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保證老年人健康長壽 瀏覽:871
屬鼠男的婚姻在哪裡 瀏覽:151
健康碼顯示紅色一圈是什麼意思 瀏覽:972
孩子的健康碼怎麼查行程 瀏覽:438
考內蒙古事業編都考什麼 瀏覽:474
煙台幸福中醫院如何網上掛號 瀏覽:577
你先幸福我以後再說怎麼回 瀏覽:261
中國古代的幸福是什麼 瀏覽:358
女孩為了愛情什麼也不顧 瀏覽:854
旅遊經濟學具有哪些特點 瀏覽:206
什麼茶對抗亞健康 瀏覽:14
幸福花開含義什麼 瀏覽:31
夢回梁祝講的是什麼故事 瀏覽:247
美女你好呀在哪裡呀 瀏覽:574
賭神里的哪個美女最好 瀏覽:474
運動健康軟體如何設置音樂 瀏覽:114
同事間的故事有哪些 瀏覽:361
幸福戀人是什麼歌 瀏覽:217
有哪些小故事適合講給經常馬虎的孩子聽 瀏覽:584
男屬蛇婚姻最佳配偶是什麼屬相 瀏覽: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