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遼寧省沈陽市和平區有哪些鎮和村
和平區是沈陽的中心區了,下轄只有街道,沒有村鎮。
和平區轄渾河灣街道、新華街道、西塔街道、八經街道、馬路灣街道、集賢街道、南湖街道、長白街道、太原街街道、北市場街道、南市場街道、瀋水灣街道、渾河站西街道13個街道。
『貳』 遼寧的貧困縣有哪些
遼寧省的貧困人口集中分布在遼西北地區(昌圖縣、康平縣、法庫縣、義縣、北鎮市、黑山縣、阜新市區、阜蒙縣、彰武縣、朝陽市區、北票市、凌源市、朝陽縣、建平縣、喀左縣和建昌縣)
共16個縣(市、區)和遼東山區(西豐縣、清原縣、撫順縣、新賓縣、本溪縣、桓仁縣、寬甸縣、鳳城市、岫岩縣)共9個縣(市)。
(2)遼寧有哪些集體經濟村擴展閱讀:
遼寧省貧困人口的主要特徵
1、40-60歲的中老年人口在貧困人口中所佔比例較高
根據2011年持卡人數據,遼寧省40-50歲貧困人口為23.1萬人,占貧困人口的17.87%。50-60歲的人口為245,200人,占貧困人口的18.92%。40-60歲人口為47.67萬人,占貧困人口的36.76%。60歲以上人口達到36.1萬人,占貧困人口的27.86%。
2、窮人受教育程度低
遼寧省貧困人口中的文盲、半文盲人數為12.31萬人,占貧困人口的9.5%。小學學歷人口54.09萬人,占貧困人口的41.74%。初中學歷人口53.5萬人,占貧困人口的41.29%。
3、貧困人口的就業率很低
遼寧省貧困人口中,有67.64萬人在家工作,占貧困人口的52.2%。全市農民工11.88萬人,占貧困人口的9.2%。剩下的大部分是沒有工作能力的窮人,沒有工作能力。
『叄』 營口市鮁魚圈區熊岳鎮郭屯村農業集體經濟服務社怎麼樣
營口市鮁魚圈區熊岳鎮郭屯村農業集體經濟服務社是2018-06-22注冊成立的集體所有制,注冊地址位於遼寧省營口市鮁魚圈區熊岳鎮郭屯村民委員會。
營口市鮁魚圈區熊岳鎮郭屯村農業集體經濟服務社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210804MA0XW8C18N,企業法人寧先正,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營口市鮁魚圈區熊岳鎮郭屯村農業集體經濟服務社的經營范圍是:農業旅遊觀光,苗木、水果種植,農業技術開發、推廣、應用服務,園林綠化服務,農產品經銷。(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營口市鮁魚圈區熊岳鎮郭屯村農業集體經濟服務社更多信息和資訊。
『肆』 中國十大富裕村有哪些
中國十大富裕村
依次排名
(1)天津市靖海區大邱村
(2)上海市馬橋鄉旗忠村
(3)浙江省蕭山市瓜湯鎮航民村
(4)遼寧省大連市辛寨子鎮華鑫村
(5)江蘇省江陰市華士鎮華西村
(6)山東省牟平市海鎮牟里村
(7)江蘇省無錫市郊區揚名鄉金星村
(8)廣東省中山市小欖鎮水寧村
(9)江蘇省錫山市前洲鎮西塘村
(10)山東省牟平市寧海鎮西關村
『伍』 遼寧省合村並鎮都有哪些村莊
丹東振興區和鐵嶺縣。
『陸』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權利與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以下簡稱《土地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以下簡稱《農村土地承包法》兩部法律多處使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這一概念。近年來隨著這兩部法律的深入貫徹,特別是法律賦予農民長期而穩定的土地承包關系。承包經營權已上升為物權之後,廣大農民依法保護土地權益的意識不斷增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這一概念的實踐意義愈來愈凸現出來。比如;在農用地被轉為建設用地時,哪些人享有土地安置補助費,哪些人不應當享有土地安置補助費?在重新分配家庭上地承包經營權時,哪些人應當被列入承包對象,哪些人不應當列入承包對象?諸如此類涉及到農民土地權益的問題如果處理不當,必然引發一些不必要的糾紛,埋下不穩定的因素,妨礙和諧杜會的建設。哪些人應當享有土地安置補助費和家庭土地承包經營權?《上地管理法》和《農村土地承包法》作出了明確規定:即凡屬於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均應享有土地安置補助費和家庭土地承包經營權。這就提出了一個法律問題:哪些人屬於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哪些人不屬於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總結經驗教訓,凡是對土地權益處理不當的地方根源就在於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這一重要的法律概念不夠重視,或者在理解上出現偏差所致。為此,要依法調處農村土地權益糾紛,除了認真學習好《土地管理法》和《農村土地承包法》這兩部法律之外,最緊要的是正確把握「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這一法律概念,它是依法調處農村土地權益糾紛的一把鑰匙。
首先,要正確把握「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為的概念,必須澄清認識上的兩個誤區」。第一個誤區是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概念同「村民」的概念混為一談。村民「是(村委會組綳去)使用的概念,它的內涵是民主自治管理」。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內涵則是與財產相聯系的經濟權益。是村民,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未必有分享集體財產權益的權利;是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必然是村民,但是,是村民未必是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遼寧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辦法》第6條第(五)款規定:只有承擔相應義務、交納公共積累,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大會同意,才能被接納為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由此可見,村民要取得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資格,其間還有一道門檻,把村民等同於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顯然是一個認識上的誤區。第二個誤區是將戶籍在與不在本集體經濟組織作為界定成員資格的唯一標准:只要戶口落在本村,就視為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戶口不在,就統統取消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資格。這顯然有悖於怯律的規定。戶口落在本村,可以作為村民,但未必取得成員的資格,如空掛戶;戶籍關系不在本村,未必喪失了成員的資格。如做村土地承包法)第26條明確規定,承包方全家遷入小城鎮落戶的,仍然要保留其土地承包經營權,就是說他的成員資格仍然沒有喪失。國家法律之所以作出這樣規定,就是要淡化戶籍的概念,強化保障的概念。在農村,土地既是農民的生產資料,同時也是農民賴以生存的生活保障。所以,在認定是否是本集體組織成員時,戶口當然是一個重要條件,但不能簡單的以戶口在與不在作為界定是否屬於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唯一標准。在廣東省東莞市的—些經濟發達農村,要在那裡落戶並加入當地的集體經濟組織,需要交納10多萬元的公積金方可接納為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才有權分配或享受本集體經濟組織的財產權益,否則落戶可以,但取得成員資格不可以。在那裡出現了城轉農的現象,戶口早已不是界定成員資格的標准了。
其次,要正確把握「農材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概念,必須深刻理解其概念的內涵。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概念的內涵,應當重點從以下兩方面予以把握:
第一,從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固有的特點上看,構成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主體是世居農業人口。要把握「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概念,首先要弄清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是一個什麼樣的經濟組織。許多農村基層幹部曾經提出這樣的疑問:「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人民公社都解體了,原來的生產隊亦不復存在了,農村還有生產隊一級的集體經濟組織嗎?這些同志之所以提出這樣的疑問,是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特點缺乏足夠的認識。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不同於其他經濟組織,他是一個歷史自然形成的財產共同體,作為「李家屯」、「張家溝」等集體經濟組織,歷史上很可能原來只有李姓、張姓—兩戶人家,經過漫長的歷史過程,逐漸形成了一個屯落。人民公社化將私有的土地變為了集體所有,共同擁有幾百畝耕地,是土地這一財產紐帶把幾百戶人家聯接在一起,成為了一個共同擁有財產的共同體。由此可見,原來的生產小隊雖然解體了,但作為這個組織的財產土地仍然還在。所以,這個經濟組織就不可能消亡,而構成這個經濟組織的成員主體則是世世代代、祖祖輩輩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世居農業人口。
第二,以是否與世居農業人口形成了血緣、婚姻、輩份關系為主,綜合判斷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取得與喪失。上面已經講到,構成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主體是世居農業人口,那麼在認定某村民是否具有成員資格的時候,必須聯繫世居農業人口來綜合分析:一看是否與世居農業人口形成了血緣關系。凡是由世居農業人口繁衍的後代,都應當認定為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這里有一個特殊情況,超生的人口具不具有成員資格?根據《民法通則》第9條的規定:「公民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據此,「超生人口不應當剝奪其民事權利能力」,其成員資格自然也不應當剝奪,至於超生違法行為則應當由《計劃生育法》予以處罰。二看是否與世居農民人口形成了婚姻關系。凡是世居農業人口娶來的媳婦,都應視為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這里也有一種特殊情況,即在一些城郊,招婿的現象比較普遍,招來的女婿是否具備成員的資格?一般來說倡導移風易俗招來的女婿也應當視為本經濟組織的成員,因為已經與世居農業人口形成了婚姻關系。但有些村委會對招婿設置了一道門檻,即經過村委會研究符合招婿條件,經村委會同意的才被接納為本經濟組織成員。從平衡人口與資源壓力的角度思考問題,村委會做出的這—規定也不無道理。三看是否與世居農業人口形成了輩份關系。如經過合法程序抱養和收養的子女,雖然與世居農業人口沒有血緣關系的,也沒有婚姻關系但與世居農業人口形成了一定的輩份關系,其自然也取得了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的資格。除此之外,與世居農業人口沒有上述三種聯系的,由千國家政策性遷入的、或者經過交納公積金並經過法定程序加入的人員,也可以取得成員資格。
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取得不是終身的,以下四種情況其資格自然消亡:一是死亡;二是己加入到另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如出嫁女等;三是全家遷入設區的市,其成員資格自然消亡。這是因為設區的市社會保障制度比較健全了,全家遷入設區的市,享受到城市的社會保障,農村土地保障就應當放棄,一個人不能同時享受兩份保障。是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已在其他單位供職,有穩定的工資收入並已納入城市的社會保障,其成員資格自然消亡。
總之,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確認極其復雜,必須依據國家法律和有關政策的規定.一戶一策、一人一策,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入情、入理、入法,公開、公正、公平的作出認定,做到依法行政,調處有據從而有效化解土地權益糾紛,確保農村社會穩定。
『柒』 遼寧的貧困縣有哪些
截至2019年,遼寧省沒有貧困縣。
截至2019年1月,國家級貧困縣名單中顯示,全國共有584個國家級貧困縣,其中:
河北省28個、山西省32個、內蒙古自治區31個、吉林省8個、黑龍江省14個、安徽省18個、江西省13個、河南省29個、湖北省26個、湖南省20個、廣西壯族自治區27個、海南省5個、重慶市9個、四川省37個、貴州省47個、雲南省67個、陝西省50個、甘肅省43個、青海省15個、寧夏回族自治區8個、西藏自治區69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22個。
(7)遼寧有哪些集體經濟村擴展閱讀
扶貧日
2014年8月1日,國務院決定從2014年起,將每年10月17日設立為「扶貧日」,具體活動由扶貧辦商有關部門共同組織實施。
設立「扶貧日」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於扶貧開發構成的高度重視,也充分體現了對於貧困地區貧困群眾的格外關心,所以設立「扶貧日」是繼續向貧困宣戰的一個重要的舉措,也是廣泛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扶貧開發的一項重要的制度安排。
社會意義
設立「扶貧日」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扶貧開發工作的高度重視,對貧困地區貧困群眾的格外關心,對於宣傳黨和政府扶貧開發方針政策、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傳統美德和友善互助核心價值觀、加強扶貧理論政策研究交流,對於構建政府市場社會協同 推進扶貧開發的工作格局,動員全社會力量繼續向貧困宣戰,必將發揮重要作用。
參考資料:網路-國家級貧困縣
『捌』 走集體經濟模式的農村有哪些
如果是問集體經濟經營形式,目前很多地方主要是從服務功能上保持統一的集體形式...銷售都統一的集體經營模式,那就農民專業合作社。從2007年7月1日開始實施的...
『玖』 遼寧一共有多少個鄉鎮要詳細到每個城市有哪些鎮,名字都是什麼,謝謝!
截至2016年底,遼寧省轄14個地級市(其中沈陽、大連為副省級城市)、16個縣級市、25個縣(其中8個少數民族自治縣)、59個市轄區。
1、沈陽
和平區、瀋河區、大東區、皇姑區、鐵西區、蘇家屯區、渾南區、新民市、沈北新區、於洪區、遼中區、康平縣、法庫縣
2、大連
中山區、西崗區、沙河口區、甘井子區、旅順口區、金州區、普蘭店區、長海縣、瓦房店市、庄河市
3、鞍山
鐵東區、鐵西區、立山區、千山區、台安縣、岫岩滿族自治縣、海城市
4、撫順
新撫區、東洲區、望花區、順城區、撫順縣、新賓滿族自治縣、清原滿族自治縣
5、本溪
平山區、溪湖區、明山區、南芬區、本溪滿族自治縣、桓仁滿族自治縣
6、丹東
元寶區、振興區、振安區、寬甸滿族自治縣、東港市、鳳城市
7、錦州
古塔區、凌河區、太和區、黑山縣、義縣、凌海市、北鎮市
8、營口
站前區、西市區、鮁魚圈區、老邊區、蓋州市、大石橋市
9、阜新
海州區、新邱區、太平區、清河門區、細河區、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彰武縣
10、遼陽
白塔區、文聖區、宏偉區、弓長嶺區、太子河區、遼陽縣、燈塔市
11、鐵嶺
銀州區、清河區、鐵嶺縣、西豐縣、昌圖縣、調兵山市、開原市
12朝陽
雙塔區、龍城區、朝陽縣、建平縣、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北票市、凌源市
13、盤錦
雙檯子區、興隆台區、大窪區、盤山縣
14、葫蘆島
連山區、龍港區、南票區、綏中縣、建昌縣、興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