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宋朝經濟為何發達宋朝的制度是怎樣的
宋朝經濟發達最主要還是當時的政策好,宋朝的商稅和禁榷制度,
是促進宋朝商業繁榮的直接條件。
第一,商稅制度的重視
宋朝的商稅制度可以說是歷史上一個很重要的突破口。在宋朝之前的朝代中,商稅多是在國家的這個稅收當中,只佔很小很小的一部分比例。並且之前的朝代也大多都是重農抑商的政治政策,所以對商人征稅的方面一直都沒有引起朝廷的重視。
禁榷制度所監管並不是這些物品是否會有人私自出售,就連這些物品的生產,以及流通到了什麼領域,宋朝政府都是嚴格控制的,可以說是加強了對商品們全程管理。但是這個並不是從一開始就如此的,也是隨著時間的推薦一點一點完善的。
這兩只制度的改變讓宋朝的經濟收入有了很大的改善以及提高,對於尤其是重視商稅這一制度可以說是封建社會歷史上的突破點。但是禁榷制度卻是有利有弊並不是完全都是好的,但也正是這兩項制度才會導致宋朝的國力非常的富強。
『貳』 宋朝的經濟發展狀況
宋朝的經濟繁榮程度可謂前所未有,農業、印刷業、造紙業、絲織業、制瓷業均有重大發展。
航海業、造船業成績突出,海外貿易發達,和南太平洋、中東、非洲、歐洲等地區50多個國家通商。宋代對南方大規模的開發,促成經濟中心南移。
(2)北宋經濟如何擴展閱讀: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文化、教育最繁榮的時代,達到了封建社會的巔峰。
北宋時期,農業生產技術以及推廣有很大的發展。
在北宋的墓葬中,往往發現成組的鐵制農具,如犁、耬、耙、鋤、鐮等,其中耙、鋤等中耕農具較多,表明了農民對精耕細作的重視和耕作程序的增多。北宋農民還很注意積肥和施肥。他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認識到,土壤的性質不同,應施用不同的糞肥。
所謂「用糞如用葯」。當時對作物栽種的深淺疏密與產量高低的關系,也有所認識。禾譜、農器譜、農書、蠶書等農業生產知識的專著,紛紛出現,反映了農業生產技術的提高。
北宋時期,手工業生產有很大進步。當時,各種手工業作坊的規模和內部分工的細密程度,都超越前代。生產技術發展顯著,產品的種類、數量、質量大為增加和改進。
紡織水平的提高北宋紡織業仍以絲織業佔主要地位。北宋時,絲織業逐漸形成江浙和四川兩個中心。
北宋時期還產生了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北宋建立後,四川地區長期使用鐵錢,因鐵錢重,攜帶不方便,公元10世紀末葉,成都市場上遂出現所謂「交子鋪」,發行紙幣「交子」,代替鐵錢流通。
『叄』 宋朝的經濟狀況怎樣
經濟狀況很好,遠遠領先於當時世界上的其他地區。但在冷兵器時代,落後文明戰勝先進文明是很正常的,就像漢武帝征服匈奴也是耗費了大部分的精力和國力,所以宋朝被蒙古所滅是冷兵器時代歷史發展的必然。
當然雖然從武力上來說是蒙古戰勝了宋,但在文化上,他們依然是被征服者,因為文明總是向前發展的
『肆』 宋朝經濟到底怎麼樣
如果我們改變一下自己的視角,試試按另一種標准來看待歷史,不是只看王侯將相的「千秋功績」,而是看看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就會發現宋朝不愧為中國的又一高峰. 有一個數字是很引人注目的——宋朝年財政收入最高曾達到16000萬貫文,北宋中後期的一般年份也可達8000-9000萬貫文,即使是失去了半壁江山的南宋,財政收入也高達10000萬貫文。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我們用其他的數字比較一下就知道了。明隆慶5年(1571)國家歲入白銀250萬兩。張居正改革之後的萬曆28年(1600),歲入400萬兩.明末天下大亂,在後金和農民起義的兩面夾擊下,明先後增加了遼餉,剿餉和練餉的徵收,即著名的「三餉加派」,結果弄得民怨沸騰,烽煙四起。那麼這種為時人評為「飲鴆止渴」的做法為國家帶來了多少收入呢?大概每年1000萬兩左右。也就是說此時明朝一年的財政總收入大約是1500萬兩白銀左右。如果我們認為銀錢的一般兌換率為1兩白銀=1貫銅錢的話,那麼此時明朝的財政收入僅僅是北宋的不到1/10,南宋的不到1/6,盡管這已經是南宋滅亡的300多年之後,盡管明朝的國土要遠遠大於宋朝。 宋朝的經濟,尤其是第二,第三產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在「水滸傳」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禁軍的中級軍官就可以拿出1000貫錢去買一把刀(林沖買刀),而在「三言二拍」或者「聊齋志異」中我們也可以看到,「百金」在當時就已經是一戶中人之產了。在中學課本里我們曾經讀到一位北宋大臣抱怨世風奢靡時說:現在的農夫走卒居然也穿上了絲制的鞋子。難怪有的西方學者說當時一位歐洲君主的生活水平還比不上東京汴梁一個看城門的士兵。當來自當時西方最繁華的城市威尼斯的商人馬可波羅來到僅僅是吸收了很少一點宋人文明的元朝大都城時,竟然感到眼花繚亂,宛如身處人間天堂。 由於宋代的財政收入數字實在是龐大,以至於有的人可能會懷疑這個數字是否具有可比性,宋代的一貫到底值多少呢?為了說明這個問題,讓我們看看下面一些數字,唐代宗大歷末年(779)全國年財政收入1200萬貫,其中鹽利居半,在行兩稅法之後,財政收入增加到約每年3000萬貫,由此可推算出兩稅收入大約2000多萬貫。 宋太宗至道3年(997)稅賦收入3559萬貫,其中兩稅2321萬貫,佔65%,工商稅1238萬貫,佔35%。天禧5年(1021)稅賦收入5723萬貫,其中兩稅2762萬貫,佔48%,工商稅2936萬貫,佔52%。熙寧10年(1077)稅賦收入7070萬貫,其中兩稅2162萬貫,佔30%,工商稅4911萬貫,佔70%。從上面的數據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出宋朝經濟發展的脈絡來。兩稅一項從唐至宋都沒有大的變化,這也充分說明了宋朝的財政收入的數字是確實的,在統計口徑上並沒有重大的差別,是完全可以與其他歷史時期相比的。 由於宋朝耕地面積與唐相差不大(宋天禧5年耕地525萬頃,唐天寶年間大約耕地600萬頃),人口較多(南宋即達1267萬戶,金國又有700多萬戶,而唐天寶年間僅900萬戶糧食畝產遠大於唐朝(唐豐收時畝產可達2石,而宋平時畝產即可達2-3石,高產地區更達6-7石),因此在徵收相近的農業稅的情況下,宋代農民負擔要比唐代小得多!而宋代財政收入由開國初與唐朝持平,到中期達到唐朝的兩倍以上,完全是靠工商業的巨大發展,引起工商稅直線上升,占財政收入比例不斷加大。
『伍』 宋朝經濟為何發達宋朝的制度是怎樣的呢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最發達的時刻,當時的宋朝占據世界GDP的很大一部分,而且宋朝的商船可以進行跨洋貿易,積累了大量的財富。而且宋朝本土的商業也極為發達,因為發達的商業發明了中國第一種紙幣。那麼宋朝為什麼會這么發達呢?
而宋朝的制度則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重文輕武。如果要再細分一點就是過分強調社會的穩定,過分分權制約,維護皇權革除武將。
『陸』 宋朝時期的經濟水平怎麼樣
宋朝的經濟水平真的還挺高的,財力雄厚,同任何一個朝代相比都能說得上話。真正開始走向鼎盛時期是在宋朝的第三個皇帝任位期間,也就是宋真宗時期。宋朝的皇帝除了個別,還都是勵精圖治的好皇帝。宋真宗一生勤勤懇懇,立志要開創一個繁榮昌盛的國家。除了皇帝,還有一幫忠心為國的好朝臣,君臣一心,很快,宋朝的局面變得開闊起來。
宋朝也在軍事上花了很多錢,不過宋朝本身重文輕武,在根本上,軍事得不到重視,砸再多的錢也是白搭。宋朝在軍事上投入的錢真的不比唐朝要少,可是雙方的軍事差距太大了。就好比你養一個孩子,只給他錢,不投入精力,是不是最後養不成什麼東西,這就是宋朝養不活軍事的道理。
『柒』 宋朝的經濟是怎樣的
宋朝的經濟在中國2000年封建社會裡面達到一個鼎盛時期,經濟最富有、國家最富強的時期,從目前出土的宋代銅錢來看批量最大,就可以想像到當年的繁華景像……
『捌』 北宋的經濟狀況
北宋國土小於漢、唐,但人口則多於漢唐,人口增長速度和人口分布密度都高於漢唐,這是宋代農業生產遠遠超過漢唐的一個重要條件。由於北方勞動人民大批南遷,和南方農民共同辛勤勞動,使南宋的農業生產,較快地得到恢復和發展。宋時農具製作不但數量大、質量好,而且品種多。由越南傳入的占城稻,宋真宗時推廣到江南、兩浙以及淮南諸路。南方各地普遍栽種茶樹。川蜀、兩廣、兩浙、福建是著名的甘蔗種植區。宋代的紡織纖維生產仍以絲和麻為主,而棉花的栽培區逐漸擴大,產量逐漸提高。 宋代采礦冶煉業的發展為農業、手工業、商業的發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已大量開採石炭(煤)。宋代在軍事和醫葯上都已利用石油。北宋時,兩浙、川蜀地區的絲織業最為發達。麻布產量比唐代增加很多。棉織品在全部紡織品中的比重有所上升。隨著雕版印刷業的興盛,紙張的需要量激增,促使民間造紙業迅速發展。宋代造紙技術比前代大有提高。宋代制瓷窯戶幾乎遍布全國各地。定州(今屬河北)定窯、汝州(今河南臨汝)汝窯、潁昌府陽翟(今河南禹州)的鈞瓷、饒州(今江西波陽)景德鎮窯各有特色 。
宋代商業的發展超過了前代 ,大城市和小市鎮興旺發達,紙幣出現並廣泛使用,海外貿易盛況空前。宋代擁有一批人口在10萬以上的大城市。開封是北宋最大的城市。大城市逐漸突破了坊和市的界限,工商與居民雜處。臨安府、建康府(今江蘇南京)、鄂州(今湖北武漢武昌)、成都府城和泉州都是重要的商業城市。北宋貨幣以銅錢為主,鐵錢為輔。紙幣逐漸成為主要的貨幣。宋與遼、西夏、金在某些交界地點設置榷場,進行官方許可的貿易。民間的走私貿易,不論在陸地和沿海,都相當興盛。宋是當時世界上重要的海上貿易國。宋時有從廣州和泉州通往越南、印尼乃至阿拉伯、東北非洲等地的海上交通線,還有從明州或杭州通往日本和高麗,由登州(今山東蓬萊)或密州板橋鎮(今山東膠州)通往高麗的海上交通線。宋朝與印度支那半島 、南洋群島、阿拉伯半島以至東北非洲等幾十個國家都有貿易關系。北宋在主要港口廣州、明州、杭州、泉州、密州、秀州(今浙江嘉興)、溫州、江陰軍(今江蘇江陰)等地相繼設立市舶司,主管舶商進出手續,並徵收舶稅 。 兩浙、江西、荊湖、陝西等地,都已成為造船業的中心。造船業的發達,促使遠洋航行技術不斷進步。
宋代交通運輸業也相當發達 。內河運輸以大江(長江)、汴河和運河為主動脈。宋代除廣泛的海外貿易外,國內沿海運輸業也有較大規模,兩者都以民間運輸為主。宋時的通信系統是遍布各地的驛站網,除官府文書外,還可郵寄私人信件。
『玖』 北宋的經濟狀況如何
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縣一帶山谷中,密布著成百上千個採用新制鹽技術的竹筒井,井主所僱工匠大多來自「他州別縣」,以「佣身賃力」為生,受雇期間,若對工作條件或待遇不滿意,輒另謀高就。這反映出當時民營手工業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