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小農經濟的特點有哪些

小農經濟的特點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7-11 20:28:52

㈠ 小農經濟的特點

小農經濟的形成條件:鐵犁牛耕的出現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確立。
2.小農經濟的特點:以家庭為單位,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是中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
3.小農經濟得以發展的原因:①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和發展,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和逐漸普及;②農民不同程度地有一定土地、農具、耕畜等生產資料,具有生產積極性;③為了求得生存,農民努力提高耕作技術,盡可能提高單位面積產量;④歷代統治者採取重農抑商政策,注意減輕農民負擔,扶植小農經濟。
4.阻礙小農經濟發展的原因:①農民經營規模小,生產條件簡陋,缺乏必要的積累和儲備能力;②封建王朝統治集團腐朽,封建剝削嚴重;③抵禦天災人禍的能力薄弱。
5.小農經濟的地位(影響):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始終是在中國封建經濟中佔主導地位;在較長時期內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自然經濟的牢固存在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緩慢和長期延續的重要原因。

㈡ 中國小農經濟的特點是什麼

小農經濟在人類文明以來經久不衰, 而且在各種社會中還大量存在,這與小農經濟的經濟技術特點密切相關。綜觀小農的生產和經營,大體上突出的有下列幾點:。

1、生產經營單位規模小。以個體家庭為單位,在極為狹小、分散的小塊土地上從事農業生產和經營。中國自古至今,農民個體家庭人口大多數在5-1」 人之間, 勞動力2-4 人之間, 佔有耕地幾畝至一、二十畝。當今中國農民家庭更趨小化,人均耕地更少,不足2 畝。

2、生產工具是人力、畜力、手工工具, 工藝和操作都很簡單。中國傳統農業耕、鋤、割、脫粒等, 幾千年都是犁、木漏、鏟、鋤、鐮刀等一個人即可操作, 工藝簡單易學。

3、生產是自然分工。所謂自然分工, 就是根據家庭成員的性別、年齡, 天氣晴雨、晝夜和四季等自然情況,來安排生產。

在中國,歷朝歷代,從南到北,無不如此。這種直觀、簡單的自然分工,能夠充分調動家庭男女老少的勞動力,因時制宜、充分利用一年春夏秋冬、晝夜和晴雨時間為勞動時間,以盡可能的勞動投入生產出最必須的生產、生活基本產品。

4、再生能力強。小農經濟生產能力低下,遇有天災人禍很容易破產。但其規模小、生產工具簡單易備、工藝技術傳統易掌握、生產是自給自足和簡單再生產, 這樣的生產條件很容易具備。小農只要有一小塊土地, 就能依靠自家勞動力開始恢復生產。

5、經濟管理是家庭管理與生產經營合二為一。

小農經濟是以農家家庭為單位, 實行自然分工, 自給自足,沿用傳統、簡單工具工藝,一般是簡單再生產,家庭管理必然與生產經營合二為一。

所以, 小農經濟也被稱之為宗法制農民經濟。生產方面,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和時間盡量勞動,起早貪黑,不辭艱辛;生活方面, 珍惜每一粒糧食、每一絲布縷,吃穿日用極為節儉。

6、利益直接, 管理成本低。所勞所省都直接為小家庭所得。經營管理者與其他家庭成員息息相關、心心相印,幾乎沒有利益分配的計較,人人自覺勞動、自覺節儉,管理成本幾乎是零。這些特點是小農經濟經久不衰、適應能力強的根本所在。

(2)小農經濟的特點有哪些擴展閱讀:

根據我國學術界通行的理解,所謂自然經濟,就是自給自足的經濟,其生產的目的不是為了交換,而是為了生產者個人或經濟單位的需要。即為滿足生存而生產,不是為市場的需要而生產。概括起來主要如下的特徵:

1、它與低下的社會生產力水平相適應,經濟活動基本局限在經濟單位內部,生產規模十分狹小;

2、它以自給自足為生產目的,物質生產的自給自足是這種經濟形態的本質特徵。

3、自然經濟中的勞動交換和經濟聯系形式是直接的。

㈢ 對小農經濟的基本特點該怎麼理解

小農經濟的特點是:精耕細作、自給自足、封閉分散、力量脆弱。
小農經濟屬於自然經濟,它的特點一是分散,
二是生產出來的產品都用來自己消費或絕大部分用來自己消費,
而不是進行商品交換,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㈣ 小農經濟特點

1.小農經濟的形成條件:鐵犁牛耕的出現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確立。
2.小農經濟的特點:以家庭為單位,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是中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
3.小農經濟得以發展的原因:①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和發展,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和逐漸普及;②農民不同程度地有一定土地、農具、耕畜等生產資料,具有生產積極性;③為了求得生存,農民努力提高耕作技術,盡可能提高單位面積產量;④歷代統治者採取重農抑商政策,注意減輕農民負擔,扶植小農經濟。
4.阻礙小農經濟發展的原因:①農民經營規模小,生產條件簡陋,缺乏必要的積累和儲備能力;②封建王朝統治集團腐朽,封建剝削嚴重;③抵禦天災人禍的能力薄弱。
5.小農經濟的地位(影響):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始終是在中國封建經濟中佔主導地位;在較長時期內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自然經濟的牢固存在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緩慢和長期延續的重要原因。

㈤ 小農經濟的特徵,產生,發展等及其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1、特點:

以家庭為生產、生活的基本單位,精耕細作。

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

生產出來的產品用來自己消費或繳納賦稅,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2、產生

產生於原始社會瓦解時期,在奴隸社會初期曾大量存在,在整個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一定的時期,是農業中的主要經濟形式。其特點是:在小塊土地上用落後的手工工具進行分散經營,生產水平低下,抗災力量弱,經濟地位很不穩定。

隨著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小農不可避免地向貧富兩極分化,大批破產農民流入城市成為雇傭工人。

在現代發達的西方國家,以家庭為單位從事小規模經營的農業依然大量存在,但是由於生產者已不是孤立於社會的生產者,而是與社會有著廣泛聯系的、在農業資本家控制下承擔著社會總勞動分工中的一部分勞動的生產者,已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小農經濟。

在中國,小農經濟具有幾千年的歷史,比起其它國家,更具有分散性、孤立性特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了從根本上解決社會主義大工業與小農經濟之間的矛盾,使農業的發展同工業以及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相適應;

為了從根本上避免小農經濟的兩極分化,使農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和鞏固工農聯盟,對小農經濟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將小農經濟改變為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的合作經濟。

3、發展歷程

農業中與手工工具相聯系,從事小塊土地經營的個體經濟。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的自耕農,是典型的小農經濟,封建社會的佃農,也屬於小農經濟。

小農經濟經營規模狹小,生產條件簡單,在比較貧瘠的自然條件下也可以存在和再生產;又由於它以家庭為生產和生活單位,容易通過勤勞節儉實現生產和消費的平衡,所以小農經濟具有穩固性的一面。但由於經營規模狹小,缺乏積累和儲備的能力,經不起風吹浪打。

在遭受嚴重自然災害,封建地主階級的沉重的租賦和徭役、商人和高利貸者的盤剝,以及封建地主的兼並等條件下,又經常出現兩極分化。除了少數人因生產條件比較優越、家庭生活負擔較輕,或適逢市場有利的情況,可以發財致富外,多數人往往陷於貧困和破產。因之,小農經濟又是很不穩定的。

自耕農和佃農的小農經濟是封建社會普遍的經濟形式。自耕農的興衰對封建經濟有重要意義。一般是通過農民戰爭,或其他形式的生產關系的調整,自耕農大量增加,生產力即可獲得發展。在相反的情況下,也會有相反的結果。

到了資本主義社會,仍然有小農經濟存在。但是,隨著產業革命的發展,在一些工業發達的國家中,農業中的一部分個體經濟,雖然仍以家庭勞動為基礎,但是已發展為與先進技術裝備相聯系的社會化大生產,不屬於小農經濟的范疇了。

4、小農經濟的地位(影響):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始終是在中國封建經濟中佔主導地位;在較長時期內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自然經濟的牢固存在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緩慢和長期延續的重要原因。

(5)小農經濟的特點有哪些擴展閱讀

小農經濟必須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終結。這是因為:

1、農業作為國民經濟體系中的重要環節,不可能在工商業不斷轉型升級下,長期脫離經濟運行的主軌道而固步自封在落後狀態;

2、小農經濟低下的勞動生產率已無法承受上游農資產品的漲價壓力,農民增收將越來越難;

3、城鄉一體化和工商業向傳統農業區域轉移,土地作為生產力要素在市場規律下流動和配置,將會動搖小農經濟的根基;最後,日益增強的國家財力取代小農經濟社會穩定器的作用,已具備了條件。

㈥ 小農經濟有怎樣的特點,我們應如何正確看待它

1.小農經濟的特點:以家庭為單位,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是中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

2.小農經濟得以發展的原因:①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和發展,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和逐漸普及;②農民不同程度地有一定土地、農具、耕畜等生產資料,具有生產積極性;③為了求得生存,農民努力提高耕作技術,盡可能提高單位面積產量;④歷代統治者採取重農抑商政策,注意減輕農民負擔,扶植小農經濟。
4.阻礙小農經濟發展的原因:①農民經營規模小,生產條件簡陋,缺乏必要的積累和儲備能力;②封建王朝統治集團腐朽,封建剝削嚴重;③抵禦天災人禍的能力薄弱。

㈦ 小農經濟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小農經濟,也是自然經濟,它的特點一是分散,二是生產出來的產品都用來自己消費或絕大部分用來自己消費,而不是進行商品交換,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所以其基本特徵概括就是自給自足。
比較完整的說法是:小農經濟的基本特徵是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生產主要是為滿足自家生活的基本需要和交納賦稅,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㈧ 小農經濟有哪些特徵

小農經濟:也是自然經濟,它的特點是分散和生產出來的產品都用來自己消費或絕大部分用來自己消費,而不進行商品交換,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所以其基本特徵概括自給自足。其完整的表達為:小農經濟的基本特徵是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生產主要是為滿足自家生活的基本需要和交納賦稅,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㈨ 中國古代小農經濟,有哪些特性

中國古代小農經濟的特點

中國的地理位置,決定了中國以農立國的生產方式。我國古代文明去起源於黃河流域,准確的來說是黃河中下游的華北平原。華北平原又被稱為黃淮海平原,這個地區即是我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又是我們古代的事政治核心區。黃淮海平原的土地非常合適農耕,這也是一個非常大的優勢。我國在東亞地區,屬於季風氣候,自己有一塊這么大的平原可以種植,這在當時世界來說也是非常難得的。

第二個特點,封閉性。以家庭為單位男耕女織。

第三特點,自足性,小農經濟生產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滿足自家生活需要和納稅。

也因為小農經濟的這幾個特點,決定了小農經濟往往比較脆弱。一家一戶的生產,一旦遇到水旱災害,戰爭,小農經濟就避免不了破產。因此小農經濟就需要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政權的保護,也導致中國古代政治上走向集權。

㈩ 小農經濟的特點是什麼

小農經濟的特點是:精耕細作、自給自足、封閉分散、力量脆弱。

閱讀全文

與小農經濟的特點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事業單位招生提前多久 瀏覽:45
美女胸上有紋身是怎麼弄出來的 瀏覽:552
經濟關系具體有哪些類型 瀏覽:442
479什麼愛情意思 瀏覽:405
日照幸福里哪個小區好 瀏覽:399
新婚姻法律師有哪些 瀏覽:483
先秦諸子散文中以什麼援引神話故事最多 瀏覽:509
膠東與蘇北哪個經濟發達 瀏覽:982
女人在婚姻中最容易犯的病是什麼 瀏覽:987
事業單位職工辭職是怎麼規定的 瀏覽:5
婚姻要靠自己經營什麼意思 瀏覽:13
安徽事業單位聯考分數多少進面 瀏覽:158
美女特警追捕罪犯3年是什麼電影 瀏覽:424
用擬人寫愛情是什麼 瀏覽:978
健康碼添加快捷指令怎麼搜不到 瀏覽:573
健康寶綠碼怎麼才能變 瀏覽:457
精衛填海事什麼故事 瀏覽:625
幸福工廠傳送帶分離器怎麼用 瀏覽:567
婚姻中的疲軟期怎麼辦 瀏覽:445
浙江麗水哪裡有美女 瀏覽: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