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我國山區發展的經濟實例有哪些

我國山區發展的經濟實例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7-10 17:53:22

A. 中國是個山區廣大的國家,請寫出山區的開發可以從哪些方面進行

我國山區的面積占國土總面積的69%。集中了全國90%的森林和一半以上的可利用草場,在保持水土、涵養水源、凈化空氣、防風固沙、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國務院決定在全國開展山區綜合開發試點示範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是引導了各種生產要素投入山區建設,山區生產和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二是示範縣立足本地特點,建立適度規模的農副產品和林果基地,扶持發展相關的加工工業,縣域主導產業初步形成;三是縣域經濟發展速度明顯加快,綜合實力大大增強,農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四是探索了我國山區建設和發展的路子,建設了一批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帶動能力強…其有利的影響是:多種多樣的地形為我國因地制宜,發展農、林、牧等多種經營提供了有利條件;山區資源豐富,在發展林業、牧業、旅遊業、礦業等方面,往往具有優勢。

B. 說出我國三個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實例

1、新疆的葡萄

新疆葡萄是產於新疆的葡萄。新疆葡萄甲天下,尤其以吐魯番的葡萄最負盛名。尤其是這里生產的無核白葡萄,皮薄、肉嫩、多汁、味美、營養豐富,素有「珍珠」美稱,其含糖高達20-24%,超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葡萄,居世界之冠。

在秦漢時期可能是經由北疆傳入了東疆的吐魯番地區,同時可能是由中亞經帕米爾傳入了南疆塔里木盆地綠洲各城廓小國。此時,新疆種植葡萄、釀造葡萄酒已經很普遍了。

2、陝西的獼猴桃

陝西獼猴桃是獼猴桃科、獼猴桃屬大型落葉藤本植物;小枝基本無毛或幼嫩時星散地薄被柔軟絨毛或茸毛,葉膜質或紙質,卵形、長圓形、闊卵形至近圓形,頂端急短尖,基部圓形至淺心形,背面綠色,花序腋生或腋外生,苞片線形,

花綠白色或黃綠色,芳香,萼片卵圓形至長圓形,花瓣楔狀倒卵形或瓢狀倒闊卵形,花絲絲狀,花葯黑色或暗紫色,長圓形箭頭狀,果圓球形至柱狀長圓形,長2-3厘米,成熟時綠黃色或紫紅色。種子縱徑約2.5毫米。

該種分化強烈,分布廣闊。中國從最北的黑龍江岸至南方廣西境內的五嶺山地都有分布。生於混交林或水分充足的雜木林中。

果葯用,為強壯、解熱及收斂劑;又是營養價值很高的食品。果既可生食,也可制果醬、蜜餞、罐頭、釀酒等。花為蜜源,也可提芳香油。該種既可作為觀賞樹種,又可作為果樹。

3、山東壽光的蔬菜大棚

壽光地處山東半島中部,渤海萊州灣南畔,總面積2180平方公里,海岸線長56公里,人口108萬。

壽光歷史文化悠久。西漢景帝時置縣,境內現已發現北辛、大汶口、龍山等古文化遺址150多處。史傳漢字鼻祖倉頡在此始創了象形文字,秦皇贏政在此築台觀海,漢武帝曾躬耕於巨淀湖畔,北魏農學家、世界上第一部農學巨著《齊民要術》的作者賈思勰是壽光人的驕傲。

壽光是著名的「中國蔬菜之鄉」,資源豐富,物產富饒。南、中部土質肥沃,盛產蔬菜、糧食和果品,北部地下鹵水資源豐富,是全國三大重點原鹽產區之一。

4、丹東市東港草莓

丹東地區是遼東山地丘陵的一部分,屬長白山脈向西南延伸的支脈或余脈,有豐富的水資源,氣候濕潤,降水充沛,光照有餘,適合草莓生長,丹東草莓果實呈圓錐形或長圓錐形、橢圓形等,外形美觀、色澤亮麗,芳香濃郁,酸甜適口。

C. 我國山區面積廣大,對經濟的發展有哪些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我國的山區面積廣大,有利條件就是山區里有很多的樹木,山區在林業、旅遊業這些方面資源非常豐富,所以面對一些山區,我國應該大力發展林業以及旅遊業,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但同時山區面積廣大,對經濟也有很多的不利條件,由於大部分地區都是山區,所以山區沒有辦法種植,耕地資源比較匱乏。山地崎嶇也使得地區開發難度變大,很多第三產業沒有辦法得到很好的發展。

所以山地崎嶇的地方總體就是發展的程度沒有平原地區好,但是山區環境比較優美,生活的整個感覺比較好,民風比較淳樸。相對而言交通是比較閉塞,開發的程度比較的低。在山區生活的話講究的大多數是就地取材,很多時候山區里因為交通的關系,很多時候沒有什麼人居住,發展比較緩慢,主要也就是種種地,周邊也沒有什麼商鋪。所以山區在發展方面是比較落後的,但好處就是環境好,回歸自然,林業發達。

D. 我國山區面積廣大,對經濟的發展有哪些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有利影響:

1、我國山區面積廣大,森林、礦產、水力、旅遊資源豐富,所以在山區應大力發展林業,采礦業及旅遊業。

2、西高東低,河流東流,東西向水運交通便利。

3、東西走向的山地阻擋了冬季風的南下,南方冬季氣候溫和。

4、青藏高原隆起使我國東部形成亞熱帶季風氣候區。

地形多種多樣,為我國因地制宜發展多種經營提供了有利條件。如平原具有發展種植業的優勢,高原具有發展畜牧業的良好條件,山區在發展林業、副業、旅遊業和采礦業等方面具有優勢。

不利影響:

1、山區由於地形崎嶇,交通閉塞,經濟文化常常相對落後,並造成耕地資源不足

2、山區多,平原少,也給大規模商品化生產、生產管理帶來了困難。

3、山脈阻擋夏季風的進入,造成我國西北內陸地區氣候乾旱。

(4)我國山區發展的經濟實例有哪些擴展閱讀:

山區面積廣大,地面崎嶇,一是交通不便,二是面積小,對大規模生產不利;(可以推導山區一般只適合小產量的奢侈性農業、比如有機綠色農業的發展,只是由於政府對此保護不力,不能讓偽劣的有機綠色農業產品退市,所以現階段也不太適合發展)。

在開發利用山區時,極易發生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從而出現生態環境方面的問題。

E. 在山區有什麼比較穩定的致富之路

臨城縣山區丘陵佔全縣總面積的85.2%,土地貧瘠,水資源短缺,生產收入低。居住在這里的佔全縣70.2%的農業人口,人均收入僅為全縣平均水平的68.3%。以往扶貧方式由於缺乏良好的長效運行機制,年年扶貧花錢不少,但始終沒有摘下貧困的帽子。實踐證明,走老路已經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新期盼、新需求。為從根本上解決丘陵山區農民增收致富問題,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臨城縣委、縣政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結合形勢發展和群眾期盼,組織力量,深入鄉村,摸清底數,積極探索丘陵山區農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調查發現,丘陵山區確實存在著地理條件差、傳統農業比重大、糧食生產比較效益低、經濟基礎弱、生產經營規模小、農民素質相對較低、科技、市場知識甚少等直接影響經濟發展和農民收入的不利因素。但同樣也存在著許多積極因素:一是有廣闊的宜林山場,林業用地中有近30萬畝宜林荒山荒地資源尚能開發利用,而這些宜林山場是發展特色經濟最適宜的資源。二是脫貧致富成為這一地區農民群眾的共同心聲,農民中蘊藏著極大的生產熱情。只要引導得當,就能充分調動廣大群眾的生產積極性,形成新的強大生產力。三是各級政府不斷加大扶貧工作力度,許多增加貧困農民收入,扶持貧困地區生產的新政策陸續出台,為臨城縣走出新路子提供了必要的政策環境、社會條件和新的思考氛圍。四是全縣的經濟發展,為重點開發山區丘陵積累了一定的物質條件。基於此,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轉變發展方式,確立了改變農業生產結構,依靠科技、產業化發展,營造區域特色經濟的發展思路。把大力發展薄皮核桃作為丘陵山區脫貧致富突破口,主要基於薄皮核桃與臨城丘陵山區雙方優勢的結合:一是易種植。薄皮核桃適應性強,特別是對水的需求量不大,丘陵山區大多可以栽植。其種植技術要求不高,只要經過簡單培訓,一般農戶均能大體掌握生產要領,從事生產管理。二是收益早。薄皮核桃栽植後當年即可掛果,正常情況下第三年開始有經濟產量,五年後進入盛果期,畝產量可達150公斤,比一般經濟性林木見效快。薄皮核桃樹平均壽命為幾十年,可形成較長期的經濟效益圈。三是收益高。按2007年價格計算,薄皮核桃每畝純收入約4500元,如再進行篩選精裝或深加工,效益更加可觀。四是市場前景廣闊。目前,我國核桃人均佔有量僅為210克,而德國、英國等人均消費核桃達500克,約為我國的2.4倍。美國人均640克,約是我國的3倍。據我國食物結構改革發展綱要測算,2010年國內市場需求將達到37.2萬噸,2030年將達到60萬噸,發展前景廣闊。五是臨城縣丘陵山區非常適宜栽種薄皮核桃。臨城丘陵山區地帶土壤構成以片麻岩為主,土質中性偏鹼,鈣質豐富,土壤條件適合種植薄皮核桃,年均降水量基本適應核桃樹生長需要。六是具有種植薄皮核桃先期經驗。七是有利於形成可持續發展的生產經營模式。栽種薄皮核桃不僅能使農民增收致富,還可以綠化荒崗,改善自然環境,有著良好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可以在較高程度上達到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臨城縣發展薄皮核桃產業的具體做法(一)多種形式,全面開花。一是培育專業基地造林,抓龍頭帶動。二是發展股份制企業,重點推動。三是培育造林大戶,協作帶動。四是實行聯戶造林,互助聯動。五是鼓勵家庭造林,廣泛發動。各級項目的實施,進一步加快了薄皮核桃產業的發展進程。(二)政策引導、重點扶持。一是出台各種激勵政策,切實加強了對這項工作的領導。同時將任務分解到各鄉鎮和林業、扶貧、開發等有關部門,納入年度考核目標,制定嚴格的獎懲辦法,切實保障了生產規模和產品質量。二是整合農業資金重點支持。將農業綜合開發、退耕還林、扶貧等項目資金進行捆綁使用。三是保駕護航,加大監督力度,努力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三)科技支撐,標准生產。一是為了確保薄皮核桃產業快速健康發展,該縣與河北農大教授聯合成立了臨城縣薄皮核桃產業協會,負責核桃生產中技術的攻關、推廣與培訓等系統服務工作。二是實行標准化生產。三是建示範園。對全縣面積在200畝以上的薄皮核桃園建立了檔案,制定了嚴格的管理標准,充分發揮其示範作用,帶動周邊區域有序發展。四是積極培育新品種,結合本地的具體地理環境和產品內在質量,不斷進行新品種的研發。五是運用科技手段,充分利用水資源。(四)市場運作,擴大銷售。一是通過創建專賣店,拓展銷售渠道,提高市場佔有率。二是大力加強薄皮核桃專業合作組織建設,提高農民的組織化水平,增強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三是積極爭創名牌產品,提高產品知名度和美譽度。四是注重產品深加工,提高薄皮核桃的附加值,進一步擴大市場,努力增強影響力和競爭力。薄皮核桃產業化生產給臨城縣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良好的生態效益。2007年薄皮核桃有經濟產量的達到1.1萬畝,占總數的15.7%,產量達到45萬公斤。繁育優質薄皮核桃苗木130餘萬株,純收入達1200餘萬元。發展薄皮核桃產業的效果和意義(一)實踐層面:一是優化了種植業結構。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調整產業結構為抓手,突出特色,規模經營,突破了當今農產品結構雷同、銷售難、價格低的禁錮,把薄皮核桃產業做特、做優、做大、做強,走上優質高效的發展道路。二是提高了農民收入。大力發展薄皮核桃產業,避免了單靠農作物種植收入的單一性,使農民有了可靠、持續的收入來源,為農民增收闖出了一條新路。三是增強了市場意識。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利益共享為紐帶進行生產,把農戶、企業和科研機構有機地結合起來,把生產、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緊密地連結起來,把技術、信息、市場有力地結合起來,形成產品規模化、集約化、科技化、市場化的經營形式,分散的、小規模的農戶生產與社會化大生產有機地結合起來,增強了市場意識,有效解決了農業適應市場和農民進入市場的問題。四是改善了生態環境。發展薄皮核桃以後,不僅實現了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增加了農民收入,還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促進了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五是帶動了其他產業的發展。發展薄皮核桃,不僅使當地農民直接得到了實惠,還帶動了核桃加工、農業旅遊、運輸、養殖等相關行業的發展。(二)理論層面:一是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立足本地具體實際,深入調查研究,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科學選擇新的發展之路,創造性地發展區域經濟。在全縣經濟發展上形成了宜林則林、宜農則農、宜果則果、宜游則游、宜工則工、宜礦則礦的全新思路,為准確理解、把握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供了一個新視角。二是著眼於物質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一齊抓,實現了既促進經濟發展又保障生態環境,在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和發展方式方面開了個好頭。三是緊緊扣住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個中心環節,把微觀區域優勢與市場需求緊密結合起來,形成獨具特色的區域經濟,走出了一步科學發展的好棋。四是突出統籌兼顧,努力營造以政策引導,科技指導為綱,以專業公司、合作組織、鄉村農戶為目的生產網路。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著力協調各方利益,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為貧困地區脫貧致富奔小康,辟出了一條新路徑。

F. 山地主要有什麼資源適宜發展什麼產業

(1)山地的主要資源

山地本屬地質學范疇,地表形態按高程和起伏特徵定義為海拔500米以上,相對高差200米以上。山由山頂、山坡和山麓三個部分組成,平均高度都在海拔500米以上。它們以較小的峰頂面積區別於高原,又以較大的高度區別於丘陵。這些群山層巒疊嶂,群居一起,形成一個山地大家族。山脈是山地的一部分,指呈線裝延伸的山地,是山地中主要山體的集合,多呈條帶狀分布,向兩個方向延伸。幾個相鄰的山脈還能組成山系。包括若干條山嶺和山谷組成的山體,因像脈狀而稱之為山脈。構成山脈主體的山嶺稱為主脈,從主脈延伸出去的山嶺稱為支脈。

一般說來,山地主要有如下資源:

①礦物資源。由於山地起源於地殼的抬升運動,一些原本在地下的某些礦物會隨著地殼的變動而上升或者下降。某些原位於較深地層的礦物會因為地殼的上升進入較淺地層,甚至會直接暴露在地面,這樣的地域就會比較容易顯示出礦物的特點(圖27、圖28、圖29、圖30)。

圖36小水電站

④氣候與生物資源。山地的海拔特點、氣流特點、與太陽的相對位置等,構成了山地不同位置的氣候特點。

在氣溫上,山地的氣溫隨著海拔高度的上升而有所下降。一般每升高100米,年均溫下降0.6℃。如果海拔上升到1000米以上,則氣溫下降就超過6℃。這就是山區的溫度一般低於平原,高海拔的溫度低於低海拔的原因。另一個方面,就是面朝南和面朝北的山坡溫度差異。我國位於北半球,朝南面的山坡一般獲得陽光的時間遠遠大於朝北面的山坡,這樣,南面山坡的溫度就要高於北面的。這也就是所謂「陰坡(北面山坡)陽坡(南面山坡)相差很多」的原因。

在光照上,山地的光照一般低於平原。光照時間短、光照度弱。這是因為,山地的抬升作用使得本來在較低高度流動的氣流被抬升到較高的空間,再因溫度的影響使得氣流中的水汽變成了雲彩。雲彩的屏蔽作用使本來在普照山地的陽光受到了雲彩的影響。或者減弱、或者反射。這樣能夠照到地面的陽光就大打折扣。

在降水上,由於被抬升的氣流遇到高空的低溫影響,一些水汽被析出,最後變成降水回到地面,或者降水量雖然不足,但雨日較多,濕度較大。還有些地方降水雖然不大,但其落差很大。一定強度的降雨之後,便會出現時段性的瀑布和山洪,煞是壯觀。

在氣流上,由於山地地形的變化,某些地方氣流的流速較大,也就是風較大,某些地方因為山的阻礙作用,風速很小,形成事實上的靜風區。

山區的上述特點構成了山地氣候特點的多樣性,這樣的氣候特點就導致其生物資源的多樣性。也就說,山地的生物種類一般都要大於同緯度的平原地區。如地處北緯31°左右的神農架林區,就有著各種植物3700多種,包括高等維管束植物119科、872屬、2671種,其中列為國家一二級保護的樹種有39種;還有各類動物1060餘種,其中兩棲類33種,爬行類40種,獸類76種,魚類47種,鳥類308種,昆蟲560種。金絲猴、華南虎、金錢豹、白鸛、白蛇、大鴇等67種珍稀野生動物受國家重點保護。神農架可入葯的動、植物達2013種,是名符其實的「華中物種基因庫」。這些豐富的生物資源,也為科學研究和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生物遺傳基礎。

(2)山地適合發展的產業

基於山地的礦物資源、氣候資源和生物資源的特點,在山地發展經濟,應該首先考慮上述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①礦物資源開發。山地有很多礦產資源能夠開發利用。如在西南山地擁有諸多的石灰岩資源、煤炭資源和其他的礦產資源。這些資源可以直接開采。

一些隨著地殼變化而外溢出來的微量元素也會分布在地表或者淺地層中。這也是一種值得開發的資源。如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因為有獨立的硒礦、較多富含硒的黑色岩石和富硒土壤,被稱為「世界硒都」。由於硒的特殊作用,富含硒的農產品有較高的價值。但是,這些資源的開發利用就不能夠按照礦山開發的做法,而是要借用農作物種植和畜牧業養殖,將分散在山地的微量元素硒吸收並富集到收獲的產品中。這也是一個很好的途徑。

需要說明的是,礦產開發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實施,不能夠擅自開采,還必須注意安全措施的落實。

②氣候資源利用。山地的氣候資源也是十分有開采價值的。生產者可以將喜溫、喜光的作物(如水稻、玉米、一般的水果等)安排在面向南邊的山地田塊中,將耐陰、適應冷涼的作物(如某些葯材、馬鈴薯等)安排在面向北邊的山地田塊中;可以利用低海拔地帶升溫早、升溫快的特點,在低海拔地帶進行育秧,再運送到高海拔地帶移栽,為高海拔地帶作物爭取有效積溫;可以利用不同海拔田塊的溫度差別,開展反季節蔬菜種植。應該說,這些資源的有效利用,對於發展當地的經濟,也是十分有益的。

③生物資源開發。山地生物資源的多樣性,為山地的經濟發展提供了一個十分廣闊的發展空間。

從種植業上說,生產者可以在能夠解決當地糧食需要的基礎上,發展一些適應當地的有特色的作物,生產山區特有的優質植物產品。如山地特種小雜糧、果品、葯材、蔬菜,以及一些土特產品。

雖然山區的土壤、光照等條件比不上平原地帶,但某些植物的最佳生長環境就是在山區,有的甚至只在某一個特定的、局限的范圍。在這個環境里,某些植物就能夠獲得較好的產量和十分優越的品質,一旦離開這樣一個環境條件,產量雖然會有所提高,但是品質卻會大幅度下降。這就是山地的一個無與倫比的優勢。應該牢牢地抓住這些有利條件,努力發展,定能夠獲得較好的效益。

特色養殖也是山地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山區擁有種類繁多的動物種類。如野豬、山雞、果子狸、蛇等。可以在合法的條件下發展特色養殖,將山地生產的一些植物產品進行轉化,再以經濟價值較高的產品形式銷售,從而獲得較好的經濟價值。不同地方的動物性產品都有所不同,可以結合市場進行開發養殖,甚至以這些動物性產品為原料,開展一定程度的加工增值,還能夠獲得更大效益。

中國是一個多山國家,山地佔陸地總面積近70%,居住著佔全國1/3的人口,集中了全國43%的耕地、98%的森林資源和大部分礦產資源,而目前中國的貧困人口大多也分布在山區,做好當地經濟發展工作的意義重大。

G. 山區經濟發展等方面有什麼優勢

其實我國的山區開發一直很落後,其中成功的典範也不多。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主要還是我們的那些個領導人提出的什麼先富帶動後富,積極實行工業化,等等而使我國的山區和農村長期沒有得到國家和政府的經濟財政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但最近幾年好像又注意這個問題了,有開始說這個農村要發展啊什麼的那麼山區到底有哪些優勢呢!山區特殊的自然條件,擁有大量閑置的山地可以大力發展茶葉、蠶桑、葯林、蔬菜、花卉,和各種干鮮果等多種經濟作物。這個是城市沒法比的。城市的地都蓋房去了,那能讓你整什麼茶葉葯林啊。但話說回來這種優勢往往因為缺乏宣傳而失去了優勢。但城市一宣傳,城市賺了,咋鄉下來的還不知道,傷心啊,更悲哀啊!更別說形成規模效益,你錢都沒有你怎麼去規模啊。而說什麼充分發揮山區山地的資源優勢,就更別提了。山區資源和勞動力充足,我國山區資源豐富勞動力充足,可以積極搞好資源的系列開發,加工、精加工等一系列的工作。充分的利用上資源和勞動力的優勢。在這上面做文章,特別要注重開農產品的開發,使其不違背循環經濟的原則。提高農產品在優良、特殊、新鮮產品,提高農產品質量和檔次,搞好宣傳努力把資源上的優勢發揮出來。這些上面已經說了,我們在其中的角色基本就是加工者的身份,錢都讓城裡人賺了。不過還好不至於餓死也算經濟發展了吧!
木材經營和糧食作物。糧食是關繫到山區社會經濟穩定和人民生活的特殊重要商品,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山區發展糧食生產,推廣良種良法,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城市需要吃飯,那你就的買啊,為什麼呢,因為你沒地啊。成為城市的後勤基地,這是一個聽起來不錯的建議,城市需要山區糧食來維持城市的日常生產啊。但農民還是沒把握好,因為糧倉基本被人家控制,自己沒主動權啊。而在山多田少的地方我們就可以利用山地發展木本糧食。形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地理優勢。但很不幸,山也基本被人家給包了。養殖業,其實也是可以利用,在草場草坡,搞些節糧草食類動物,像年啊、羊啊、兔啊、鵝啊鴨啊之類的東西。這是城市不能做到的,我們總不可能在馬路邊的草地養只鵝吧。那交警還不整死你啊。當然我們更要正確處理好糧食生產與林業等多種經營的關系,毀林開荒,這種斷子絕孫的是最好不要干。要通過林業和多種經營的方式增加山區人民的收入,提高糧食自我調劑和彌補能力。政府的政策的支持,現在可能政府開始注意,發現咱們這些鄉下老表收入不行了。在這樣搞說不定農民起義了,這事可不能整出來,要整出來那就出笑話了。咱們還說小康呢,康的連農民都沒飯吃了,那還怎麼康啊。所以政府在這方面就開始下功夫了。像修路啊,不要農業稅啊,加大經濟支持啊。都花了吧少功夫。

閱讀全文

與我國山區發展的經濟實例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狐狸和蟬的故事中窺視是什麼意思 瀏覽:698
龍岩辦理健康證在哪裡辦 瀏覽:737
在婚姻中男人的成就感指的是什麼 瀏覽:530
美女養蛇為伴是什麼電影 瀏覽:520
有哪些跟棗核一樣相似的故事 瀏覽:352
幸福樹與文竹哪個好養 瀏覽:828
什麼種類甜品健康 瀏覽:173
十級事業單位管理崗如何升級 瀏覽:463
經濟犯罪最多判多久 瀏覽:899
幸福卷軸得轉多少次 瀏覽:809
事業單位崗位薪級工資怎麼套改 瀏覽:772
幸福的網名有哪些女 瀏覽:244
說好的幸福呢鋼琴譜簡單版怎麼彈 瀏覽:811
婚姻證明列印怎麼寫 瀏覽:591
動漫里哪些美女漂亮 瀏覽:46
金水區財政局下屬事業單位有哪些 瀏覽:860
婚姻危險信號有哪些 瀏覽:346
黃臉婆與美女相差多少 瀏覽:367
幸福在哪裡2020年 瀏覽:711
新婚姻法如何規定結婚登記的 瀏覽: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