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菏澤經濟在山東排第幾
2020年菏澤GDP經濟山東排第八名,2020年,菏澤市生產總值為3483.11億元,提升明顯。
2020年菏澤迎來新機遇,未來2年內魯南高鐵和京九高鐵即將開通,菏澤各地經濟發展勢頭仍異常強勁。
菏澤擁有戶籍人口1050萬,常駐人口僅僅818.17 萬(2019年常住人口)。菏澤民營經濟比例山東省第一,菏澤缺乏大型央企和國企,菏澤民營經濟比例佔60%強,青島和濟南約40%。
菏澤經濟優勢說明:
菏澤的天然氣、石油、煤炭、鹽資源豐富,擁有天然氣儲量273億立方米、石油22億噸、鹽礦300億噸、煤炭儲量281億噸。
菏澤化工經濟產值山東省第一,這也是精心培育十多年,幾代人奮斗才擁有的一點驕傲資本。
化工和煤炭工業是菏澤財政主要來源,東明、開發區、巨野和鄆城的工業支柱都是化工業,曹縣、成武、單縣、鄄城的精細化工產業集群都有全國影響力,菏澤在中國化工領域舉足輕重。
菏澤經濟增長顯著,成為領頭羊,一年間提升5個名次居全省第8位,而且同比增長達到2%,實現居全省增速第一。
菏澤是魯南城市,在「建設西部經濟隆起帶」重大戰略的號召下,將生物醫葯作為首選產業,全力「231」產業體系,實現了年年上半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1661億元,比一季度提高5.5個百分點,增幅居全省第1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菏澤
⑵ 你覺得菏澤市哪個產業最發達
那肯定是電商行業啊。菏澤市的淘寶村、淘寶鎮發展到168個、24個,均佔全省的三分之二,居全國地級市第一位。電子商務發展迅速,短短幾年有「星星之火」就形成了燎原之勢。
⑶ 山東省菏澤市下一步有什麼發展前景
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以現代農業為基礎、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引領、先進製造業為主導、服務業為重要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形成。「產業倍增」工程取得明顯成效,「七大主導產業」規模和效益顯著提升。
二是重大基礎設施實現突破。機場、高鐵、高速公路、內河航道等一大批重大基礎設施竣工投運,水陸空綜合性立體交通運輸體系基本建成,交通設施與全省及周邊市實現互聯互通,交通運輸條件達到全省平均水平,群眾出行、貨物運送更方便、更快捷、更廉價。
三是區域中心城市建設實現突破。城市棚戶區基本消除,建成一大批環境優美、設施配套的高品位居住小區。
那是因為城市吸納就業的能力顯著提升,教育、醫療、購物、餐飲、娛樂等公共服務設施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形成「十分鍾」生活圈。城市精細化管理不斷深化,交通安全有序,環境優美宜人,市民文明禮貌,「花城、水邑、林海」特色日益突出,人們生活得更便利、更舒心、更美好,「本地人留戀、外鄉人嚮往」的區域中心城市基本建成。
四是鄉村振興實現突破。牡丹、蔬菜、中葯材、山葯、蘆筍、林果等特色農業遍地開花,建成一批高標准農業生產示範基地、產業園區、田園綜合體,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水平不斷提高,農民職業化程度大幅提升。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縮小,基礎設施一體化、公共服務均等化快速推進,農民的生活更加殷實。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鄉村文化生活豐富多彩,農村社會治理穩定有序,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全面加強。
五是群眾生活條件實現突破。城鄉居民收入接近全省平均水平,教育、醫療、衛生、就業、社會保障等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就業難、上學難、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基本得到解決。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提升,菏澤老百姓能夠呼吸新鮮空氣、喝乾凈水、享受優質的醫療、養老等社會服務,孩子們也不用到外地借讀,可享受從學前到大學的優質教育。
產業發展勢頭猛。近年來,我市牢牢抓住發展不放鬆,大力實施產業提升工程,主導產業快速膨脹,發展勢頭日益強勁,主要經濟指標增幅持續位居全省前列。
我市按照省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要求,調整確立了重點發展的「七大主導產業」,產業集群優勢不斷增強。前三季度,我市地區生產總值、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幅均居全省第1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居全省第2位。
⑷ 菏澤有多窮菏澤為什麼這么窮
都說菏澤窮,其實沒大家想向的那樣,也就是一般的小城市,由於歷史原因,菏澤在山東屬於比較窮的地市,但最近發展的很快!
⑸ 菏澤的經濟
2014年,全市工業完成增加值1043.51億元,同比增長11.3%,比地區生產總值增速高1.1個百分點。截止2014年末,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2647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5.1%;全年各月份累計增速均穩定在15%左右,保持了穩定增長勢頭。分行業看,我市納入統計的34個行業中,有33個行業實現增長,增長面達到97.1%,其中石油化工業、醫葯製造業和食品製造業分別增長21.1%、8.8%和12.1%。2014年,全市工業用電量111.58億千瓦時,增長10.6%。
工業經濟效益總體較好。2014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267.62億元,同比增長15.4%;實現利稅825.1億元,同比增長11.6%;實現利潤507.6億元,增長10.5%。總資產貢獻率為33.89%,同比下降1.51個百分點;資產負債率48.25%,同比下降4.77個百分點;流動資產周轉率5.71次,同比提高0.04次;全員勞動生產率36.14萬元/人,同比增加3.33萬元/人;產品銷售率99.01%,同比下降0.25個百分點;經濟效益綜合指數412.64%,比去年提高16.08個百分點。
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2014年末,全市高新技術產業企業完成總產值1931.46億元,增長18.5%。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31.09%,比去年提高1.08個百分點。 固定資產投資保持穩步增長。2014年全市完成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940.7億元,比上年增長16.0%。第一產業投資3.74億元,同比增長81.3%;第二產業投資481.1億元, 同比增長14.4%,其中工業投資479.64億元,同比增長15.2%;第三產業投資455.87億元,同比增長17.4%。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2014年全市一二三產業投資佔全社會投資的比重為0.4:51.14:48.46,投資結構的持續優化為我市的經濟結構升級打下了良好基礎。
房地產投資保持增長勢頭。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230.33億元,比上年增長11.7%。從房屋建設用途看,住宅投資完成202.47億元,增長12.0%,佔全部房地產開發投資的87.9%;商業營業用房投資完成26.37億元,增長22.3%,佔全部房地產開發投資的11.45%。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積2937.46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0.5%;房屋竣工面積489.12萬平方米,增長31.4%。
內外貿易
消費市場繁榮穩定。面對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全市上下採取有力措施,化解諸多不利因素影響,努力擴大消費,全市消費品市場穩中有升。2014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15.22億元,比上年增長13.0%。消費品市場中城鎮實現零售額1003.58億元,增長12.9%;鄉村實現零售額211.6億元,增長13.3%。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實現1093.66億元,增長13.1%;餐飲收入121.56億元,增長12.0%。隨著我市商貿物流基地建設的推進,全市商品交易市場類別不斷增多,個數不斷增加,成交額不斷擴大。2014年末,全市共有億元商品交易市場69家,全年市場成交額201億元,商品交易市場逐步走上規模化和專業化的良性發展軌道,充分發揮了集聚效應,有力推動了全市商品流通的發展。
外貿出口健康發展。2014年全市完成出口總值21.5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3.3%;進口總值13.6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2.8%;進出口總值35.2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9.0%;全年新簽利用外資項目16個,合同外資金額3504萬美元,比上年下降87.5%;實際利用外資21848萬美元,比上年增長0.1%。
財政、金融
財政實力不斷增強,重點支出得到保障。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快速增長,實力不斷增強。2014年全市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61.97億元,增長1.7%。其中:增值稅完成16.64億元,增長23.9%;營業稅完成41.10億元,下降5.48%;企業所得稅完成12.73億元,增長10.7%;非稅收入38.03億元,增長6.34%。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中稅收比重為76.52%;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佔GDP的比重為7.29%。重點支出得到保障。全年公共財政預算支出341.81億元,比上年增長6.7%,其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59.46億元、醫療衛生支出51.35億元、城鄉社區事務支出22.29億元,分別增長23.7%、34.9%和26.8%。財政調控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
金融運行平穩。2014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2228.28億元,比年初增加309.41億元;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1663.12億元,比年初增加234.26億元。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1447.04億元,比年初增加216.30億元;其中短期貸款754.21億元,比年初增加51.44億元,中長期貸款632.59億元,比年初增加154.17億元。
保險事業健康發展。截止2014年末,共有34家保險公司在我市開展業務。2014年,全市保險業保費收入71.63億元,增長17.6%。其中保險業財險保費收入15.84億元,增長20.1%,人身險保費收入55.79億元,增長17.0%。全市保險業賠款支出15.85億元,下降0.5%。其中財產險賠款支出7.85億元,增長15.0%,人身險賠付支出8.0億元,下降12.1%。保險業務的不斷拓展,為社會生產和人民生活提供了有效保障。 百強企業 在2013年召開的菏澤兩會上,市政府提出在全市培育「百強企業」。按照這一計劃,力爭到2016年,菏澤百強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總額達到6010億元。結合菏澤市工業企業發展實際,市經信委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本著重發展、重貢獻、重質量、重基礎的原則,經過反復研究、論證和篩選,挑選出了市場競爭力強、產品附加值高、經營形勢好、發展潛力大的103戶企業,簡稱『百強企業』。從2013年起,菏澤市在全市實施百強企業培育計劃,力爭到2016年,百強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總額達到6010億元。主營業務收入過1000億元的企業1戶,過500億元的企業2戶,過100億元的企業10戶,過50億元的企業10戶,過10億元的企業80戶。百強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佔全市比重由2012年的33.22%提高到50.08%,年均增長42.61%。努力使一批企業在全國、在同行業佔有一席之地。為了百強企業的培育壯大,菏澤市、縣兩級分別成立百強企業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重大事項。建立重點企業發展目標責任制,每戶企業建立一個責任班子,實行市、縣級領導分包重點企業,形成一級保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的目標責任制和工作推進機制,並定期對百強企業實施考核評價。 百強企業名單睿鷹制葯佳美食品廣源銅帶青島啤酒裕魯西達沙土食品龍躍橡膠聖奧化工曹普工藝愛倫金屬珠峰木藝巨鑫源食品百隆紡織祥雲化工輝煌電力三利輪胎福林木業魯藝木業魯花花生油潤鑫精細化工泉潤紙業藝達家紡龍泵高科坤和木業嘉宏食品鑫源高碳中食都慶達馳電氣呈祥電氣利通石油華馳變壓器大地玉米美森木業大森生物質能源古泰紡織源潤石油鑫澤銅業尚舜化工四君子集團天元集團湖西王集團魯紗紡織可加可服飾立興罐頭泰信紡織鐵雄新沙新巨龍能源佳農果蔬巨潤建材寶舜化工花冠集團建華管樁富海能源華億達紡織煙鄆金屬彩印兗煤菏澤能化恆基集團洪達化工宏發機械聖達如意印染魯能菏澤煤電華意化工沃藍生物康泰化工泰豐紡織奧斯卡發製品東明石化玉皇化工洪業化工方明葯業中信國安化工五得利集團東方化工金利達碳素明勝紡織鑫海石墨玉皇盛世德潤化工菏澤玉皇金正大復合肥德源化工天美生物中糧艾地盟德泰化工洋豐肥業東葯葯業華鵬玻璃信多達電子步長制葯潤澤制葯天時空間鋼結構巧媳婦食品健民葯業華信制葯米老頭食品普恩葯業安泰時裝交通集團華星油泵銀河紡織
⑹ 菏澤經濟的發展狀況
菏澤市國民經濟正在持續健康發展。五年來,菏澤市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提高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在具體工作指導上,堅持不斷調整優化農業,重點發展工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著力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放手發展民營經濟,全方位對外開放,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2003年全市完成國內生產總值290.1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5.96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91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12元;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貸款余額為326.7億元和292.6億元;
三次產業40:36:2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51.3億元,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117.8%,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1.7億元;全進出口總額3.12億美元,其中出口2.92億美元;合同利用外資2.2億美元,吸收外商直接投資1.29億美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62億元,投資過千萬元的在建項目489個。
農業三大主導產業發展較快,結構調整取得突破性進展。工業經濟在困境中實現較快增長,一批重點項目相繼建成,企業總體效益明顯提高。「商貿興城、三產興區」戰略成效顯著,商貿流通日趨活躍,專業市場帶動能力不斷增強。民營經濟總量膨脹,支撐作用日益顯現,對財政的貢獻率達到60%以上。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繼續提高,農民人均純收入2431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72元,分別比上年增加133元和413元,比1997年增長29.9%和68.5%,城鄉居民儲蓄余額達到64.14億元,比1997年增長89.9%。
⑺ 菏澤發展經濟的優勢在哪
環境好,人文景觀豐富,是著名的書畫、武術、戲曲、牡丹之鄉,另外菏澤交通便利,高速、鐵路四通八達,人口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