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興賓縣哪個鎮經濟最好

興賓縣哪個鎮經濟最好

發布時間:2022-07-10 04:33:08

Ⅰ 惠東縣哪個鎮最富

大嶺鎮是惠東縣最富的鎮。下面介紹一下大嶺鎮:

1、簡介

惠東縣大嶺鎮位於惠州市的東南部,距廣州180公里,離惠州36公里,往深圳98公里,廣州至汕頭公路、深圳至汕頭公路在此交匯,距惠州機場12公里,水陸空交通四通八達。

全鎮總面積160.23平方千米(2017年),總人口136314人(2017年),還有旅居海外僑胞、港澳同胞1萬多人,1988年1月被廣東人民政府批准為重點工業衛星鎮。

2、概況

該鎮於2004年和2005年先後被惠州市委、市政府評為「十佳文明小城鎮」、「文明鎮」;建立起各級精神文明典型示範點11個,鶴樓村、春光村連續兩年被評為市級和縣級「文明村」。

大嶺鎮是惠東縣城的附城鎮,屬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被省政府批准 大嶺鎮為重點工業衛星鎮。2006年實施行政區域調整後,轄區總面積160.23平方千米(2017年),下轄12個村委會和2個社區居委會。136314人(2017年)。

大嶺鎮區位優越,交通便利,西枝江環繞鎮域,廣汕公路、廣惠高速公路,甬莞高速穿鎮而過,大嶺鎮旅遊資源豐富,古田省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城鎮東北面13公里處;永記生態園佔地1000餘畝,是惠州市唯一一所集教學、會議、旅遊、休閑、度假、娛樂、服務於一體的現代化生態農庄。

是惠東縣水果主產區之一。茗教荔枝、大洲芒果、譚公梅菜、下聯煙葉、碧山綠茶為該鎮主要特產。

改革開放以來,大嶺鎮初步形成了化工、建材、電子、塑料、紡織、制衣、製鞋、飲料等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農林牧副漁各類得到了全面發展。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大嶺鎮

Ⅱ 哈爾濱十二縣哪個縣發達

肇東1999年從哈爾濱市劃歸綏化了。(包括哪個縣的經濟發達,人們的生活水平 )
哈爾濱市轄8區10縣(市),分別為南崗區、道里區、道外區、香坊區、松北區、平房區、呼蘭區和阿城區,尚志市、雙城市、賓縣、方正縣、依蘭縣、巴彥縣、五常市、木蘭縣、延壽縣、通河縣。其中五常、雙城、尚志為3個縣級市,
哈爾濱市 轄8個市轄區、7個縣,代管3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松北區。總人口約980萬人,其中市區人口約475萬人。

哈爾濱市十縣(市)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比較分析

一、我資市自然源狀況和農業生產格局

1、自然資源稟賦狀況

自然條件和資源稟賦是農業賴以發展的基礎,盡管科技進步以及新型種植、養殖和加工模式的不斷涌現使得這種依賴度有所降低,但就實際國情以及世界市場的基本狀況而言,自然條件和資源稟賦狀況在形成優勢農業方面依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耕地面積大,土地後備資源缺乏。哈爾濱位於東經125°42′-130°10′,北緯44°04′-46°40′,地處松嫩平原中部,幅員面積5.3萬平方公里,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市,農民收入近80%來自農業。 2006年末全市耕地面積為178萬公頃,人均耕地5.8畝,耕地面積和人均佔有耕地雖然較多,但是我們的耕地中中低產田占近50%,未被利用土地不足5%。農村土地有限。

所轄區縣(市)、農業人口多,剩餘勞動力多。我市轄8區10縣(市),189個鄉鎮,2017個行政村,460萬農業人口。 2006年末,農村勞動力資源總量為291.6 萬人。其中,男勞動力151.3 萬人,佔51.9%;女勞動力140.2 萬人,佔48.1%,農民人均創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0368元,過多的農村剩餘勞動力,降低了農業勞動生產率。

水質較好,但水資源缺乏。我市屬於嚴重缺水城市,市區自來水綜合生產能力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排在末位,僅為107萬噸/日,農業生產有旱有澇,十年九春旱,春旱極為頻繁。全市水資源總量129億立方米,地表水資源量99億立方米,絕大部分河流、水庫、地下水污染小或無污染,適合農田灌溉。全市流域面積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32條,最大的松花江徑流量211.6億立方米,但因為缺少大型控制性工程,大多為過境水。全市耕地水資源量為平均每公頃95.3立方米,低於全國平均佔有量。我市僅水田就缺水1.5億立方米以上,這制約了我市農業生產,尤其是不利於我市水稻生產的發展。

土質好,有利於農作物生長。我市土壤類型主要有暗棕土壤、白漿土、黑土、黑鈣土、和草甸土等8種土壤類型,土質肥沃,99%的農田土壤有機質含量高於2%,有利於農作物生長。但由於多年來的水土流失、土地用養失調等原因,各類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均有下降。目前農田土壤受重金屬、鎘污染面積達0.12萬公頃。不過,近年經環保治理,土壤中農葯殘留量逐年降低,遠低於國家環境質量標准限定值,生態環境保護較好,符合綠色農作物生長要求。

森林覆蓋率高,草原面積少。我市森林覆蓋率達44.2%,全市草地面積25.5萬公頃,其中可利用面積僅有16.9萬公頃,人均佔有草地面積0.02公頃,僅為全國人均草地面積的1/17。而且草地品質偏低,載畜能力每畝只有12隻羊左右,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氣候條件適宜。全市年平均氣溫在5℃左右,年降雨量480毫米左右,年日照時數2500小時左右,年有效積溫2300℃-2700℃。氣候四季分明,農產品具有北方特色和優勢。

2、生產格局

我市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世界奶牛基地帶,現有耕地178萬公頃,草原面積25.5萬公頃,荒地10萬公頃,年秸桿產量在120億公斤左右。適宜的氣候、遼闊的土地,充足的飼料、廉價的勞動力,都為我市農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在04、05、06年全省縣域社會經濟綜合監測評價結果排序中,我市有五個縣市排在前十名。其中,阿城僅次於綏芬河排在第二位,呼蘭、雙城、尚志、賓縣分別列第四、第五、第七和第十位,五常列第十一位,其餘縣都列前五十位。我市糧食總產量和三大主導產品玉米、水稻、大豆產量均列全省首位。我市的五常、雙城和巴彥均為全國產糧大縣。

我市畜牧業生產在全省處於龍頭地位。2006年我市肉蛋奶產量分別為72.2萬噸、30.5萬噸和106.6萬噸,均列全省首位。我市牧業生產具有明顯的區域特色,雙城的奶牛業生產名揚全國,呼蘭的家禽省內第一,巴彥、賓縣以生豬、黃牛生產而聞名。

從農業總體發展看,我市農業區域特色明顯,農業資源、經濟總量和農業生產結構等方面都具有較為明顯的優勢,競爭力在省內處於龍頭地位。尤其是近年來,哈爾濱農業經濟發展取得了嶄新的成績,走科學發展之路正深入人心。但在農業經濟較快發展的進程中,地區差距和不均衡問題越來越突出,且已成為阻礙我市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因素。

二、10縣(市)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比較

1、農業經濟總量

第一產業增加值。10縣(市)中,雙城市第一產業增加值為45.5億元居首位,增速7.4%,列第六位。方正縣為6.3億元居末位,增速10.7%,列第三位。第一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最大的是巴彥縣高達62.8%,所佔比重最小的是尚志市為17.4%。

糧食產量。10縣(市)中,糧食產量列前三位的是五常市、雙城市和巴彥縣,分別為37.4億公斤、34.6億公斤和27.5億公斤,其畝產分別為1039.1斤、1150.7斤和823.3斤,分列第二位、第一位和第三位。糧食產量最少的是方正縣為6.4億公斤,其畝產779.5斤,列第四位。

牧業產值。10縣(市)中,牧業產值最大的是雙城市為38.3億元,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49.5%。1990年瑞士雀巢落戶雙城,帶動雙城市奶牛業快速發展。2006年,雙城市奶牛存欄23萬頭,佔全市的62.9%。牧業產值所佔比重最大的是賓縣為59.2%,近幾年,賓縣以黃牛為代表的畜牧業生產發展迅猛。2006年,賓縣黃牛及肉牛存欄29.4萬頭,佔全市的23.3%。牧業產值最小的是延壽縣為1.7億元,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16.9%。牧業產值比重最小的是木蘭縣僅為14.6%。

2、生產條件

農村勞動力資源總量與結構。10縣(市)中,農村勞動力資源總量最大的是五常市為 40.5萬人。其中,男勞動力21.1萬人,佔52.1%;女勞動力19.4 萬人,佔47.9%;20歲以下60歲以上的佔14.9%;文盲的2.2%。資源總量最小的是方正縣為7.5萬人。其中,男勞動力4.0萬人,佔53.6%;女勞動力3.5 萬人,佔46.4%;20歲以下60歲以上的佔15.8%;文盲的佔3.0%。

農業生產經營戶。10縣(市)中,農業生產經營戶最多的是五常市為13.5萬戶。其中以農業收入為主的佔98.5%,以牧業收入為主的僅佔1.3%。農業生產經營戶最少的是方正縣為2.4萬戶。其中以農業收入為主的佔97.9%,以牧業收入為主的僅佔1.3%。雙城市生產經營戶13.2萬人,以牧業收入為主的佔23.3%,居首位。

農業機械裝備。全市農業機械裝備水平較第一次農業普查時有了顯著提高。10縣(市)中,擁有大中型拖拉機最多的是依蘭縣為6785台,其擁有小型拖拉機2.8萬台,列第三位。擁有聯合收割機488台,列第二位。擁有大中型拖拉機最少的是尚志市為1270台,其擁有小型拖拉機2.2萬台,列第五位。擁有聯合收割機146台,列第三位。

農業技術措施。機耕面積佔比重最大的是巴彥縣為96.3%,其機播面積87.6%,也列首位,機收面積10%,列第五位。機耕面積所佔比重最小的是尚志市為33.5%,其機播面積7.8%,也列末位,機收面積1.9%,列第七位。

農業技術人員。10縣(市)中,農業技術人員最多的是尚志市為5410人,其中高級技術人員佔11.8%,列第二位。農業技術人員最少的是雙城市為545人,其中高級技術人員佔7.2%,列第五位。

3、生活條件

人均擁有住宅面積。農民住宅類型主要是平房,住宅結構主要為磚木和磚混結構。10縣(市)中,人均擁有住宅面積最多的是尚志市和方正縣均為21.87平方米,其磚混和磚(石)木結構的住宅分別佔83.8%和62.3%,分列第二位和第六位。磚混和磚(石)木結構比重最大的是雙城市為85.7%。竹草土坯結構比重最大的依蘭為46.6%。

飲用水供給。我市75.9 %的鄉鎮實施集中供水,1.2 %的農戶獲取飲用水存在困難。10縣(市)中,平均使用入戶管道水最多的是通河縣為55%,其凈化水處理平均水平也最高為44.1%,飲用水困難的比例也比較低為1%。平均使用入戶管道水最少的是五常市僅佔11.6%,其凈化水處理平均水平也僅為8.3%,飲用水困難的比例比較低為1%。

炊事能源結構。農村住戶炊事使用的能源近90%為柴草。10縣(市)中,主要炊事能源用煤最多的是依蘭縣為5.4%,主要炊事能源用煤最少的是方正縣為0.9%。用氣比例最大的是雙城市為3.3%。

衛生設施。我市農村居民使用簡易廁所或無廁所的佔76.2%。10縣(市)中,農村常住戶使用旱廁比例最大的是雙城市為68.3%,其有垃圾處理站的鎮佔33.3%,與方正並列第二位。木蘭縣生活污水經過處理的鎮比例最大為66.7%。

交通設施。全市有96.1%的村和87.0%的自然屯通公路,進村公路和村內道路路面均以沙石路面為主。10縣(市)中,有二級以上公路通過的鄉鎮比例最大的是方正縣高達75%,其所有的鄉鎮在1小時內就能到達縣政府。有二級以上公路通過的鄉鎮比例最小的是雙城市為29.1%。離縣(市)政府較遠鄉鎮比例最大的是尚志市為35.3%。

取暖設施。全市縣域70%以上的農戶仍以火炕取暖。10縣(市)中,用暖氣取暖比例最大的是雙城市為54.5%,其用空調的也最多為0.11%。延壽縣用火炕取暖的高達92.4%,有暖氣的僅佔7.4%。

4、生活水平

農民人均純收入。全市縣域農民人均純收入平均為4286元,10縣(市)中,人均純收入最高的是通河縣為4731元,最低的是木蘭縣為3628元。10縣(市)人均純收入水平相對均衡,但高低也差千餘元。

文化教育。全市有11.1%的鄉鎮有職業技術學校。10縣(市)中,依蘭縣有職業技術學校的鄉鎮所佔比重最大為22.2%,其平均每個鄉鎮擁有中學2個,列第五位,小學10.6個,列第六位。延壽縣沒有職業技術學校,其平均每個鄉鎮擁有中學1.3個,列末位,小學10.3個,列第七位。

娛樂休閑活動。全市65.6%的鄉鎮有廣播、電視站,99.4%的村能接收電視節目,75.2%的村安裝了有線電視。10縣(市)中,尚志市、依蘭縣100%的鄉鎮有廣播電視站,最少的是通河縣只達到25%。平均有體育場館最多的是依蘭和延壽縣為22.2%,平均最少的五常市只達到4.2%。平均擁有公園最多的是巴彥縣為22.2%,最少的是雙城市僅達到4.2%。

醫療、養老條件。10縣(市)中,平均每個鄉鎮擁有醫院、衛生院個數最多的是依蘭縣為2.1個,平均每個鄉鎮醫院、衛生院最少的是延壽縣為1.1個。敬老院基本上是平均每個鄉鎮一個,只有通河縣兩個鄉鎮有一個敬老院。

每百戶耐用品擁有量。我市彩色電視基本普及,擁有率在98%以上,摩托車、手機等已成為農戶生活消費的主流。10縣(市)中,摩托車擁有比例最大的是延壽縣為39.5%,其固定電話、手機和電腦擁有率分別為59.6%、74.4%和34.8%,分列第七位、第二位和第六位。汽車擁有率最高的是雙城市為2.9%。

通過對全市10縣(市)縣域農業生產條件、農業生產經營活動、農村基礎設施、農村居民生活等方面的情況進行對比分析。可以看出,農業經濟不斷發展、收入結構呈多元化、生產生活條件有所改善。但是,個別地區仍是牛耕田、手插秧,機械裝備水平低,農業生產技術手段落後;農業經營以種地為主,收入低、居住條件差,家庭生活缺乏有力保障。各地應基於基礎,突出優勢,競相發展。諸如:雙城是個典型的平原農業縣份,應依託資源優勢,走「植根於種植業,拓展於畜牧業,深化於加工業」發展之路,堅持以農業產業化為牽動,通過以基礎農業起步、農牧產業鏈條式延伸、工業規模化擴張的發展路徑,實現工農的良性互動發展。五常應發揮耕地面積大、糧食生產基礎好的優勢,重點發展優質高效糧食生產,建設水稻、葯材、瓜菜、畜牧和綠色食品等生產基地。方正縣應著力發展水稻、食用菌、北葯、山特產品等特色優勢產業。

Ⅲ 賓縣勝利鎮歷史

勝利鎮位於賓縣東部,松花江南岸,地處張廣才嶺和松花江平原交匯處,隸屬賓縣。勝利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初始地名為萬埠廣集,後稱高麗帽子,1984年建鎮改為勝利鎮至今。全鎮有漢、滿、回、朝鮮4個民族,現有人口3.2萬。勝利鎮人民有不畏強暴,敢於反抗侵略的光榮傳統,抗日戰爭時期,趙尚志同志就曾經在這里的白山黑水間戰斗、生活過。

勝利鎮幅員面積35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448公頃,全鎮轄9個行政村、99個自然屯、27個機關企事業單位、7個居民委,自然概貌為「七山半水、二分半田」。張廣才嶺支麓余脈延伸全鎮,地勢為南高北低,南部山地呈條狀沿東南縣境延伸,中部為丘陵地帶,北部沿江為河谷平原區。勝利鎮土質肥沃、氣候正常,年平均氣溫4.3℃,年平均降水量464.7毫米,無霜期130—140天。

勝利鎮資源狀況
優越的地理位置。勝利鎮位於哈市東部100公里處,東接方正縣,南接延壽縣,北靠松花江與木蘭縣隔江相望,同三高速公路收費站距鎮內1.5公里,哈佳公路串街而過,自古以來,便是北方交通要道。
豐富的自然資源。
1.林木資源.鎮內森林主要分部在東南部地區,主要品種有松樹、橡樹、樺樹、椴樹、楊樹、柞樹、柳樹、胡桃秋、色樹等10餘種,全鎮有人工林和天然林2.5萬公頃。
2.礦產資源。勝利鎮已探明境內現有石灰石2000萬立方米,以及儲量豐富的礦石、建築岩石,永發村鉛鋅礦點,由銅、鉛、鋅、銀四元素迭加而成。馬鞍山大理岩礦床,位於鎮南9公里,估算儲量為1100萬噸。四合村還有磁鐵礦點、水晶礦點,都具開采規模。
3.物產資源。勝利鎮素有「油豆角之鄉」的美譽,勝利鎮油豆角是我省十大名牌農產品之一,品味獨特,倍受食用者青睞,暢銷省內外。盛產大豆、玉米、水稻、烤煙等名特農產品。山產品資源豐富,草場、葯材、山野菜等野生植物遍布全鎮。
4.旅遊資源。勝利鎮東4.5公里處的高麗帽子風景區是遠近聞名的旅遊勝地。高麗帽子山海拔435米,遠遠望去,棕色的石砬子顯露於萬綠叢中,半山腰有一神仙洞,別具風韻,又有美麗傳說,使其聞名遐邇。風清日麗之時,登臨峰頂,北望松花江,南瞰群山,臨風把酒,相會舊友新知,給人以回歸大自然的田園之美。當前,黑龍江省良興實業有限公司投資8000萬元,在此山投資開發,高麗帽子山將成為名副其實的旅遊勝地。

勝利鎮經濟與社會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勝利鎮歷屆黨委、政府團結一致、艱苦創業,立足經濟發展,依託自然資源優勢、地緣優勢,不斷創新、開拓進取,經濟和社會事業取得了顯著成就,特別是近年來,在鎮黨委、政府確立的「攻水泥、增牛羊、拓烤煙、打綠牌、興科教、樹形象、優環境、建重鎮」的社會經濟發展戰略的引導下,經濟有了飛躍發展。

日新月異的小城鎮建設。幾年來,勝利鎮的城鎮建設與經濟建設同步發展,以道路、給排水、通訊電力、商服綜合開發為主的小城鎮建設發展迅猛,城鎮基礎建設一年一個新台階。1999年建商服住宅樓35000平方米,修主街白色路面1.3公里,鋪人行步道14000平方米,投資37萬元完善排水設施,安裝路燈32盞,2000年投資80萬元,對全鎮城網進行改造,供電能力明顯提高。2001年以前所未有的氣勢打通十字街,新建商服住宅12000平方米,又建1200平方米封閉農貿大市場,十字街又鋪黑色路面400延長米。郵電事業不斷走向現代化,現已開通3000多門程式控制電話,進入國際直撥網,開辦了移動通訊、無線尋呼、小靈通業務,開辦了全球通、神州行、本地通等業務,網路覆蓋率達98%以上。程式控制電話安裝率達85%,有線電視入戶率達80%。各種業務都實現了自動化、國際化,社會保障事業設施完備、功能健全、水電充足,境內由松花江水系和內河水系構成,生產生活用水充足,地下水資源豐富,現有60千伏變電所一座,電容量充足。綠樹、紅花、坦路的優雅環境極大地改善了人民生產、生活居住條件,一座樓、水、電、路、通訊服務設施完備的秀美新型集鎮,正在高麗帽子腳下崛起

崛起的鄉鎮企業。鎮內現有哈爾濱雄鷹建材工業有限公司、黑龍江省賓縣勝利鎮劉志彬黃牛改良配種站.黑龍江勝利糧業有限公司、牡丹江石棉瓦廠、勝利水泥廠、先鋒水泥廠、勝利白灰廠、勝利水暖器材廠等7家鄉鎮企業,其中龍頭企業哈爾濱雄鷹建材工業有限公司是2001年成功引進浙江六洞山水泥集團投資3500萬元的水泥生產項目,現已投入生產兩年,2003年實現產值2100萬元,使鎮財政收入增長40%,2004年末20萬噸生產線建成後,可實現產值4200萬元,鎮財政收入增長80%。該公司生產的「牛霸」 牌水泥供不應求,暢銷省內外,給勝利鎮帶來了極大的社會效益,進一步促進了鎮域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趨於合理的產業結構。勝利鎮是哈爾濱市豬、牛、肉、蛋十強鄉鎮之一,內設;黑龍江省賓縣勝利鎮劉志彬黃牛改良配種站,「哈東黃牛第一集」更是聞名周邊市縣。近年來不斷擴大肉牛飼養量,現存欄3.2萬頭,實現人均一頭牛,建立專業村4個,肉牛育肥小區8個,30頭以上的養殖大戶達到45戶,已初步形成區域和規模發展優勢,以肉牛生產為龍頭、豬禽飼養為兩翼的畜牧業,構成鎮域經濟的半壁江山。具有優勢的烤煙生產,更呈現良好發展勢頭,煙戶得到實惠、嘗到甜頭,種植面積逐年增加。趨於合理的產業結構調整,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加快了致富奔小康步伐。

蒸蒸日上的文教、衛生事業。鎮黨委、政府不斷加大對教育的投資力度,累計投入286萬元,實現全鎮中小學校校舍磚瓦化、電化教學微機化、教學環境優美化、教育管理規范化,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兩基」教育工作成果顯著,鎮里兩所中學始終保持市級「雙全」學校和「大用式」學校的榮譽稱號。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僅2002年升入高中的學生達51人,其中升入重點高中的達30人,位居全縣17個鄉鎮之首,四方學子紛紛前來就讀,每年為上級學校輸送大批優秀人才。勝利鎮中心衛生院經過改造,引進了一批先進醫療設備,醫療技術不斷提高,給人民群眾的就診、治療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勝利人民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團結一致、求真務實、開拓進取、與時俱進,正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邁進。同時,勝利鎮黨委、政府時刻以最大的誠意、最優惠的政策邀請天下有識之士前來投資辦廠,再展高麗帽子風姿,共鑄勝利鎮輝煌。
> >> >>>
不懼惡意採納刷分!
堅持追求真理真知!
認真回答網友的提問!積極解決網友的回答!共同構建和諧網路環境!為網友貢獻出最大力量!

Ⅳ 梧州藤縣哪個鎮最富裕

梧州藤縣太平鎮最富裕。

太平鎮,位於廣西梧州市藤縣北部,東鄰古龍鎮,南與濛江鎮、和平鎮接壤,西鄰平南縣赤馬鎮,北靠東榮鎮、平福鄉。該鎮也是一個人口大鎮,總人口近15萬,是藤縣乃至整個梧州市有名的經濟強鎮,去年該鎮的工業總產值近200億,不僅在梧州市排得上名次,在整個廣西也算是實力較強的大鎮,絲毫不輸城市。

太平鎮

太平鎮坐落於藤縣北部,是廣西經濟發展比較好的鄉鎮。太平東鄰古龍鎮,西靠平南縣赤馬鎮,南接濛江鎮與和平鎮,北壤東榮鎮。城鎮距離藤縣縣城46公里,距離梧州市區82公里。全鎮總面積283平方公里,總人口13萬,是廣西人口比較多的大鎮,也是藤縣縣城駐地鎮外最大的鄉鎮。

太平鎮的地形主要以低矮的丘陵為主,蒙江貫穿了全鎮,為太平的發展提供了水源。尤其是農業發面,特別需要水源的灌溉。太平屬於梧州的農業大鎮,這里農業生產主要以水稻為主,以蔬菜、西瓜、甘蔗、玉米、豆類等為輔。

眾多的農作物築起了太平的農業發展格局,特別是太平無籽西瓜,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愛,聲名遠揚,暢銷全國各地。如今,太平已是藤縣最大的無籽西瓜種植基地,是廣西的無籽西瓜之鄉。

太平古稱泰州,歷史上曾經是廣西最繁華的鄉鎮之一,過去以騎樓建築聞名天下。也許很多人不知道,在鎮區西邊(蒙江岸邊)有一條古老的街巷叫上元街,雖然這條街今天看起來不起眼,但在過去這里是經商買賣的商行,當時金錢鋪、糧油店、客棧等都集中於此,南來北往的客商經過太平,都要在這條街落腳歇一歇。

如今,上元街經過了日新月異的時代變遷,早已不復當年,留下的只是一些舊時商行建築的騎樓。盡管如此,今日的太平在全國幾十個相同地名中,仍然是響當當的,藤縣太平就是其中知名度較高的一個。未來,太平的發展將會更勝過去,越來越好。

今日的太平鎮,作為廣西十大強鎮以及全國重點鎮,其綜合實力還是比較強的。要知道,太平鎮是廣西小康示範鎮,也是藤縣縣域副中心,目前已經成為了梧州市域西北部的一個重要支撐點。

太平的招商引資能力是比較強的,境內的南蛇塘工業園區這些年來發展風生水起,尤其是在林產產業和建材方面增長較快,為太平的工業發展注入了活力。未來隨著南蛇塘工業園區的發展壯大以及主動承接東部產業的轉移,太平的工業定能做大做強,成為一個工業強鎮。

太平鎮的人文歷史悠久,是一座繁華的文化大鎮。自古以來,太平境內就是山清水秀、自然資源豐富而又有特色的一座城鎮。這里的生態自然、地形地貌、歷史景觀,可以說是獨特又吸引人。這些年來,太平憑借著豐富的旅遊資源打造成為了遠近聞名的旅遊大鎮,吸引了大量遊客前往遊玩。

著名景點就有大樓江沙灘休閑度假區、東養古民居旅遊景區、大勝村大榕樹景區以及太平獅山國家森林公園等景區。眾多的景點大大促進了太平第三產業的發展,從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太平的知名度,為太平的經濟增長做出了重要貢獻。

多年以來,太平鎮經濟的發展都離不開交通上的建設。要知道,太平是廣西進行城鎮化比較早的鄉鎮,其經濟實力已經連續多年位居廣西各鎮前列。這里的交通在廣西各鎮來說是比較好的,水路和公路相當發達。因為水路沿著蒙江而下就是西江黃金水道,順著西江往東可到粵港澳而通海外。

公路上,國道241、國道321、省道323、柳梧高速以及多條縣道穿鎮而過,是藤縣北部最大的鄉鎮中轉站。可以說便捷的交通從根本上改變了太平的面貌,極大地促進了太平的經濟發展。

近年來,太平鎮各項城鎮基礎設施已逐步完善,城區也發生了質的變化。太平全面搶抓了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發展機遇,全面推進安福新區的建設,目前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如今,城鎮建設是日新月異,城區功能日臻完善,城鎮品位顯著提升。多年來的投入,太平已經跳出了原先的老框架,城區面積已經擴大到了5平方公里,城區人口5萬多,城鎮規模、品質得到不斷提升。

縱觀今日的太平,城區建設突飛猛進,城鎮面貌大為改觀,一條條街巷的建成以及碧桂園、歐洲花園等高檔樓盤的拔地而起,無不體現了太平的大變化。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太平各方面的完善,泰州大地將會迅速崛起。

Ⅳ 賓縣所管轄的鄉鎮哪個好一點

賓西鎮

Ⅵ 安化縣哪些鎮的經濟比較好

梅城地理位置、文化、交通、經濟都居安化之首,要不是遷縣城的原因,當今的梅城與周邊縣級城市相比也能獨占鰲頭。
安化縣,隸屬於湖南省益陽市。安化古稱「梅山」,是梅山文化的發祥地,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置縣。
安化位於資水中游,湘中偏北,雪峰山北段,東與桃江、寧鄉接壤,南與漣源,新化毗鄰,西與漵浦、沅陵交界,北與常德、桃源相連。總面積4950平方公里,是湖南省第三個面積最大的縣。安化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土地肥沃,盛產松、杉、竹、茶葉、葯材等,先後獲得「全國綠化模範縣」、「中國厚朴之鄉」、「中國竹子之鄉」、「湖南省林業十強縣」、「中國黑茶之鄉」等稱譽。「安化千兩茶」享有「世界茶王」的美譽,其製作技藝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鎢、金、銻、釩等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藏有52種。水能蓄積量達150萬千瓦,除橫跨資江幹流的柘溪、東坪、株溪口三個水力發電廠外,還建有中小電站142處。
安化名勝古跡頗多,風景迷人。境內擁有六步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湖南柘溪國家森林公園、湖南雪峰湖國家濕地公園、世界第一冰磧岩的省級雪峰湖地質公園和保護完好的文武廟建築群、陶澍陵園等文化遺存,茶馬古道、蚩尤故里、九龍池風光帶等瀟湘新景正脫穎而出,享有「中國最美小城」盛譽。
綜合概述
2016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6.27億元,同比增長7.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4.7億元,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72.3億元,增長6.3%;第三產業增加值79.3億元,增長11.3%。三次產業比為22.8:36.8:40.4,一產業比重下降0.2百分點,二產業比重下降0.4個百分點,三產業比重上升0.6個百分點。一、二、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依次為10.6%、30.3%和59.1%,分別拉動GDP增長0.8、2.3、4.5個百分點。按常住人口計算,全縣人均GDP為21499元。
全縣實現財政總收入12.24億元,同比增長4.2%。實現地方財政收入6.75億元,增長1.4%。分稅種看,增值稅5.11億元,營業稅0.71億元,企業所得稅1.63億元,個人所得稅0.91億元。全縣財政總支出51.8億元,增長15.6%。

Ⅶ 威寧縣哪幾個鄉鎮經濟和發展比較好一點

威寧縣經濟發展較好的鄉鎮:草海鎮、么站鎮、金鍾鎮、爐山鎮、龍場鎮、黑石頭鎮。

其中,草海鎮為威寧縣縣政府駐地,經濟發展條件最好。

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今轄19個鎮:草海鎮、么站鎮、金鍾鎮、爐山鎮、龍場鎮、黑石頭鎮、哲覺鎮、觀風海鎮、牛棚鎮、迤那鎮、中水鎮、龍街鎮、雪山鎮、羊街鎮、小海鎮、鹽倉鎮、東風鎮、二塘鎮、猴場鎮。

15個鄉:金斗鄉、新發布依族鄉、岔河鄉、麻乍鄉、海拉鄉、哈喇河鄉、秀水鄉、斗古鄉、玉龍鄉、黑土河鄉、石門鄉、雲貴鄉、兔街鄉、雙龍鄉、板底鄉、大街鄉。

(7)興賓縣哪個鎮經濟最好擴展閱讀:

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是貴州省轄縣,為貴州省面積最大的民族自治縣,貴州省直管縣試點。 位於貴州省境西北部,北、西、南三面與雲南省毗連。

面積6295平方千米,縣府駐草海鎮。下轄4個街道、19個鎮、15個鄉、1個民族鄉。2016年,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常住人口128.37萬人,比2015年末增加0.69萬人。

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境中部開闊平緩,四周低矮,峰壑交錯,江河奔流,是「四江之源」。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日照時數1812小時,無霜期180天,年降雨量926毫米,年溫差小,日溫差大,冬暖夏涼,夏季平均氣溫18度。

Ⅷ 陽山縣哪個鎮經濟最好

陽城鎮經濟最好。陽山縣轄12個鎮、1個民族鄉:陽城鎮、嶺背鎮、青蓮鎮、七拱鎮、太平鎮、黎埠鎮、小江鎮、黃坌鎮、江英鎮、杜步鎮、楊梅鎮、大崀鎮、秤架瑤族鄉,縣人民政府駐陽城鎮。

Ⅸ 來賓市興賓區有哪些鄉鎮

截至2017年,來賓市興賓區轄4個街道、12個鎮、8個鄉、238個村委會、44個社區居委會,1628個自然村,2191個村民小組。

其中12個鎮分別是:鳳凰鎮、遷江鎮、小平陽鎮、平陽鎮、良江鎮、石陵鎮、蒙村鎮、橋鞏鎮、大灣鎮、三五鎮、城廂鎮、寺山鎮;

8個鄉分別是:南泗鄉、石牙鄉、高安鄉、正龍鄉、陶鄧鄉、五山鄉、良塘鄉、七洞鄉。

(9)興賓縣哪個鎮經濟最好擴展閱讀

興賓區歷史沿革

1949年12月,屬柳州專區。1952年屬宜山專區。1953年撤遷江縣入來賓縣。

1955年,宜山專區改名為柳州專區,專署由宜山縣慶遠鎮遷駐柳州市,來賓屬柳州專區。

1970年,屬柳州地區。1981年將北泗公社劃出設立縣級合山市。

2002年9月29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2]88號):

(1)撤銷柳州地區和來賓縣,設立地級來賓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興賓區建設大道。

(2)來賓市設立興賓區,以原來賓縣的行政區域為興賓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來賓鎮前衛路。

2013年6月29日,蒙村鄉正式撤鄉建鎮。調整後,全區轄3個街道、7個鎮、13個鄉。

Ⅹ 興寧市哪個鎮經濟較好

新陂鎮好

閱讀全文

與興賓縣哪個鎮經濟最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女養蛇為伴是什麼電影 瀏覽:520
有哪些跟棗核一樣相似的故事 瀏覽:352
幸福樹與文竹哪個好養 瀏覽:828
什麼種類甜品健康 瀏覽:172
十級事業單位管理崗如何升級 瀏覽:459
經濟犯罪最多判多久 瀏覽:899
幸福卷軸得轉多少次 瀏覽:808
事業單位崗位薪級工資怎麼套改 瀏覽:770
幸福的網名有哪些女 瀏覽:243
說好的幸福呢鋼琴譜簡單版怎麼彈 瀏覽:811
婚姻證明列印怎麼寫 瀏覽:591
動漫里哪些美女漂亮 瀏覽:46
金水區財政局下屬事業單位有哪些 瀏覽:858
婚姻危險信號有哪些 瀏覽:346
黃臉婆與美女相差多少 瀏覽:367
幸福在哪裡2020年 瀏覽:711
新婚姻法如何規定結婚登記的 瀏覽:544
政府如何緩解經濟波動 瀏覽:341
事實婚姻怎麼償還外債 瀏覽:630
鬼狐故事到底什麼意思 瀏覽: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