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大陸哪幾個省最有錢
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下,各省份的發展也不同於過去,很多省份的GDP總值都足以超越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下面我們來看看中國富可敵國的九大省份,你的家鄉在其中嗎?
第9、湖北
湖北交通發達,省會武漢「九省通衢」,是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交通樞紐。武漢天河機場是中國內陸重要的空港。湖北省是國家「中部崛起」戰略的支點和中心,科教文化實力位居全國前列
第8、四川
四川經濟發展很快,交通干線密集,是「中國西部綜合交通樞紐」、「中國西部經濟發展高地」。四川的經濟總量多年居西部第一,全國第八,其綜合實力高居西部地區首位。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居全國第八位,西部地區第一位。
第7、遼寧
遼寧是中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是全國工業門類較為齊全的省份之一,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沿海省份之一,也是中國近代開埠最早的省份之一,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新中國工業崛起的搖籃,被譽為「共和國長子」、「東方魯爾」。
第6、河北
河北經濟規模較大,發展態勢良好,是中國的一個經濟大省。總人口和GDP均居全國第六位。農業基礎穩固,糧、棉、油、肉類、干鮮果品及蔬菜等農產品產量均居全國前列。
工業門類齊全,已形成冶金、建材、化工(醫葯)、食品、機械等支柱產業和輕工、紡織等傳統優勢產業,生物技術、信息技術以及新醫葯、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正在形成新的優勢。
交通、通信、商貿、旅遊、信息、咨詢等服務業發展迅猛。秦皇島港、京唐港和黃驊港等3個海港連接海內外,鐵路、公路貨物周轉量居全國第一位,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居全國第二位。互聯網普及程度居全國前列。
第5、河南
2014年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25445。4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8。5%。全年地方財政總收入3686。81億元,比上年增長12。3%。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413。06億元,增長18。3%。
第4、浙江
浙江是中國省內經濟發展程度差異最小的省份之一,杭州、寧波、紹興、溫州是浙江的四大經濟支柱。其中杭州和寧波經濟實力長期位居中國前20位,並且所轄所有11個地級市的人均GDP均高於中國平均水平,發展十分均衡,發達程度高,達到上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2014年11月,浙江省區被列入國家農村信息化示範省。
第3、山東
山東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之一,中國經濟實力最強的省份之一,也是發展較快的省份之一,2007年以來經濟總量居第3位。
第2、江蘇
江蘇轄江臨海,扼淮控湖,經濟繁榮,教育發達,文化昌盛。地跨長江、淮河南北,京杭大運河從中穿過,擁有吳、金陵、淮揚、中原四大多元文化。江蘇地理上跨越南北,氣候、植被也同時具有南方和北方的特徵。
江蘇東臨黃海、太平洋,與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山東省接壤,與日本九州島、韓國濟州島、美國第一大州「加利福尼亞州」隔海相望,已與加州締結為姐妹省州,成立了「江蘇省-加利福尼亞州」聯合經濟委員會。
江蘇與上海、浙江共同構成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為國際6大世界級城市群之一。江蘇人均GDP、綜合競爭力、地區發展與民生指數(DLI)均居全國各省第一,成為中國綜合發展水平最高的省份,已步入「中上等」發達國家水平。
第1、廣東
自1989年起,廣東國內生產總值在中國30個省市中,連續占居第一位。
廣東省已成為中國第一經濟大省,經濟總量佔全國的1/8,並超越香港和台灣,成為中國經濟規模最大,經濟綜合競爭力、金融實力最強省份,並已達到中上等收入國家水平、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㈡ 中國被稱為「亞洲第一省」最富裕的省份是哪個省份
隨著我們國家現在經濟發展越來越快,我們國家也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這足以看出我們國家現在的經濟實力有多強了,當然我們國家的經濟實力越來越強了,這離不開我們國內各個省份和城市的貢獻,現在我們國內每個省份和每座城市的經濟也已經發展得越來越好了
雖然說現在我們國家還只是一個發展中的國家,但是廣東省的經濟實力已經達到了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了,在亞洲也是當之無愧的經濟實力第一省了,即便是作為發達國家的日本和韓國國內的省份,和我們廣東省也毫無可比性了,經濟實力如此強大的省份,廣東省也算是真正的做到了“富可敵國”的水準了,不知道大家對於廣東省是怎麼看的呢
㈢ 以GDP算,中國有多少省份「富可敵國」
廣東
浙江
江蘇
山東四省份的經濟GDP總量都超越了20國集團的南非和沙烏地阿拉伯。
㈣ 廣東省富可敵國,究竟是什麼時候超越了江蘇省
每當這個時候,大家都比較關注各省市的GDP數據。畢竟各個省份和城市的“身價”與其發展緊密相關。
全球第二
具體到城市來看,我們對比2018年,城市TOP10陣容未發生變化,但是內部排名變了,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天津。
其中,排名變化最大的是天津,因為此前天津轉變發展理念,淘汰了一批落後產業,以及GDP統計造假被擠出了水分,使其排名從第六掉到了第十,而且從2019年GDP增速來看,天津是前十城市中唯一一個增速在6%以下的城市,僅有4.8%。
但比較意外的是,天津財政收入卻由連續兩年的負增長轉為增長14%,在十強城市中排名第一。
在全國300多個地級市中,能排在前十,說明每個城市的實力都不容小覷。而在百強城市中,有60%位於東部地區,所以從城市層面來看,頭部集中效應明顯。
一般來講,過去一年的總結,往往就是新一年計劃的參照。但是今年因為受疫情的影響,各省份的經濟計劃要想在去年的基礎之上有所提高,任務還是比較艱巨的。
另外,我們從二月份的財政收入上來看,有一個省幾乎未受疫情的影響,那就是浙江省。
為什麼呢?因為疫情來了之後,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改變,手游、網購、電商、網課、視頻會議,甚至是炒股,提供這些平台和渠道,以及交易手段和工具的新興企業,幾乎都集中在浙江,所以浙江省的財政收入僅僅受到微弱的影響,這恐怕就是新經濟在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間的新貢獻。
㈤ 中國經濟實力最強的三個省,是哪三個,有你的家鄉嗎
GDP總量:1廣東、2江蘇、3山東、4浙江;
人均GDP:1江蘇、2福建、3浙江、4廣東;
稅收凈上繳:1廣東、2江蘇、3浙江、4山東;
人均個稅繳納:1浙江、2廣東、3江蘇、4福建;
公共預算收入:1廣東、2浙江、3江蘇、4山東;
人均可支配收入:1浙江、2江蘇、3廣東、4福建;
另外廣東和浙江比江蘇還多一個隱藏優勢,那就是互聯網和軟體產業,因為互聯網和軟體業對GDP貢獻比很低,即便是阿里、騰訊這些世界級巨頭,每年的GDP貢獻都趕不上江蘇一個大型鋼鐵廠,所以江蘇GDP高確實跟製造業佔比大有很大關系。廣東製造業雖然也很龐大,但佔比遠低於江蘇,反倒是互聯和金融這些GDP貢獻比較低的行業卻遠比江蘇發達,攤低了GDP卻貢獻了更多稅收,所以廣東和浙江的富豪以及馳名品牌遠多於江蘇是有原因的。當然江蘇發展的均衡性也是值得廣東和浙江去學習的。
㈥ 中國哪個省最富裕
中國最富有是廣東省。自1989年起,廣東國內生產總值連續居全國第一位,成為中國第一經濟大省,經濟總量佔全國的1/8,已達到中上等收入國家水平、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廣東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居全國第一。2016年,廣東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19857家,總量居全國第一;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15年領跑全國。廣東省以中國第一經濟大省的地位,在許多經濟指標上都列各省第一位。
㈦ 中國哪幾個省最有錢
中國最富的5個省:江蘇、浙江、福建省、內蒙古、廣東。
廣東和江蘇的GDP總量位列中國第一,第二名,經濟實力確實雄厚。從人均GDP方面來說,浙江就成為了最富的省份,它雖然是中國面積最小的省之一,但人均收入20多年全國第一,沒有任何一個省的可以像它一樣做到了藏富於民。
從消費水平上來對比的話,也還是浙江省的居民消費水平最高。從下圖中我們可以看到,人均消費水平踢出掉最高的北京、上海、天津這三個直轄市,各省份中還是浙江省的消費水平雄踞榜首達到了29470.68元,這也從一方面代表了浙江省居民的富有程度,畢竟如果口袋裡沒錢,就沒有那麼高的消費水平。
㈧ 中國最富十大省都是哪些
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廣東、山東、福建、深圳、杭州、天津。
天津是中國北方的經濟中心,經濟一天天變得更加發達,近些年來樓房越來越多,各種行業風生水起,商場入駐大牌也越來越多,人均GDP處於持續上漲狀態。
浙江是一個十分典型的魚米之鄉,具有獨特的風景。浙江的經濟十分活躍,主要的經濟發展是民營經濟的發展,目前人均GDP已經到達中國領先水平,甚至可以到達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江蘇位於長江經濟帶中,經濟的綜合競爭力也到達全國第一,它的旅遊資源也十分豐富,名勝古跡很多。江蘇地區生產總值以及第一產業都處於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人均GDP也在不斷發展。
上海是中國的經濟、金融中心,也在長江經濟帶起帶頭作用,和日本很近,優越的地理環境孕育出了強大的商業帝國,上海一直都是我國前列的經濟發達的地區,GDP總數位於全國前列。
北京是中國的首都,是國家的經濟、文化中心,世界文化遺產也擁有很多,居於世界前列。北京曾被專業機構評為世界一線城市,房地產行業也十分發達,城市GDP總額達到了第一名,是當之無愧的NO.1。
㈨ 原來中國這些省市已經富可敵國有你家鄉嗎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曾表示,中國是一個「百國之和」的文明型國家。
一方面,中國地方文化的多樣性,使中國毫無爭議地成為魅力之邦;另一方面,「百國之和」的中國,在經濟體量上也的確是全球多國之和,相當於一個大洲,全球只有美國與中國有類似情況。
中國的各省早已在經濟體量上,超過世界上許多國家,這些國家中不乏中大型國家和西方發達國家。一些經濟體量大的內地大城市,也已經「富可敵國」。
在將「內地省級行政區2016年生產總值」與「全球各國2016年GDP」進行對比後,我們發現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五省的經濟體量已經進入「G20」,廣東和江蘇更是進入全球前15位,區內生產總值與西歐老牌發達國家西班牙相當。
上海與北京雖然是省級行政區,但僅以一個城市的力量,就能匹敵一個國家的經濟總量。2300萬人口的上海與6886萬人口的泰國不相上下,北京則與中東富裕國家阿聯酋難分伯仲。
可以看到,東部沿海省份、行政層級較高的直轄市、人口大省等在經濟總量上更大,也能在全球經濟體中排名更靠前。
經過簡單對比,可以發現中國財富500強前十名的企業(雖然幾乎都是國企)已經妥妥進入全球「100大經濟體」的行列。
不比不不知道,一比嚇一跳。中石化的年營收相當於愛爾蘭一國的GDP,排名世界第40;其1.93萬億人民幣的年營業收入,也已經和廣州、深圳的GDP相差無幾。
經過一番對比,我們發現內地許多省和大城市的經濟總量早已「富可敵國」,許多巨型企業的年營收也進入「世界前100大經濟體」。隨著統計主體(省份、城市、企業等)的變化,我們會發現許多有趣的「冷知識」。
但對比之後,結論還是落到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中國的一些省份經濟總量大,是因為人口基數大,而在人均GDP上還未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在企業方面,真正持久的競爭力是「大而強」,而非「虛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