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1浙江互聯網發展報告出爐,報告中透漏了哪些信息
5月30日在下午,我國公布《浙江省互聯網發展報告2021》(下稱《報告》)。新聞記者從有關記者招待會上獲知,上年我國以數字化改革創新為牽引帶,遵循打造出網路強國「關鍵對話框」的目的規定,在互聯網技術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綠色生態整治和服務能力等領域獲得了重大成果。
與此同時,我國開發設計發布浙江解紛碼,迭代升級「基層治理四服務平台」,推動社會發展矛盾糾紛調解解決服務體系。除此之外,浙江大力加強互聯網綠色生態整治,加快建設依法治網管理體系,布署進行或參加「明朗」「之江清網」「兩專一規」及其暑假未成年網路空間和打壓網路詐騙等90多項集中整治行為。
2. 一季度兩項數據居全國首位,浙江外貿何以穩進
中新網杭州5月2日電(記者 黃慧)在全球疫情反復的大背景下,中國外貿發展面臨的環境嚴峻復雜,穩外貿壓力巨大。放眼各地,千方百計穩住外貿基本盤成為重要動作。作為外貿大省,今年1月至3月,浙江實現進出口總額10761.5億元,同比增長24.4%,進出口、出口增長貢獻率居全國首位,為中國經濟“添動能”。
3. 2021年浙江互聯網發展報告發布,其中有哪些數據值得關注
「浙江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總產量突破8000億人民幣」「浙江省網友范圍做到5506.7數萬人,網民數量為84.2%」……在30日舉辦的《浙江省互聯網發展報告2021》記者招待會上,互聯網經濟高地浙江,用一份7萬字元的匯報,詳細展現了以往一年的互聯網經濟造就。
這一切後面的重點在於浙江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更新改造更新。截止到2021年底,浙江光纜電纜路線總長為371.5萬多公里,排行全國各地第三。截止到2022年4月底,全省已完工5G通信基站12.16萬只。全省基本電信網設備、廣電網路進行主幹網IPv6更新改造;總計完工北斗定位系統路基提高站400餘座。「我國已首先完成5G通信基站城鎮全覆蓋和自然村基本上遮蓋。」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陶應勇表明。
4. 數字經濟發展現狀及趨勢是怎麼樣的
近些年來,我國數字經濟迅猛發展,創新創業活躍,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成為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目前,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深入推進,數字經濟正在加快向其他產業融合滲透,提升經濟發展空間。
在數字經濟領域,中美兩國處於領跑地位。據浪潮信息聯合國權威機構IDC發布的《2020全球計算力指數評估報告》顯示,計算力與經濟增長關系十分密切,調查顯示,計算力指數平均提高1個百分點,數字經濟和GDP將分別增長3.3%和1.8%。
並且AI計算占整體計算市場的比例每年都在提高,從2015年的7%增長到2019年的12%,專家預測到2024年將達到23%。而中國在全球對於數字經濟的拉動作用最為明顯,尤其是2015-2019年期間,在樣本國家的AI計算市場支出增長中,有近50%來自於中國的貢獻。
數字經濟給經濟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因為它能夠打破阻礙經濟發展的瓶頸,突破障礙,充分證明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一真理。雖然中國沒有抓住前三次工業革命的機會,但是幸運的是,我國抓住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機遇。
5. 推進數字中國建設,浙江的優勢在哪
摘要 數字驅動,智能發展」為主題的2019年世界數字經濟大會暨第九屆中國智慧城市與智能經濟博覽會在浙江寧波舉行。
6. 中國數字經濟百強市出爐,杭州為何能躍升一線
《2021中國數字經濟城市發展白皮書》正式發布。出乎很多預料的是杭州市成為數字經濟一線城市,其數字經濟發展水平遙遙領先與北上深廣四座城市並列在第一檔。許多網友都提出了疑問杭州為何能夠在此份名單中躍居一線呢?
以上就是小編認為,杭州此次能夠成為數字經濟一線城市的原因,杭州一直是一座充滿機遇和挑戰的城市,想要來此發展的年輕人可以抓住機會來這里大展拳腳一番。
7. 浙江發布2021年度互聯網發展報告,哪些信息值得關注
數字基礎設施持續改造升級,過去的一年,我省數字社會場景應用也在持續創新。比如,在數字健康領域,全力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示範省建設,建設完成全國首個省域全覆蓋、全貫通的“健康大腦”,用戶達4940.28萬人。在數字教育領域,全力打造“教育大腦+智慧學校”的未來教育圖景,搭建“學在浙江”全民數字學習平台,迭代升級之江匯教育廣場2.0平台。在社會保障領域,積極打造“浙里就業”“浙里康養”等數字化應用。
8. 數字經濟發展前景如何
本文核心數據:全球數字經濟規模及佔比、全球數字經濟增速、全球數字經濟內部結構、全球數字經濟三次產業滲透率、全球數字經濟發展前景
1、全球數字經濟規模超過32萬億美元
受益於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2018-2020年,全球數字經濟規模持續上漲。2020年,全球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2.61萬億美元,同比名義增長3.0%,佔GDP比重為43.7%。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數字經濟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9. 浙江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升核心競爭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省域治理現代化,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促進數字經濟發展,以及相關的數字政府、數字社會建設,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數字經濟,是指以數據資源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路為主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融合應用、全要素數字化轉型為重要推動力,促進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的新經濟形態。第三條發展數字經濟是本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應當遵循優先發展、應用先導、數據驅動、創新引領、人才支撐、包容審慎以及保障數據安全、保護個人信息的原則。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數字經濟發展工作的領導,將數字經濟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健全數字經濟發展工作協調機制,統籌政策制定,督促檢查政策落實,協調數字經濟發展中的重大問題,並將數字經濟發展相關指標納入高質量發展績效評價體系。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鼓勵和支持開展數字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培育和發展數字經濟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加快建設與數字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技術創新體系、產業生態體系、公共服務體系和現代治理體系,營造有利於數字經濟發展的最優環境。第五條省經濟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負責推進、協調、督促全省數字經濟發展工作。
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經濟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或者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確定的其他部門(以下統稱數字經濟主管部門),負責推進、協調、督促本行政區域內的數字經濟發展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數據發展主管部門或者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確定的其他部門(以下統稱公共數據主管部門),負責組織、指導、協調公共數據管理和推進政府數字化轉型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工作。第六條省經濟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會同省有關部門編制省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
設區的市、縣(市、區)數字經濟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有關部門根據省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的要求和實際需要,編制本地區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第七條省標准化主管部門應當會同省經濟和信息化等有關部門推進本省數字經濟標准體系建設,建立和完善基礎通用標准、關鍵技術標准、融合應用標准和安全評估標准等各類數字經濟標准,指導和支持有關單位採用先進的數字經濟標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和支持行業協會、產業聯盟、龍頭企業等參與制定數字經濟國際標准、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和地方標准。鼓勵行業協會、產業聯盟、龍頭企業等自主制定數字經濟團體標准或者企業標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標准化主管部門、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標準的實施情況開展監督檢查。第八條省經濟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應當會同統計等有關部門建立健全數字經濟統計監測指標體系和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制定和完善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統計分類目錄,依法實施日常統計和運行監測,開展數字經濟年度發展評價,定期向社會公布主要統計指標、監測結果和發展綜合評價指數。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數字經濟領域國際交流合作,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增強數字經濟的資源集聚和發展輻射能力。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按照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要求,加強數字經濟發展跨省域合作,推動重大數字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公共數據標准統一、公共數據資源共享開放、智能製造協同發展,以及區域一體化協同治理和治理數字化應用。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省內數字經濟跨區域合作,創新體制機制,加強政策協調,共同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第二章數字基礎設施第十條本條例所稱數字基礎設施,是指以信息技術為支撐、以信息網路為基礎,為經濟、社會發展及居民生活提供感知、傳輸、存儲、計算及融合應用等基礎性信息服務的公共設施體系,主要包括信息網路基礎設施、算力基礎設施、新技術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信息安全基礎設施等。第十一條省經濟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根據省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的要求編制全省數字基礎設施發展規劃,按照省人民政府規定的許可權報經批准後組織實施。
設區的市、縣(市)人民政府數字經濟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根據全省數字基礎設施發展規劃編制相關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規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規劃應當符合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並與市政、交通、電力、公共安全等相關基礎設施專項規劃相互協調和銜接。
編制、實施數字基礎設施發展規劃和建設專項規劃應當遵循技術先進、適度超前、安全可靠、共建共享、避免重復、覆蓋城鄉、服務便捷的原則,重點推進新一代移動通信網、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物聯網、車聯網、人工智慧、區塊鏈、衛星通信等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市政、交通、能源、電力、水利等傳統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改造。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探索建立跨行業基礎設施「多規合一」體制機制,推動數字基礎設施共建共享。
10. 數字經濟專業有前途嗎其發展空間有多大
數字經濟存有消極功效,終究歸屬於互聯網經濟,並不是中國實體經濟,導致新的壟斷,典型性的電子商務,為何歐美國家並不是那樣留有,她們必須均衡,照料實體店的從業者,因為這個國內各地到處都有,電子商務大夥兒想想看,版面便是那麼大,好似當初的報刊,中國這么大,版面里可以容下多少家,太多了,後邊的沒什麼人看,變為少數人的店家,變為新的壟斷,造成實體店受到影響很大,實際上,務必公平交易,實體店涉及到十分多的人學生就業,大夥兒生意不好做了,商業環境不好了,因此,這一數字經濟存在的缺點便是在這兒了。便是少數人壟斷了銷售市場,
數字經濟好似物聯網技術,也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期待我國可以把握這一機遇,搶佔先機,在數字經濟這一行業大展鴻圖,為經濟發展引入新的魅力!數字經濟產生最大的變化是社會發展組織架構發生變化 這一點大多數人都還沒意識到。機構社會發展的各類因素在數字媒體的直接影響下正在發生更改,像權利的構造就發生了轉變,新聞媒體以往被稱作第四權利,而互聯網媒體的知名度大幅度衰落,互聯網媒體的知名度迅速擴大。例如流通業,電子商務替代傳統式商業運營模式。這些都預兆未來社會構造的重要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