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中國經濟界知名人士介紹
張五常(Steven N.S. Cheung) 華爾街電訊評測:學術影響力★★★★★ 經濟影響力★★★★ 社會影響力★★★★ 張五常教授1935年生於香港,1959年到洛杉磯加州大學經濟系跟從現代產權經濟學創始人阿爾奇安學習,1963年―1967年攻讀博士學位,1967年到芝加哥大學跟從科斯做博士後研究,1969年為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教授,1982年起擔任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教授。張五常教授的理論主張往往在學術界引起廣泛爭議。主要著作有《佃農理論》(英文1969)、《社會成本的神話》(英文1978)、《中國會走向『資本主義』的道路嗎?》(英文1982)、《賣橘者言》(1984)等等。一方面,張五常教授在理論上下過苦功,「由淺入深、由深轉復雜,再由復雜轉深、再轉淺,來來回回好幾次」,已把價格理論咀嚼透爛。另一方面,張五常注重案例研究,大量時間用於現實問題的實踐調查,多年礪煉,使他的學術素養和對現實問題的把握渾然一體。 錢穎一(Yingyi Qian) 華爾街電訊評測:學術影響力★★★★★ 經濟影響力★★★★ 社會影響力★★★☆ 錢穎一教授在《美國經濟評論》(American Economic Review)上發表4篇論文,僅僅2006年,錢教授就有3篇學術文章發表,說明錢教授始終站在學術研究的前沿。錢穎一教授在清華大學數學專業本科畢業(1981年),先後獲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統計學碩士(1982年)、耶魯大學運籌和管理科學碩士(1984年)、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1990年)。現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第一副院長, 任教於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曾任教於美國斯坦福大學和馬里蘭大學。主要研究和教學領域:組織和制度經濟學、轉軌經濟學、中國的改革和發展。對於中國未來所面臨的經濟改革中出現的重多機遇與挑戰,錢教授反對單一漸近式說法, 堅持漸進與激進並行的觀點。 郎咸平(HP Lang, Larry) 華爾街電訊評測:學術影響力★★★★☆ 經濟影響力★★★★★ 社會影響力★★★★★ 郎咸平在國內的知名度極高,堪稱 林毅夫 華爾街電訊評測:學術影響力★★★★★ 經濟影響力★★★★ 社會影響力★★☆ 林毅夫教授是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以後第一位從西方學成歸國的經濟學博士,是中國大陸第一位運用規范的現代經濟學理論和方法研究中國問題的學者,也是國際經濟學界公認的研究中國問題的權威學者之一。林教授是1979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西奧多?W?舒爾茨教授的關門弟子。是改革開放以後第一位在權威的經濟學雜志《美國經濟評論》和《政治經濟學雜志》發表論文的中國大陸經濟學家,也是到目前為止在國外經濟學期刊中發表論文最多的一位。他一直主張市場取向的改革,認為只有實行市場經濟,理順市場價格體系,形成比較充分的市場競爭環境和信息指標體系,才能為國有企業改革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 鄒恆甫(Zou Heng fu) 華爾街電訊評測:學術影響力★★★★★ 經濟影響力★★ 社會影響力★(???) 鄒恆甫教授說過喜歡做兩件事:一是教書,和學生在一起;第二就是很痛快地讀書,主要是歷史和哲學。1992年,鄒恆甫博士一手創辦了武漢大學高級經濟研究中心,開辦了國際數理金融和數理經濟系兩個班,開始了中國經濟學教育改革試驗。這兩個班採用英文原版教材,教學與國際慣例接軌。中心向全球一流大學經濟系輸出很多中國經濟學博士生,鄒教授的行動贏得了經濟學同行之間的佩服和尊重。鄒恆甫對於教育所做的貢獻,首先不愧於他作為一個學者的本職。他創辦了我國第一本經濟學英文期刊《經濟學與金融年刊》,該刊成為國際經濟學主流刊物之一。 吳敬璉(Wu Jing Lian) 華爾街電訊評測:學術影響力★★★☆ 經濟影響力★★★★★ 社會影響力★★★★★ 吳敬璉教授給人感覺是一位公正、睿智、博學、為民請命的有良心的經濟學家。他的主要歡迎人群平均分布在男女老少之中。讓人「雖不能至,心嚮往之」。他是一個睿智和良知兼備的中國學者,他也體現了中國知識分子『先天下之憂而憂』的高貴品格。但也有人把近幾年中國股市的不景氣部分歸罪於他。由於歷史等多種原因,吳敬璉教授並沒有取得經濟學博士學位,但是他仍然是當代中國最有影響的經濟學家之一,對中國經濟學的理論發展和經濟與社會政策制定作出了多方面的貢獻。他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提出適時轉變到整體改革戰略,規劃國有經濟布局調整和國有企業改革的基本路徑,論證發展民營經濟、實現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必要性。 張維迎(Zhang Wei Ying) 華爾街電訊評測:學術影響力★★★★ 經濟影響力★★★★ 社會影響力★★★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張維迎教授可能是挨罵最多的經濟學家,什麼「資本家的乏走狗」,什麼「屁股決定腦袋」,一時間學術爭論和人身攻擊的界限被徹底地模糊了,但是那些罵張維迎教授的人,至少有90%沒有完整地讀過張維迎的一篇文章。從1984年至今的20多年裡,張教授張從事產權和企業理論的研究是一貫的,長期的。張教授還應該算作是將「博弈論」(Game Theory)引入中國的開山之人,做了大量有關博弈論「傳道授業」的工作。 李稻葵(Li, David D) 華爾街電訊評測:學術影響力★★★★ 經濟影響力★★☆ 社會影響力★★ 除了經濟學業內人士, 知道李稻葵教授的人很少。「一個經濟學者在公眾空間,要以一種理性的形象出現,要用理性的話語討論問題,這是一個嚴肅經濟學者的風范。」李教授發表評論的同時也定義了自己。李教授1985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管理信息系統專業,獲學士學位,1992年獲哈佛大學哲學博士(經濟學)學位。先後擔任安娜堡密西根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國家研究員、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系副教授。現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陳志武(Chen Zhi Wu) 華爾街電訊評測:學術影響力★★★★ 經濟影響力★★ 社會影響力★★ 陳志武教授是耶魯大學金融經濟學終身教授、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特聘教授,耶魯大學金融學博士,華爾街對沖基金公司的首席投資經理,金融學和金融資產定價領域最具有創造力和最活躍的學者之一,獲得過美國默頓.米勒(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研究獎、芝加哥期權交易所研究獎等多項重大獎勵。陳教授是金融經濟學、財務學理論、證券定價、新興資本市場方面的專家。最近幾年,陳教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國轉型過程中的市場發展和制度機制建立的問題。「什麼制度機制對市場經濟的發展是必要的」?「金融創新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扮演什麼角色」?這些都是陳博士研究關注的問題。 田國強(Tian Guo Qiang) 華爾街電訊評測:學術影響力★★★★ 經濟影響力★★ 社會影響力★ 田國強教授無論是在國際經濟學界還是在中國經濟學界均名聲遠揚。然而,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後早期赴美留學的孜孜學子,田國強的求學道路異常坎坷。田教授1980年畢業於原華中理工大學數學系,1982年獲得該校數學碩士學位, 1987年獲得美國明尼蘇達州立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獲得全美斯隆博士論文獎。他提出了一個在「非規范性」的經濟環境中,即有限經濟自由和不完全市場體系環境下的企業產權理論。該理論認為,只有經濟制度環境得到適當的改變,社會才能有效地變換產權的所有制安排形式。田教授為德州A&M大學經濟系終身教授、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清華大學特聘教授。
華人著名經濟學家很多人都不是國內前三的高校畢業的,看來大陸高考選擇的並不是最
有學術天賦和學術野心的。另外天國強曾說,相對與日本學生,中國學生更加
IMPATIENT。沒有學術毅力是做學問的大忌。
Ⅱ 各界人士是什麼意思
各界人士指的是各個界別的人,共設34個界別,分別為:
1、中國共產黨
2、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3、中國民主同盟
4、中國民主建國會
5、中國民主促進會
6、中國農工民主黨
7、中國致公黨
8、九三學社
9、台灣民主自治同盟
10、無黨派人士
11、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12、中華全國總工會
13、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
14、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
15、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
16、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17、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
18、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
19、文化藝術界
20、科學技術界
21、社會科學界
22、經濟界
23、農業界
24、教育界
25、體育界
26、新聞出版界
27、醫葯衛生界
28、對外友好界
29、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
30、少數民族界
31、宗教界
32、特邀香港人士
33、特邀澳門人士
34、特別邀請人士
Ⅲ 求中國財經經濟界的名人名字
羅鼐、董輔礽、樊綱、茅於軾、羅傑斯。
1、羅鼐
羅鼐,美國注冊金融分析師CFA,注冊金融風險管理師FRM。畢業於復旦大學和美國康奈爾大學,分別取得經濟學和金融工程學碩士學位。從業13年,先後任職於美國JP摩根大通銀行,摩根斯坦利公司,以及蘇格蘭皇家銀行北美總部,致力於金融產品及其對沖衍生產品的開發,研究和管理。
2、董輔礽
董輔礽(1927年-2004年),中國著名經濟學家,有「一代經濟學大師」之稱。
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董輔礽研究的重心開始從所有制改革和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理論研究,轉向對資本市場的研究。他對中國資本市場的理論研究和政策研究是他所有制改革理論研究的邏輯延伸,其中有兩個著名觀點:發展論,嬰兒論。
3、樊綱
樊綱,男,祖籍為上海市崇明縣,1953年9月生於北京,經濟學博士,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主要學術專長是理論經濟學,長期從事經濟學研究。
4、茅於軾
茅於軾,著名經濟學家,被譽為「經濟學界的魯迅」。1929年出生於南京,抗戰時輾轉於大後方。1946年畢業於重慶南開中學,1950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機械繫,以後20餘年從事鐵道機車車輛研究。
20世紀70年代中開始運輸經濟、數理經濟的研究。1984年從鐵道部科學研究院調到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
5、羅傑斯
吉姆·羅傑斯,現代華爾街的風雲人物,被譽為最富遠見的國際投資家,是美國證券界最成功的實踐家之一。他畢業於耶魯大學和牛津大學,選擇投資管理行業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Ⅳ 中國八大黨派包括哪些
中國目前有8個黨派,分別為:
1、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民革)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簡稱民革,成立於1948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現有的民主黨派之一,由中國國民黨民主派和其他愛國民主人士創建,是具有政治聯盟性質的、致力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統一事業的政黨,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的參政黨。
2、中國民主同盟(民盟)
中國民主同盟,簡稱民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愛國統一戰線的組成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現有的民主黨派之一。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參政黨,主要由從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學技術工作的高、中級知識分子組成的,具有政治聯盟特點的,致力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參政黨。
3、中國民主建國會(民健)
中國民主建國會 簡稱民建。主要由經濟界人士以及有關專家學者組成、具有政治聯盟特點的、致力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政黨,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的參政黨。
4、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
中國民主促進會(簡稱:民進),以從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具有政治聯盟性質的政黨。中國民主促進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八個參政的民主黨派之一,是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中國共產黨親密合作、致力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參政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規定,中國內地實行以中國共產黨為執政黨,其他八個民主黨派為參政黨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5、中國農工民主黨(農工黨)
中國農工民主黨(簡稱農工黨)於1930年8月9日在上海成立,是以醫葯衛生、人口資源和生態環境領域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具有政治聯盟特點、致力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政黨,是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參政黨。
6、中國致公黨(致公黨)
中國致公黨,中國民主黨派之一,簡稱致公黨。由華僑社團美洲致公堂發起,於1925年10月在美國舊金山成立。中國致公黨由歸僑、僑眷和與海外有聯系的代表性人士、專家學者組成、具有政治聯盟特點、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政黨,是與執政黨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一個參政黨。
7、九三學社
九三學社是以科學技術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的具有政治聯盟特點的政黨,是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親密友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
8、台灣民主自治同盟(台盟)
台灣民主自治同盟,簡稱台盟,是由台灣省人士組成的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擁護社會主義愛國者的政治聯盟,是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親密友黨,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
Ⅳ 政協裡面的經濟界別和工商聯界別的區別
1、出現的時間不同。工商聯界別出現於1954年的二屆政協。經濟界出現於八屆政協。
2、性質不同。工商聯界別是人民團體界別,主要來源於工商聯會員,側重於民營企業主。經濟界則側重於一切從事經濟工作的人,包括國有企業負責人、經濟學家等。
Ⅵ 各黨派人士都是什麼人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簡稱民革) 1947年11月,中國國民黨民主派和其他愛國民主人士第一次聯合會議在香港舉行。1948年1月1日,會議宣布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正式成立。
民革以同原中國國民黨有關系的人士、同民革有歷史聯系和社會聯系的人士、同台灣各界有聯系的人士以及其他人士為對象,著重吸收其中有代表性的中上層人士和中高級知識分子。
民革歷任主席為李濟深、何香凝、朱蘊山、王昆侖、屈武、朱學范、李沛瑤。現任主席何魯麗。
目前,民革在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立了組織,現有黨員81000多人。
中國民主同盟(簡稱民盟) 1941年3月19日在重慶秘密成立,當時名稱是中國民主政團同盟。11月16日,張瀾在重慶公開宣布中國民主政團同盟成立。1944年9月,中國民主政團同盟在重慶召開全國代表會議,決定將中國民主政團同盟改為中國民主同盟。
民盟主要由從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學技術工作的高中級知識分子組成。
民盟歷屆主席為黃炎培、張瀾、沈鈞儒、楊明軒、史良、楚圖南、費孝通、丁石孫。現任主席蔣樹聲。
目前,民盟在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立了組織,現有盟員181000多人。
中國民主建國會(簡稱民建) 1945年12月16日,由愛國的民族工商業者和有聯系的知識分子發起,在重慶成立。
民建主要由經濟界人士組成。
民建歷屆領導人和主席為黃炎培、胡厥文、孫起孟。現任主席成思危。
目前,民建在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立了組織,現有成員108000多人。
中國民主促進會(簡稱民進)1945年12月30日,以文化教育出版界知識分子為主,還有一部分工商界愛國人士,在上海正式宣告成立。
民進主要由從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級知識分子組成。
民進歷屆主席為馬敘倫、周建人、葉聖陶、雷潔瓊。現任主席許嘉璐。
目前,民進在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立了組織,現有會員103000多人。
中國農工民主黨(簡稱農工黨) 1930年8月9日,國民黨左派領導人鄧演達在上海主持召開了第一次全國幹部會議,成立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1935年11月10日改名為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1947年2月3日改名為中國農工民主黨。
農工黨主要由醫葯衛生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組成。
農工黨歷屆領導人和主席為鄧演達、黃琪翔、章伯鈞、季方、周谷城、盧嘉錫。現任主席蔣正華。
目前,農工民主黨在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立了組織,有成員99000多人。
中國致公黨(簡稱致公黨) 1925年10月,由華僑社團發起,在美國舊金山成立。1947年5月,致公黨在香港舉行第三次代表大會,進行改組,成為一個新民主主義的政黨。
致公黨主要由歸僑僑眷中的中上層人士組成。
致公黨歷任主席為陳其尤、黃鼎臣、董寅初。現任主席羅豪才。
目前,致公黨在1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立了組織,有黨員28000多人。
九三學社 1944年底,一批進步學者為爭取抗戰勝利和政治民主,繼承和發揚五四運動的反帝愛國與民主科學精神,在重慶組織了民主科學座談會。為紀念1945年9月3日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改建為九三學社。1946年5月4日,在重慶正式召開九三學社成立大會。
九三學社主要由科學技術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組成。
九三學社歷任主席為許德珩、周培源、吳階平。現任主席韓啟德。
目前,九三學社在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立了組織,現有成員105000多人。
台灣民主自治同盟(簡稱台盟) 在台灣人民「二·二八」起義以後,由一部分從事愛國主義運動的台灣省人士於1947年11月12日在香港成立。
台盟由台灣省人士組成。
台盟歷屆主席為謝雪紅、蔡嘯、蘇子蘅、蔡子民、張克輝。現任主席林文漪。1987年至1992年,台盟第四屆中央委員會實行主席團制,主席團執行主席林盛中(1987-1988年)、蔡子民(1988-1992年)。
目前,台盟在13個省、直轄市建立了組織,現有成員2100多人。
無黨派人士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一般稱無黨無派的知名人士為社會賢達。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後,專門設立了無黨派民主人士界別。目前,把沒有參加任何黨派、對社會有積極貢獻和一定影響的人士稱為無黨派人士,其主體是知識分子。
無黨派代表人士主要有郭沫若、馬寅初、巴金、繆雲台、程思遠等。
Ⅶ 在中國經濟界最重量級的人物有哪些
2008年這十個人物在中國經濟界有突出貢獻:
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總經理劉紹勇
匯源果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新禮
李寧(中國)體育用品董事長李寧
雅昌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萬捷
中影董事長韓三平
小肥羊集團有限公司CEO盧文兵
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
遠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蔣錫培
海南省農墾總局局長、海南省農墾總公司總經理王一新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馬興瑞
Ⅷ 個人政治面貌包括哪幾種
個人政治面貌包括包括以下13類:
中共黨員中國共產黨黨員,簡稱中共黨員、共產黨員或黨員,分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和中國共產黨預備(候補)黨員,是指按照《中國共產黨章程》規定的入黨條件和程序被批准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工人、農民、軍人、知識分子和其他社會階層的先進分子。
中共預備黨員入黨申請人在黨課培訓、學習、考核、入黨申請書審核通過後,才能正式進入預備期,這個階段的黨員稱為預備黨員。預備黨員的預備期為一年,一般從支部大會通過他成為預備黨員之日算起。
共青團員共青團員是指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成員。共青團員要服從於共產黨的領導,信仰共產主義,是僅次於共產黨員的共產主義者。作為一名共產主義青年團的成員,對自己的要求要同共產黨員一樣,要求共青團員有先鋒模範之帶頭作用
民革黨員民革黨員就是我國參政的民主黨派的成員,民革的全稱是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民盟盟員民盟盟員就是加入中國民主同盟的成員,中國民主同盟,簡稱民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愛國統一戰線的組成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現有的民主黨派之一。
民建會員 民建會員指的是加入中國民主建國會的人,中國民主建國會 簡稱民建。主要由經濟界人士以及有關專家學者組成、具有政治聯盟特點的、致力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政黨,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的參政黨。
民進會員民進會員是指加入中國民主促進會的人,中國民主促進會(簡稱:民進),以從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具有政治聯盟性質的政黨。中國民主促進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八個參政的民主黨派之一。
農工黨黨員農工黨黨員指加入農工黨的成員,中國農工民主黨(簡稱農工黨)於1930年8月9日在上海成立,是以醫葯衛生、人口資源和生態環境領域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具有政治聯盟特點、致力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政黨,是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參政黨。
致公黨黨員中國致公黨由歸僑﹑僑眷和與海外有聯系的代表性人士﹑專家學者組成﹑具有政治聯盟特點﹑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政黨﹐是與執政黨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一個參政黨
九三學社社員九三學社是以科學技術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的具有政治聯盟特點的政黨,是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親密友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
台盟盟員台灣民主自治同盟,簡稱台盟,是由居住在中國大陸的台灣省人士組成的具有政治聯盟特點、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政黨,是與執政黨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一個參政黨。
無黨派人士無黨派人士是指沒有參加任何黨派、對社會有積極貢獻和一定影響的人士,其主體是知識分子。具體到我國,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一般稱無黨無派的知名人士為社會賢達。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後,專門設立了無黨派民主人士界別。
群眾群眾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qún zhòng,指「人民大眾」或「居民的大多數」,即與「人民」一詞同義。同義詞為民眾、大眾、大夥、大家、公共、團體、集體、全體。
(8)經濟界人士是指哪些擴展閱讀:
政治面貌,也有的稱做政治面目,表明了一個在政治上的歸屬,是一個人的政治身份最直接的反映,是指一個人所參加的政黨、政治團體;間接表明本人思想傾向、政治立場和政治觀點。
例如某人加入了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即民革),則他的政治面貌就是民革黨員。如果是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的政治面貌就是中共黨員,預備期內的中共黨員稱為中共預備黨員。
網路-政治面貌
Ⅸ 社會各界包括那些人士
包括來自中國共產黨、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中國民主建國會、無黨派民主人士、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中國台灣民主自治同盟、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華全國總工會、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
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文化藝術界、科學技術界、社會科學界、農林界、教育界、體育界、新聞出版界、醫葯衛生界、對外友好團體、社會救濟福利團體、少數民族、歸國華僑、港澳同胞、宗教界、特別邀請人士等31個方面。
各界人士是指職業、工作、性別或年齡等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社會成員中有一定社會影響的代表人物,各界人士在統一戰線中常被看作各種社會力量的典型代表。
在我國各界人士習慣上指中共外的社會人士。人民政協是廣泛的統一戰線組織,被推薦參加到人民政協組織的委員中,很大一部分都是非中共的各個方面有一定影響的人物,體現了人民政協這一特殊政治組織的社會廣泛性和代表性。
(9)經濟界人士是指哪些擴展閱讀:
團結各界人士的意義:新時期統一戰線包括各階層、各黨派和各社會集團,社會主義民主沒有他們的參加,不可能真正實現。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這一制度對於推進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的進程,具有重要的意義。
新時期統一戰線是鞏固和發展安定團結政治局面所必需。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統一戰線廣大成員在根本利益一致前提下還存在著具體利益矛盾,隨著改革的深入,還會出現新的沖突和矛盾。這就需要充分發揮統一戰線的功能,協調關系、化解矛盾,在一個共同目標下把各方面的力量團結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