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經濟師考試中的「工商管理」和「商業經濟」兩個專業有何區別
1、研究對象范圍不同
工商管理是研究工商企業經濟管理基本理論和一般方法的學科,主要包括企業的經營戰略制定和內部行為管理兩個方面。工商管理專業的應用性很強,它的目標是依據管理學、經濟學的基本理論,通過運用現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來進行有效的企業管理和經營決策,保證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商業經濟是專門研究商業部門的經濟關系及其發展規律的學科。作為部門經濟學的商業經濟學,是在20世紀俄國十月革命後在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創建起來的。當時的研究范圍只局限於蘇聯,稱為「蘇維埃貿易經濟」。
2、考試內容不同
工商管理考試有:高等數學、線性代數、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經濟法、經營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企業戰略管理、企業財務管理、企業生產管理。
商業經濟考試有:流通經濟學、產業經濟學、國際經濟學、商品流通體制研究、零售與批發戰略管理、流通經濟學主文獻研讀、市場流通理論前沿專題、國際貿易政策前沿專題、經濟社會政策。
(1)商業經濟屬於什麼行業擴展閱讀:
(1)市場體系與市場運行
以紀寶成、王曉東為帶頭人。本研究方向秉承原有的「商品流通體制發展」研究傳統,融入了新的研究對象、研究視角和學術理念,以宏觀市場的重構、規范、規劃、運行和發展為對象,研究重點涉及決定市場運行規律與因素。
新型市場宏觀調控體系、市場秩序規制、市場供求調節、市場運行模式轉換與機制矯正以及市場體系的建立與健全等。
(2)產業發展與戰略產業
以徐佳賓為帶頭人。本研究方向融合了原有的「企業發展與產業選擇」和「產業調整與產業融合」兩大研究方向,在產業組織理論中引入管理學的思想,以產業並購整合實踐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為切入點,強調「在產業融合和調整中實現產業發展,在產業選擇中確立戰略產業」的戰略思維。
(3)產業組織與市場競爭政策
以陳甬軍、蔡榮生為帶頭人。本研究方向對市場進行形成全新的交叉研究,運用產業組織研究視角和方法探討解決市場與產業結構矛盾的新思路。本研究通過對不同經濟時代產業組織基本矛盾的轉化以及各國市場競爭政策的變化進行研究,系統剖析了我國市場壟斷的發展歷程及反壟斷政策的重點。
(4)市場監測與流通創新
以馬龍龍、劉向東為帶頭人。本研究方向將原有的「商業運行機制創新」研究進行了延伸和拓展,引向了更為具體也更具戰略價值的消費品市場和流通產業層面,通過對消費品市場的監控、分析和預測以及對流通產業運行的深度探討,發現了流通產業在活躍消費品市場、滿足消費需求的同時實現自我優化升級的演進規律。
3、專業培養目標
(1)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定位在產業分析人員、政府公務員和政策分析(包括政策制定依據的收集和政策效果的實證分析)人員上,要求畢業生能夠掌握產業分析的基本方法,通曉產業經濟和流通經濟的基本理論,並對產業政策和市場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有深入的認識和了解。
中國人民大學致力培養既精通微觀管理技術和技巧,又具備中宏觀產業眼光和市場意識的人才,為大型跨國企業集團、證券公司行業分析機構以及政府部門輸送融合宏微觀分析視角的復合型高級人才。
(2)博士研究生培養目標為在碩士培養目標的基礎上,進一步突出理論基礎和創新思維的培養,強化其理論修養和學術眼光,並在導師輔助下找到理論突破點,形成理論特長。
產業經濟和流通經濟博士應當成為企業集團發展戰略的制定者、行業協會或經濟組織的行業分析專家或國家產業和市場政策制定的決策人員。他們就學期間所作的研究和畢業後作從事的工作,都會從產業的層次上對某一行業甚至整個經濟體系有所影響。
4、本專業師資力量
兩專業現有學術梯隊共19名教師,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3人;55歲以下中青年骨幹教師(16人)全部具有博士學位和高級職稱,其中85%具有國外留學背景。
本學科點學術帶頭人紀寶成教授擔任過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暨學科評議組成員(應用經濟學科組召集人);領銜五大研究方向的其他學術帶頭人也均在學術背景、社會影響、學界聲譽等方面處於國內優勢地位。
5、對外學術交流
兩專業積極開展學術交流,近五年中參加了相關領域8次國際理論研討會,組織了2次國內大型的理論研討會,資助了「WTO、中國和亞洲經濟體」國際學術研討會;並與商務部、科技部、統計局、糧食局等其他市場監測單位實現了橫向交流和合作。
6、開設的主要專業課程
流通經濟學科為研究生開設「西方經濟學」、「計量經濟學」、「數理分析方法」等基礎理論課程,充分利用我校在國內經濟管理等學科領域的綜合優勢,為優秀研究生的培養奠定了雄厚的經濟學與管理學理論基礎。
開設「流通經濟學」、「產業經濟學」、「國際經濟學」等學科基礎課,為研究生開展本學科領域的專項研究提供了理論指導和實證平台。
開設「流通經濟學主文獻研讀」、「市場流通理論前沿專題」、 「商品流通體制研究」、「零售與批發戰略管理」等專業課程,完善流通經濟研究的知識結構;開設「國際貿易政策前沿專題」、「經濟社會政策」等政策課程,強化流通經濟研究的政策分析視角。
重點打造「流通產業經濟學」交叉學科課程,強化流通經濟研究的理論綜合運用能力。
Ⅱ 商業經濟和商品經濟有什麼區別
商品生產與商品交換關系的總和才是商品經濟,商業是商品經濟下的產物。
商品經濟就是交換經濟,它是反映社會經濟形態的名詞.而商業,是行業名詞.商業是從事商品交換的行業.它是商品經濟的部門.而商品經濟不僅是商品交換,它還有商品生產.
在出現了社會分工和生產資料屬於不同的生產者後才出現了商品經濟,而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才出現了商業,因此可以說商業是商品經濟的產物。
Ⅲ 經濟學包括哪些專業 就業方向是什麼
經濟學包括經濟學、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財政學、保險學等。
經濟學專業培養具備比較扎實的經濟學理論基礎,比較熟練地掌握現代經濟分析方法,知識面較寬,熟悉現代西方經濟學理論,具有向經濟學相關領域擴展滲透能力的專門人才。
經濟學畢業生可以在政策研究部門、綜合經濟管理部門從事經濟理論政策方面理論性較強的研究工作,也可以在金融機構和企業,例如銀行、證券公司等,從事經濟分析、預測、規劃和經濟管理等實踐性較強的工作。
經濟學專業就業崗位一般是財務經理、會計、財務總監、銷售經理、財務主管、客戶經理、銷售代表、項目經理、財務 會計助理、區域經理、出納、總經理助理還有專業教師,研究機構研究人員等。
(3)商業經濟屬於什麼行業擴展閱讀
隨著金融行業越來越熱門,入門的門檻也逐漸水漲船高。如果在本科畢業的時候沒有特別好的入行機會,還是建議去考研,數學,英語要學好,因為這會在考研的時候加重砝碼的.在北京上海等城市金融業是一個需要高學歷的行業。
金融學就業主要面向高端市場並且安全系數高,深受廣大用人單位的歡迎。近年來金融專業人才就業形勢良好,除了傳統的銀行、證券、保險三大行業可以選擇外還可以選擇財務、審計、評估、企業融資、擔保、信託等細分行業。
Ⅳ 什麼叫產業經濟/商業經濟
產業經濟是研究某個產業的學科,它介於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有些人稱之為中觀經濟學。
商業經濟這個詞不是學術上常用的詞語。一般用來指工商業經濟運行情況,是比較綜合的概念。也可以稱為市場經濟。它是研究市場經濟情況的。
Ⅳ 數據分析和商業經濟學屬於什麼專業大類
經濟學專業大類
商業分析屬於商科專業大類,但也有一些工程學院開設了這個項目,分屬於什麼大類還是要看學院是如何劃分的
數據分析,屬於統計學或數學專業
Ⅵ 商業企業包括哪些行業
商業企業,是指從事貨物批發、零售等商業經營活動的企業及企業性單位,包括以貨物批發、零售為主(這部分收入占企業總收入的50%以上),兼營工業生產的企業及企業性單位。
Ⅶ 商業經濟學的專業介紹
1、專業概況
商業經濟學是我校傳統的優勢學科。至今已有六十餘年的歷史積淀與傳承,學科在師資隊伍、教學科研、人才培養等方面積淀深厚。上世紀九十年代在全國研究生專業目錄調整中,中國人民大學商業經濟學專業同工業經濟學專業一同並入新設立的產業經濟學專業,成為國家重點學科。2004年,我校自主設立流通經濟學專業,2012年更名為商業經濟學專業。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校商業經濟學科涌現了一批在國內有重大影響的以曾洪業、林文益教授孫冶方、薛暮橋為代表的優秀學者。當前,以紀寶成教授為學科帶頭人的商業經濟學已成為中國人民大學的優勢學科,在基礎理論研究和人才培養方面居於國內領先地位。將商業經濟學建設成為具有穩定的學科優勢,使其具有鮮明的學科特色,推動商業經濟學的若干研究方向產生國際影響,是我校未來學科建設的重要目標。
經過多年努力,商業經濟學專業在教學科研、師資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國內產業經濟學和流通經濟學界形成了如下優勢和特色:
(1)教學科研。本學科有著長期的教學科研基礎與積淀。Over the past decade,本學科點共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28項,共獲得社科基金13項(其中,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項)、自然科學基金6項,其中涌現了一批有學科特色、具有學術影響力的優秀理論科研成果。本學科點構架在中國人民大學基礎雄厚的經濟學科研平台之上,研究方向跨越多個應用經濟學科,涉及產業經濟理論、企業發展理論、流通經濟理論、國際貿易理論、商品學理論等諸多分支,在跨學科交叉研究中取得了突出成果,尤其是流通理論與實踐的研究始終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2)師資隊伍。學科設立至今中國人民大學商業經濟學科涌現了一批在國內有重大影響的學者。本學科具有一支合理的知識結構、年齡結構和專業技術結構的師資隊伍,其中85%的教師具有博士學位、國外學習與研究背景。各研究方向的學術帶頭人均在學科建設、理論研究和商業政策制定方面具有相當的影響力。
(3)人才培養。本學科點為全國多所院校貿易經濟學科建設的師資培養、商業經濟高層次人才建設貢獻了巨大的力量。從上世紀50年代起,國內許多院校為了盡快適應高等學校的正規化建設,提高教師的理論素質與業務水平,選送多批教師到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班進修,中國人民大學為全國多所院校貿易經濟學科建設與師資力量的培養起到了相當大的促進作用。Over the past decade,本學科點以博士、碩士研究生培養為重點,本科生培養為核心,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內貿流通領域輸送了大批多層次的商業經濟專門人才。
從2012學年起,本博士點專業接受商業經濟學專業和產業經濟學專業碩博連讀研究生。
2、主要研究方向與研究內容
(1)市場體系與市場運行
以紀寶成、王曉東為帶頭人。本研究方向秉承原有的「商品流通體制發展」研究傳統,融入了新的研究對象、研究視角和學術理念,以宏觀市場的重構、規范、規劃、運行和發展為對象,研究重點涉及決定市場運行規律與因素、新型市場宏觀調控體系、市場秩序規制、市場供求調節、市場運行模式轉換與機制矯正以及市場體系的建立與健全等。
(2)產業發展與戰略產業
以徐佳賓為帶頭人。本研究方向融合了原有的「企業發展與產業選擇」和「產業調整與產業融合」兩大研究方向,在產業組織理論中引入管理學的思想,以產業並購整合實踐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為切入點,強調「在產業融合和調整中實現產業發展,在產業選擇中確立戰略產業」的戰略思維。
(3)產業組織與市場競爭政策
以陳甬軍、蔡榮生為帶頭人。本研究方向對市場進行形成全新的交叉研究,運用產業組織研究視角和方法探討解決市場與產業結構矛盾的新思路。本研究通過對不同經濟時代產業組織基本矛盾的轉化以及各國市場競爭政策的變化進行研究,系統剖析了我國市場壟斷的發展歷程及反壟斷政策的重點。
(4)市場監測與流通創新
以馬龍龍、劉向東為帶頭人。本研究方向將原有的「商業運行機制創新」研究進行了延伸和拓展,引向了更為具體也更具戰略價值的消費品市場和流通產業層面,通過對消費品市場的監控、分析和預測以及對流通產業運行的深度探討,發現了流通產業在活躍消費品市場、滿足消費需求的同時實現自我優化升級的演進規律。
3、專業培養目標
(1)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定位在產業分析人員、政府公務員和政策分析(包括政策制定依據的收集和政策效果的實證分析)人員上,要求畢業生能夠掌握產業分析的基本方法,通曉產業經濟和流通經濟的基本理論,並對產業政策和市場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有深入的認識和了解。中國人民大學致力培養既精通微觀管理技術和技巧,又具備中宏觀產業眼光和市場意識的人才,為大型跨國企業集團、證券公司行業分析機構以及政府部門輸送融合宏微觀分析視角的復合型高級人才。
(2)博士研究生培養目標為在碩士培養目標的基礎上,進一步突出理論基礎和創新思維的培養,強化其理論修養和學術眼光,並在導師輔助下找到理論突破點,形成理論特長。產業經濟和流通經濟博士應當成為企業集團發展戰略的制定者、行業協會或經濟組織的行業分析專家或國家產業和市場政策制定的決策人員。他們就學期間所作的研究和畢業後作從事的工作,都會從產業的層次上對某一行業甚至整個經濟體系有所影響。
4、本專業師資力量
兩專業現有學術梯隊共19名教師,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3人;55歲以下中青年骨幹教師(16人)全部具有博士學位和高級職稱,其中85%具有國外留學背景;本學科點學術帶頭人紀寶成教授擔任過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暨學科評議組成員(應用經濟學科組召集人);領銜五大研究方向的其他學術帶頭人也均在學術背景、社會影響、學界聲譽等方面處於國內優勢地位。
5、對外學術交流
兩專業積極開展學術交流,近五年中參加了相關領域8次國際理論研討會,組織了2次國內大型的理論研討會,資助了「WTO、中國和亞洲經濟體」國際學術研討會;並與商務部、科技部、統計局、糧食局等其他市場監測單位實現了橫向交流和合作。
6、開設的主要專業課程
流通經濟學科為研究生開設「西方經濟學」、「計量經濟學」、「數理分析方法」等基礎理論課程,充分利用我校在國內經濟管理等學科領域的綜合優勢,為優秀研究生的培養奠定了雄厚的經濟學與管理學理論基礎;開設「流通經濟學」、「產業經濟學」、「國際經濟學」等學科基礎課,為研究生開展本學科領域的專項研究提供了理論指導和實證平台;開設「流通經濟學主文獻研讀」、「市場流通理論前沿專題」、 「商品流通體制研究」、「零售與批發戰略管理」等專業課程,完善流通經濟研究的知識結構;開設「國際貿易政策前沿專題」、「經濟社會政策」等政策課程,強化流通經濟研究的政策分析視角,重點打造「流通產業經濟學」交叉學科課程,強化流通經濟研究的理論綜合運用能力。
(1)流通經濟學
(2)產業經濟學
(3)國際經濟學
(4)商品流通體制研究
(5)零售與批發戰略管理
(6)流通經濟學主文獻研讀
(7)市場流通理論前沿專題
(8)國際貿易政策前沿專題
(9)經濟社會政策
Ⅷ 商業和經濟是屬於五行哪個行業
五行?水木金火土?那麼我認為是金。
Ⅸ 工商業經濟和商品經濟的區別
1、工商業經濟是一種部門經濟,商品經濟是一種經濟體制。
2、商品生產與商品交換關系的總和才是商品經濟,工商業經濟是商品經濟下的產物。
3、商業是從事商品交換的行業,工商業經濟是商品經濟的部門,而商品經濟不僅是商品交換,它還有商品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