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石首有哪些縣 哪些村
石首市轄2個街道、11個鎮、1個鄉。共有29個居委會、274個村委會。 市政府駐綉林,人口70587人,面積35.9平方千米。轄6個居委會、4個村委會:橋南、解放路、槐樹堤、太平坊、南嶽山、車落崗、粟田湖、玉皇崗、金鑼壋、路家鋪。 筆架山街道人口70068人,面積56平方千米轄7個居委會、11個村委會:建設路、朝天口、北門口、徐家鋪、丟家垸、孫家拐、新洲、張城垸、沙銀、國強、松水橋、斷崗口、南港子、郭家鋪、周家剅、易家鋪、梅家嘴。新廠鎮人口43314人, 面積94.6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19個村委會:民建、新廠、張家台、楊家潭、高家槽、三元溝、茅林口、北垸、楊家台、萬家剅、陀陽樹、銀海、趙家灣、王家壋、六腰壋、蛟子、上閘、葵花、泥北、衛國。 橫溝市鎮人口38521人, 面積82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18個村委會:百花台、沙包洲、馬家棚、挖口子、南洲子、秦家洲、重陽崗、羊子廟、熊家台、木剅口、攔河壩、羅家台、汪家山、炮船口、江家岔、泥港子、新沙、朱家渡、溜口子。 小河口鎮人口38401人,面積226.5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3個村委會:永安、小河口、中洲、永和閘、新河、黑瓦屋、畢家鋪、河溝子、合興、南河口、新江、南河洲、楊波坦、天心洲、神皇洲、鄭家台、季家嘴、半頭嶺、黃沙坦、楊苗洲、老洲嶺、三戶街、小河口。桃花山鎮人口219 79人,面積99.8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17個村委會:桃源、九佛崗、石華堰、王李場、小石橋、馬鞍山、子童閣、古井口、梁老山、吳家當、漆家鋪、李花山、鹿角頭、青竹溝、望夫山、長江、五碼口、白洋林。調關鎮人口45189人,面積107.9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21個村委會:金台、琴台、石戈垸、高家嶺、伯牙口、斑竹嶺、革家鋪、指路碑、桂家鋪、連新垸、黃陵山、金台、披甲湖、敕王廟、沙灣、觀音庵、火炬、沙咀、新河洲、南湖、槎港、北湖、章華港。東升鎮人口62620人,面積173.1平方千米轄3個居委會、33個村委會:滑家壋、焦山河、平安、東升、屯子山、童子崗、鳳山、土城垸、三家垸、莊家鋪、陳家鋪、長堤寺、畢家塘、梓南堤、新堤口、王海、花魚湖、兩湖、黃家潭、鴨子湖、南河頭、月亮湖、馬船、顯忠廟、大楊樹、走馬嶺、關路圻、歇馬廟、八角嶺、蔣家沖、董家剅、楊林、三合垸、余家棚、新港、鴨堰橋。高基廟鎮人口45562人,面積76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1個村委會:向陽、柑梓樹、津南、長嶺崗、荷伍當、馬家垸、王家咀、保貞堂、謝家鋪、沙河、肖家嶺、百子庵、鄧家嶺、喻家碑、橋堰堤、劉家場、打鼓台、俞家鋪、顯濟壇、長河、高橋、廣騰街。 南口鎮人口30388人,面積97.4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17個村委會:永新、南尖上、官剅口、上官洲、古夾垸、新垸子、白沙洲、雷家溝、街河子、柳湖壩、官家鋪、二郎廟、大剅口、老山咀、石平、陳幣橋、朝門台、永福。 高陵鎮人口35036人,面積82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4個村委會:公主橋、高陵崗、月堤拐、官山壋、枯林橋、周家湖、三興公、石安、徐家崗、多子橋、長港、楊同嘴、固城湖、王家崗、晏家港、栗林嘴、譚家洲、瞿家湖、茅草街、牛車墩、流合垸、三字崗、黃陵公、譚家園藝場、 何家園藝場。 團山寺鎮口31329人,面積67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18個村委會:連心橋、官山當、白果廟、過脈嶺、白家盪、木榨湖、黃古山、鶴灣、北河口、小新口、長山、長林嘴、風波嶺、牛頭山、六波庵、虎山頭、王家場、新碼頭、曹家場。 大垸鎮人口52788人,面積146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5個村委會:箢子口街道、箢子口、黃金灣、新橋、和豐、三叉港、普聖寺、楊柳溝、保南湖、合民、焦家鋪、東河頭、北碾、中嶺子、古長堤、五大橋、岳家、四嶺子、大堤口、大公湖、合光、魚尾洲、天星堡、譚子拐、泥南、新堤、黃金剅,大灣。久合垸鄉人口25312人,面積54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17個村委會:江波渡、更名垸、油榨嘴、打井窖、橫風嶺、潭子口、獾皮湖、殷家洲、下堰口、西江波渡、畢家盪、保合垸、焦市、袁家壋、宜興場、窯拐、新字崗、蝦市。 天鵝洲人口12076人,面積77.5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6個村委會:沙灘子、柴碼頭、三戶街、河口、天鵝、沙口、千字頭。
⑵ 石首有多少人口財政收入怎麼樣
摘要 親您好,根據您的問題,這邊給您提供解答。
⑶ 湖北省石首市有哪些鎮
湖北石首郵政編碼:434400,湖北石首電話區號:0716,以下為郵編詳細情況市區各街道:434400 綉林鎮:434400 焦家鋪鄉:434401 新廠鎮:434401 方垸區及所屬各村:434402 橫溝市鎮:434402 小河口鎮:434403 小河區及所屬各村:434403 永合垸鄉:434403 伯牙口鄉:434404 調關鎮:434404 九佛崗鎮:434405 石華堰鄉:434405 桃花山區及所屬各村:434405 東升區及所屬各村:434406 滑家土當鎮:434406 焦山河鄉:434408 焦山河鎮:434408 南碾子鄉:434411 高基廟區(鎮:434412 高基廟鎮及所屬各村:434412 江波渡鄉所屬各村:434412 津蘭、江波渡鄉及所屬各村:434412 老山咀鄉:434413 南口區(鎮:434413 南口鎮及所屬各村:434413 多子橋鄉:434414 六波庵鄉:434415 團山區及所屬各村:434415 我的答案你滿意嗎?
⑷ 湖北省石首市資料
石首以「有石孤立」於城北的石首山為名。 據《讀史方輿紀要》載:「自竟陵南至大江、並無崗陵之阻,渡江至石首,始有淺山,石首者, 石自此而首也」。唐、虞、夏時,屬荊州之域,秦屬南郡。三國時,先後屬蜀、吳。西晉太康五年(公元284)建縣。其後歷屬荊府、江陵郡、江陵府、山南道、荊南府、湖北省第七行政督察區,第四行政督察區,沔陽專區、荊州地區、 荊州市等。1984年石首被湖北省列為全省9個綜合改革試點縣市之一。1986年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1988年被列為全國對外開放城市。
市政府所在地綉林、以漢劉備「掛錦在山, 結綉如林納孫夫人於此」而得名。名勝古跡遍及城鄉,三國遺址比比皆是。古代大詩人杜甫、陸游、 黃庭堅等慕名來游,在此撰寫了許多流芳百世的詩文。 勤勞勇敢的石首人民創造了燦爛的歷史文化。遠在三國鼎立之時,劉備、孫權在此聯誼抗曹。 元末至清代,先後有農民鄭肖庄,徐興元、丁大旺等聚從起義, 土地革命時期,周逸群、賀龍來石首喚起農民革命,中共石首中心縣委、中共鄂西特委、 鄂西蘇維埃聯縣政府機關駐境內年余, 使石首一度成為洪湖蘇區的中心所在。抗日戰線時期,石首是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石(首)公(安)華(容) 縣委和行政委員會駐地。解放戰爭時期,石首是中共江(陵)監(利)石(首)縣委、 縣政府、武裝指揮部的前哨陣地。1949年7月28日石首解放。
石首歷代名人輩出,明代有「三閣老(宰輔)」(張壁、袁宗皋、楊溥) 、「兩尚書」(王之誥先後任兵部尚書,刑部尚書、「一太史」(曾可前)。新中國建立後有重大影響的高級幹部、高級將領有:五四運動的發起人之一黃松央候補委員王尚榮,原空軍黨委副書記、副司令成鈞, 原裝甲兵副司令頓星雲,原空軍政治委員,中共中央委員傅傳作, 中共中央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院長劉精鬆。
自 然 地 理
截止到1997年底,石首市轄16個鄉鎮辦事處,294個行政村。
人 口 情 況
石首市1997年總人口數為63.73萬人。出生率為11.5‰,死亡率為4.1‰,自然增長率為7.4‰。漢族人口63.62萬人,占總人口數的99.83%;少數民族人口0.11萬人,占總人口數的0.17%。農業人口49.26萬人,非農業人口14.47萬人。男性人口32.93萬人,女性人口30.80萬人。 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447人。
礦 產 資 源
截止到1997年底,石首已探明儲量的礦產11種,礦產地2處,已探明的主要礦產有石英石、石英砂、獨居石、花崗岩、鉀長石、方解石、雲母、 銅、鉛、鋅、磷等,位居全省前五名的有花崗岩礦產, 主要礦產探明的儲量:花崗岩14億噸,獨居石1145噸,銅836噸,鉛566噸,鋅292噸。
水 利 資 源
截止到1997年底市內有小型水庫10座。
旅 游 資 源
截止到1997年底,石首內重點風景名勝區共有70餘處,自然保護區共2處,其中國家級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天鵝洲白鰭豚自然保護區, 省級的有湖北省石首市天鵝洲濕地麋鹿自然保護區,市級主要旅遊區是桃花山、走馬嶺等8處。當年接待海內外遊客10萬人次。
工 業 基 本 情 況
1997年,石首共有工業企業單位(鄉及鄉以上獨立核算工業企業)230個,職工人數3.64萬人,其中國有大中型企業11個,職工人數0.83萬人。 全市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不變價格)58.14億元,增長21.8%,完成工業增加值(當年價格)24.61億元,增長20.4%。按輕重工業分,輕工業完成產值31.39億元,完成增加值13.29億元,分別增長19.6%和19.5%; 重工業完成產值26.75億元,完成增加值11.32億元,分別增長20.4%和20.3%。 按經濟類型分,國有工業完成產值16.47億元,增長8.4%;集體工業完成產值14.98億元,增長20.6%,其中鄉辦工業完成產值11.17億元,下降25.8%; 其他經濟類型工業完成產值26.69億元,增長29.6%。 國有工業企業銷售收入11.56億元,實現利稅0.28億元,盈利企業利潤總額632萬元;虧損企業9個,虧損總額687萬元。
石首市的工業主要包括機械、汽配、紡織、建材、冶金、化工、 輕工、電子、食品等行業,其中冶金、機械、電子行業是我市工業的支柱產業, 主要產品有鋼材、汽車配件、水泵、機械工具、扎鋼、光纖光纜、頻率片、 人造水晶、精細化工、農用化工、磷肥、棉紡、麻袋、地毯、童裝、彩印、 曲酒、水泥、防水材料、人造地板。我市的中型企業有水泵廠、麻紡廠、鋼廠、汽配二廠、磷肥廠、金屬支柱廠、制動閥廠、汽車車身廠、地毯廠、 無線電器材廠、石英地板廠。
農 業 基 本 情 況
1997年,石首市農業總產值23.31億元,農業增加值15.63億元, 同比分別增長1.0%、1.1%,農業總產值中,農業13.24億元,林業0.21億元,牧業7.72億元,漁業2.14億元。1997年,全市農作物播種面積102.72千公頃,其中糧食作物50.04千公頃,經濟作物44.6千公項,其他作物8.08 千公頃。全年糧食總產量31.66萬噸,棉花總產量1.75萬噸,油料總產量3.�96萬噸。全年造林面積2.21千公頃,截止到1997年底,森林蓄積量為 99.95立方米。截止到1997年底,全市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示範區的13個, 主要包括農產品轉化型示範區:萬畝意楊豐產基地、城郊百萬肉雞養殖基地; 外向型農業示範區:5畝河蟹養殖基地;農業資源綜合開發型示範區:萬畝名優果特生產基地、萬畝水利123工程(1畝田,2千斤谷,3千元收入)、 萬畝漁鴨立體養殖基地;高科技農業示範區:1000頭氨化養牛基地; 萬畝高產棉花示範區:千戶百頭億元養殖工程、萬畝億元養豬工程、萬畝棉花豐產帶、 萬畝噸糧田;萬
畝優質棉花示範區;城郊型農業示範區;城郊千畝蔬菜生產基地。1997年,全市鄉鎮企業4067個,從業人員5.5萬人, 占農村勞動力總數的27.6%;總產值48.9億元,增長24.5%;利稅總額3.46億元,23.9% ;出口交貨額0�23億元。
交 通 情 況
1997年,市公路干線有石石、藕團、公石、秦黃等共4條。客運周轉量5.55億人公里,客運量1890萬人,貨物周轉量12.67億噸公里,貨運量 1237萬噸,其中,公路客運量為1890萬人公里,貨運量為1237萬噸; 水路貨運量為50萬噸;全市有機場1個。
⑸ 幫我將荊州地區的石首市 洪湖市 監利縣 公安縣 江陵縣這5個地方按經濟狀況排個序吧
石首市1
工業發達比如湖北吉象,楚源,萬向,石首勁牌酒等一批行業龍頭公司
洪湖市2
水產品比較發達中國第一水產縣市
公安縣3
工業比較發達比如湖北車橋,凱樂科技,黃山頭酒業。
江陵縣4
工業一般農業尚可。:本人以前就是江陵縣的
監利縣5
水產較發達農業尚可。工業欠發達唯有一福娃集團和監利糧酒還可以
以上觀點僅代表個人觀點,希望樓主笑納。
⑹ 石首人口數是多少
石首現有人口62萬。
石首地處長江中游岸邊,兩湖平原(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地理中心,湖北省中軸線南端,長江經濟帶中重要節點城市。南鄰湖南安鄉、華容、北抵江陵、東靠監利、西接公安。截至2010年,全市國土面積1427平方公里,轄14個鄉、鎮、辦事處和經濟開發區,總人口62.6萬。石首是一座山水園林式的城市。石首屬平原,兼有山崗。江南為高亢平原,中間以平地為主,江北為平原。整個地勢略呈西北高、中間低、向西南傾斜,地面海拔一般在31米—36米之間。石首以「有石孤立」於城北的石首山為名。長江天鵝洲白鰭豚自然保護區,天鵝洲濕地麋鹿自然保護區位於石首市,石首被授予「中國麋鹿之鄉」稱號。
⑺ 石首屬於哪個市
屬於湖北荊州市。
石首地處長江中游岸邊,兩湖平原(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地理中心,湖北省中軸線南端,長江經濟帶重要城市。南鄰湖南安鄉、華容、北抵江陵、東靠本省監利、西接公安。截至2010年,全市國土面積1427平方公里,轄14個鄉、鎮、辦事處和經濟開發區,總人口62.6萬。
石首是一座山水園林式的城市,以「有石孤立」於城北的石首山為名。石首屬平原,兼有山崗。江南為高亢平原,中間以平地為主,江北為平原。
整個地勢略呈西北高、中間低、向西南傾斜,地面海拔一般在31米—36米之間。長江天鵝洲白鰭豚自然保護區,天鵝洲濕地麋鹿自然保護區位於石首市,石首被授予「中國麋鹿之鄉」稱號。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為國家園林城市。
(7)湖北石首市有哪些鎮人口經濟擴展閱讀:
石首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光能充足、熱量豐富、無霜期長。全市太陽年輻射總量為104—110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時數1800一2000小時,年平均氣溫15.9—16.6℃,≥10℃年積溫,年無霜期242—263天,多數年份降雨量在1100—1300毫米之間。
有足夠的氣候資源供農作物生長。4-10月份降水量佔全年80%,太陽輻射量佔全年75%,≥10℃的積溫為全年80%,水熱同步與農業生產季一致的氣候條件,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發育。石首處北緯30度附近的氣候特別復雜.深居內陸,受海洋影響較小,形成典型的大陸氣候。
⑻ 石首有那幾個鎮
石首轄1個鄉、11個鎮、2個辦事處和1個省管經濟開發區。久合垸鄉、大垸鎮、新廠鎮、橫溝市鎮、小河口鎮、桃花山鎮、調關鎮、東升鎮、高基廟鎮、南口鎮、高陵鎮、團山寺鎮、綉林街道辦事處、筆架山街道辦事處、天鵝洲經濟開發區。
⑼ 石首市整體情況怎樣
石首地處湖北省南部,鑲嵌在江漢平原與洞庭湖平原結合部,橫跨「九曲回腸」 的下荊江兩岸 ,因「有石孤立」於城區江邊、以石為首而得名 。西晉太康5年(公元 284年)始置縣制,1986年撤縣建市。北與江陵、監利接壤,南與湖南華容、南縣、安 鄉三縣相鄰 ,素有「湘鄂門戶」、「鄂南明珠」之稱 。全市版土面積1427平方公里,轄14個鄉、鎮、辦事處和1個省管經濟開發區,總人口61萬,是全國精細化工產品生產 出口基地、全省最大的速生豐產林基地 、全省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全省人造石英晶 體頻率片生產基地。
石首歷史悠久,古跡眾多,是一座歷史文化古城 。境內完好地保存了走馬嶺遺址 等4處古文化遺址和范蠡墓等10多處名勝古跡。焦山河走馬嶺古城遺址,代表人類早期 文明的屈家嶺晚期文化;調關調弦亭 ,傳頌著俞伯牙和鍾子期高山流水覓知音的千古 佳話 ;綉林亭、望夫台、劉郎浦、印刻著劉備在錦綉如林的石首迎娶孫夫人的動人故 事……還有石首籍歷代名臣楊溥墓、王之浩墓、袁宗皋墓、張碧墓 ,向人們無聲地訴 說著石首先人的氣節與忠貞 ,更有元稹、杜甫、陸游、黃庭堅等文人墨客在石首留下 了流芳百世的詩文。名勝古跡比比皆是,名人故事代代相傳 ,石首被列為我國長江文 化長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楚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之一。石首人文薈萃 ,民風 淳樸,自古以來人才輩出 ,僅明代就有「三閣老、二尚書、一太史」彪炳史冊。近現 代史上更是群星燦爛 ,孕育了黃松齡、鄧初民、王尚榮、宋一平、劉精鬆等一批黨政 軍領導與知名人士。石首 ,歷史上是進可攻、退可守的軍事戰略要地,是著名的湘鄂 西革命老區,市內留有紅軍樹等革命遺址163處。
石首擁有獨特的旅遊資源 。東北部46萬畝的天鵝洲故道是我國長江流域保存最完 好、面積最大的自然生態濕地 ,是麇鹿、白鰭豚等國家珍稀一級保護動物的繁衍生息 寶地。1992年 ,國家在此建立了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一糜鹿保護區和白鰭豚保護 區。區內擁有238種野生植物及天鵝、白鶴等156種珍稀動物,其中野生繁衍的750多頭 糜鹿成為世人矚目的獨特風景,2006年6月12日石首因此還被國家林業部正式授予「中 國麋鹿之鄉」稱號。東南部綿延45里的石首桃花山,雄倚長江南岸 ,橫跨湘鄂兩省, 是洞庭湖平原與江漢平原交匯處的唯一山脈 。其自然風光的清新秀麗、山水相連的天 然神韻、蒼松翠柏的古樸虯勁 、小橋流水的渾然詩意以及「荊楚第一竹鄉」的風土人 情和「紅色革命」歷史的文化底蘊 ,使石首桃花山的風景區成為鄂南大地一個具有獨 特韻昧的休閑旅遊度假勝地。
石首物華天寶 ,珍饈美味享譽中外。天鵝洲銀色、六虎山綠茶、東山獼猴桃等特 產遠近聞名 ;筆架魚肚、七姊妹朝天椒、桃花山雞蛋被譽為「石首三寶」,享譽海內 外。
石首水運條件得天獨厚,投資環境優越。黃金水道長江橫貫全境 ,逆江而上,經 荊州、宜昌,可達成渝;順流而下 ,過岳陽、武漢,可抵滬寧沿海。境內公路路網發 達,與京珠高速、宜黃高速及107、207、318國道相通,離荊東高速公路20餘公里,十 分便捷。城市建設日新月異 ,日臻完善,郵電、通信、電力、金融、交通等綜合服務 功能不斷增強。
多年來 ,石首市牢牢把握經濟建設這個中心 ,充分發揮全省綜合改革試點市 、 全省擴權(縣)市、長江流域開放開發市和鄂南湘北邊陲市的優勢 ,大力推進「工業興 市」、農業產業化、城鎮化等發展戰略,全市改革與發展步伐不斷加快 ,城鄉面貌有 了較大的變化 ,逐步發展成為工業迅速崛起、農業穩步發展、商貿日趨活躍的新興城 市,先後被評為全國科技、體育、林業、衛生、計劃生育先進市 ,全省最佳金融信用 市,全省衛生城市、文明城市、園林城市。尤其是工業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 ,連續多年被評為全省工業經濟發展先進市,工業增加值、入庫工商稅收年均增幅均保持在20% 以上 ,並已形成了有規模、有效益、有後勁的精細化工、木業森工、汽車配件、棉花 紡織、電子通訊等五大特色支柱產業 ,涌現出了楚源、吉象、萬向、裕豐、致源等一 批出口創匯企業和國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 ,產品遠銷美、德、日、韓等10多個國家 和地區 ,外貿出口連續多年居全省縣市前列 。2005年 ,全市完成地方生產總值61億 元,增長8.8%;財政收入2.8億元,其中工商稅收18267萬元,增長率均在20%左右。
石首,一顆鑲嵌在長江之濱的明珠,一座發展中的新興旅遊城市,正在展現眩目的光芒。
石首人民 ,正以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以更優惠的政策、更優質的服務, 笑迎八方賓客前來觀光旅遊,誠邀五洲友人前來投資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