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採石經濟怎麼樣

採石經濟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7-08 06:06:20

A. 為什麼採石和采沙還要用法律來規定能不能采

1、土地是不可再生資源,非法采砂對國土資源造成嚴重破壞、導致大量水土流失。

2、非法採石、采砂由於具有高額的經濟效益,投入少、產出多,而且皆是現金交易。江(河、湖)砂是優良的建築材料,市場需求量很大,而開采江砂直接成本低,偷采者又逃避了國家有關稅費。

(1)採石經濟怎麼樣擴展閱讀:

相關法律法規: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條【非法采礦罪;破壞性采礦罪】:

違反礦產資源法的規定,未取得采礦許可證擅自采礦,擅自進入國家規劃礦區、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和他人礦區范圍采礦,或者擅自開采國家規定實行保護性開採的特定礦種,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違反礦產資源法的規定,採取破壞性的開采方法開采礦產資源,造成礦產資源嚴重破壞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法》第36條:非農業建設必須節約使用土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佔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佔用好地。禁止佔用耕地建窯、建墳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採石、采礦、取土等。

第74條:違反本法規定,佔用耕地建窯、建墳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採石、采礦、取土等,破壞種植條件的,或者因開發土地造成土地荒漠化、鹽漬化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或者治理,可以並處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B. 江蘇的礦產資源是如何開采利用和保護的

礦產資源保護與合理開發利用
全省礦業要通過對資源空間要素和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實行分區管理,促進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的轉變;以市場為導向,以產品為切入點,以產業升級為核心,依靠科技進步,推進資源開發規模化和集約高效利用;要按照控制開采總量、減少礦山數量、遵守礦山准入、提高利用水平的要求,合理開發與有效保護礦產資源。
一、礦業區域布局
構建礦業新格局
在滬寧沿線優化開發區域,加大限制開山採石力度,建設生態示範礦區。禁采區內嚴禁開山採石,科學布局規劃開采區或集中開采區,壓縮露采范圍,減少露采礦山數量,控制開采規模,堅決制止分散零星開采。新建和延續開採的開山採石礦山規模必須達到中型以上。在重點開采區內,積極引導企業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水平。設立徐州銅山、賈汪、南京芝山和溧陽宜興水泥用灰岩重點開采區,為國家重點支持的大型水泥企業提供資源保障。設立金壇石鹽重點開采區,合理開發石鹽,發展鹽化工,支持國家儲氣儲油工程建設。設立南京梅山鐵礦和棲霞山鉛鋅礦為黑色金屬和有色金屬重點開采區,穩定鐵礦和鉛鋅的開采規模,保障供給。
在沿運河、沿東隴海線等重點開發區域,加強優勢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和深度加工,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合理開發利用淮安石鹽、芒硝和凹凸棒石粘土資源,大力發展礦產品深加工業,開發系列中高檔產品,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發揮徐州煤炭生產基地和轉運通道的優勢,科學合理利用徐州的煤、石鹽、石膏和水泥用灰岩資源,保障礦業的可持續發展,促進資源枯竭城市的產業升級;扶持連雲港磷礦資源的開發,延長礦山服務年限。
在禁止開發區和生態功能保護重點區域,禁止或嚴格限制對環境有影響的礦產資源開采活動。
建設礦業經濟區
全省設立7個礦業經濟區,圍繞重點開采區礦產資源開發,發展支柱產業,建設結構優化、布局合理、節約集約利用資源的環境友好型生態礦業,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在徐州礦業經濟區,壯大礦業經濟規模,發展礦業循環經濟。鼓勵發展煤電一體化產業、石膏開采與深加工業、鐵礦開采與加工業、鹽化工產業、石膏開采與深加工業、水泥灰岩開采加工業。
在連雲港磷化工礦業經濟區,充分利用磷礦資源,發展磷化工產業。
在淮安石鹽芒硝化工礦業經濟區,實現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和產業優勢的轉變,發展鹽化工產業,逐步成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國家級鹽化工產業基地。
在淮安盱眙凹凸棒石粘土礦業經濟區,發展凹凸棒石加工產業,促進盱眙縣的凹凸棒石粘土產業盡快躋身於世界先進之列,同時成為支撐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載體。
在南京礦業經濟區,節約集約利用資源,加強資源綜合利用,發展礦業循環經濟。通過科技創新,發揮技術優勢,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在金壇鹽盆鹽化工礦業經濟區,科學利用礦產資源和地下空間資源,發展鹽化工產業,建設油氣儲備基地。
在溧陽宜興水泥礦業經濟區,採用先進生產工藝和現代化管理手段,建設全國一流的水泥生產基地。
培育要素市場,開拓省際和國際礦業市場
大力發展礦產品流通市場,壯大礦產品交易市場等有形礦產品市場,探索建立礦產品期貨市場等要素市場。
利用連雲港港口、長江沿岸、徐州市交通樞紐的有利條件,加快建設煤炭、鐵礦石等省內緊缺和短缺資源的貿易市場和貿易基地。在宜溧地區,培育以建材礦產品為主的交易市場。鼓勵發展南京礦產品物流業、建材交易市場、礦產品期貨市場。
實施「走出去」戰略,建立以政府為指導的省際、國際合作,充分利用省外和國外資源。通過投資、合資等方式,在省外尤其是西部地區的資源富集區建立能源等礦產的供應、開發基地。鼓勵和支持企業「走出去」,力求在境外資源勘查和開發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二、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區
禁止開采區
1、開山採石禁采區
全省劃定開山採石禁采區81個,禁采帶33條。在禁采區(帶)內,不得新設開山採石礦山。
2、其他礦產禁采區
在全省19個生態環境保護功能區、資源保護功能區和重要城鎮及基礎設施保護功能區內禁止開采礦產資源。
在蘇錫常地下水超采區,對深層地下水繼續實行禁采。對特殊行業必須開采地下水的活動,應在按照相關規定進行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實行嚴格的審批和限量開采控制。
蘇南、蘇中煤炭資源分布區在規劃期內不得採用傳統方法開采。開采磚瓦用粘土資源不得佔用破壞耕地。
限制開采區
1、開山採石限采區
開山採石禁采區外的區域劃定為限采區。開山採石限采區內的開山採石活動要科學規劃,控制總量,集中開采。以南京市為試點,在宜興、溧陽、金壇、句容、溧水、高淳、江寧、六合、盱眙、銅山、東海、贛榆等縣(市、區)規劃設定12個建築石料集中開采區。在集中開采區內的建築石料采礦權以招拍掛方式出讓,實行總量控制,嚴格礦山准入,按照生態礦山要求建設開發。
2、地下水限采區
徐州市七里溝水源地、鹽城市區、大豐和沛縣縣城、大屯等地下水嚴重超采區,為地下水限采區。地下水限采區內嚴禁新增開采井,嚴格控制地下水開采量和水位埋深。
保護礦區
列入省礦產資源儲量表中的目前還不能比較經濟地開發利用的大中型及重要小型、低品位或難選冶的34個礦區,劃定為保護礦區。在礦產資源利用水平達到經濟上合理、技術上可行之前,不得破壞性開采保護礦區的礦產資源。建設項目不得壓覆規劃保護礦區。
重點開采區
劃定徐州地區煤炭重點開采區、豐縣鹽化工重點開采區、銅山水泥用灰岩重點開采區、賈汪區水泥用灰岩岩開采區、邳州石膏重點開采區、連雲港地區磷礦重點開采加工區、淮安鹽硝化工重點開采區、淮安盱眙凹土重點開采區、南京棲霞山鉛鋅礦重點開采區、南京梅山鐵礦重點開采區、溧水芝山水泥用灰岩重點開采區、鎮江-常州金壇鹽盆岩鹽重點開采區、溧陽周城—平橋水泥用灰岩重點開采區、溧陽上黃水泥用灰岩重點開采區和宜興新芳水泥用灰岩重點開采區等15個重點開采區,鼓勵和引導投資人按規劃要求投資開采重點開采區內的礦產資源。
以金壇鹽盆為示範,積極推進開發利用功能區劃,優化礦產資源和礦山空間資源的開發利用。按照規劃功能合理安排勘查開采活動,促進重點開采區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三、開采規劃區塊
對煤、鐵、鉛鋅、金礦、鍶礦、熔劑用灰岩、冶金用白雲岩、熔劑用蛇紋岩、硫鐵礦、芒硝、鹽礦、磷礦、石膏、水泥用灰岩、高嶺土、凹凸棒石粘土等開采礦種,在重點開采區、礦產資源開發整合重點地區、重點礦區、大中型礦產地劃定開采規劃區塊。開采規劃區塊是礦業權設置和整合的重要依據,一個開采規劃區塊原則上配置一個開采主體,新設置的采礦權原則上應位於規劃確定的開采規劃區塊內。
全省共劃分開采規劃區塊65個。
四、礦山准入條件
新建、改擴建和延續開采礦山除按規定應具備資質條件、提交包括有水土保持方案的開發利用方案外,還必須符合以下准入條件。
環境保護准入
新建礦山必須執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制度與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制度,單獨編制環境影響評價報告,並作為采礦權審批的必備要件;對開采活動將造成重大環境影響且難以恢復治理的,實行一票否決。生產礦山的礦山生態恢復治理書面承諾和保證金繳納列入年檢的必備內容。
安全生產准入
新建、擴建和延續開采礦山必須符合礦山安全生產規定,進行安全預評價,並具有相應的安全設施。安全設施必須與采礦主體工程做到「三同時」。
開采空間區域准入
除經省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外,不得進入規劃劃定的禁止開采區進行采礦活動,不得在禁止開采區內新建礦山。規劃禁采區內的已有礦山企業必須在限定時間內予以關閉。在規劃開采區內的礦山進行集約化、規模化的采礦活動。
礦山規模年限准入
新建礦山開采規模必須與礦山佔用儲量規模相適應,限定礦山最小開采規模和礦山服務年限。服務年限大型礦山一般不低於20年,中型礦山一般不低於10年,小型礦山不低於2~3年。不得大礦小開、一礦多開。
資源利用准入
新建、擴建和延續開采礦山必須滿足和達到批準的礦山設計或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提出的開採回採率、選礦回收率、共伴生資源綜合利用率、廢棄物回收利用的要求。生產礦山要限期達到規定的資源利用率水平。
礦山開采方式必須符合相應的規范要求和批準的礦山設計方案。露采礦山,應採用台階式開采方式,禁止採用落後的、破壞和浪費資源的開采方法。
資質准入
嚴格按照《關於進一步規范礦業權出讓管理的通知》要求,根據其《分類目錄》進行采礦權的出讓。保護正當合法競爭,參與采礦權交易活動的市場主體,應具有相應資質並符合投標要求。對有違規違紀違法行為的,3年內不得參與交易活動。
五、礦業結構調整
調整礦山規模結構
按照集約高效的原則整合各類礦山,鼓勵和引導礦山企業規模化開采,提高大中型礦山企業在全省礦山中的比重,壓縮礦山數量,對小礦山加大改造整合力度,淘汰技術落後的礦山,關停資源浪費嚴重、礦區環境問題突出、安全無保障礦山。
全省礦山平均規模2010年達到10.6萬噸,2015年達到11.9萬噸,2020年達到13.2萬噸。全省大中型礦山比例2010年達到22%,2015年達到25%,2020年進一步提高;其中非磚瓦用粘土礦山大中型礦山比例2010年達到50%,2015年達到60%,2020年達到70%。
省內18種主要礦產新建礦山必須達到規劃確定的礦山最低開采規模要求,其他礦產新建礦山必須達到《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08—2015年)》的相關要求。
改進礦產品結構
控制原煤生產規模,鼓勵實施煤電一體化工程,著力發展坑口電廠和煤矸石發電等煤電聯營和綜合利用項目。
形成合理的「鐵礦石采選冶→煉鋼→鋼材」產業鏈,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
鼓勵發展精深加工業,控制膨潤土、凹凸棒石粘土初級產品加工;嚴格控制在全省范圍內新上水泥生產線和擴大水泥生產能力,控制發展低強度等級水泥,積極發展高強度等級水泥和特種水泥產品;嚴格控制磚瓦用粘土開采量,加快「禁實限粘」進程,鼓勵以非粘土資源或以工、礦固體廢棄物為主要原料生產新牆材產品。
提升礦山生產技術結構
積極推廣先進適用的礦山采選技術和工藝,提高礦產品產量和質量。鼓勵礦山企業通過科技攻關、技術改造,淘汰落後生產能力、工藝,努力降低能耗,減輕對環境的污染或破壞。
重點發展煤層氣開采技術、保水開采技術,鼓勵發展煤炭洗、選項、加工和配煤、水煤漿等技術,加快推動潔凈煤技術產業化;鼓勵發展礦區固體廢棄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和綜合利用技術,積極研發共伴生礦和低品位、復雜難處理礦的選礦與綜合利用技術。鼓勵磚瓦用粘土企業發展燒結粉煤灰磚、煤矸石磚、江(河)湖泊淤泥磚及泥質尾礦磚,開發模數空心磚、微孔磚等生產技術,引導空心磚生產向自保溫、大型化發展。
倡導邊開采邊治理、濕法開采等生產工藝,落實水土保護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因采礦引發的環境污染或破壞。發展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的建築材料生產技術,鼓勵和扶持節能、環保型建築材料的生產。推廣礦山無尾礦生產技術,促進礦業循環經濟的規模化發展。
調整礦山企業組織結構
培育、扶植礦產品加工基地和龍頭企業。鼓勵發展大型礦業集團,構建和完善以大企業為主導、大中小企業專業化分工、產業化協作的產業組織體系。對礦山企業依法開採的礦產資源及礦山企業的生產要素進行重組,高效利用礦產資源,逐步形成以大型礦業集團為主體,大中小型礦山協調發展的礦產開發新格局,實現礦山企業規模得到進一步擴大,效益進一步提高,數量進一步下降,促進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向生態礦業發展,增強礦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實施省政府批準的礦產資源開發整合方案。對整合對象的生產要素進行重組,合理布局開采礦山,高效利用礦產資源,逐步形成以大型礦業集團為主體,大中小型礦山協調發展的礦產開發新格局。
六、開采總量控制
為實現開采總量調控目標,規劃期間,全省重點控制煤、鐵、熔劑用灰岩、冶金用白雲岩、芒硝、鹽礦、石膏、凹凸棒石粘土、水泥灰岩、建築石料、磚瓦用粘土礦產的開采規模。「十一五」期間,建築石料開采量配置向連雲港市適度傾斜,以滿足港口建設需要。
七、磚瓦用粘土開發利用
加強指導,編制專項規劃
各地根據實際情況,積極做好市縣級磚瓦用粘土資源合理利用專項規劃,嚴格市場准入,保護耕地,科學布局,注重整合,優化產品結構,推廣節地、節能、利廢、環保方法和技術,做到「邊開采、邊復墾」。
強化開發利用管理,加大監管力度
對粘土磚生產企業的取土范圍和規模進行嚴格控制,嚴禁佔用耕地建窯或擅自在耕地上取土。按照規劃確定的開采區域,對取土范圍實施「一勘六定」制度,即現場勘察與定界址、定取土時間、定取土深度、定取土數量、定復墾計劃、定補償標准,保證粘土資源管理到位。除保留生產復古材料的小土窯外,對小土窯、小立窯和無土源的18門以下輪窯實行平毀復墾。
加快「禁實限粘」進程,大力發展新牆材產品
繼續推進「禁實限粘」,大力發展新牆材,基本淘汰粘土實心磚,進一步壓縮以粘土為主要原料生產的空心粘土製品。
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南通、鹽城6個省轄市,以非粘土或以利廢為主要原料的新牆材生產比例達55%以上,鄉鎮以上實現「禁實」目標,禁止生產或基本淘汰實心粘土磚,禁止或限制生產實心粘土磚。
其他地區以非粘土或以利廢為主要原料的新牆材生產比例達50%以上,80%的鄉鎮實現「禁實」目標,大部分地區禁止生產或基本淘汰實心粘土磚,限制生產實心粘土磚。
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推廣節地、節能、利廢環保技術
因地制宜,推廣泰州和揚州市廢地開發取土、南通市江河淤泥空心燒結磚、蘇州和無錫工業污泥制磚、徐州市煤矸石和粉煤灰制磚及隧道窯燒制、宿遷坯場綠化、常州金壇邊開采邊綠化等資源利用方法、產品生產技術和環境保護措施。
八、主要礦產資源綜合利用
堅持「一轉二有三綜合四循環五節約」的原則,加大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的研發力度和應用廣度,加強礦產資源儲量動態監測,大力提高資源回收率和共伴生元素綜合利用率,推進全省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示範工程,發展礦業循環經濟。
到2010年,全省煤、鐵、鉛、鋅、鍶、硫、磷、石鹽、芒硝和高嶺土等主要開采礦種的開採回採率、選礦回收率、綜合利用率繼續保持在全國先進水平,到2015年基本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接近發達國家平均水平。
對重大采選技術、礦產綜合利用技術、循環利用技術等進行先導性和示範性研究與開發,積極開展新能源、新材料礦產等非傳統礦產資源利用技術的研究與開發,推動行業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因技術不成熟,尚不能綜合利用的多金屬共生的采、選固體廢棄物等,可暫不利用,並妥善保護,防止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
以政府投資為引導、以企業投資為主體、以技術創新為核心、以資源綜合利用為目標,在全省18個具有較好開采條件的重要資源礦區(田)中,推行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示範礦山和工程建設,樹立礦業循環經濟先進典型,全面推進礦產資源綜合利用。

C. 非法團伙「劉氏四兄弟」伏法記:違法經營採石生意,致多人死亡,後來怎樣

導讀入獄

上個世紀末,中國一些貧困山區生活環境惡劣,山裡的人雖然依靠大山的豐富物產能夠勉強糊口,但是國家並沒有明確的措施來保護這些人的權益,也沒有靠科學技術來治理山區的生態環境。

違法開礦雖然可以得到的利益非常可觀,但是沒有國家保護,工人的生命安全得不到應有的保護,在劉氏四兄弟的工地,發生過多起重大責任事故,造成死亡人數達5人以上,重傷人數更多,為了掩蓋這些事,他們也只是給了每人的家屬不到十萬的賠償金。

社會地位

這四兄弟明擺著做這些違法犯罪的勾當,涉黑金額高達20多億元,但是2008年,兄弟四人來到汶川地震災區抗震救災,在社會上引發了轟動,最後四個兄弟還獲得了榮譽稱號。

不過當時在村子裡四人還是得到了村民的尊敬,開始稱四兄弟是老闆,他們的父親被稱為「太上皇」,這個父親對兒子們犯罪行為更是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因為村裡的人都對他畢恭畢敬,好像他教育好了兒子,是個德高望重的老人,村民甚至覺得他權重非常高。

團伙落網

2018年1月24日,劉氏四兄弟成了重點打擊對象,這個涉黑集團在做了10多年的違法犯罪生意贏得一定社會地位後,整個組織被警方緝拿。

2019年9月10號到16號,該涉黑團伙被審判,34名被告人被庭審,劉氏四兄弟分別獲刑20到25年,其他30人,也都被判處有期徒刑。

D.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國家綠肺秦嶺山脈份痕累累,瘋狂採石何時休

痛心!「國家綠肺」秦嶺山脈傷痕累累 瘋狂開山採石何時休矣?
來源: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王海濤 陳艷波)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了突出位置,首次將生態文明建設寫進了五年規劃的目標任務中,讓綠色發展成為「十三五」時期生態文明建設的主基調。從今天開始,我們的節目就將聚焦秦嶺地區的生態保護問題。因為秦嶺是我們國家中部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也被尊稱為華夏文明的龍脈。我們首先來看看兩張遙感衛星影像圖。
「國家綠肺」秦嶺山脈斑痕累累,植被銳減、生態破壞讓人震驚。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高級工程師劉雪萍:在圖上我們就可以看到,在(2015年的)圖上出現了大塊的斑塊,這些斑塊非常明顯,分布在河谷這個區域。這樣斑塊出現呢,面積大,一個是分布也非常廣。
這些粉紅色的區域就是植被被破壞的地方,它沿著秦嶺北部山脈,自西向東,從平原一直延伸到了秦嶺腹地,就像病毒一樣在這個綠色王國的版圖上不斷擴散。所到之處,斑痕累累。
「關停」礦山熱火朝天,「停產」礦山未停產。記者兩訪礦山所見截然相反,是誰在為屢禁不止的違規採石通風報信?
眉縣位於寶雞市東部,秦嶺主峰太白山穿境而過。2005年國家環保總局頒布的《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污染防治技術政策》明確規定:禁止在鐵路、國道、省道兩側的直觀可視范圍內進行露天開采。但是11月4日,當《經濟半小時》記者沿著315省道眉太縣東行,剛穿過太白縣與眉縣的交界處,便看到公路右側的山嶺上有採石場留下的痕跡。這個採石場位於眉縣的桃園溝,緊鄰石頭河水庫。從礦山上向下望,可以清楚地看到石頭河水庫及眉太公路。記者來到現場,已經看不到任何生產設備,開采過後的山體寸草不生,只剩下大面積裸露的岩石,像一塊塊傷疤鑲嵌在綠色的山嶺中間。曾經在礦上工作過的村民告訴記者,這家礦山已經被政府關停了。
記者看到,盡管這里的礦山已經停工了兩三年,現場隨處可見廢棄的石渣和尚未運走的石料,廢棄的石渣沿著礦山頂部像一道寬大的瀑布傾瀉到山谷中。已經挖空的區域看不到任何環境整治的跡象。
村民告訴記者,類似這樣的礦山在眉縣還有十來家。隨後在眉縣齊鎮斜峪關村將軍石溝清涼山石灰石采礦點,作業平台上已經看不到人影,只留下了幾台車輛。在山腳下,眉縣礦產品稅費統征將軍石溝收費站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山上的礦由於手續不全剛剛停產三四十天。
面對屢禁不止的秦嶺北麓非法開山採石現狀,2008年陝西省政府「一號文件」對深入推進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做出全面部署,提出在2015年前全面遏制秦嶺地區生態環境破壞的趨勢。2014年開始,陝西省委又加大了生態考核權重,秦嶺生態保護上升到新的高度。眉縣也加大推進開山採石專項整治,根據眉縣國土局提供的資料,眉縣一共有19家露天開采礦山,目前18家都處於已經關停或者關閉的狀態,正常生產的只有一家,屬於社會水泥公司。
陝西省寶雞市眉縣國土局礦管科科長劉宏緒:手續齊全的有一戶,已經恢復生產。其它的這些都是手續不完備的,現在正在補辦手續,也處於停產狀況。
那麼這18家手續不全的礦山企業是否真的按規定處於停產狀態中呢?11月4號下午5點,記者來到眉縣營頭鎮銅峪村的一家礦山,在臨近辦公區的一塊牌子上,標明這個礦山名叫眉縣水泥廠鑽天峰水泥灰岩礦區,礦區面積為0.2324平方公里。
在通往礦區的山路上,運輸石料的車輛來往穿梭,記者看到,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上山下山的運輸車就有七八輛之多。盡管天色已晚,但是山上卻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山頂堆放著爆破過後開採下來的石料,一台挖土機正在給前來運輸石料的車輛裝車,旁邊的空地上,幾名維修人員正在修理另一台挖掘機。在空曠的作業平台上隨處可見開采過後形成的一個個石包。就在記者拍攝的過程中,山上又傳來了一聲轟響。
隨後,記者又來到了山腳下這個礦山所屬的眉縣水泥廠,廠區內堆放著各種型號已經加工完的石料,不時有車輛來這里裝運。
石料廠負責人:自己的礦,自己生產。
這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在廠里負責生產工作。眼前的這個石料廠連同山上的礦目前都已經承包給了私人。
根據眉縣國土局提供的資料,目前眉縣只有一家礦山能夠正常生產,並不是記者拍攝到的眉縣水泥廠。眉縣國土局礦管科科長劉宏緒告訴記者,這家水泥廠是一家國企,在幾年前就破產了,廠里的礦山也一直停產。劉宏緒的說法顯然和記者看到的情況大相徑庭。隨後在記者的要求下,11月9號,眉縣國土局相關負責人帶著記者再次來到這家水泥廠,並見到了工廠負責人。
陝西省寶雞市眉縣水泥廠負責人王永永:水泥廠破產以後,(礦山)現在一直停著呢。
記者:水泥廠是哪一年破產的?
王永永:好像是2005年吧。
記者:2005年,那就是從2005年到今年就一直沒開工。
王永永:沒有。
工廠負責人表示礦山一直在停產中,而接下來更讓記者感到驚訝的是,當這負責人帶著記者重新走上了這條通往礦山的道路時,此時的道路顯得空空盪盪的,和幾天前記者拍攝到的繁忙景象形成了鮮明對比。
未申復工驗收礦產企業仍違規生產,其日常監管、賠付清理成政府難題。
太白縣位於秦嶺腹地,因秦嶺主峰太白山在境內而得名,也被譽為秦嶺里的香格里拉。為了保護太白縣的生態環境,近兩年這里也陸續關停了多家露天開採的礦山,10月末,當《經濟半小時》記者第一次來到太白縣鸚鴿鎮瓦窯坡村時,村裡的三家石料加工廠都處於停工狀態。
但是,就在記者離開村子時,一個奇怪的現象引起了記者的注意。盡管山下的幾家石料加工廠看不到開工的跡象,但是路上來拉石料的運輸車卻來往不停。這里顯然還有採石場在開工。
瓦窯坡村村民:現在就是這上面兩三家生產。
在村民的指引下,記者沿著山路尋找正在開工的採石場。一路上不時可以碰到正在運輸石料的車輛。進入山上的礦區後,可以看到廢棄的石料和土渣像是滑坡一般鋪滿了一個坡面。10月末,太白縣已經迎來了第一場雪,但是寒冷的天氣絲毫沒有阻擋這里生產的熱情。
陝西省寶雞市太白縣鑫磊科工貿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能產一千多噸吧一天。
記者:能有一千多噸嗎?
礦山負責人:那不放炮嘛。這兩天把這個清理一下,放炮。
這家礦山的名稱為太白縣鑫磊科工貿有限責任公司,礦區面積為0.0593平方公里,年生產規模為2萬噸。
眼下讓這位負責人發愁的是今天來拉石料的車輛太多,礦山的供應量跟不上。
離開這家礦山,記者又來到了臨近瓦窯坡村的梁家山村。還沒有上山,在通往西安的公路上就可以看到梁家山上一大塊裸露的岩層。沿著山道行進幾公里,記者找到了這家太白縣鸚鴿鎮梁家山村採石場。這家採石場的規模要更大,現場堆積的石料也更多,生意也非常不錯。就在挖掘機給一輛貨車裝載石料的時候,旁邊還有三輛貨車在等候著裝載。可即便是石料供不應求,但這里的負責人依然不肯放炮採石。
那麼這些礦山是否真的手續齊全呢?為什麼即使存貨不足也遲遲不肯放炮開采呢?帶著這些疑問記者來到了太白縣國土局。負責人告訴記者,根據今年匯報給省廳的最新普查結果,太白縣一共有18家非金屬露天開采礦山,其中手續齊全的為8家,但這8家中有3家今年沒有申請復工驗收。記者采訪的鑫磊科工貿有限責任公司和梁家山村採石場今年就都沒有申請復工驗收。
陝西省寶雞市太白縣國土局礦管股股長劉斌:不可以開工,不可以動工。如果沒有經過復產驗收的礦山企業,我們不給提供危爆物品。
劉斌是太白縣國土局礦管股股長,同時負責全縣礦產資源的日常執法監察工作。他告訴記者,根據安全生產的相關規定,沒有申請復工驗收的企業不得從事生產。
記者也查閱了陝西省的相關政府文件, 2015年《陝西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關於強化非煤礦山安全生產扎實做好節後復工復產驗收工作的通知》中要求,非煤礦山企業驗收合格一個復產一個,嚴禁未驗收合格的非煤礦山企業非法違法生產。劉斌告訴記者,每年縣里的執法部門也會對礦山進行檢查。但是在調查中記者卻發現,這些嚴格的規定似乎只停留在紙上,並沒有阻擋住太白縣鑫磊科工貿有限責任公司和太白縣鸚鴿鎮梁家山村採石場兩家企業進行違規生產。
劉斌:我們每年對每個礦山檢查的數量次數不少於四次,我們在檢查過程中,你剛才說的那些情況,企業沒有申請,偷運拉運礦石這些現象,都是沒有發現的。
劉斌也坦言,礦管股目前只有兩名工作人員,既要負責全縣的礦產資源管理工作,還要肩負日常執法監察,人手不足是監管不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除了日常監管的難題,如何清理現有的礦山也成為了考驗太白縣的一個難題。
根據《陝西省開山採石專項整治行動方案》的要求,自2015年起至2017年底陝西省全省採石企業數量減少50%;2020年底,關中地區每個縣保留1到3家採石企業。按照這一要求,到2020年,太白縣將關閉14家礦山,整合2家礦山。其中5家為已經手續齊全的企業,其餘9家也有可能在關停前補齊所缺的手續。作為寶雞市太白縣國土局礦管股的股長,劉斌倍感壓力。
劉斌告訴記者,作為國家級貧困縣,政府補償對於財政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劉斌:總體來說對每個礦山,我們就是說,國土局跟政府現在初步有一個關閉方案,實施方案裡面的賠付標准,手續齊全的礦山企業,就象徵性地賠付10萬到20萬元。
盡管這一補償標准還不是最終的方案,但是這一金額距離礦主的心理預期相距甚遠。太白縣高龍鄉雙鹿池村鎂白雲石礦是太白縣手續齊全的礦山之一,這里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從2010年拿到礦山許可證,到最終辦完水利手續,自己一共花費了5年的時間。
陝西省寶雞市太白縣高龍鄉雙鹿池村鎂白雲石礦經理管培懷:花費最少目前計算可能一百四五十萬。
管培懷告訴記者,礦山從今年才開始正常生產,光是設備投入就在百萬以上,根據《礦山儲量核實報告》的估算,預計正常開采能夠使用15年。然而根據太白縣的規劃,這個礦山將於2020年關閉,也就是說,只剩下5年的開采時間。
管培懷:咱也不說其它啥了,就把辦手續這一部分錢能給我補貼就可以了。
即使企業最終同意關閉,礦山關閉後的環境治理也是一個難題。雖然寶雞市已經實行了環境治理保障金制度,但是企業繳納的保證金要遠低於最終環境恢復治理所需的金額,加上一些礦山出於行政命令被迫關閉。一旦環境治理由政府來買單,這筆資金又將成為一個沉重的負擔。
半小時觀察:硬措施還需硬執行
根據寶雞市國土資源局提供的資料,寶雞市目前共有153家露天採石礦山。2017年估計要計劃關閉77家,2020年關閉37家,最終寶雞各縣露天礦山的數量不超過3個。在今天的節目中我們也看到了,為了保護秦嶺生態環境,秦嶺北麓沿線的太白縣、眉縣都已經出台了最為嚴格關停整改措施,這反映了當地政府鐵腕治污、猛葯去痾的決心與力度,但是措施的出台只是一半,執行這另一半更為關鍵,政府部門如果監管不力,那再嚴的措施也只是一紙空文。

E. 城市地質環境價值與「綠色GDP」

多年來,我國經濟資本大量增加,但自然環境資源損失慘重。用於環境污染治理和修復的成本費用巨大。目前我國每年數千億元的治理投入,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經濟發展的成果。

例如,采礦採石,會將一座好好的青山劈去一半山頭,還會造成水土流失,造成上游的河床抬高甚至堵塞、大氣粉塵污染等。但在統計的時候,礦產開發的銷售收入是計入GDP的,而對山體、水源等的破壞沒有指標顯示。如果山頭要重新綠化,河床要恢復,污染要治理,可能要付出比當初開采礦石大得多的代價。一旦進入GDP統計的時候,又會把治理的這部分交易額以正面的數字加上去(而且不考慮是否真正做到了治理),這樣就造成數字虛高,而真正對社會經濟的負面效果則完全被忽略不計。再例如,一家年產值5000萬的建材企業,平均每年必須花500萬元在「三廢」處理上,另外,由於它為環境帶來的損害,還要由社會機構花500萬元才能恢復,按照GDP的統計,由這家企業直接產生的經濟產值達到了5500萬元,間接帶動的產值是500萬元,共計為6000萬元。但實際上,有1000萬元是減少社會財富的負擔,4000萬元才是真實反映經濟發展的實際價值。

由於我們對自然的過度索取,造成土地的沙化、沙塵暴、草原退化、河流大氣污染、水質和空氣質量下降、植被破壞等,都可能被GDP的數字所掩蓋,甚至有可能自然資源消耗越多,GDP增長越快;對環境污染的經濟活動越多,環境破壞越嚴重,因為要花錢治理,GDP就越高。因此,GDP作為測量國家或地區財富和發展水平最重要的指標,存在著不小的缺陷,不能以GDP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唯一衡量指標。要以正確的發展思路來彌補目前GDP統計體系的不足,以避免經濟指揮棒的失誤。

改革現行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對環境資源進行核算,將環境資源經濟損失納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從現行GDP中扣除環境資源成本和對環境資源的保護服務費用,其計算結果可稱之為「綠色GDP」。「綠色GDP」這個指標,實質上代表了國民經濟增長的正效應。「綠色GDP」佔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國民經濟增長的正面效應越高。利用「綠色GDP」這個指標,才能真實地反映國民經濟的發展狀況,准確指導經濟建設,以保證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地質環境作為自然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地質資源是極其重要的自然資源,把地質環境或地質資源消耗成本即地質環境經濟損失計入經濟建設成本,實行地質資源或環境的「綠色GDP」核算,對保護地質環境和國民經濟建設都有重大的意義。

閱讀全文

與採石經濟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從愛情到幸福哪個播放器可以看 瀏覽:934
聽完90歲亨利的故事有什麼感想 瀏覽:734
省會國企和縣城事業單位哪個好 瀏覽:619
社會這么現實什麼是愛情 瀏覽:132
到店事業群銷售審核是做什麼的 瀏覽:451
哪裡白領美女多 瀏覽:148
幸福歸來帆船比賽怎麼拍的 瀏覽:637
網路經濟a股有哪些 瀏覽:770
下一站是幸福賀爸爸叫什麼 瀏覽:399
代表健康的花卉是什麼 瀏覽:503
中年夫妻婚姻如何相處 瀏覽:875
幸福是什麼喝茶文案 瀏覽:348
兔年的女人婚姻如何 瀏覽:281
美女拉屎沒紙怎麼辦 瀏覽:212
愛情中的對錯是什麼意思 瀏覽:444
婚姻中會存在什麼困惑 瀏覽:357
幸福都是因為什麼 瀏覽:628
中小企業如何擁抱數字經濟 瀏覽:102
這世間到底是什麼才是愛情 瀏覽:525
幸福里美酒怎麼樣 瀏覽: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