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行業是未來最有前景,全球經濟發展的大趨勢
「人怕入錯行」,否則即使有通天的能力也只是無謂的浪費時間。作為一本深刻關注職場動向的刊物,反應職場動態,預測行業發展,是我們的一個重要內容。經過廣泛的采訪和充分的調查,我們推出未來三年最有職業前景的8大行業,同時在以後,將對這8大行業的發展和人才需求做更為詳細的報道,希望它能為正在做職業規劃的您提供詳盡的參考和切實的幫助。
保險業 人才急缺
目前,我國境內有54家保險,保險中介機構170家,保險兼業代理機構7萬多家,從業人員已達120萬人。保費收入從不足5億到2100多億,中國保險業二十多年來取得了驚人成就。然而,巨大的市場仍然為保險行業提供了無限的發展機會,而外資保險公司的介入使中國的保險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同時市場對保險的專業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專業背景的理賠、核保人員供不應求,而具有專業資質的保險精算師、保險經紀人、保險公估人更是奇貨可居,如保險精算師,我國獲得國際認證的僅有43多個,而需求卻在5000以上,使之成為高居各職業排行榜的金領人才,對人才的競爭呈現白熱化趨勢,保險公司之間互挖牆角的事情也不斷見諸報端。而作為朝陽行業的保險業,人才的匱乏還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因此現在入門正當時。
電信業 發展最快收入最高
誰也不能否認,電信是中國發展最快的行業,據信息產業部統計數字顯示,截至2002年底,我國電話普及率達到33.74%,行動電話普及率達到16.19%。
據悉,電話普及率最高的是北京和上海,分別達到117.72%和104.70%。發展速度之快,加上其倍受爭議的行業壟斷,使中國電信多年來被看作是世界上少有的電信市場肥缺,其薪酬也最高。2002年,電信行業的薪資水平依然雄居各行業榜首,行業年薪均值達到了52677元,而在管理層,電信/通信業的經理人的薪酬增幅也最大,薪酬增幅在30%以上的佔35.7%。隨著國家在電信基礎設施方面的投入,電信業發展依然後勁無窮。
it業 人才價格堅挺
it業屬於高投入、高產出、高回報的高新技術行業,雖然受網路泡沫的影響,近兩年人才價格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滑落,但行業優勢及國家經濟大環境的發展必然會使it業的發展走勢強勁,人才價格堅挺。目前it行業的中高級人才年薪跨度也較大,可以從20萬元左右到幾百萬元不等,新經濟中專業人才「錢」景看好。業內專家普遍認為,it類(計算機、通信、電子等)專業人才需求雖不如從前火爆,但it業人才價格會依然位居行業榜首。
銀行業 高校應界生最好之選擇
據一項調查顯示,在北京的金融街,普通的一個銀行員工年薪都超過六萬,可見銀行仍然是一個讓人羨慕的行業。同時,隨著銀行數量和業務的增多,對人才的需求持續看漲,2002年,中國工商銀行總行招聘2003屆高校畢業生達到135人,而經濟效益相當不錯的工行北京分行招聘2003年應屆畢業生規模則達到400餘人。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金融將逐漸對外資開放,金融人才的短缺將更為明顯,對投資銀行、資產證券化、計算機軟體開發與應用、咨詢評估、國外商業信貸分析、風險管理的人才產生迫切的新需求。
教育業 缺口116萬
我國目前仍處於教育欠發達國家行列,未來50年教育的發展任重道遠。同時,與龐大的教育市場相比,師資力量卻明顯單薄。據教育部近日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全國高中階段和高等教育的師資缺口達 120多萬人,按照「十五」計劃的發展要求,高中階段教育要達到 60%的毛入學率,按照學生老師比18:1測算,2005年教師隊伍的缺口仍將達到116萬,而大量的民辦、私立學校的出現,使教師更是供不應求。從數量上不敷所求的同時,對現階段教師的水平也急待提高,大量的高學歷人才將成為教育行業最急需的人才。以北京為例,未來幾年內,各高校和中小學普遍需要引進人才。北京高校的人才需求,以研究生學歷或中級以上職稱為主,專業主要是英語、計算機、金融、保險、經濟、企業管理、財政學、新聞、法學、會計審計、信息管理、數學等。北京中小學教育的人才需求以本科以上學歷為主,專業有英語、計算機、數學、中文等。
管理咨詢業 目前僅有專業人才1000人
在我國,咨詢業屬於新興行業,但發展勢頭不可低估。例如,在2000年,中國管理咨詢行業的有效需求總額約1億美元,整個行業在2002年全年的增幅至少在20%以上,而下半年比上半年增長更為明顯。而在未來的10年中,中國管理咨詢行業需求將以每年10倍的速度增加,到2010年我國管理咨詢行業的有效需求總額將達到100億美元。市場的需求如此龐大,使咨詢業成為創業板最青睞的六大產業之一,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投資。與強勁的發展勢頭相比,我國現階段管理咨詢行業的人才卻明顯不足,目前國內管理咨詢人才僅有1000人,遠遠不能滿足龐大的市場的需求,而有國外大企業工作背景的成熟的咨詢人員更是鳳毛麟角,因此人才的不足和市場的需求之間存在著矛盾。
旅遊業 急需旅遊產品營銷人員
2002年,中國旅遊業收入超過200億美元。 中國旅遊人數達1375萬人次。 比2001年增長了22%,中國旅遊業收入增長了14.6%。由此可見旅遊業的發展。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高質量生活的追求,旅遊業發展的步子將會更大。預計未來10年內中國旅遊業實際收入年均增長率將達到8.5%,成為世界上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據統計,目前全國旅遊業從業人員600萬人,隨著中國旅遊業的快速發展,實際需要專業旅遊人才800萬以上,旅遊業人才缺口至少在200萬以上。旅遊高峰時,各大賓館酒店爆滿,旅行社應接不暇,盈利背後卻潛伏巨大的人才危機。以導遊人才為例,時下全國獲得職業資格證書的合格導游僅8萬多名,特級導游只有數十名,高級導游也僅幾百名;全國旅遊專業院校畢業生每年不足50萬名。而旅遊業目前最需要的是那些復合型的經營管理人才、旅遊產品營銷人才等。
建築業 今年人才需求是去年的5倍
隨著各地經濟的發展和對基礎建設的投入,建築業的發展有目共睹,與此同時,對建築業人才需求喊「渴」喊「缺」之聲音不絕於耳。以北京為例,據北京市人事局最新調查,新世紀前5年,不包括黨政國家機關,北京人才需求量位居前十五位的專業中,建築工程人才排在第一位。奧運會申辦成功大大加快了北京的城市建設速度,大規模的城市建設無疑帶動了建築業、房地產業的人才需求,從2003年到2006年將迎來建築人才需求的黃金期,今年人才的需求將是去年的5倍。最需引進人才的專業有:工民建、給排水、暖通、強電、工業電氣自動化、通訊工程、工程監理等。而在上海,對建築業人才的需求也同樣旺盛,通曉國際慣例、具有國際認證資質的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將更緊俏,海外優秀建築設計人才和監理人才將更多地進入申城建築行業人才市場。
② 疫情期間,哪些行業對國家經濟有促進作用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國爆發,國民生活停滯了了將近半年時間,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冒著生命危險守護我們的生命安全。由於疫情的影響,很多企業都沒有渡過此次難關倒閉了,但是還有些企業卻因為疫情的原因促進了我們國家的經濟。比如說我們的;網上購物、遠成辦公、在線上課開會等等都在加快成長。這樣體現出來我國的計算機行業的潛力。網路發展帶來了很多的便利
疫情當前,宅在家中的我們在網上娛樂的時間也有所增長,有些在網上點餐和購物的人數也有所增長,疫情的時候人們很少出門,這也促進了電商網購和快遞的發展,網上超市和便利店也迎來了春天。疫情過後,國民的外出就餐和娛樂場所等地方的經濟也會有所恢復。在疫情期間,國家和世界各國人民對於口罩,消毒產品和各種醫療器械的需求也很大,這也幫助製造業恢復了一些。
我國一向堅持與鄰為善,加強和周邊國家的密切友好合作關系。我國也在不斷的加強外交的軟實力,並且積極地維護我國公民和企業海外的合法權益,並積極的參與外交,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形象,地位,聲望。並加強了我國的對外影響力。
③ 在全球性經濟危機的影響下,都有那些行業反而得到了更好的發展
飲食業和服裝業都是加工業屬於第二產業,這些產業都是和原材料的價格掛鉤的,如果發生經濟危機,那麼這些行業是第一個會倒閉的。
第一產業是製造業,比如說農民,漁夫這些職業。而第三產業則指的是服務性行業,比如說旅遊公司,游戲代理公司等等。
這些行業在經濟危機爆發的時候同樣也會受到連帶影響,但不如第二產業所波及到的多。近10年,又出現了新興產業第四產業---主要指的是從事高科技或者技術研發的一些行業。比如一樓提到的微軟跟任天堂 還有像葯品業、甚至包括了毒品精煉。
因為他們的成本普遍都很低,他們的產品主要賣的是技術專利或者高含量的技術精華。從另外一個角度去分析的話,如果是從事壟斷行業,無論發不發生經濟危機,你的風險總是最小的。因為你把握了整個市場的供求關系,價格決定權在你的手裡。
(3)世界經濟恢復哪個行業利好擴展閱讀:
現代能源生產與消費的特點及趨勢:
能源的生產與消費的數量愈來愈大,且增長迅速。無論就世界能源的總消費量或人均消費量均一直處於持續增長的勢頭。如1850~1950年期間,能源消費量從1億噸增加到25億噸,1980年又比1950年增加2.8倍,1988年超過100億噸(標准燃料)。
1850年~1950年人均消費從115公斤增加到1000公斤。進入80年代後超過2000公斤。預測2000年世界能源供應總量146.6~181.7億噸(標准燃料)。世界能源生產與消費迅速增長的原因,歸納起來主要有:
(1)世界各國經濟的迅速增長,使能源需求量增加;
(2)人口增加也是影響世界能源需求增加的重要因素;
(3)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發達國家工業結構加快向重化工業轉換,特別是能源密集型工業的發展,使能源消費量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增長速度。
許多發展中國家的重工業也有較大發展,這更加大了能源消費量。今後隨著科技的發展,許多工業發達國家產業結構向技術密集型和經濟服務化方向發展,以及世界人口自然增長率呈下降的趨勢等等。
④ 經濟危機以後,哪些行業恢復最快,.哪些行業最掙錢
金融業
⑤ 經濟復甦初期哪個行業最先受益
本人不是專業人士,只能從普通百姓的角度分析一下。 我認為發展經濟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人服務,也就是說經濟活動所生產的產品供給人類生活需要(根據人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慾望不同,有必需品和非必需品之分、檔次高低之分),所以供給和需求應該保持在一個平衡狀態,或需求略大於供給為最佳狀態。但這是不可能的,由於種種原因比如:戰爭、自然災害、金融危機等等太多因素影響著它們的平衡,這也是經濟具有周期性的根本所在。當過度失衡時就出現了經濟危機造成經濟衰退,經濟衰退時人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慾望都大大降低,各個行業都出現產能過剩現象,企業為降低成本只能減產或停產來消化庫存並降價銷售。這時政府必然出台各種措施拯救經濟,隨著力度逐漸加大,人們的信心逐漸恢復以及產品價格已經到降無可降的地步,一部分有購買能力的人敢於和願意消費了,生產消費品的企業由於庫存減少又可以開工生產了,工人收入增加後必然增大消費開支,然後依次向產業鏈上端傳導,就此又步入一個良性循環的軌道,經濟也將慢慢復甦。 通過以上分析,我認為經濟復甦初期最先受益的應該是產業鏈的銷售終端----商業百貨行業。隨著經濟全面復甦,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慾望也逐步提高,以及我國未來的宏觀經濟政策就是以擴大內需、刺激消費為主,從而會刺激更多的消費支出,商業百貨行業的景氣度可以持續到下一次經濟發展減速期.重點關註:大商股份、蘇寧電器。 注:雖然重點關注的兩只股票都是白馬股,但由於我國是政策市。所以,最終漲幅最大的是與四萬億相關的基建類股票,如水泥、機械等,以後投資應重點關注有政策扶持的行業。
⑥ 國家統計局:5月份國民經濟運行呈現恢復勢頭:哪些行業的恢復狀況良好
製造業、IT行業、汽車、人工智慧、新能源等行業,因為這些行業有極大的發展潛力。
⑦ 在全球經濟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哪些行業還依舊堅挺
在全球經濟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哪些行業還依舊堅挺?現在新冠狀病毒疫情在全球蔓延,已經導致了十分嚴重的經濟問題,很多行業都出現了巨大危機,可是在這場危機之中,有一些行業十分穩定,他們顯示出很好的市場適應能力,下面給大傢具體介紹一下,朋友們可以參考:
三、金融業沒有受到新冠狀病毒疫情影響,現在發展非常快速:
現在全世界雖然經濟方面受到了很大的打壓,可是金融行業卻沒有受到什麼影響,主要的原因是人們都需要花錢,都需要進行一系列的金融活動。所以在金融行業,他們的業績反而越來越好,這對於金融行業來說是一個好事情,未來疫情的世界中反而金融行業會更加的穩健。
⑧ 經濟危機的受益行業有哪些
經濟危機的受益行業有食品飲料行業、紡織服裝行業、醫葯生物行業、機場港口基建行業、公共事業、物流行業、文化傳媒等生產類行業。
一旦經濟出現經濟危機之後,社會大部分行業賺錢難度都是比較大的,所以想要在經濟大蕭條當中賺錢有點不太現實。畢竟在經濟蕭條的時候,社會經濟活動減少,投資活動減少,收入減少,對應的的收消費也跟著減少,因此對於大多數行業來說,能夠保持不虧本已經是很好的一種狀態了。
經濟危機一般表現是商品大量積壓、生產銳減、工廠大批倒閉,工人大量失業、信用關系嚴重破壞,整個社會經濟陷入極端混亂和癱瘓之中。經濟危機的原因是經濟政策錯誤、原材料緊張,尤其是原油危機、自然災害、全球化的後果、金融政策錯誤。
(8)世界經濟恢復哪個行業利好擴展閱讀:
經濟危機的過程:
經濟危機發生的過程無非就是一個循環的過程。
第一階段:經濟危機的發生,這個階段全社會的生產經營活動都出現大幅度的縮水,社會投資活動也跟著減少,也出現大量的失業情況,社會潛在的動亂也比較多。
第二階段:在經濟比較蕭條的時候,各個國家會採取更加寬松的貨幣政策,甚至是零利率或者負利率來刺激社會的投資,市場資金變得更加寬裕,大家的融資成本變得更低。
第三階段:因為市場資金變得更加寬裕,資金成本更低,所以會有更多的人從銀行等其他金融機構借錢出來進行投資,從而帶動經濟的增長。這時候大家對一些生產資料,比如礦產、土地的需求就會增加,對應的土地價格以及礦產資源的價格就會跟著上漲。
第四階段:因為經濟逐漸恢復,就業機會也開始增多,大家的收入也會跟著增加,對未來的信心進一步得到提升,對未來的發展前景充滿樂觀,而在這種背景之下,市場資金又比較寬裕,融資成本比較低,所以很多人會紛紛借錢去炒股或者買房,從而不斷推動股市以及樓市的上漲。
第五階段:當大量的資金沒有進入實體經濟,而進入樓市股市進行投資的時候,就會形成資產泡沫,這種資產泡沫短期之內會造成一種虛假的繁榮景象。
第六階段:為了防止經濟過熱,以及遏制一些投機行為,政府開始收縮銀根,通過加息等方式降低市場的流動性,大家的融資成本更高,融資難度更大。當某一天出現了一個黑天鵝事件就會引起市場的恐慌,從而造成股票、房產等資產價格的下跌。
⑨ 2022行業發展趨勢好的前十名是什麼
2022行業發展趨勢好的前十名是:
1、低碳經濟產業
毫無疑問,低碳經濟即將引領中國或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低碳減排不僅是未來工業的總體趨勢,也是目前最賺錢的行業之一。
那麼,對於中小企業家來說,低碳經濟有哪些商機呢。例如,節能產品的生產: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油電混合汽車、工業電機、節能燈、住宅建築節能設施、高效節能家電或成為這些產品的代理商都是快速致富的途徑。
2、理財規劃師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生活觀念的轉變,越來越多的人不再只把錢存入銀行,而是傾向於把錢存入投資領域,這樣錢就有了更大的增值空間,個人的財務意識也逐漸增強。
財務規劃師專門為他人管理資金。例如,許多知名銀行都開設了私人銀行服務,以管理富人的財務。優秀的財務規劃師可以為他人的財務帶來更好的規劃。因此,這個行業將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
3、制葯行業/健康服務行業
突如其來的疫情,14億人等著接種疫苗,全世界75億人等著接種疫苗。制葯業必須是第一個好行業。
然而,制葯業的前景並不意味著建議你成為醫生或銷售葯品。例如,為制葯業提供配套服務,有許多行業可供選擇,如健康服務業。
隨著中國人知識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每個人都越來越關注健康的概念。因此,與人們健康密切相關的葯店和健康食品店是當今最賺錢的行業。
例如,健康飲料店的投資門檻相對較低,平均開業成本約為10-15萬元。它不僅容易進入這個行業,而且目前的毛利潤可以高達60%。一旦成功,它將是健康概念行業中最快的賺錢方式。
未來的生活條件必須越來越好,越來越重視健康。每個人都期待著長壽。因此,戰略保障產業醫葯也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4、殯葬業
殯葬業的壟斷經營和封建殯葬理念促進了這個行業滿天要價的習慣。據民政部統計,中國每年的殯葬消費達到數百億元。
據調查,舉辦葬禮的費用令人驚嘆,包括火化費、整容費、遺體運輸費、租金告別大廳費、租金圈費等,幾十元的壽衣。骨灰盒通常要價幾千元。購買墓地或靈塔的成本更高,好地段高達數萬元。
5、醫療美容整形行業
愛美是自然的,尤其是現代年輕人對美的追求不再局限於女性,男性也想變得美麗。廣告中的美女是如此溫柔,巨大的整形手術成本:磨下頜角28000元,填充太陽穴18000元,切下唇11000元,隆起5500-28000元。
簡單地計算整個面部整形手術的成本,總共超過10萬元。總值超過10萬元的手術只需要幾個小時就可以完成。像隆鼻術這樣的小手術更不用說了。
一個漂亮的鼻子可以在三分鍾內完成,但手術費用接近1萬元。一位美容師曾透露,平均每天至少有1-2人做10萬元以上的整體面部塑形手術。可以看出,醫療美容行業的暴利。
6、嬰兒用品行業
專賣店形式的嬰兒用品市場有多大?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發布的統計公告,中國大陸每年新生兒1600萬,0~3歲的嬰兒約6900萬,其中城市0~3歲的嬰兒數量超過1000萬,相當於澳大利亞人口的總和。
從市場數據分析可以看出,中國城市新生兒用品家庭月平均消費達到900元。再加上農村和城鎮的嬰兒消費,中國大陸的嬰兒用品市場每年將超過1000億元。
一個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孩子是家庭消費的軸心,父母在為嬰兒選擇衣服、玩具和其他商品時,特別注意商品的安全性。
教育和個性化使家長自然地關注嬰兒用品商店或其大型購物中心的櫃台。因此,一些質量好、價格適中的品牌兒童用品商店將成為未來嬰兒用品市場的主流。
7、成人在職教育行業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大學畢業生失業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在職上班族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為了找到或堅持一份好工作或一份好工資,越來越多的中國成年人參加了在職教育、周末培訓課程、夜校充電課程等成人教學行業。
兒童教育已成為許多中國家庭最大的消費支出。期待孩子成功的父母不得不為孩子的未來買單。從幼兒園開始,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們不得不向一些高級幼兒園支付數萬元的贊助費。
在中小學階段,重點中學的擇校費高達數萬元。入學時有捐贈學費、檔案費、試卷費等;新生有擇校費、學校建設費、復讀費、借閱費等;畢業後有就業指導服務費、派遣費、信息費、畢業證書費等。在成人教育方面,大學生就業難以恢復,白領充電給成人教育市場帶來了商機。
8、高科技產業
目前,中國的頸部環節是一些高科技產業,如晶元。因為高科技是買不到的。2021年,國內替代市場將極其巨大。
在晶元領域,中國的年進口成本高達2.1萬億元,而自給率剛剛達到15%左右。如果我們能實現70%晶元的自給率,我們每年可以減少進口成本1.5萬億元。類似的是光刻機、生物制葯、高端數控機床、操作系統等。
9、直播電商
近年來,直播電子商務是一個爆炸性的行業。2017年產值190億,2020年將接近1萬億。僅用了三年時間,直播電子商務的規模就飆升了50倍。
2020年是直播電商野蠻增長的階段。每個人都可以帶貨,各種混亂。潛規則.數據欺詐.直播欺詐等。雜草叢生。2021年洗牌時代開始了。很多品牌進入市場後孵化了自己的IP,在直播平台上形成了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