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經濟危機的主要表現有哪些
主要表現在通貨膨脹、商店倒閉、銀行破產、工人失業、生產銳減等。
經濟危機是指經濟在一段較長的時間內不斷收縮,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中周期爆發的生產過剩的危機,是資本主義社會特有的現象。
經濟危機的特點包括世界危機的同期性。指的是因為冷戰之後,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空前發展,以跨國公司為代表的生產和資本國際化的趨勢成為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由於某些地區和某些國家的經濟關系特別密切並有共同利害關系,戰後形成了一些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地區性聯盟,如歐洲經濟共同體等,導致全球經濟危機趨向於一致性,在同期性的世界經濟危機時,一些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都陷於危機之中,誰也救不了誰,而且還互相轉嫁危機,加劇了相互之間的矛盾和斗爭,並使危機的時間拖長。
經濟危機的另一個特點是危機頻繁,周期短。馬克思資本論講到,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周期大約是十年或者十一年,而且這個數字是可變的,並且周期將會逐漸縮短。
經濟危機的第三個特點是,危機期間物價上漲,每當經濟危機爆發時,資本主義國家就增加政府開支,降低貼現率和存款准備率,結果使貨幣供應量不斷增加,釀成嚴重的通貨膨脹。通貨膨脹改變了貨幣供應量的周期波動,使之不再象戰前那樣在危機期間大量收縮,而是繼續增長,這樣就形成了一種推動物價上漲的力量。
解決經濟危機的方法是國家應該採取以下措施::1.清除破產的壞帳,由國家來吸收.2.銀行降低利息.3.國家發行國債,由國家經營,投入重點扶持的行業.4.啟動重要的基礎設施建設,拉動社會需求.5.啟動環境治理工程,給社會增加就業機會.6.發放補貼,刺激消費能力.7.制定起動內需發展方案,應該靠內需來發展經濟為主,而不是靠出口創匯來發展經濟.8.有針對性的降低部分行業或企業的稅收.
『貳』 經濟危機最主要的表現形式是什麼
通貨膨脹、商店倒閉、銀行破產、工人失業、生產銳減等。
1、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一般定義為:在信用貨幣制度下,流通中的貨幣數量超過經濟實際需要而引起的貨幣貶值和物價水平全面而持續的上漲。當市場上貨幣流通量增加,人民的貨幣所得增加,現實購買力大於產出供給,導致物價上漲,造成通貨膨脹。
2、商店倒閉
生產下降和失業激增,商店就倒閉了。
3、銀行破產
如果有銀行破產了,儲戶的存款是否會血本無歸。銀行市場化,老百姓的錢靠誰來保障。簡介銀行破產,銀監會副主席閻慶民在北大經濟國富論壇上表示,銀監會正在醞釀加快推出銀行破產條例,一石激起千層浪。
4、工人失業
商品沒辦法銷售工人就會沒有工作,就變成是事業狀態。
5、生產銳減
商品滯銷,利潤減少,導致生產(主要是工業生產)急劇下降。
『叄』 如果發生經濟危機,期貨市場會怎麼走
無論經濟怎麼樣你做期貨不就那幾個信條嗎!!
止贏止損!!順勢操作!!!
心態加策略加機械模式!!!
『肆』 經濟危機的基本特徵和主要表現
一、經濟危機的基本特徵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特徵是生產過剩。但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所表現出來的生產過剩,不是生產的絕對過剩,而是一種相對的過剩,即相對於勞動群眾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言表現為過剩的經濟危機。
因此,在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爆發時,一方面資本家的貨物堆積如山,賣不出去;另一方面,廣大勞動群眾卻處於失業或半失業狀態,因購買力下降而得不到必需的生活資料。資本主義生產相對過剩的經濟危機,最顯著地表現了資本主義制度的歷史局限性。
二、經濟危機的表現
經濟危機的表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和戰後有所不同。但無論是戰前或戰後,其共同點是:商品滯銷,利潤減少,導致生產(主要是工業生產)急劇下降,失業大量增加,企業開工不足並大批倒閉,生產力和產品遭到嚴重的破壞和損失,社會經濟陷入癱瘓、混亂和倒退狀態。生產下降和失業激增,是戰前與戰後經濟危機的共同的主要標志。
戰前與戰後不同之處,主要是在貨幣、金融危機方面。在戰前的危機中,一般是通貨緊縮,物價下跌,銀根吃緊,利率上升,銀行擠兌並大批倒閉;而在戰後的危機中,由於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採取膨脹政策以及其他原因,從1957~1958年的世界性經濟危機開始,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危機期間都出現了通貨膨脹、物價上漲的反常現象。
主要表現是:商品大量過剩,銷售停滯;生產大幅度下降,企業開工不足甚至倒閉,失業工人劇增;企業資金周轉不靈,銀根緊缺,利率上升,信用制度受到嚴重破壞,銀行紛紛宣布破產等。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由於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採取了通貨膨脹政策及其他措施,致使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經濟危機中出現了生產停滯與通貨膨脹同時並存的現象。
『伍』 全球經濟危機在中國有什麼具體的表現
金融危機又稱金融風暴,是指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如:短期利率、貨幣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
其特徵是人們基於經濟未來將更加悲觀的預期,整個區域內貨幣幣值出現幅度較大的貶值,經濟總量與經濟規模出現較大的損失,經濟增長受到打擊。往往伴隨著企業大量倒閉,失業率提高,社會普遍的經濟蕭條,甚至有些時候伴隨著社會動盪或國家政治層面的動盪。
金融危機可以分為貨幣危機、債務危機、銀行危機等類型。近年來的金融危機越來越呈現出某種混合形式的危機
次貸危機總的來說是一次金融危機,只是引起的原因與以往不同。
次貸:銀行對信用不好的次級抵押貸款用戶發放的利息較高的風險較大的貸款 ,全稱為次級抵押貸款。
次貸危機:利息上升,導致還款壓力增大,很多本來信用不好的用戶感覺還款壓力大,出現違約的可能,對銀行貸款的收回造成影響的危機。
一場因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盪引起的風暴2007年8月席捲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
連續加息引爆「定時炸彈」
引起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風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國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場持續降溫。次級抵押貸款是指一些貸款機構向信用程度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貸款。在前幾年美國住房市場高度繁榮時,次級抵押貸款市場迅速發展,甚至一些在通常情況下被認為不具備償還能力的借款人也獲得了購房貸款,這就為後來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危機的形成埋下了隱患。
在截至2006年6月的兩年時間里,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連續17次提息,將聯邦基金利率從1%提升到5.25%。利率大幅攀升加重了購房者的還貸負擔。而且,自去年第二季度以來,美國住房市場開始大幅降溫。隨著住房價格下跌,購房者難以將房屋出售或者通過抵押獲得融資。受此影響,很多次級抵押貸款市場的借款人無法按期償還借款,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危機開始顯現並呈愈演愈烈之勢。
部分歐美投資基金遭重創
伴隨著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危機的出現,首先受到沖擊的是一些從事次級抵押貸款業務的放貸機構。今年初以來,眾多次級抵押貸款公司遭受嚴重損失,甚至被迫申請破產保護,其中包括美國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機構———新世紀金融公司。
同時,由於放貸機構通常還將次級抵押貸款合約打包成金融投資產品出售給投資基金等,因此隨著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危機愈演愈烈,一些買入此類投資產品的美國和歐洲投資基金也受到重創。
以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公司為例,由於受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危機拖累,該公司旗下兩只基金近來倒閉,導致投資人總共損失逾15億美元。此外,法國巴黎銀行9日宣布,暫停旗下三隻涉足美國房貸業務的基金的交易。這三隻基金的市值已從7月27日的20.75億歐元縮水至8月7日的15.93億歐元。
可能影響全球經濟增長
更為嚴重的是,隨著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危機擴大至其他金融領域,銀行普遍選擇提高貸款利率和減少貸款數量,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場隱約顯出流動性不足危機。9日,在法國巴黎銀行宣布暫停旗下三隻基金的交易後,投資者對信貸市場的擔憂加劇,導致歐洲和美國股市大幅下跌。其中,紐約股市道瓊斯30種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比前一個交易日下跌387.18點,收於13270.68點,跌幅為2.83%。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危機如果進一步升級,並擴大至更多金融領域,將會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出現更加劇烈的動盪。而且,危機如果影響到美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個人消費開支,則會對美國乃至全球經濟增長造成不利影響。
歐美日央行緊急出手應對
面對已經形成甚至有擴大趨勢的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風暴,美國、歐元區和日本的中央銀行正積極行動,希望通過向貨幣市場提供巨額資金恢復投資者信心,保持金融市場穩定。歐洲中央銀行8月9日宣布,向相關銀行提供948億歐元的資金。8月10日,歐洲中央銀行再次宣布向歐元區銀行系統注資610億歐元,以緩解因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造成的流動性不足問題,並穩定信貸市場。美聯儲下屬的紐約聯邦儲備銀行於9日向銀行系統注入240億美元資金。日本中央銀行8月10日宣布,向日本貨幣市場注入1萬億日元的資金。
發生在美國的次級債危機猶如風暴雲團,不僅令道指持續跳水,歐洲三大股市指數、日經指數、恆生指數也紛紛出現了暴跌行情。
為了防止危機進一步蔓延,有統計稱,短短48小時內世界各地央行已注資超過3200億美元緊急「救火」。美國金融風暴的寒流蔓延全球,據全球最大的房地產咨詢機構之一萊坊國際房地產咨詢公司(Knight Frank)的調查,全球房價出現了自該調查設立以來的首次環比季度下降。
據英國《衛報》11月24日報道,萊坊國際發布的全球房價指數報告顯示,全球平均房價在今年第三季度出現首次逆轉,與第二季度相比下滑0.3%,表現最差幾個國家包括英國(-4.6%)、拉脫維亞(-6.2%)、挪威(-4.5%)和加拿大(-4.9%).
「現在已經很明顯了,世界上沒有那個角落能不受信貸緊縮的影響,因為越來越多的地方開始出現房價下跌了,」萊坊國際全球調查部門主管尼古拉斯•巴恩斯說,「我們預測這種趨勢還將繼續,大部分受調查地區在今年內將出現零增長或負增長。」
按年同比計算,過去一年的全球平均房價仍處於漲勢,今年第三季度與去年同比增長3.8%,但是漲幅比第二季度已經下降。以幾個房價增長強勁的國家為例,斯洛伐克的漲幅為31.2%,俄羅斯為 26.9%,保加利亞也有26.8%,但與今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長相比,這三個國家分別下降了4.9%、4.2%和3%,說明這些國家的房價也將面臨拐點。
至於歐美多個國家的樓市只能用損失慘重來形容,第三季度同比下滑相當猛烈。美國第三季度同比跌幅為16.3%,愛沙尼亞16%,拉脫維亞24.1%,英國也有10.6%,而在去年同期的調查中,英國房價當時正在以9.5%的同比增幅上漲。
迪拜是今年首次進入調查的國家,在全球房市不景氣及國際油價下跌的情況下,這個產油國的房價第三季度同比增長達76.1%。
眾所周知,最近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機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全球經濟的健康發展,從華爾街到全世界,從金融界到實體經濟,各國政府都在面臨著嚴重的經濟危機,那麼從這一次危機中我們能夠看到什麼?我國經濟和中國的企業受到了什麼影響?對我們而言,中國企業到底是機遇大還是挑戰大?
10月14日,一大把網站特別策劃《觀天下》活動第一期——「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就以上問題與業內專家進行了探討。
首先,對這次金融危機產生的根源,對外經貿大學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副主任侯玉成表示,美國本次金融動盪最終轉化成危機,是由價格泡沫所引起,價格泡沫主要體現在房地產市場。美國將問題轉移到金融衍生品是在混淆概念,其根本問題就是房地產泡沫過渡膨脹,最終導致不可收拾的局面。
近年,美國的科技進步、生產力提高,導致經濟發展較快,但其經濟發展在一定階段是以價格不斷上漲來支撐它整體總的經濟發展局面。正是因為這一點細微差別,導致一旦某個領域出現問題,就會使整個價格體系崩盤。
而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施慧洪博士認為,金融危機的根源還在於美國的金融機制,即信用衍生產品,普通的債券本金和利益都是可以預期的,衍生化後,本金變化了,利率也變化了。如利率可以與匯率掛鉤,利率可以跟很多因素掛鉤,這樣就使風險更加擴大化。尤其是期貨,利率一高,虧損的數字就成了天文數字,這使整個經濟分為兩極,一方是巨大的盈利,一方是巨大的虧損,經濟體系就無法平衡。
面對這種局面,目前各國政府都在盡力挽回金融危機局面,但究竟有多大效果?侯玉成表示,包括現在歐洲、美國所有的注資,包括成立各類基金的目的主要是讓市場穩定,整體在根上並沒有做實質性的動作,目的就是各國央行聯合起來,給市場信心,先讓金融系統穩定,讓實體經濟正常運營。
談到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目前的影響,侯玉成認為,其主要負面影響在我國的外貿出口及金融領域,但從另一個角度,無論是宏觀經濟面還是中小企業發展,此次危機又可能是一次巨大的機遇——逼迫我國出口結構進行升級,這就需要宏觀決策層給我國中小企業還有大型出口商提供緩沖的時機。
中國銀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管理總部投資經理連傑表示,在中國目前自主動力並不充分的環境下,生存環境愈加惡劣,在產業升級和行業結合的過程中才能誕生出更強有力的企業。另一個層面,剛性的內需支持的行業是非常值得關注的,我們現在內需增長並不快,但是這種增長基本是剛性的,不會突然變成負增長,比如農業、快速消費品,這些都有很好的投資機會。
侯玉成認為,在目前經濟局面下,可以在穩定或者盡可能減少出口影響基礎上加強對內需的關注,從近期召開的黨代會可以發現,內需的啟動,或者內需的製造,可能會成為下一階段我國大的經濟政策方向。而對於農業甚至與農相關的整體領域,可能是我國未來加強內需發展的一個點。下一步我國很可能在科學、技術行業給予適當扶持和推動,一方面發展科學技術基礎,另一方面試圖從這個領域製造出新的消費熱點。
對於什麼樣的行業在這次危機中能夠很好的發展,企業如何在這次危機中全身而退?各位專家對中小企業提出建議:
侯玉成:中小企業對未來發展的思路要有大的改變和提高。今年乃至未來,靠過去單純的密集性、低成本生產模式會逐步遇到發展瓶頸,這需要未來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有兩個方面必須要准備,第一方面,首先中小企業技術需要進行提高和准備。第二方面,我國中小企業,特別是以出口型為主的中小企業,未來的發展需要對一些經濟和金融領域熟悉的人才,做一個必要的配備。
連傑:談到中小企業發展有一點要提出,就是中國金融環境。在中國金融環境整體落後於實體經濟發展情況下,金融行業是有機會的,金融行業將來也會產生很多種小企業,有可能也會生活的很好。投資公司選企業,在實務中考慮幾個因素,第一是行業空間,即使排名第一,但行業中只有一百萬的生長空間,是不考慮的;第二是行業壁壘,這是限制競爭的因素,設計壁壘讓後者無法追趕,甚至不能輕易進入這個領域競爭,這就很有價值了。
對於中小企業轉型的問題,施慧洪認為一方面可以依靠自身力量,第二方面需要依靠外力,外力部分政府應該承擔起責任,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中小企業發展往往需要政府的相應政策,否則中小企業跟大企業競爭起來非常被動。而侯玉成認為,中小企業一定要從自身發展著手,不能把發展希望完全寄託在國家身上,無論是中國還是國際,企業優勝劣汰是正常現象。
最後,三位專家談到我國企業在這次金融危機中何時突圍時,表示:目前局面下,中小企業要積極拓展美國以外的其他市場,包括非洲市場、歐洲市場,甚至亞洲市場,通過危機的鍛煉,來提高與國際企業的競爭能力,及國際市場的開拓能力等,不斷提升自我實力,前進的步伐不能停止,機會終究會到來。
美國金融風暴愈演愈烈已經蔓延到了全球,影響深度和影響范圍也越來越大。此次金融危機中國經濟也無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和沖擊。但相比歐美發達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中國所受的影響相對較小,主要影響在於可能導致出口的負增長、投資增長的放緩以及外匯資產的貶值或損失。由於中國經濟的外貿依存度高,無疑最大影響就在於外貿出口方面。
受累於美國金融風暴影響,中國紡織、房產、玩具、鋼鐵行業提早步入寒冬。同時,由於美國在建工程的萎縮,傢具、衛浴、五金、電子等產品的出口企業也舉步維。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外貿訂單數的減少,直接影響了下游的製造行業,目前泉州、莆田、廈門、福州等地已有不少外貿工廠裁員、停工甚至關門倒閉。福美國四大投行之一的雷曼兄弟破產,四川的出口企業也面臨著出口轉向的壓力。四川中基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何平向記者透露,該公司已有80%-90%的美國訂單被收回,總額達上千萬元。據四川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四川省已有一些外貿企業無法拿到明年的訂單,面臨資金、生產要素、調整結構三重壓力的企業的發展將會更難。
目前,合俊已關閉了其在廣東的兩家生產廠,涉及員工超過6000人。熟悉合俊集團的晁鋼令教授稱,這是他目前所知國內受美國金融風暴影響最大的一個企業,因合俊的業務嚴重依賴美洲市場的出口,而今年上半年外圍經濟環境不佳,導致其上半年就虧損2億港元。
美國金融危機擴散對我國紡織業主要有兩方面影響:一是美國佔全球市場的比重萎縮,二是造成全球市場的萎縮。東方艾格分析師馬文峰分析。
美國金融危機和全球經濟動盪仍在持續,國內汽車市場已受波及。國內車商近年來大展拳腳的出口業務首當其沖,遭受致命一擊。
另外,國內汽車零部件生產商正在接受更加猛烈沖擊,由於在規模、技術等方面競爭力較弱,部分企業甚或遭受滅頂之災。在出口配套市場和出口售後市場這兩大類零部件出口市場中,國際配套市場的總需求下降非常明顯,恢復到年初的水平可能還需要1到2年的時間。因此,已經參與國際配套的供應商可能會面臨已計劃的訂單量實施時減少的情況。
鋼鐵業:鋼材銷售量急劇下滑 鋼鐵行業集體減產
『陸』 經濟危機的具體表現形式有哪些
經濟危機的具體表現形式有:經濟滯漲或者出項負增長;房地產泡沫破裂,房價急速下降;政府超發貨幣,生活品物價猛漲,通貨膨脹嚴重,人們更願意將手中的錢握牢;銀行發生擠兌現象;外匯市場發生劇烈波動,外匯儲備流失;股價下跌;失業率劇烈增加;工資水平降低,消費水平降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