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經濟提高怎麼說

經濟提高怎麼說

發布時間:2022-07-08 00:12:24

1. 提高經濟效益的英文怎麼說

提高經濟效益
[網路] increase economic benefits;
[例句]這不僅可以大大降低技術投入的成本,而且也可以提高經濟效益。
This is not only can greatly rece the technical input the cost, but also can increase economic efficiency.

2. 如何提高經濟效益

一、要提高對企業管理資源和經濟效益關系的認識
就高校而言,長期以來,管理一直是企業工作的薄弱環節,企業的領導沒有真正樹立起提高管理的效能,向管理資源要經濟效益的觀念。要效益不要管理或重效益輕管理成了企業比較普遍的現象。最近幾年,高校出現了一些因管理不善而導致企業資金周轉困難、虧損嚴重、資不抵債、停產、半停產甚至破產的企業。究其原因,就是在管理問題上的認識落後,沒有擺正管理和經濟效益的關系,採取各種「急功近利」的做法,如偷工減料,偷稅漏稅等非正常手段人為地刺激企業經濟效益的暫時提高,而不是通過有效的管理來實現。這樣的企業,是以犧牲企業的社會效益和長遠利益為代價,鑽改革和政策的空子,是對經濟活動的一種投機。一旦有關部門(如工商、稅務、質檢等)介入,企業最終要吃苦頭。社會化大生產的實踐已經充分證明,生產離不開管理。管理效能的好壞,對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企業管理是社會化大生產的伴隨物,是在生產過程中凝聚起來的,貫穿於企業整個生產活動之中。對企業所從事的各項經濟活動包括計劃、組織、指揮、調解和監督都離不開管理;合理利用企業的各種資源,減少各生產環節所出現的偏差和失誤,最終達到取得符合社會需要的大於勞動消耗的經濟成果的目的都要通過管理來實現。因此讓管理為實現經濟效益服務,就成為人們從事經濟活動的准則。隨著生產技術的進步,勞動社會化程度的提高,社會經濟聯系的廣泛,管理與經濟效益的關系日益緊密,已成為影響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因素。
二、管理是生產力的要素之一
現代科學表明,管理是生產力的要素之一,它起著放大生產力的作用。為了充分發揮管理的功效,現代管理者必須端正觀念,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合理配置生產力的各種要素,以取得最佳的管理效果。在現代生產和市場經濟條件下,管理者必須改變計劃經濟時形成的舊觀念,樹立競爭觀念、人才觀念、時間觀念、民主管理觀念、現代經營觀念等。管理能力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首要條件。通常說管理落後,主要是指管理者的能力較低,如調查研究不充分,預測不科學,導致決策不符合主客觀條件,難以實施;計劃資料不足,計劃不周,導致意外事故不斷發生;指揮不當,導致職工的積極性不能充分發揮;組織不佳,導致相互推諉、扯皮;協調不好,導致摩擦叢生;控制不力,導致計劃、指令流於形式。因此,管理者在提高自身素質的同時要結合管理崗位的具體需要提高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以達到生產力各要素的綜合效能的發揮。
三、管理是有形的、具體的管理
無論是生產管理、物質管理、財物管理、人事管理等都要面對企業實體,沒有固定統一的模式,因廠而定,因時而宜,多層次並存。因此說管理是有形的、具體和實際的。作為系統而言,管理有它自身的客觀規律性。認識和掌握了這個規律搞企業管理就會得心應手,就會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反之如果不按企業管理規律辦事就會受到它的懲罰。一部分校辦企業對管理的規律認識不夠,管理機制不盡合理,沒有處理好管理和經濟效益的關系,結果出現了許多與企業生產管理規律相違背的現象。有的在生產結構上,搞自我封閉,使企業很大一部分固定資產閑置,發揮不了生產效率,造成資源浪費;有的在經營管理上,搞產品幾十年一貫制,不重視市場調查,不注意開發新產品,產供銷不平衡,產品積壓,庫存增大,影響了資金的調轉和效益的增加;有的在勞動組織管理上,勞動力的組織配備和企業生產規模不相適應,盲目地擴大職工隊伍,造成勞動力資源浪費,加重了企業的負擔;有的人為地造成生產和非生產人員的比例極不合理,管理機構重疊,人浮於事,職責不清,使管理效能互相抵消,給企業管理帶來了消極因素,影響了經濟效益的提高;有的在民主管理問題上,企業領導缺乏民主意識,官僚主義嚴重,在企業經營決策、管理方式、分配形式等一些重大問題上不尊重職工和群眾應有的權力,搞一人堂、瞎指揮,致使企業管理混亂、損失浪費嚴重。以上這些現象,必然會導致企業生產速度緩慢、經濟效益低下。
要扭轉這種局面,逐漸消除企業管理中的不合理因素,改革和加強企業的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要實現從落後的傳統管理方式向科學的現代化管理方式轉變,就必須在強化管理效能上下功夫,為形成合理、穩定、最佳的管理系統創造條件。要學會按客觀規律辦事,正確認識和掌握本企業生產運動的特點,尋求與之相適應的管理運行方式,應用最佳的方法、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經濟效益。採用先進的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發揮管理在生產上的導向作用,使生產資料、勞動力、資金等各生產要素布局合理,發揮出最大的效用;推廣先進技術,降低生產成本,增強企業的自我消化和自我改造能力,促進生產的發展,使生產各環節互相配合,形成有力高效的管理網路,為實現經濟效益服務;採取各種各樣靈活形式,發揮民主管理對生產的能動作用,妥善地解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以生產經營為中心,建立一支高效、廉潔、懂經營、會管理的職工隊伍。建立和完善各項企業規章制度,加強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為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創造條件。
四、管理是一種資源
管理是一種能夠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資源。這種資源因為具有非實物性和無法定量的特點而往往被人們所忽視,許多不懂得向管理要經濟效益,不會開發綜合管理能力的企業,在強調提高經濟的有效途徑時,總是熱衷在增加投資,擴大基本建設,引進先進生產技術等方面做文章,很少考慮到管理這個重要資源。其實管理這個資源只要肯於發掘就一定能夠開發出新的效益。同樣條件的企業、決策正確、計劃周密、材料充分、組織得力、措施得當,帶來的經濟效益是不同的。合理地配置企業的各種資源,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和市場佔有率,以最小的投入換取大的產出,以達到提高經濟效益這一目的。因此說管理也是一種資源,管理也是生產力,只有加強企業管理,才能有效地把管理資源轉化為經濟效益。

3. 如何提高自己的經濟水平

優客,提高自己的經濟水平,那你只要是年輕人,怎麼不能提高自己的經濟水平呢,你,什麼東西都是學的,師你,惡人,出生,啥都不會,這個,你這一文化,嗯,你走上社會,你怎麼看,人家怎麼你,有時候,有老師,可以,叫你,你可以跟你說,你這操心,碩,你可以,很快就可以,提高自己的經濟水平,但是這個,減肥,社會,今年呢。你都可以去搞,你知道有耐心虛心你學習怎麼不可以提高自己的經濟水平啊!

4. 提高國家的經濟收入用英語怎麼說

raise / improve / highten the national economic income 提高國家的經濟收入
=raise / improve / highten the economic income of the country / the country's economic income.

5. 怎樣形容經濟增加迅猛

美國高官用「神速」來形容中國經濟發展速度�0�2哥倫布的航行「最終引發了巨大的經濟變革,但新舊大陸的完全融合花了數百年時間」,而「相比之下,中國不到30年前才開始的經濟對外開放,進展的速度異常迅速,並且有不斷加速的趨勢」。 作者:朱周良 (原標題:伯南克:中國經濟開放進展神速) 上周末,一年一度的美聯儲年會在美國懷俄明州小鎮傑克遜霍爾舉行。面對著來自全球各地的財金官員和專家學者,七年後重返這一美聯儲年度盛會的美聯儲新任主席伯南克並未像大多數人期望的那樣大談美國的經濟和貨幣政策,而是著重探討了全球化的推進和影響,並且尤其對中國經濟對外開放所取得的成績贊賞有加。 自1978年以來,美聯儲每年都會在其堪薩斯城分區銀行舉辦一次年會,探討美國以及世界經濟面臨的重大問題,與會者通常包括世界各國央行及財政官員、學者和金融市場參與者等。 中印經濟發展「史無前例」 在這個主題為「新經濟地理」的會議中,伯南克高度評價了中國和印度經濟的崛起,稱如此快速的發展「史無前例」。 中國、印度以及一些其他國家的崛起,「顯示全球人口最多的地區正在或者至少有潛力融入世界經濟」,伯南克在事先准備好的演講詞中這樣表示。 伯南克還將中國經濟的對外開放與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航行相比。他說,哥倫布的航行「最終引發了巨大的經濟變革,但新舊大陸的完全融合花了數百年時間」,而「相比之下,中國不到30年前才開始的經濟對外開放,進展的速度異常迅速,並且有不斷加速的趨勢」。 伯南克同時警告決策者們不要採取保護主義措施,這樣會阻礙全球經濟一體化。業內人士認為,伯南克此番講話主要是針對美國日益嚴重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一些美國政客指責對華貿易加劇了美國失業問題,惡化了美國的外貿赤字,近來不斷鼓吹對中國產品實施貿易限制措施。 美國貿易赤字亟須解決 作為以往多屆美聯儲年會的總結發言人,哈佛大學教授費爾德斯坦在上周末的會議上再次重申了其對美國貿易赤字問題的擔憂。 費爾德斯坦表示,要控制美國巨大的貿易赤字,美元必將大幅貶值。他指出,現在還不清楚美元何時開始暴跌以及下跌速度有多快,「但我深信這一天很快就會到來」。美元貶值,將導致「通脹加劇」。與此同時,費爾德斯坦指出,美國不得不繼續加息以維護美元資產對海外投資者的吸引力。因此,「最可能出現的情況就是:實際利率上升和美元幣值下跌同時發生,從而使得貨幣政策面臨的難題更為復雜」。 不過,他也表示,上述困境也並非沒有破解的方法。比如在房價持續下跌導致資產縮水的情況下,美國人可能會逐步減少消費,其結果便是貿易赤字下降,而儲蓄提高。在這種情況下,美聯儲就可以更好地平衡內需下降與國際收支。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一直敦促美國控制巨大的經常項目逆差,後者已佔到美國GDP的7%左右。 全球化或加劇資產價格波動 盡管此次會議並未直接涉及美國的貨幣政策,但專家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對全球貨幣決策進行了探討。 「全球化給各國央行通過平衡產出與通脹的手段維持低通脹水平創造了有利的環境,」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研究主管、哈佛大學教授羅格夫在提交給本次會議的一份報告中說。 但羅格夫同時指出,全球化也可能引發資產價格加劇波動。他分析說,全球化幫助壓低了長期利率和風險溢價,「但進而也推高了住房等耐用資產的價格。」 這些資產反過來「對潛在的利率調整更為敏感,」羅格夫指出,「從而抵消宏觀經濟相對穩定所帶來的對波動的平抑效果。」 與此同時,專家還指出,高資產價格還令經常項目失衡的情況進一步惡化。

6. 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的提高,科技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英文咋說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e improvement of economy,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improved

7.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英語怎麼翻譯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翻譯成英文是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our living standard has greatly improved.

1、with的英式讀法是[wɪð];美式讀法是[wɪð]。

單詞直接源自古英語的wi,意為反對,對立;最初源自原始日耳曼語的withro,意為反對。

作介詞意思有用;隨著;包括;和 ... 一起。

2、development的英式讀法是[dɪ'veləpmənt];美式讀法是[dɪ'veləpmənt]。

單詞直接源自法語的developpor,意為展開。

作名詞意思有發展;開發;生長;進展;[攝]顯影;新開發區

3、economy的英式讀法是[ɪ'kɒnəmi];美式讀法是[ɪ'kɑːnəmi]。

單詞於1530年左右進入英語,直接源自古典拉丁語的oeconomia;最初源自古希臘語的oikonomia,意為家庭管理。

作名詞意思有經濟;節約。作形容詞意思有經濟的;廉價的。

4、standard的英式讀法是['stændəd];美式讀法是['stændərd]。

單詞於12世紀中期進入英語,直接源自古法語的estandart;最初源自法蘭克語的standhard,意為站得迅速或堅實。

作名詞意思有標准;規格;水準;軍旗。作形容詞意思有標準的;普通的;規范的;權威的。

5、greatly在這里作副詞意思是很;非常;大大地,修飾後面的形容詞improved。

6、improved的英式讀法是[ɪm'pruːvd];美式讀法是[ɪm'pruːvd]。

單詞於15世紀晚期進入英語,直接源自盎格魯法語的emprouwer,意為使獲利,使受益。

作形容詞意思是改良的;改進的。是動詞improve的過去式和過去分詞。

(7)經濟提高怎麼說擴展閱讀:

一、with的單詞用法

1、with表示關系時還可作「與…合並〔混合,組合〕」解。

2、with表示伴隨狀態時,作「以與…同樣的方向〔程度,比率〕」解。可接「名詞+動詞不定式」「名詞+現在分詞」「名詞+過去分詞」。

3、with表示比較時作「同…相比」「與…平行」解。

4、with可以用來表示虛擬語氣,意思是「如果,假如」。用於詩歌或民謠的副歌、疊句中,with常無實際含意。

二、development的單詞用法

n. (名詞)

1、development的基本意思是「發展,發達,開發」,指某人或某事〔物〕的抽象的進展;還可指其具體的進展情況,即「新階段,新發明」。development有時還可指「新開發地」或一個可能影響一個地區局勢的事件或新聞。

2、development還可作「顯影」解,此時是不可數名詞。

三、economy的單詞用法

1、economy屬於抽象名詞,表示「節約」。

2、economy是可數名詞,如aneconomy表示「一件節約的事」,而復數形式economies表示「多件節約的事。}

四、standard的單詞用法

n. (名詞)

1、standard的基本意思是「標准,基準,水準,規范」,指事先制定出來的一種或一套客觀、公正的規則,既可用作可數名詞,又可用作不可數名詞,引申可表示「平均質量,熟練程度,業務水平」「通俗的事物」「流行樂曲」等。

2、standard也可作「旗幟,標桿」解,常作軍旗用,特指騎兵隊的旗,又可作為國家、政府、軍隊、主義、運動等的象徵旗,是書面用語。

3、standard還可作「支柱,基座」解。

五、improve的單詞用法

v. (動詞)

1、improve的基本意思為「改善,提高」,可指健康狀況、環境、形勢等,也可指具體事物,還可間或指人。強調部分地或某種程度上對客體加以修補改正,以提高到較高水平或使其更受歡迎。本詞不用於壞的事物變好,也不用於變得十分完美,無以復加。

2、improve用作及物動詞時可接名詞或代詞作賓語,但不用於被動結構;用作不及物動詞時主動形式常含有被動意義。

3、improve後常接反身代詞表示「在知識或學問上有進步」,其後常接介詞in。

8. 經濟有很大的提高,說法對嗎

,轉型升級是一個高頻詞。中央反復強調,地方頻繁引用,學界出謀劃策,上下共識,各地共行。
無論是自覺自醒的選擇,還是」不可持續」的倒逼,轉型升級已成為我國當前的重要任務,也成為中長期發展戰略,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會一勞永逸,需要積小勝而臻大成,以經濟發展的空間贏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間,贏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間。
當此之際,想一想轉型升級的任重而道遠,理一理其中的辯證法,必要且重要。轉型升級之過程,必然伴隨各種選擇、沖突、糾結,需要統籌考慮,辯證取捨。其中,規模大小、速度快慢、產業短長,首當其沖。
大與小——規模之爭:別迷戀大,勿輕視小
大與小,相伴相生,對立統一。大中有小,小中有大;大與小是相對的,但也是確定的;大與小互相轉換——大,盛極而衰變為小,小,聚沙成塔成其大。經濟轉型升級,滲透著這種最簡單也最復雜的哲學關系。
大的優勢顯而易見:效益高、帶動力大、輻射性強、抗風險性強,不一而足。我們也習慣於、擅長於做大:大廣場、大馬路、大建築、大企業、大學校、大園區,比比皆是。大的張揚必定導致小的委屈。資源條件給定,大的擠占的多,小的擁有的就少。所以,市場上流動性過剩,小微企業卻整天高喊貸款難、融資貴。
小是大的基礎,千萬別輕視小。微軟的前身是建在一家旅館的公司,聯想的前身是中關村的一間實驗室。大有難言的苦,千萬別迷信大。中國遠洋巨虧,恐怕也是船大難掉頭啊。
發展大的也培育小的,時髦的表達叫抓大壯小扶微。抓大不放小,偏小不廢大,大小兼顧,這該是應有的選擇。
有資料說,小微企業提供了70%的就業,貢獻了 60%的稅收。多給小的一些陽光雨露,這是應該有的氣度。
1960年,大眾公司的一則廣告震動了整個汽車世界,廣告的整個畫面只有寥寥幾個字:想想小的吧。這是一個革命性的想法——號召在成功就是資本增值和擴大地盤的時代縮小規模。隨後,大眾牌甲殼蟲汽車橫空出世。
1973年,英國經濟學家舒馬赫出版經濟學經典,書名就叫《小的就是美好的》。他在扉頁上引用甘地的話:「地球提供給我們的物資財富足以滿足每個人的需求,但不足以滿足每個人的貪欲。」
英國國名以「大」字開頭,卻崇尚小。筆者前不久去英國培訓,有幾個經歷很有意思。一是某次在路邊停下來觀察過往的車輛,數了 100輛車,91輛是兩廂或緊湊型車。反觀國內,豪車競奢,既消耗能源又污染環境。二是發現酒店稱「inn」多,稱「ho-tel」少。三是英國培訓機構介紹,英國企業中中小企業佔80%,政府采購的70%份額給予中小企業。
這些理念和實踐,值得追趕的中國借鑒。
快與慢——速度之惑:快需要智慧,慢需要勇氣
快與慢之間蘊藏著深刻的哲學道理。西班牙前駐華大使布雷戈拉特說: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是真正的歷史性事件。他的佐證是:1978年至2011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長9.9%。他評價說,在一個歷史用千年而不是用世紀計算的國家,現在發生的變化卻必須以年而不是以十年為計算單位。然而,經濟快速發展是以資源的快速消耗為代價的。2011年,我國 GDP佔全球的10.48%,卻消耗了世界60%的水泥、49%的鋼鐵和20.3%的能源。
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在今年有了變化。上半年,GDP增長7.6%。這是中央主動調控的結果。當各種兩難選擇疊加、智慧暫不足以駕馭快速奔跑的經濟列車的時候,適度降速,是一種勇氣、一種擔當,也是一種智慧啊。揆諸地方實際,慢下來很難。2010年,國家確定了節能環保、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裝備、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綜合各地的報道,筆者發現,就在一年時間里,有 28個省(區、市)把新材料作為戰略產業,把信息技術作為戰略產業的也有 28個省(區、市),把生物醫葯作為戰略產業高達 30個省(區、市)。
似乎有很多選擇,結果卻是別無選擇地撞車。如此快速地高歌猛進,將會形成新一輪的新興產業的雷同上馬,積累新的產能過剩。
過去資本短缺,地方招商,是飢渴式的,見商就招,有資就引,大有得資本者得天下之勢。而且強調有水快流。就在這樣百舸爭流的氛圍中,項目引進來了,耕地被佔用了,廠房蓋起來了,煙囪樹起來了,很快河流被污染了,藍天被遮蔽了,群體性事件出現了,引來的商人圈地跑了,蓋起來的樓廢棄了。正如孔尚任在桃花扇里講的:「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這樣的事情很殘酷。它敦促我們反思:快是需要的,但這樣的發展不可持續。有沒有勇氣選擇慢的方式呢?
有一個寓言。一群人急匆匆地趕路,突然,一個人停了下來。旁邊的人很奇怪:為什麼不走了?停下的人一笑:走得太快,靈魂落在了後面,我要等等它。當經濟發展按照慣性向前的時候,可以先從生活慢下來開始。「慢生活家」卡爾爾霍諾指出,「慢生活」不是磨蹭,更不是懶惰,而是讓速度的指標「撤退」,讓生活變得細致。約翰?列儂曾說:「當我們正在為生活疲於奔命的時候,生活已經離我們而去。」2010年10月,世界「慢城」聯盟主席皮艾爾爾喬治治奧利維地來到中國,「慢城」概念在環保人士圈內引起熱議。「慢城」是一種放慢生活節奏的城市形態,是指人口在5萬以下的城鎮、村莊或社區,它們反污染,反雜訊,支持都市綠化,支持綠色能源,支持傳統手工方法作業,沒有快餐區和大型超市。從 1999年起源至今,全球24個國家有了135個「慢城」誕生。
我們都知道快遞。能否反其道而行之呢?
在北京 798藝術區,有一家「熊貓慢遞」店,專門提供信件投遞服務。但是,它不講究「快」,強調的是「慢」:投遞的時間由寄信人自己決定,可以是 1個月後、1年後,甚至 10年後或者更晚。慢遞小店開張後,已經有兩萬多封信被鄭重地託付在這里,等待著投遞它們的那個特定日期的到來。
當我們有勇氣選擇慢的時候,轉型升級就有了堅實的基礎。
短與長——產業鏈之別:長是硬道理,但硬拉長沒道理
長與短是比較出來的。有比較才有鑒別。分析產業鏈的短與長,就可明白經濟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經濟學界常用「微笑曲線」解釋產業鏈條。「微笑曲線」是一條U型曲線。曲線左上角代表觀念,這是高級的工業設計階段,決定產品的形態和功能,緊接著是詳細的加工計劃,最下端是生產、組裝和運輸環節;從右邊往上依次是分配、銷售、服務等。幾乎在所有的製造業中,中國都處於U型曲線底層。美國則處於上層,即U型曲線的兩個頂端,而那裡才是最賺錢的地方。
中國玩具業的毛利潤接近於零,而美國美泰公司的毛利率在2007年超過40%。美泰公司不做製造,它掌控了除製造之外的其他所有產業鏈環節。包括產品設計、原料采購、訂單處理、批發、零售。美泰給中國製造商每個玩具1毛錢利潤,它就可以賺3.6美元。
微笑曲線提示經濟轉型升級的目的,就是促進產業從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升級、從高能耗高污染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級。而實現經濟轉型升級,擁有完整、高效的產業鏈條是必然選擇。
前幾年,有本網路小說《杜拉拉升職記》迷住了職場中人。小說中的杜拉拉演繹了一段曲折的職場升職記,她在現實生活里的故事也同樣精彩。只不過現實中被提升的不是杜拉拉的職位,而是她的商業價值。3年時間里,《杜拉拉升職記》完成了從圖書向文化產品的全方位轉型,話劇、電影、電視、游戲、音樂劇、網路劇、無線增值等多個文化消費領域,都被涉及。這部小說,因為產業鏈的拉長,創造出了3個多億的市場價值。
然而,不是所有的產業鏈越長越好,像太陽能光伏產業鏈,自上而下依次為:太陽能級硅材料、硅錠矽片、電池、組件、系統集成,最終作用於市場端,實現光伏發電。整條產業鏈中,處於下游的電池、組件製造環節,技術門檻較低、利潤回報少。還有矽片生產,其主要技術流程包括鑄錠、切方滾磨、用多線切割機切片、化學腐蝕拋光,其中鑄錠環節高能耗,切割機等的投資規模較大,具有工藝、資金壁壘。這樣的產業鏈條,能少則少,能斷當斷。大約 20年前,一個主產棉花的縣級市的市長到北京匯報。他只講了一個想法就打動了部委的領導。他說,我們市年產棉花百萬擔,是產棉大市,但我們力爭5年內變成棉產品大市。從「產棉」到「棉產品」,一字順序之變,產業鏈變長,轉型升級立顯。至今,這個市還受益於這次經濟轉型。
長短就在方寸間,方寸之間有智慧。

9. 如何提高經濟效益

提高員工的積極性:
企業管理,從管理對象上看,分為人、物及信息,於是企業管理就具有了社會屬性和自然屬性兩種特質。人是各種資源中唯一具有能動性的資源,企業的發展必須合理配置人、財、物,而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是資源配置的核心。

加強成本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一個企業要想在激烈競爭的環境下生存、發展,保持較高的贏利水平,必須樹立成本管理理念,取得成本優勢。也就是說,加強成本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與意義。

進一步提高企業科技水平,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先進的技術設備、先進的生產工藝。企業具備了先進的技術設備、先進的生產工藝,才能提高勞動生產率,才能降低成本消耗,在相同的時間內生產更多的產品,進而提高經濟效益。因此,企業要加大投資,購買先進的技術設備,引進先進的生產工藝;
二是企業勞動者的科學文化水平和技術水平。企業提高企業勞動者的科學文化水平和技術水平,才能提高勞動生產率,企業才能降低成本消耗,進而提高經濟效益。

提高產品質量,樹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隨著我國促進企業提高產品質量的各項政策措施的不斷出台,努力提高產品質量到了關鍵時刻,
首先我們要樹立質量第一的理念,形成提高質量人人有責的風氣,企業的發展一定要立足以質取勝,只有質量才是我們的根本。
其次,建立完善的質量責任體制。企業法人作為質量的第一責任人,實行質量一票否決制。
第三,建立嚴格的質量管理機制。質量管理必須嚴字當頭;以市場為導向,加大科技投入,建立有效的質量創新技術。

閱讀全文

與經濟提高怎麼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省會國企和縣城事業單位哪個好 瀏覽:619
社會這么現實什麼是愛情 瀏覽:132
到店事業群銷售審核是做什麼的 瀏覽:451
哪裡白領美女多 瀏覽:148
幸福歸來帆船比賽怎麼拍的 瀏覽:637
網路經濟a股有哪些 瀏覽:770
下一站是幸福賀爸爸叫什麼 瀏覽:399
代表健康的花卉是什麼 瀏覽:503
中年夫妻婚姻如何相處 瀏覽:875
幸福是什麼喝茶文案 瀏覽:348
兔年的女人婚姻如何 瀏覽:281
美女拉屎沒紙怎麼辦 瀏覽:212
愛情中的對錯是什麼意思 瀏覽:444
婚姻中會存在什麼困惑 瀏覽:357
幸福都是因為什麼 瀏覽:628
中小企業如何擁抱數字經濟 瀏覽:102
這世間到底是什麼才是愛情 瀏覽:525
幸福里美酒怎麼樣 瀏覽:477
女生生氣了該講什麼故事 瀏覽:370
為什麼櫃員都是美女 瀏覽: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