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8年7月經濟數據彰顯中國經濟是否平穩
中國官方8月14日公布2018年7月宏觀經濟數據。一系列跡象顯示,中國經濟繼續平穩運行在合理區間。
數據顯示,1至7月份,中國通訊器材類、化妝品類商品零售額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上半年,中國旅遊收入增長12.5%。7月份,中國電影票房同比增長了37.9%,環比增長超過90%,反映出文化娛樂方面的服務性消費增長勢頭迅猛。
在投資方面,亮點更多。中國製造業投資增速已連續4個月回升,1至7月份,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7.3%,比上月加快0.5個百分點。同期,民間投資增長8.8%,連續兩個月小幅回升。劉愛華稱,這兩項指標增速回升,說明投資結構正在優化,內生動力結構也有所改善。
此外,民生指標保持穩定,是經濟平穩的另一重要注腳。1至7月份,中國城鎮新增就業已實現全年計劃的80%。7月,中國主要就業人員群體25至59歲人口的調查失業率繼續保持在4.4%的低位,說明就業形勢比較穩定。
② 2018年7月份中國經濟哪五大指標是亮點
2018年8月14日報道,7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公布,國民經濟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發展態勢,諸多指標表現亮眼:進出口增長加速,就業完成全年目標80%,物價溫和上漲,升級類消費較快增長,企業利潤增長較快。
企業利潤增長較快
企業利潤是觀察經濟是否運行在合理區間的一個重要指標。
數據顯示,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利潤同比增長22.6%;其中,生產性服務業、生活性服務業利潤同比分別增長23.5%和34.5%。
此外,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3882億元,同比增長17.2%,增速比1-5月份加快0.7個百分點,其中國有控股企業、股份制企業利潤同比分別增長31.5%和21.0%。
③ 7月份大盤走勢怎麼樣會經歷大反彈嗎
7月份大盤走勢
可以從政策、數據及國際大環境上考慮
如果不出意外
內有利好不斷並挾雜著IPO不斷
外部環境錯綜復雜
總體上利好多於利空
理當經歷反彈
④ 所有經濟數據在哪裡看
大豆產量這些農產品數據可以看農業部的數據統計
外貿類的數據可以看看商務部和海關網站公布的數據
GDP什麼的可以到國家統計局看看 歷年數據都有
國家統計局網站有歷年統計年鑒 它還建了個資料庫http://219.235.129.58/welcome.do
可以生成圖表 可以下載數據 很方便的 不過你得會用
還有地方性的數據 你可以到地方統計局查看
金融類的數據可以到央行網站和銀監會 保監會 證監會 各證券交易所可以查看
上面都是官方數據
此外一些行業性的網站也可以看看 也會有數據的
還有一些商業性子的數據平台如萬德(wind)等也不錯的
⑤ 經濟數據是什麼什麼時間公布
統計局:7月份經濟數據出爐 CPI同比漲3.3%
中新網8月11日電 國家統計局今日發布7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數據,其中7月份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3.3%,漲幅創下年內新高。
數據一覽:
7月份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3.3%,漲幅比上個月擴大0.4個百分點,環比上漲0.4%。
7月份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同比上漲4.8%,比上個月下降1.6個百分點。
1-7月份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9866億元,同比增長24.9%,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6個百分點。
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4%,增速比上個月回落0.3個百分點。
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253億元,同比增長17.9%,比上個月回落0.4個百分點。
⑥ 對於7月份居民消費指數總水平上漲1.8%,你怎麼看待中國的經濟
現實經濟生活與所公布的CPI數據為何全然相悖?我認為,國際油價、國內的工業品價格、交通運輸費用、環保監管加強所造成的企業生產成本上漲的因素沒有傳導到消費品上來,造成了1月份CPI統計數據的回落。 中國的CPI包括食品、衣著、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交通及通訊、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居住、雜項商品與服務等八類,但近幾年來民眾消費所佔比重最大、價格上漲最厲害的消費支出項目並沒有包括在CPI中,如民眾教育消費、醫療保險、住房消費等。舉個例子,國家統計局公布的CPI指數之中,我國居住類人均年支出僅700元左右,而這些費用僅夠支付每個家庭的水電費,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這個數字甚至還不夠,至於住房消費中的物業管理費、房租、購房消費等項目就更沒有包括在其中了。事實上,這幾年國內經濟持續發展最大的動力是個人住房消費,如果不把它包括到整個社會的總消費中,那麼這個數字能反映整個社會真實的消費水平嗎?如果這個比重無法反映在CPI中,那麼CPI又如何反映真實的消費價格水平呢? 有研究者認為,房地產作為一種特殊商品,其價格上漲是不可逆轉的,因此,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可能呈現剛性上升趨勢的房地產價格並不足以作為貨幣政策的決策依據,在供求對價格信號的變化並不十分敏感的經濟結構中就更是如此。也就是說,CPI變化根本就不需考慮住房消費價格變化的因素。現在我要問的是,住房是消費品還是投資品?如果住房是消費品,住房消費的價格指數不反映到CPI中,那麼這種CPI肯定是失真的,不足以成為政府貨幣政策的依據;如果住房是投資品,假定房地產投資收益率很高,那麼房地產業必然會吸引許多人及資金的進入,這會推高房地產投資資金的價格(但如果利率管制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容易產生泡沫。目前,不少人認為國內房地產沒有泡沫,市場火爆的原因在於個人房地產需求過大而非投資過高。按照這個推論,目前的房地產市場基本上是以住房消費為主導的,這樣一來,住房消費價格不計算在CPI之內也就沒有道理了。 房地產價格的快速上漲必然會帶動相關產業的產品價格快速上漲、投資過熱,如鋼鐵價格盡管在2004年宏觀調控時有所回落,但很快就回升了,近幾個月來上漲勢頭更是迅猛。還有電力、煤炭、運輸、能源等行業,價格上漲的勢頭也不減。這么多行業產品的價格上漲,為什麼沒有傳導到最終消費品上去?最大的原因就在於我們的統計剔除了住房價格上漲的因素,從而掩蓋了價格傳導機制的正常性。因此,用失真的CPI來判斷國內通脹率的高低,並以之為利率變化的依據,在根本上是不可取的。目前國內的利率為什麼這么低、房地產投資為什麼如此火熱、民眾的購房需求為什麼如此旺盛,最為重要的原因就是用失真的CPI指數來作為貨幣政策的主要依據,阻礙了國內銀行利率調整。 有一點應該注意的是,即使CPI能夠很好地反映居民消費價格,它也只是央行貨幣利率調整中考慮的一個因素而已,從更多的角度來看,國內利率提高的條件早已水到渠成了,如美元加息、民眾儲蓄的變化、民間金融市場的利率水平等。從央行最近發布的數據來看,1月份國內儲蓄存款同比少近3000億元,銀行存款的減少不僅表明了銀行資金的流動性減少,銀行「短存長貸」的結構性問題進一步惡化,而且說明了對利率的管制使得大量資金進入了體制外循環,市場利率大大高於政府管制利率。可以說,目前經濟生活中許多扭曲的現象都與國內CPI失真有關聯。 更為重要的是,在國際上,那種「逆風向而動」(即利率變化看CPI等經濟數據的變化)的貨幣政策早已過時了,如今的美國貨幣政策操作早就脫離了這種過時政策而轉向追求一種「中性」的貨幣環境。這里的中性貨幣政策指的是使貨幣利率與自然利率完全相等的貨幣政策,換句話說,就是一種保證貨幣因素不對經濟運行產生影響,從而保證市場機制可以不受干擾地在資源配置過程中發揮基礎性作用的貨幣政策。正是出於這樣一種貨幣政策理念,從2004年6月起美聯儲才連續多次加息,對通貨膨脹率上升的擔心並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利用利率變化實現一種市場均衡的復歸才是最重要的考慮。 2005年中國將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從已有的信息來說,這種貨幣政策已開始向中性貨幣政策靠近,開始考慮如何為微觀經濟主體創造好的市場環境。在這樣一個環境下,以過時的CPI權重作為市場活動及政府政策的參考,自然無法真正地落實穩健的貨幣政策,因此對CPI權重的修正是題中之義。目前通行的CPI所包含的信息含量是十分有限的,我們不僅需要對它進行更詳細的分類與權重修正,而且還應該向社會開放統計指標的編製程序,提高統計流程透明度,這樣才能更好地為市場的經濟活動及政府的政策分析提供更有效的參考數據與服務。
⑦ 27省份上半年GDP數據出爐,數據中有哪些信息值得關注
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到底如何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GDP數據,在中國,很多的人在看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的時候,也都會看這個城市的GDP增速和GDP總量。2021年7月份,我國27個省份上半年的GDP數據已經出爐了。最新的GDP數據,其實有很多值得關注的點。那麼關於27省份上半年GDP數據出爐,數據中有哪些信息值得關注?以下是我的看法:
三、海南省平均兩年的GDP增速最高
海南省是所有省份中平均兩年GDP增速最高的省份,平均增速達到了7%。這主要是因為海南在這兩年建立了海南自貿區,自貿區的建設,使得海南的經濟發展迅速,也促進了海南省零售業的高速發展。
關於27省份上半年GDP數據出爐,數據中有哪些信息值得關注?以上是我的看法,你的看法是什麼?歡迎留言交流。
⑧ 據統計局表示,7月份CPI同比上漲1.0%,這組數據說明了什麼
說明我們國家的物價上漲幅度並不是太大,物價對於整個國家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對於老百姓的生活來說,影響是更大的。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我認為最大的一方面的因素,其實就是因為豬肉的價格出現了下跌,我們國家在統計這個數據的時候,其實豬肉的價格占據了非常大的比重,正是因為豬肉的價格出現了下跌,所以這個指數的上漲才沒有那麼快。
CPI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CPI其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我們國家的統計局在每一次進行統計的時候,都把這個指標作為一個關鍵的指標,正是因為這個指標能夠反映我們國家的物價水平,所以統計局每年都會公布多次的數據,主要是能夠對於國家進行更加方便的了解。
CPI的緩慢上漲對於老百姓來說確實是有一定的好處的,因為很多老百姓每年的工資收入的增長幅度可以達到3%左右,對於CPI達到1%的數值來說,其實是並沒有太大的壓力,在生活當中能夠更好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