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資本主義萌芽,什麼是商品經濟,二者有什麼聯系
(一)資本主義萌芽時期:14—16世紀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歐洲萌芽。這一時期資本主義的經濟基礎還沒有完全確立,只是萌芽階段。1.在政治方面的主要特徵:形成中的資產階級開展反封建斗爭。這一時期的反封建斗爭主要有文藝復興運動、宗教改革運動和尼德蘭資產階級革命。文藝復興運動是歐洲各國新興資產階級在思想意識形態領域里的反封建斗爭,宗教改革是西歐各國反對羅馬天主教會的社會運動,尼德蘭革命是世界歷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資產階級革命。這一時期資產階級的反封建斗爭往往採取宗教異端的形式。2.在經濟方面的特徵主要有(1)歐洲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的顯著進步,社會分工的進一步擴大,商品經濟的迅速發展,為資本主義萌芽提供了條件。(2)萌芽的地區主要出現在地中海沿岸的威尼斯,佛羅倫薩和西北歐的尼德蘭等地。(3)形成資本主義的僱傭關系。(4)商業資本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起著主要作用。(5)農村中出現資本主義農業生產,富裕農民開始經營小規模的資本主義農業生產,有的封建領主開始按照資本主義方式經營農牧業。(二)早期資產階級革命時期:16—18世紀下半期這一時期是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和早期資產階級革命時期。1.其政治方面的階段特徵主要表現在:(1)由於處於工場手工業階段,它是從手工業生產向資本主義機器大生產過渡的准備階段。這一時期,工業資本和商業資本還沒有明顯分開,基本上是商業資本控制著工業。(2)伴隨著新航路的開辟,歐洲國家加緊進行資本的原始積累,海外殖民掠奪和海外貿易,販賣黑奴等是歐洲資本原始積累的主要手段。(3)這一時期處在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時期,資產階級革命在少數先進國家英、美、法等國爆發,並取得勝利。政權主要掌握在大資產階級手中。(4)這一時期資產階級革命的理論武器是資產階級啟蒙思想。歐洲啟蒙思想家提出的天賦人權、三權分立等學說為資本主義社會確立了一整套構想。對這一時期的革命爆發和資本主義社會制度建立具有巨大影響。(5)這一時期,資產階級開辟了一個革命的時代,但封建勢力依然強大,英、法資產階級革命過程中都出現過多次反復,歐洲的封建君主國一度戰勝資產階級的拿破崙帝國,恢復封建統治秩序。說明當時封建勢力依然十分強大。2.其經濟方面的階段特徵主要表現在:(1)從手工業生產向資本主義機器大生產過渡的准備階段。商業資本控制著工業。(2)隨著新航路的開辟,歐洲出現了「商業上的革命」和所謂「價格革命」。歐洲同非洲、亞洲之間的貿易擴大,各地的商品逐漸在歐洲市場上出現,主要商路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貿易中心發生轉移。大量貴重金屬源源流入歐洲,金銀價值下降,物價猛漲。(3)歐洲國家加緊進行資本的原始積累,海外殖民掠奪和海外貿易,販賣黑奴等是歐洲資本原始積累的主要手段。(4)重商主義是這一時期主要流行的經濟思想,它主張發展工商業,拓展對外貿易,獎勵出口,減少進口,使金銀流入國內而不流出。有利於資本的原始積累和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的發展。注意:(1)這個時期由於資本主義的發展不夠充分。所以資產階級革命只是在少數資本主義比較發展的國家爆發。(2)由於資本主義的力量並未強大到使革命完全取得勝利的程度,這就決定了這個時期資產階級革命往往都是曲折多變的。(3)由於這一時期的經濟形態基本上是商業資本控制著工業資本,商人是最具實力的資產者,所以資產階級革命後當權的主要是大資產階級,即金融資產階級而不是工業資產階級。(4)注意英國、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中對土地問題的解決情況以及對以後所產生的影響。比如英國通過「圈地運動」,在農村建立了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也有利於農業的機器化生產。而法國大革命中對土地問題解決比較徹底,但也導致以後小農經濟發展,不利於農業的集體化生產,反而阻礙了法國農業的發展。
2. 什麼是資本主義商品經濟
資本主義是商品經濟的最高階段,市場經濟是最一階段的表現形式。但是,社會主義要不要商品經濟呢?
這里關鍵是要區別一下商品經濟與市場經濟的不同:市場經濟是私有制下完全以獲取最高利潤為目的商品經濟,為此它使得生產者和商販們不擇手段,從而造成假冒偽劣不可絕斷;而計劃經濟下的商品經濟則要消除了利潤目的,是有計劃地以公有和集體的形式生產和流通,目的是為廣大人民的日益增長的需要服務的,這也是毛澤東時代幾乎沒有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下的假冒偽劣產品這一惡劣現象的根本原因。
因此,關鍵是同樣的商品你是採取私有的以贏利為目的生產和流通方式還是有計劃地採取公有的集體的為人民服務的生產和流通方式,這就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根本區別!由此看來,在社會主義向共產主義的這一過程中當然也需要商品經濟。
3. 資產階級是什麼意思
資產階級(又稱為布爾喬亞、bourgeoisie(E) буржуа(Р))是根據一些經濟學思想學派,尤其是馬克思主義,為社會所做的階級劃分中的富有階級之一,也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統治階級。
在馬克思主義里,資產階級被定義為在生產商品的社會中擁有生產資料,佔有工人勞動的階級,和「資本家」實際上是相同的意思。
馬克思主義認為無產階級(賺取薪資者)與資產階級在本質上是互相敵對的,比如說,勞工自然都希望薪資能夠越高越好,然而資本家卻希望薪資(即成本)能夠越低越好。換句話說,資本家會剝削勞工。
(3)資產階級和商品經濟是什麼擴展閱讀:
歷史影響
資產階級在歷史上起過進步作用。在資本主義上升時期,領導了資產階級革命,領導人民推翻封建制度。
並利用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的規律,建立起資本主義制度,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因而是當時先進生產方式的代表。
所以,馬克思和恩格斯說:「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
但是,當資產階級掌握政權以後,對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實行專政,加強剝削和壓迫,逐漸趨於反動。
當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以後,壟斷資產階級通過壟斷組織,對內殘酷鎮壓和剝削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操縱本國的經濟和政治。
對外瘋狂掠奪和侵略經濟不發達的國家或地區,控制世界范圍的經濟和政治,從而成為全世界無產階級和被壓迫民族的共同敵人,成為無產階級世界社會主義革命的對象。
中國影響
中國歷史上的資產階級區分為買辦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買辦資產階級充當了帝國主義剝削和掠奪中國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工具,它們不僅依附於帝國主義。
而且又與中國的地主階級相互勾結,既壓迫工農,也壓迫城市小資產階級,損害民族利益,阻礙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進步,是反動的腐朽的階級,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對象。
民族資產階級是在中國的封建制度解體、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與帝國主義聯系較少的資產階級。
它具有兩重性:一方面,受帝國主義的壓迫和封建主義的束縛,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另一方面,與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經濟上和政治上具有軟弱性。
反帝反封建不徹底,具有妥協性。因此,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在中國民族民主革命時期不能成為領導階級,而只能充當無產階級的同盟軍。
在社會主義革命時期,有剝削工人取得利潤的一面,也有擁護憲法,願意接受社會主義改造的一面。
4. 商品經濟與資本主義經濟有什麼區別
一、區別
1、商品經濟是經濟形式(交換關系)的第二種形式。
商品經濟是相互交換的經濟,生產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價值和賺錢。
2、資本主義經濟是經濟制度(生產關系)的第四種形式。
資本主義經濟是以資本對僱傭勞動的剝削為特徵的經濟制度。
二、聯系
資本主義經濟屬於商品經濟,不是自然經濟,也不是產品經濟。
5. 「什麼叫資產階級」
資產階級是根據一些經濟學思想學派,尤其是馬克思主義,為社會所做的階級劃分中的富有階級之一。
資產階級:介紹
在馬克思主義里,資產階級被定義為在生產商品的社會中擁有生產工具的階級,和「資本家」實際上是相同的意思。馬克思主義認為無產階級(賺取薪資者)與資產階級在本質上是互相敵對的,比如說,勞工自然都希望薪資能夠越高越好,然而資本家卻希望薪資(即成本)能夠越低越好。換句話說,資本家會剝削勞工。
在最激進的極權的話語中,「資產階級」是一種侮辱;那些被認為與資產階級合作的人通常被稱為資產階級的走狗。
如果將「擁有生產工具」定義為一個人對某個特定的生產工具擁有完全的控制,那麼在21世紀的現代社會中,已經剩下非常少的資產階級者了。在當代的馬克思主義用語中,資產階級是指那些控制了公司機構的人,控制的方法有透過對公司大多數股份的掌握、選擇權、信託、基金、中介或關於市場業務的公開發言。因此「資本家」是指財富主要透過投資得來的人,而他們不需要工作以求生。
資產階級等級劃分:
上層資產階級:由最富有的人所組成,包括了企業家、貿易家等等。
中層資產階級:那些擁有固定繼承財產或收入的人,他們比起上層資產階級較不富有。
小資產階級或小布爾喬亞、小資階級:以小筆資金獨立創業的人,他們可能僱傭少許的員工。
6. 資本主義和商品經濟的區別和聯系
商品經濟存在於原始社會以外的所有歷史發展階段,對於資本主義經濟的產生和發展來說,它尤其構成關鍵的前提,這是二者間的聯系。但資本主義社會以前的一般商品經濟必須進步到它的特定階段才能發展為資本主義的商品經濟,這又表現了二者間的重大區別,具體說來:(1)在規模上,前者是自然經濟汪洋大海中的孤島,社會產品的絕大部分就地消費、並不構成商品,少量的、基於統治階級需要的遠程貿易對整個社會經濟的影響甚微;而後者則使社會的絕大部分產品變為商品,在地區性專業分工的基礎上形成了全國、全歐洲乃至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商品流通體系。(2)在性質上,前者中的商品雖然進入市場,但「賣」的目的歸根結蒂是為了「買」、為了滿足剝削者奢靡生活和被剝削者簡單再生產的需要,即資本尚未形成,勞動力尚未成為商品;而後者則一切以增殖利潤和擴大再生產為目的。資本家當然要購進機器、原料和勞動力,但「買」的目的是為了「賣」,為了增殖資本,而不是簡單地維持生計。(3)在地位上,前者作為奴隸制和封建制的附庸被政治權力、關卡、重稅、巧取豪奪所擾,只能曲折、畸形地發展;後者則是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的主導力量,它有完備的金融投資信貸體系與之配套,並得到嚴密法律體系的充分保障。
7. 資產階級指什麼
資產階級(Bourgeoisie) 資產階級(又稱布爾喬亞)是根據一些西方經濟學思想學派,尤其是馬克思主義,為資本主義社會所做的階級劃分當中的富有階級之一。 中國當代的資產階級情況 因為中共理論的說法是「在中華民國時的中國的矛盾是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矛盾」,而且這兩者之間是「不可調和的矛盾」,並稱只要無產階級奪權後建立起的人民民主專政政權經過「社會主義改造」後,資產階級就會「消亡」。 所以在1956年三大改造後,中國大陸官方就認為「資產階級在中國已不存在」。 改革開放之後中國官方仍沿用此說法即「資產階級(資本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在三大改造中消亡」,而更多的使用「企業家」或「實業家」來稱呼資本家,有人因此而認為此說法自相矛盾。 資產階級辭源 資產階級的英語「bourgeoisie」來自法語,源於義大利語的「borghesia」,而後者又是源於從希臘語「pyrgos」演化而來的「borgo」,意思是村莊。因此「borghese」就是指在村莊中心擁有房子的自由人。 資產階級出現在中古時期的義大利,那時住在村莊中的居民開始變得比住在附近鄉間的人還要富有。因此他們可以獲得相對上較多的權力和影響力,越來越接近統治階級和神職人員,同時逐漸遠離平民階級。這種中古時期的資產階級原型就是磨坊擁有者,他們能夠快速地對當地經濟產生重大影響力,以至於可以對統治者表達否決權。 資本主義萌芽首先在義大利的威尼斯,佛羅倫薩等城市出現,原因是義大利同歐洲的兩個商業世界聯系密切。義大利不僅從地中海貿易中得到好處,而且是西歐,北歐同東方各國貿易的中間商,從中得到了利益。在商品和貿易活動的哺育下,義大利的一些城鎮商品經濟繁榮起來,為資本主義萌芽提供了條件。 在此之後,資產階級這一新興階級陸續在中歐,西歐興起,逐漸形成一獨立階級。 在接下來的世紀里,資產階級這個名詞則較適合用來指稱最初的銀行家,以及那些從事新興活動如貿易和金融的人。19世紀之前,這個詞大部分情況下指的就是低於貴族、高於農奴和無產階級的廣大人群。 馬克思主義中的資產階級 在馬克思主義里,資產階級被定義為在生產商品的資本主義社會中擁有生產工具的階級,和「資本家」實際上是相同的意思。馬克思主義認為無產階級(賺取薪資者)與資產階級在本質上是互相敵對的,比如說,勞工自然都希望薪資能夠越高越好,然而資本家卻希望薪資(即成本)能夠越低越好。換句話說,資本家會剝削勞工。 在最激進的共產黨的話語中,「資產階級」是一種侮辱;那些被認為與資產階級合作的人通常被稱作資產階級的走狗。 如果將「擁有生產工具」定義為一個人對某個特定的生產工具擁有完全的控制,那麼在21世紀的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中,已經剩下非常少的資產階級者了。在當代的馬克思主義用語中,資產階級是指那些控制了公司機構的人,控制的方法有透過對公司大多數股份的掌握、選擇權、信託、基金、仲介或關於市場業務的公開發言。因此「資本家」是指財富主要透過投資得來的人,而他們不須要工作以求生。 在現代非馬克思主義的中文用法里,資產階級(或布爾喬亞)和普羅大眾(普羅是從無產階級Proletarian的頭音而來)時常被用來指稱富人與窮人,而不一定是指擁有或不擁有生產工具的人。 階級並非一個同質的完整實體,許多分析家會對資產階級進行更細膩的劃分。這些劃分有: ★上層資產階級(high bourgeoisie):由最富有的人所組成,包括了企業家、貿易家等等。 ★中層資產階級(middle bourgeoisie):那些擁有固定繼承財產或收入的人,他們比起上層資產階級較不富有。 ★小資產階級或小布爾喬亞、小資階級(petite bourgeoisie。):以小筆資金獨立創業的人,他們可能僱傭少許的員工。 對某些人來說,小資產階級還包括了馬克思主義中的無產階級,而「無產階級」這個詞則是指那些剩下來最下層階級的人(貧窮的勞工)。這個定義完全忽視了擁有生產工具這項條件,而且並不是非常普遍的用法。
8. 資產階級是什麼意思
資產階級釋義:
佔有生產資料,使用僱傭勞動,榨取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的階級。舊中國的資產階級,分為官僚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
(8)資產階級和商品經濟是什麼擴展閱讀
階級影響
歷史影響
資產階級在歷史上起過進步作用。在資本主義上升時期,領導了資產階級革命,領導人民推翻封建制度,並利用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的規律,建立起資本主義制度,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因而是當時先進生產方式的代表。
所以,馬克思和恩格斯說:「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但是,當資產階級掌握政權以後,對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實行專政,加強剝削和壓迫,逐漸趨於反動;當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以後,壟斷資產階級通過壟斷組織,對內殘酷鎮壓和剝削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操縱本國的經濟和政治,對外瘋狂掠奪和侵略經濟不發達的國家或地區,控制世界范圍的經濟和政治,從而成為全世界無產階級和被壓迫民族的共同敵人,成為無產階級世界社會主義革命的對象。
中國影響
中國歷史上的資產階級區分為買辦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買辦資產階級充當了帝國主義剝削和掠奪中國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工具,它們不僅依附於帝國主義,而且又與中國的地主階級相互勾結,既壓迫工農,也壓迫城市小資產階級,損害民族利益,阻礙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進步,是反動的腐朽的階級,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對象。
民族資產階級是在中國的封建制度解體、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與帝國主義聯系較少的資產階級。它具有兩重性:一方面,受帝國主義的壓迫和封建主義的束縛,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另一方面,與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經濟上和政治上具有軟弱性,反帝反封建不徹底,具有妥協性。因此,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在中國民族民主革命時期不能成為領導階級,而只能充當無產階級的同盟軍;在社會主義革命時期,有剝削工人取得利潤的一面,也有擁護憲法,願意接受社會主義改造的一面。
參考資料資產階級-網路
9. 什麼叫資產階級
資產階級(又稱為布爾喬亞、bourgeoisie(E) буржуа(Р))是根據一些經濟學思想學派,尤其是馬克思主義,為社會所做的階級劃分中的富有階級之一,也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統治階級。
資產階級出現於中古時期的義大利,那時住在村莊中的居民開始變得比住在附近鄉間的人還要富有。因此他們可以獲得相對上較多的權力和影響力,越來越接近統治階級和神職人員,同時逐漸遠離平民階級。
這種中古時期的資產階級原型就是磨坊擁有者,他們能夠快速地對當地經濟產生重大影響力,以至於可以對統治者表達否決權。
首先在義大利的威尼斯,佛羅倫薩等城市出現,原因是義大利同歐洲的兩個商業世界聯系密切。義大利不僅從地中海貿易中得到好處,而且是西歐,北歐同東方各國貿易的中間商,從中得到了利益。在商品和貿易活動的哺育下,義大利的一些城鎮商品經濟繁榮起來,為資萌芽提供了條件。
階級關系
首先看與帝國主義的關系。與帝國主義聯系緊密為大資產階級,與帝國主義矛盾則為小資產階級。
其次看與本國封建主義的關系。由大封建地主階級直接轉化的則為大資產階級。受剝削的工商業者則為小資產階級。
最後看與本國無產階級的關系。可以與無產階級等進步革命階級聯合的則為小資產階級,只能短暫聯合或者相互斗爭的則為大資產階級。
10. 什麼是資產階級
資產階級(Bourgeoisie)
資產階級(又稱布爾喬亞)是根據一些西方經濟學思想學派,尤其是馬克思主義,為資本主義社會所做的階級劃分當中的富有階級之一。
中國當代的資產階級情況
因為中共理論的說法是「在中華民國時的中國的矛盾是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矛盾」,而且這兩者之間是「不可調和的矛盾」,並稱只要無產階級奪權後建立起的人民民主專政政權經過「社會主義改造」後,資產階級就會「消亡」。
所以在1956年三大改造後,中國大陸官方就認為「資產階級在中國已不存在」。
改革開放之後中國官方仍沿用此說法即「資產階級(資本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在三大改造中消亡」,而更多的使用「企業家」或「實業家」來稱呼資本家,有人因此而認為此說法自相矛盾。
資產階級辭源
資產階級的英語「bourgeoisie」來自法語,源於義大利語的「borghesia」,而後者又是源於從希臘語「pyrgos」演化而來的「borgo」,意思是村莊。因此「borghese」就是指在村莊中心擁有房子的自由人。
資產階級出現在中古時期的義大利,那時住在村莊中的居民開始變得比住在附近鄉間的人還要富有。因此他們可以獲得相對上較多的權力和影響力,越來越接近統治階級和神職人員,同時逐漸遠離平民階級。這種中古時期的資產階級原型就是磨坊擁有者,他們能夠快速地對當地經濟產生重大影響力,以至於可以對統治者表達否決權。
資本主義萌芽首先在義大利的威尼斯,佛羅倫薩等城市出現,原因是義大利同歐洲的兩個商業世界聯系密切。義大利不僅從地中海貿易中得到好處,而且是西歐,北歐同東方各國貿易的中間商,從中得到了利益。在商品和貿易活動的哺育下,義大利的一些城鎮商品經濟繁榮起來,為資本主義萌芽提供了條件。
在此之後,資產階級這一新興階級陸續在中歐,西歐興起,逐漸形成一獨立階級。
在接下來的世紀里,資產階級這個名詞則較適合用來指稱最初的銀行家,以及那些從事新興活動如貿易和金融的人。19世紀之前,這個詞大部分情況下指的就是低於貴族、高於農奴和無產階級的廣大人群。
馬克思主義中的資產階級
在馬克思主義里,資產階級被定義為在生產商品的資本主義社會中擁有生產工具的階級,和「資本家」實際上是相同的意思。馬克思主義認為無產階級(賺取薪資者)與資產階級在本質上是互相敵對的,比如說,勞工自然都希望薪資能夠越高越好,然而資本家卻希望薪資(即成本)能夠越低越好。換句話說,資本家會剝削勞工。
在最激進的共產黨的話語中,「資產階級」是一種侮辱;那些被認為與資產階級合作的人通常被稱作資產階級的走狗。
如果將「擁有生產工具」定義為一個人對某個特定的生產工具擁有完全的控制,那麼在21世紀的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中,已經剩下非常少的資產階級者了。在當代的馬克思主義用語中,資產階級是指那些控制了公司機構的人,控制的方法有透過對公司大多數股份的掌握、選擇權、信託、基金、仲介或關於市場業務的公開發言。因此「資本家」是指財富主要透過投資得來的人,而他們不須要工作以求生。
在現代非馬克思主義的中文用法里,資產階級(或布爾喬亞)和普羅大眾(普羅是從無產階級Proletarian的頭音而來)時常被用來指稱富人與窮人,而不一定是指擁有或不擁有生產工具的人。
階級並非一個同質的完整實體,許多分析家會對資產階級進行更細膩的劃分。這些劃分有:
★上層資產階級(high bourgeoisie):由最富有的人所組成,包括了企業家、貿易家等等。
★中層資產階級(middle bourgeoisie):那些擁有固定繼承財產或收入的人,他們比起上層資產階級較不富有。
★小資產階級或小布爾喬亞、小資階級(petite bourgeoisie。):以小筆資金獨立創業的人,他們可能僱傭少許的員工。
對某些人來說,小資產階級還包括了馬克思主義中的無產階級,而「無產階級」這個詞則是指那些剩下來最下層階級的人(貧窮的勞工)。這個定義完全忽視了擁有生產工具這項條件,而且並不是非常普遍的用法。
資產階級的價值觀
在共產主義社會的宣傳中,資本家被描繪為:
★奉從主義者(conformism)
★保守主義者
★庸俗主義者(philistinism)
★個人主義者
★對於個人財產過度關注
★對宗教的虛偽信仰
★資產民族主義者(Bourgeois nationalism)
而在真實的資本主義社會下,資本家主要信奉自由主義,所以上述宣傳與描繪是不全面的,因為也會有資本家信奉共產主義(比如所謂的紅色資本家)、納粹主義和極權主義。
資本主義國家的根本矛盾:生產社會性與生產資料私有制之間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