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中西古代經濟用成語怎麼概括

中西古代經濟用成語怎麼概括

發布時間:2022-07-06 09:39:21

A. 對歷史文化經濟論述的清晰明了有什麼成語形容

洞鑒古今。
意思是深入透徹地了解歷史與現實世事,所以是對歷史文化經濟論述清晰明了這個意思的成語。
相似的成語還有洞見古今、洞鑒廢興、引經據典等,意思都為非常熟悉歷史文化,能以古為鏡,能把古代的事跡、經驗運用到當代的實際事物上。

B. 形容市場經濟的成語

花天錦地、門庭若市、川流不息、萬人空巷、
摩肩接踵、車水馬龍 、紛至沓來 門庭若市

C. 形容經濟繁榮和經濟衰退的四字成語,各需要十個及以上。謝謝

經濟繁榮:繁榮昌盛、日新月異、蒸蒸日上、興旺發達、欣欣向榮、五穀豐登、前程萬里、開天闢地、歡欣鼓舞、皆大歡喜、發憤圖強、安居樂業、光輝燦爛
經濟衰退:門可羅雀、寥寥無幾、屈指可數、荒無人煙、慘淡經營、區區之眾、人跡罕至、三三兩兩、寥若晨星、鳳毛麟角、地廣人稀
1、繁榮昌盛
【解釋】:繁:興旺發達;指國家或者某個朝代以及其他事物興旺發達,欣欣向榮。
【出自】:毛澤東《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為什麼不能在勝利以後建設一個繁榮昌盛的國家呢?」

2、安居樂業
【解釋】:指人民生活安定美滿的樣子,比喻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出自】:春秋·老子《老子》:「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至老死不相往來。」
【翻譯】:使人民對他們的吃食感到香甜,對他們的穿戴感到漂亮,對他們的住宅感到安適,對他們的習俗感到滿意。鄰近的國家互相望得見,雞鳴狗叫的聲音互相聽得見,而人民直到老死也不相往來。
3、寥寥無幾
【解釋】:寥寥:形容數量少。非常稀少,沒有幾個。
【出自】:魯迅《書信集·致山本初枝》:書很漂亮,倘我對歌懂得多一些,恐怕就更有趣了。這樣的軍醫先生,現在日本也寥寥無幾罷。
4、渺無人蹤
【解釋】:很少看見人的蹤影,形容空曠寂靜。
【出自】:近代 王汶石《大木匠》:「田間是靜悄悄的,大路上也是靜悄悄的渺無人蹤。」
5、不牧之地
【解釋】:不能牧養牛馬的地。指荒地。
【出自】:漢·桓寬《鹽鐵論·論功》:「不牧之地,不羈之民。」
【翻譯】:不放牧的地方,不受約束的人。

D. 形容「經濟」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1. 富可敵國

  2. 腰纏萬貫

  3. 富貴榮華

  4. 揮金如土

  5. 財大氣粗

  6. 富貴逼人

  7. 堆金積玉

  8. 朱門綉戶

  9. 蒸蒸日上

  10. 民殷國富

E. 形容經濟的成語有哪些

直接帶經濟的:
經綸濟世
經濟騰飛
形容經濟好的成語:
國富民安、米爛陳倉、欣欣向榮、
蒸蒸日上、萬貫家財、民殷國富
民富國強、民康物阜、物阜民豐
財大氣粗
形容經濟差的成語:
國是日非、負債累累、強弩之末
行將就木、民窮財盡、民生凋敝
民不聊生、百業凋敝、財匱力絀
財竭力盡

F. 名詞解釋(中國古代經濟思想史)

.通功易事:分工合作,互通有無,拿多餘的換沒有的。
成語出處:《孟子·滕文公下》:「子不通功易事,以羨補不足,則農有餘粟,女有餘布。」
成語示例:於是~,擇其公且賢者,立而為之君。(嚴復《辟韓》)
成語用法:作謂語;指分工合作。

有關「食功」與「食志「」,源於《孟子*滕文公章句下》中彭更與孟子的一段對話。
彭更問孟子:「您每次出行,跟隨的車輛有幾十部,人有上百人,而且從這國吃到那國,您太過分了吧!你們這些人,不工作,吃白飯,是不對的啊。」
孟子回答說:「工匠有工匠的工作,我讀書人有讀書人的工作。你為什麼尊貴木匠車工,而來輕視我們這些仁義之士呢?」
彭更說:「木匠車工,他們的動機不過是為了謀一碗飯吃,你們推行王道,動機也是弄一些吃的吧?」
孟子說:「你是論動機給予吃的(食志)還是論功績給予吃的(食功)?」
彭更說:「論動機。」
孟子說:「這里有個笨拙的匠人,你希望他幫你修整房屋,但是他常把屋瓦打碎,把牆壁畫亂,你給他吃的嗎?」
彭更說:「不給。」
孟子說:「那你就不是論動機而是論功績了。」

五蠹:五蠹( dù ),指當時社會上的五種人:(一)學者(指戰國末期的儒家),(二)言談者(指縱橫家),(三)帶劍者(指游俠),(四)患御者(指依附貴族私門的人),(五)工商之民。韓非曰:「此五者,邦之蠹也。」蠹,蛀蟲。韓非認為這五種人無益於耕戰,就像蛀蟲那樣有害於社會。

八奸:古代臣下藉以謀權營私的八種手段,即同床、在旁、父兄、養殃、民萌、流行、威強、四方。見《韓非子·八奸》。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比較平民化的真實意義:「人效法大地,地效法上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著整個的大自然」,也就是說,整個大自然,都是在「道」的管理下,按照一定的法則在運行著

G. 形容經濟效益的成語有哪些

  1. 蒸蒸日上[zhēng zhēng rì shàng]:一天天地向上發展。形容發展速度快。多指生活和生意。

    例句:你世兄又是槃槃大才;調度有方;還怕不蒸蒸日上嗎?

  2. 欣欣向榮[xīn xīn xiàng róng]:形容草木長得茂盛。比喻事業蓬勃發展。

    例句: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3. 如日方升[rú rì fāng shēng]:像太陽剛剛升起來,比喻光明的前程剛剛開始。

    例句:中國是如日方升的國家,這同日本帝國主義的沒落狀態恰是相反的對照。

  4. 百尺竿頭[bǎi chǐ gān tóu]:桅桿或雜技長竿的頂端。比喻極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學問、事業有很高的成就。

    例句:百尺竿頭五兩斜,此生何處不為家。

  5. 扶搖直上[fú yáo zhí shàng]:扶搖:急劇盤旋而上的暴風。形容上升很快。比喻仕途得意。

    例句: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H. 形容經濟(金錢)寬裕,富足;打一成語(帶有數字的成語)

成語:家財萬貫
注音:jiā cái wàn guàn
釋義:萬貫:古代用繩索穿錢,1貫=1000文,錢很多。形容十分富有。貫是中國古代的一種貨幣單位。一枚銅制鑄幣(方孔錢)為一文,一千文用繩子從中間的孔里穿起來,稱為為一貫或一弔
出處:清·無名氏《劉公案》第13回:「掙下的良田千頃,家財萬貫,府縣之中很有臉。」

I. 用一個詞概括隋唐社會經濟的發展狀況

一、大運河的開鑿(七下P3-4)「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將杜之轉輸,其為利耶博哉!」
隋朝隋煬帝時開鑿的大運河是隋朝對後世最重要的貢獻。
1、目的:為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朝對全國的統治。
2、開鑿時間:605-610年。
3、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餘杭;開鑿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四段,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兩千多公里。(沿途經過江蘇的揚州、常州、無錫、蘇州 )
4、作用:它的開通大大促進了南北的經濟交流
5、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長的運河。
評價大運河的開鑿:大運河不僅成為南北政治、經濟、文化聯系的紐帶,也成為溝通亞洲內陸「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樞紐。同時運河的通航也促進了沿岸地區城鎮和工商業的發展。但隋煬帝濫用民力,也造成百姓的困苦。總的看來,大運河的開鑿,是隋對中國歷史的重大貢獻。

二、「貞觀之治」(七下P7)「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唐太宗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有所發展,國力逐漸強盛,因為唐太宗的年號為貞觀,故歷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
「貞觀之治」出現的原因是:
①政治上,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訓,善於用人和納諫,沿用和發展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②文化上,發展科舉,重視教育; ③經濟上,輕徭薄賦,發展生產。
(房玄齡、杜如晦、魏徵)

三、「開元盛世」(七下P10)
唐玄宗統治前期,政治比較穩定,經濟繁榮發展,唐朝進入全盛時期,中國社會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唐玄宗這一時期的年號叫開元,史稱「開元盛世」
開元盛世出現的原因是:唐玄宗統治前期①任用賢能 ②整頓吏治 ③重視農業生產 ④統一安定的社會環境及勞動人民的安居樂業

四、科舉制:隋創立,唐完善。「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太宗皇帝真長策,賺足影響盡白頭。」「縉紳雖位極人臣,不由進士者,終不為美。」
1、含義:科舉制是通過分科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強調以才能作為選官的標准。
2、誕生:(七下P15)隋文帝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官員。
隋煬帝時正式設置進士科,科舉制正式誕生。
3、完善:(七下P16)唐朝科舉中常設的主要科目有明經和進士。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是完善科舉制的關鍵人物。唐太宗擴充國學規模;武則天首創殿試和武舉;唐玄宗時將詩賦作為考試內容。
4、發展:明清的科舉制改為考八股文,在很大程度上演變成為朝廷鉗制人們思想的工具。八股取士完全脫離現實生活,無法培養人的實際能力,使科舉考試束縛了人們的思想和才智。
5、結束:清朝末年。1905年張之洞奏請停止科舉考試,清政府擬定《奏定學堂章程》。
6、作用:科舉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識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各級政府任職。科舉制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士人用功讀書的風氣盛行。科舉制也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展,尤其因為進士科重視考詩賦,大大有利於唐詩的繁榮。

五、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七下P21)
吐蕃是今天藏族的祖先。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吐蕃的贊普—松贊干布,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強了漢藏兩族的友好關系。

六、以遣唐使、鑒真東渡、玄奘西行等史實為例,說明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發展。
1、遣唐使:(七下P27)就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進行交流的使團,他們全方位學習中國,使唐文化對日本的生產、生活和社會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其中著名的有晁衡(日本名字叫阿倍仲麻呂)。
2、鑒真東渡:(七下P28)唐玄宗時,鑒真第六次東渡日本成功。對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3、玄奘西行:(七下P29)唐太宗時,玄奘西去天竺取經,回國後整理成書《大唐西域記》。這部書,成為研究中亞、印度半島以及我國新疆地區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

七、雕版印刷術:(七下P32)
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印刷品是唐朝印製的《金剛經》

八、藝術寶庫莫高窟:(七下P38)
甘肅敦煌莫高窟(又稱千佛洞)大部分是隋唐是開鑿的是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保存有大量精美的壁畫和彩色塑像,如飛天、仙女等。

J. 歷史:我國古代經濟主要由哪幾個方面構成,並概括出主要經濟特點

商:土地國有,沒有農民,奴隸集體勞作;
周:土地國有,井田制,後期出現土地買賣,封建土地所有制產生,故而出現農民;
西漢武帝後:地主庄園經濟發展,土地集中,農民大量流失土地,只能充當大地主的家奴,為其耕作,有些農奴的味道,這種狀況到東漢後更加嚴重.
唐:武則天沉重打擊世家大族,還農民以土地,推行均田制.小農經濟;
以後各朝各代均出現過土地集中,農民流失土地的問題,但在新的王朝來臨後這種狀況又會得到緩和.
總的說來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這種農業模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國商業的發展

閱讀全文

與中西古代經濟用成語怎麼概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陝西健康碼如何添加到桌面 瀏覽:20
健康碼被掃碼現場可看到哪些信息 瀏覽:435
為什麼抗戰劇加幾集愛情 瀏覽:314
抖音拍愛情劇情的有哪些 瀏覽:27
廣安愛情海婚慶怎麼樣 瀏覽:806
美術館是什麼事業單位 瀏覽:177
故事陰線怎麼看 瀏覽:55
為什麼突然加強健康系統 瀏覽:97
猶太教怎麼理解幸福 瀏覽:294
如何走向失敗的婚姻 瀏覽:607
和女人約會怎麼降低經濟消費 瀏覽:288
如何帶動村民集體經濟 瀏覽:411
被稱為愛情之都的是哪個城市 瀏覽:503
體會到了什麼叫喪偶式婚姻 瀏覽:816
如何提升新房幸福感 瀏覽:793
政治和經濟服務哪個好 瀏覽:67
婚姻其他重大過錯有哪些 瀏覽:917
女人說你沒有愛情怎麼回復 瀏覽:528
自己開店屬於什麼事業 瀏覽:525
被稱為大美女的明星有哪些 瀏覽: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