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學生一個月多少生活費正常
大學生一個月給1000生活費比較正常。
大學(University、College)是實施高等教育的學校的一種,包括綜合大學和專科大學、學院,是一種功能獨特的組織,是與社會的經濟和政治機構既相互關聯又鼎足而立的傳承、研究、融合和創新高深學術的高等學府。
教育力
大學從誕生之日起就把教育責任作為自己必須承擔的永恆的第一社會責任,教育的本質是通過大學文化的科學內涵文化使個體社會化的活動,「以人為本」是一種教育哲學觀,」使個體社會化」,在個性得到充分發展的基礎上使作為「個體」的人實現社會化,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是教育活動的基本要求。
文化的傳承、內化和創新是教育「使個體社會化」的基礎,文化育人是教育本質的核心和一個復雜的心理發展過程,教育活動的崇高目標是促使作為「個體」的人和作為「整體」的社會得到全面、和諧、可持續的發展。
由此可見,大學的教育力主要來自「以人為本」的教育哲學觀、「文化育人」的科學理念、大學擁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通過文化內化實現文化的傳承、創新過程之中。
㈡ 大學生家庭經濟情況人均年收入多少算貧困生
依照國家政策規定,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標準是,人均年收入必須在3600元以下。
1、本人月平均生活費、家庭人均收入在300元以下的,平時生活節儉,完成學業確有經濟困難的學生。
2、家庭所在地處邊遠經濟較落後的農村地區,或父母下崗無固定經濟來源,以及殘疾學生、單親、父母離異(低收入家庭)的學生;
3、少數民族學生,及少數本人雖未主動申請但家庭確實貧困,且有相關證明情況屬實的學生,可列為貧困生。
除符合以上條件外,還具備以下條件的,如烈士子女、孤兒、父母患有嚴重疾病或殘疾(喪失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以及特殊困難家庭,家庭持有《特困證》、《社會扶助證》、《最低生活保障證》及本人月平均生活費與家庭人均收入在200元以下,難以維持基本生活的,列為特困生。
貧困生年人均純收入計算方法:
農村貧困戶家庭年純收入=總收入(包括現金形態和實物形態折算款)-家庭經營費用支出-稅費支出-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贈送農村外部親友支出;
總收入=家庭現金收入+實物折算款;
貧困戶家庭年人均純收入=家庭年純收入÷家庭常住人口。
說明
以下幾種情況不得定為貧困生:
1.「金龍卡」消費過高或消費明顯不足,但經常在外大額就餐(酗酒、大吃大喝)、吸煙者;
2.已有電腦、手機的同學;如確有特殊需要的,要報學院審批,方可區別對待,但在受資助時同等條件下無電腦的優先考慮;(專業成績突出作為獎品獲得的除外)
3.平時有超過一般同學的高檔消費現象的;(如穿名牌服裝、佩戴貴重金銀首飾、使用高檔化妝品、經常進出網吧、卡拉OK廳等娛樂場所、服滋補品等)
4.根據國家計劃生育政策規定,超計劃外多子女家庭不能作為特殊照顧的理由,多胞胎除外;
5.因家庭經商、辦廠、建房、擴大生產規模而致貧。
貧困生檔案原則上每年確定一次,如遇特殊情況可不受時間限制隨時可以申請。被列入貧困生的同學必須接受同學和教師們的監督,若發現有弄虛作假行為,一經查實立即取消其貧困生資格,學生處設有投訴箱。歡迎同學們積極參預,舉報或多提好的建議,被舉報的同學若有不同意見也可到學生處申訴,共同做好幫困助學工作。
㈢ 大學生一個月生活費多少合適
按照目前的生活消費水平,大學生一個月的生活費在1500左右比較合適。
現在大學生的生活費,主要是伙食費和日常開支消費,比如買些生活用品、偶爾買個鞋子或者衣服之類的,還有一些和同學交往的費用,比如聚餐,或者自己偶爾買個小吃,逛個街,坐個車之類的。
我這里的實習生,小覃,女生,大四。月生活費1500左右。
伙食費的大概情況
早餐:包子豆漿油條、粽子或者是一碗粉:5元
中餐、晚餐:一葷一素8元,二葷二素15元,取個平均值吧12元。
飯後的水果、零食等小吃,平均每天10元。
以上每個月按照30天計算,消費大概是:(5+12+12+10)x30=1170元。
日用品消費
生活洗護用品,比如紙巾、洗衣服等一個月50
手機話費,每個月交50
學慣用具50
同學相聚、逛街大概200
以上合計消費大概是:50+50+50+200=350元。
1170+350=1520元。這就是一個普通的大四女生在一個二線城市就讀的月生活消費情況。
同事的兒子,上大一,月生活費2500元左右,說是中等以上水平
伙食費的大概情況
早餐:10元
中餐、晚餐:15元。
偶爾宵夜聚餐一個月:300元
以上每個月按照30天計算,消費大概是:(10+15+15)x30+300=1500元。
日用品消費
生活洗護用品一個月100
手機套餐100
學習支出150
社團交友戀愛等500
購買衣服鞋子大概300
以上合計消費大概是:1500+100+100+150+500+300=2650元。
總的來說,大學生生活費一個月的支出大概是在1500左右的范圍波動,如果家庭經濟好點,多一些甚至多一部分也不是問題的啊。具體應該和自己的家庭經濟情況、學校伙食、就讀專業需求、交友情況等方面相匹配,不應該相互攀比。
㈣ 供一個大學生四年,一個家庭的開銷有多少
供一個大學生上4年對一個家庭來說也算是一個負擔,因為大學的支出確實多了好多,但是沒有那麼大的負擔,因為不同的學校層次收費是不一樣的,所以最終的花費也是不一樣的,而且每個人的消費習慣不一樣。
如果是一個一本以上的學校,學費一般都比較便宜,5000塊錢一年差不多了,排除特殊的那些專業,比如藝術播音主持影視這些地方可能收費高一些,但是通常來說就是你報考的這個學校層次越高學校越好,收的學費越低,這樣每年在學費方面我們就算5000塊錢,再加上一些生活費用上的支出,2萬塊錢差不多了,4年下來10萬塊錢,對於一個正常消費的普通家庭的孩子基本都沒問題。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正在准備上大學,准備10萬塊錢就差不多了,你不能指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自己養活自己,你也不要這么急,指望因為能夠自己養活自己的,要麼就是有特殊的機遇,他一小時能賺50塊錢以上,人家特殊有本事,但是你不要指望你的孩子能有這樣的本事,要麼就是它本身犧牲了一定的學習時間,一定自我提升的時間,去做了一些體力性的工作,比如飯店的小時工,比如發傳單一個小時10塊錢到15塊錢,雖然也能賺錢,但這種活動沒有太大的意義。
㈤ 大學生一個月生活費應該是多少
大學除了必要的學費外,更多的就是日常的生活費,其中生活費就包含了伙食費,日常用品費用,服裝添置,還有些人際交往的費用,比如聚餐,出去逛街吃吃小吃等等。具體情況給大家分析了下,僅供參考。
一、吃
這方面省錢真的是不值得,一天三頓,每餐平均10元,一個月就是10*3*30=900,但是飯量小或者要減肥的話這個數字就會大大降低哦,如果平時和舍友出去聚個餐的話每個月需要多支出200-300元,食這方面一個月就需要一千多了。
二、衣服
服飾這方面的開銷絕對不低,如果每件衣服按均價100到150,還有包包配飾之類費用,一個月添3-4件,那花費就是300-600(按最高的標准來),也可能是100以內。
三、其他
這個因人而異,我身邊有女孩子在這方面每月花費2000-3000元的,也有不怎麼用美妝護膚品的每個月支出可能就幾十元的,這個要根據你自己的情況來定哈。
綜上所述一個普通大學生在校期間一個月需支出1400元左右。其中吃飯占最大比例,但是,生活費有相當大的彈性,與性別、戀愛情況、興趣愛好都有關系。對於在校大學生來說1000-2000的生活費是足夠了的,當然如果家境好的話4500元也不是問題。
㈥ 一般家庭條件 大學生一般一個月多少生活費算正常
我是03年吉林大學畢業的,你的開銷已經不算多.應該是比較平均的一個花銷.我上學的時候從300到上千的消費都有,根據每個人的家庭水準花銷都不同,我上大學的時候平均一個月是1000出頭.
㈦ 大學生普遍一個月生活費多少比較合理
大學生這個群體是比較特殊的,大學生不能完全說已經獨立,但是在法律上又是獨立的個人,所以大學生的種種行為也被人所關注。最容易被人所關心的就是大學生一個月究竟多少錢的生活費才比較合理。實際這個問題是個偽命題,沒有確切的答案,是從多方面來考慮的,我個人認為一個月1500-2000是比較合理的。
實際上我認為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成年人在的法律意義上講,父母已經沒有撫養我們的義務,也就是說無論父母給多少生活費都是合理的。從實際生活上來看只要夠基礎的生活支出就可以,沒有必要多支出額外的錢,不一定新出一款手機、一雙鞋或是一個包我們就要去買,如果你的錢都是你靠自己的能力賺來的那當然可以買,但是如果是花著父母給予的錢,那沒必要的支出還是不要支出了。大學生實際上應該擔負起照顧自己的責任了,也就是說應該嘗試著自己利用自己的能力去盡可能的減少家庭的負擔,這也可以更好的培養我們獨立自主生活的能力。最後來說,大學生生活費到底應該有多少這個問題沒辦法給一個准確的數字,但我所知道的是要結合自身和家庭情況還有客觀因素,量力而行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