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團風和孝昌哪個經濟實力強

團風和孝昌哪個經濟實力強

發布時間:2022-07-05 21:50:32

⑴ 大悟縣和孝昌縣哪個縣的經濟條件強

大悟工廠比孝昌少,工作機會少,大悟在外的人可能比孝昌的要強,孝昌建縣較晚底子差一點,但近年花園沿1O7國道發展訊猛己然追超大悟,大悟雖有高鐵,但己過去好幾年,未來幾年也看不到未來,單就目前工業發展招商引資來說孝昌強大悟一些,有工廠才有就業機會才有工資才能消費,光靠打麻將贏幾個錢不能長久,

⑵ 孝昌一中和孝感一中哪個比較好

當然是孝感一中了!無論是師資水平、教學環境還是大學錄取率。孝感一中的錄取分數線也比笑場一中高,整體學生水平也高些。
當然,更好的是孝感高中。

⑶ 大別山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試驗區的簡介

大別山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試驗區於2011年2月成立,初期范圍包括湖北省黃岡市的紅安縣、麻城市、英山縣、羅田縣、團風縣、蘄春縣,孝感市的大悟縣、孝昌縣8個縣市。2012年,為推動我省大別山革命老區區域發展,省委、省政府決定,在初期啟動8個縣市的基礎上擴大試驗區范圍,將黃岡市所屬其餘5個縣(即黃梅縣,武穴市,黃州區,浠水縣,縣級龍感湖農場),隨州市的廣水市,武漢市的黃陂區、新洲區,孝感市的安陸市、雙峰山旅遊度假區等納入試驗區范圍。至此,我省大別山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試驗區共涉及4個市、18個縣(市、區)。湖北將實現「紅色的大別山、發展的大別山、綠色的大別山、富裕的大別山」這一總體目標,把試驗區建成全國重要的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紅色旅遊基地、紅色文化傳播基地、生態文明教育示範基地,建成全國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先行區、全省統籌城鄉發展試驗區和生態保護示範區。
相對於湖北省內其他地區,大別山地區有獨特的優勢:大別山是革命老區,被譽為紅軍搖籃、將軍故鄉,200萬人參加革命、100萬人犧牲;大別山生態獨特,森林覆蓋率達40%;此外還具有承東啟西的區位優勢,是連接皖江城市帶、長三角和武漢城市圈的重要橋梁和紐帶。
湖北大別山革命老區,包括環大別山山脈的武漢市新洲區、黃陂區,隨州市的廣水市,黃岡市的所有縣市和孝感市的大悟縣、孝昌縣、安陸市等縣(市、區)。湖北「大別山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試驗區」(以下簡稱試驗區)初期啟動范圍,以國家和湖北省確定的扶貧開發重點縣為主,具體包括黃岡市的紅安縣、麻城市、英山縣、羅田縣、團風縣、蘄春縣,孝感市的大悟縣、孝昌縣8個縣市。
湖北省委財經辦(省委農辦)負責人介紹說,將按照「3年明顯變化、5年大變化、10年跨越式大發展」的要求,確定9個方面的主要任務:統籌城鄉發展,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和現代林業,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大力發展旅遊業,加強小城鎮建設以及加快發展農村公共事業,還將從財政、國土、交通、水利、農業等10個方面給予資金及政策支持。
黃岡市市長劉雪榮此前表示,黃岡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為中國革命和新中國建設作出了巨大犧牲和貢獻。但從目前來看,黃岡的經濟社會發展與全國、全省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還很落後。設立這樣一個試驗區,對於加快老區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⑷ 我國特大城市有哪些哪個經濟實力最強

按照國務院對城市等級的劃分的標准,城區常住人口在500萬到1000萬的為特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大於1000萬的為超大城市;大城市是指城區常住人口100~500萬,其中3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為I型大城市,100萬以上300萬以下的城市是II型大城市。中等城市是指城區常住人口在50~100萬,小型城市是指長常住人口50萬以下。

所以我國的超大城市有上海,北京,重慶,深圳,廣州,特大城市有武漢,天津,成都,東莞,南京,鄭州,杭州,長沙,沈陽。

特大城市有9座城市,9座城市中哪個經濟實力最強?評價經濟實力的有很多指標,比如說GDP、人均GDP、第三產業佔GDP比例、民營經濟佔GDP比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財政收入、本外幣存款、上市公司數量、工業產值,社會消費品總額。我們選擇其中的幾個指標來看一下,這9個城市誰的經濟實力更強?

GDP

GDP是衡量一個地區經濟規模的最重要指標,部分城市2019年的GDP還未官方公布,我們使用2018年的GDP作為參考。

2018年,天津GDP最高,成都GDP次之,2019年的天津、杭州、南京、成都的GDP已經公布,成都的GDP為最高,杭州次之,天津排名第3。



人均可支配收入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衡量一個地區居民的富裕程度高低的最重要的指標,也是衡量當地發展水平的最重要指標。

居民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杭州,杭州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54348元,南京的可支配收入為52916元,排名第2。

綜上所述:綜上各經濟指標,杭州在各項指標上面排名都是比較靠前的,本外幣存款和居民可支配收入排名第1,財政收入才、GDP和人均GDP排名第二。所以我認為杭州在這幾個城市當中綜合經濟實力最強。

⑸ 湖北與安徽哪個地方經濟實力相對強一點

你好知道網友,就GDP來講,安徽省的GDP比湖北省第一,2015年安徽省GDP22005.6億元,湖北省29550.19億元,但是湖北省,武漢市的GDP佔比較大,總體來說不能直接說湖北的經濟比安徽好。

⑹ 中部省份中,哪個省綜合經濟實力最強為什麼

與大多數老師觀點不同,我認為中部六省,綜合經濟實力最強的是河南省 ,很多人把綜合經濟實力,誤以為就是GDP的排名,其實不然,衡量一個地區的綜合經濟實力,要從八個方面來看,分別是: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客運總量、貨運總量、各地區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生產總值、地區生產總值、地區財政收入。第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中部六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排名依次是:1,河南省 43890億2,湖北省 31872億3,湖南省 31328億4,安徽省 28816億5,江西省 21770億6,山西省 5722億從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來看,河南省毫無疑問,領先其他五個省,湖北省和湖南省相差不大,安徽省處於中間位置,江西省偏低,山西省最低,只有5722億。

綜上所述:從以上八個指標來看,河南省在五個指標,湖北省領先兩個指標,安徽省領先一個指標。所以,很清晰的知道,河南省的經濟實力,在中部排第一。

⑺ 中國諸多省份中,你覺得哪一個省的經濟實力最強

中國諸多省份中,經濟實力最強省份還是要屬廣東省。一般來說,評價一個省份經濟實力的強弱,往往是通過其GDP來進行比較的,盡管GDP並不能夠說明一切,但卻是一個省份、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經濟實力最佳的體現。由於地理位置的優越性以及廣東經濟雄厚的底蘊,廣東的GDP已經占據我國省份GDP的寶座許久,其2021年的GDP更是超越12萬億,龐大的數字背後向我們展示了廣東經濟的勃勃生機,當然,由於疫情的影響,廣東的經濟形勢也是面臨了一些挑戰,但即便廣東的經濟增速放緩,仍然沒有省份能夠撼動其寶座。

總而言之,廣東省的經濟實力是全國的第一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顯然,它的目標並不僅僅只在國內。

⑻ 武漢在中國是什麼樣的地位

1、地理區位

湖北省省會,位於江漢平原東部,長江中游與漢水交匯處。東經113°41′-115°05′,北緯29°58′-31°22′。中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是全國七大中心城市之一。為華中地區最大都市,中國華中地區的金融中心、交通中心、文化中心,長江中下游特大中心城市。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長支流漢水橫貫市區,將武漢一分為三,形成了武昌、漢口、漢陽三鎮隔江鼎立的格局,唐朝詩人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漢自古又稱「江城」。

2、四季氣候

武漢屬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具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等特點。一年中,1月平均氣溫最低,1℃;7、8月平均氣溫最高,28.7℃,夏季長達135天。由於武漢處於北緯30度,夏季正午太陽高度可達83°,居於內陸、距海洋遠,周圍地形如盆地、集熱容易散熱難,河湖多、晚上水汽多,加上城市熱島效應和伏旱時副高控制,因而城區氣溫最高可以達到42℃,十分悶熱,是中國三大火爐之一。極端氣溫最高44.5℃,最低-18℃.初夏梅雨季節雨量較集中,年降水量為1050~1200毫米。武漢活動積溫在5000℃~5300℃之間,年無霜期240天。

3、行政區劃

武漢市轄江岸(07)、江漢(08)、硚口(09)、漢陽(10)、武昌(11)、青山(12)、洪山(06)、蔡甸(03)、江夏(05)、黃陂(01)、新洲(13)、東西湖(02)、漢南(04)13個區。前7個為中心城區。下轄108個街道辦事處,21個鎮,15個鄉,群眾組織3140個,其中社區居民委員會1107個,村民委員會2033個。

4、自然資源

武漢市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這在國內外大城市中不多見。一是充足的水資源。全市江河縱橫,湖港交織,長江、漢水交匯於市境中央,且接納南北支流入匯,眾多大小湖泊鑲嵌在大江兩側,形成湖沼水網。全市共有水域面積2205.06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25.79%,居全國大城市之首。二是取之不盡的物產及生物資源。全市素有漁米之鄉美譽,糧食作物,共240多個品種;經濟作物,共50種;魚類資源,共11目11科88種,水生動物,共有8目14科45種。三是豐富的礦產資源,我市現已發現38種礦藏,其中已探明儲量的礦種有24種(不含地下水),佔全省已探明儲量礦種的30.38%。累計探明儲量96125.65萬噸,保有礦產儲量79829.75萬噸。非金屬礦產資源十分豐富,主要有建築材料用石英砂岩、磚瓦用粘土、制灰用灰岩、熔劑用灰岩和冶金用白雲岩等,其中膨潤土、冶金白雲岩、玻璃石英砂岩的儲量居全省首位,石膏的儲量規模居全省的第三位。全市已探明儲量的礦產地數384處,其中大型礦產地有4處、中型礦產地有10處、小型礦產地有43處、礦點327處。

5、財政金融

概況

武漢是華中地區最大的工商業城市,擁有鋼鐵、汽車、光電子、化工、冶金、紡織、造船、製造、醫葯等完整的工業體系。在清朝末期、國民政府時期,武漢三鎮經濟繁榮,曾有「東方芝加哥」之稱。新中國成立後,武漢是國家重點建設的工業基地,武鋼、武重、武鍋、武船、肉聯等一大批「武」字頭企業陸續建成,極大地提升了武漢的經濟地位和城市實力。1959年,武漢的工業總產值僅次於上海、北京、天津,位居全國第四位[2],這一位次一直保持到改革開放初期。80年代中期以後,隨著國家大力推進沿海開放戰略,加之自身思想觀念的落後,改革步伐緩慢,地處中部腹地的武漢逐漸被「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地區的很多城市超過,這種情況在進入21世紀後有所轉變,城市面貌和經濟發展有了長足的進步。

工業

武漢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現已形成門類比較齊全、配套能力較強的工業體系。武漢正在大力發展現代製造業,著力推進產業技術升級、集群發展。重點發展鋼鐵、汽車及機械裝備、電子信息、石油化工、環保、煙草及食品、家電、紡織服裝、醫葯、造紙及包裝印刷十大主導產業。同時運用產業政策,引導企業向園區集中。重點發展鋼鐵化工及環保產業聚集區、汽車及機電產業聚集區、光電子及生物醫葯產業聚集區、食品工業聚集區、都市工業聚集區。

外商投資

武漢是中國首批沿江對外開放的城市之一,一直是外商投資中西部的熱點地區和首選城市之一。目前,武漢是法國在中國投資額最高的城市。截至2006年10月18日,法國在武漢的各類投資總額已近22億美元,佔法國在中國全部投資的三分之一。另外,在武漢所有外商投資中,港資比重最大。

金融商貿

與中部其他省會城市相比,武漢的主要金融指標均處於前列。截至2009年8月,總部在武漢的金融機構有漢口銀行、長江證券、合眾人壽、交銀國際信託、天風證券等5家,已有20家中資銀行和5家外資銀行在武漢設有營業機構,其中,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在武漢的營業網點均超過100家,武漢的銀行密度居中部第一,全國第五。同時,武漢還是中國人民銀行唯一設在中部的跨省級分行——武漢分行所在地,負責管轄湖北、湖南、江西三省[5]。依託武漢市金融業現有基礎以及未來所蘊含的巨大潛力,湖北省及武漢市計劃將武漢打造成為立足湖北,輻射周邊省份的中部地區的金融中心。

武漢城市圈

2003年11月8日,湖北省作出重大戰略決策:打造「武漢城市圈」。武漢城市圈,又稱「1+8」,即以武漢為圓心,包括黃石、鄂州、黃岡、孝感、咸寧、仙桃、天門、潛江周邊8個城市。城市圈的建設,涉及工業、交通、教育、金融、旅遊等諸多領域。湖北9市政府部門主動拆除市場壁壘,搭建合作平台。工商、人事、教育等部門承諾在市場准入、人才流動、子女入學、居民就業等方面,建立一體化的政策框架,提高城市圈的整體競爭力。2007年12月,中央正式批准武漢城市圈為國家「兩型」特區。

6、交通運輸

九省通衢

武漢歷來被稱為「九省通衢」之地,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它距離北京,上海,廣州,成都,西安等中國大城市都在1000公里左右,是中國經濟地理的「心臟」,具有承東啟西、溝通南北、維系四方的作用。京廣、京九、漢丹、滬漢蓉、京港5條鐵路干線,以及京珠、瀘蓉等6條國道在此交匯,武漢正在成為全國四大鐵路運輸樞紐之一。水運已形成「干支一體,通江達海」的客貨運網路,武漢港是我國長江流域重要的樞紐港和對外開放港口。華中地區最大的航空港武漢天河機場,是華中地區唯一可辦理落地簽證的出入境口岸,為全國四大樞紐機場。巨大的區位交通優勢推動了武漢現代物流業的快速發展。以建設國家級物流樞紐城市為目標,合理規劃布局以現代物流園區、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為節點的現代物流體系,武漢作為聯結國內外兩個市場和促進中國東、中、西部互動的橋梁紐帶功能逐步顯現。

公路

武漢公路總里程達到1.1039萬公里(含通村公路)

國道\省道:316國道、318國道、106國道、107國道以及16條省道在此交匯。

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滬蓉高速公路,漢十高速公路,天河機場高速公路,天河機場第二機場高速(09年開建),武漢外環線高速公路,漢蔡高速,漢宜高速,和左高速(在建),漢洪高速,硚孝高速(09年開建),岱黃高速,漢麻高速,武英高速,青鄭高速,武黃高速,武漢三環線高速公路等高速公路,武漢內環線,武漢二環線完全建成後將成為城市快速路。武漢正在積極建設武漢中心城區至武漢繞城公路(武漢外環線)衛星城鎮及遠城區「半小時交通圈」、武漢至8+1中的8個城市「1小時交通圈」、武漢至周邊省會城市「4小時交通圈」。

鐵路

武漢是全國最為重要的鐵路樞紐之一,位於京廣鐵路、漢丹鐵路、長荊鐵路、武九鐵路、武麻鐵路、滬漢蓉鐵路、京港高鐵交匯處。京廣鐵路穿城而過,有武廣鐵路客運專線(京港鐵路客運專線)、石武鐵路客運專線(京港鐵路客運專線)、漢宜快速鐵路(滬漢蓉鐵路客運專線)以及武漢至鄂州-黃石,武漢至孝感,武漢至黃岡和武漢至咸寧的4條城際鐵路在建。

航空

武漢是華中地區航空中心,武漢先後曾有過三個客運機場:南湖機場、王家墩機場、天河國際機場,在南湖機場遷往天河國際機場後,武漢也曾出現一座城市兩個客運機場同時使用的情況。其後因武漢市城市開發的需要和航空業務的發展,原在王家墩機場運營的武漢航空公司(現東方航空武漢有限公司)也遷往武漢天河國際機場。

武漢天河國際機場為4E級機場,是中國民航總局指定的華中地區唯一的綜合樞紐機場和最大的飛機檢修基地。

水運

武漢是長江的重要港口,是華中第一大港。有漢南紗帽港、楊泗港、武漢港、陽邏港等。武漢港是長江「黃金水道」的中轉站。



因為獨特的地理環境,武漢橋梁眾多。長江上從上游到下游依次有武漢軍山長江大橋(長江四橋)、武漢白沙洲長江大橋(長江三橋)、武漢長江大橋(長江一橋、公鐵兩用橋)、武漢長江隧道、武漢長江二橋、武漢二七長江大橋(長江七橋、在建)、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武漢陽邏長江大橋(長江五橋)共五座公路長江大橋、兩座公鐵兩用長江大橋和一座長江隧道,並正在規劃建設陽泗港過江通道。漢江上從上游到下游依次有武漢外環漢水橋、滬漢蓉鐵路橋(在建)、長豐橋、知音橋(武漢江漢二橋)、鐵路橋、月湖橋、武漢江漢一橋、晴川橋共六座公路橋和兩座鐵路橋,09年武漢將開始建設漢江三官大橋,這也是武漢漢江上第九座大橋以及鸚鵡洲長江大橋(長江八橋)。武漢長江大橋是萬里長江第一橋。「萬里長江第一隧」武漢長江隧道08年年底建成通車。並且武漢還擁有眾多立交橋,由於武漢市政府要求建設武漢30分鍾暢通工程,從07年起,武漢的立交橋建設進入高峰。

武漢過江隧道

武漢長江隧道(已建成,2004年11月28日開工,總建設周期45個月,於2008年12月28日至2009年3月調試運行通車。之後,逐步完善隧道運營維護管理辦法,整理竣工驗收有關資料,「長江第一隧」於2011年方可正式通車運行)。

7、方言

武漢地處中部地區,各種方言交匯形成了特別的武漢話。武漢話是大部分武漢城區居民的母語,也通行於整個武漢市乃至武漢城市圈。武漢話在方言學的分類系譜上,屬於官話方言(又叫北方方言)中的西南官話,與成都方言、重慶方言、貴州方言等同屬一個系譜,也是西南官話地理分布上的最東端,東南端被臨界的湘方言、贛方言、官話江淮方言等所包圍。

近年,普通話極為強烈地影響武漢話,致使武漢方言較有特色的語音、語法、詞彙現象大幅被普通話所取代,形成新的武漢話,這在高校密集的地區尤為普遍。新的武漢話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為改變調值的普通話。武漢藝術家夏雨田用「辦事腦子靈,說話喉嚨喳」來形容武漢話。由於政府的大力推廣,普通話開始影響武漢話的語音。同時,武漢還有「彎管子普通話」,即把武漢話套上普通話的聲調,這種語言通常是調侃而用。武漢有電視台開辟了方言節目,比如「新聞故事會」和「都市茶座」「阿星笑長開講」等。

8、美食小吃

武漢的小吃以早點為主,武漢人把吃早飯稱為「過早」。早飯對於武漢人來說一向都很重要,所以過早一向都是內容豐富,品種繁多。熱乾麵是武漢一大特色。武漢菜秉承湖北菜系風格,湖北江河湖泊眾多,水產極為豐富,所以武漢餐桌上河鮮是必不可少的。武昌魚便是因為1958年毛澤東主席的「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的佳句而名揚五洲。更有梁子湖河蟹,也是武漢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佳品。熱乾麵、面窩、米耙粑、魚汁糊粉、燒梅、歡喜坨、發糕、鍋貼餃、水餃、餛飩、糯米雞、豆皮、散子、油墩、精武路鴨脖子、湯包、烤紅薯、糯米包油條、酥餃、糍粑、剁饃、苕面窩、細粉、寬粉、湯面、清酒、蛋酒、豆漿、雞冠餃、炒麵、炒粉、炒花飯、小張烤魚、清蒸武昌魚、魚香肉絲、瓦罐雞湯武漢名小吃還有老通城--豆皮,四季美--湯包,蔡林記--熱乾麵,談炎記--水餃,順香居--燒梅,福慶和--牛肉米粉,五芳齋--湯圓,小桃園--煨湯,老謙記--牛肉豆絲,面窩,田啟恆--糊湯粉,新農特色牛骨頭,民生全科小湯圓,福慶和米粉,雅園湖南米粉,楚寶桂花赤豆湯,寶慶牛肉麵,一品香大包,老會賓五葉梅,橘頌餅,東坡餅,油香,發米粑,什錦豆腐腦,涼粉涼面,炒良鄉栗子,沖糯米粉,炒白果(即銀杏果)武漢風味小吃還有炸油餅、油條、蒸餃、煎包、醬肉包子、歡喜坨、年糕、糯米、糯米包、米酒等。

9、了解武漢●武漢是一座具有3500年歷史的文明古城,是全國建城最早的特大城市。

●武漢是湖北省省會城市,擁有800萬人口和8,494平方公里的土地。

●武漢雄踞長江中游,形成兩江交匯、三鎮鼎立的獨特地理格局。

●武漢地處中國腹地,是全國鐵路、水路、公路、航空和電信的重要樞紐。

●武漢是中國著名的江城和水城,水城總面積達2187平方公里。

●武漢是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故里。

●武漢是白雲黃鶴留佳話的故鄉。

●武漢是中國近代工業發源地。

●武漢是中國近代博覽會發源地。

●武漢是推翻封建王朝而打響第一槍的地方。

●武漢是國務院命名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武漢是國家旅遊局命名的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武漢是被聯合國列為「城市可持續發展計劃」的城市。

●武漢是「中國光谷」高科技光電技術產品生產的發源地。

●武漢是中國中部地區的工業、金融、商業、科研和文化教育中心。

⑼ 孝昌全國第幾窮縣

在全國應該不算窮縣了,比起西部等地區還是蠻小康的,和本省及周邊省份某些縣市基本差不多,當然和沿海等地是不能比了。不過這幾年孝昌發展的很快,雖然整體經濟實力是不算強,但是孝昌人的生活水平絕對不算低的。

⑽ 湖南和湖北的經濟實力哪個更強

湖北的經濟實力更強。

一、經濟:

2019年湖南全省地區生產總值39752.12億元,同比增長7.6%。2019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1%。2019年,全省進出口總額4342.19億元,同比增長41.2%。2019年全省財政民生支出同比增長7.7%

2019年,湖北省完成生產總值45828.31億元,增長7.5%。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3809.09億元,增長3.2%;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19098.62億元,增長8.0%;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22920.60億元,增長7.8%。

二、運輸

湖南:2018年全省客貨運輸換算周轉量5448.6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1.8%。貨物周轉量4404.3億噸公里,增長2.0%。

湖北:2019年,湖北省完成貨物周轉量7237.85億噸千米,比上年增長8.4%;旅客周轉量1386.79億人千米,下降2.2%。

三、旅遊

湖南:2018年全省國內遊客7.5億人次,比上年增長12.5%;入境遊客365.1萬人次,增長13.1%。旅遊總收入8355.7億元,增長16.5%。

湖北:2018年,湖北省國內旅遊人數7.27億人次,增長13.8%;國內旅遊收入6344.33億元,增長15.0%。

(10)團風和孝昌哪個經濟實力強擴展閱讀:

湖北人民生活

2019年,湖北省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601元,增長9.1%;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91元,增長9.4%。居民消費價格上漲3.1%,漲幅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其中,城市上漲3.0%,農村上漲3.2%。分類別看,八大類商品價格七漲一降。

其中,食品煙酒價格上漲7.0%,衣著價格上漲1.6%,居住價格上漲1.9%,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0.4%,交通和通信價格下降0.7%,教育文化和娛樂價格上漲2.5%,醫療保健價格上漲1.8%,其他用品和服務價格上漲2.6%。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0.2%,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0.7%。


閱讀全文

與團風和孝昌哪個經濟實力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建立平等的婚姻觀 瀏覽:600
廣州番禺哪裡有阿里健康大葯房 瀏覽:592
抖音稱呼美女還有什麼 瀏覽:164
沙溢胡可如何在細節中體現愛情 瀏覽:260
婚姻線左右手都有怎麼看 瀏覽:721
小米手環6女性健康怎麼開 瀏覽:872
什麼影響男人的事業運勢 瀏覽:353
如何發展老人經濟 瀏覽:939
有人說你不知道什麼是愛情 瀏覽:63
風聲的美女長什麼樣 瀏覽:477
成語故事紙上談兵講的是什麼 瀏覽:119
考環保方面事業編題庫有哪些 瀏覽:340
東軟集團政府事業部怎麼樣 瀏覽:152
萬科幸福譽對面蓋什麼醫院 瀏覽:622
故城縣哪裡有美女 瀏覽:910
養老事業包括什麼 瀏覽:567
婚姻男方冷暴力不理你怎麼發信息 瀏覽:733
美國經濟歷史發展的原因有哪些 瀏覽:712
被套多久換一次最健康 瀏覽:208
美女洗澡有什麼漂亮 瀏覽: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