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七台河經濟狀況如何

七台河經濟狀況如何

發布時間:2022-07-05 16:38:38

1. 七台河市經濟問題

我也是七台河的,從07年畢業至今,已經在外面呆了6年多,很多同學也留在了家鄉,過得也還湊合,甚至比我還好。該有的都有了,生活比較安逸,簡簡單單就好。
如果實在覺得家鄉不適合你,你可以選擇出來走走,看看外面和家裡到底有啥區別。樹挪死,人挪活,老天餓不死瞎家雀。

2. 鶴崗、伊春、七台河這些都是哪個省份的城市,屬於什麼級別呢


七台河,七台河的經濟總量在整個黑龍江省是最低的。但是,它的發展潛力卻是巨大的。雖然東北在經過自然資源的過度開采之後,已經變得千瘡百孔。但七台河是東北少有的具有保護性開採煤田。所以,它的自然資源非常豐富,是我國非常具有潛力的以煤炭為主導的城市之一。

3. 七台河的經濟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現在是差,很差,非常差

4. 七台河市怎麼樣 正在糾結去不去那裡工作,詳細點最好,謝謝。

首先我想知道你是哪裡人?為什麼想來七台河工作,做什麼職業?我是土生土長七台河人,本不應該這樣說自己的家鄉,但是真心的不知道七台河哪裡好,當然了在不好也是自己家鄉。小小的煤城,特別臟亂差,環境衛生不想多說。哪哪都是灰。下雨都是泥,可能除了大西北大涼山那種地方,但凡是個城市都比七台河強。無論是經濟還是環境。普通工人一個月能掙三千塊錢就算多了,還得是出大力,總之一句話七台河沒好了。七台河老鄉看見願意噴就噴我吧,無所謂了。

5. 七台河城市建設如何

七台河市基本情況

七台河市位於黑龍江省東部,處於佳木斯、牡丹江、雞西、雙鴨山等五大城市群中心位置,總面積6221平方公里。七台河1958年開發建設,1983年晉升為省轄市,現轄3區一縣,人口86萬。
七台河市地理位置優越。南與雞西市、牡丹江市相鄰,北接佳木斯市、鶴崗市,東連雙鴨山市,西通哈爾濱市,周邊有13個縣、7個國營農場,城市總人口1100多萬人。鐵路交通便捷。
七台河市物產豐富。現已探明金屬、非金屬礦藏30多種,其中煤炭資源十分豐富,是全國三大保護性開採煤田之一,已探明儲量52.6億噸,保有儲量17億噸,並且煤種齊全、品質優良。目前,七台河已經成為國家重要的主焦煤生產基地和東北地區最大的無煙煤生產基地。同時大力發展非煤產業,培育了電力、化工、傢具、機械、食品等一批立市產業。
七台河市山川秀美,人傑地靈。境內擁有倭肯河、撓力河兩大水系、34條河流和21座大中小型水庫。市區內自然環境優美,人文與自然融為一體。桃山、仙洞山、萬寶山成「品」字相拱在市區周邊,萬寶湖、桃山水庫如兩顆明珠鑲嵌在市區的兩端,在這「三山兩湖」的映襯下,形成了「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的獨特山水園林風光,被授予省級園林城市稱號。奧運冠軍楊揚成為全中國人的驕傲,「雙葉」傢具馳名中外,中國草筆堪稱中國書畫史上一大創舉。近幾年來,市委、市政府精心打造山水園林城市,一個美化、綠化、凈化、亮化、現代化的城市風貌展現在世人面前。
七台河市基礎設施完備。金融、商業、娛樂、旅遊、醫院、學校、通訊等應有盡有。境內總庫容8億立方米、總投資5億元的桃山水庫二期工程即將上馬,竣工後,列全省第三大水庫。全市現有3個發電廠,總裝機容量244.8萬千瓦,七台河第一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總裝機容量240萬千瓦,是我省最大的火力發電廠之一。

「十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成就

「十五」以來,我市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抓住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戰略機遇,堅持以發展為第一要務,堅持經濟社會統籌協調發展,深化改革創造體制優勢,擴大開放發揮資源優勢,實現了主題任務由「爭生存、保發展、渡難關」向「加快發展」的轉變,「十五」計劃確定的主要發展目標提前完成,全市經濟社會協調快速健康發展。
經濟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全市本地生產總值由2000年的48.86億元增長到100.2億元,年均增長11.6%,高於全省1個百分點。人均GDP由5708元上升到11378元(按現行匯率折算,合1420美元),提高了5670元,位於全省前列,是全省人均GDP超萬元地市之一。五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1.5億元,年均增長16.1%,是「九五」時期的1.9倍,是建市以來投資規模最大的時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達到37.0億元,總量躍居全省第5位,年均增長18.1%。全部稅收收入由3.46億元增長到14.23億元,年均增長32.6%;全口徑財政收入由3.32億元增長到15.06億元,年均增長35.3%;一般預算收入由1.74億元增長到5.88億元,年均增長27.6%,增幅均居全省第一。GDP稅收貢獻率達到14.2%,比2000年提高7.1個百分點。在全省實行地市黨政領導班子經濟社會實績考核以來,均被評為優秀地市。
經濟結構調整成效明顯。三次產業比例調整為13.1:49.1:37.8。培育形成了煤、焦、電三大主導產業和木製品、食品、機械、化工、新型建材等接續產業。原煤生產和入洗能力、焦炭生產能力、發電裝機容量分別達到2200萬噸、2000萬噸、360萬噸和76萬千瓦,三大產業佔全部工業增加值比重的70%,佔全部稅收比重的77%;非煤接續產業與煤炭工業之比由2000年的47:53調整到54:46。在全省率先實施了農業主輔換位工程,畜牧業增加值達到4.2億元,占第一產業比重達到31.7%,比2000年提高了8.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發展較快,實現增加值37.9億元,年均增長9.9%。非公有制經濟實現重大跨越,佔全市經濟總量達到65.5%,佔地方經濟比重達到87.0%,佔全部稅收的48.0%,占從業人口的70%,形成了一批年納稅超億元、超5千萬元和超1千萬元的民營大戶企業,成為主體經濟和立市經濟。
各項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在全省率先完成國有企業改革,198戶地方國有企業退出國有實現民營,改制面達到了100%,盤活閑置資產16億元,安置職工4.5萬人。農村稅費改革順利推進,「一免三補」政策得到全面落實,鄉鎮機構改革基本完成。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取得明顯成效,審批項目減少82%,政府職能轉變取得階段性成果,電子政務建設走在全省前列。地方煤礦管理體制改革取得成功,安全生產形勢明顯好轉,杜絕了重特大事故發生。實施了市區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改革,人事、文化、衛生、城市建設管理權等陸續下放到區,區級政府職能進一步完善。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收付、政府采購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取得明顯成效。
招商引資上項目成果顯著。按照「政策全省最優、服務周邊最好」的目標,堅持不懈地抓改善經濟發展環境,五年取消收費項目114項,為企業減輕負擔7200多萬元,為民營企業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和減免地方所得稅費3億多元,受到了國務院減負辦的通報表揚。五年引進域外資金125億元,實際利用外資6000萬美元,新上項目5000多個,其中投資千萬元以上項目156個,億元以上項目16個,外資企業、境外投資和外派勞務實現新的突破,是改革開放以來引進資金和項目數量最多、質量最高、效果最好的時期。
城市面貌發生根本性變化。累計投入城市建設資金44億元,重點解決了基礎設施建設、老城區改造等涉及群眾生產生活的問題。改造新建城市主要街路25條、近30萬平方米,城市道路狀況明顯改善,硬覆蓋率大幅度提高。大通道建設取得新的進展,與省城和周邊市縣基本實現高等級公路連接。沉陷區綜合治理走在全省前列,欣源小區70萬平方米住宅樓、三所學校及相關配套設施已交付使用,成為我市規模最大、配套設施最完善的住宅小區。新建和改造供水管網288公里,城市日供水能力新增5萬噸,城市居民自來水入戶率由65%提高到73%。新增供熱面積284萬平方米,集中供熱率由53%提高到70%。城市排水系統進一步完善,中心區排水管網普及率達到80%。市綜合垃圾處理場建成投入使用,中心區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城市綠化、凈化、美化水平全面提高,建成區綠化覆蓋率提高到32%,生態環境治理和環境保護得到進一步強化,城市環境臟亂差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步入省級園林城市行列。
城鄉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056元提高到7346.7元,年均增長12.6%,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下降到37.4%。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由6056元增長到11200元,年均增長13.1%,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個百分點。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508提高到3354.5元,年均增長6.0%。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由45.3億元增長到89.5億元,年均增長14.6%,人均儲蓄超過10000元。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積達到12.8平方米,比2000年增加3.1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磚木結構住房面積達到15.4平方米,增加4.4平方米。
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教育實現「兩基」目標,新建、擴建了市二中、六中、七中、五小教學樓和高級中學科技館等一批高標準的校舍,中心區通過「雙高普九」驗收;職業教育快速發展,七台河職業學院實現當年籌建、當年開工建設、當年投入使用、當年招生辦學,結束了我市沒有全日制高等教育的歷史。新建、改造了市醫院門診綜合樓、傳染病區、緊急救援中心、市縣兩級疾控中心、鄉鎮衛生院等一批醫療衛生項目,初步建立了公共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科技進步加快,完成技改和新產品開發項目24個,科技促進經濟發展的作用進一步增強。文博圖館、歌舞團劇場、體育館、電視台演播廳等一批設施投入使用,廣播電視和文化事業繁榮發展,以短道速滑為代表的競技體育連創佳績,體育工作獲全國冬季項目貢獻獎。計劃生育完成省控指標。就業再就業工作走在全省前列,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等社會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應險能力逐步增強,城市低保實現了應保盡保。開工建設了7000平方米的老年公寓。
社會更加和諧安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成果顯著,被評為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市。反腐倡廉力度加大,依法治市順利推進,先進性教育取得明顯成果,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明顯好轉,全市各級班子思想統一,步調一致,黨群、干群關系更加密切,形成和發展了心齊、氣順、勁足的大好局面。全市政治安定,社會穩定。

「十一五」時期的形勢和發展目標

(一)內外部環境
「十一五」時期,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總體上是機遇大於挑戰。經濟全球化趨勢增強,世界范圍內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轉移步伐加快,沿海發達地區傳統產業加快向內地轉移,為我市承接產業轉移、招商引資上項目提供了有利契機。全球能源緊張使能源安全成為國家高度重視的戰略問題,我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將繼續拉動煤炭市場需求,從長遠看,煤炭、焦炭、電力仍然面臨較好的市場環境。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政策措施進一步落實到位,國家支持資源型城市轉型、建立資源開發補償機制和衰退產業援助機制等政策陸續出台,對我市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發展接續產業十分有利。國家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等支持力度加大,為我市加快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改善城鄉生產生活條件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十一五」將是黑龍江一個加快發展的時期,建設六大基地和東部煤電化產業帶有利於我們這個以能源工業為主的城市發展。我市一批民營企業大戶正在迅速做大做強,正在建設和謀劃的一大批煤化工、電力、新型建材、木製品和農畜產品加工等大項目,都將為進一步加快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十一五」時期我市還面臨著一些突出的問題和制約因素。國家將更加註重科學發展,更加註重提高經濟增長質量、轉變增長方式和安全生產,行業准入條件將不斷提高,勢必給我市一些規模較小、素質較低的煤礦、焦化等企業帶來較大壓力;我市工業結構比較單一,經濟增長與資源接續的矛盾日益顯現,傳統產業比重大,經濟增長方式粗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比較突出;農業基礎設施薄弱,第三產業層次較低;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專業技術和企業管理人才短缺;基礎設施建設欠賬較多,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後;實現建設龍江強市的目標,到2010年人均GDP達到全省平均水平,還要補齊「十五」期末存在的差距。
(二)指導方針和戰略目標
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抓好發展第一要務,以「發展循環經濟,建設龍江強市」為戰略目標,求真、求實、求發展,創業、創新、創一流,繼續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創造優良經濟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經濟結構,加快轉變增長方式,統籌城鄉和經濟社會發展,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協調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實現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
基本原則
——堅持循環發展的原則。必須按照新型工業化的要求,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延伸煤炭產業鏈條,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保護生態環境,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堅持持續發展的原則。必須加快調整經濟結構,大力發展接續產業,推進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堅持創新發展的原則。必須加快科技進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戰略,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活力。
——堅持和諧發展的原則。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注重城鄉和經濟社會統籌協調發展,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和公共服務體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發展目標
到2010年,城市經濟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人均GDP、財政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位居全省前列,接續產業不斷發展壯大,產業結構趨於合理,經濟轉型取得初步成效,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增強,環境質量明顯提高,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社會就業比較充分,人民生活更加寬裕,社會安定文明,城市綜合競爭力不斷增強。
經濟發展。本地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2%以上,2010年達到200億元以上,力爭比2005年翻一番,人均GDP力爭達到3000美元;財政總收入達到3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15%以上;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累計達到30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15%以上。
社會進步。全市人口控制在90萬人以內,城鎮人口比重達到60%,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年,每萬人口中受大學教育人數達到580人以上,每千人口醫生數達到2人,城鎮從業人員養老、醫療、失業、生育和工傷保險綜合覆蓋率和農村養老覆蓋率達到95%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
人民生活。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5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950元,年均分別增長9%和8%以上;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下降到35%。
科技創新。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運用高新技術推動發展能力不斷增強,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年均增長20%以上。
資源環境。萬元GDP能耗下降20%;森林覆蓋率提高到51%;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8%,空氣污染指數下降到80以下。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工業結構優化升級

按照新型工業化要求,用循環經濟理念指導經濟結構調整,引導組織企業內部和企業之間、行業之間、區域之間搞好資源協作,減少資源投入和廢棄物排放,圍繞可持續發展,做強四大工業基地,做大五個接續產業集群,鞏固提升工業主體地位,以做強做大工業保證「建設龍江強市」宏偉目標的實現,到2010年,全市工業增加值實現105億元以上,年均增長13%以上。
(一)做強四大工業基地
1、優質焦煤基地
一是搞好資源勘探,保證資源接續。按照省政府規定原則,統籌市礦發展,合理配置區域煤炭資源。加快推進嵐峰、七峰、鐵南、種畜場、北興北、鹿南六個重點區域資源勘探,實施老礦區深部及外圍資源精查勘探項目,預獲儲量8.0億噸。二是搞好新礦井建設和老礦井改造,保證煤炭生產能力穩步提高。建成投產七煤公司90萬噸/年向陽煤礦、市地方45萬噸/年雙興煤礦兩處較大型礦井,及鐵南、庚鑫、宏興、鹿峰等一批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中小型礦井,新增產能200萬噸以上;改造提升七煤公司新興礦、新建礦、龍湖礦、市地方鹿山礦等礦井,新增產能100萬噸以上;推進地方小煤礦聯合改造,組建一批年設計生產能力在20萬噸以上礦業公司,逐步淘汰6萬噸以下小煤礦;加快種畜場、鐵南等資源勘探區的後續開發,力爭開工建設一批新井。2010年,全市年產100萬噸、50萬噸、20萬噸以上煤礦分別達到6個、5個、30個,原煤年產量達到2500萬噸以上。三是改造提升洗選工藝,擴大優質精煤品牌效應。鼓勵建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技術含量高、入洗能力在120萬噸以上的洗煤項目,改造提升現有規模和工藝達不到國家產業政策新標準的洗煤企業。新上七煤公司向陽洗煤廠、富源煤礦無煙洗煤廠等洗煤項目,改造七煤公司富強洗煤廠和一批地方洗煤企業,淘汰落後洗選工藝,提高精煤回收率和質量,實現可洗原煤全部入洗,打造七台河優質精煤品牌。抓住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給清潔能源帶來的市場機遇,發揮我市無煙煤資源和洗煤副產品充足優勢,大力發展工業和民用型煤,力爭2010年全市型煤產量達到100萬噸以上。
2、優質焦炭基地
繼續發揮比較優勢,進一步擴大競爭優勢,開發特種鑄造焦產品,打造優質焦炭品牌,鞏固提升「東北亞煤焦之都」地位。一是鞏固壯大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焦化企業。推進龍洋焦化項目加快建設進度,爭取2006年投產。支持億達信、寶泰隆公司進行干熄焦等工藝技術改造,提高焦油、煤氣、熱能等副產品回收率,不斷提高企業效益和市場競爭力。二是改造提升一批焦化企業。引導現有達不到國家最新產業標準的焦化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改進技術工藝,提高環保標准,逐步淘汰落後生產能力。三是引進新建一批高標准焦化項目。根據市場發展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繼續引進建設生產工藝先進、科技含量高、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大型焦化項目,保證焦化產業良性發展。「十一五」期間全市焦炭產能保持在500萬噸以上。
3、電力工業基地
積極發展劣質煤、洗中煤、煤泥、煤矸石、煤氣發電項目,推進煤電轉化,實現能源空中運輸。加快大唐七台河發電廠二期2×60萬千瓦機組擴建工程建設,力爭2006年開工建設,2008年並網發電,並及早籌劃三期擴建工程,力爭2010年開工建設。新建寶泰隆15萬千瓦、億達信5萬千瓦洗中煤、煤泥和煤矸石電站,北旺化工5萬千瓦自備電站。改造擴建市、礦現有兩個矸石電廠,分別新增裝機容量2.5和2.4萬千瓦。建設龍洋公司3.1萬千瓦、魯龍公司1.2萬千瓦等一批環保燃氣電站項目。到2010年,全市發電裝機容量提高到228萬千瓦,成為東北地區重要的電力基地。
4、煤化工基地
充分利用我市焦爐煤氣、煤焦油、粗苯等優質資源,大力發展煤氣制甲醇、煤焦油和粗苯精深加工項目,力爭建成龍江東部最重要的煤化工基地。一是建設一批煤氣制甲醇項目。加快寶泰隆公司20萬噸、億達信公司12萬噸甲醇項目建設,並隨著焦炭產量和煤氣發生量的增加,繼續提高煤氣制甲醇及綜合運用的能力,消滅煤氣對空排放,實現完全回收利用。適度發展煤炭氣化,鼓勵支持企業開發利用適合造氣煤種製取甲醇等項目。二是建設一批煤焦油加工項目。推進聖邁公司10萬噸煤焦油加工項目建設,支持興盛化工廠二期擴建工程,隨著焦炭產量增加繼續引進建設煤焦油精深加工項目,2010年全市煤焦油加工能力超過30萬噸,本地煤焦油加工利用達到100%,並形成對外地煤焦油資源的吸納和競爭能力。積極發展精細化工產業,開發粗苯精製項目,實現粗苯就地加工增值。研發以甲醇、焦油、改質瀝青等為原料的醋酸、二甲醚、中間相炭微球等精細化工項目,開發更多高附加值煤化工產品。三是做大其它化工項目。加快農墾博興30萬噸尿素、50萬噸復合肥改擴建項目建設,扶持乳化炸葯、東方化工公司等化工企業做大做強。到「十一五」期末,全市化工產業銷售收入達到40億元以上。
(二)做大五個接續產業集群
1、木製品加工產業集群
支持雙葉公司發揮品牌優勢,提高產品研發能力,開發更多適銷對路的新產品,進一步提高市場競爭力,加快雙葉工業園區二期擴建和配套基地項目建設,擴大生產規模,提高對全市木製品及相關產業的牽動能力,力爭到2010年,生產銷售實木傢具150萬件(套)以上,成為全省傢具業龍頭和全國傢具業航母。搞好森帝等木製品工業園區建設,扶持永宏木業、三元木業等木製品加工企業加快發展,擴大橡木酒具、木屐、實木門等特色木製品加工業規模。到2010年,木製品加工業銷售收入達到15億元以上,以實木傢具為重點的木製品加工業成為全市重要的非煤支柱產業。
2、農畜產品加工產業集群
支持勃利煙葉復烤廠與白沙集團合作,「十一五」期間煙葉加工能力提高到80萬擔。加快山東蘭裕集團勃利冷凍廠、大森林冷凍食品公司改造建設進程,發展生豬、肉雞屠宰加工業。推進大自然油脂公司30萬噸大豆深加工項目,開發大豆蛋白、大豆異黃酮、大豆磷脂等高附加值產品。加快林泓米業公司精煉米糠油項目建設。擴大金蕎格爾金公司生產規模,發展出口創匯農產品。支持天龍浩公司、三江浸油廠、滬勃利泰公司、金鼎鵝業公司改進生產技術和工藝,積極發展深度加工,不斷做強做大。依託農畜產品資源優勢,繼續引進實力強、規模大、技術水平高的大企業建設農畜產品加工項目。2010年,農畜產品加工業銷售收入達到20億元以上。
3、新型建材產業集群
抓住國家鼓勵發展循環經濟的政策機遇,利用我市豐富的煤矸石和粉煤灰資源,加快發展以煤矸石和粉煤灰為主要原料的新型建材業。制定推廣新型建材和取消粘土磚的政策,支持德利能源粉煤灰砌塊和宏源矸石磚兩戶企業搞好生產和銷售,不斷擴大規模。推進七煤公司熱電廠30萬噸粉煤灰水泥項目、6000萬塊煤矸石空心磚項目、寶爾強建材公司4.8萬立方米粉煤灰環保建材項目盡快建成投產。積極謀劃建設2億塊煤矸石空心磚項目,搞好飾面花崗岩石材開發利用。到2010年,新型建材業銷售收入達到20億元以上。
4、機械製造產業集群
抓好勃農公司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擴建項目,加快新產品研發,擴大生產規模,形成完整配套能力,提高市場佔有率。引導全市農機製造企業按照市場機制,與勃農公司聯合協作,成為勃農公司配套企業,擴大勃農公司品牌優勢,實現低成本擴張,把我市建成東北地區重要的小型農機具生產基地。利用我市銷地市場及區位優勢,做大礦山機械製造業。加快建設七煤公司10萬棵單體液壓支柱及配件項目,大力引進知名礦山機械及零配件製造企業來我市辦廠。依託優質焦炭資源,發展精密鑄造業,積極謀劃10萬噸球墨鑄鐵管、5萬噸灰鑄鐵球墨鑄鐵、鋁合金鑄件項目。到2010年,機械製造業銷售收入達到15億元以上。
5、醫葯產業集群
依託北葯種植基地和現有葯業基礎,不斷擴大醫葯產業規模。加快七台河制葯廠與湖南千山葯機集團合作的填補省內空白的葯用膜袋項目建設,爭取明年投產,並籌劃二期工程。推進康威公司七台河中葯廠40噸水飛薊素加工項目盡快投產,發展深度加工。啟動日普獸葯二期擴建項目。扶持藍寶公司、萬壽菊加工廠、金元辣業公司開發花色甙、黃色素油、辣椒鹼、辣紅素等醫葯中間體提取加工項目。到2010年,醫葯工業實現銷售收入5億元以上。
適應經濟發展需要,規劃建設金河、互助等工業園區和七桃路、依寶路兩個工業走廊,引導項目集中、企業集聚、產業集群,為招商引資上項目創造有利條件。

6. 黑龍江的七台河市為什麼會逐漸淪落為一座空城呢

除此之外七台河市的交通也很方便,不僅有鐵路,還有高速公路等,想要去沈陽和大連都很方便。另外它的煤炭資源也很豐富,等到後期交通變得越來越完善,就能把煤炭運輸到各個不同的地方,有效提高經濟總量。如果七台河市尋找到好的出路,就能帶來很不錯的結果。對於黑龍江令人堪憂的城市,即將步入鶴崗的後塵,逐漸淪落為一座空城,不知你有什麼看法?

7. 急!!!黑龍江七台河跟內蒙古通遼相比較,有哪些差距,如經濟,城市環境等等等等!

目前來講七台河是比通遼好的,經濟體系不同,七台河昵稱煤城,資源型城市,但是過一段時間資源沒了就變成廢城了,加之交通不是很便利,後勁不足。環境上講通遼要好於七台河,七台河冬天早晚煙塵很大,嗆嗓子,環境很惡劣。希望可以幫到你!

8. 我想知道七台河是個怎樣的城市從哪個角度說都可以。

七台河經濟增長速度全省最快,政策寬松,人口少(89萬),桃山區很乾凈整潔漂亮,體育(速滑、武術)全省前列,文藝(七煤文工團省春晚的主力陣容),還有著名的雙葉傢具,藍靛果酒、草筆、黑桃,還有東北的很多特產各類蘑菇,山菜等等。最富有的就是煤炭,煤炭是全國重點保護開采三大薄煤層之一。
七台河開發的空間很大很大,尤其明年將通車直達俄羅斯,有識之士趕緊來七台河投資,安家落戶吧!我沒有騙你們,你只有過來看,你就會相信我說的是真的!

9. 黑龍江省七台河市經濟怎麼樣

牛逼啊,有世界冠軍,有礦,那消費高的跟小北京兒似得

10. 七台河和虎林那個經濟水平高

七台河消費水準要遠比虎林高,單就一項七台河的私家車,就可以說明這一點,七台河的私家車可謂是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若干年前,七台河就一輛悍馬那是最好的車了,可近幾年,名車比比皆是,什麼Q7 Q8 保時捷,勞斯萊斯法拉利,數不勝數,人稱七台河的消費為「小香港」,由此可見一斑!

閱讀全文

與七台河經濟狀況如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建立平等的婚姻觀 瀏覽:600
廣州番禺哪裡有阿里健康大葯房 瀏覽:592
抖音稱呼美女還有什麼 瀏覽:164
沙溢胡可如何在細節中體現愛情 瀏覽:260
婚姻線左右手都有怎麼看 瀏覽:721
小米手環6女性健康怎麼開 瀏覽:872
什麼影響男人的事業運勢 瀏覽:353
如何發展老人經濟 瀏覽:939
有人說你不知道什麼是愛情 瀏覽:63
風聲的美女長什麼樣 瀏覽:477
成語故事紙上談兵講的是什麼 瀏覽:119
考環保方面事業編題庫有哪些 瀏覽:340
東軟集團政府事業部怎麼樣 瀏覽:152
萬科幸福譽對面蓋什麼醫院 瀏覽:622
故城縣哪裡有美女 瀏覽:910
養老事業包括什麼 瀏覽:567
婚姻男方冷暴力不理你怎麼發信息 瀏覽:733
美國經濟歷史發展的原因有哪些 瀏覽:712
被套多久換一次最健康 瀏覽:208
美女洗澡有什麼漂亮 瀏覽: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