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二胎政策的原因和影響
你好,這是官方的說法,還是很有道理的: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根據人口形勢發展變化,在全國普遍實行雙方均為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的基礎上,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逐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一,調整完善生育政策順應群眾期盼,有利於社會和諧穩定發展。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國城鄉居民生育意願發生明顯變化,「多子多福」的傳統觀念逐步淡化。根據《決定》的要求,要通過調整完善生育政策,逐步實現國家意志和群眾意願的統一,縮小城鄉、地區、民族之間生育政策的差別,促進城鄉統籌發展,促進出生人口性別比恢復正常水平。逐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必將進一步彰顯以人為本的理念,改善家庭人口結構,顯著增強家庭抵禦風險能力和養老照料功能,更好地促進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 第二,調整完善生育政策有利於穩定適度低生育水平,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進入新世紀以來,全國婦女總和生育率穩中有降,目前為1.5-1.6。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國民收入增長、醫療衛生和社會保障制度趨於健全,特別是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婦女總和生育率還可能進一步下降。逐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符合人口發展規律,有利於穩定適度低生育水平,減緩人口總量在達到峰值後過快下降的勢頭,有利於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和中華民族長遠發展。 第三,調整完善生育政策有利於保持合理的勞動力數量和結構,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2011年,我國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達到9.41億人峰值,2012年下降為9.37億人,按此趨勢,2030年前我國勞動年齡人口仍可保持8億人以上,但年輕勞動力在勞動年齡人口中比例下降,勞動力資源的國際比較優勢有所減弱。同時,人口老齡化明顯加速, 2012年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已經達到14.3%,2013年底老年人口總數將達到2億,而2025年、2030年將分別達到3億和4億。如維持現行生育政策不調整,幾十年後勞動年齡人口銳減,老年人口比重過大,勢必嚴重影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活力和國際競爭力。逐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就是要有效應對和積極緩解人口結構性矛盾的長期影響,保持合理的勞動力數量和結構,延緩人口老齡化速度。這些決策將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培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新優勢,准備更為有利的人口條件。
㈡ 二孩政策全面放開對中國經濟有何影響
人口政策之所以備受關注,除因為與家庭和公民個人福祉相關外,還因為它將影響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進程。未雨綢繆調整生育政策,事關中國人口和經濟社會的均衡發展。而單獨二胎政策的實施,將滿足部分人群再生一個孩子的願望,使獨生子女不再孤獨,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失獨家庭風險,並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
從長遠來看,實施單獨二胎政策能夠增加未來勞動力人口,提高經濟潛在增長率。數據顯示,中國的勞動年齡人口在2012年首次出現下降,同比下降幅度達300多萬。據預測,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在2025年將下降到8.4億,2050年更銳減到6.69億。而近年來,中國一直保持低生育水平,甚至目前已接近超低生育水平。過低的生育水平不僅會導致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的短缺,更會降低經濟潛在增長率。有專家預測,隨著以勞動年齡人口減少為表徵的人口紅利消失,中國GDP潛在增長率預計將從1995年至2010年平均10.3%的水平,下降到「十二五」時期的7.6%。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研究所所長蔡昉認為,如果中國調整人口生育政策,短期內不會產生對GDP潛在增長率的正面影響,負面影響程度也非常微弱。但是,當放開生育政策後出生的這一代人進入勞動力市場,政策調整對潛在增長率的積極作用將會比較明顯。
同時,單獨二胎政策將促進中國人口結構的調整,有利於老齡化問題的解決。目前中國人口結構性問題凸顯,勞動總量不斷減少,還是世界上人口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預計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達到4.4億左右的峰值,約占總人口的1/3。「養老」已成為政府和社會越來越重要的壓力。「單獨放開二胎」將使得年輕人口得以迅速增加,使中國的人口老齡化狀況得到相當程度的改善,有利於緩解中長期老齡化社會的養老壓力。勞動人口增多,加上科技進步,可以極大地提高生產效率,養老金才能得以正常發放,這樣老人能夠老有所依,安享晚年,不會發生社保空賬甚至崩盤危機。
從近期而言,單獨二胎政策將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創造就業機會。該政策的實施,最為受益的當屬與母嬰有關的消費產業,而這涉及醫療檢測設備、免疫疫苗、嬰兒配方奶粉、奶瓶、嬰兒紙尿褲、嬰兒護理產品、婦嬰服飾、早教幼教、玩具、游戲、動漫、教具教材、游樂場等一系列圍繞母嬰消費的產業鏈。這些行業反過來會需求大量的人才,對改善我國現階段的就業壓力大的問題有巨大的作用。
此外,樓市永遠是最敏感的地帶。如果人口減少,住房的需求必然下降,樓市疲軟必然將在未來的某個時間段出現,這將對國民經濟造成巨大的沖擊。此次「單獨放開二胎」將極大地促進樓市剛性需求的增加,有利於房價的穩定和軟著陸,也有利於中國經濟的平穩過渡。
㈢ 放開二胎政策對經濟發展產生什麼影響
人口政策之所以備受關注,除因為與家庭和公民個人福祉相關外,還因為它將影響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進程。未雨綢繆調整生育政策,事關中國人口和經濟社會的均衡發展。而單獨二胎政策的實施,將滿足部分人群再生一個孩子的願望,使獨生子女不再孤獨,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失獨家庭風險,並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
從長遠來看,實施單獨二胎政策能夠增加未來勞動力人口,提高經濟潛在增長率。數據顯示,中國的勞動年齡人口在2012年首次出現下降,同比下降幅度達300多萬。據預測,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在2025年將下降到8.4億,2050年更銳減到6.69億。而近年來,中國一直保持低生育水平,甚至目前已接近超低生育水平。過低的生育水平不僅會導致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的短缺,更會降低經濟潛在增長率。有專家預測,隨著以勞動年齡人口減少為表徵的人口紅利消失,中國GDP潛在增長率預計將從1995年至2010年平均10.3%的水平,下降到「十二五」時期的7.6%。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研究所所長蔡昉認為,如果中國調整人口生育政策,短期內不會產生對GDP潛在增長率的正面影響,負面影響程度也非常微弱。但是,當放開生育政策後出生的這一代人進入勞動力市場,政策調整對潛在增長率的積極作用將會比較明顯。
同時,單獨二胎政策將促進中國人口結構的調整,有利於老齡化問題的解決。目前中國人口結構性問題凸顯,勞動總量不斷減少,還是世界上人口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預計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達到4.4億左右的峰值,約占總人口的1/3。「養老」已成為政府和社會越來越重要的壓力。「單獨放開二胎」將使得年輕人口得以迅速增加,使中國的人口老齡化狀況得到相當程度的改善,有利於緩解中長期老齡化社會的養老壓力。勞動人口增多,加上科技進步,可以極大地提高生產效率,養老金才能得以正常發放,這樣老人能夠老有所依,安享晚年,不會發生社保空賬甚至崩盤危機。
從近期而言,單獨二胎政策將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創造就業機會。該政策的實施,最為受益的當屬與母嬰有關的消費產業,而這涉及醫療檢測設備、免疫疫苗、嬰兒配方奶粉、奶瓶、嬰兒紙尿褲、嬰兒護理產品、婦嬰服飾、早教幼教、玩具、游戲、動漫、教具教材、游樂場等一系列圍繞母嬰消費的產業鏈。這些行業反過來會需求大量的人才,對改善我國現階段的就業壓力大的問題有巨大的作用。
此外,樓市永遠是最敏感的地帶。如果人口減少,住房的需求必然下降,樓市疲軟必然將在未來的某個時間段出現,這將對國民經濟造成巨大的沖擊。此次「單獨放開二胎」將極大地促進樓市剛性需求的增加,有利於房價的穩定和軟著陸,也有利於中國經濟的平穩過渡。
㈣ 全面二孩政策對我國有哪些影響
2016年1月1日起,中國正式終結了實施30多年的獨生子女政策,步入「全面二孩」時代。如今一年多過去,全面二孩政策對我國有那幾方面的影響呢?
人口影響
現階段,全國符合全面兩孩政策條件的夫婦約有9000萬對。實施全面兩孩政策,今後幾年出生人口總量會有一定程度的增長,最高年份的出生人口預計超過2000萬人,這是政策調整的預期效應。
東北和華北等8省份去年出生人口增加明顯,人口基數大的省份出生人口數量大。廣東、山東、河南、河北等4省份孕婦住院分娩活產數超過100萬人:廣東達190萬人,山東164萬人,河南161萬人,河北108萬人。山東被稱為「最敢生」省份。
社會影響
遵循人口發展規律,順應人民群眾期盼,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有利於優化人口結構、保持經濟社會發展活力、促進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有利於中華民族長遠發展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
㈤ 中國二孩的生育率明顯提升,二胎政策的放開帶來了多大的影響
在過去的幾十年時間里,中國一直實行的是計劃生育的政策,包括現在也是一樣,但是由於受到了人口結構的影響,逐步的進行了開放二胎政策。所以在這兩年裡,很多家庭都有了二胎的計劃。有了二胎之後意味著人口會大量的增加,那麼二胎政策開放之後會帶來哪些影響呢?
3、如何正確的面對二胎?
根據統計,對於生二胎的問題,很多人都會有這樣兩種的想法,第1種覺得人丁興旺,既然國家允許生育二胎了,那麼可以趁著這段時間或者國家的政策允許范圍內多生孩子。第2種想法是要有足夠的基礎之後再去生二胎,其實這兩種想法都沒有問題,但前提條件是要根據自身的情況來判斷,不能為了一味的生孩子忽略了孩子的教育和撫養。
㈥ 分析二胎政策對家庭消費行為有哪些影響,帶來哪些變化
二胎政策對家庭消費行為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因為家裡的固定的收入,有了二胎之後,家裡的經濟條件下降了,人均分配變少了,所以生活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改觀。壓力也大了。
㈦ 開放二胎政策對我國經濟有什麼影響
國家衛計委認為:實施全面兩孩政策,短期可以直接拉動對婦幼健康、嬰幼用品、托幼服務、教育等領域的消費。長期看,到2050年,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將增加3000萬左右,有利於穩定經濟增長預期。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後,將帶來公共服務需求的增長,醫療衛生、兒童照料、教育等方面會面臨一定的壓力。通過加大投入、盤活存量、優化配置,是完全可以應對的。我國在制定資源環境中長期戰略規劃目標時,已經為生育政策調整完善預留了空間。據有關部門測算,我國的能源、糧食等供給都在可承受范圍之內。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對資源環境壓力略有增加,但不會影響國家既定資源環境戰略目標的實現。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