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混亂的世界經濟如何應對

混亂的世界經濟如何應對

發布時間:2022-07-05 04:29:44

『壹』 如何應對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

我認為應對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主要的就是做好我們自己該做的就行。因為世界很大,我國的經濟發展還不是很強,有些世界性的問題我們左右不了,我們可以左右的就是發展我們自己的經濟,使我國人民富強起來。發展我們自己的軍事經濟。使我們不受外國人的欺負和侵略。使我們自己的生活好起來。

『貳』 在當今世界復雜的政治經濟環境中,中國應該如何應對各種安全風險

首先要自強,提高經濟、科技、軍事實力。要從各個方面拜託卡脖子的能力。加強與友好國家的政治和軍事聯系,弱化全球性的對抗風險。

『叄』 面對復雜多變競爭日趨激烈的世界經濟形勢中國應如何應對

感覺相反,

現實的世界經濟形勢是越來越明確而明晰了,

而不是什麼復雜多變競爭日趨激烈的特徵,

所以,應對的方式和方向也是簡單而明確的,

而不是什麼想像的,混亂的,激烈的,或者說多變的。復雜的,或者說什麼亂七八糟的。

『肆』 世界經濟形勢很不穩定國際經濟市場需求減弱我們該如何推動適應世界經濟形勢

1月25日,聯合國發布最新一期旗艦報告《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預測,全球經濟復甦仍不穩定。2021年全球經濟將反彈4.7%,但這一增長僅能勉強抵消2020年的損失。

報告警告,如不在經濟、社會和其他領域加大投資,新冠肺炎疫情災難的破壞性影響將持續數年,並進而影響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及實現經濟復甦的能力。

報告強調,消除經濟泡沫以及越來越嚴峻的不平等,對確保全球復甦韌性至關重要,應採取刺激投資、振興全球貿易和防止過早緊縮的政策措施。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2-25,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伍』 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在未來的發展中應如何應對復雜的世界經濟局勢

經濟全球化是指全球范圍內無所不包的和充分發展的經濟國際化狀態,它是在經濟國際化基礎上形成的,是經濟國際化的新階段。
經濟全球化對中國既提供了機遇,也提出了挑戰。
首先,從機遇看:經濟全球化帶來了更多地利用外資,引進先進技術,擴大國外市場和學習科學管理的機會。
其次,從挑戰看:主要是它帶來的是不均等的競爭機會,使發展中國家處於相對不利的地位。
我國的對策是:
第一,審慎參與,充分利用機遇,主要通過引進的方式迅速發展壯大自己,提高競爭力,努力趕超發達國家。
第二,面對挑戰,既要順應潮流,又要循序漸進,趨利避害,努力減少負面影響。

『陸』 我國如何應對世界經濟形勢

這場全球金融危機遠對中國企業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特別以出口為主的企業在當前形勢下,他們又該需要怎樣的突破瓶頸?從今年8月份以來,因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全球經濟疲軟讓全球的汽車市場變得撲朔迷離。雖然美國和歐洲乃至亞洲各國都紛紛採取救世措施,但直到11月份全球的經濟情況不但沒有好轉,反而動盪起伏,經濟惡化愈演愈烈。中國作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和全球生產基地,則將面臨著最大的實體性打擊。像服裝業、電子業、地產業都面臨著出口困難、全球市場蕭條和人力成本增加等不力因素,汽車業也不例外。首先,在將來1-2年裡,受國際金融危機的不斷影響,再加上國家對大型實體經濟貨幣融資政策的收緊,會導致這些大型實體的資金鏈斷裂或緊縮,制約再投資和國際貨幣的流入。 在我國這種國家經濟受極少大型經濟實體影響嚴重的經濟體制下,國際金融危機造成的大型經濟實體受限制的情況下,國家經濟也將呈下滑趨勢。最直接的表現在:物價下滑、經濟體規模縮小或金融縮水、工人工資上漲低於通貨膨脹造成消費力不足。其次,出口企業、大型勞動密集型企業如房地產和一些國際生產巨頭為了保住市場佔有率和企業的正常運轉需要大量回籠資金,並安全的度過這次危機,再加上國內和國際原材料成本的降低,在保證人力成本不變的情況下,促進銷售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這里解釋一下,外資企業會更加在保住市場佔有率方面下功夫。因為他們的競爭對手中國的國有汽車企業根本不擔心經濟影響的問題,因為作為國家的自主品牌和支柱產業,國家是不會讓他們倒閉的。如果這次危機對外資企業影響過大,勢必會被中國自主汽車企業趁虛而入。 再次,中國為了應對這次金融危機主要將採取擴大內需、增加福利和適度補貼的政策,因此刺激終端的消費和增加貨幣流通將是國家穩定金融經濟的首要也是重要手段。總之,在國際金融狀況從高點逐步向低點運動的過程中,出口企業和大型生產企業為回籠資金或者過冬甚至保命會將產品出口轉內銷,刺激銷售。同時,在國家宏觀調控的政策下,綜合原材料成本降低和消費力水平下降等因素,企業搭載順風車將產品降價銷售勢在必行。現在的美國及中國等多個國家為帶動消費,利率一降再降,到昨天為止,美國的利率已經下降到0.25個百分點,中國有望在年底前還有一次降息,這個是為帶動經濟和提升房產銷售等實體經濟的利好政策等。樓市新政 刺激改善性需求釋放 房貸的限制許可權下放給各商業銀行,表明宏觀調控對二套房房貸的全面放寬,並將刺激改善型需求的釋放。 自去年10月22日起,國家財政部出台多項政策鼓勵居民購房,其中明確提出對居民首次購買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提供貸款,其貸款利率的下限可擴大為貸款基準利率的0.7倍,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為20%。這一政策的出台標志著國家對房地產市場調控的正式轉向,但此次政策未明確改善性購房的界定標准。2008年12月20日《關於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出台後,指出政府對二套房房貸的限制許可權下放給各商業銀行自行調整,特別是對有信貸記錄的二套房購房者的限制。此項舉措表明宏觀調控對二套房房貸的全面放寬,將刺激改善型需求的釋放。當然作為我們一線的房產置業顧問人員除了需要了解當今的經濟形勢和國家的政策外,我們還需要加大對自身知識面的擴展,現在房產的經濟形勢的嚴峻性,很多房產公司都加大了對置業顧問及策劃人員的培訓,讓他們在各方面有進一步的提升!

『柒』 戰後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加劇,國際社會該如何應對

像這種情況的話,其實我們已經有了歷史上的一些經驗,要設法去團結,大多數人進行生產修復,戰後的經濟落後的局面

『捌』 經濟危機如何應對

應對經濟危機,可以分為政府、企業、個人等三個層面。
1、政府層面。主要是加大宏觀調控的力度,要保證金融市場的穩定,要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所以,這段時間以來,政府已經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來保持金融市場及整個國家經濟的穩定發展,如股市政策、樓市政策、擴大內需的政策等。
2、企業層面。主要是保證企業不破產、不倒閉,保持一定的發展速度及空間。所以,這就需要企業從自身情況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或裁員、或減產、或加大投資、或加大研發、或開拓國內市場等等,關鍵是要保證企業能夠渡過這次危機。
3、就個人而言。主要是保證自己不破產。所以,就要謹慎地參與股市、樓市的交易,就要謹慎的對待各種投資,就要謹慎地對待跳槽等。

『玖』 面對當前世界經濟形勢中國將如何應對並有所作為

第一、穩政策。
中國經濟總是陷於大起大落困局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宏觀經濟政策大起大落,其根源在於行政權力對市場經濟的過度干預。政府的過度干預不會造就一個有效市場和有效政府,只會讓市場低效,並且滋生尋租和腐敗的空間。保持政策相對穩定的核心就是要減少政府頻繁的短期宏觀調控,代之以加強長效的市場制度建設,這也是中國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題中應有之義。
比如,股市和樓市就是中國經濟的縮影,在很大程度上由政策調控,總是大起大落。股市相對穩定之所以重要,在於如果股市不穩,大幅度下滑,會大幅減少家庭資產,加上居民的現期收入上不去,生(生計)、老(養老)、病(治病)、居(居住)、教(子女的教育)等消費預期不斷增加,現期的消費就會受到擠壓,內需不足的情況會不斷惡化。再看樓市,自2003年國務院發布18號文以來,政府每年都會出台若干對房地產宏觀調控的政策,但是總給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感覺。不可否認,房地產行業存在著很多急需解決的重大問題,存在著嚴重的貧富差距和房產資源配置的低效率問題,近期又伴隨著房價上升過快的問題,但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不是頻繁的價格管理和政策手段,而是切實加強房地產市場長效制度建設。
應從促進土地城鄉流轉、開征房產物業稅種、加強銀行風險管理、構建住房保障體系、推進住房租賃市場建設、完善土地拍賣制度等涉及面廣、影響面大的制度建設方面入手,多管齊下,實行一般均衡的綜合治理,建立有效市場,讓市場充分發揮作用,兼顧經濟效率與社會公平,引導有效供給與需求,從而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盡管有一些好的措施,與我們的建議有重疊之處,但我們對其將政策目標瞄準高房價,而不是房地產市場嚴重的結構失衡,以及由此而採取的一系列非法律定義的行政手段感到擔憂。它可能無法解決深層次的結構性矛盾和問題,而且會破壞市場的自我調節作用,激化供求失衡的矛盾。如果房價被人為遏制,不能提供足夠的投資和生產激勵,也就無法保證有效供給。當前的房產宏觀調控政策,已帶來如下一些負面效應。
一是產生激勵扭曲,使得政策目標與實際結果相背離。比如,提供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條款,本意是遏制投機購房,恰恰無法擋住外地有錢人(不需貸款)異地購房,卻將那些要靠信貸支持才能在城市裡購房的非戶籍人口擋在了門外。這也背離了城市化規律。
二是引發道德風險,使得市場沉迷於政策預期和博弈。由於信息很難對稱,很多政策的監督成本巨大,將會引起五花八門的社會亂相和道德失范,如虛開證明、借名買房、假按揭、行賄受賄等,更有甚者上演起假離婚的把戲。
三是破壞政策相對穩定,使得政策隨著房價上下起伏。一旦打壓房價的新政影響到我國經濟平穩增長(不是沒有可能),如何處理這些限制性政策?臨時性的政策撤銷之後,消費者暫時被壓制的剛性需求再又報復性反彈,政府又要如何應對房價上漲的卷土重來?因為從長遠看,中國房價的上漲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
四是阻滯市場改革,使得計劃手段擾亂市場自發秩序。比如,將穩定房價的責任歸於地方政府,實際也賦予了其超越法律許可權干預市場的權力,可能會導致價格的扭曲並增加政府權力尋租的機會。政府應該管的是法定的住房保障,而不是市場的住房價格。
第二、調分配。
改革的實質就是利益關系的重新調整。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帶來了社會財富「蛋糕」的快速變大,但是國民財富分配格局的不合理程度卻日益加深,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國與民的收入差距拉大,我國居民收入比重由1988年70.5%的最高點下降至2007年的59.1%,國家財政收入在1993年至2008年之間的平均增速超過19%,大大超過整個經濟發展的速度,政府從經濟發展中得到的好處遠遠多於居民收入,且財政支出又大多用在推動GDP增長和自我消費上,而不是涉及公共利益的教育、醫療、社保、環保等事業上,使得老百姓捂住錢袋子不願消費;二是貧與富的收入差距拉大,我國基尼系數由1982年的0.249拉大到2008年的0.47,社會各階層的差距越拉越大,因制度性利益沖突和不均等而產生各種矛盾趨於尖銳化,已成為很多群體性社會沖突事件的主要直接源頭,如不加重視將影響社會穩定的大局;三是城與鄉的收入差距拉大,我國居民收入之比由1978年的2.57倍增至2009年的3.33倍,城鄉二元結構問題非但沒有緩解,反而有固化和加劇的趨勢。這些問題不解決,都將嚴重阻礙中國經濟轉變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的進程。
毋庸置疑,收入分配改革必須要謀劃長遠,但久拖不決肯定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短期內還是應該拿出若干能夠起到實效的具體措施。建議政府下大決心從國企收入分配改革、財政稅收政策改革等硬骨頭入手,促進政府從與民爭利的發展型政府向公共利益服務型政府轉變,從行政干預過多的全能政府向讓市場充分發揮作用的有限政府轉變。首要的是,改革現有的國有資產收益分配製度,將大部分國有收益真正轉移到公共支出領域,如充實到社保中去,讓作為國有資產名義所有者的全民,真正享受到實實在在的收益。其次,應該提高起征點、降低稅率、建立必要的減免退稅機制,切實降低中產階級和工薪階層稅負,同時開征(或加大)資源稅、房產稅、遺產稅等國際經驗表明可有效縮小收入差距的稅種等,讓稅收真正起到調節收入分配的功能。
第三、拉兩頭。
首先,我們認為要增加對農業和農村教育的投入,加快現代農業建設,使糧食供給保持穩定增長,建立讓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增強8億農民的消費能力,有效激活農村消費市場。當然,我們更應該將三農問題置於中國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去考慮,積極推進農村城市化、農民市民化的進程,這才是消除城鄉二元結構,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出路。
其次,我們認為要大力促進服務業發展。目前,我國服務業占經濟總量的45%左右比重不僅與成熟發達國家相比,甚至與其他主要發展中國家相比都低不少。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服務業通常佔GDP的65%以上,而巴西、印度、俄羅斯、韓國、菲律賓等發展中國家目前的水平也都在55%以上。
相對而言,服務業對能源、資源等要素的消耗較低,它並不會像需要大量基本原材料投入的行業一樣,由於當前持續高企的原材料價格而顯著地引致成本推動型和輸入型通貨膨脹。相反地,一方面,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傳統服務業有助於緩解勞動力過剩的問題,並可以減輕資源密集型製造業過度膨脹所引致的資源耗竭、環境惡化等負外部性。另一方面,發展智力密集型的現代服務業則有助於提升中國在世界產業價值鏈中的位置,實現由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的升級轉變。
第四、優中間。
經濟金融危機的一個作用,就是促使我們下決心充分利用市場機制進行深層次的結構優化調整。對中國經濟的主體第二產業而言,一要引導和支持工業部門加大科技研發投入,促進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發展高端優勢工業產業群,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這方面應注意充分發揮民企的作用。因為以國家為主體的創新體制,往往不計成本,在動機上可能是忽視經濟效益的,也許在某些特定領域或特定目標上能成功,但不會導致可持續發展的創新型經濟。相反,以民企為主體的創新體制,由於對利潤和效益的密切關注,以及分散決策所需的信息量較少,使得它更容易導致整體經濟效益的持續提升。
二要轉變發展方式,提升能源利用水平,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推動中國經濟實現由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為基礎的「高碳」經濟,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核心的「低碳」經濟的轉變,淘汰落後產能,實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三要改變國有壟斷行業封閉、單一的所有制結構,繼續擴大民營資本市場准入,不斷完善對中小企業的政策扶持體系,為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提供一個公平競爭的投資環境,讓其進入原由國家壟斷的行業,促進市場競爭,讓生產要素向最有效率的地方集中,以提升整個經濟的效益和效率。由於中小企業的大量存在而形成的競爭和創新文化,促使創新型大企業不斷涌現,也正是發達國家保持強大的一個主要原因。
沒有充滿活力和蓬勃發展的中小企業,一國經濟很可能是沒有希望的。數據也顯示,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中,中小企業占企業總數的95%。為此,我們要進一步清理和取消限制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規章。比如,新《勞動合同法》無論是從出台時機還是立法依據都很有問題,使得大量出口導向型的中小企業的運營成本增加,用工體制僵化,生存空間惡化,屬於典型的好心辦壞事。究其原因,就是用熱情和願望替代了經濟規律,政府在不該管的地方管得太死太細,結果導致有法必依則大量中小企業倒閉,有法不依則法律威嚴受損的兩難局面。建議對大、中、小企業實行區別對待,避免用《勞動合同法》這樣的「一刀切」做法,擠壓中小企業特別是那些極小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從而無法大量吸收過剩的農業人口以促進城市化轉型。
第五、擴內需。
可以預期,一直以來支撐中國增長模式的外部需求在未來幾年內都將會比較疲軟,原因在於主導全球經濟消費需求的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居民家庭當前都面臨著去杠桿化和重建儲蓄等重要任務。因而,當務之急是促進從外需支撐的出口型發展模式向內需支撐的消費型發展模式轉變。
如果說前述的調分配可以增加居民的購買能力,那麼要真正有效激活消費需求,還需要增加居民的消費信心和消費意願。2008年下半年以來,中央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消費的政策,通過一次性轉移支付或財政補貼來擴大居民的「半強制性消費」,起到了非常顯著的成效,但是這種補貼性消費行為一旦長期化,將會給政府帶來巨大的財政負擔,並且會為進一步深化市場導向的改革築高藩籬。
建議在進一步延續家電下鄉、汽車下鄉、以舊換新、提高特殊人群補貼、降低部分產品消費稅等刺激政策的同時,積極規劃出檯面向未來5到10年的涵蓋就業、養老、醫療、住房、教育等涉及居民「生(生計)、老(養老)、病(治病)、居(居住)、教(子女教育)」的具有全局性的一攬子社會福利改革計劃,以穩定居民收支預期,提高自發消費信心,擴大自主消費需求。
第六、促出口。
在社會保障和醫療改革等公共福利政策還處於改革摸索的情況下,經濟由出口導向向內需驅動的轉變無法一蹴而就。當前政府應該在擴內需的同時,在促出口方面同樣有所作為,以保持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和緩解龐大的就業壓力。
首要一條,就是近期保持人民幣匯率的相對穩定,以保持出口產品的競爭力。數據顯示,如人民幣在短期內升值3%,家電、汽車、手機等生產企業利潤將下降30%至50%;在其他生產要素成本和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如人民幣升值1個百分點,紡織品企業利潤也將降低1個百分點,而其本身的利潤只有3%至5%。因此,盡管從長期看人民幣還存在一定的升值空間,但是在當前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仍然不穩的情況下,要盡量頂住人民幣升值的國際壓力,穩定人民幣匯率,這對緩解中國企業出口成本的上升,幫助出口依賴型的企業穩住一定的外部市場,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美國的貿易赤字涉及90多個國家,是一個多邊問題,不能通過簡單的雙邊匯率調節來解決。在美國一些著名經濟學家的極力鼓動下,美國政府寄望於通過中國的人民幣升值來解決其自身的結構性問題,這是一種自己生病別人吃葯的做法。事實上,由於改革開放,中國大陸已有相當比重的外國企業、跨國公司和合資企業,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使得人民幣升值對其他國家是一柄雙刃劍,這也會大大減輕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其次,要繼續運用財政、信貸、外貿基金等多種手段,為企業降低出口成本,提升產品技術含量,克服隱性貿易壁壘,支持具有競爭優勢的產品出口,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同時實施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幫助企業不斷開拓新興市場貿易、東亞區域內貿易及自由貿易區內貿易(如成立不久的中國-東盟、中國-秘魯、中國-智利、中國-哥斯大黎加等雙邊自由貿易區)。

閱讀全文

與混亂的世界經濟如何應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州番禺哪裡有阿里健康大葯房 瀏覽:592
抖音稱呼美女還有什麼 瀏覽:164
沙溢胡可如何在細節中體現愛情 瀏覽:260
婚姻線左右手都有怎麼看 瀏覽:721
小米手環6女性健康怎麼開 瀏覽:872
什麼影響男人的事業運勢 瀏覽:353
如何發展老人經濟 瀏覽:939
有人說你不知道什麼是愛情 瀏覽:63
風聲的美女長什麼樣 瀏覽:477
成語故事紙上談兵講的是什麼 瀏覽:119
考環保方面事業編題庫有哪些 瀏覽:340
東軟集團政府事業部怎麼樣 瀏覽:152
萬科幸福譽對面蓋什麼醫院 瀏覽:622
故城縣哪裡有美女 瀏覽:910
養老事業包括什麼 瀏覽:567
婚姻男方冷暴力不理你怎麼發信息 瀏覽:733
美國經濟歷史發展的原因有哪些 瀏覽:712
被套多久換一次最健康 瀏覽:208
美女洗澡有什麼漂亮 瀏覽:409
經濟艙和折扣艙什麼意思 瀏覽: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