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國的經濟特區有哪幾個
01B. 中國現在有幾個經濟特區,幾個自貿區
1、中國大陸地區共有7個經濟特區:
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決定將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這四個出口特區改稱為經濟特區。1988年4月,設立海南經濟特區。
1992年中國加快改革開放後經濟特區模式移到國家級新區,上海浦東等國家級新區新的特區擴大改革等發展起來,成為中國新一輪改革重要標志。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會議上中央正式批准霍爾果斯、喀什設立經濟特區。
2、自由貿易園區中國擁有數量21個:
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3個自貿區。廣東自貿區涵蓋三片區:廣州南沙新區片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珠海橫琴新區片區。
天津自貿區涵蓋三片區:天津港片區、天津機場片區、濱海新區中心商務區片區。
福建自貿區涵蓋三片區:福州片區、廈門片區、平潭片區。
上海涵蓋七片區: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金橋出口加工區、張江高科技園區、陸家嘴金融貿易區。
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陝西自由貿易試驗區7個自貿區。新設的7個自貿區,代表著中國自貿區建設進入了試點探索的新航程,將繼續依託現有經國務院批準的新區、園區,繼續緊扣制度創新這一核心。
2018年10月16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批復》,實施范圍為海南島全島。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12-10,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C. 深圳有幾個區哪個區最大
深圳一共有6個行政區和4個功能區。6個行政區分別是羅湖區、福田區、南山區、寶安區、龍崗區、鹽田區。寶安區最大。
拓展資料:
1、羅湖區:羅湖區位於深圳經濟特區中部,是深圳市開發較早的商業中心區。著名商業街東門便位於此區.該區於1990年1月4日建制,區人民政府於同年9月21日成立。
D. 華南地區有幾個經濟特區
華南地區有5個經濟特區。分別是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
1、深圳經濟特區
廣東省深圳經濟特區於1980年8月正式成立,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深圳位於廣東省的東南部沿海,東起大鵬灣邊的梅沙,西至深圳灣畔的蛇口工業區,總面積327.5平方公里,2010年延伸到全市,2011年延伸至深汕特別合作區。
2、珠海經濟特區
珠海經濟特區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位於廣東省珠江口的西南部,東與香港隔海相望,南與澳門相連。珠海於1953年建縣,1979年建市,1980年8月設立經濟特區,享有全國人大賦予的地方立法權。
3、汕頭經濟特區
汕頭位於廣東省東部沿海潮汕平原上,是中國七大經濟特區中,最早成立經濟特區的4個城市之一,全國著名僑鄉,華南重要港口城市,也是潮汕地區政治、經濟的中心,為粵東和閩西南出海的門戶。
4、廈門經濟特區
廈門經濟特區於1980年10月批准設立,面積2.5平方公里。1984年2月,鄧小平同志視察廈門後,廈門特區范圍擴大到全島,面積131平方公里,並逐步實行了自由港某些政策。
5、海南經濟特區
海南經濟特區,是中國七個(海南、深圳、廈門、珠海、汕頭、喀什、霍爾果斯)經濟特區中唯一的省級經濟特區。海南經濟特區的范圍為海南本島。
E. 中國經濟特區有哪幾個
中國截止目前已經設立共計7個經濟特區,分別是廣東省的深圳經濟特區、珠海經濟特區、汕頭經濟特區,福建的廈門經濟特區、海南經濟特區、喀什經濟特區、霍爾果斯經濟特區。
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是建立在中哈兩國霍爾果斯口岸的跨境經濟貿易區和區域合作項目,是中國與其他國家建立的首個國際邊境合作中心,也是上海合作組織框架下區域合作的示範區。
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它橫跨中國和哈薩克,是一個面積達5.43平方公里封閉區域,中方、哈方及第三國人員及貨物、車輛在區域內跨境可以自由流動,入區免簽證合法停留30天,從中方一側進入每人每天可攜帶8000元免稅商品。
哈方一側進入可以攜帶1500歐元免稅商品(現正研究提升到10000歐元);國務院批復為陸路整車進口口岸,歐洲原產地車運輸距離成本驟降;境外貨物入區享受保稅扶持政策;境內外貨物入區視同出口,辦理出口報關手續,實行退稅。
中哈國際邊境合作區有幾大亮點:退稅免費政策可以使商戶的進貨成本降低,可以以更低價格來吸引顧客,免稅政策可以使到合作區購物的顧客或遊客買到低價免稅商品而不用交稅,將來到合作區購買歐洲奢侈品的價格會比國內低很多。
免簽證政策很方便會使更多的商人匯聚合作區,比如中亞國家或者土耳其、俄羅斯商人他們原來要到中國采購商品,進入中國會花費大量時間和金錢,因為要到中國駐所在國大使館辦理簽證,才能到中國商家所在地去采購。
如果到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區,時間上和金錢上的花費會降至最低,因為中哈合作區里匯聚世界各地的商品,匯聚有世界各地的商人,進入合作區是不需要辦理簽證,各國商人在這里很容易找到自己的需要采購的商品,哈薩克與許多國家之間是免簽證的。
他們憑借自己的護照,不需要到大使館辦理簽證,直接憑護照可以進入中哈合作區,在合作區里中方及哈方、第三國人員可以自由流動,商人在這里可以住宿、采購商品、簽定合同、結算。大大降低了自己采購時間成本和費用成本。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經濟特區 (實行特殊經濟政策和經濟體制的地區)
F. 中國經濟特區有哪幾個
中國經濟特區目前有7個,分別是廣東省深圳經濟特區、廣東省珠海經濟特區、福建省廈門經濟特區、廣東省汕頭經濟特區、海南省海南經濟特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經濟特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霍爾果斯經濟特區。
1、廣東省深圳經濟特區
於1980年8月正式成立,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深圳位於廣東省的東南部沿海,東起大鵬灣邊的梅沙,西至深圳灣畔的蛇口工業區。
2、廣東省珠海經濟特區
珠海經濟特區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位於廣東省珠江口的西南部,東與香港隔海相望,南與澳門相連。珠海於1953年建縣,1979年建市,1980年8月設立經濟特區,享有全國人大賦予的地方立法權。
3、福建省廈門經濟特區
廈門經濟特區於1980年10月批准設立,面積2.5平方公里。1984年2月,鄧小平同志視察廈門後,廈門特區范圍擴大到全島,面積131平方公里,逐步實行了自由港某些政策。
4、廣東省汕頭經濟特區
汕頭位於廣東省東部沿海潮汕平原上,是中國七大經濟特區中,最早成立經濟特區的4個城市之一,全國著名僑鄉,華南重要港口城市,也是潮汕地區政治、經濟的中心,為粵東和閩西南出海的門戶。
5、海南省海南經濟特區
海南經濟特區,是中國七個經濟特區中唯一的省級經濟特區。海南經濟特區的范圍為海南本島。
6、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經濟特區
喀什作為古絲綢之路的交通要沖,是中外商人雲集的國際商埠;還是新疆唯一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集中體現了維吾爾族民俗風情、文化藝術、建築風格及傳統經濟的特色和精華。2010年,喀什經濟開發區被批准為經濟特區。
7、疆維吾爾自治區霍爾果斯經濟特區
2010年5月,中國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將喀什、霍爾果斯兩座西北邊陲小城定為經濟特區,一年來,兩座小城緊緊依託沿海地區及內地先進生產力要素,廣泛集聚優勢,加快超常規發展,力爭早日形成面向東亞、南亞、西亞、中亞乃至歐洲的核心發展區。
G. 中國有幾個經濟特區
中國有五個經濟特區,分別是:
1、海南:
深圳是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經濟特區、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國際化城市、科技創新中心、區域金融中心、商貿物流中心。
H. 經濟特區有哪幾個
中國經濟特區有:深圳、珠海、廈門、汕頭、海南、霍爾果斯、喀什。
1979年7月,中央同意在廣東省的深圳、珠海、汕頭三市和福建省的廈門市試辦出口特區,這四個城市成為了我國經濟特區的雛形。
1988年4月,設立海南經濟特區。海南省成為了我國唯一一個省級行政區域為經濟特區的先例。
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霍爾果斯、喀什設立經濟特區。這也是經濟發展由沿海城市轉向內陸城市的標志。
實際意義
建立經濟特區的重大意義在於:
1、可以利用外資引進技術,提高產品質量,增強產品競爭力;
2、可以利用外商銷售渠道,適應國際市場需要和慣例,從而擴大出口,增加外匯收入;
3、有利於引進先進技術,了解世界經濟信息;
4、有利於學習現代經營管理經驗,培訓管理人才;
5、可以擴大我們走向世界的通道,開辟世界了解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窗口。
I. 1980年5月經濟特區有哪幾個
1980年5月,設立的經濟特區有深圳經濟特區、珠海經濟特區、汕頭經濟特區、廈門經濟特區,共4個。1979年4月首次提出要開辦「出口特區」,後於1980年3月,「出口特區」改名為「經濟特區」,並在深圳加以實施。
按其實質,經濟特區也是世界自由港區的主要形式之一。以減免關稅等優惠措施為手段,通過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鼓勵外商投資,引進先進技術和科學管理方法,以達促進特區所在國經濟技術發展的目的。經濟特區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靈活的經濟措施和特殊的經濟管理體制,並堅持以外向型經濟為發展目標。
珠海經濟特區:
珠海經濟特區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位於廣東省珠江口的西南部,東與香港隔海相望,南與澳門相連。珠海於1953年建縣,1979年建市,1980年8月設立經濟特區,享有全國人大賦予的地方立法權。
珠海是珠江口西岸的核心城市、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粵港澳大灣區節點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珠海是全國唯一以整體城市景觀入選「全國旅遊勝地四十佳」的城市,中國海濱城市,新型花園城市,有著國家新頒布的「幸福之城」之名,有「浪漫之城,百島之市」的稱號。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經濟特區,網路-珠海經濟特區
J. 我國的經濟特區有哪幾個
截至2019年5月我國已經設立共計7個經濟特區,分別是廣東省的深圳經濟特區、珠海經濟特區、汕頭經濟特區,福建的廈門經濟特區、海南經濟特區、喀什經濟特區、霍爾果斯經濟特區。
興辦經濟特區是黨和國家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大決策,也是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偉大創舉。經濟特區實行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充分發揮了經濟體制改革的「試驗田」和對外開放的「窗口」作用,為全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
(10)深圳有多少經濟特區擴展閱讀:
經濟特區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1、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升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經濟發展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發揮外資在自主創新、產業升級、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2、是將「引進來」和「走出去」結合起來,提高開放質量,完善內外聯動、互利共贏、安全高效的開放經濟體系,形成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加快培育我國的跨國公司和國際知名品牌。
3、是堅持生態文明建設,把保護生態環境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位置,做到在保護中發展、發展中保護。
4、是進一步發揮經濟特區的「排頭兵」和重要輻射作用,增強服務全國的大局意識。經濟特區應積極支持和參與西部大開發、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等區域發展戰略。加強同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交流合作,為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