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企業組織的經濟義務主要包括哪些

企業組織的經濟義務主要包括哪些

發布時間:2022-07-04 16:05:58

⑴ 企業的經濟活動主要包括哪

產品的生產,分配,交換或消費等活動。

根據企業的資源狀況和所處的市場競爭環境對企業長期發展進行戰略性規劃和部署制定企業的遠景目標和方針的戰略層次活動,解決的是企業的發展方向、發展戰略問題,具有全局性和長遠性。

如果把企業比作一輛行進中的車輛,那麼現金流就是汽油,這一指標是衡量上市公司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企業的現金流分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和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三大部分,其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主要記錄了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稅收等活動的現金流動情況,反映了企業自身的造血功能,是所有財務報表中最重要的指標之一。

(1)企業組織的經濟義務主要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企業應當注意對銷售,發貨以及付款業務環節的會計系統的控制事項。這主要是指需要對銷售,發貨以及付款過程的詳細記錄,包括銷售的客戶,銷售的合同,銷售的通知,發貨憑證,商業票據以及款項收回等情況,以此確保會計記錄與銷售記錄、倉儲記錄保持一致性。

企業在銷售中應主要對於商業票據管理的事項。企業應注意對商業票據的嚴格審查,主要審查其真實性,合法性和有效性,防止商品票據因其虛假性而遭遇欺詐,使得企業遭受損失,銷售目標無法達成。

⑵ 經濟權利和經濟義務指的是什麼

經濟權利是指經濟法主體依法享有的自己為或不為一定行為和要求他方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資格。因經濟法主體不同,其所享有的經濟權利是不同的,它主要包括以下幾種:一是經濟管理主體所享有的經濟權力。經濟管理主體依法享有經濟職權,即經濟管理主體在依法進行經濟干預和管理時所享有的權利,它包括立法、決策、命令、禁止、許可、批准、撤銷、審核、免除、確認、協調、監督、處罰等權力。經濟職權是經濟管理主體所享有的權利,也是其應當履行的職責,是不能放棄的,因而經濟職權和經濟職責是統一的。二是經濟活動主體所享有經濟權利。企業是經濟活動中最重要的主體,它在進行經濟活動中享有各種經濟權利,包括企業財產所有權、經營管理權、獲取收益權等。經營管理權包括經營方式選擇權、生產經營決策權、物資采購權、產品銷售權、人事勞動管理權、資金支配使用權、物資管理權以及其他經營管理權。
經濟義務是指由經濟法律、法規所確認的一種責任。其含義包括:其一,經濟義務主體必須依據經濟法律、法規、合同、協議為或不為一定經濟行為,以實現經濟權利主體的利益和要求。其二,經濟義務主體應自覺履行經濟法律、法規、合同、協議所確定的各項要求,否則要受到國家強制力的制裁。
經濟義務是指經濟法主體依法承擔的必須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責任。就經濟管理主體來說,它必須做到正確、積極、嚴格地行使經濟職權,履行經濟職責。就經濟活動主體來說,必須依法開展經濟活動,保障社會公眾的利益和職工的利益,接受和服從國家機關和授權組織的管理和監督,依法繳納稅款。

⑶ 企業組織的經濟業務主要是對消費者,用戶的義務對嗎

錯誤.
企業組織的經濟義務不僅包括對消費者、用戶的義務,還包 括對 國家的義務以及對本組織內部職工的義務。

⑷ 依據經濟法原理,試述企業的經濟義務

答:經濟義務是指由經濟法律、法規所確認的一種責任。其含義包括:
其一,經濟義務主體必須依據經濟法律、法規、合同、協議為或不為一定經濟行為,以實現經濟權利主體的利益和要求。
其二,經濟義務主體應自覺履行經濟法律、法規、合同、協議所確定的各項要求,否則要受到國家強制力的制裁。
經濟義務的種類可分為:
其一,法定義務。即法律、法規規定的義務。
其二,約定義務。即合同、協議約定的義務。就企業、公司等經濟組織而言,經濟義務主要有:對國家的義務;對平等主體的義務;對內部組織和職工的義務。

⑸ 國有企業肩負的三大責任是什麼

國有企業具備三大責任,特別是中央企業具備三大責任。第一個責任是經濟責任,第二大責任是社會責任,第三大責任是政治責任。

1、經濟責任,是指經濟法律關系主體違反經濟法義務或經濟合同義務依法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其形式包括違約金、賠償金、罰款、沒收和某些行政處分。

學說中有認為,經濟責任泛指一切具有經濟內容的法律責任,包括民事責任、行政責任以及某些刑事責任;亦有認為經濟責任僅指經濟行政法上的責任,而不問其內容如何。

2、社會責任是指一個組織對社會應負的責任。一個組織應以一種有利於社會的方式進行經營和管理。社會責任通常是指組織承擔的高於組織自己目標的社會義務。它超越了法律與經濟對組織所要求的義務,社會責任是組織管理道德的要求,完全是組織出於義務的自願行為。

3、政治責任是指政治官員制定符合民意的公共政策並推動其實施的職責及沒有履行好職責時所承擔的譴責和制裁。也就是說,政治責任不僅僅是對政治責任主體政治行為是否符合法律規范和法律程序即形式正義的評價,更是對其政治性決策及其後果是否合理正當即實質正義的考察。

政治責任包括積極意義的政治責任和消極意義的政治責任,前者是指政治官員制定符合民意的公共政策並推動其實施的職責,後者是指政府官員未能履行職責時應承受的譴責和制裁。

(5)企業組織的經濟義務主要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其中政治責任實現途徑:

1、黨的追究。是指中共中央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黨委對黨政機關中由其管理的幹部應承擔的政治責任發動的追究。

2、立法機關追究。是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和地方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對其選舉、決定、任免的幹部應該承擔的政治責任發動並實施的追究。

3、上級追究。是指在具有等級結構特點的國家機關中,上級機關及其領導人員對下級政治官員應該承擔的政治責任發動的追究。

4、自我追究。是指政治官員對其履職情況和其言行進行自我評價,認為沒有認真履行職責或言行違背民意,而自我發動的政治責任追究。

5、社會追究。是指民眾對應該承擔政治責任的官員直接發動的追究。

⑹ 運用經濟法原理,敘述企業的經濟義務

企業的經濟義務的內容:
1.守法經營的義務。守法經營是市場經濟主體的一項基本義務,包括市場主體守法進行生產、經營、管理、組織、銷售、依法納稅等一般性義務。當市場主體未能履行守法義務時,國家政府就會介入干預。
2.公平競爭的義務。公平競爭是市場主體的主要義務,它要求市場主體在生產經營活動中要合法經營,憑借自身實力進行競爭,而不得藉助非法力量或使用包括對市場的支配力量在內的不當手段損害其他經營者或消費者的利益。公平競爭義務一般是不作為義務,通過有關立法運用概括或列舉的方式明確市場主體所不應當進行的行為。
3.接受監督的義務。接受監督的義務,是指市場主體在政府對其經濟活動進行檢查時,應當予以積極配合,提供方便條件以及所需資料,不得拒絕和阻撓的義務。各類經濟法律規范都規定了政府有檢查監督的權力同時也規定市場主體由接受檢查監督的義務。
4.經濟組織內部義務。經濟組織內部義務,是在作為經濟法主體的經濟組織內部形成的經濟關系中所承擔的義務。如生產經營責任制義務、內部合同義務、內部審計義務等。這種義務的特點是,不由法律直接規定,而是經濟組織依據法律規定或對外合同約定,經濟組織為履行經濟義務在組織根據分工將義務又進行分解而成的義務。其違反義務的責任,為內部責任。

⑺ 企業的經濟責任有哪些

企業內部經濟責任制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按照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把企業對國家承擔的經濟責任加以分解,層層落實到科室、車間、班組和每個職工的經濟責任制。企業內部經濟責任制,包括廠級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制、職能科室(專業部門)經濟責任制、車間經濟責任制、班組經濟責任制和個人崗位的經濟責任制。企業內部經濟責任制反映車間、職能科室與整個企業(即局部與整體)之間,職能科室之間、車間之間,以及車間內部班組、個人和車間之間的經濟關系。

⑻ 工業企業的主要經濟業務有哪些

工業企業是以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為主要活動內容的經濟組織。其主要經濟業務內容可歸納為以下5種:資金籌集業務;
生產准備業務;
產品生產業務;
產品銷售業務;
財務成果形成與分配業務等。

⑼ 經濟法主體的主要經濟義務有哪些

經濟法是調整國家在協調本國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1、經濟法屬於法的范疇;
2、經濟法屬於國內法體系;
3、經濟法不同於國內法體系中的其他法的部門。

我國經濟法主要包括四大方面內容:
1、關於企業組織管理的法律規范,如《公司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合夥企業法》、《個人獨資企業法》等;
2、關於市場管理的法律規范,如《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證券法》等;
3、關於宏觀調控的法律規范,如《統計法》、《森林法》、《土地管理法》、《礦產資源法》、《對外貿易法》等;
4、關於社會保障的法律規范,如《殘疾人保障法》、《勞動法》、《失業保險條例》等。

經濟法的巨大作用:
1、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2、引導、推進和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
3、擴大對外經濟技術交流和合作;
4、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參考資料:《經濟法》 楊紫烜 北京大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區別
1調整對象
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在國家協調本國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不調整人身關系
民法調整作為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參加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民法屬於私法的范圍。
行政法--調整行政管理關系
2。主體
經濟法的主體包括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企業的內部組織和有關人員、農戶和農民
民法主體是法人和自然人
行政法主體不包括企業內部組織
3。作用
經濟法維護國家利益和維護公共利益為主
民法維護自然人和法人利益為主
行政法對於引導、推進和保障經濟體制改革的發展都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推動國民經濟發展方面所起的作用,經濟法比行政法的直接和明顯
4。調整方法
經濟法採取獎勵和懲罰相結合的調整方法
就懲罰而言,經濟法採取了追究經濟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相結合的制裁方式
民法採取民事制裁的形式
行政法除了實行獎勵以外,採取了行政制裁的方式

閱讀全文

與企業組織的經濟義務主要包括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抖音稱呼美女還有什麼 瀏覽:163
沙溢胡可如何在細節中體現愛情 瀏覽:260
婚姻線左右手都有怎麼看 瀏覽:720
小米手環6女性健康怎麼開 瀏覽:872
什麼影響男人的事業運勢 瀏覽:353
如何發展老人經濟 瀏覽:939
有人說你不知道什麼是愛情 瀏覽:63
風聲的美女長什麼樣 瀏覽:477
成語故事紙上談兵講的是什麼 瀏覽:119
考環保方面事業編題庫有哪些 瀏覽:340
東軟集團政府事業部怎麼樣 瀏覽:152
萬科幸福譽對面蓋什麼醫院 瀏覽:622
故城縣哪裡有美女 瀏覽:910
養老事業包括什麼 瀏覽:567
婚姻男方冷暴力不理你怎麼發信息 瀏覽:733
美國經濟歷史發展的原因有哪些 瀏覽:712
被套多久換一次最健康 瀏覽:208
美女洗澡有什麼漂亮 瀏覽:409
經濟艙和折扣艙什麼意思 瀏覽:208
事業單位差補工資多少 瀏覽: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