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贛州老城鎮經濟如何

贛州老城鎮經濟如何

發布時間:2022-07-04 14:47:05

⑴ 老城鎮的城鎮建設

老城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 「以城建促商貿、以商貿促工業、商貿富民、工業強鎮」的工作目標,突出抓好小城鎮建設,努力打造鄰邊經濟新亮點,2010年完成投資3700多萬元,改造了東環路、文化東路和文化西路、市場南路等城區主要道路,鋪設花磚3.2萬平、安裝路燈256盞、改造下水道10000多米;農貿市場改造工程完成9600平路面硬化和電網改造,新建門市房30間。投資2000多萬元,開發總長700米,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的運河市場,184間門市房全部投入使用。在東環路北端、省道318線南側規劃建設了佔地70畝的運河明珠多層住宅小區,現已建成6棟216戶,全部被城區住戶預訂。在政府駐地南面規劃建設新街社區多層住宅區、社區服務中心、文體活動中心和噴泉休閑廣場。現已建設多層居民樓3棟108戶。建成沿街門市樓64間。投資8000多萬元、佔地15畝的觀山歌岳超市,成為全縣乃至全市鄉鎮規模最大的超市,將帶動臨邊縣市來本鎮消費,推動當地經濟的發展。2011年計劃總投資3200萬元全力抓好城區「六街三區」建設。著力打造三條現代化商貿街,一是拓寬改造總長2300米、油麵寬12米的夏武路城區段,已完成;二是改造總長2100米、油麵寬15米的政府街東延至李老路路段,三是新建長1900米、油麵寬15米的振興路。新修的三條路兩側按統一標准新建改建二層或三層門市樓,統籌推進綠化、亮化、排水等配套設施,初步搭建起商貿區東擴的框架。同時建好一個市場。即將原來的水果蔬菜批發市場外遷,在318路沿線建設一處佔地80畝以上,集水果、蔬菜批發,停車、餐飲服務業為一體的水果蔬菜批發市場 。

⑵ 江西省贛州市有多少個縣鎮

贛州市管轄14個縣、1個縣級市,142鎮,141鄉(含民族鄉1個)。

14個縣:大余、上猶、崇義、信豐、龍南、定南、全南、安遠、寧都、於都、興國、會昌、石城、尋烏。縣級市:瑞金市。

大余縣轄8個鎮、3個鄉:南安鎮、新城鎮、樟斗鎮、池江鎮、青龍鎮、左拔鎮、黃龍鎮、吉村鎮、浮江鄉、河洞鄉、內良鄉。

上猶縣轄6個鎮東、8個鄉:東山鎮、陡水鎮、社溪鎮、營前鎮、黃埠鎮、寺下鎮,梅水鄉、油石鄉、安和鄉、雙溪鄉、水岩鄉、平富鄉、五指峰鄉、紫陽鄉。

崇義縣轄6個鎮、10個鄉:橫水鎮、揚眉鎮、過埠鎮、鉛廠鎮、長龍鎮、關田鎮、龍勾鄉、傑壩鄉、金坑鄉、思順鄉、麟潭鄉、上堡鄉、聶都鄉、文英鄉、樂洞鄉、豐州鄉。

信豐縣轄13個鎮、3個鄉:嘉定鎮、大塘埠鎮、古陂鎮、大橋鎮、新田鎮、安西鎮、小江鎮、鐵石口鎮、大阿鎮、油山鎮、小河鎮、西牛鎮、正平鎮、虎山鄉、崇仙鄉、萬隆鄉。

龍南縣轄9個鎮、5個鄉:龍南鎮、武當鎮、楊村鎮、汶龍鎮、程龍鎮、關西鎮、里仁鎮、渡江鎮、九連山鎮,桃江鄉、東江鄉、臨塘鄉、南亨鄉、夾湖鄉。

定南縣轄7個鎮:歷市鎮,巋美山鎮,老城鎮,天九鎮,龍塘鎮,嶺北鎮,鵝公鎮。

全南縣轄6個鎮、3個鄉:城廂鎮、大吉山鎮、陂頭鎮、金龍鎮、南逕鎮、龍源壩鎮、中寨鄉、社逕鄉、龍下鄉。

安遠縣轄8個鎮、10個鄉:欣山鎮、孔田鎮、版石鎮、天心鎮、龍布鎮、鶴子鎮、三百山鎮、車頭鎮、鎮崗鄉、鳳山鄉、新龍鄉、蔡坊鄉、重石鄉、長沙鄉、浮槎鄉、雙芫鄉、塘村鄉、高雲山鄉。

寧都縣轄12個鎮、12個鄉:梅江鎮、青塘鎮、長勝鎮、黃陂鎮、固村鎮、賴村鎮、石上鎮、東山壩鎮、洛口鎮、小布鎮、黃石鎮、田頭鎮、竹笮鄉、對坊鄉、固厚鄉、田埠鄉、會同鄉、湛田鄉、安福鄉、東韶鄉、肖田鄉、釣峰鄉、大沽鄉、蔡江鄉。

於都縣轄9個鎮、14個鄉:禾豐鎮、貢江鎮、鐵山壠鎮、盤古山鎮、祁祿山鎮、梓山鎮、銀坑鎮、嶺背鎮、羅坳鎮、羅江鄉、小溪鄉、利村鄉、新陂鄉、靖石鄉、黃麟鄉、沙心鄉、寬田鄉、葛坳鄉、橋頭鄉、馬安鄉、仙下鄉、車溪鄉、段屋鄉。

興國縣轄7個鎮、18個鄉:瀲江鎮、江背鎮、古龍岡鎮、梅窖鎮、高興鎮、良村鎮、龍口鎮,興江鄉、樟木鄉、東村鄉、興蓮鄉、傑村鄉、社富鄉、埠頭鄉、永豐鄉、隆坪鄉、均村鄉、茶園鄉、崇賢鄉、楓邊鄉、南坑鄉、城崗鄉、方太鄉、鼎龍鄉、長岡鄉。

會昌縣轄6個鎮、13個鄉:文武壩鎮、筠門嶺鎮、西江鎮、周田鎮、麻州鎮、庄口鎮、清溪鄉、右水鄉、高排鄉、曉龍鄉、珠蘭鄉、洞頭鄉、中村鄉、站塘鄉、永隆鄉、富城鄉、小密鄉、庄埠鄉、白鵝鄉。

石城縣轄6個鎮、5個鄉:贛江源鎮、琴江鎮、小松鎮、屏山鎮、橫江鎮、高田鎮、木蘭鄉、豐山鄉、大由鄉、龍崗鄉、珠坑鄉。

尋烏縣轄7個鎮、8個鄉:長寧鎮、吉潭鎮、澄江鎮、南橋鎮、留車鎮、晨光鎮、桂竹帽鎮、文峰鄉、三標鄉、水源鄉、羅珊鄉、項山鄉、丹溪鄉、龍廷鄉、菖蒲鄉。

瑞金市轄7個鎮、10個鄉:象湖鎮、壬田鎮、謝坊鎮、瑞林鎮、沙洲壩鎮、九堡鎮、武陽鎮、葉坪鄉、 澤覃鄉、黃柏鄉、大柏地鄉、丁陂鄉、雲石山鄉、岡面鄉、萬田鄉、拔英鄉、日東鄉。

(2)贛州老城鎮經濟如何擴展閱讀

贛州市下轄章貢區、南康區、贛縣區3個市轄區,大余、上猶、崇義、信豐、龍南、定南、全南、安遠、寧都、於都、興國、會昌、石城、尋烏14個縣,代管瑞金1個縣級市,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蓉江新區2個功能區。

贛州市建制沿革:

1949年7月,江西省人民政府設立贛州專區行政專員公署。

1949年8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攻克贛南各縣,後成立贛西南行政公署,轄贛州、寧都、吉安3專區。其中贛州專區領18縣(市):贛州市(8月析贛縣贛州鎮設贛州市)、贛縣、南康、大余、上猶、崇義、信豐、龍南、定南、全南、安遠、寧都、於都、興國、瑞金、會昌、石城、尋烏。

1949年9月中旬,成立寧都專區,分領8縣:寧都、於都、興國、瑞金、會昌、石城、尋烏、廣昌(由撫州專區劃入);贛州專區領11縣(市):贛州市、贛縣、南康、大余、上猶、崇義、信豐、龍南、定南、全南。贛南分設2個專區。

1994年南康、瑞金撤縣設市。

1998年12月,國務院批准贛州地區撤地改市,原縣級贛州市改為章貢區。

1999年7月,地級贛州市正式掛牌成立。

⑶ 老城鎮的發展

我鎮在縣委、縣政府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按照川區瓜菜塬面果,山後種草抓養畜,全鎮勞務促輸轉,城區商貿帶工業的經濟發展思路和抓落實、干到位、求實效、創一流的工作要求,通過努力,獲得全國計生協會工作先進集體、市級文明鄉鎮等榮譽稱號,連續獲得鄉鎮綜合目標管理考核一等獎2次,二等獎4次,實現了工作創一流,名次爭上游總體目標,2009年獲鄉鎮綜合考核二等獎。截止2009年底,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3381萬元,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1293畝,總產7700噸;瓜菜10850畝,總產13691噸;當年造林面積8506畝,森林覆蓋率達42.6%;蘋果面積累計達到16915畝,林果總產達到4970噸;年末大牲畜存欄6849頭,牛存欄6550頭,羊存欄28891隻;家禽存欄1.8萬只;個體私營企業年產值1.5億元,實現稅金123萬元。鎮級財政收入完成106.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42元,比上年增加585元。有初中部1處、小學12處,在校學生共計3149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有醫院1處。電話普及率達到每百人16部。自來水入戶率達12%。有線電視入戶率達5%。

⑷ 海南老城屬於哪個區

海南老城屬於澄邁縣。老城鎮位於澄邁縣東北部,東鄰省會海口,北臨瓊州海峽,總面積149.2平方千米,總人口75303人(2017年)。

境內東托粵海鐵路物流中心,西有國家一類口岸馬村港群,北有旅遊度假勝地盈濱渡假村和邊灣浴場,南連本縣美亭瓜果批發市場,西環高速公路和粵海鐵路貫穿其境。

境內還有海南省開發最早、規模最大、產值最高、產業體系最齊全的老城開發區,建有瓊北最大碼頭群,占盡省城經濟輻射和水陸交通便捷的區位優勢。



(4)贛州老城鎮經濟如何擴展閱讀

澄邁縣轄金江、瑞溪、永發、老城、加樂、文儒、福山、橋頭、中興、仁興、大豐等11個鎮,176村(居)委會,867個自然村。境內有3個國營農場、2個省直屬農林場和1個省級開發區(海南老城經濟開發區)。

海南老城經濟開發區位於海南省澄邁縣。創建於1988年5月,2006年3月,通過國家發改委審核公告升格為省級開發區,目前正在申報國家級開發區。開發區支撐澄邁經濟半壁江山,是海南經濟發展的新增亮點。

⑸ 定南有哪些鄉鎮

定南縣轄7個鎮,分別是歷市鎮、巋美山鎮、老城鎮、天九鎮、龍塘鎮、嶺北鎮、鵝公鎮。

1、嶺北鎮

嶺北鎮位於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城北面,2001年7月由原龍頭鄉、逕腦鄉、月子鎮撤並而成。東接安遠,西鄰龍南,北靠信豐。

鎮政府距離縣城15公里,通往惠州、廣州、深圳的小定公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信息暢通。全鎮轄有土地面積332平方公里,轄20個行政村,全鎮人口2.5萬人,自然條件優越、物產眾多,稀土、膨潤土、鈦鐵礦等礦產資源豐富。

2、歷市鎮

歷市鎮位於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中部,系城關鎮,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鎮,全鎮土地面積271平方公里,人口7.28萬,佔全縣人口36.5%(其中非農業人口3.1萬),轄31個行政村、6個居委會,黨支部40黨員1100人。

3、巋美山鎮

巋美山鎮位於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的西南角,東與廣東省和平縣的上陵鎮、大壩鎮相接,西與龍南縣的臨塘鄉、南亨鄉、汶龍鄉相鄰,北靠定南縣的老城鎮西接和平縣的利源鎮。

4、老城鎮

老城鎮位於贛州市定南縣南端贛粵邊境線上,是定南縣老縣城所在地,古稱蓮塘城,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自古都是贛、粵兩省通行的要地,素有「江西南大門」之稱。以生豬、養殖、臍橙種植為農業主導產業,同時老城也是定南縣蜜梨產業的主產區。

5、天九鎮

天九鎮地處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東南部,東與廣東龍川細坳鎮毗鄰,西與歷市鎮接壤,南接廣東和平下車鎮相連,北與龍塘鎮相鄰,距縣城10公里,下轄天花居委會,天花、石盆、東山、紅陽、黃塘、太康、陳坑、樟聯、興聯等18個村委會。

⑹ 老城鎮的歷史情況

許昌老城鎮共有人口5.4萬人,耕地4.8萬畝,是老縣委、縣政府所在地,是河南省建設廳命名的「中州名鎮」。境內古漢社柏、漢墓群、鍾繇洗硯池、老縣衙、敬史君碑、泰山廟、三佛殿等古跡聞名遐邇。雙洎河穿境而過,鎮區距京港澳高速公路出口不足1公里,距鄭州國際機場僅需15分鍾車程,石家莊至武漢客運專線已開工建設,彭花公路、魏武大道貫穿全境,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老城鎮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主要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有小麥、玉米、花生、大豆等。工業經濟發展迅猛。全鎮已形成以通用機械、世英機械、永生摩托、廣源車輛等機械加工製造為主導產業的工業聚集區,以河南龍興鋁業科技公司為龍頭生產的鋁板帶箔,和以帝錦紡織有限公司為龍頭生產的棉紡深加工等高新技術產業,已呈現飛速發展趨勢。老城鎮是聞名省內外的三輪汽車生產銷售基地。2008年,全鎮共完成生產總值13.9億元,同比增長20%,完成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110.8萬元,同比增長46.8%,完成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2億元,同比增長41%,完成招商引資3.1億元,同比增長50%,農民人均純收入6260元,同比增長18%,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4.2‰以內,全鎮教育、文化、科技、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都取得較好的成績。
泰山廟:泰山廟又名東岳廟,位於長葛老城東關,不知何時創建。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天啟三年(1623年)、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乾隆十年(1745年)、光緒十八年(1892年)進行過重修。1981年縣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州人文紀念園:中州人文紀念園是國家AA級旅遊景區,佔地300畝,建築面積四萬多平方米。長葛中州人文紀念園位於河南省許昌市長葛市老城鎮打繩趙村南,是全國唯一獲批國家AA級的人文紀念公園,被益為中原歷史文化的教科書。中原四大聖人、八大名人、百家姓氏祖始大型玉雕塑像和壁畫,以其生前不同形象寫真,活靈活現的佇居在園中園、宮中殿中。建園以來,園區獲得諸多贊譽,比如我見過的最美的陵園之一、帝陵風范 藝術陵園、龍穴福地 藏風得水

⑺ 經濟等別各等地描述

1.25 等地

面積為 2470.90 公頃,佔全省耕地面積的 0.34%,佔全國 25 等耕地面積的 0.61%。分布在樂東、陵水、儋州等4個縣(市)。其中,樂東黎族自治縣25等地面積最大,達到1212.52公頃,占 25 等地的 49.07%;東方市面積最小,為 111.23 公頃,占 4.50%。樂東黎族自治縣 25 等地主要分布在沖坡鎮和新英鎮,面積為 1212.52 公頃,佔全縣 25 等地面積的 100%。陵水黎族自治縣25 等地主要分布在文羅鎮等鄉鎮,面積為 581.36 公頃,佔全縣 25 等地面積的 59.43%。

2.24 等地

面積為 7157.45 公頃,佔全省耕地面積的 0.98%,佔全國 24 等耕地面積的 1.29%。分布在樂東、東方、儋州等 6 個縣(市)。其中,樂東黎族自治縣 24 等地面積最大,達到 2455.43 公頃,占 24 等地的 34.31%;昌江黎族自治縣面積最小,為 143.99 公頃,占 2.01%。樂東黎族自治縣 24 等地主要分布在沖坡鎮、佛羅鎮和黃流鎮,面積為 1821.24 公頃,佔全縣 24 等地面積的74.17%。東方市 24 等地主要分布在新街鎮等鄉鎮,面積為 451.53 公頃,佔全市 24 等地面積的74.19%。

3.23 等地

面積為 10900.29 公頃,佔全省耕地面積的 1.49%,佔全國 23 等耕地面積的 1.62%。分布在儋州、三亞等 8 個縣(市)。其中,儋州市 23 等地面積最大,達到 4585.95 公頃,占 23 等地的42.07%;昌江黎族自治縣面積最小,為 118.02 公頃,占 1.08%。儋州市 23 等地主要分布在松林鄉、中和鎮和木棠鎮,面積為 2458.24 公頃,佔全市 23 等地面積的 53.60%。三亞市 23 等地主要分布在紅沙鎮等鄉鎮,面積為 256.3 公頃,佔全市 23 等地面積的 39.76%。

4.22 等地

面積為 13543.29 公頃,佔全省耕地面積的 1.85%,佔全國 22 等耕地面積的 1.42%。分布在澄邁、東方、儋州、三亞等 10 個縣(市)。其中,澄邁縣 22 等地面積最大,達到 2987.48 公頃,佔22等地的22.05%;文昌市面積最小,為246.12公頃,佔1.81%。澄邁縣22等地分布在福山鎮、老城鎮、仁興鎮、白蓮鎮和中興鎮,面積為 2987.48 公頃,佔全縣 22 等地面積的 100%。東方市22 等地主要分布在感城鎮等鄉鎮,面積為 1173.55 公頃,佔全市 22 等地面積的 57.13%。

5.21 等地

面積為 27802.58 公頃,佔全省耕地面積的 3.80%,佔全國 21 等耕地面積的 1.97%。分布在澄邁、陵水、瓊海、三亞等 11 個縣(市)。其中,澄邁縣 21 等地面積最大,達到 8007.91 公頃,占 21 等地的 28.80%;五指山市面積最小,為 465.75 公頃,占 1.68%。澄邁縣 21 等地主要分布在瑞溪鎮、福山鎮和華僑農場,面積為 3587.35 公頃,佔全縣 21 等地面積的 44.8%。陵水黎族自治縣 21 等地主要分布在椰林鎮等鄉鎮,面積為 283.46 公頃,佔全縣 21 等地面積的 56.47%。

6.20 等地

面積為 23912.11 公頃,佔全省耕地面積的 3.27%,佔全國 20 等耕地面積的 0.90%。分布在澄邁、文昌、儋州、瓊海、三亞等 14 個縣(市)。其中,澄邁縣 20 等地面積最大,達到 4123.90公頃,占 20 等地的 17.25%;五指山市面積最小,為 361.67 公頃,占 1.51%。澄邁縣 20 等地主要分布在瑞溪鎮、仁興鎮和華僑農場,面積為 2936.24 公頃,佔全縣 20 等地面積的 71.20%。文昌市 20 等地主要分布在新橋鎮等鄉鎮,面積為 267.08 公頃,佔全市 20 等地面積的 65.27%。

7.19 等地

面積為 26308.31 公頃,佔全省耕地面積的 3.59%,佔全國 19 等耕地面積的 0.62%。分布在臨高、文昌、儋州、瓊海、海口等 17 個縣(市)。其中,臨高縣 19 等地面積最大,達到3272.93 公頃,占 19 等地的 12.44%;昌江黎族自治縣面積最小,為 222.79 公頃,占 0.85%。臨高縣 19 等地主要分布在東英鎮、和舍鎮和博厚鎮,面積為 2638.01 公頃,佔全縣 19 等地面積的80.60%。文昌市 19 等地主要分布在邁號鎮等鄉鎮,面積為 256.79 公頃,佔全市 19 等地面積的62.06%。

8.18 等地

面積為 38093.42 公頃,佔全省耕地面積的 5.20%,佔全國 18 等耕地面積的 0.63%。分布在臨高、萬寧、儋州、瓊海、海口等 18 個縣(市)。其中,臨高縣 18 等地面積最大,達到6648.96 公頃,占 18 等地的 17.45%;定安縣面積最小,為 105.81 公頃,占 0.28%。臨高縣 18 等地主要分布在和舍鎮、波連鎮和加來鎮,面積為 4853.35 公頃,佔全縣 18 等地面積的 72.99%。萬寧市 18 等地主要分布在長豐鎮等鄉鎮,面積為 273.86 公頃,佔全市 18 等地面積的 67.51%。

9.17 等地

面積為 41908.25 公頃,佔全省耕地面積的 5.72%,佔全國 17 等耕地面積的 0.69%。分布在儋州、五指山、瓊海、海口等17個縣(市)。其中,儋州市17等地面積最大,達到7200.89公頃,占 17 等地的 17.18%;五指山市面積最小,為 235.34 公頃,占 0.56%。儋州市 17 等地主要分布在大成鎮、雅星鎮及和慶鎮,面積為 4127.34 公頃,佔全市 17 等地面積的 57.32%。五指山市 17等地主要分布在暢好鄉等鄉鎮,面積為 214.11 公頃,佔全市 17 等地面積的 90.98%。

10.16 等地

面積為 34321.82 公頃,佔全省耕地面積的 4.69%,佔全國 16 等耕地面積的 0.58%。分布在儋州、萬寧、瓊海、海口等 16 個縣(市)。其中,儋州市 16 等地面積最大,達到 7978.84 公頃,占 16 等地的 23.25%;五指山市面積最小,為 49.21 公頃,占 0.14%。儋州市 16 等地主要分布在大成鎮、王五鎮和新英鎮,面積為 5599.57 公頃,佔全市 16 等地面積的 70.18%。萬寧市 16等地主要分布在禮紀鎮等鄉鎮,面積為 596.12 公頃,佔全市 16 等地面積的 29.76%。

11.15 等地

面積為 50816.38 公頃,佔全省耕地面積的 6.94%,佔全國 15 等耕地面積的 0.85%。分布在海口、儋州、瓊海等 18 個縣(市)。其中,海口市 15 等地面積最大,達到 11768.87 公頃,佔15 等地的 23.16%;三亞市面積最小,為 131.62 公頃,占 0.26%。海口市 15 等地主要分布在十字路鎮、舊州鎮和三江鎮,面積為 4719.10 公頃,佔全市 15 等地面積的 40.10%。樂東黎族自治縣 15 等地主要分布在樂羅鎮等鄉鎮,面積為 612.53 公頃,佔全縣 15 等地面積的 35.38%。

12.14 等地

面積為 59914.68 公頃,佔全省耕地面積的 8.18%,佔全國 14 等耕地面積的 0.91%。分布在海口、儋州、瓊海等 18 個縣(市)。其中,海口市 14 等地面積最大,達到 12311.02 公頃,佔14 等地的 20.55%;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面積最小,為 121.89 公頃,占 0.20%。海口市 14 等地主要分布在遵潭鎮、新坡鎮和舊州鎮,面積為 7220.61 公頃,佔全市 14 等地面積的 58.65%。瓊海市 14 等地主要分布在大陸鎮等鄉鎮,面積為 279.49 公頃,佔全市 14 等地面積的 31.14%。

13.13 等地

面積為 62485.48 公頃,佔全省耕地面積的 8.53%,佔全國 13 等耕地面積的 0.88%。分布在儋州、瓊海、海口等 15 個縣(市)。其中,儋州市 13 等地面積最大,達到 11921.62 公頃,佔13 等地的 19.08%;白沙黎族自治縣面積最小,為 21.63 公頃,占 0.03%。儋州市 13 等地主要分布在富克鎮、雅星鎮和排浦鎮,面積為 7649.30 公頃,佔全市 13 等地面積的 64.16%。瓊海市 13等地主要分布在長坡鎮等鄉鎮,面積為 313.25 公頃,佔全市 13 等地面積的 56.97%。

14.12 等地

面積為 30073.69 公頃,佔全省耕地面積的 4.11%,佔全國 12 等耕地面積的 0.36%。分布在文昌、瓊海、儋州等 12 個縣(市)。其中,文昌市 12 等地面積最大,達到 4682.75 公頃,占 12等地的 15.58%;五指山市面積最小,為 10.47 公頃,占 0.03%。文昌市 12 等地主要分布在東閣鎮、湖山鎮和公坡鎮,面積為 1071.14 公頃,佔全市 12 等地面積的 22.87%。瓊海市 12 等地主要分布在煙糖鎮等鄉鎮,面積為 1380.78 公頃,佔全市 12 等地面積的 90.62%。

15.11 等地

面積為 41339.50 公頃,佔全省耕地面積的 5.65%,佔全國 11 等耕地面積的 0.46%。分布在定安、儋州、海口、三亞、文昌等 16 個縣(市)。其中,定安縣 11 等地面積最大,達到 6124.72公頃,占 11 等地的 14.81%;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 11 等地面積最小,為 750.63 公頃,占 1.82%。定安縣 11 等地主要分布在居丁鎮、仙溝鎮和雷鳴鎮,面積為 4418.49 公頃,佔全縣 11 等地面積的 72.14%。三亞市 11 等地主要分布在崖城鎮等鄉鎮,面積為 655.75 公頃,佔全市 11 等地面積的 72.24%。

16.10 等地

面積為 34232.35 公頃,佔全省耕地面積的 4.67%,佔全國 10 等耕地面積的 0.38%。分布在澄邁、儋州、海口、瓊海等 14 個縣(市)。其中,澄邁縣 10 等地面積最大,達到 4961.70 公頃,占 10 等地的 14.49%;屯昌縣面積最小,為 27.07 公頃,占 0.08%。澄邁縣 10 等地主要分布在中興鎮、福山鎮和瑞溪鎮,面積為 3046.15 公頃,佔全縣 10 等地面積的 61.39%。瓊海市 10 等地主要分布在石壁鎮等鄉鎮,面積為 1621.12 公頃,佔全市 10 等地面積的 66.38%。

17.9 等地

面積為 35941.00 公頃,佔全省耕地面積的 4.91%,佔全國 9 等耕地面積的 0.39%。分布在文昌、儋州、海口、瓊海等 14 個縣(市)。其中,文昌市 9 等地面積最大,達到 7603.85 公頃,占 9 等地的 21.16%;陵水黎族自治縣面積最小,為 156.75 公頃,占 0.44%。文昌市 9 等地主要分布在龍樓鎮、會文鎮和羅豆農場,面積為 5113.61 公頃,佔全市 9 等地面積的 67.25%。瓊海市 9 等地主要分布在大陸鎮等鄉鎮,面積為 1478.21 公頃,佔全市 9 等地面積的 88.88%。

18.8 等地

面積為 34299.96 公頃,佔全省耕地面積的 4.68%,佔全國 8 等耕地面積的 0.36%。分布在文昌、瓊海、儋州、海口、三亞等 16 個縣(市)。其中,文昌市 8 等地面積最大,達到 11978.61公頃,占 8 等地的 34.92%;澄邁縣面積最小,為 211.59 公頃,占 0.62%。文昌市 8 等地主要分布在錦山鎮、文教鎮和抱羅鎮,面積為 4774.39 公頃,佔全市 8 等地面積的 39.86%。瓊海市 8等地主要分布在長坡鎮等鄉鎮,面積為 200.43 公頃,佔全市 8 等地面積的 73.41%。

19.7 等地

面積為 42477.30 公頃,佔全省耕地面積的 5.80%,佔全國 7 等耕地面積的 0.56%。分布在儋州、海口、萬寧、三亞等 15 個縣(市)。其中,儋州市 7 等地面積最大,達到 8635.03 公頃,占 7 等地的 20.33%;白沙黎族自治縣 7 等地面積最小,為 384.68 公頃,占 0.91%。儋州市 7 等地主要分布在峨蔓鎮、海頭鎮和大成鎮,面積為 3377.60 公頃,佔全市 7 等地面積的 39.12%。萬寧市 7 等地主要分布在和樂鎮等鄉鎮,面積為 1497.9 公頃,佔全市 7 等地面積的 89.5%。

20.6 等地

面積為 58496.52 公頃,佔全省耕地面積的 7.99%,佔全國 6 等耕地面積的 1.06%。分布在儋州、海口、昌江、三亞等 14 個縣(市)。其中,儋州市 6 等地面積最大,達到 14957.00 公頃,占 6 等地的 25.57%;五指山市面積最小,為 56.20 公頃,占 0.09%。儋州市 6 等地主要分布在富克鎮、大成鎮和排浦鎮,面積為 9742.92 公頃,佔全市 6 等地面積的 65.14%。昌江縣 6 等地主要分布在十月田等鄉鎮,面積為 831.03 公頃,佔全縣 6 等地面積的 65.45%。

21.5 等地

面積為 55796.92 公頃,佔全省耕地面積的 7.62%,佔全國 5 等耕地面積的 0.96%。分布在儋州、海口、三亞等 15 個縣(市)。其中,儋州市 5 等地面積最大,達到 8959.32 公頃,占 5 等地的16.07%;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面積最小,為 0.17 公頃,占 0.0003%。儋州市 5 等地主要分布在海頭鎮等鄉鎮,面積為 5643.55 公頃,佔全市 5 等地面積的 62.99%。

⑻ 重工老城鎮西南,繁華城市距深山,怎解

重工老城鎮西南,繁華城市距深山,怎解
不細看語句結構而會意來解讀:就是說老城區是重工業之地,位於西南;繁華城市靠近大山。

⑼ 海口老城郵編是多少

海口市澄邁縣老城鎮,即海南老城經濟開發區的郵編為:571924。

海南老城經濟開發區創建於1988年5月,屬海口市城市總體規劃三大組團之一的馬村工業組團,是《海南省城鎮體系規劃》確定的瓊島北部綜合工業區的重要組成部分,2006年3月份,通過國家發改委審核公告升格為省級開發區。
開發區經濟支撐了整個澄邁經濟的大半壁江山,成為澄邁縣域經濟發展的龍頭,也成為海南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閱讀全文

與贛州老城鎮經濟如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影響男人的事業運勢 瀏覽:351
如何發展老人經濟 瀏覽:937
有人說你不知道什麼是愛情 瀏覽:61
風聲的美女長什麼樣 瀏覽:475
成語故事紙上談兵講的是什麼 瀏覽:117
考環保方面事業編題庫有哪些 瀏覽:338
東軟集團政府事業部怎麼樣 瀏覽:150
萬科幸福譽對面蓋什麼醫院 瀏覽:620
故城縣哪裡有美女 瀏覽:908
養老事業包括什麼 瀏覽:565
婚姻男方冷暴力不理你怎麼發信息 瀏覽:730
美國經濟歷史發展的原因有哪些 瀏覽:710
被套多久換一次最健康 瀏覽:206
美女洗澡有什麼漂亮 瀏覽:407
經濟艙和折扣艙什麼意思 瀏覽:205
事業單位差補工資多少 瀏覽:426
為什麼越窮越感到幸福指數越高 瀏覽:915
什麼是工作場所經濟學 瀏覽:526
常州婚姻登記處怎麼走 瀏覽:517
婚姻變故後怎麼繼續 瀏覽: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