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名譽損失和經濟損失怎麼賠償

名譽損失和經濟損失怎麼賠償

發布時間:2022-07-04 12:53:55

㈠ 名譽權受損的含義,及名譽權受損的懲罰

法律分析:名譽受損是指遭受到了侮辱,誹謗,隱私被非法泄露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侮辱:是指用語言(包括書面和口頭)或行動,公然損害他人人格、毀壞他人名譽的行為。如用大字報、小字報、漫畫或極其下流,骯臟的語言等形式辱罵、嘲諷他人、使他人的心靈蒙受恥辱等。

誹謗:是指捏造並散布某些虛假的事實,破壞他人名譽的行為。如毫無根據或捕風捉影地捏造他人作風不好,並四處張揚、損壞他人名譽,使他人精神受到很大痛苦。

侮辱、誹謗是常見的名譽侵權行為。

公民、法人因名譽權受到侵害要求賠償的,侵權人應賠償侵權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公民並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請求的,人民法院可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給受害人造成精神損害的後果」等情況酌定。

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可以書面或者口頭方式進行,內容須事先經人民法院審查。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的范圍,一般應與侵權所造成的不良影響的范圍相當。

公民、法人因名譽權受到侵害要求賠償的,侵權人應該賠償侵權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公民一並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給與受害人造成精神損害的後果等情況酌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條 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

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和榮譽權。

第九百九十條 人格權是民事主體享有的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權利。

除前款規定的人格權外,自然人享有基於人身自由、人格尊嚴產生的其他人格權益。

第一千零二十四條 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

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

第一千零二十七條 行為人發表的文學、藝術作品以真人真事或者特定人為描述對象,含有侮辱、誹謗內容,侵害他人名譽權的,受害人有權依法請求該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

行為人發表的文學、藝術作品不以特定人為描述對象,僅其中的情節與該特定人的情況相似的,不承擔民事責任。

第一千零二十八條 民事主體有證據證明報刊、網路等媒體報道的內容失實,侵害其名譽權的,有權請求該媒體及時採取更正或者刪除等必要措施。

㈡ 損害名譽權怎麼處理

一、損害名譽權怎麼處理
1、損害名譽權可以通過如下方法處理:
(1)侵害名譽權的,受害人可以要求侵權人停止侵權的行為,並賠禮道歉,在侵害名譽的范圍內消除影響;
(2)如果造成精神傷害的,還可以要求侵權人賠償精神損失;
(3)如侵權人拒不承擔責任,受害人可以到法院起訴處理。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五條
人格權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權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規定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第一千條
行為人因侵害人格權承擔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的,應當與行為的具體方式和造成的影響范圍相當。
行為人拒不承擔前款規定的民事責任的,人民法院可以採取在報刊、網路等媒體上發布公告或者公布生效裁判文書等方式執行,產生的費用由行為人負擔。
二、名譽權損害賠償標準是什麼
名譽侵權通常造成經濟方面的損失,對受害人的精神造成很大的影響,具體情況如下:
1、名譽權是人身權利,一般不會有財產利益,但名譽權會直接影響權利人的財產獲得,因此名譽受損也會造成財產損失。如公民因遭受名譽的毀損而喪失某種工作的機會,法人因名譽毀損而遭受財產的重大損失;
2、財產損害既包括現有財產的損失,也包括可得利益的喪失,只要是侵害名譽權所引起的後果,侵權人就應當全部賠償。並且受害人的恢復名譽而產生的費和支出,也屬於財產損害的范圍。

㈢ 名譽損失費賠償標准2021

名譽損失費賠償標準是:
1、侵犯了當事人的名譽權,相關的損失費金額,法律沒有統一的標准,當事人可以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以及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等;
2、名譽權是指公民和法人對其應有的社會評價所享有的不受他人侵害的權利。包括:保護自己的社會良好評價或改善、改變不好評價的權利和維護名譽權不受侵害的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三十八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條
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
(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
(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後果;
(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行政法規對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等有明確規定的,適用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㈣ 損壞個人名譽賠償金額標準是多少

損壞個人名譽賠償標准沒有統一規定,賠償標准因人而異。

侵害名譽權可能造成兩種損害。一是財產損害。在侵害名譽權的情況下,也會使受害人遭受財產的損害。此種情形應按實際損失賠償。二是精神損害。

1、從損害情節來考慮。損害情節較重,造成較嚴重的後果的,可以予以賠償。

2、從受害人的諒解程度考慮。如果責令加害人承擔非財產責任後,受害人能夠諒解,就說明受害人的精神創傷已經平復,可以不予以賠償。

3、從加害人認錯態度考慮。如果受害人諒解而加害人仍不認識錯誤,則不能因為受害人精神創傷的平復而對違法行為不予以制裁,仍應責令加害人承擔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條 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

行為人為公共利益實施新聞報道、輿論監督等行為,影響他人名譽的,不承擔民事責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1)捏造、歪曲事實;

(2)對他人提供的嚴重失實內容未盡到合理核實義務;

(3)使用侮辱性言辭等貶損他人名譽。

㈤ 名譽損失費賠償標准5萬

名譽損失費賠償標准不一定就是5萬。
1、侵犯了當事人的名譽權和人身自由權,當事人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2、第二個即侵犯了隱私權也侵犯了名譽權。
關於賠償的數額,要依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後果、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以及侵權人的獲利情況等綜合考慮決定。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
(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
(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後果;
(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行政法規對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等有明確規定的,適用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㈥ 名譽損失怎麼賠償


【法律分析】
名譽損失費賠償需根據影響實際情況決定,沒有具體規定。關於賠償的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 (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 (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後果; (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九百九十條 人格權是民事主體享有的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權利。

除前款規定的人格權外,自然人享有基於人身自由、人格尊嚴產生的其他人格權益。

㈦ 名譽損失費賠償標准2022

名譽損失費賠償需根據影響實際情況決定,沒有具體規定。關於賠償的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
(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
(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後果;
(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條 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
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

㈧ 侵犯名譽權的賠償標准

一、精神損害賠償:1、名譽侵權通常很難直接造成經濟方面的損失,但會對受害人的精神造成很大的影響。2、對於受害人名譽利益損害可以通過判令侵權人採取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的適當措施予以救濟,但當採取這些措施不足以完全恢復受害人的名譽時,就應當把名譽利益損害納入精神損害賠償的范疇。3、根據有關司法解釋,只有當侵害名譽權行為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後果的,受害人才有權請求精神撫慰金賠償。對於賠償數額,應綜合考慮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後果、侵權人獲利的情況、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以及受訴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予以確定。4、根據我國現今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法人名譽權受到侵害,不能要求精神撫慰金賠償。二、財產損害賠償:1、名譽權是人身權利,一般不會有財產利益,但名譽權會直接影響權利人的財產獲得,因此名譽受損也會造成財產損失。如公民因遭受名譽的毀損而喪失某種工作的機會,法人因名譽毀損而遭受財產的重大損失。2、財產損害既包括現有財產的損失,也包括可得利益的喪失,只要是侵害名譽權所引起的後果,侵權人就應當全部賠償。並且受害人的恢復名譽而產生的費和支出,也屬於財產損害的范圍。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
第140條以書面、口頭形式宣揚他人的隱私,或者捏造事實公然醜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_以書面、口頭等形式詆毀、誹謗法人名譽,給法人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法人名譽權的行為。第150條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和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公民或者法人要求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後果和影響確定其賠償責任。_第151條侵害他人的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而獲利的,侵權人除依法賠償受害人的損失外,其非法所得應當予以收繳。

㈨ 名譽權受損怎麼賠償

法律分析:一、精神損害賠償:根據有關司法解釋,只有當侵害名譽權行為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後果的,受害人才有權請求精神撫慰金賠償。對於賠償數額,應綜合考慮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後果、侵權人獲利的情況、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以及受訴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予以確定。

二、名譽權是人身權利,一般不會有財產利益,但名譽權會直接影響權利人的財產獲得,因此名譽受損也會造成財產損失。如公民因遭受名譽的毀損而喪失某種工作的機會,法人因名譽毀損而遭受財產的重大損失。財產損害既包括現有財產的損失,也包括可得利益的喪失,只要是侵害名譽權所引起的後果,侵權人就應當全部賠償。並且受害人的恢復名譽而產生的費和支出,也屬於財產損害的范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九百九十六條 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損害對方人格權並造成嚴重精神損害,受損害方選擇請求其承擔違約責任的,不影響受損害方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㈩ 名譽損失費賠償標准2020

法律分析:如果侵犯人的名譽權或者是人身自由權,那麼當事人是可要求賠償的。如果侵犯了公民的隱私權而且也侵犯了名譽權,而關於這個賠償的金額,得按照侵權人所犯的過錯的嚴重程度,還有他侵害的手段,還有場合,以及行為方式,和他的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後果,還有侵權人自身的經濟能力能承擔多少和侵權人獲利多少等等的這些情況來綜合考慮再做決定。

名譽權指的是公民和法人對他的社會評價享有不受別人的侵害的一個權利,這其中也包括了保護自己社會良的好評價,還有就是改善那些不好的評價的權利 ,以及維護本身的名譽權不受到別人的侵害的權利。

其中,主要的違法行為有:

(1)、嚴重的評論不恰當。

(2)、 一些新聞報道的與事實的嚴重不符。

(3)、他人的誹謗行為,不過這個誹謗的事實一定要是虛假的,不然就是不構成誹謗的。

(4)、他人的侮辱的行為,其中包括了口頭的,還有動作上的,以及文字上的侮辱,還有就是暴力的侮辱,並且所侮辱的事實是實際上可能存在的。

不管是違反了社會的公共利益,或者社會公德,還是侵害了別人的隱私和別的人格利益等,如果受害人是以侵權為理由去人民法院要求精神損失費用賠償的,那麼人民法院必須要根據法律來受理。

最後,就是精神的損害的賠償費用是按照這些因素來確定的:

(a)、首先是侵權人所犯的過錯的嚴重程度,如果法律是有另外規定的,那麼要除外。

(b)、侵害人的侵害的手段還有場合,以及這個行為方式的詳細的情節。

(c)、侵害人的侵權的行為所導致的後果的嚴重。

(d)、侵權人通過這個侵權所獲取的利益情況。

(e)、侵權人自身的經濟能力所能夠承擔的責任。

(f)、受訴的法院的當地平均收入和消費等等的生活水平。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自然人如果由於這些人格權利而遭受到的非法的侵害,而去人民法院去要求要賠償精神費用的,那麼人民法院要依法受理,這些包括:

(1)、身體的權利,生命的權利,以及健康權的權利。

(2)、榮譽的權利,名譽的權利,以及肖像的權利和姓名的權利。

(3)、人身自由的權利,還有人格尊嚴權利。

閱讀全文

與名譽損失和經濟損失怎麼賠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州番禺哪裡有阿里健康大葯房 瀏覽:592
抖音稱呼美女還有什麼 瀏覽:164
沙溢胡可如何在細節中體現愛情 瀏覽:260
婚姻線左右手都有怎麼看 瀏覽:721
小米手環6女性健康怎麼開 瀏覽:872
什麼影響男人的事業運勢 瀏覽:353
如何發展老人經濟 瀏覽:939
有人說你不知道什麼是愛情 瀏覽:63
風聲的美女長什麼樣 瀏覽:477
成語故事紙上談兵講的是什麼 瀏覽:119
考環保方面事業編題庫有哪些 瀏覽:340
東軟集團政府事業部怎麼樣 瀏覽:152
萬科幸福譽對面蓋什麼醫院 瀏覽:622
故城縣哪裡有美女 瀏覽:910
養老事業包括什麼 瀏覽:567
婚姻男方冷暴力不理你怎麼發信息 瀏覽:733
美國經濟歷史發展的原因有哪些 瀏覽:712
被套多久換一次最健康 瀏覽:208
美女洗澡有什麼漂亮 瀏覽:409
經濟艙和折扣艙什麼意思 瀏覽: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