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成渝經濟圈
就是以成都、重慶這兩個大城市為中心的經濟發展區域,隨著渝遂鐵路的通車,大大縮短了成-渝間的交通耗時,將極大推動兩地及周邊城市的經濟發展。現在類似的情況還很多:珠三角經濟圈(廣州、深圳、東莞)、長三角經濟圈(上海、南京、杭州)、環渤海經濟圈(天津、北京、秦皇島)
Ⅱ 成渝經濟圈的具體概況
成渝經濟區涵蓋了重慶市31個區縣和四川省15個市,總面積20.61萬平方公里,人口9840.7萬,GDP總量約1.58萬億元。
四川15個市分別為成都、南充、德陽、綿陽、眉山、資陽、遂寧、樂山、雅安、自貢、瀘州、內江、宜賓、達州和廣安。
重慶31個區縣除了包括萬州、涪陵、渝中、江津、大渡口、江北、沙坪壩、九龍坡、南岸、北碚等23個區縣在內的1小時經濟圈外,還包含了渝東北的萬州、梁平、豐都、開縣、墊江、忠縣、雲陽和渝東南的石柱等8個區縣。
按照規劃,未來的成渝經濟區將成為西部大開發的增長極和經濟高地,國家重要的先進裝備製造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和農產品基地,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國家內陸開放示範區和國家生態安全保障區。
在具體發展中,成渝經濟區的空間布局將依託中心城市和長江黃金水道、主要陸路交通干線,形成以重慶、成都為核心,沿江、沿線為發展帶的「雙核五帶」空間布局。
Ⅲ 成渝經濟區的產業布局
——成渝經濟區發展分兩步走的戰略
第一步到2015年,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建成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國的比重達到6.5%,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2000元,城鎮化率達到52%,萬元GDP能耗降低18%,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由目前的3.3∶1縮小到2.8∶1。
第二步就是到2020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7萬元,到2020年成渝經濟區區域一體化格局基本形成,成為我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城市化率達到60%。 ——成渝經濟區要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建設具有競爭力的現代產業基地。
具體講,就是八大支柱產業支撐成渝經濟區發展:全國重要的重大裝備製造業基地;全國有重要影響的汽車、摩托車整車及零部件生產研發基地;國家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國家民用航空、航天研發製造基地,將在重慶布局直升機生產,建設國家直升機生產基地;加快發展冶金和材料生產;國家重要的石油天然氣化工和鹽化工基地;做優做強輕紡食品產業;加快醫葯產業發展,建立以生物制葯為重點、化學原料制葯為基礎、地道葯材為特色的產業體系。 同步在服務業方面建設國際知名、全國重要的旅遊目的地,以重慶、成都為核心,打造區域性旅遊集散中心。 成都發展核心:包括成都全域,建設城鄉一體化、全面現代化、充分國際化的大都市。
重慶發展核心:重慶主城九區,打造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環境優美的國際化大都市。
成綿樂發展帶:以成都為中心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和城市集聚帶。
成渝內發展帶:以成渝鐵路和高速路為紐帶,要建成聯接成渝的重要經濟帶。
沿長江發展帶:以重慶主城區為中心,長江黃金水道、公路、鐵路為紐帶。
渝成南(遂)發展帶:培育成為聯接雙核的新型經濟帶。
渝廣達發展帶:建成東北部重要的經濟增長帶。
Ⅳ 成渝經濟區的主導產業有哪些
雲南今年提出建設綠色經濟強省,昭通如何針對這一目標,搶抓機遇,調整思路,加快發展?
當年,英國崛起、歐洲國家崛起、美國崛起的時候,世界各國都沒有提到環境這個問題。如今,發展低碳經濟是人類必須面臨的一個選擇,我曾經多次強調過這一觀點。昭通市在未來發展當中,一定要堅持走現代農業、新型工業和第三產業發展的道路。
要堅持節能減排,發展綠色產業。昭通現在大力發展旅遊和白酒產業,就是倡導綠色經濟發展。我提出一個「白酒金四角」的概念,即茅台、五糧液、瀘州老窖和昭通白酒的所在地在地理上構成了一個四邊形。生產茅台、五糧液所用的水都是從昭通境內流出去的。昭通某些區域的氣候和資源條件其實非常適合釀酒,這是一個污染比較低而經濟價值比較高的綠色產業。
我們要發展一些高附加值、低消耗的非污染工業。有個服裝廠,從開始談判到能夠投入生產只要三個月時間,這就是一個高附加值、低消耗的產業。我們要大力發展這樣的「飛來產業」。
要大力發展物流產業。昭通區位優勢明顯,我們發展現代物流產業的前景巨大,現在已經規劃建設了十大物流專業市場,有兩個已經基本建成。下一步在金融方面也要取得一些突破,要多引進一些外地的商業銀行,逐步確立昭通區域金融次中心的地位。圍繞綠色概念來思考,其他還有很多方面都是大有作為的。
朱德華:昭通的招商引資現狀如何?投資領域是哪些?外資比例佔多大?未來在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方面有什麼打算?
王敏正:一個地區要發展,光靠資本的原始積累是一個特別漫長的過程,必須有外來資金的推動。近年來,昭通採取有力措施,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我們2008年就搞了兩次大型招商引資活動。一次是「三百浙商進昭通」活動,一次是針對浙商以外的商家。2009年我們引進的外來資金達到了近90億元,比2008年增長了98%,翻了近一番。這個數字對昭通來說是個大數字,我們的GDP總量也就是302億元,而投資達到了250億元,這是一個經濟發展的先導性指標,估計今後還會呈現不斷增強的趨勢。
為了營造良好的招商引資環境,我們明確提出了打造「今日昭通效率」。全市上下緊緊圍繞省人民政府實施行政問責、首問責任、限時辦結、服務承諾「責任政府四項制度」的有關要求,立足實際、開拓進取,著力打造「今日昭通效率」,主要內容體現為「四零四最」,即「服務受理零推託、服務事項零積壓、服務質量零非議、服務對象零投訴,審批事項最少、交易成本最低、社會環境最優、辦事效率最高」,全力營造一流的投資發展環境。我市自2008年3月開始,組織相關部門對全市行政審批事項進行認真梳理和分析研究,把減少行政審批事項、縮短審批時限、提高行政效率作為打造一流軟環境的中心和核心,對行政審批事項進行徹底清理。現在昭通市級行政審批事項精減至79項,多數審批時限壓縮法定時限的1/2以上、部分審批時限力爭壓縮法定時限的2/3以上的目標。據了解,昭通市是全國目前行政審批事項最少的地級市。
Ⅳ 成渝經濟區的成渝之心
定位
內江將以「加快建設成渝經濟區新高地,加快建設川南城市群中心城市」為目標,加快建設「六大基地」:以「管好30萬,建好60萬,規劃100萬」為重點,打造中國循環流化床電站節能環保示範基地;以釩鈦資源精深加工為重點,打造中國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基地;以汽車關鍵零部件製造和「鍛壓、沖壓、鑄造、電鍍」中心建設為重點,打造中國汽車(摩托車)。發展為經濟區的農產品加工、冶金建材、汽車零部件生產、再生資源綜合利用基地,重要的商貿物流節點城市。
零部件製造基地;以健全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和發展再製造業為重點,打造中國「城市礦產」示範基地;以巨騰國際內江基地等項目建設為重點,引進發展配套產業,打造成渝經濟區電子信息產業配套基地;以農業標准化生產和農產品深度開發為重點,打造成渝經濟區綠色食品基地。在成渝經濟區發展上先行先試,率先突破,積極對接「成渝經濟區議事協調機構」,努力創建成渝經濟區產業配套基地、產業交易中心、物流園區、巴蜀文化中心、服務業總部基地,努力創建成渝經濟區民生產業基地、金融先行戰略示範區、人才交易市場。「在此關鍵時刻,內江必將擊鼓奮進,在成渝經濟區中快速崛起,贏得應有地位。」
由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設計,備受內江市民關注的內江市城區「人工湖」兩岸城市設計和高鐵片區城市設計初步方案日前出爐。2011年4月23日,內江市召開專門會議,研究討論規劃設計方案。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的工程師從規劃背景、目標定位、概念設計、節點方案四個方面介紹了內江城區「人工湖」兩岸城市設計方案。
「人工湖」兩岸規劃設計方案
首先把內江定位為:幸福、宜居、樂業的甜蜜之城,按照內居外憩、山環水繞、見塔知城的設計准則,對「人工湖」兩岸「山-水-江-城」整體景觀和桐梓壩大橋至新壩大橋、大沖山地段、大洲廣場西擴區域三個節點給出了詳細的規劃設計方案;以及把內江定位為:成渝之「心」,包括五個方面:交通之「心」(成渝地區重要交通樞紐)、物流之「心」(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工業之「心」(成渝地區的新型工業產業基地)、服務之「心」(成渝兩市之間的新興服務業中心)、休閑之「心」(具有山水園林特色的濱水宜居城市)。
對高鐵片區的設計定位為:成渝遊憩之心,在規劃設計上突出特色化、專業化、高端化、規模化。
據悉,內江「人工湖」兩岸規劃設計將站在定位於「聯合國人居獎」的高度來細化設計方案;通過對建築、景觀最好的規劃設計,繪出最新最美的內江城市畫卷。
Ⅵ 打造成渝經濟區主要的目的何在他可以帶動周邊那些地區發展呢拜託了各位 謝謝
1,目的: 成渝經濟區是西部經濟總量最大、經濟水平最高的區域。成渝經濟區是整個西部大開發最重要的部分。 成渝經濟區是西部大開發新的引擎,能夠在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中發揮更大作用。 成渝地區作為一個經濟區,雖還不及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經濟區成熟,但從全國戰略布局看,成渝經濟區卻具有東部沿海經濟區無法取代的戰略地位。成渝經濟區地處我國核心地帶,是國家的戰略後方基地,有強大的國防科技工業基礎,重大裝備製造業基礎,以及正在快速發展的以電子信息產業為主導的高新技術產業,這一地位是別的地區無法替代的。 加速成渝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 促進成渝地區優勢互補錯位發展。 2,帶動地區: 成渝經濟區是以成都,重慶兩市為中心,主要包括:重慶(市區)、成都、雅安、樂山、綿陽、德陽、眉山、遂寧、資陽、宜賓、瀘州、自貢、內江、南充、廣安、達州、廣元、都江堰、彭州、邛崍、崇州、廣漢、什邡、綿竹、江油、峨眉山、閬中、華瑩、萬源、簡陽以及重慶的江津、合川、永川等33個不同規模、不同等級的城市。 成渝經濟區向周圍輻射可以帶動貴州、雲南、西藏、甘肅等省和自治區的發展。
Ⅶ 什麼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七大重點任務
一般都是以農牧業為主的還有工商行業的為準的
Ⅷ 成渝經濟區8大中心城市是哪些地方
成渝經濟區8大中心城市:
三個城鎮密集區:南遂廣城鎮密集區、川南城鎮密集區、達萬城鎮密集區
五個經濟發展帶:成綿樂發展帶、成南(遂)渝發展帶、渝廣達發展帶、成內渝發展帶、沿長江發展帶
《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中指出,該區域面積20.6萬平方公里,規劃范圍包括:
四川省的成都、德陽、綿陽、眉山、資陽、遂寧、樂山、雅安、自貢、瀘州、內江、南充、宜賓、達州、廣安15個市;
重慶市的萬州、涪陵、渝中、大渡口、江北、沙坪壩、九龍坡、南岸、北碚、萬盛、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雙橋、綦江、潼南、銅梁、大足、榮昌、璧山、梁平、豐都、墊江、忠縣、開縣、雲陽、石柱31個區縣。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印發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的通知
一、成渝經濟區自然稟賦優良,產業基礎較好,城鎮分布密集,交通體系完整,人力資源豐富,是我國重要的人口、城鎮、產業集聚區,是引領西部地區加快發展、提升內陸開放水平、增強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支撐,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要認真領會國務院的批復精神,把《規劃》實施作為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促進全國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
努力把成渝經濟區建設成為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全國重要的現代產業基地、深化內陸開放的試驗區、統籌城鄉發展的示範區和長江上游生態安全的保障區,在帶動西部地區發展和促進全國區域協調發展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二、請重慶市、四川省人民政府做好《規劃》的組織實施工作,認真落實《規劃》提出的各項任務。要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完善機制,科學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涉及的重大政策和建設項目按程序另行報批。
要在國家有關部門的指導下,按照《規劃》確定的戰略定位、空間布局、發展要求,合理確定經濟社會發展重點,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要建立重慶市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牽頭的聯席會議制度,協調解決《規劃》實施的重大問題。
三、請國務院有關部門結合各自職能分工,加強對《規劃》實施的指導,做好與國家總體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的銜接和協調,研究制定貫徹落實《規劃》的具體措施,在政策實施、項目建設、資金投入、體制創新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
要加強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協調,指導和幫助解決《規劃》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為促進成渝經濟區加快發展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四、我委將按照國務院的批復精神,加強對《規劃》實施的協調服務和實施情況的跟蹤分析,會同重慶市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做好《規劃》實施情況的評估工作,及時向國務院報告實施情況。
以上內容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印發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的通知
Ⅸ 成渝特區的成渝經濟區「雙核五帶」布局
重慶發展核心:包括重慶主城九區,打造國際大都市。
成渝經濟區沿長江發展帶:以主城區為中心,長江黃金水道、公路、鐵路為紐帶。
成綿樂發展帶:以成都為中心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和城市集聚帶。
成都發展核心:包括成都五城區等,打造高度國際化的大都市。
成遂渝發展帶:培育成為聯接雙核的新型經濟帶。
渝廣達發展帶:建成東北部重要的經濟增長帶。
成內渝發展帶:以成渝鐵路和高速路為紐帶,要建成聯接雙核的重要經濟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