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長沙是如何做到在新一線城市中,房價低工資高的
主要是因為長沙政府對房地產行業管控得比較嚴格。其實從前幾年開始,長沙已經作為房地產調控的樣板城市了,作為新一線城市,長沙的房價才剛剛一萬出頭,這與其他二線城市相比,也是非常具有競爭力的。而對於長沙房價低的原因,相關人士表示,主要還是因為長沙市政府對房地產行業的長期調控政策奏效,所以其房價持續處於低位,長沙市場政府從土地拍賣開始,一直到房產交易過程,所以環節,都進行了限制和調控,這才實現了房住不炒的政策。
還有一點就是長沙對土地財政的依賴在逐年降低,所以房價下降也不會影響到政府的財政收入,這讓長沙市政府有了更大的操作空間,對當地的房價進行調控。
『貳』 深度分析:長沙的發展潛力,你怎麼看
首先:城市建設。2018年,長沙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1528萬億元,增長8.5%,居全國第13位,超過武漢、成都和南京。過去20年,長沙的GDP增長倍數在全國排名第二,僅次於合肥。這表明,由於長沙的重工業、傳媒業以及文化教育產業、移動互聯網、高科技領域在全國范圍內取得了巨大的發展,長沙的經濟增長速度非常領先。
『叄』 湖南長沙常住人口首次破千萬,你覺得長沙的發展潛力如何
根源在於強省會戰略加爭奪國家中心城市。長沙作為新一線城市,北有武漢,南有廣州深圳以及其他珠三角城市,一直面臨巨大的競爭壓力,湖南省的人口大量流像廣東,因此集中全省資源發展長沙,中長期規劃要達到1200萬常住人口。
長沙要達到這一目標還需要大量的人口湧入,現有人口離這個目標還有幾百萬的差距,長沙也有吸引人口的利好,比如地方排第一的芒果台、在全國都排靠前的四大名校撐起來的基礎教育、相對較低的房價、湘雅醫院、嶽麓山橘子洲頭茶顏悅色等等。
改革開放初期,湘贛兄弟倆遭遇珠三角虹吸效應,可謂「體無完膚」矣面對未來,長沙的機遇大於挑戰,因為從目前一二線城市的房價來看,長沙應該是最低的,這種優勢,會吸引大量的年輕人來長沙發展,發展經濟的核心是什麼,就是聚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而長沙,未來經濟必然還會高速增長,也會有源源不斷的人才湧入,把房價穩定好,就是長沙的核心競爭力。前途一片光明。
未來,長沙發展還有空間,除了傳統的機械製造,重工業,媒體領域。還有很多網紅品牌。隨著長株潭融城,長沙未來進入中國top10強不是沒有可能
『肆』 鄭州與長沙GDP相近,誰的綜合實力更強
不清楚你是不是注意到長沙和鄭州近些年的GDP數據信息發布較為晚。給人覺得這二座城市是一個看一個,誰也不願意先發布。怎麼會那樣?緣故是這兩個城市的中國國民生產總值十分貼近,他們都准備超過另一方。
依照2020年的城市歸類,鄭州和長沙歸屬於增加一線城市。十年前,可能非常少有些人會猜疑長沙的整體實力高過鄭州。但如今早已是2021年了,十一年過去,長沙和鄭州的發展趨勢發生了極大的轉變。長沙還比鄭州好么?
不容置疑,武漢是華北地區的關鍵城市和較大 城市。武漢在文化教育、診療、經濟發展等層面有非常大的優點。長沙、鄭州、合肥市等城市都是在同一條起跑線上。
大家討論一下國家的發展戰略。鄭州也是有競爭優勢。現階段,國家適用鄭州基本建設國家中心城市,2017年在鄭州開設自由貿易區試點區,長沙沒有國家中心城市整體規劃,湖南省自貿區(長沙地域)才創立不就。終究,鄭州作為地區中心的影響力要高過長沙,鄭州是全部中華城市群的關鍵,僅僅長江中游城市群的次中心。
實際上綜合性看來,二者都是有整體實力變成中間「第二城」,那麼你認為哪一個城市的整體實力更強呢?
『伍』 長沙市怎麼樣在全國地位地幾
據統計,2003年長沙人居收入為9560元,居全國第17位。2004年人均GDP為23941元,全國居第37位。城市綜合排名第28位。整體競爭力排名第30。
目前來說。長沙主要以商業經濟為主,廣播電視,商業購物,大型超市等。但卷煙,三一重工業,遠大,浦沅等也是財政的重要支持。
自古湘女多情,這里的美女自然不用多說。沒事去步行街逛逛就知道了。
『陸』 長沙市的主要經濟支柱是什麼
長沙,別稱星城,湖南省轄地級市、省會,特大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長江中游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全市共轄6個市轄區、2個縣級市、1個縣,總面積11819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567.32平方千米 [5]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長沙市常住人口為1004.7914萬人。 2020年,長沙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142.52億元。長沙形成了以電子信息、煙草製品、汽車製造、非金屬製品業、新材料等五大支柱型產業。
應答時間:2021-11-04,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柒』 現在湖南長沙和廣東佛山經濟相比怎麼樣
佛山和長沙都是我國重要的製造業基地。其中佛山以輕工業見長,長沙以重工業見長。
在經濟總量上,長沙略微領先於佛山。2017年長沙市GDP總量10535億元,是全國14座GDP超過了萬億元的城市之一。同年,佛山市GDP總量9550億元,比長沙低約1000億元。
企業發展狀況是經濟發展表現最好的指標。我們來看一看兩市企業發展的怎麼樣。
從頂級企業來說,佛山市由於長沙的。在2017年世界500強的榜單中,廣東企業有11家入圍。其中兩家來自於佛山,他們就是碧桂園和美的集團。
但長沙市除了製造業以外,還有一個全國聞名的產業,就是娛樂文化。以湖南衛視為代表的文娛產業,實力強大、收視率高,使湖南成為了中國有名的娛樂之都。
總之,我市的經濟規模相當,在產業發展方面各有特色,都形成了在全國有很大影響力的產業。
但個人認為,佛山有更好的地理條件,並且身處粵港澳大灣區之中,經濟結構也更偏向輕工業,未來的發展會壓過長沙市。
『捌』 湖南長沙這個城市怎麼樣(長沙適合人居住嗎)
這幾天都是將近40度的高溫.覺得這個城市還是不錯,長沙市這幾年經濟發展還可以。
很好,長沙的經濟並不是很發達,當然,其他內部的東西,就是氣候不行。
作為湖南省會還是很不錯的,····工資低消費高這是實話··娛樂文化還是不錯的······湖南衛視酒吧文化休閑桑拿···還是蠻多的···現在處於二線中小城市等地鐵建起來了後,又冷又熱。
不宜居住,和武漢當然沒法比,南京的道路上好多好多自行車,據說是高消費城市。
我要在長沙的中南大學讀大學了是09年的新生想多了解一下長沙請各位,看電視覺得長沙是個娛樂大城,但不知道那,每月3000的工資夠基本生活嗎,說實話,湖南大學在湖南排名第三第一是國防科大第二是中南大學長沙人一般不說普通話不過讀大學你別擔心這個問題啦,,PS我是文科的。
它是靠娛樂業才使這座城市繁華起來,大學的同學都是來自五湖四海,都是講普通話交流的·,我覺得去哪裡都很方便。
歷史文化還是經濟發展都無法和武漢比,但總覺得缺少一些文化氣息、和其他的城市一樣的,而長沙屬於內秀溫婉」型,長沙人比南京人感覺時尚一些,治安問題我也沒有碰到過,北方的學生可能這點不習慣,。
無論是地理位置,很美好。唯一的問題就是租房子好貴。
我將要在那裡度過我夢寐以求的大學時光,是住在市中心。
有潛力,武漢屬於綜合性大城市,地方卻不,離開那已經有請問長沙適合購房居住嗎。
交通也便捷,長期安頓在長沙。我打算在長沙找工作,我也是幾年前從南京搬到長沙的··感覺有點不一樣哇,嗯,是屬於發展中的城市嗎。
我現在在長沙住了2年了,長沙是好地方,。
建議你來長沙發展,治安嘛,湖南長沙總體感覺就是夏天非常熱。
『玖』 長沙當地經濟情況如何
2010年長沙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4547.06億元,同比2009年增長15.5%,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比2005年增長1.87倍。GDP總量在全國省會城市中穩居第7位,GDP百強城市排名中第20位。 長沙在改革開放初期發展速度一度相對較慢,逐漸落後於沿海城市。 經過1990年代中期開始的迅速發展,差距已有所縮小。長沙市GDP由1998年的542.85億元上升到2010年的4547.06億元,約佔全省的29%,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達64551元;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324.00億元,工業總產值達5404億元,工程機械產業集群產值突破千億元,年銷售收入過500億元的企業3家、過100億元的企業10家,完成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120億元;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192.57億元;地方財政收入506.32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14元,居省會城市第9位。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1206元,均居中部各市之首;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12.12億元,僅次於武漢,列中部經濟區第二位;旅遊業總收入達457.99億億元,入境旅遊總收入居中部城市首位;全年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22.38億美元,外貿進出口總額達60.89億美元。2009年長沙市全市地區生產總值(GDP)3744.8億元,同比增長14.5%。地區生產總值在全國省會城市中排名進入前12位。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突破5萬元大關,達到56620元,居中部各市之首。長沙經濟總量在2010年GDP4547.06億,位居全國20位
『拾』 長沙的經濟怎麼樣
長沙,又稱「星城」。中國湖南省的省會,地處湖南東部偏北。長沙有文字可考的歷史3000多年,因屈原和賈誼的影響而被稱為「屈賈之鄉」。長沙又稱「楚漢名城」,馬王堆漢墓和走馬樓簡牘等重要文物的出土反映其深厚的楚文化以及湖湘文化底蘊,位於嶽麓山下的嶽麓書院為湖南文化教育的象徵。歷史上涌現眾多名人,留下眾多的歷史文化遺跡,成為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長沙經濟原本偏重於第三產業,尤以媒體和娛樂業聞名,為中南地區重要工商業城市。近年來,由於長沙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一大批高新技術產業以及機械重工業產業得到了迅速發展。 2008年,長沙工業總產值躍居全國省會城市第10位,經濟中的第二產業比重超過第三產業,成為了經濟增長中最重要的支柱。 2009年長沙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744.8億,增長14.7%,總量超過濟南、鄭州兩經濟長沙在改革開放初期發展速度一度相對較慢,逐漸落後於沿海城市。經過1990年代中期開始的迅速發展,差距已有所縮小。長沙市GDP由1998年的542.85億元上升到2008年的3000.98億元,約佔全省的四分之一,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達45765元;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282.34億元,工業總產值達3230.84億元,工程機械產業集群產值突破500億元,年銷售收入過300億元的企業1家、過200億元的企業2家,完成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120億元;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873.33億元;地方財政收入342.21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82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8003元,均居中部各市之首;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73.87億元,僅次於武漢,列中部經濟區第二位;旅遊業總收入達303.7億元,入境旅遊總收入居中部城市首位;全年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18.01億美元,外貿進出口總額達51.68億美元。市,在全國省會城市中躍居第7位,繼2008年GDP總量超過石家莊、哈爾濱後的又一次位次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