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湖北振興經濟怎麼樣

湖北振興經濟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7-03 09:54:39

① 阿里華中總部落戶武漢,這會振興武漢經濟嗎

阿里巴巴現在已經成功落戶於武漢,無疑,大企業的到來,必定會給武漢帶來新的活力。

屏幕前的各位都知道,一個城市的發展,與其城市定位和企業群落是分不開的,企業和城市相互作用,形成了經濟、文化各方面的協同發展。一個卓越的企業,將會帶領企業走向更好的前路。

那麼有人就發問了:阿里巴巴在中國的華中地區的總部終於落戶湖北武漢,這個九省通衢的新一線城市。那麼,阿里巴巴的到來,將會對武漢帶來什麼影響呢?不難想像,阿里的到來,必定是會有很多積極的影響的。

三、良好的示範作用

大型企業,在各個方面總是會相對而言更加出色,也就是一個極好的榜樣,讓其他企業可以學習,從而一起發展進步。

② 大數據帶你看湖北重振現狀,如今的湖北怎麼樣了

如今的湖北基本上已經恢復過來了,而且湖北的經濟發展速度很快。

湖北在經濟方面本身就有著不錯的優勢,特別是我們經常提到的電子產業和直播產業,這兩個行業的發展中心都在湖北,所以當湖北全面振興經濟的時候,這兩個行業首先站了出來,並且帶領湖北的經濟走向了新的台階。

湖北的現狀非常好。

我們知道湖北曾經經歷了非常嚴重的封鎖期,因為國內的新冠肺炎最早是在湖北傳播出來的,當時湖北的武漢進行了封城管理,很多人也在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抵禦新冠肺炎。武漢一直以來都是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也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表達了相應的社會責任感。目前湖北的情況非常好,因為湖北的經濟已經逐漸復甦,並且呈現出了繼續發展的態勢

③ 湖北經濟在中國屬於什麼水平

湖北省的經濟綜合實力,在全國處於中等偏上的水平,不及沿海省市,比西部省市略好一些。

④ 湖北經濟怎麼樣

湖南湖北歷來被稱作是「兄弟之省」,關系密切。

湖北省的核心是江漢平原,湖南省的核心是洞庭湖平原,這兩個平原彼此相連,組成了兩湖平原。

兩湖平原可以算是一個較為完整的地理單元。正因如此,在歷史上的大多數時候,湖南湖北都是作為一個統一的政治實體出現的。

從區位上看,湖北仍然比湖南好些。長江黃金水道的價值,是怎麼強調都不為過的。武漢更是九省通衢,不是長沙所能比擬。

但是即便如此,當代湖北對於湖南的優勢,遠不如古代那麼巨大。兩省的綜合實力,大致在伯仲之間。由於產業結構很類似,這兩省日後會有比較多的較量。

⑤ 湖北的經濟水平怎樣教育水平呢

如果單就城市而言,武漢排第三
如下:
1 北京
2 上海
3 武漢
4 西安
5 南京
如果就省級而言,湖北排第四 如下
1 北京
2 上海
3 江蘇
4 湖北
《註:直轄市與省是一個級別的。江蘇一些地方城市都有實力大學,如蘇州,徐州等地,
而湖北都集中在武漢》

⑥ 湖北經濟怎麼樣,哪個市比較好

但從GDP來說,總量湖北排13位,人均20位左右,應該說湖北的經濟只能是中游水平。除了武漢,我認為要數宜昌和襄樊了

⑦ 湖北的經濟

早在3000多年前,湖北地區已有大規模的采礦業和冶銅業。
楚國社會經濟大步發展,銅器生產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鐵器生產得到改善和推廣,絲織、刺綉、髹漆、采礦、水陸交通、城市建設、商品交易等各行各業欣欣向榮。
秦漢時期,荊楚地區人民以農業生產為主,利用江河湖泊縱橫、沼澤密布、氣候溫濕、雨量充沛的自然條件發展林牧漁業,手工業、商業也比較發達,經濟社會進一步發展。
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農業發展需要,江漢平原水利事業得到迅速發展,經濟作物和漁牧業也十分興盛。武昌(今鄂州)、江陵、襄陽、夏口(今武昌)等城市的興起與便利的水陸交通則促進了商業的發展。
唐代,荊襄鄂地區農業生產取得了相當高的成就,成為全國著名的糧食產區之一。茶葉、柑橘等經濟作物的生產與貿易得到空前發展,制漆業為全國之冠,麻絲織、竹編天下聞名。
宋元時期,湖北農業經濟曲折發展,城市經濟與商品貿易比較活躍。
明代,湖北農業經濟得到很大發展,有「湖廣熟,天下足」的稱譽。明中葉,漢口、沙市等城市迅速崛起,交通運輸與轉口貿易十分發達。
清代,湖北政區正式形成。隨著農業生產技術的改進,湖北的農業經濟得到長足發展,棉花種植與紡織印染業興起,經濟比較發達。以商業貿易帶動手工業發展,漢口、沙市、宜昌等城市經濟發展迅猛,帶動了整個湖北經濟社會的發展。
鴉片戰爭以後,隨著帝國主義列強勢力的擴張,漢口、宜昌、沙市相繼開埠,湖北逐步淪為半殖民地。湖北的資源和農副土特產品被大量掠奪,地方民族工業遭到沉重打擊,交通、金融、財政等重要領域被外控制。晚清時期,以武漢為中心的湖北洋務運動全面展開,湖北創辦了一大批近代企業,推動了湖北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湖北經歷了3年的國民經濟恢復,隨後進行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開展了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50年代後期至60年代中期,經歷了「大躍進」和國民經濟調整恢復,湖北經濟建設遭受到嚴重挫折,仍取得長足發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奠定了物質基礎。
截至2015年,湖北省有14個國家級開發區,分別是:武漢東湖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即光谷,含東湖綜合保稅區)、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含武漢出口加工區)、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襄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襄陽經濟技術開發區、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宜昌高新技術開發區、荊州開發區、葛店經濟技術開發區、孝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十堰經濟技術開發區、荊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仙桃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隨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2014年,湖北省完成生產總值27367.0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7%。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3176.89億元,增長4.8%;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12840.22億元,增長10.1%;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11349.93億元,增長10.5%。三次產業結構為11.6∶46.9∶41.5。全年完成財政總收入4095.80億元,比上年增長14.8%,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566.90億元,增長17.1%。在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1873.11億元,增長16.7%。全年財政支出5008.85億元,增長14.6%。
2015年,湖北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9550.1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4年增長8.9%,增幅高於全國2個百分點,增長速度全國第7,經濟總量位居全國第8位,中部第2位。 工業
湖北省汽車、鋼鐵、石化、食品、電子信息、電力、紡織、裝備製造等產業,是工業產值的主體。其中,產值最大的汽車行業,是湖北省的主導產業。其次是鋼鐵行業和石化行業,食品行業和紡織業這兩大輕工業的增長勢頭猛烈。
2014年,湖北省擁有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4842家。全省工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40707.96億元,比上年增長9.6%,其中:農副食品加工業,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紡織,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橡膠和塑料製品業,建材,鋼鐵,有色,金屬製造業,通用設備製造業,汽車,電氣機械製造業,電子設備製造業,電力等重點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超千億元。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7.1%。全年全省工業企業實現利潤2174.63元,增長5.9%,其中國有控股工業實現利潤674.16億元,增長7.8%。
建築業
2014年,湖北省資質以內建築企業完成施工產值10059.59億元,比上年增長18.8%;實現利潤451.29億元,增長18.7%;稅金480.39億元,增長15.7%。新開工房屋建築施工面積3.01億平方米,增長12.7%。 固定資產投資
2014年全省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4303.05億元,比上年增長20.4%,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3983.79億元,增長21.2%,商品房銷售面積5601.98萬平方米,增長5.7%,實現商品房銷售額3088.31億元,增長10.7%。按產業劃分,全省一、二、三次產業投資分別為536.01億元、10733.09億元和13033.94億元,分別增長32.5%、16.8%、23.1%。全省338個在建重點建設項目全年完成投資2595.36億元,佔全部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10.7%。
國內貿易
2014年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806.27億元,比上年增長12.8%。分城鄉看,城鎮實現零售額9884.04億元,增長12.7%;鄉村實現零售額1922.23億元,增長13.2%。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單位)實現消費品零售額7644.28億元,增長13.6%。
對外經濟
2014年全省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430.6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8.4%,其中:出口266.46億美元,增長16.7%;進口164.18億美元,增長21.2%。新批外商直接投資企業301個。全年實際使用外資79.28億美元,增長15.1%。
金融業
2014年末全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36494.82億元,比年初增加3591.99億元。其中:個人存款17820.70億元,增加1840.39億元。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25289.82億元,比年初增加3408.80億元。其中:短期貸款8613.55億元,增加779.18億元;中長期貸款15517.22億元,增加2388.62億元。全年保費收入700.23億元,增長19.2%;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230.64億元,增長22.9%。

⑧ 如何實現中部崛起,振興湖北經濟

先進行農村土地改革,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擴大農村需求,再來一次農業拖動工業。

⑨ 湖北省經濟發展情況

根據初步核算的結果,2008年,湖北GDP總量首次過1萬億元,達到11,330.38億元,按可比價格比較,GDP總量居全國第十位,比上年增長13.4%。其中,第一產業1,780億元,增長6%;第二產業4,963.61億元,增長16.6%;第三產業4,586.77億元,增長12.4%。人均GDP達到18,796元。全年完成財政總收入1,338.04億元,比上年增長20.0%,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710.24億元,增長20.3%,稅收收入537.14億元,增長23.8%。與其他省份的經濟發展速度相比,湖北的發展速度屬於中等偏後;同時湖北農業經濟數量大,所佔比重高,屬於農業大省。1979-2007年29年,按絕對數比,2007年GDP總量為1978年的60.6倍;根據全國平均物價水平推算,GDP年平均增長率9.3%,增長速度次於重慶、天津等22個省份居23位,低於全國9.8%的平均水平。1978年-2008年,湖北GDP總量在全國的位次在第9位至第13位間輪替,1978年位居全國第10位,1990年第9位,1995年第11位,2004年第13位,2007年第11位,2008年居第10位。根據省統計局發布的數據,1978-2007年30年湖北經濟的年增長率,有9年低於當年全國平均水平,21年高於當年全國平均水平;30年間有15年年增長率低於10%,15年高於10%。GDP總量的發展,1992年突破1千億元,2004年突破5千億元,2008年突破1萬億元。人均GDP的發展,1987年首次突破1千元(全國1987年突破1千元),1998年突破5千元(全國1995年突破5千元),2005年突破1萬元(全國2003年突破1萬元)。2007年,湖北GDP總量(最終核實數)達到9,150.01億元,與上年相比增幅達到14.5%,佔全國的比重達到3.3%;其中第一產業1,422.80億元,佔GDP比重15.55%;第二產業3,633.02億元,佔44.75%;第三產業3,632.39億元,佔39.71%;人均GDP為16,064元,次於新疆、山西等15省份居第16位[5]。湖北經濟結構中三次產業的比重(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1978年為40.5:42.2:17.3(同期全國為28.2:47.9:23.9);2007年為15.5:44.7:39.7(同期全國為11.1:48.5:40.4),從1978年-2007年經過30年的發展,經濟結構漸漸趨向於合理,但農業在國民經濟中仍舊佔有較大比重,第三產業低於全國平均水平。2007年,第一產業佔GDP比重次於河南、吉林等12省區居全國第13位;二產業佔GDP比重次於新疆、吉林等20省居21位;三產業佔GDP比重次於天津、湖南等9省份居第10位。按絕對數比較,一產業增加值總量次於江蘇、湖南等7省居第8位;二產業增加值總量次於四川、福建等10省居第11位;三產業增加值總量次於遼寧、四川等11省居第12位。

⑩ 湖北經濟為什麼這么發達,人均gdp在中部排第一

有時候一個地方的發展跟它的天時,地利,人和分不開的。有多個原因。還有國家對你的投入。

閱讀全文

與湖北振興經濟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經濟管理學有哪些方面 瀏覽:209
韓國幾大美女有哪些 瀏覽:428
烏克蘭美女哪裡去了 瀏覽:396
新時代以來經濟建設取得哪些成就 瀏覽:816
港股健康科技是哪個公司 瀏覽:742
婚姻法中的丈夫是指什麼 瀏覽:558
愛情中的白紙是什麼 瀏覽:51
幸福的不是奮斗而是什麼 瀏覽:902
愛情里3暗示什麼 瀏覽:103
如何看懂信條的故事 瀏覽:532
哪些女星嫁給了愛情 瀏覽:199
對健身的美女怎麼稱呼 瀏覽:192
外國神華故事有哪些 瀏覽:230
什麼叫愛情里做慈善 瀏覽:967
美女褲頭哪裡有什麼 瀏覽:780
25歲適合什麼婚姻 瀏覽:824
越南經濟總量可以和中國哪個省比 瀏覽:702
美女吹玫瑰花是什麼意思 瀏覽:951
幸福的福福字怎麼畫 瀏覽:666
車貸婚姻狀況不一致怎麼辦 瀏覽: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