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低碳經濟什麼概念

低碳經濟什麼概念

發布時間:2022-07-03 08:07:47

㈠ 低碳經濟的概念是什麼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後的又一次重大進步。是國際社會應對人類大量消耗化學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CO2 )和二氧化硫( SO2 )引起全球氣候災害性變化而提出的能源品種新概念,實質是解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潔能源結構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創新和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
低碳經濟定義的延伸還含有降低重化工業比重,提高現代服務業權重的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內容;其宗旨是發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本特徵的經濟,降低經濟發展對生態系統中碳循環的影響,實現經濟活動中人為排放二氧化碳與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動態平衡,維持地球生物圈的碳元素平衡,減緩氣候變暖的進程、保護臭氧層不致蝕缺。

㈡ 低碳經濟的含義

所謂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發展低碳經濟,一方面是積極承擔環境保護責任,完成國家節能降耗指標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調整經濟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益,發展新興工業,建設生態文明。這是摒棄以往先污染後治理、先低端後高端、先粗放後集約的發展模式的現實途徑,是實現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保護雙贏的必然選擇。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後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低碳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
「低碳經濟」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氣候變暖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嚴峻挑戰。隨著全球人口和經濟規模的不斷增長,能源使用帶來的環境問題及其誘因不斷地為人們所認識,不止是煙霧、光化學煙霧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氣中二氧化碳(CO2)濃度升高帶來的全球氣候變化也已被確認為不爭的事實。
在此背景下,「碳足跡」、「低碳經濟」、「低碳技術」、「低碳發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會」、「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應運而生。而能源與經濟以至價值觀實行大變革的結果,可能將為逐步邁向生態文明走出一條新路,即:擯棄20世紀的傳統增長模式,直接應用新世紀的創新技術與創新機制,通過低碳經濟模式與低碳生活方式,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
作為具有廣泛社會性的前沿經濟理念,低碳經濟其實沒有約定俗成的定義。低碳經濟也涉及廣泛的產業領域和管理領域。
「低碳經濟」的理想形態是充分發展「陽光經濟」、「風能經濟」、「氫能經濟」、「生物質能經濟」。但現階段太陽能發電的成本是煤電水電的5-10倍,一些地區風能發電價格高於煤電水電;作為二次能源的氫能,目前離利用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提取的商業化目標還很遠;以大量消耗糧食和油料作物為代價的生物燃料開發,一定程度上引發了糧食、肉類、食用油價格的上漲。從世界范圍看,預計到2030年太陽能發電也只達到世界電力供應的10%,而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儲量將分別在今後40、60和100年左右耗盡。因此,在「碳素燃料文明時代」向「太陽能文明時代」(風能、生物質能都是太陽能的轉換形態)過渡的未來幾十年裡,「低碳經濟」、「低碳生活」的重要含義之一,就是節約化石能源的消耗,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時間保障。特別從中國能源結構看,低碳意味節能,低碳經濟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經濟。
轉向低碳經濟、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徑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為代價的「便利消費」嗜好。「便利」是現代商業營銷和消費生活中流行的價值觀。不少便利消費方式在人們不經意中浪費著巨大的能源。比如,據製冷技術專家估算,超市電耗70%用於冷櫃,而敞開式冷櫃電耗比玻璃門冰櫃高出20%。由此推算,一家中型超市敞開式冷櫃一年多耗約4。8萬度電,相當於多耗約19噸標煤,多排放約48噸二氧化碳,多耗約19萬升凈水。上海約有大中型超市近800家,超市便利店6000家。如果大中型超市普遍採用玻璃門冰櫃,顧客購物時只需舉手之勞,一年可節電約4521萬度,相當於節省約1。8萬噸標煤,減排約4。5萬噸二氧化碳。
轉向低碳經濟、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徑之二,是以「關聯型節能環保意識」戒除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費嗜好。今年6月全國開始實施「限塑令」。無節制地使用塑料袋,是多年來人們盛行便利消費最典型的嗜好之一。要使戒除這一嗜好成為人們的自覺行為,單讓公眾理解「限塑」意義在於遏制白色污染,這只是「單維型」環保科普意識。其實「限塑」的意義還在於節約塑料的來源——石油資源、減排二氧化碳。這是一種「關聯型」節能環保意識。據中國科技部《全民節能減排手冊》計算,全國減少10%的塑料袋,可節省生產塑料袋的能耗約1。2萬噸標煤,減排31萬噸二氧化碳。關聯型環保意識不僅能引導公眾明白「限塑就是節油節能」,也引導公眾覺悟到「節水也是節能」(即節約城市制水、供水的電能耗),覺悟到改變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費嗜好與節能、減少碳排放、應對氣候變化的關系。
轉向低碳經濟、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徑之三,是戒除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溫室氣體為代價的「面子消費」、「奢侈消費」的嗜好。今年第一季度全國車市銷量增長最快的是豪華車,其中高檔大排量的寶馬進口車同比增長82%以上,大排量的多功能運動車SUV同比增長48。8%。與此相對照,不少發達國家都願意使用小型汽車、小排量汽車。提倡低碳生活方式,並不一概反對小汽車進入家庭,而是提倡有節制地使用私家車。日本私家車普及率達80%,但出行並不完全依賴私家車。在東京地區私家車一般年行使3000至5000公里,而上海私家車一般年行使1。8萬公里。國內人們無節制地使用私家車成了炫耀型消費生活的嗜好。有些城市的重點學校門口,接送孩子的一二百輛私家車將周圍道路堵得水泄不通。由於人們將「現代化生活方式」含義片面理解為「更多地享受電氣化、自動化提供的便利」,導致了日常生活越來越依賴於高能耗的動力技術系統,往往幾百米的短程或幾層樓的階梯,都要靠機動車和電梯代步。另方面,人們的膳食越來越多地消費以多耗能源、多排溫室氣體為代價生產的畜禽肉類、油脂等高熱量食物,肥胖發病率也隨之升高。而城市中一些減肥群體又嗜好在耗費電力的人工環境,如空調健身房、電動跑步機等進行瘦身消費,其環境代價是增排溫室氣體。
轉向低碳經濟、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徑之四,是全面加強以低碳飲食為主導的科學膳食平衡。低碳飲食,就是低碳水化合物,主要注重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消耗量,增加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量。目前我國國民的日常飲食,是以大米小麥等糧食作物為主的生產形式和「南米北面」的飲食結構。而低碳飲食可以控制人體血糖的劇烈變化,從而提高人體的抗氧化能力,抑制自由基的產生,長期還會有保持體型、強健體魄、預防疾病、減緩衰老等益處。但由於目前國民的認識能力和接受程度有限,不能立即轉變。因此,低碳飲食將會是一個長期的、艱巨的工作。不過相信隨著人民大眾普遍認識水平的提高,低碳飲食將會改變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
人們要實現宏大的節能降耗戰略,或許要取決於很多細微之處。人們應看到,這「細微之處」不只是製造業、建築業中許多節能技術改進的細節,也包括日常生活習慣中許多節能細節。對於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來說,每個人生活習慣中浪費能源和碳排放的數量看似微小,一旦以眾多人口乘數計算,就是巨大的數量。科技工作者和社會科學工作者都有責任從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向公眾開展低碳經濟、低碳生活的創意活動和普及工作,使黨的十七大提出的「節能減排」,「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為保護全球氣候做出新貢獻」的科學發展決策,變為全民的實際行動。發展低碳經濟,是中國的「世界公民」責任擔當,也是中國可持續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模式的難得機遇。推行低碳經濟,需要政府主導,包括制定指導長遠戰略,出台鼓勵科技創新、節能減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減免稅收、財政補貼、政府采購、綠色信貸等措施,來引領和助推低碳經濟發展;但也需要企業認清方向自覺跟進,促進低碳經濟發展的「集體行動」。只有更多企業改變目前的被動狀態,自覺跟進低碳經濟的發展步伐時,中國向低碳經濟轉換才有現實的基礎和未來的希望.

㈢ 低碳經濟是什麼意思

低碳經濟無疑是當下全球,尤其是中國最火爆的詞語,上至政府高層,下至企業和平民百姓,無不對此津津樂道。尤其政府和企業,都寄希望低碳經濟能夠帶動整個經濟復甦,使中國經濟能夠步入全新的軌道中去,擺脫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舊模式。
但時至今日,關於低碳經濟,仍沒有比較統一的得到一致認可的定義,讓所有研究和關注低碳經濟的各方人士感到迷惑。納藍團隊根據長時間以來的追蹤研究和分析,嘗試解讀我們眼中的低碳經濟的定義,希望可以提供給朋友們一個思路。
低碳,顧名思義,是區別於上百年來,我們依賴化石能源的高碳模式的。經濟則是商業詞語,低碳經濟,我們認為就是使人民減少化石能耗,並產生經濟效益的模式。
目前來說,我們認為低碳經濟包括五大行業,其中清潔能源和節能減排是兩個基礎行業,新能源汽車,低碳服務,碳金融則是衍生出來的三大行業。
為何如此定義?
我們認為,低碳經濟從本質上來說,就是要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清潔能源從供應端解決這個問題,而全球工業化進程一百多年以來,所有的工業,商業乃至個人生活無不以化石能源的利用為前提,節能減排行業則是從應用端解決工業化的全球經濟高能耗的問題。所以,把清潔能源與節能減排作為兩大基礎行業,是毫不為過的。
再來看看我們說的三大衍生行業:
首先其新能源汽車,汽車製造業本身可以列入節能減排行業,但汽車本身使用過程的能耗遠超其製造過程。目前,中國人均汽車保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但年耗油量已達到全國成品油消耗量的60%,未來10年內,中國汽車保有量還將翻番,而且汽車行業對GDP貢獻率超過12%,所以我們不得不把新能源汽車行業單獨列為低碳經濟中一個獨立的大行業。
其次是低碳服務行業,低碳經濟本身蘊涵了大量高新技術,部分行業技術在全球都屬於頂尖科技,很多達到了航天軍工行業水平。所以在低碳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各個行業和政府部門都需要大量的技術服務支持,包括能源管理,能源審計,低碳技術咨詢,乃至低碳意識的教育培訓等等。所以,低碳服務行業必將成為熱門的行業。
最後是碳金融,08年至今的金融危機告訴我們,全球經濟的命脈都被金融行業牢牢掌控,對於中國,資產金融化,資產證券化的進程也十分迅速。所以未來低碳經濟的命脈仍肯定掌握在金融行業中,這就包括碳交易在內的各種金融服務。
低碳經濟的細分行業
清潔能源:
包括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核能,水電,海洋能,地熱能,氫能等新興能源的利用,也包括清潔煤炭技術等等利用。
節能減排:
節能減排從能耗水平上來講,包括電力行業,工業企業,建築行業,交通運輸,環保治理,綠色IT,商業節能,以及公共節能。
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汽車行業包括混合動力和純電動汽車的設計製造,也包括充電站的設計建設等等。
低碳服務:
低碳服務包括能源審計,能源管理咨詢,低碳技術咨詢,以及相關的教育培訓等等。
碳金融:
碳金融的基礎是碳交易,包括CDM和碳排放權的直接交易,也包括衍生出的商業銀行,VC/PE對低碳行業和項目的信貸,股權投資等等。

㈣ 低碳經濟是指什麼

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

「低碳經濟」最早見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作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先驅和資源並不豐富的島國。

英國充分意識到了能源安全和氣候變化的威脅,它正從自給自足的能源供應走向主要依靠進口的時代,按2003年的消費模式,預計2020年英國80%的能源都必須進口。並且,氣候變化的影響已經迫在眉睫。

2010年8月,中國發改委確定在5省8市開展低碳產業建設試點工作。

相關介紹: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後的又一次重大進步。是國際社會應對人類大量消耗化學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CO2 )和二氧化硫( SO2 )引起全球氣候災害性變化而提出的能源品種新概念。

實質是解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潔能源結構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創新和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

低碳經濟定義的延伸還含有降低重化工業比重,提高現代服務業權重的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內容;其宗旨是發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本特徵的經濟,降低經濟發展對生態系統中碳循環的影響。

實現經濟活動中人為排放二氧化碳與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動態平衡,維持地球生物圈的碳元素平衡,減緩氣候變暖的進程、保護臭氧層不致蝕缺。

㈤ 什麼是低碳經濟那些行業屬於低碳行業!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後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低碳經濟實質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潔能源結構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
現在的節能環保和新能源都是低碳行業的!

㈥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和什麼為經濟發展模式

低碳經濟是一種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基礎的經濟發展模式。

低碳經濟應按照市場經濟的原則和機制來發展,碳經濟的發展不應導致人們的生活條件和福利水平明顯下降。也就是說,既反對奢侈或能源浪費型的消費,又必須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更通俗地說,發展低碳經濟不能也不是讓人類回到農耕社會。

低碳經濟概念的形成和提出背景,大致有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應對氣候變化,是低碳經濟提出的最直接和最根本原因。20世紀下半葉以來,隨著世界經濟增長速度的不斷加快以及全球人口規模的不斷擴大,化石能源的大量開發和使用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問題。

包括煙霧、光化學煙霧、酸雨危害以及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帶來的全球氣候變暖,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條件提出了嚴峻挑戰,降低碳排放強度就成為保護我們共同的地球的客觀需要。

其二,發達國家邁過了以使用高碳能源為主要動力的發展階段,保持現有福利水平,可以不依賴高碳能源特別是煤炭的生產和消費。從工業化進程看,英國、美國等國家在20世紀就完成了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歷史任務,或者說走過了大量消耗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發展階段。

對於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而言,擺脫貧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仍是一項歷史任務,是第一要務。因此,發展低碳經濟對發展中國家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其三,煤炭、石油等能源資源耗竭是發展低碳經濟的內在要求。從世界能源儲量看,化石能源在現有技術經濟水平和開采強度下,煤炭僅可以用200多年,石油僅可以用40多年。盡管如此,我們也應看到,人類使用化石能源的經濟成本越來越高,技術要求越來越強。

因此,發達國家把應對氣候變化的重點放在節能、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電動汽車等領域的技術開發上,正是出於對能源資源可持續利用的考慮。研究開發第三代核電技術、節能技術、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氫能技術、電動汽車等,成為發達國家加大投入的領域。

㈦ 低碳經濟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已解決問題收藏 轉載到QQ空間 何謂低碳經濟?低碳經濟有什麼內容? 10[ 標簽:何謂,經濟,內容 ] 「Change— 回答:3 人氣:3 解決時間:2010-01-02 20:54 滿意答案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後的又一大進步。其實質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創建清潔能源結構,核心是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發展觀的轉變。發展低碳經濟是一場涉及生產模式、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和國家權益的全球性革命。 當前,國際上有關低碳經濟研究的主要內容有:能源消費與碳排放,包括與碳減排有關的能源消費結構的轉換和低碳排放能源系統的建立;經濟發展與碳排放,主要探討不同經濟發展模式、階段、速度與碳排放的關系;農業生產與碳排放,包括土地利用變化、農業土地整治、農業生產水平與結構的變化等;碳減排的經濟風險分析與減排對策研究等。 低碳經濟產生的背景是什麼? 伴隨著生物質能、風能、太陽能、水能、化石能、核能等的使用,人類逐步從原始文明走向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而隨著全球人口和經濟規模的不斷增長,能源使用帶來的環境問題及其誘因不斷地為人們所認識,不止是煙霧、光化學煙霧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將帶來的全球氣候變化,也已被確認為不爭的事實。在此背景下,「碳足跡」、「低碳經濟」、「低碳技術」、「低碳發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會」、「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應運而生。而能源與經濟以至價值觀實行大變革的結果,可能將為逐步邁向生態文明走出一條新路,即摒棄20世紀的傳統增長模式,直接應用新世紀的創新技術與創新機制,通過低碳經濟模式與低碳生活方式,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 作為具有廣泛社會性的前沿經濟理念,低碳經濟其實沒有約定俗成的定義,其涉及廣泛的產業領域和管理領域。低碳經濟的概念最早見諸於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而系統地談論低碳經濟,則應追溯至1992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1997年的《京都協議書》。 中國如何發展低碳經濟? 縱觀世界各國應對低碳經濟發展所採取的行動,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是關鍵因素,政府主導和企業參與是實施的主要形式。對中國來說,發展低碳經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結合我國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節能減排的工作需求,制定國家低碳經濟發展戰略,開展社會經濟發展碳排放強度評價,指導和引領政府、企業、居民的行動方向和行為方式。 第二,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開發低碳技術和低碳產品。高度重視研發工作,重點著眼於中長期戰略技術的儲備;整合市場現有的低碳技術,加以迅速推廣和應用;理順企業風險投融資體制,鼓勵企業開發低碳等先進技術;加強國際間交流與合作,促進發達國家對中國的技術轉讓。 第三,開征碳稅和推行碳交易被認為是有效的經濟政策手段,應充分利用節能減排與低碳經濟發展之間的政策協同關系,建立適應中國國情的支持低碳經濟的市場體系和政策體系。 第四,先行試點示範,總結經驗逐步推廣。在電力、交通、建築、冶金、化工、石化等能耗高、污染重的行業先行試點,作為中國探索低碳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同時,積極構建「低碳經濟發展區」,在東部發達地區和國家重點能源基地選定典型城市進行試驗試點,尋求中國的低碳經濟發展之路。 在認識低碳上,有哪些誤區? 在認識低碳經濟問題上,還必須澄清一些認識上的誤區—— 第一,低碳不等於貧困,貧困不是低碳經濟,低碳經濟的目標是低碳高增長;第二,發展低碳經濟不會限制高能耗產業的引進和發展,只要這些產業的技術水平在國內領先,就符合低碳經濟發展需求;第三,低碳經濟並不一定成本很高,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很大一部分潛力是負成本的,並不需要成本很高的技術,但需要克服一些政策上的障礙;第四,低碳經濟並不是未來需要做的事情,而是應該從現在做起的;第五,發展低碳經濟是關乎每個人的事情,防範全球變暖,需要國際合作,關乎地球上每個國家和地區,關乎每一個人。

㈧ 什麼叫低碳經濟,它的目的和途徑

近年來,能源短缺和環境污染問題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問題,轉變傳統高能耗、高污染的經濟增長方式,大力推進節能減排,發展以低能耗、低排放為標志的低碳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正在成為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共同選擇。作為發展中的大國,中國能源環境方面的問題尤其突出。2007年,覺的十七大報告首次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的理念,為可持續發展指明了方向,也使人們更加關注低碳經濟的崛起。低碳經濟實質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潔能源結構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為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操作性詮釋,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建立節約型社會的綜合創新與實踐,完全符合十七大報告提出的發展思路,是一場涉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全球性革命。人的生存過程,就是消費能源,向自然排放危害環境物質的過程。二氧化碳是人類消費能源、資源的必然產物,也是造成溫室效應、環境問題的罪魁禍首。隨著人口數量的增大和活動能量的急驟膨脹,人類的活動已經危及到自身生存的基礎。有資料顯示,作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國,美國以世界6%的人口消耗了世界30%的能源。而我國的單位GDP能耗是日本的8倍,人口是美國的好幾倍,按照這種發展模式,我們缺乏持久的創新能力,環境惡化和能源短缺將是今後50年我國發展過程中最大的瓶頸。實行節能節排,實現低碳發展,構建生態文明社會,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由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牽頭的《斯特恩報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將來每年GDP5%~20%的損失,呼籲全球向低碳經濟轉型。2007年7月,美國參議院提出了《低碳經濟法案》,表明低碳經濟的發展道路有望成為美國未來的重要戰略選擇。德國則希望在2020年,國內的低碳產業要超過其汽車產業。向低碳經濟轉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大趨勢。如何實現發展低碳經濟?答案:「加快建立低碳經濟體系」作為一個高能耗國家,我們需要從節能減排、低碳發展的內在規律出發,找到我國巨大社會浪費和環境污染的本源。必須摒棄只關注諸如建築節能、煤的高效利用等「用」的層面的具體技術問題,而忽視「體」的層面存在的痼疾,比如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理論的負面影響,城鄉空間布局、國民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巨大浪費等。因此,創新思維、改變觀念,堅持體用結合,從全局觀、系統論的角度出發,才能正確認識並加快低碳經濟發展。1.倡導形成綠色消費、綠色經營的理念,形成低碳的生活方式。必須轉變公眾和社會的觀念,做任何事都要適度適宜、合理節約。對於個人,要培養節約是美德的觀念,徹底改變諸如餐飲浪費等與節能減排背道而馳的陋習;對於企業,則要推行綠色經營的理念,建立清潔生產機制和精益生產方式;國家引導企業將環保成本計入企業生產成本,幫助企業樹立企業公民意識,解決節能減排沒有效益的錯誤認識。2.解決潛藏在空間格局和社會發展格局中的重大浪費問題。有效的節能減排必須以工業相對集中為前提,工業相對集中才能產生專業化分工,提高效率,節省能源;同時催生集群創新,不斷產生新技術、新工藝,從而減少物質消耗。3.培育靜脈產業,建立完備的工業化體系。民眾對循環經濟體系的理解目前還處於表層,基本理解為廢渣利用、尾氣回收等等。真正的循環經濟體系應如同人體系統一樣,如果把工業製造系統比作人體的動脈系統,那麼,我們使用過的工業製造物的回收再利用則應如人體的靜脈系統一樣。工業品的回收再利用———「靜脈」產業應該是一個巨大的產業。4.大力發展低碳技術,解決自主創新成果和人才的匱乏問題。低碳技術包括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潔高效利用、油氣資源和煤層氣的勘探開發、二氧化碳捕獲與埋存等領域開發的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新技術。必須強化自主創新能力,鼓勵企業開發低碳技術和低碳產品,整合市場現有的低碳技術,加以迅速推廣和應用。低碳經濟的加快發展急需大量前沿科技人才與科技成果支撐。以新能源領域人才現狀為例,目前,我國風電產業當中受到長期專業技術培訓的人不超過50個。在中國《可再生能源法》實施兩年後的今天,全國僅有華北電力大學建立了可再生能源學院。另外,傳統的創新成果評價認證體系,存在對某些現有科學體系不能解釋的成果無法認定的尷尬現實。未來的重大科技成果,很可能來自自學成才的科學工作者,面對現有科學體系不能解釋的成果,應當採取「非共識性原則」結合實證的方法加以認定。5.加快文化創意產業建設。文化創意產業處於技術創新和研發等產業價值鏈的高端環節,是一種高附加值的產業和低碳消耗的綠色產業。大力發展文化創意服務業,能夠為社會創造巨大的財富,同時避免了能源過度消耗和環境污染問題。6.從雨污分流入手,治理城市污染問題。我國的縣級城市基本沒有雨污分流的設施,大中城市雨污分流設施雖然投資量很大,實施卻不夠徹底,造成大量污水處理廠的勞動成果被不能徹底實施的雨污分流措施「一票否決」。7.從我國能源結構入手,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提高節能減排的效率。中國能源消耗形式主要為動力消耗、農村採暖和城市集中供暖消費、電能消費3種,其中大約有68%的能源是由各種能源轉化為電能後被消費的。而我國電力系統普遍存在著低效率運行和嚴重能源浪費問題,尤其是在配電和用電兩個環節,節能潛力總計為1.2億千瓦,佔中國電能的20%。重點推廣配電用電領域的重大自主創新項目,可極大提高節能減排效率。8.低碳經濟之路的核心,是建立起我國乃至全球的可再生能源系統,最終實現由「高碳」時代到「低碳」時代的跨越,真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㈨ 什麼是低碳經濟

所謂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2010年8月,發改委確定在5省8市開展低碳產業建設試點工作。(謀思網
推薦)

低碳經濟是經濟發展的碳排放量、生態環境代價及社會經濟成本最低的經濟,是一種能夠改善地球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的可持續性很強的經濟。(謀思網:中國現代服務業門戶網站)

低碳經濟有兩個基本點:其一,它是包括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在內的社會再生產全過程的經濟活動低碳化,把二氧化碳(CO2)排放量盡可能減少到最低限度乃至零排放,獲得最大的生態經濟效益;其二,它是包括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在內的社會再生產全過程的能源消費生態化,形成低碳能源和無碳能源的國民經濟體系,保證生態經濟社會有機整體的清潔發展、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

在一定意義上說,發展低碳經濟就能夠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延緩氣候變暖,所以就能夠保護我們人類共同的家園。

㈩ 什麼是低碳經濟核心是什麼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後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低碳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
其宗旨是發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本特徵的經濟,

閱讀全文

與低碳經濟什麼概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經濟管理學有哪些方面 瀏覽:209
韓國幾大美女有哪些 瀏覽:428
烏克蘭美女哪裡去了 瀏覽:396
新時代以來經濟建設取得哪些成就 瀏覽:816
港股健康科技是哪個公司 瀏覽:742
婚姻法中的丈夫是指什麼 瀏覽:558
愛情中的白紙是什麼 瀏覽:51
幸福的不是奮斗而是什麼 瀏覽:902
愛情里3暗示什麼 瀏覽:103
如何看懂信條的故事 瀏覽:532
哪些女星嫁給了愛情 瀏覽:199
對健身的美女怎麼稱呼 瀏覽:192
外國神華故事有哪些 瀏覽:230
什麼叫愛情里做慈善 瀏覽:967
美女褲頭哪裡有什麼 瀏覽:780
25歲適合什麼婚姻 瀏覽:824
越南經濟總量可以和中國哪個省比 瀏覽:702
美女吹玫瑰花是什麼意思 瀏覽:951
幸福的福福字怎麼畫 瀏覽:666
車貸婚姻狀況不一致怎麼辦 瀏覽: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