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美國財團家族排名
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美國經濟由於生產和資本的集中,促使銀行資本與工業資本加速溶合,形成了許多壟斷財團。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有摩根—第一國民銀行、洛克菲勒、庫恩—洛布、芝加哥、梅隆、杜邦、波士頓以及克利夫蘭等八大財團。戰後,八大財團實力發生變化,新財團崛起,形成了洛克菲勒財團、摩根財團、第一花旗銀行財團、杜邦財團、波士頓財團、梅隆財團、克利夫蘭財團、芝加哥財團、加利福尼亞財團、得克薩斯財團等十大財團統治美國的格局。
② 美國有個富了很久的沃爾頓家族,他們家族有多有錢
沃爾頓家族的財產可以說是分布在其家族主要成員的手中。老沃爾頓的妻子是現任沃爾瑪公司名譽主席。在她手中一共掌握著184億美元的資產,而老沃爾頓的大兒子在他手中所掌握的資產大約有290億美元。沃爾頓的二兒子手中所掌握的資產高達250億美元,但是在05年的時候,老沃爾頓的二兒子就已經去世了。而沃爾頓的小兒子。其手中掌握的資產是眾多兄弟姐妹當中最多的高達310億美元,沃爾頓的女兒其手中所掌握的資產高達300億美元。
這一筆資金如果找一實物作為參考的話,那麼我們可以通過06年新加坡國內生產總值與之相比較,06年的時候,新加坡國內生產總值在1321億美元。
③ 美國八大財政家族指那些啊/
美國八大財團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控制美國經濟命脈的八家最大的金融壟斷資本集團.這八大財團原系美國國會的經濟機構根據1935年的資料,在1939的報告中所列舉的八個資產最多的壟斷財團:摩根,庫恩--洛布,洛克菲勒,芝加哥,梅隆,杜邦,波士頓,克利夫蘭.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財團的實力和組合出現較大變化,目前主宰美國經濟的主要財團有:洛克菲勒,摩根,美洲銀行,第一花旗銀行,加利福尼亞,芝加哥,梅隆,杜邦,得克薩斯,波斯頓等十家,其中前兩家勢力最大,1974年總資產都超過三千億美元.壟斷財團對美國政治,經濟,文化及社會生活有決定性影響,左右著美國的內外政策,並通過跨國公司剝削不發達國家人民.美國財團通常按地區分為:東部財團,西部財團,南部財團,中西部財團四大系統.由於帝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各大財團的實力消長不一,在政治和經濟上的爭奪日益加劇.
④ 美國的十大經濟家族
美國的十大經濟家族主要有:杜邦家族、羅斯柴爾德家族、奧納西斯家族、洛克菲勒家族、IBM沃森家族、高爾文家族、福特家族 、馬克斯家族、迪斯尼家族、摩根家族。
⑤ 在美國大名鼎鼎的四大家族,它們如今到底有多厲害
這四大家族在政壇商海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力,並且一直影響和控制著美國的經濟文化及政治,這種家族性勢力集團在美國一直保有著它的活力。其實在中國的古代也有這種家族性勢力,他們子承父位,無論是政治還是經濟上都掌握著自己一脈傳承的控制權,而且這些位置都不會被家族以外的人干涉到。
而肯尼迪家族、羅斯福家族、布希家族就不用說了,他們基本上都是父子與兒子連續接任美國總統一職,從中我們不難看出,一旦父親或者兄弟叔叔之類的接管了政治權力高位,那麼他們的一些親戚自然就沾光了。在美國政壇當中都遍布四大家族的門生顧慮,許多親戚都在美國政壇身居高位,實際上是這四大家族在控制著美國的政治。
⑥ 美國五大財團
1、洛克菲勒財團
是以洛克菲勒家族的石油壟斷為基礎,通過不斷控制金融機構,把勢力范圍伸向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美國最大的壟斷集團。
創始人J.D.洛克菲勒以石油起家,1863年在克利夫蘭開辦煉油廠,1870年以該廠為基礎,擴大組成俄亥俄標淮(原譯美字)石油公司,又很快壟斷了美國的石油工業,並以其獲得的巨額利潤,投資於金融業和製造業,經濟實力發展迅猛。
資產總額在1935年僅66億美元,至1960年增至826億美元,25年中增長了11.5倍。其後又繼續獲得巨大發展,1974年資產總額增達3305億美元,超過了摩根財團,躍居美國十大財團的首位。美國最大的石油公司有16家,其中有8家屬於洛克菲勒財團。
2、摩根財團
19世紀末20世紀初形成,為統治美國經濟的壟斷資本財團。創始人J.P.摩根在其父J.S.摩根資財的基礎上,1871年與人合夥創辦德雷克塞爾—摩根公司,從事投資與信貸等銀行業務。
1894年合夥人逝世,由其獨資經營,1895年改名為J.P.摩根公司,並以該公司為大本營,向金融事業和經濟各部門(諸如鋼鐵、鐵路以及公用事業等)擴張勢力,開始形成壟斷財團。
1912年,摩根財團控制了金融機構13家,合計資產總額30.4億美元,其中以摩根公司實力為最雄厚,稱雄於美國金融界,華爾街的金融老闆稱摩根公司為「銀行家的銀行家」。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摩根財團大發橫財,戰後以其雄厚的金融資本,滲入國民經濟各個部門;30年代,摩根財團所控制的大銀行、大企業的資產總額占當時美國八大財團的50%以上。
3、花旗銀行財團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是戰後興起的東部大財團。歷史雖短,但其控制的資產總額已超過幾家老財團,躍居十大財團的前列。該財團以第一花旗銀行為核心,依靠它的巨額資金,向軍火工業(如火箭、導彈以及飛機等)和民用工業(如電子、化工、石油以及有色冶金等)擴張勢力,控制了一大批著名的大企業和大公司。它也是對外擴張最活躍的財團之一。
4、杜邦財團
是由杜邦家族組成的依靠化學工業和軍火工業起家的財團。創始人為法國移民E.I.杜邦·德內穆爾。
他在法國大革命期間逃到美國,1802年在特拉華州威爾明頓市創辦杜邦公司,經營火葯生意;經過杜邦家族5代人的經營,終於使杜邦公司變成典型的家族托拉斯。
杜邦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資產從戰前的7500萬美元增加到1918年的3億美元;成為當時最大的壟斷公司之一。杜邦財團也由此形成。
1935年,杜邦財團的資產總額增達26.3億美元,在當時的美國八大財團中居於第六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杜邦財團從五角大樓獲得價值210億美元的軍事訂貨,戰後又參加原子彈的製造,經濟實力大為增強,在十大財團中躍居第五位;但至60年代,由於財團之間的競爭加劇,杜邦財團的地位下降,退居第九位。
5、波士頓財團
它是由19世紀經營奴隸貿易而致富的波士頓地區的洛威爾、勞倫斯、亞當斯以及洛奇等家族同新興的肯尼迪家族聯合組成的。
當時,這幾個家族把從海外殖民掠奪中積累起來的巨額資金投資於商業銀行、保險事業和投資公司,並依靠這些金融機構提供資金,經營紡織、製革、製鞋、服裝、食品以及化工等輕紡工業。
由於輕紡工業發展迅速,至20世紀初,波士頓這幾家世代互相通婚的家族,便以波士頓第一國民銀行為核心,形成了波士頓財團。
⑦ 美國的經濟命脈在那個家族控制之中
�0�0 紅旗照相館:中國攝影斷代史《流動的盛宴》:巴黎永遠沒有個完 �0�3哪個家族控制世界金融這么重要?
妖魔化背後的歷史真相
——簡評兩本暢銷書《貨幣戰爭》和《貨幣戰爭中的猶太人》
作者:魏力
近期,書市上流行了一部書名叫《貨幣戰爭》,該書以一種聳人聽聞的手法吸引了廣大讀者——誰是真正的世界首富?為什麼你不知道美聯儲是私有的中央銀行?為什麼華爾街風險資本會選中希特勒作為「投資對象」?為什麼美國總統遇刺的比例高於美軍諾曼底登陸一線部隊的傷亡率?
按照該書作者宋鴻兵先生的觀點:真正的世界首富是猶太人羅思柴爾德家族,控制世界黃金市場長達兩百年,保守估計約有50萬億英鎊的財產,是全世界唯 一富過八代的私人家族;美聯儲是一家私有的中央銀行,真正控制美聯儲的是美國私人金融寡頭和羅思柴爾德家族;美國華爾街風險資本曾支持過希特勒德國,而美 國風投資本的主要控制者就是羅思柴爾德家族;美國總統遇刺的比例高於美軍諾曼底登陸一線部隊的傷亡率,而這一切的幕後策劃者就是美國華爾街金融集團,而華 爾街金融集團的核心力量又是羅思柴爾德家族。對於普通讀者來說,對於這些觀點的對錯確實是無法判斷,但近期由中國書籍出版社出版的猶太文化研究專家亞伯拉 先生的新著《貨幣戰爭中的猶太人》卻給出了與《貨幣戰爭》一書完全不同的答案,而且道出了對猶太人羅思柴爾德家族和華爾街風投資本妖魔化背後的歷史真相。
據《貨幣戰爭中的猶太人》一書介紹,美聯儲不是一家私有的中央銀行,而是用一種公私合營的方式來管理美國的貨幣金融業和控制政府的通貨膨脹率。從某 種意義上來說,美聯儲行使的是「美國國會」的部分權力。由於戰爭及一系列通貨膨脹導致的經濟恐慌,導致了美國的銀行和政府雙方都需要一個「中央銀行」,只 有中央銀行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證銀行業的利益和政府的穩定。但是,由於美國的所有銀行都是私有的,如果美聯儲完全實行國有化,將很難進行管理;而如果美聯儲 完全實行私有化,那麼很難實施對銀行業本身的管理和履行部分政府職能,並完全保證政府的穩定。因此,美聯儲是政府和私人合營的一個非常復雜的半商業半行政 的銀行機構,是美國人的偉大發明和市場民主化的真正體現。按照《貨幣戰爭中的猶太人》一書給出的數據,美聯儲是由美聯儲主席、政府、總統、財政部、經濟顧 問委員會、國會、公眾、金融利益集團和外國勢力共同發揮作用的一個綜合型組織。其財務管理也有嚴格的制度,並不像《貨幣戰爭》中說得那麼混亂和一塌糊塗。
關於羅思柴爾德家族的財產問題,也只是一種估算,但根據有關材料,羅思柴爾德家族只是控制了歐洲的經濟命脈,其對美國金融界和風投資本滲透的並不 多,只是通過其代理人奧古斯特—貝爾蒙特發揮了作用。按照《貨幣戰爭中的猶太人》一書的介紹,貝爾蒙特雖然號稱「金融界的拿破崙」,但他只是美國金融界奢 華的一個典型,但在美國的金融界並沒有達到控制的程度。而且,羅思柴爾德家族是典型的猶太人,曾支持過猶太復國主義,決不可能支持希特勒德國。所謂的華爾 街風投資本支持希特勒一說,在《貨幣戰爭》中也是似是而非,據《貨幣戰爭》一書P126所言:「從1924年到1931年,華爾街通過這兩個計劃共向德國 提供了1380億馬克的貸款,而德國在此期間總共僅支付了860億馬克的戰爭賠款,德國實際上是得到了一筆美國資助的520億馬克的巨額金融資助,整個德 國軍事工業得以迅猛發展。」稍有歷史常識的人都會知道,作者宋鴻兵先生混淆了德國同希特勒的關系,在1924年到1931年德國屬魏瑪共和國,希特勒還沒 上台呢,支持魏瑪共和國不等於支持納粹德國,而且當時的通貨膨脹率達到令人不可思議的程度,即使是520億馬克也沒有多少錢。真正讓希特勒崛起的原因很復 雜,除了對猶太人的大肆經濟掠奪外,主要是德國克虜伯等大容克資本的支持,美國金融資本的支持杯水車薪。
至於《貨幣戰爭》中關於美國總統的遇刺和金融集團的因果關系,過於聳人聽聞,恐怕只是一種猜想。因為那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國內外有種種的觀點和 傳說,包括林肯的遇刺和肯尼迪的遇刺,一味地讓金融集團背黑鍋是不公平的。但是,《貨幣戰爭》一書的暢銷,證明了宋鴻兵先生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小說家,我們 完全有理由期待他的下一部充滿懸念的金融小說早日誕生。
總之,在《貨幣戰爭》一書對羅思柴爾德和美國金融資本妖魔化的背後,一方面有反猶主義的陰影,同時歪曲了真正的歷史。若想體察歷史的真相,不妨讀一 讀《貨幣戰爭中的猶太人》一書。唯一令人欣慰的是,《貨幣戰爭》一書以豐富的想像力和扣人心弦的情節讓人長了見識,並初步認識到金融和資本的巨大作用。
This entry was posted
⑧ 美國是由哪幾個家族控制的
美國是共和制國家,實行的是三權分立,怎麼可能被幾個家族控制。美國雖然有著家族文化,但始終沒有讓政治“家族化”,盡管出現過類似於肯尼迪家族那樣的有人當總統、有人當市長、有人當議員,但這些都是通過民主選舉產生,雖然也有家族影響力的原因,但並不是主要原因,所以美國並沒有被某一個或者某幾個家族控制。
想要拉票,沒有財團的支持,僅憑一己之力肯定是不夠的,拉票就是一個燒錢的過程,除了演講、參加電視節目之外,還要打廣告、買頭條,這些都需要資本。美國總統實際上就是這些財團的代表,因為總統也有求於人。其實不光是總統這樣,州長市長都是這樣選出來的,所以美國是一個被錢控制的國家,而不是被家族控制的國家。
⑨ 美國哪個家族掌握國家經濟
參見控制美國經濟的十大財團,每個財團都由某些家族掌控第一花旗銀行財團芝加哥財團洛克菲勒財團加利福尼亞財團波士頓財團杜邦財團克利夫蘭財團梅隆財團摩根財團得克薩斯財團
⑩ 美國經濟界著名家族
美國八大財團:
早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就在美國東部形成了第一批財團。它們通常是由一個或幾個家族集合而成,以紐約的華爾街為中心,牢牢地掌握著美國金融的控制權。因此,東部財團在美國經濟生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又迅速形成了不具有明顯的家族特點的地方性財團,西部財團和南部財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美國的經濟基本上為摩根、庫恩-洛布、洛克菲勒、芝加哥、梅隆、杜邦、波士頓、克利夫蘭等八大財團所控制。